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怀作文
Posted
篇首语: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中秋咏怀作文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中秋咏怀作文
中秋咏怀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糊口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由人的思惟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顿的中秋咏怀作文,欢迎阅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转眼间,又是一年中秋节,每逢这个时候,我都不禁感叹。
王维是否在几百年前的这个时候远望着远方,在深夜的思念中泪眼恍惚呢?要不怎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这个时候,我正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皓月当空,良辰美景,今夜会有多少双眼睛在争相仰望着这统一轮明月?而这一轮明月又是否留意到这一双双眼中透出的祈求?在这统一轮明月下,汇聚着千千万万个不一样的脸庞,人何以和?混合这行行色色异样的心态,情何以牵?
我低头用手着腮帮子慢慢的.思索着,安谧的夜晚使我思绪万千,我看不到窗外的落叶,只见一轮明月挂在空中,银蟾光满,任由一缕思绪在秋风明月中翩飞起舞,仿佛带着梦幻的翅膀,悠悠然步入一片缱绻的宁谧,细细品味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蕴内涵,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却阅尽了沧桑无数,而“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恰是道出的人们心里的祈盼。
今天又是中秋之夜,月依旧,人已非,在岁月的变迁中,那轮明月涓滴未改变她的收留颜。只是那人已不再是当初的人了,时光改变了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太多的心情。而今,又是月圆之时,仰望夜空那轮明月,依然的明亮,依然的清楚,相同的是明月,不同的确实心境。
合法皓月当空,心里又翻起一股微澜……
王维《山居即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为五言咏怀诗,主要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心态。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颁联运用对比手法。“遍”表松茂鹤多,“稀”表访者稀少,两者对照写山居环境的幽静。
.尾联落在“归”字上,暗合其归隐之意,这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意蕴相近。
D.夕照满山,柴扉紧闭,炊烟袅袅,人们采莲而归,无不流露出诗人闲适喜悦之情。
12.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作简要赏析。(分)
答案:
11.(3分)D【解析】夕阳满山,柴扉紧闭透露了诗人的落寞之情。
12.(分)颔联描绘了一幅金秋美景图:柔嫩的竹节添上了一层新粉,衰老的荷花落下了片片花瓣。(2分)这幅图画描写细致入微,渲染了山居环境清新雅致的氛围,内蕴生命的活力,(3分)表现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高洁的隐逸情怀。(3分)
不同类别的诗歌 不同类别的现代诗歌
篇一:《不同类型的古诗0首》
杜甫(沉郁顿挫)
春夜喜雨 望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居易(平白清新)
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忆江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能不忆江南?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
暮江吟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秋雨夜眠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静夜思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李白(飘逸洒脱)
望庐山瀑布 送孟浩然之广陵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客中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商隐(清丽俊逸)
锦瑟 乐游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岳阳楼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无题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夜雨寄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王维(恬淡优美) 使至塞上
送元二使安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相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少年行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
陶渊明(淡远闲静)
归园田居(其一) 读《山海经》其九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读《山海经》其二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玉台凌霞秀,玉母怡妙颜。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二)
时运(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陆游(雄浑奔放) 书愤
示儿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关山月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沈园怀旧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苏轼(旷达豪迈)
题西林壁 春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叶落月沉沉。 和子由渑池怀旧 赠刘景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洗儿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孟浩然(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春晓 宿建德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早寒江上有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王昌龄(雄健浑厚)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枝,未央前殿月轮高。 塞下曲四首(其二)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夏花明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篇二:《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类别的诗歌.
