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木尺虽短,能量千丈。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阅读练习及答案(1)
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6题。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钱起
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
就养仍荣禄,还乡即昼游。
橘花低客舍,蒓莱绕归舟。
与报垂纶叟,知吾世网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甥赴任常州长史,既能施展才华又能好纾解家人的思念,是一举两得的事。
B.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营造出公务之余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尾联叮嘱外甥告诉家乡的长辈诗人的近况,照应了标题中的“觐省”二字。
D.这首诗技巧纯熟,风格清淡,内容和口吻贴合长辈对晚辈临别赠言的情境。
16.概括诗中隐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 B (3分)
16. 1.对外甥的肯定与勉励;
2.为外甥能在故乡任职、侍养父母感到高兴(羡慕);
3.表达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
4.流露归隐故乡的想法。(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韦应物《简卢陟》阅读练习及答案
简卢陟[注]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卢陟:人名,韦应物的外甥。作者做此诗时,安史之乱余波未平,又有节度使反叛,不久后蜀之乱又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即书简,作书信之意。本诗是诗人写给他外甥卢陟的,全诗简朴而高古,平淡却情深。
B.诗人起笔以“阳春白雪”喻外甥之才,曲高和寡,难遇知音,表达了对外甥的认同与宽慰。
.颔联中,作者讲述了自己曾在军旅中恓惶不安,在淮海边流落失意的经历,只为自伤身世。
D.颈联笔锋一转,着力描绘暮春之景,看朝雨春树,听山鸟啼鸣,超然旷达,别有一番境界。
1.诗歌尾联被称为“治愈系”经典名句,请结合“风尘”一词的含义,赏析尾联表达的情感。(6分)
答案:
14.【解析】作者自述经历,旨在劝慰卢陟,不要因为一时失意而放弃希望,并不是只为自伤身世。
1.①“风尘”可指行路的艰苦劳顿(1分)。作者致书卢陟,希望与之把酒言欢,以安慰他在尘世间奔波劳顿的灵魂,故而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外甥的深挚的精神慰籍(2分);②“风尘”也暗指国家战乱、兵祸(1分)。本诗不仅写给卢陟,也写给诗人自己,作者心忧国家,生活困顿,需要知音人,胸中郁结亦需疏解。杯酒慰风尘显露出诗人看破人生起落和穿越人生困境后的旷达悠远的境界(2分)。
谢灵运《七里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7题。
七里濑
谢灵运①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②。
既秉上皇③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④,想属任公钓⑤。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注释:①谢灵运:南朝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谪,自京都赴任永嘉,途经富春江畔七里濑时所作。②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学。④上皇:伏羲氏。“秉上皇心”,意指秉持着上古时代人生活简单、恬淡少欲的想法。④严子濑:东汉隐士严光垂钓处。⑤任公钓:《庄子•外物》有寓言说,任公子以五十头键牛为饵,钓于东海,一年后才钓得大鱼。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逝湍”与“奔峭”,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奔流不息的状态,江岸陡峭的样貌。
B.“潺湲”“沃若”“叫啸”等,词语中两个字的韵母发音相近,读来富有音韵美。
.“遭物”二字承上启下,诗歌由此从叙事写景转入抒情议论,结构圆融自然。
D.作者追慕古代先贤,希望领悟到精微玄妙的道理,以解脱乱世中百姓的疾苦。
(考点解密: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要求结合注释,知人论世。要注意对作品主旨及感情的表述。
解题方法:本诗是抒发自己的牢骚,与乱世百姓毫无关系。)
1.“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一句,景物描写远近相谐,带给人一种立体、旷远的空间感。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断句》)
B.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D.十里青山远,湖平路带沙。(仲殊《南柯子•忆旧》)
(考点解密:本题考查手法和内容的比较,注意审题,关键在远近二字。下面的句子中要去找远近两个内容。
解题方法:A项远为“河汉”,近为“梧桐”;项远为“白鹭”,近为“黄鹂”;D项远为“青山”,近为“沙”。B项只有近。)
16.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考点解密:本题考查作品感情,注意三个要点①逐句分析②结合诗句③答题点要是感情。
解题方法:结合注释,由“孤客伤逝湍”“遭物悼迁斥”可以看出诗人别贬谪后的孤独痛苦;“孤客伤逝湍”又暗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典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运用严光和任公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两句表达自己对奸佞小人诋毁的不屑,“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侧面说明自己无人理解的苦闷愤恨。)
白居易《舟中晚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6题。
舟中晚起[注]
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酤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注】长庆二年(公元22年),白居易曾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其言论不被采纳,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该诗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中的“犹”字意蕴丰富,照应“晚起”,说明旅途中天已大亮诗人仍关着窗子在睡觉。
B.颔联对诗人旅途中泊宿的环境进行概括式描写,简笔勾勒出诗人旅途中借酒浇愁的落魄形象。
.“退身江海”一语双关,既指诗人请求到外地任职,也暗指诗人远离政治斗争的情感倾向。
D.本诗语言平易朴实、通俗易懂,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特点,起承转合的结构也非常严谨。
16.分析尾联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态度。(6分)
答案:
1.B【点拨】“借酒浇愁的落魄形象”错误。从注释来看,诗人是自己请求调离京城的,因此虽有些失落,但并不至于借酒浇愁,也不是“落魄”,且“泊处或依酤酒店”也不能表明作者的落魄。
16.①尾联是诗人对去往杭州任上生活的想象,想象自己做个闲官,饮酒赋诗;②“且”字流露出诗人不被朝延重用,只能远离政治中心的失落;③“冷吟闲醉”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调任杭州后无所事事的调侃与无奈。(每点2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