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座右铭
Posted
篇首语: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佛家的座右铭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佛家的座右铭
一、一步近在脚下,一生漫远无边。
二、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三、做人要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做;处事要从澹处着眼疑处用心无处下手拙处力行。
四、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五、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六、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七、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
八、心小了,事事皆大,处处不自在;心大了,事事皆小,处处皆欢喜。
九、每一步都刻满一生的选择,每一步都关及一生的希望。
十、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十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十二、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十三、也许你今日的善意,并不会马上得到感激。但它总会在某个节点,以某种方式给你最温暖的回应。
十四、只有真正看开了,想通了,心病也就根除了。
十五、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十六、马在松软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语中易摔跤。
十七、感情,不能敷衍;人心,不能玩弄;缘分,不能挥霍。
十八、花开、花谢,生死、死生,人的真实生命在哪里?
十九、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二十、不患人之不重己,应患己之不重人。
二十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二十二、什么是空?难舍能舍,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详义。
二十三、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二十四、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二十五、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佛家经典哲理禅语签名大全,佛经上的做人道理
1、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6、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7、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8、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9、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0、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1、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2、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4、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5、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7、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8、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1、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2、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3、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5、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6、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7、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28、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9、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0、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2、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3、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3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36、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7、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8、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0、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43、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4、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6、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47、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50、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5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53、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4、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5、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5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57、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58、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59、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6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61、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62、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63、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64、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65、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66、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67、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68、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69、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70、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71、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72、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74、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7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76、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77、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8、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79、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80、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81、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82、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8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84、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85、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86、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8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8、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89、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90、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9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92、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93、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94、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双掌合十 双手合十
篇一:《佛家弟子见面“合十”是什么意思》
佛家弟子见面“合十”是什么意思
(2007-10-17 13:07:3)
