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泊舟严滩》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真山民《泊舟严滩》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真山民《泊舟严滩》阅读练习及答案(1)

2、杜甫《过客相寻》阅读练习及答案(2)

3、陈与义《元日》阅读练习及答案(3)

4、《自叙》《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4)

真山民《泊舟严滩》阅读练习及答案

泊舟严滩①

(宋)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朝遗民,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此诗即作于归隐时。

11. 从题材看,本诗属于( )

A. 咏史诗 B. 田园诗

. 行旅诗 D. 赠别诗

12. 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首两句叙事,紧扣题意,点明泊滩的时间地点。

B. 颔联明月高照,对月怀人,是对诗人的莫大慰藉。

. 颈联翻进一层,清亮笛声,更添加了此刻的愁思。

D. “休望”二字,语气决断,写出心情的绝望沉痛。

答案:

11.

12. 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题材分类。按照题材,诗歌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行旅诗、闺怨诗、送别诗等。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和区分。

从标题“泊舟严滩”来看,作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停船于严陵滩,很显然诗人正处于行旅之中。同时,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泊舟严陵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的感情,特别是诗中的“孤蓬”“天涯”等词刻画出了诗人孤苦漂泊的形象。由此可见,这首诗是一首行旅诗。

故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

B项,“是对诗人的莫大慰藉”错误,颔联“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既渲染出严滩冷寂的夜景,又衬托出作者凄苦的心境。明月高照,对月怀人,本来是一件给人莫大慰藉的事情,然而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有谁可以和作者分享呢?这两句诗写出了严滩四周的孤寂无依和作者的一片沉郁之思,真切动人。

故选B。

杜甫《过客相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过客相寻

杜甫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

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就体裁来看,这是一首律诗。B.就格律来看,有四个字押韵。

.就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田园诗。D.就语言来看,朴实自然生活化。

16.与《登高》一诗着重写“悲”相比,本诗主要表达情感。

17.全诗用哪些手法来写“穷老真无事”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

1.

16.幽居的孤独、无聊。

17.白描手法,写定居于幽僻之地,忘了洗脸梳头,平时与琴书相伴;细节描写,平时都不洗脸梳头;心理描写,听见系舟声以为客至的兴奋,知道是过客来问路的失落;动作描写,赶忙从墙上拿出筐里的果子、喊儿子煮鱼来招待。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包含鉴赏诗歌的内容、体裁、格律、语言等。应对这类问题,需要掌握有关诗歌的常识,但最重要的还是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项,“这是一首田园诗”错误,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依据诗歌内容,特别是“穷老真无事”,可知这首诗写的是自己幽居后孤独、无聊的生活,所以并不是田园诗。

故选。

16.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本诗中“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地幽忘盥栉”直接抒发了幽居的无聊;而“客至罢琴书。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写客至后的喜悦,“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写知道是过客来问路的失落,这些都从侧面衬托了幽居的孤独。

17.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对诗歌中常见的手法有所积累,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鉴赏。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了幽居的生活:定居于幽僻之地无事可做,以至忘了洗脸梳头,孤独无聊,只能靠弹琴读书来打发时间。“忘盥栉”这一细节更加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形象。此外,诗人还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来写“穷老真无事”,“客至罢琴书。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通过动作描写表达客至后的喜悦,“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写知道是过客来问路的失落,对比当中凸显了诗人的孤独。

陈与义《元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元日

陈与义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竞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霑衣。

[注]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侵,诗人避难湖湘间。此诗作于建炎四年。屠苏:屠苏酒。刳(k)心:道教语,谓摒弃杂念。独霑衣:传说战国时齐景公在牛山落泪,感慨人世无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回忆自昔至今五年来的辗转奔波的生活,每逢“元日”,只有“流离”,可见诗人的生活境况。

B.“惊”字写诗人饮屠苏酒时莓然发觉自己垂老的惊惶之态,“竞安归”表达了对最终竟然安然归乡的欣喜。

.“携家作客真无策”呼应首联上句,是说自已五年来漂泊辗转,客居他乡。“真无策”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D.颈联第二句,写诗人原本决心学道以清除内心杂念,后来却违背了自已原本的意愿,步人仕途,自感追侮莫及。

1.本诗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B

1.拟人,“花草知节序”,花草尚且知道季节转换而百倍珍惜,更何况是人,面对草长花开,诗人只有独自怅恨;用典,化用齐景公“牛山霑衣”的典故,抒发自己身逢动荡乱世,漂泊流离、不知何处可归的愁苦。

《自叙》《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自叙

(唐)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写出诗人贫寒孤独却以苦为乐的生活态度,也表达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

B.杜诗颔联写出了诗人的人生选择:做天地间的隐逸诗人,不做人世间的庸俗官吏。

.杜诗颈联写出了诗人虽然有济世报国的理想,但是不为黑暗社会所容的无奈现状。

D.黄诗颔联描绘了一幅高远壮阔、空明澄澈的秋景图,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胸襟怀抱。

(2)两首诗的尾联表达的情感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

(1)A.“对闲逸生活的追求”无中生有,首联概述诗人的境遇和乐于贫处世态度,借以泻愁的酒瓮,借以抒愤、寄情的琴和书,可见诗人是十分贫寒、孤独的。

(2)①隐逸之情。杜诗中“吾唐”偌大,诗人甘愿遁身世外,做一“逸人”;黄诗中诗人“归船”“弄长笛”暗含归隐之意。②孤独无奈之情。杜诗的“无言处”写出诗人内心痛苦却无处诉说的孤独无奈;黄诗用“与白鸥盟”写出世无知己的孤独无奈。

白话译文:

自叙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

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

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

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登快阁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难道不是更好的归宿。

作者其它练习: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