鸿雁传书历史典故

Posted

篇首语: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鸿雁传书历史典故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鸿雁传书历史典故(1)

2、飞翔的鸿雁(2)

3、《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3)

4、触摸中华魂(4)

鸿雁传书历史典故

鸿雁传书历史典故

鸿雁传书:

用不屈与铮铮傲骨铸就一颗忠心

【出处】

《汉书·苏武传》。

【释义】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历史典故】

汉武帝天汉元年,匈奴向汉朝求和,于是,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任务以后,带着使团及丰厚的礼物出发到匈奴。不料,反复无常的匈奴单于不但不感谢,反而受坏人挑唆,把苏武等人扣押起来,要苏武投降。金钱、高官厚禄、冻饿折磨,这些都没能使苏武屈服,他坚决不投降。没办法,单于只好下令将苏武送到北海边上(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且对苏武说:“等公羊何时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用意十分明白,单于是坚决不放苏武回汉朝了。

北海一带,荒无人烟,终年白雪覆盖。苏武只能以野鼠洞里的草子充饥。每天,苏武一边牧羊,一边抚弄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心中深深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国。夜晚睡觉时,他将旌节紧紧抱在胸前。就这样,日复一日,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后来,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匈奴又与汉朝议和,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朝,还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计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使者,还为使者想出了一个要回苏武的妙计。

第二天,汉朝使者去见单于,按照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你们匈奴既然要诚心跟汉朝结好,就不该再欺骗我们。苏武明明没有死。有一天,我们皇上在上林苑里射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那是苏武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们怎么说他死了呢?大雁能带信,这是天意,你们怎么可以欺骗天呢?”单于听了,不觉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自己说了谎话,而后又说:“苏武的忠心都感动了飞鸟,难道我们还不如大雁吗?”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答应赶快派人把苏武从北海地方找回来。

苏武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京城长安,汉昭帝接见了他们,还叫他到先帝庙里去拜见汉武帝的.灵位,并把那根光秃秃的旌节交还到汉武帝灵前。

【成长心语】

历史学家吴晗曾写过一篇《谈骨气》的文章,其中提出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所谓骨气就是做人要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明是非、知荣辱,不拿原则做交易。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苏武用不屈的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飞翔的鸿雁

(1)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他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

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父亲”,这一种爱叫“父爱”。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波浪滔天,父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父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父爱的缠绵……

父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父爱就象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父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父爱就象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父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父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父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切切焦灼;父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期盼……

想起了父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

想起了父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

想起了父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

想起了父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父亲的绵绵思念……

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 儿女在一天天长大,父亲却在一天天衰老……

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爹,他们都会投入父亲怀抱,热泪涟涟!

父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有了父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

有了父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

有了父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

有了父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让我们展开岁月的长卷,拂去历史的烟尘,去感触这人间的真情,去解读父爱的缠绵……

高台亭榭间的清歌漫舞已渐渐消歇,昔日的繁华风流已湮灭无闻,只有绵绵慈父爱,穿越时空,流注千年!

是历史,赋予父爱亘古的深沉;是真情,赋予儿女对父亲深深的依恋。

忙碌和粗心,让我们忽略了太多太多的父爱,当父亲节再一次来临时,请把你心中涌动着的感激、思念、祝福、歉疚……都说给爸爸听吧!让情感在今天尽情地渲泄----爸爸,我爱您!

让我们给予父亲更多的关怀,让我们对天下父亲深情地道一声“一生平安”

《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

《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的人生就是持续学习的人生!

假期中,我有幸拜读了《教师花传书》。一本由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教授所著,记录了他多年来的教育见闻与感悟的精致细腻的好书。

初读此书,确实难懂,它似乎有着很深的意义,让我琢磨不透。于是乎,近来我再次细细品读,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收获颇丰。

这是一本极富诗意和思想的书,反复地阐述了作为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教师既要带有艺术家的性质,也带有匠人的性质,科学家的性质乃至技术人员的性质,但更需要复杂的、高度的认知判断才能,而这就是教师作为专家的一面。所谓的“好教师”,不是没有问题的教师,而是乐于“练功”——即学习的教师,慎重严谨、反复练习,“诚之花”所达成的艺术成就将受用终身。“慎重深入地学习”,因为“擅长者也非样样精通,拙劣者也有可取之处”,在我看来,这与我们国家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共通之处,孔子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工作中学习中,我们不是单打独斗的教育实践家,我们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探究创新,共同进步!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书籍是教师的第一呼吸,作为教师,既要为自己读书,也要为学生读书。在教学中首先要读好的是课标、教材、教参。仔细地研读教材,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来确定最佳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其次,我们更应该去阅读更多更丰富的`书籍。冰心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当一位老师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他所教授的知识,也将会带有这种文化气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取到更多的内容。21世纪的社会里教师的专家形象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拥有“反思性实践者”的涵养。我认为,“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间断地“输入”和“输出”,让学生体会更加丰富的课堂。

教师该有怎样的生活呢?教师的人生就是持续学习的人生!

向孩子们学习,向同僚们学习,向教材学习,向社区学习,甚至向自己学习!