★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幽静谐和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慷慨悲壮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苏轼的豪放旷达 孟浩然的闲静淡远 秦观的清丽典雅 欧阳修的清新舒畅 晏殊的闲雅婉丽 文天祥的沉郁悲壮 李煜的凄婉柔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1、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如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情感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平实质朴 朴素清新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含蓄隽永、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清新明丽 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样的效果。
10、绚丽飘逸绚丽工整(华丽、工丽):绚丽飘逸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牧的《山行》则轻盈飘拂,也呈现出绚丽飘逸之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篇三:《诗歌不同类型的问答题示例》
诗歌不同类型的问答题示例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①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②翻空:飞翔在空中。
③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④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⑤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题目类型一
1.联系全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分)
答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远处树林高山,近处竹丛院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这两句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极有层次地描绘出词人所处的环境,流露出词人谪居黄州时落寞烦乱的心绪。
2.简析“又”字在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6分)
答案:“又”字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心绪。“又”用于“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词人的感慨,深化了词的主题。“又”“一日凉”表现出词人的落寞失意,与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对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词人失意无聊的心情。
3.上片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①远近结合②动静结合③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一点2分,必须结合诗句分析)
4.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说说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6分)
答: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时感悲凉。最后两句表面看,写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实际上却传达出诗人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无奈和失落,含有辛酸的自嘲之意。(大意对即可)
、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3分)
答:(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
(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
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单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6、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案示例:苦闷、抑郁的心境。(1分)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又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2分)“浮生”、“凉”、“又”等词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1分)
或答闲适、自得其乐。(1分)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昨夜三更时分的一场好雨,让作者倍感爽快。(2分)“殷勤”等词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态度明确,1分。简要表述下片词句意思,2分。结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1分。)
7、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2分)
答: 从视觉和嗅觉写景,(1分)将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描绘得有色有香,有动有静。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拟人;(1分)“三更雨”“殷勤”,使雨具有了人的情意。殷勤的夜雨解脱了人世
的烦热,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的抚慰中的平静和旷达,(1分)也暗示了诗人贬官黄州时内心的不平和无奈。(1分)
题目类型二
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请对此进行分析。(6分)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分)
参考答案:
1.从听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2. 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
题目类型三
(1)这首词上片写的是(季节)雨后院落周围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境,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请结合下片中刻画的人物形
象及表现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夏末(秋初),幽狭淡雅(清新)
(2)①苦闷、抑郁的心境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最后两句画龙点睛,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饶有情意似的,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说天公殷勤送来凉雨,却含有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中,“凉”,双关,既指天气凉爽,又指生活无聊,“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②闲适、自得其乐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
题目类型四
(1)词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篇四:《不同类型的诗句》
不同类型的诗句
《数字》
含有“一”的 1、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 《观放白鹰》)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过华清宫绝
句》)
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南宋 朱熹《观书有感》)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黄都。(韩愈《早春》)
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 白居易《池上》)
7、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 范仲淹《江上鱼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观雀楼》)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含有“二”的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最春烟。(清 高鼎《村居》)
含有“三”的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 《八阵图》)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 李峤《风》)
含有“四”的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畔独步寻花》)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子桑蚕又插田。(宋 翁卷《乡村四月》)
含有“五”的 1、目暮汉宫传蜡烛,清烟散入五侯家。(唐 韩愈《寒食》)
含有“六”的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
慈寺林子方》)
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 韦庄《台城》)
含有“七”的 1、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清《听弹琴》)
2、 七八个星人外,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含有“八”的 1、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唐 李白《观放白鹰》)
含有“九”的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宋 陆游《示儿》)
含有“十”的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2、十指不沾泥,鳞鳞居人厦。(宋 梅饶臣《陶者》)
含有“百”的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 罗隐《蜂》)
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
含有“千”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花名》
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不同类别的诗歌.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不同类别的诗歌.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不同类别的诗歌.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10)茶花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
篇一:《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赏析
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一、咏物诗的特点:
1、从描写对象上看,咏物诗中往往只有一个主体对象,并主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
二、咏物诗的类别:
1、单纯咏物。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诗写早春之柳,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纯为写景,写景用比喻、拟人、设问的手法,如“妆”“碧玉”“裁”“剪刀”。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清新自然,令人生爱惜之心,蕴涵喜悦、赞赏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宋代名相李纲的诗《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如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样的道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三、咏物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例如: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例如: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诗人通过写柳的美好(枝条繁盛、随风飘舞、轻盈袅娜的姿态之美,秀色夺目、柔嫩多姿的色彩美)与终日寂寞、无人理睬的荒凉冷落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寄寓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例如: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例如: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歌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四、咏物诗的鉴赏方法
1、首先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因为这是诗人议论、抒情的出发点。
既然咏物,自然可能会涉及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等贴切逼真客观的描摹。欣赏咏物诗也就要仔细品味所咏之物的特点,看其形,观其色,想其神,深入到对象的灵魂,抓住事物的神韵、品格。
2、领悟作者寄托的情感思想。
把物象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环境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遭遇或发生的变化与诗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都能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细加领悟。欣赏一首咏物诗,要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一般地说,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运用侧面烘托
的手法。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物之特点寓示人的精神品格,物和人有其“神似”,因此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以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的环境特点来侧面描写,又通过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梅花形象的正面描写托物言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五、常见咏物诗的考题形式和答题思路
常见的考题形式如下:
1、判断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物象)是什么。
2、分析意象(物象)或抒情主人公的主要形象特征。
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
4、分析诗歌的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或主旨。
下面举例来说明: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可以比较典型地展示出咏物类诗歌的考查特点。第一小题要求把握所咏事物及其特征,即是关注咏物诗“体物肖形”的特点。由前两句及第四句可知所咏对象为梅花,结合“冰雪林中”“ 不同桃李混芳尘”可见其特征为耐寒、清高,由“散作乾坤万里春”可知它是在桃李之前的报春使者。第二小题要求就手法技巧和思想感情给以把握,体现咏物诗“传神写意”的特点。“冰雪林中”为其生存环境,显然是以环境来衬托其形象,第二句写其不与俗气的桃李同时开放,用的是对比,由此可概括其运用的手法为衬托、对比。从对其形象和手法的准确把握中,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难回答,诗人歌咏了梅花的精神,虽生存环境恶劣,但孤芳自赏,不随波逐流,仍然向世人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也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理想操守的品格和精神。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的什么特征?