今早有网友留言问我,为什么我的回复中最后总要加“合十”两个字?合十代表什么?“合十”是佛家最常用的礼节,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合十”对佛教弟子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因此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那年北京闹“萨斯”,“合十”一度成为部分北京市民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因为避免了手的相互接触。
“合十”并非佛教所创,它是古印度的一种礼法,佛教是沿用这种礼法,后来逐渐成为佛教的专用礼节。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有分别使用两手之习惯;然若两手合而为一,则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的合一,故藉合掌来表现人毫无掩饰,最为真实的本来面目。
“合十”礼佛的来源,广见于诸经论中,《观音义疏》卷上载,我国以拱手为恭,印度以合掌为敬。合掌除表示衷心敬意外,亦表示返本还源,入于非权非实,事理契合之意。又《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印度之礼法共有九等,合掌为其中之第四位。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我们经过法师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态,稍稍欠身经过,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此外,佛教弟子在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署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谨心意的方法。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会散漫没精神。
一些心理学家注意到,当人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心浮气躁时,合十可以让人马上平和、安定并且集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掌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却很有效。
“合十”或“问讯”,虽然是佛教弟子常用的生活礼仪,但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是可以让我们达到端正仪容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让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佛教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我们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萨顶礼,可以用问讯或礼佛的姿势表达心意之外,平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也可以五体投地行跪拜礼;但如果师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饭、讲话、演说时,则可以用合十的方式代替,同样能表达虔诚的心意。
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我们不能浅看合掌之礼。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掌相合,则全无伤他之意。十指合于一处。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团结。又,十指合于心口,表示诚心诚意,所谓“十指连心”。再者,平时十指散乱,代表散乱的妄心,现合于一处,代表一心。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一心不乱”、“一心皈依”。
二、合掌时,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弯,这样,两掌之间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们要悟入空性。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种,若紧闭掌心而不留空隙,则沦为外道,来生则生于无佛之地,不闻三宝之名。
三、合掌于心口处,两掌竖直,表示竖穷三际,指时间;而掌背略鼓,向横向发展,表示横遍十方,指空间。这样,宇宙融为一体,万法归于一心。佛菩萨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又能于念顷游步三界及遍游一切佛土,正说明佛菩萨于时空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时时向外攀缘,不能反归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缘”。杀、盗、淫、酒皆赖于手。凡夫什么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权,越多越好,这是“贪”。又,手要伤人坏物,这是“嗔”。还有,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这是“痴”。现在,双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东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收敛放逸的身心,就是息灭“贪、嗔、痴”也。又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修行解脱之路。而成就佛果,则改合为开,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
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即是分别,以左右手代表。执著即是坚持分别,有我执与法执,也用左右手代表。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虚妄。合而为一,无有左右,却亦左亦右,于相离相,平等一如。妄想执著既除,如来德相便显现。
六、合掌又称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对,且合于心口,表示十法界归于一心,下至地狱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从心而显。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于心口,既表众生平等,又表摄取十方众生归于佛道,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国,合十于心口,表示以恭敬心供养十方佛菩萨,并摄取十方佛国的功德,庄严自心,成就善根。
八、佛子见面,合掌称一声“阿弥陀佛”,即是归于弥陀一乘愿海(合二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国,同赞阿弥陀佛,同宣净土法门(合十方为一)。
九、合十于心口,表示我们的心要修十波罗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十种。又华严十玄门、普贤十愿王,都表圆满之义。所以,双手合十,即表示能圆成佛果。
十、本师释迦牟尼佛,左面有目键连尊者,神通第一。神通显示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只有理解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才能自在,故表“解”。右边有舍利弗,智慧第一,智慧由戒、定而生,有智慧又能择善而行,故表“行”。左右相合,即表“解行合一”。
又,文殊、普贤是释迦如来之二胁侍,文殊是诸佛之师,表“信、解”,居左;普贤是一切如来长子,以十大愿王表“行”,居右。此亦表示解行合一,福慧双修。同样,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音,三十二应,普门示现,表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属“解”;右为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属“行”。左右相合,还是“解行合一”。左手多静,主“解”,右手多动,主“行”。所以,合掌即表示解行合一。这样,才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练,增长邪见。解而不行,增长无明,如纸上画饼。《金刚经》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
十一、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自觉而不觉他,只证小乘极果。要觉他而不自觉,恐无能为力,引人入邪路。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能趣于觉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十二、左右手分别代表愿和行。有大愿而无大行,便成空愿、虚愿。无大愿而行,则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愿启行,以行证愿,才能圆成大愿。
十三、合二为一,代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禅净不二,净密不二,方法不同,本质相同,目的相同。贵在一门深入,一修一切修。
十四、左右合为一体,代表不二之理。烦恼与菩提不二,自行与化他不二,自佛与他佛不二,性与相不二,
十五,左右相合位于中位(胸口),代表从容中道,不落两边,不住断常,不著空有。
十六、一切物品供养佛像,主要都是用来启示我们如何修持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说了七种真正的法供养。在圣像前诚心地合掌,仰慕佛德,依佛知见而行,才是上等供养。所谓“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身体就像一个盘子,而双手合掌就是盘子里的一朵花。由此而知,合掌又代表“含苞待放”,指因地修行。花开结果,即是菩提。
合十的〖动作解说〗: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
对于金刚乘而言,则赋予“合十”更多的内涵。如我们可以观想将左右两手看作是金刚界与胎藏界,或者代表智慧与方便、或者代表禅定与智慧等,或将十指观想为十波罗蜜等。
此外,《大日经疏》卷十三,举出十二合掌与四种拳之说,共为各种印契(手印)之印母;十二合掌即:
(1)坚实心合掌︰两手掌相合,十指齐等合在一起,指端自然稍离。
(2)虚心合掌︰又称空心合掌,略如坚实心合掌,惟两掌内稍成虚圆状。
(3)未敷莲合掌︰又称未敷莲华合掌。略如虚心合掌,而掌内之空间更大,稍成穹隆状。
(4)初割莲合掌︰两手相合,食指、中指、无名指略为散开。
()显露合掌︰两手相并向上,掌侧面相着。
(6)持水合掌︰两掌同时上仰,十指指端稍曲相合,如掬水状。
(7)归命合掌︰即‘金刚合掌’,此亦为通常所说之合掌。即两掌相合,十指指头相叉,右手手指在左手之上。
()反叉合掌︰两掌掌背相合,右手在左手之上,十指头相绞,右手手指在左手之上。
(9)反背互相着合掌︰仰右手,覆左手,右手叠在左手上。
(10)横拄指合掌︰二手掌相仰,二中指指头相接仰,余指散仰。
(11)覆手向下合掌︰二手掌并覆,二中指指头相接,二拇指相合。
(12)覆手合掌︰两手掌双覆,二拇指相并,十指头皆向外。
严格说来,十二合掌中的显露合掌、反叉合掌实非合掌。然或因两掌相接,故亦名之为合掌。又,其中最常用的是归命合掌、虚心合掌、未敷莲合掌。
以上只是我所知的关于“合十”的常识,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认识佛教有所帮助。