教师们同时要做好称职的“匠人”,努力提升自我,更加认真精细地完成工作。“匠人气质”养成三规范:①注重对每位儿童的尊重;②关注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③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学。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忘记关键的一点,就是佐藤学教授反复强调的:教师要能尊重每一位儿童的学习的尊严,尊重学习内容的发展性,也尊重自己的教育哲学,可这三者总是在不断矛盾和冲突着。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的修炼中诚实地“倾听”。教师应当不断磨练自己去倾听儿童的声音,当然包括发言或言语,也包括未能发出的缄默的声音,听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声音,听自身内在的声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蹲下来用心去交流,学会真正地理解他们,看到每一个同学的潜在可能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材施教的去培养。倾听儿童的语言,接受他们的方式,学习他们认知的规律,结合教学目标,让他们以自己最佳的状态进入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像佐藤学教授阐述的那样,教师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教师工作是在复杂的场景中进行高度知性的活动,具有不可复制、粘贴的特点。在以后教学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地去创造佐藤学教授口中的课堂:沉积而沉着,充满了宁静的气息。教师和儿童们言语自然得体,柔和声音形成交响。

在以后的生活中,教师们持续学习,与学习结为终身的朋友……追求“向上,再向上”的教学成长,怀揣着初心和梦想,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不断的探究和反思……这就是有如“妙花”一般绽放的教师的生活!

触摸中华魂

感寒露之清爽,闻野草之余香,听鸿雁之匆忙,望落叶之惆怅,一夜千秋共享,难尽岁月衷肠,祝福已汇海洋,点滴融安康。

——题记

楚国的烽烟弥漫在汨罗江的四周,丧国的痛楚紧锁你忧伤的眉头,对故乡的怀念燃烧你的心房,沉没,让海平面高过视线,毫不踯躅,埋葬在汨罗江汩汩的波浪中,在寒冷的河床上,屈原,你做了最轻盈的飘动,苟且偷生不如一死?在历史上留下你光辉的写照。

出使塞外,她是书写着“民族团结”的大旗,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圆明园是一个在血与火中破灭的繁华的梦,圆明园遗址是一座写满民族血泪历史的耻辱柱。

祖国,你的历史,那血流成河的耻辱,怎么敢忘记?

抬头仰望窗外桎梏的蓝天,加深笔的力度,谱写新的篇章。

中国由于悠久的文化历史愈发伟大,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各种文体,从龟甲兽骨到青铜器到竹简到纸张,无不凝聚着祖国人民对文化的不断探索,也充分传达了文人墨客的情思与感触,焚书坑儒,阻断不了百姓对残暴的反抗;文字狱,关锁不住世间对自由的渴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唤起了多少革命者的壮志。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蛇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

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句。在这青春之风拂面而过时,我一定要把握现在,稳抓今朝。因为——今朝无价。

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初三 王曦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参考

零度

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老书柜

...,我会翻开上个世纪的《少年文艺》,看那个时候的人们鸿雁传书;有时候会帮爷爷拿陈旧的字帖,看爷爷用墨汁写下“中国字”;有时候在书柜上找到蓝本的古诗词、红色的

鸿雁传书

汉武帝时汉廷与匈奴之间常有战事。有一次,匈奴派使者前来求和,并把扣留的汉朝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回应匈奴的善举,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一干人等出使匈奴,没想到却出了意外。单(hán)于想逼迫苏武投降,苏...

鸿雁传书父子情

我的父亲已过不惑之年。1米78的身高,壮壮实实的身板,一看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黑炭般的脸上常带着一种严肃的表情,镶嵌在额头左上方的那颗痣,倒像是智慧的结晶。我则是一个梦想多多﹑玩性十足的小帅哥。经常因看动...

201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范文: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抹忧伤的底色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

《平沙落雁》背后的历史典故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掌故。《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

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湖北卷优秀作文: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抹忧伤的底色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

《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

《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花传书》读书笔记,欢...

评张鸿雁的策划谋略思想与艺术

...睹即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巅峰谋略——张鸿雁策划传奇》,全书以纪实手法真实记录了我国实战派策划领军人物、著名策划大师张鸿雁的成长以及他如何为中国打造出令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如何提升企业家品质...

鱼网鸿离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鱼网鸿离很少使用成语拼音yúwǎnɡhónɡlí成语解释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成语故事或出处《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成语造句成语用法

群鸿戏海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群鸿戏海很少使用成语拼音qúnhónɡxìhǎi成语解释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成语故事或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成语造句成语用法

桑榆暮景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语造句教子攻书志未酬,~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近义词风烛残年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评张鸿雁的策划谋略思想与艺术

...上面提到的《波司登挑战世界最高峰》策划案突出显示张鸿雁这一艺术手段。在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如何让一个品牌从混战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驰名商标,如何把一个知名度欠缺的品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迅速与其他...

传书鸽

志文的鸽子,是他堂兄送给他的。一天,他的伯父寄来一封信,信上叫他的父亲和母亲,到他家里去玩。恰巧志文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空。志文说:“去吧!我带了鸽子,去找志高哥哥玩几天。”他父亲说:“你不认识到车站...

雄鸡与鸿雁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