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Posted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书剑恩仇录》读后感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书剑恩仇录》读后感(1)

2、《基督山伯爵》读后感(7)(2)

3、像诗人那样生活(3)

4、范成大《重九赏心亭登高》阅读练习及答案(4)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精选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该书是一部武侠小说,讲述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关于红花会的事。话说乾隆是红花会总舵手的哥哥,是一个汉人后裔,是以前雍正为了得到康熙皇帝的喜爱,将自己家的刚生下的一个女儿与当时刚生下的陈家的刚生下的一个儿子做对换,康熙十分喜欢这个孙子,就传位给雍正,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奉了红花会上一任舵主的遗命,说服乾隆将满洲人赶回原籍,恢复汉族天下。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

看了这部书,我的感想有很多。首先,我最感动的是红花会的十五个当家各个都是勇猛无比,为了自家兄弟出生入死。一开始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被许多朝廷的人所打伤,红花会的很多人都为了救他而与朝廷犬牙相斗,但朝廷也有高手,终究没有救到,文泰来被带去杭州问斩,红花会的所有当家倾巢而出,当文泰来在监狱时,连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都愿意自己假扮成文泰来而让文泰来逃出去,却也没有成功。后来红花会群雄拟定了计划,决定强攻救出文泰来。官兵在关押文泰来的楼底点了火,欲烧死红花会群雄,却让红花会群雄逃了出来,但是红花会十四当家余鱼同为了救文泰来被大火烧伤了面部,毁容了。从中,我觉得红花会众人十分重义气,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来救出自己的同伴。

在说服皇上时,陈家洛同意了皇上的所有的条件,他甚至将自己的心爱的女人香香公主都给了皇上,只是为了恢复大汉天下,他忍气吞声,却无奈最终皇上被皇太后所训斥,才没有成功。

在所有人中我最喜欢的是金笛秀才余鱼同。他身为本书的男二号,在红花会中坐第十四把交椅。一出场余鱼同对自己的名字如是解释:“余者,人未之余。鱼者,混水摸鱼之鱼也。同者,君子和而不同之同,非破铜烂铁之铜也。”从中可读出孤芳自赏的味道。他一开始是暗恋骆冰,却因骆冰为文泰来妻子,只能偷偷的喜欢她,却又因有一次对骆冰无礼,他一直很愧疚,只想要弥补她与文泰来。后来在救文泰来时余鱼同义无反顾的救文泰来,导致自己被毁容,但终究弥补了文泰来,他心中也就踏实了下来。后来,他与一直爱慕他的李沅芷结婚。在我看来余鱼同是一个悲剧性十分强的人。

这部书是一部武侠小说,里面对众人的描写都是十分的传神,对武打场面的描写更是一场精彩。从中可以读出每个人性格是不同的,但是又有一些相同的性格;虽有相同的性格,但每个人的表现又不一样,更可以体现金庸的写作技艺神乎其神。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2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金大侠的这十四部武侠小说,自打学生时代起便一直重复在看,一遍二遍三遍,有时候一年一遍,看的那会又是废寝忘食,想来生活中也极少有别的物或事能让我如此着迷。这些日子屈指算来倒也已有二三年未温了,不由得心里生痒,于是一有空就扑进图书馆,打算按作者写作的时间顺序再一一重温,看看会不会如古人所言那般又知新许多?

金大侠的第一部小说乃《书剑恩仇录》,这次读来觉得其受《水浒》,《隋唐起义》这些描写草莽英雄的小说的影响甚重,尤其是前者。君不见《书》一书人物诸多,红花会更像是清朝版的梁山泊,从陈家洛到文泰来,从无尘到余鱼同,每一个角色都是形象鲜明,凭一股子热血闯荡江湖。而且金大侠也在自己的小说中加入了被朝庭“招安”这一情节,所不同的是把〈水〉的现实主义转化为了〈书〉的浪漫主义。

与绿林好汉相比,江湖人物更为快意恩仇,以一身武艺锄强扶弱,且高手过招,多是精彩绝伦,令观者随主角的一招一式而展开丰富想象。〈书剑恩仇录〉作为一部武侠小说,除了有反清,伸张下义等传统描述外,更加入了中原人士驰骋西域一说,金庸对这一节的描写乃该书精华之所在。流沙,狼群,回回,高昌古城等无一不让人充满暇想,让人神往。