篇二:《占轮相法仪轨》
占轮相法仪轨
供水
上香
礼佛三拜
问讯
至心敬礼 十方一切诸佛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咨受正法!(一拜)至心敬礼 十方一切法藏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一拜)至心敬礼 十方一切贤圣僧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发菩提心,至不退转!(一拜)至心敬礼 地藏菩萨摩诃萨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三拜)如是礼已,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作是唱言
(长跪合掌)严持香华 如法供养!愿此香华云 遍明年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尊法诸贤圣 无边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
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愿令以此香花,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诸佛刹土,施作佛事,十方一切供具,无时不有,我今当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香花璎珞,幢幡宝盖,诸珍妙饰,种种音乐,灯明烛火,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乃至尽十方所有,一切种种庄严供养之具,忆想遥拟,普共众生,奉献供养。一切世界中有修供养者,我今随喜;若未修
供养者,愿得开导令修供养。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土,于一一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种种庄严供养之具,共一切众生,等持奉献,供养一切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象,浮图庙塔,一切佛事,供养一切所有法藏及说法处,供养一切贤圣僧众,愿共一切众生,修行如是供养已,渐得成就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平等,离念清净,毕竟圆满,供养已,一切恭敬。(一拜)
(长跪合掌)一心仰告 地藏菩萨摩诃萨,弟子某某,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不知三世业报因缘,多怀疑惑,今以某事,敬依菩萨所示三种轮相,如法占察,至心仰扣地藏慈尊,愿以大悲力,加被拯接,除我疑障!(一拜)
(长跪合掌)南无地藏菩萨菩萨摩诃萨(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千声) 或称名、或默念.满足至千,乃作是白(双腿跪立、双掌合十)
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一拜,起身问讯) (作此语已,长跪,双手捧于轮相,承以净物,至诚殷重,仰手旁掷,连续掷三次,记录所现之数字,起身问讯。)
附:连续占掷三次,依三次占掷所现的数字,加起来的总数,对照《占察善恶业报经》文中所说的一百八十九种善恶业差别相,就可以了解其间的吉凶与差异。如果经文所说的与所问的问题不相应,就要重新礼拜,重新占察。
篇三:《烧香 祈福 上香.、礼拜、合十及讯方法的正确方法dox》
烧香 祈福 上香、礼拜、合十及讯方法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 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人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双掌合十.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愿断一切恶)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愿修一切善)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愿度一切众生)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转]上香、礼拜、合十及讯方法
上香的方法
① 将香点燃后;
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 ;
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④再举香齐眉;
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在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果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在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插的方法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 比较简单,第
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 ,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
礼拜的方法
礼拜,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善缘,往生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之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
4、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之拜垫上。
、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子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掌移於拜垫中心。
7、左掌离拜垫,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状。
、右掌用力将身撑起(两膝同时离开拜垫),合於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9、(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辑,名曰问讯)拜毕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两掌微则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复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两拇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起成狐形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其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再放掌,这叫问讯。(手心向上,右手叠置左手之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反之,即弥陀印也。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散开而退。)双掌合十.
合十、问讯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 甚至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心浮气燥时,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长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很有效。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经过法师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态,稍稍欠身经过,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此外,我们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署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谨心意的好方法。
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会散漫没精神。
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萨顶礼,可以用问讯或礼佛的姿势表达心意之外,佛教徒平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也可以五体投地行跪拜礼;但如果师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饭、讲话、演说时,则可以用问讯的方式代替,同样能表达虔诚的心意。
合十或问讯,虽然是佛教徒长用的生活礼仪,但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目的除了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让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起。
〖 动作解说 〗
合十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
问讯
1.首先虔诚地合起双掌,目光注视中指指尖。
2.然后向下弯腰约九十度,当要直起身子来时,合十的双手也同时变换姿势。
3.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轻轻相接触,食指尖也轻轻相接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
4.此时,双手的姿势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萨供花一般,充满了恭敬祥和。
.双手维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到眉心(但不触到额头),这也表示把佛菩萨供到顶上,有著虔诚、恭敬而谦虚的态度。
6.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到胸前回复合十姿势,然后放下双掌。
操手
1.双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于腹部前方。
2.双手高度要适中,约为肚脐上方一寸,否则太高予人紧张严肃之感,太低又显得很没精神。
3.双手不要贴紧腹部,否则看起来会很不自然。
金刚经心咒:诵一遍与诵金刚经九千万遍等同(丹珍扎拉堪布译/具信者可诵) (注:具信者可诵)
圣菩提萨埵唯一道金刚经
梵文:阿呀班匝岑搭沾佳巴惹穆大那玛
藏语:抛罢多吉就巴雄曲森波浪机波多
汉语:圣菩提萨埵唯一道金刚经
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顶礼出有坏如来释迦牟尼、顶礼出有坏如来胜智者、顶礼出有坏一切义胜智者、顶礼出有坏诸光明胜智者。
如是我闻,一时出有坏在广严城,发菩提藏心,告诸广严城众曰:诸法无,其生有苦。而说偈曰:
色等诸蕴聚,越无明恼境,以根境观心,意根置于法,心际若虚空,知心性知法,知法性觉道,缘起法是为,水乳之容器,无相互依恃,故十二缘起,为诸佛之道,是菩萨之道,若有果亦法,眼翳星等及,如幻露水泡,如梦电浮云,有为如是观。
出有坏作如是说。双掌合十.