2、分析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路分析及答题要领:回答第一小题应紧扣咏物诗的特点,抓住描写的关键词,领会环
境描写与主体刻画的关系。诗人以“瑟瑟”突出风之劲,“冰霜正惨凄”突出恶劣的环境来刻画松柏,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的高风亮节。回答第二小题应抓住“松枝一何劲”“终岁常端正”等语句,尤其要关注“一何”“常”这种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结合诗人对所咏之物的评价语句“松柏有本性”,当然从其写作目的来说,决不能丢开标题。成功地。诗人以松柏为喻,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的赞美和追求,既是自勉也是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管在什么时候,即使生逢乱世,人都应该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由上面的例题分析可见,对咏物类诗相关考题的把握其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意象(物象)是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而且,既然是物象,那么应是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2、分析形象的主要特征一定要认真品味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
3、一定要注意咏物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这一特点。
4、分析思想感情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要体味物的“冷”“暖”不同色调,结合诗歌标题、诗歌中的重要语句来理解,还有可能的话可从作者的人生经历、诗歌所附的注解来体会。
【高考链接】
1、(13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分)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分。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 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6分。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3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分)
野菊
篇二:《文学品味 一草一木总关情》
【文学品味】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虽然只是寻常的莲花,周敦颐却看出了不寻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作者几笔就写出了莲花的高洁品性,其清幽雅致更能体现出君子之风。
周敦颐不但盛赞莲花本身的美,而且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也融化其中,托物言志,写出了自己的高远志向和磊落胸襟。
在自然中,一花一草一木,都关乎人的情感。文人们总是喜欢与大自然惺惺相惜,呼吸与共,也总能找到代替自己发言的自然事物。也许,一朵花,
一片叶,
一声蛙鸣,就能展现出每个个体的忧伤与欢喜,达到人与自然身心合一的共鸣境界。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咏蝉》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00字.
这是骆宾王的一首名作。当时的骆宾王得罪了武则天而被收监,秋蝉声声,让听者阵阵心寒,一个“客”字意味深长。骆宾王觉得自己本不该在监狱中,所以自认为是客人。但是,自信的诗人却经不住寒蝉最后的鸣叫,很容易就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慨。即使高洁如秋蝉,但美好的盛年时光难再回来,由物到人的感触更为深刻而伤感。
骆宾王不久后被释放,但继续反对武则天当政,而且写下了著名的《伐武曌檄》,号召天下人讨伐武则天。但武则天看过他的文章后不但不怒,反而大赞其文采斐然,有宰相之能。可惜骆宾王最终投靠叛军,兵败身亡。
不仅是骆宾王,似乎文人们都喜欢以 “咏蝉”来自比高洁。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在唐诗中,咏蝉诗年代最早的是书法大家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认为,蝉的鸣叫声从梧桐树里传出来,很响亮,这是什么原因呢?只要身居高位,并不需要秋风吹送,声音也可以传得很远。一个人志存高远、心地清洁,其人格魅力自然会显著,也就不需要靠权势或地位身份等给自己树立声望了。
唐太宗常称赞虞世南为“五绝”,认为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等方面均是上品。从这首诗中,可以读出虞世南的自信与从容,显示出其淡定的气质、自省的精神。
可见,古人咏树、咏花、咏春,甚至咏蝉,其真实意图都不是单纯摹写自然,而是把自己的感情夹杂在情景之中,借大自然的山川万物来抒发自己的情趣与志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菊花通常是百花中最后凋落的一种,历尽风霜而后凋,她的风骨与坚贞令人感动。元稹参悟到的不仅有自然哲理,还有人生的操守与坚守。
在古人眼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刹那都可以感悟到自然对我们生命本身的启迪。
篇三:《一草一木总关情》
高中复习课“三学三评”自主课堂模式
一草一木总关情
-------古诗鉴赏之意境型学案
课题组成员:菅舒涵 闫丽 董艺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能够找出诗歌意象并说出其内涵,据参考答案订正,写出自评
2.通过示例分析,能够熟知诗歌意境型的答题步骤,准确组织语言并规范答题。
3.通过拓展练习,学以致用完成评价项目,小组代表课堂交流。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枫桥夜泊》 《送元二使安西》
张继 王维
月落乌啼霜满天, 渭城朝雨浥轻尘,
江枫渔火对愁眠。 客舍青青柳色新。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00字.