书中主人公陈家洛与金庸笔下别的主角如萧峰,杨过之类的相比颇为不足,污点在于他竟然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义而将心爱的香香公主赠于乾隆,且不说乾隆根本无反清之意,即便陈家洛的如意算盘打对了,这种顾国不顾家,玷污爱情的做法实在为人所唾弃。

虽然许多人认为金庸笔下的男性人物原比女性角色要来的生动鲜活,然而我觉得其对江湖女子的刻画并不逊色。《书》中智慧超群的翠羽黄衫霍青桐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女子,也是该书中最让我留恋的人物;另外如李沅芷,骆冰,周绮等美女皆各有特点,令读者怦然心动。至于香香公主,我一直认为这个世上是不会有此类女子,她只是一个理想人物,金庸把她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加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也随之顿增。同时香香公主大概也是金庸笔下最美的女子。

《书剑恩仇录》写于19年,全书共二十回,计上这次,我大概看过三遍,这遍看的最是饶有趣味,特别推荐给大伙,看过的不妨再看一遍,没看过的'更要找来看看,绝计不会错。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3

近日闲来无事,又拿起金大侠的书剑恩仇录翻阅了一遍,比之上次阅读多了几分认真和细致,也获得了更多的感受。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开山之作,可能在细微方面较之后期作品显得功力不足,但在我看来也是精彩丰呈,妙笔生花了。因为之前对书剑的影视作品了解不多,所以我也感到比较庆幸,原因是如果先看过电视剧再品原著时,在书上看到某一个人物或剧情时电视上的画面就会先入为主,比如看到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胡军,以及电视里乔峰的穿着打扮,说话风格,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遐想空间,限制了我们对原著里的人物,对白,武功的一招一式,场景的想象。自然会少了许多阅读的乐趣。

在书剑中,我最喜欢的情节有两个,一是陈家洛在西湖邀乾隆赏月喝酒,后来乾隆准备用强发难时,陈家洛跃然上马,胸上佩戴了一朵海碗大小的金丝绒大红花,引爆全场红花会众欢声雷动,官军中也有大批会众蜂拥前来施礼,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风光之极。第二个是写翠羽黄衫霍青桐身负众人猜疑全力指挥回军与清军决一死战的情节了。当看到清军追过一座沙丘,突然看见沙丘两边黑压压万名回军手持兵器静悄悄的站在那里看的我不禁叫好。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同时也有可惜可叹可怜,可惜天山双鹰纵横江湖大半辈子,争风吃醋了大半辈子,陈正德在临终前才知道了妻子的心意,可惜。可叹的是红花会众家兄弟奔波多年,不知为之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的反清复明大业,在最后因为轻易相信了背信弃义的乾隆而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退到北方大漠,可叹。可怜的是香香公主,一代佳人,天真纯洁,最后还要听从心爱人的话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乾隆的合作,在得知这又是一个圈套时,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消息传递出去以保得情郎周全。不愧是回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女神,不仅容貌惊为天人,不可方物,而且纯洁无暇,毫无心计,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可惜最后还是落了个香消玉损的悲剧。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先说主人公陈家洛,虽然有人说他性格上的缺陷很多,没有领导群雄的能力,对感情也模模糊糊,揪扯不清,最后害了霍青桐喀丝丽姐妹。可是我却觉得这种写法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而且陈家洛最初是不想出任红花会的总舵主的,是被众人强推上去的,可见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可能无法胜任,但义气当先,救人如救火,事出有因,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在人前尽量显示出自己坚强的一面,掩饰自己心中的软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要是非要说他的软点,可能就是感情用事了。

书剑中其实还有许多配角也有突出的性格特点,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都督千金李沅芷,开朗活泼,机灵聪明,只身一人玩弄关东三魔于股掌中,对爱无比的坚贞,虽然余鱼同开始并不喜欢她,而且后来俊郎的金笛秀才还被毁了容,甚至还要和爹爹为敌,这都没有挡住她对爱的追求,最终得到了自己的幸福。还有关东六魔中的蒙古人哈合台,这个人很讲义气,善良信用,和他几个结义兄弟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是六魔中唯一活下来的一个人,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好人有好报。给我有深刻印象的还有回族人阿凡提,在我这个看阿凡提木偶动画片长大的人来说有些雷人了,书中阿凡提不仅聪明过人,乐于助人,而且武功惊人,堪与天池怪侠袁士宵媲美。是个使用自己智慧和武功四处打抱不平的游侠,在回族人民心中颇有地位。

