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西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西洲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一1题。
西洲曲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①飞,风吹鸟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②。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郊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①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②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女子回忆起以前曾和情郎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附近的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郎。
B.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臼树,女子打开家门没有看到情郎,便出门去采莲。
.秋天的南塘里女子摘着莲子,思念的情郎还没来,女子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情郎却望不到。
D.情郎此时也在思念女子,托南风传递自己对女子的情意,并传递自己希望在西洲与女子团聚的愿望。
1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整首诗通过西洲游乐、开门迎郎、出门采莲、登楼望郎、凭栏苦候等场景,展现了女子盼望与情郎相聚的心情。场景变化中,情感流动缠绵。
B.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
.“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四句诗中,四个“门”字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情郎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
D.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仰首望飞鸿”中暗含着女子盼望情郎音讯的意思,“鸿飞满西洲”,则表达了女子得到情郎音讯后的激动心情。
17.“莲”,又名荷、芙蓉等,在古诗中有着丰富的意蕴。下列这些诗句中的“莲”与本诗中的“莲”所寓意蕴相似的一项是(2分)
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D.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赵嘏((赠天卿寺神亮上人)))
莲的心事
席慕蓉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1.有人说,“莲”的心事,实则也是一个女子的心事。如果这首诗中的“莲”代表的是一个女子,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与《西洲曲》中女子形象的不同点。(6分)
答案: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D(2分)16.D(2分)17.(2分)1.略(6分)
作者其它练习:《伯兮》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橙子辅.导诗,完成14~1题。
伯兮①
伯兮朅②兮,邦之桀③兮。伯也执殳④,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⑤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⑥,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⑦。
(注释)①选自《诗经·国风》。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指丈夫。②朅(qiè):英武高大。③桀:同“杰”。④殳(shū):古兵器。⑤杲(ǎo):明亮的样子。⑥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⑦痗(èi):忧思成病。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兮》与《采薇》都与战争有关,而写作角度不同。《伯兮》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而《采薇》则从战士的角度来写。
B.《伯兮》的第一章通过“朅”“桀”“为王前驱”等内容,赞扬了“伯”的形象、才华与地位,表达了女子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所用手法完全相同。
D.诗歌紧扣一个“思”字,边叙事,边抒情,塑造了一个温婉的女性形象——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但并没有过于激烈的怨愤。
1.《伯兮》的第二三章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表达女子的思念之情的?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4.
1.全诗采用赋法,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表现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①第二章:绘肖像(用比喻)——因思夫而无心梳妆。②第三章:写心理(作类比)——盼夫像盼雨般难,因思夫而头痛。
刘沧《晚归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分)
晚归山居
刘 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某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9.深秋时节,诗人行于郊外,霜天空阔,树叶稀疏,渲染了 的气氛。领联中“频忆”和“独寻”分别表达了诗人 和孤寂惆怅的思想感情。(2分)
20.赏析后两联的艺术手法。(6分)
答案:
19.冷寂或寂寥(“凄清”亦可给分)思念故园(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
20.①以声衬静(衬托、反衬),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雾霭中传来,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傍晚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寥。(或视听结合,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随云水而动,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悠远而微茫,以此感受到了山中景色的宁静寂寥。)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茫茫的雾霭,稀疏的叶片,黯淡的山影,渺茫的钟声,清冷的月色等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③叠词、拟人。“娟娟”形容月光柔美,又与后文的“清光”呼应,诗人使用叠词,平添音韵美画面感。西林月不惜清光,运用拟人手法,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竹扉。“娟娟”“不惜”表现出诗人虽孤寂思家,内心也有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
诗经《谷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①。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②!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③,思我小怨。
【注】①颓:旋风。②遗:遗弃。③大德:指能共患难。
1.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答案:
1.起兴的手法。“习习谷风,维风及雨”的意思是风带来雨,诗歌以此起兴,引出下面丈夫抛弃妻子的内容。
16.诗歌的一、二两章,在特定的风雨交加的环境中表现弃妇的悲惨命运,第三章写出弃妇情绪的变化、思想的觉醒和人格的升华。体现了女主人公从被遗弃之后的悲愤到对现实有深刻理解,从而自重自强的情感变化。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干直接指向“第一章”,考生要分析第一章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看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意思是“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夹带阵阵雨。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前两句以“谷风”起兴,表现女子对遗弃自己的丈夫的控诉。这种风雨的描写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生活艰难境况的暗指,表现在过去的风雨中,有许多的不安和恐惧,但是他们在苦难中能够相亲相爱;苦难过后,丈夫却把妻子遗弃了。考生可以围绕“起兴”进行分析。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考生要关注题干中“变化”一词,由此可知,诗歌中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考生要借助诗歌的语言分析这种变化。从诗中来看,诗歌的第一、二章写女子被丈夫遗弃,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此时的女子是满腔幽怨而又是满怀控诉。第三章写女子的态度变化。如从“转弃”“弃予如遗”等可以看出女子遭受遗弃;从“无草不死,无木不萎”看到女子思想的转变,女子从被遗弃之后的悲愤到现在对现实有深刻理解,从而自重自强的情感变化。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相关参考
曹丕(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9—20题。(6分)杂诗二首(其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注】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西阁夜①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①766年,安史之乱结束后,诗人移居夔州西阁。②击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西阁夜①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①766年,安史之乱结束后,诗人移居夔州西阁。②击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西阁夜①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①766年,安史之乱结束后,诗人移居夔州西阁。②击柝,...
二、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①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②朝来散紫宸③。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注:①“多情”一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阳关引寇准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阳关引寇准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卜居杜甫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注】①鸂...
杜甫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秋兴(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前人评《秋兴》(...
温庭筠11.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4分)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此词描写一位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斜晖”即偏西的阳光,从...
林章(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少年行》明林章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16.概括诗中的“少...
郑燮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山中雪后【清朝】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1)请你描绘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2分)答:▲。(2)分析诗歌后两句的写...
杨果(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9-20题。(分)老牛叹【金】杨果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赢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服箱①曾作千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橙子辅.导诗,完成14~1题。伯兮①伯兮朅②兮,邦之桀③兮。伯也执殳④,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⑤出日。愿言思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