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柳絮二阕》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韩琦《柳絮二阕》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韩琦《柳絮二阕》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絮二阕
【宋】韩琦
其一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其二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第—句均采用了比喻手法,描写出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
B.“其一”首句写景,次句点出对景之人。“奈”字,表明愁来无端,无可奈何。
.“一春情绪空缭乱”一语双关,既指柳絮般缭乱飞舞,也说人的愁情“缭乱”。
D.“其二”诗,诗人以“乱愁萦困”比喻满天风絮,实景虚写,故格外新鲜动人。
16.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答案:
1.A“比喻”错,应为“比拟”
16.(6分)①用细节描绘柳絮。(1分)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排队追逐。(2分)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2分)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1分)
韩琦《柳絮二阕》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絮二阕
韩琦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首诗,首句明写柳絮暗写东风,次句点出人物,着一“奈”字,正表明愁来无端,无可奈何。
B.第一首诗第三句承上启下,楼上之人突然明白:原来柳絮“不是天生稳重花”,前此种种缭乱情绪都是徒然。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形成对比。前两句大笔渲染,实景虚写,活现出“絮雪纷纷”的轻薄浮浪之态。
D.第一首诗第一句的“不定家”,第二首诗第一句的“不自持”,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柳絮的特点。
E.第一首诗中“空缭乱”、不“稳重”都是柳絮的客观特点,直接地写出了柳絮无结果、不可靠的本质。
(2)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
(1)BD 解析A项,“明写柳絮暗写东风”错,应为“明写东风暗写柳絮”,诗中人物对漂泊不定的“柳絮”的态度是恼怒。项,“形成对比”错误,应为“第二首诗紧承第一首而来”。E项,应为“都是诗人的感悟,间接地写出了柳絮无结果、不可靠的特点”。
(2)①第二首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排队追逐。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柳絮轻薄、飘忽不定的特点。“有时穿入花枝过”是细节描写,“无限蜂儿作队飞”不仅写出了柳絮的沾花惹草带来的香气使蜂蝶迷惑,更体现了柳絮招蜂引蝶的轻薄放荡。
(3)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①两首诗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2分)②第一首第一句的“不定家”,第二首第一句的“不自持”,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柳絮这一特点.(3分)
苏轼《荆州十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题。
荆州十首
苏轼
其一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
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
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
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其二
南方旧战国,惨淡意犹存。
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
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
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注】这组诗写于苏轼第二次出三峡,因父亲受人推荐出山,父子三人遂一起进京。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开篇以平川与三峡的巨大反差,写出楚地一马平川的地形特点及诗人初到荆州豁然开朗的感觉。
B.“其一”颈联描写江水蔓延仿佛切断平野、风卷白沙仿佛集成沙旋的情形,“侵”字以静写动,使画面极富动感。
.“其二”首联承接“其一”尾联,指出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仍能看出当年艰难经营之旧迹。
D.“其二”以“废城”“古姓”照应“旧战国”,以“井”和“村”展示古城新貌,体现古今变化。
1. 同样写进入荆州后的见闻感受,两首诗在叙事重点和抒情方式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 (3分)B
1. (6分)叙事重点上:“其一”围绕荆州当今的壮阔风景和繁茂盛景展开,“其二”则重在怀古,追怀荆州大地上的古人古事。(2分)抒情方式上:“其一”重在借景抒情,通过对荆州自然及商贸之景的描绘,体现荆州作为交通要地自古到今的重要性及对当今盛世繁华富庶的感慨;(2分)“其二”重在用典(议论)抒情,通过对刘表、屈原的评议,表达对胸怀大志、忠诚献身的荆楚英魂的赞美,从中隐含一展抱负的心志。(2分)
陆游《秋声》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声
陆游
其一
萧骚①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
涨水雨馀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
闲凭曲几听虽久,疆②抚哀弦写不成。
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其二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韝爪觜健③,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
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
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注释:①萧骚: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②疆:同“强”,勉强。③韝:同“鞲”,皮制的护臂套。觜:同“嘴”,鸟喙。
13.下列对两首诗具体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涨水雨馀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描写了秋水上涨,战士得胜回营的景象。
B.“闲凭曲几听虽久,彊抚良弦写不成”表现诗人静听秋声时,闲适惬意的心情。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作者用边塞秋景的萧瑟衬托内心的豪迈。
D.“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记述诗人同君王一道率兵征战辽东的往事。
14.下列诗句中“萧萧”的意思与“青海萧萧风卷蓬”中的“萧萧”相同的一项是 ( )
A.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
B.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D.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1.两首诗虽然都以“秋声”为题,但作者阐发的感慨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13.
14.
1.“一年光景又峥嵘”表达了时光易逝,生发惜时之慨。第二首,“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抒写了英勇杀敌的豪情,“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诗人想象,战争不断取得胜利,收复北方失地,直捣金人老巢,抒写了豪迈之情。
相关参考
...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题。寄衣曲三首罗与之其一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其二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其三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
...(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题。荆州十首苏轼其一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其二南方旧战国,惨淡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
...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小题。丰乐亭游春三首欧阳修【其一】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其二】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其三】...
...子昂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春夜别友人陈子昂其一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其二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袁枚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14~1题。苔袁枚其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二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注]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题。老马(其一)姚合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马诗(其二十三)李贺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题。老马(其一)姚合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马诗(其二十三)李贺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
秋声陆游其一萧骚①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涨水雨馀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闲凭曲几听虽久,疆②抚哀弦写不成。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其二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快鹰下韝爪觜健③,壮士抚...
...诗,完成1—16题。送瘟神毛泽东(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
呈寇公二首蒨桃(甲)其一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乙)其二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1)从体裁看,这两首都是近体诗中的。...
呈寇公二首蒨桃(甲)其一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乙)其二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1)从体裁看,这两首都是近体诗中的。...
呈寇公二首蒨桃(甲)其一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乙)其二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1)从体裁看,这两首都是近体诗中的。...
台山①杂咏元好问其一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②。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其二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③?【注】①台山,指五台山;其东、西、南、北、中...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题。秋思赠远二首①王涯其一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其二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②边人不见,拂云堆③畔战初酣。注:①这两...
兰亭诗二首其二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1)从全诗看,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表现了“造化工”。(2分)(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