咒:那么班噶弯地 沾嘉巴日啊么大耶 嗡 难得的大 厄勒细恶厄勒细恶 么勒细恶么勒细恶 博那焉博那焉 那么班噶弯地 遮大央扎德 厄日的厄日的 么日的么日的 芯儿日的芯儿日的 厄芯儿日厄芯儿日 博幼耶博幼耶 梭哈。
此金刚经心咒但诵一遍,与诵金刚经九千万遍等同。
篇四:《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双掌合十.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双掌合十.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7.《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第二单元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2.《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3.《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要保护动物。后来人们用 “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4、《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第三单元
1、《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2、《推敲》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在这篇课文中,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
温暖
还记得去年曾经去过的灵隐寺,香火袅袅的庙宇里,虔诚的身影长跪不起。高高的佛像面目温暖慈善,注视着众生。这时候,我也不可免俗地跪拜下去:“愿所有苦难的人们得到温暖,愿所有善良的心灵得到庇佑。”
立身合十,佛含笑如常。
此刻,心思又飘向远方,想起了故乡的外婆。我的外婆慈善和蔼,信奉佛家思想,我也曾在书中读到过,当年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悟得的禅理,乃是以给予众生平等的爱与温暖为起步的,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吧,于我,佛家思想是用生生不息的爱织成的馨香的春衫,给予众生芳香与温暖。
小学、初中,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去敬老院的活动,那里的老人不是没有子女,就是因为子女照顾不到他们而被送到敬老院的。谁不想拥有天伦之乐,谁不想拥有家庭的温暖?所以,当我们这一群活泼的孩子,热情的少年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该有多欣慰啊。
我们与老人们谈心、下棋,还为他们打扫整理,当自己轻轻掸去老人们身上的一点灰尘时,我看到她的笑容如菊花般?魍瘢??ψ潘档溃骸昂煤⒆樱?矣侄嗔烁鏊锱?。
以前,堂妹生病住院了,我去医院看她,认识了一个邻床的女孩。当我与她讲起学校里的种种趣事时,她黑如漆点的瞳仁里,闪着亮亮的希望的光,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临走前,我送给她一串风铃,风拂铃动,摇曳而出的,是童年的快乐乐章。
……
我一直以为,即使自己仅有一点点的热,也要去温暖别人,点亮暗处的明灯,就如同佛手中的甘露,即使给不了整个春天,但所润之处还是萋萋胜碧,花木扶疏。
佛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如我一般的后来人。是心怀中的爱与善,升华了心灵,使我们的心被惊凉时,找到温暖。
在这事无双美,福无全至的人间行走,我们都是那瘸腿的铁拐李啊!要不是互赠灵药,互相温暖,谁又能走得如此踏实?
看到蹒跚的老人请向他伸出温暖的手,看到在寒风中抖瑟的孩子请为他披上温暖的春衫。“问莲心,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人心己心,旁人的苦痛也会丝丝蔓上我们柔软的心房。
如佛所言,我们都是在大化岸边同饮一溪水的人,愿所有的人都心存甘泉甜醴,予人温暖,在这岸边携手,且听风吟。
相关参考
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绝望时佛家人生其实就是由喜剧和悲剧组合而成。何为喜剧?何为悲剧?没有标准答案。同一件事情,对那些惯用头脑思想的人来说是喜剧;而对那些惯用感觉的人来说则是悲剧。这也说明,面对同一...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此语虽从从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或,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禄利憎视为人主要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
1、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2、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3、...
1、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2、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3、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4、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5、别人永远对,我...
1、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2、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3、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4、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5、别人永远对,我...
1、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2、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3、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4、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
1、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2、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3、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4、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3、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3、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1、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2、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
1、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2、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
篇一:《佛家弟子见面“合十”是什么意思》佛家弟子见面“合十”是什么意思(2007-10-1713:07:3)今早有网友留言问我,为什么我的回复中最后总要加“合十”两个字?合十代表什么?“合十”是佛家最常用的礼节,合十亦称“合掌...
...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一个品格。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孔子讲“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把“忍”看成是全身远祸的法宝。佛家则更进一步,主张六大皆空,生理上、精神上双重“忍”,以此修成正果,...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佛家最经典的一句话。但是其实佛家还有很多名言名句都是富有哲理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教经典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读!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3、实...
...根清静很少使用成语拼音liùɡēnqīnɡjìnɡ成语解释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成语故事或出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