姑苏城外寒山寺, 劝君更尽一杯酒,
夜半钟声到客船。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同学们就《枫桥夜泊》和《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分别找出其中的意象,试着描绘画面,并说出其中蕴含的
情感。
总结 常见的考题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技巧型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00字.
分析语言风格型
炼字型
诗评型
„„
二、【授之以渔】
1、意境型问题设置(问什么):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意境?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00字.
③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
„„
2、鉴赏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议一议(纠错)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分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1分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分 步骤三
3、答题步骤(答什么):
①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景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
4、提升(怎么答):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一要忠于原诗,二要发挥想象。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分)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要用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的词语;
二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幽静深寂、恬静安谧、恬静优美、明净绚丽、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瑰丽雄壮、繁华热闹、生机勃勃、虚幻飘渺等。
(1分)。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要考虑两个方面:①作者对外物的情感; ②作者本身的心情。
二是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
1这首诗(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 2这幅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意境。 3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或: 这首诗(这两句诗)借 、 、 景物, 营造了一 种 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学以致用
1、阅读朱淑真的《秋夜 》,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1.第三四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从窗外梧桐树缝里落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2分
2.作者用凉床、月影、梧桐共同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意境。1分
3.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2分
2、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一个春天的早晨,桃花带雨,绿柳含烟,花落莺啼,山客犹眠。2分
2.营造出了恬静优美的氛围。1分
3.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和闲适恬静的隐逸情怀。2分
06年江苏高邮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分)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00字.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颈联、颔联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6分)
描绘了四幅图:梁上的燕子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 的白鸥相亲相近、嬉戏畅游,老妻闲来无事,正在纸上画棋盘,幼小的儿子敲弯缝衣针做成的钓钩。 2分 (步骤一)
组成一幅清幽恬静的水乡生活图, 1分(步骤二)
表现诗人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和闲适的心情。 2分 (步骤三)
术语链接
1.氛围(意境)特点: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幽静深寂、
恬静安谧、恬静优美、明净绚丽、雄奇优美、雄浑壮阔、
瑰丽雄壮、繁华热闹、生机勃勃、虚幻飘渺等。
2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 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豪迈之情、忧国忧民、闲适恬淡之情等
常见意象总结:
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篇四:《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言志诗
主备人:胡友春
三维目标
(一)知识能力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过程方法
通过对咏物诗的赏析,了解咏物诗的特点,掌握这类诗的解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草一木总关情”,了解诗人在描摹事物的中寄托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课前预习
1. 回忆学过的咏物诗: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暗香来。”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 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2. 了解咏物诗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课堂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方法引导:
1.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2.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①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 寓含什么理。
4.咏物诗鉴赏方法
①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
②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如何透过表层的物准确的把握作者要言的志呢?
联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或者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物志契合: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6.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鸥:飘零、伤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三、初步感知:
(一)根据上文提供的方法,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杜荀鹤(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1.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相关参考
昔日别浦鸳鸯洲,去去凄凄空折柳。烽台企足天涯路,经年异乡鱼雁无。今朝七夕谁与共?独酒梧桐天涯梦。向是羽化登天坛,广寒宫中饮玉琼.
咏怀(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译文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
...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注解1、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2、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
...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其一》注解1、支离:犹流离。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
...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注解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其四》注解1、蜀主:指刘备。2、征吴:对吴有企图。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5、武侯句:...
...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杜甫《咏怀古迹·其五》注解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2、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3、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4、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5、伯仲之间...
阮籍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咏怀(其十四)(魏)阮籍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注释】肇:...
杜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刈稻了咏怀杜甫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草木,旭日散鸡豚。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9.根据前三联,概括刈稻结束时的景象。(分)10.结合全诗,概...
...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6题。咏怀古迹五首(其四)杜甫蜀主①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②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
...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6题。咏怀古迹五首(其四)杜甫蜀主①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②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咏怀(其四)①白居易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注...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咏怀古迹五首(其四)唐·杜甫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①。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②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
春风和煦,万木苍翠,却掩不住那份凄凉与肃穆。再不见你们坚强的身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坟茔,似乎概括了你们的全部。没有华美的辞藻,没有任何的修饰,只有那简单的姓名,甚至是更多无名的英雄。也许这一天,是这里...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寐”是睡的意思,一、二两句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