每次看完金庸的一部小说,我首先感慨的是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么一部精彩万分,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作品。以后一定要多加学习,多看书,增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因为能写出来东西的能力对我们很重要。其次还要感谢金大侠在五十多年前就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让喜欢武侠的读者大饱眼福。还有就是推荐那些只是从影作品了解金庸小说的人也能抽出一些时间看看原著作品,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4

自古以来,英雄是人们心中、口中不忘的情节。英雄或是“手把铜虎将,身总丈人师”,或是“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亦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征战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是英雄;揭竿而起,反抗不公的是英雄;失意没落,悲情伤怀者亦是英雄。命运的天平不会每次都偏袒到英雄这一边,成功失败不是评判英雄的唯一标准。

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出身高贵,拜于名师,身量俊美,文武兼得。无论身处何地,总是一副书生形象,但依然威风凛凛,不怒自威。《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一出场,即是老舵主病逝,他接任新舵主,多少英雄豪杰拜于他的脚下,场面极其壮观宏大,无限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似乎认定他就是那种可以举大事、发大义的英豪。也许他真的是,为了救四当家文泰来,他率领众人与官吏斗智斗勇,只为保全义兄的平安。

一路上,他广纳良言,乐善好施,积极采纳徐天宏的好建议,又帮助回部霍青桐夺回圣物。当危险来临之时,放弃一人逃命的机会,与众人同甘共苦,刀林剑雨中闯荡,义薄云天令人折服。然而,也许他不是,内心喜欢霍青桐,当他看到她与李沅芷举止亲密时却耿耿于怀,丝毫没有发现李沅芷是女扮男装,在情爱面前他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难免令人心有不服。杭州宝塔之上,北京紫荆城内,他轻信乾隆之言,使自己深爱的香香公主死于非命,也把红花会带上了绝路。心胸狭隘,单纯,毫无心机,优柔寡断,不禁让人为他捏一把汗。

生在那样的时代,长在那样的环境,失败也许并不全是他的错,乾隆时期正是康乾盛世的尾声,依然国力强盛,百姓富足。虽有和珅这样的官员祸乱朝纲,但盛世的积淀足以掩盖这小小的导火索。而陈家洛坚信满人应将权力交与汉人掌管,作为一个万人集团的首领,没有丝毫的高瞻远瞩,更忘了满人也罢,汉人也罢,优秀的统治者才是天下百姓最大的福气。改朝换代,政权更迭,需要社会环境和背景。纵观历史,均是在民怨沸腾之时方得以施行,而陈家洛饱读诗书,却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狭隘的民族观念,幼稚的政治头脑使他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这注定的失败使他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唱起失落英雄的悲歌。

然而,悲情亦英雄,失落亦成功。陈家洛身怀绝技,出手不凡,小小年纪就有了超凡卓绝的武功。他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驱除满虏,恢复汉制。无论这个目标是他人强加于他,还是受时代的束缚,他一直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和乾隆谈判,以情动人,以理晓喻,陈说利弊。在皇帝提出要么娶喀斯丽、举大事,要么放弃喀斯丽、大事泡汤的两难选择时,陈家洛选择了前者。也许正像脚踏匈奴的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尽管深爱着香香公主,为了天下大事,他不惜忍痛割爱,就像回部英雄玛米儿和阿里那样,有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大义。即使遭到了爱情和事业上的双重失败,那又怎样?过程的美丽胜过一切结果的悲哀。

