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挥《过沙沟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王挥《过沙沟店》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王挥《过沙沟店》阅读练习及答案(1)

2、宋之问《过蛮洞》司空图《江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

3、杜甫《山寺》阅读练习及答案(3)

4、杜甫《返照》阅读练习及答案(4)

王挥《过沙沟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沟店

王挥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①界,桑拓阴浓麦浪深。

〔注〕①肥城,地名、在山东。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长涂”和“客”点明诗人正身处他乡。“暗惊”一句,出自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出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

B.颔联化用杜甫“好雨知时节”、“家书抵万金”诗句,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突出了旅途气候的变化莫测。

.颈联用字巧妙,一个“抱”字十分生动地形象描绘出了山岭与树枝那亲密和谐的神态,一个“弄”字,给本无生命的行云赋予了无限活力。

D.全诗层次鲜明,颇有意境,巧妙化用他人诗句,自然流畅。诗风清新典雅,温醇雍容,平淡蕴藉,感染力强。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7.B

1.①对季节变化的惊讶和喜悦。如“暗惊”两字,真切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由忙碌的人世进入纯净的自然时那种惊讶的心理,这其中既有喜悦之情,也有惊惧之意,他惊惧在繁忙的公务缠绕下自己感觉的麻木和迟顿。②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如“远岭抱枝围野色”,只见远处山岭怀抱着苍翠的树枝,呈现出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也由此而流露出诗人自身心灵的闲静和谐,表现出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的境界。③关怀民生。最后一句,“桑柘阴浓麦浪深”,作者又在前面自然景色的基础上,展示出一幅田园风光,描绘了一幅桑浓麦深的丰收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农人、农村生活的关切。

宋之问《过蛮洞》司空图《江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蛮洞①

宋之问

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

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

江行②

司空图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羈愁甚往年。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注:①本诗作于宋之问贬任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参军时。②司空图左迁为光禄寺主薄,分司东都洛阳,本诗作于其由宣州赴洛阳任职途中。

9.两首诗首联所绘之景都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10.《过蛮洞》一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

参考答案

9.(6分)壮阔奇丽(2分)。前诗描写山岭重叠缭绕、溪水绵延横斜的壮丽景色,为下文进一步写过蛮洞所见的瑰丽景象做铺垫(2分);后诗描写吴楚间辽阔的地域、高远的天空与火红的枫树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反衬下文冒雨江舟夜行所流露出来的凄惶无助之情(2分)。

10.(分)被贬无人怜的怨苦悲叹;偏处荒外的孤寂失落;独赏异景的自我慰藉。(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分。)

杜甫《山寺》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

山寺

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注释】①79年,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这年秋天,他在游览麦积山石窟后,写成著名的《山寺》诗。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公里处,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及其优美景色吸引了无数香客游人。这里既是佛门弟子的系心之所,又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②麝香:麝鹿。

14.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分) ( )

A.首联中通过“野”及“残僧少”写麦积山的荒凉,通过“山圆”及“路高”写山势形貌。

B.颔联写麝香自眠,鹦鹉皆啄,属静态描写,描绘出山寺中寂静而闲适的画面。

.颈联写秦州一带秋天多雨,山间流水纵横,流水在人前流过;下句些开凿石龛工程的艰险。

D.尾联写诗人傍晚时分登上山顶,只见秋光妍丽,四野风物,巨细尽收眼底。

E.诗歌把麦积山的灵奇神秀、峻拔幽峭以及高阁险径、石龛悬宇描绘出来,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1.麦积山有什么特点?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项,“属静态描写”错,应该是“动静结合”;项,“流水在人前流过”错,应该是“登山者须寻找可通人过的浅流”。

1.【参考答案】本诗主要写麦积山高耸、险峻难行,景色优美的特点。(2分)诗人耸立重阁之上,远眺前方百里之景,历历如在目下(1分),表现诗人弃官后,身处佛寺时轻松舒畅的心情,对麦积山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3分)。

杜甫《返照》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6题。

返照

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 ,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注]高枕:杨雄《解嘲》:“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绝塞、南方:均指夔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运用互文手法写白帝城黄昏时雨过天晴。

B.诗题为“返照”,诗中仅第三句写返照,此诗只是拈二字为题,不是专咏“返照”。

.石壁倒映江中,归云缭绕树间,诗中有画,此情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D.诗人年老多病,夔州天气不好之时,只有早点关门睡觉,高枕则无忧。

16.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D

16.第一问:前一句运用借喻(比喻),后一句用典。

第二问:表达了诗人担心所居之地会发生战乱,不可久留的忧国伤时之情;表达了诗人因夔州遭受侵扰而产生的思归之情。

【评分标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一点2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