蒨桃《呈寇公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蒨桃《呈寇公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蒨桃《呈寇公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呈寇公二首
蒨桃
(甲)其一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乙)其二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1)从体裁看,这两首都是近体诗中的。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三句中“不知”二字,表现了作者对织女的深切同情。
B.乙诗第二句中的“轧轧”一词,表现了织女的辛勤劳作之苦。
.两诗都是通过织女与歌女的对比,揭露歌女生活的奢侈淫靡。
D.两首诗语言表达都较为平实,自然流畅,毫无艰涩板滞之感。
(3)简析乙诗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刻画织女形象的。
答案:
(1)绝句
(2)“揭露歌女生活的奢侈淫靡”错,两首诗不是揭露歌女生活的奢侈淫靡,而是诗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指责和对织女的同情。
(3)①环境描写,如“风劲”写天之寒,“幽窗”写夜色之深;②细节描写,如“手屡呵”;③对比,织女整天织布却衣着单薄,一日辛劳不及歌女一曲清歌。
译文
其一
美人清唱一首歌曲就可得到一束绫罗的酬答,但是美人自己心中还嫌报酬太少呢。不知在夜窗下织绫罗的女子,要操作多少次梭子才能织得成一束绫罗啊?
其二
冷风大而织女的衣服单薄,她的手冻得一次次放在口上取暖,幽暗的窗下只听到梭子来回的轧轧声。在寒冬腊月的天气里,一日的时间特别短,简直短得不满一尺,还能织得出多少绫罗呢?哪里及得上美女唱一曲来得轻松、所得又多啊?
赏析:
《呈寇公二首》是宋朝宰相寇凖的侍妾蒨桃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揭示了歌女易获赏赐而织女辛劳无赏的现象,表现了作者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指责和对织女的同情。第二首如为织女代言,道出了织女在寒冬里辛苦劳动反而比不上歌女唱一曲歌所得的赏赐这样一个辛酸事实。这两首诗语言平直朴实,描写生动形象,都运用对比手法,取得鲜明的艺术效果。
作者其它练习: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居杂兴二首【注】
王禹偁
其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注】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次年春写下此诗。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从写景入手,首句以盛开的桃、杏显示春光的美好,间时点题“春”字。
B.第一首第二句落实了首句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份,为下句的发问做铺垫。
.第二首写春天的云彩时而像兽时而像禽,并以此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表达题旨。
D.这两首诗篇幅虽小却布置得宜曲折有致,相对第一首而言,第二首写得更显直露。
1.诗人借责问春风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两首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4.(第二首诗的题旨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佞小人的憎恨。)
1.(1)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和哀伤。诗人的责问表现了其与桃杏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了其生活的孤寂凄凉。(2)表达了诗人仕途坎坷的愤懑。桃杏装点春光,却不为春风所容;诗人借桃杏隐喻自己的遭遇,抒发蒙冤受贬的失意。(3)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憎恨以及对时局的谴责。小人如“春风”“春云”,翻云覆雨,玩弄权术,致使自己壮志蹉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