这就是命运。命运总会给人一些意外,有惊喜,也有落寞。汗水和流泪,心酸和失落共同堆砌出这场伟大博弈的壮丽梦想。陈家洛的矫健身姿,为朋友两肋插刀,义薄云天,同甘共苦,这就够了。陈家洛不是萧峰,没有萧峰“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抱负;不是令狐冲,没有令狐冲豪迈不羁的潇洒。萧峰是英雄,为了宋辽合约拼尽全力,换去天下汉族和契丹的平等和谐。令狐冲是英雄,虽然平时幽默好玩,但他心怀感恩,阻止了武林的浩劫。陈家洛,用尽自己的努力,却一事无成,曾经信誓旦旦的目标亦化为尘埃,宽阔沙漠留下了他的后悔和不甘。但在我心里,他亦是英雄,一生努力,一生刀光,只不过在梦想快要实现的那一刻,本来就危如累卵的夙愿瞬间倒塌。就像乌江边的项羽,半生基业被一己妇人之仁所悔,但有谁不赞叹,项羽不是英雄呢?

掩卷,思绪万千。泱泱历史长河,这样的英雄还少吗?三闾大夫屈原心爱楚国,一心希望楚国的强大,但无奈屡遭人排挤,纵使胸中有再多的学识和抱负,又有何用,希望最终化为绝望,朝向楚国的方向,自沉汨罗江。一代英杰文天祥,辅佐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抗元报宋,即使被捕依然正气凛然,令敌人不敢小觑。他们都有着努力的目标,却终究倒在了目标的脚下。也许他们的行为本来就是逆潮流而行,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但正气和英雄的定义不因此而变。他们是悲情英雄,虽败犹荣。

悲情亦英雄,何以成败论英雄。古今英才多落寞,豪情万丈真英雄。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书剑恩仇录》作为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起点,金庸先生对这部经典武侠貌似却不太满意,“经验和修养的欠缺”是金庸后来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但不可否认,金庸先生心目中的大侠形象就是从这部处女座开始的:其优柔寡断似《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其多情敏感似《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其家国情怀似《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因此,我尝试通过对主人公陈家洛这一复杂人物形象的分析探寻金庸在本书创作中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书与剑意象的交织

书与剑是在书名中统摄全篇的意象,从文意上理解便是“儒侠”,即饱读诗书、武功高强的侠客。何为侠客?《史记·游侠列传序》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司马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不轨于正义”的游侠,突出描写了其气节高尚与武功高强。而在李白的《结客少年场行》中“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则突出了侠客的浪漫色彩。到了金庸这里,假借历史背景的衬托,使得其笔下的侠客有了较之前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书”、“剑”二字已经不限于饱读诗书、武功高强的表象,而是指向既具侠骨柔情而又儒雅潇洒气质,并通过描写这种气质最终指向人物的家国情怀。

且看陈家洛在本书中的第一次出场:持白子的是个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长衫,脸如冠玉,似是个贵介子弟。这是通过武当派大侠陆菲青之眼来写陈家洛,突出了其不同于传统侠客的书生气的一面。此外,“书”的一面还体现在陈家洛的才学上,当东方耳请陈家洛留赠一扇时,陈家洛挥毫写下: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此诗意境广阔,足显胸中志向,落笔却在桂花,正是以小见大,可谓书生侠。而谈及其“剑”的一面,则要看其张召重对战时的描写:“众人惊呼声中,陈家洛忽的转身,左手已牵住张召重的辫尾,配合着余鱼同笛中的节拍,把辫子在凝碧剑上一拉,一条油光漆黑的大辫登时割断。陈家洛右手拍的一掌,张召重肩头又中。”这正是陈家洛在山洞里由《庄子》悟得的武功,顺着余鱼同吹奏的十面埋伏缓步前攻、趋退转和、潇洒异常。由此可见,他的“剑”不仅仅是杀人的剑而是与“书”交织的剑,所谓剑中有书,其书剑精神其实是浑然一体的。这种书剑精神的交织集中体现了陈家洛的人物性格,也推动着全书的情节发展,并引出了本书的主线——恩仇。

二、恩仇的纠葛

陈家洛身上既有传统儒生的家国情怀,又有江湖侠客的快意恩仇,前者使其负有经世济民、修身齐家的理想,后者让他身负统领豪杰、壮大门派的职责。而在金庸所设置的反清复明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二者交织演变成了以“剑”作为手段来达成“书”的理想,也即通过以武力对抗推翻清廷的手段,达到修齐治平还汉人天下的家国理想。然而,陈家洛作为乾隆亲兄弟的另一层身份使得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杀伐决断,国仇家恨在这样巧合中变得微妙而纠结,他身上“书”的一面战胜了“剑”的一面,书生意气代替了武装斗争,最终放弃了爱情选择了妥协,在将香香公主作为筹码与乾隆做交易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示了最终的悲剧结局。陈家洛最终还是没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不论是妄想通过乾隆来实现恢复汉室江山的目的还是牺牲自己的爱人,实质上透露出的还是他作为一个深受儒家封建价值熏陶的读书人的软弱性以及作为身处江湖之中的侠客在政治上的幼稚性。他既未能报答师父的教导之恩,也未能报答香香公主的献身之恩,更无法报国仇家恨之仇,贯穿全书的爱恨恩仇最终在优柔寡断的陈家洛手中无疾而终。这种优柔寡断不仅葬送了整个江湖寄予厚望的光复大业,也辜负了霍青桐与喀斯丽的深情,陈家洛试图捍卫的一切都失败了。陈家洛的心路历程实际上也折射出金庸从民族大义开始,最终陷入笑傲江湖的权利漩涡和鹿鼎记的身份虚无主义的创作过程,无论是金庸或是陈家洛始终都未能突破汉族士大夫的阶级局限性。

三、爱情的纠结

在陈家洛宏大的政治理想的恩仇之下,书中着重描写了他与两位女子之间纠结的爱情故事。陈家洛与霍青桐的相逢颇有些《红楼梦》中宝黛初见的意味:“(霍青桐)见这人(陈家洛)丰姿如玉,目朗似星,轻袍缓带,手中摇着一柄折扇,神采飞扬,气度闲雅。两人目光相接,那人向她微微一笑,霍青桐脸一红。陈家洛见霍青桐却体态婀娜,娇如春花,丽如朝霞,先前专心观看她剑法,此时临近当面,不意人间竟有如此好女子,一时不由得心跳加剧。”而他与喀斯丽的相见则有些牛郎遇织女的意味:“就在这一刹那,陈家洛已看清楚是个明艳绝伦的少女,心中一惊:难道真有山精水怪不成?摸出三粒围棋子扣在手中。只见湖面一条水线向东伸去,忽喇一声,那少女的头在花丛中钻了出来,清脆的树木空隙之间,露出皓如白雪的肌肤,漆黑的长发散在湖面,一双像天上的星星那么亮的眼睛凝望过来。这他哪里还当她是妖精,心想凡人必无如此之美,不是水神,便是天仙了。”在同姐妹俩患难与共后,陈家洛自然捕获了二人的芳心,却也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矛盾之中:“我心中爱的到底是谁?这念头这些天来每一刻不在心头萦绕,忽想:“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爱我呢?···一个可敬可感,一个可亲可爱,实在轻重难分。”

从文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陈家洛在爱情中的纠结实际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心中实际上是知道自己更爱喀斯丽的,但他更关心谁爱他而非他爱谁。如果喀斯丽是能满足他作为一个男子对于爱情美好幻想的“书”,那么霍青桐则是能助他实现复国理想的“剑”,在爱情中“书”与“剑”的纠结更加映衬出陈家洛作为一个传统书生身上固有的“大男子主义”式的优柔寡断和自私。从陈家洛这一人物说开去,金庸笔下的男主人公似乎都有这样的特点,不论是张无忌还是韦小宝总是能以其风流倜傥迷的女性芳心暗许,这种止步于男权主义的传统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心理,而这种想象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得不合时宜。金庸笔下的主人公看似都是人生赢家,但其实是一种错觉,郭靖的襄阳没有了,郭襄在峨眉山出了家,令狐冲的华山派最终也不剩几个门徒。所有故事的走向其实都是悲剧,事业上的虚无只能用良辰美眷来安慰,而这种安慰实际上最终走向了韦小宝式的另一种虚无。

我们无法在《书剑恩仇录》里看到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的双宿双栖,正如我们无法看到《红楼梦》中宝黛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看似是个人的悲剧其实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就算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仍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被想象的爱情也很难如人所愿,封建的家庭与时代终将被取代,爱情的幻想也许会在琐碎无趣的婚后生活中破灭。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话作结: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精选篇)】相关文章:

1.书剑恩仇录读后感600字

2.《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3.伤仲永读后感精选

4.人生读后感精选

.边城读后感精选

6.读后感作文精选

7.读后感精选

.语文读后感精选

9.精选伤仲永读后感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7)

前几天,借了同学一本书《基度山恩仇记》,其实就是平时所说的《基督山伯爵》。书中讲到唐泰斯参观神甫的牢房的时候是最为精彩的。当他听到神甫讲一些制造工具的过程时,他为之震撼。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在感叹他竟然有这样的思维,是一般人所想所做不到的。

他能使布料变得像纸一样平滑,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着作。他用鱼的软骨做成笔,用吃的肉提炼出油作为晚上工作的燃料,假装生病要来硫磺再生出火,还有壁炉里的灰溶解在酒里作为墨水……这一切让我感觉好神奇。

他在给唐泰斯分析入狱的种种缘由时,他的思路是那样清晰,比遇害者本人要清晰很多,还有他分析事物时的逻辑性也是很强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看完了整本书,如同作了一场神奇的梦。伯爵在处理所有问题时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而且几乎所有的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也许是金钱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

像诗人那样生活

与生命一起流淌的,柴米油盐,或者书剑侠气,漂泊着一种旷世的久远,忧愁的诉说,寂寞的高傲。轻笑泯恩仇,山中画,水中酒。免不了笑侃,生活中沉淀不了的连珠妙语,称不上是诗。

寂静时身披翠绿的蓑衣,伤悲时尽是沙砾与黄土翻腾。岩石上屹立着奇崛的松柏,竹叶抖落了往日的沧海桑田,挑着柴的?G乃声一路漫上云峰。云峰?望不见星汉苍穹,顾不了林麓回转,只在乾坤间泰然自若。是无奈驻足,亦或顽固守候那不知倦意的愚公?脉脉不得语。只听得一片鸟语,拾得一段独旅。问,可曾与这般万古不移的字句相逢,任烟云流逝在脚边,淡泊,因而最耐斟酌。

走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

听一曲渔舟唱晚罢,欲黑的天空,笼罩着江边梳洗的花信年华。世间尘土可是这么容易涤净的么?过往之人形色皆匆,拂一拂衣袖,扬起的是乡愁的细末。远方,蜿蜒曲折,只道奔流不复回,裹挟行者的万千思绪,一并往那不归之路赶去。两岸猿啼,孤帆点影的追随如古琴铮铮之音,混杂却不乏磅礴。撑一支长篙,日夜兼程,并非赶路,也无愁苦。一并忘了吧,那些因苦痛而久驱不散的心事。

情似水,爱似水,往昔依旧落花似流水……

漫漫人生,怎可无酒?怎可无品酒之人?且丢开行囊,找一方钟灵毓秀之地,淌开毕生的酝酿,一醉方休。不求直冲内耳的辣,沁人心脾的香,醉生梦死的苦,只留氤氲而生的一缕回味,似愁,非愁。何必多言,迷蒙的眼,真与假,美与丑,早已一目了然,铭刻于心。借一盏剪不断的思绪,斟入杯中。醉?可真醉了?壶中既无酒,怎来一身酒气?

不懂酒,便不懂糊涂中的幸福。

铺长书一卷,悉心研磨。何日方可甩脱禁锢自由的桎梏,任由我泼墨一番江山锦绣,人比画美?而今只缺点睛一笔,何处停泊,才任由心中的景象游刃而去?并非每一卷中都自有女颜如玉,却只想私藏一瓣来时路过的梦。光阴荏苒中,滑过的是一载载风花雪月,数不尽留不下的珍宝,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留不下,便等风霜磨砺过青丝成雪的鬓角,再勾笔含磨,游走一番如昨。

在画里,亦在生命中。

我,终究不是诗人。万事万物是诗人的情人,也是诗人的精魂,过眼烟云,浮生幻梦,皆付笑谈中。于是乎,再好不过,像诗人那样生活。

范成大《重九赏心亭登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双旌,镇帅的代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1.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4.D 【解析】D项,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

1.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手法。“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

相关参考

快意恩仇

...动漫。快消品的故事,作为休闲娱乐还是很有趣的。快意恩仇,不会有多少让人意难平的地方。这里大多数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单元剧的形式,剧情尽管不会连贯起来但还是让人觉得很期待下一集是什么。因为故事足够精...

食物恩仇录

时间:2011年10月19日地点:xx剧场人物:馒头、面包、方便面、小笼包和金针菇第一幕幕起:馒头和面条四目对视,比武切磋,面条骄傲地:“说对付你那是小菜一碟。”馒头冷笑了两声,喝道:“废话少说,来吧!”于是两人...

一笑灭“恩仇”(一)

同学们,你和你的朋友,一定有许多矛盾吧,我也不列外。看,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开始了。“李盛,你快来。”胡屹东老远的就喊了起来。我走了过去问:“有事吗?”他说:“你背诵多少分?”我说:“我还没背呢。”他小声...

十字写恩仇

有人说“中国的语言最宜诗”。从中国古典诗词的成就看,充分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宜诗的语言首先表现于精练,诗是熔炼语言而成的。而精练的语言也可表现在其它的形式,传统的对联就是一例。例如韩信墓前祠庙上曾悬...

大明恩仇录

那小翠跟着郡主进去以后,此时张忠岩也身感不安,他本来就是大郡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这么的狠狠的给了她一个巴掌,那郡主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的。在张忠岩的话语正在徘徊之际,忽然在一旁的朱倩说道:“岩大哥我...

一笑泯恩仇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投射下来,你就那么清浅地一笑,如此深刻于我的记忆中。---------题记盛夏席卷着高温与烈日而来,灼人的阳光照得人大汗淋漓。一身军绿色迷彩服,顶着烈日,我们站在操场上一动不动。空气持续地升温,阳...

大明恩仇录

话说那商利自从踏上暗杀张桐父子之路后,大郡主朱琴则是欢天喜地的,她想到的是:堂堂燕王府的大郡主也会借刀杀人的。正当她得意洋洋的时候,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小翠会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大郡主,你太狠心了,为了...

大明恩仇录

大明王朝,曾复存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的近三百来年。是一个复存时间长久而不可多得的封建王朝,自太祖朱元璋南京称帝以来,由于太子朱丁的早逝,于是那名副其实的帝王之位便落于长皇孙朱允文的身上。朱元璋...

恩仇-初中周记300字

徒弟终于学成了。这几年里,师傅潜心研究一套绝世刀法“天傲刀法”。为了专注研究这刀法,他没有娶妻生子。他只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是他十二年前决心归隐时所受下的唯一一个徒弟!当时徒弟只有六岁而且是个丧父丧...

恩仇-初中周记300字

徒弟终于学成了。这几年里,师傅潜心研究一套绝世刀法“天傲刀法”。为了专注研究这刀法,他没有娶妻生子。他只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是他十二年前决心归隐时所受下的唯一一个徒弟!当时徒弟只有六岁而且是个丧父丧...

恩仇-初中周记300字

徒弟终于学成了。这几年里,师傅潜心研究一套绝世刀法“天傲刀法”。为了专注研究这刀法,他没有娶妻生子。他只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是他十二年前决心归隐时所受下的唯一一个徒弟!当时徒弟只有六岁而且是个丧父丧...

楚狂

...位高士,从未离开。金庸明白这道理,所以他有本书叫《书剑恩仇录》,里面的陈家洛,唱得就是李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后来,金庸又写了一本书,也叫《侠客行》,开篇...

武侠风

...试之后,竟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另一老友金庸上阵,以《书剑恩仇录》继后,从此香港就吹遍了武侠风。这风二十多年来未衰竭,如今电视节目几已成为武侠小说雄踞的阵

恩怨难消,只此一回 读《老象恩仇记》有感900字

复仇和报恩,本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两极,老象糯瓦却用它特殊的方式在同一个空间里按顺序完成了。——题记象,真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它具有一种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都没有的特异功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而...

水浒传读后感

...他并无多大涉及,今番来读原著,颇有感受,以此来写些读后感。只可惜未读通透,只能略发感悟。水浒传的楔子,略带神话色彩,说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大官一时矫情,犯孩子习性,洪信掘了“遇洪而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