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提有几种? 提俊丰书法

Posted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书法提有几种? 提俊丰书法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书法提有几种? 提俊丰书法(1)

2、我学会了书法800字作文优 我与书法 作文800字(2)

3、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3)

4、赞美书法的台词 赞美书法的诗句(4)

书法提有几种? 提俊丰书法

篇一:《书法鉴赏满分答案》

长江师范学院帮助客服 一、 单选题(题数:0,共 0.0 分)1在魏碑书写中哪种笔画是最重要的,起到了支撑的作用0.0 分横画A、竖画B、撇画、捺画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2分书是由哪种书体演变而来的1.0 分篆书A、金书B、

甲骨文、楷书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曹全碑碑文用笔多采用几分笔1.0 分四分笔A、三分笔B、二分笔、一分笔D、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4下列选项中,()的行书风格是与其他人不同的。1.0 分A、

王羲之王献之B、赵孟頫、文征明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孙过庭《书谱》是哪个朝代的作品1.0 分晋A、唐B、宋、元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6

清代方朔认为()是汉隶中最可师者。1.0 分乙瑛碑A、礼器B、、西岳华山庙碑D、鲜于璜碑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7下列石鼓文中哪一个是歌颂秦始皇的1.0 分A、《吾车》B、《吾水》、《銮车》

D、《而师》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醉后信手两三行,醒后自书书不得”说的是哪位书家对草书的感悟1.0 分怀素A、张旭B、王羲之、王献之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9行书在书写过程中将撇捺简化为什么1.0 分短横A、B、

篇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 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 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压角章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风格一致

印 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 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 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四 、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一 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 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 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

印 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 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 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青田等普通石料。高档也有鸡血、田黄等等。溧阳周城芦荡有一种叶腊石,就是一种刻印材料,市面上也有称溧阳石的。如有机会,可以找些来试试。印章的艺术作用。

篇三:《书法鉴赏题目》

绪论

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 √

中国最早可拷的文字是下列哪种文字 甲骨文

品鉴书法正确的方法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上 哲学

书法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表现结果

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 情感意向

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完全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 × 毛笔的特点是柔软、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 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 舞

什么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对比

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具有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 √

法国画家毕加索认为艺术在中国 √

书法作品中只要存在共性就一定是优秀的作品 ×

谁认为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梁启超

书法艺术性要求书家的艺术造诣要高于诗词作者的艺术造诣 √

艺术来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 生活

书法鉴赏的正确学习方法是学习书法史,以什么样的观点去鉴赏 唯物主义

书法的成熟期大概时间段为东汉至唐朝之间 ×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中国书法开始于 甲骨文

下列各种文字不属于书法发展期时期的文字的是 楷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作品是用什么样的毛笔在剪纸上创作出来的 鼠须笔

下列不属于书法鉴赏的所具备的条件的是 对书家社会地位的调查

张怀瓘的哪部书品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书断》

书法和写字是相同的 ×

书法审美的标准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是看其是否符合大自然的择优原则 √

书法作品中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书法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秦侩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势”的审美 看层次

甲骨文的欣赏

谁通过找出出土甲骨文的地址,推论出河南安阳小屯村就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 罗振玉

谁第一次将甲骨文从私藏变成文献公开的资料 刘鹗

第一次发现甲骨文的人是谁 王懿荣

甲骨文是对刻在甲骨上的刻辞和占辞的统称 ×

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甲骨文的风格特征 流放型

奇肆型甲骨文与后世的那种文体书法具有相似的特点 金文

《殷契粹编》的作者谁在该书中从书法角度对甲骨文进行了赞美和赞赏 郭沫若 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奠定了书法美学的坚实基础 √

1

浑厚典雅的金文

大盂鼎属于青铜器中的什么器件 礼器

大盂鼎是左宗棠转赠给潘祖荫 √

祭祀猎手涂朱牛股刻辞是从哪出土的 安阳

祭祀猎手涂朱牛股刻辞正面刻了几条甲骨文 4条

金文大多数是和器物一起浇铸出来的 √

大盂鼎记载的是西周哪位国王时期的事件 康王

毛公鼎记载的是西周哪位国王时期的事件 宣王

毛公鼎出土于哪里 陕西

唐楠辨认金文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寸符

10个石鼓被发现后,立即得到了当时的唐朝政府的重视 ×

石鼓是在什么地方被发现的 陕西宝鸡

石鼓文又被称为小篆 ×

虢季子白盘上有几个兽首耳衔环 个

虢季子白盘是被谁转赠给国家的 刘肃曾

虢季子白盘上的金文排列方式和字形处理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 √

下列哪具青铜器被誉为西周青铜器的魁首 虢季子白盘

散氏盘

散氏盘最大的特点是拙 √

散氏盘在书学上开了草篆之先河 √

下列哪位人物为散氏盘定名 阮元

散氏盘记录的是散国与哪个国家之间的土地契约 矢国

石鼓文

赵匡胤对石鼓采取了什么保护措施 填金

下列石鼓文中哪一个是歌颂秦始皇的 《吾水》

石鼓文在书法史的地位为上承什么文,下启秦代小篆 金文

十个石鼓中讴歌秦代最早的石鼓文是《作原》 ×

篆书的演变

李阳冰被认为是李斯后书写小篆第一人 √

小篆是谁创造的 李斯

李斯给秦始皇写了下列哪篇文章,自此,秦始皇开始重用李斯 《谏逐客书》

李斯官至秦朝的那个官职 丞相

隶书兴盛于哪个朝代 汉

小篆是在哪一种文字书体中演变过来的 大篆

李斯的小篆呈长方形,并且长短有着严格的比例 √

隶书是李斯创造的 ×

李斯的小篆书写水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峄山刻石原碑是被哪位皇帝推到的 太武帝

峄山刻石背面刻的是哪位皇帝的诏书 秦二世

会稽刻石上的小篆每几句成一韵 3

2

两汉隶书的兴盛

下列哪种书体又称分书、八分书 隶书

武威汉简中哪种简牍被认为是记载了中国官方最早做出尊老养老规定的 王杖诏令书 分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蚕头燕尾

每一种字体都有正体和草体两种形式 √

马王堆帛书涉及从哪个朝代到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 战国

下列哪个朝代是篆书向分书过渡的时期 西汉

武威汉简中哪种简牍是古代经典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研究汉代经济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仪礼》简

马王堆帛书不是同一时期,同一个人书写的 √

碑刻是哪一个时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时刻类型 东汉

到了哪个朝代,隶书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构向扁平方向发展

秦隶与汉隶是没有区别的 ×

《乙瑛碑》、《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 √

程邈发明隶书的时候,其官衔为什么 吏

康有为认为在所有汉碑中,西岳华山庙碑是最为上乘的 ×

西岳华山庙碑的拓本有五本传世 ×

西岳华山庙碑书丹者是谁 郭香察

鲜于璜碑上没有下列哪种神兽的饰纹 玄武

清代方朔认为下列哪种碑文最可师 乙瑛碑

史晨碑上的碑文并不是在同一个的雕刻时间和同一个雕刻人完成的

衡方碑是朱登为衡方立的颂德碑 √

史晨碑是为了祭祀谁而立的碑 孔子

史晨碑又称为什么 史晨前后碑

下列哪个碑刻被认为是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 史晨碑

衡方碑被列为国家几级文物藏品 一级

衡方碑碑文字体重视上紧下松之感(下紧上松) ×

衡方碑在技巧上并不强调燕尾 √

下列哪个碑刻被认为是汉碑中壮美一路风格典型 衡方碑

方朔认为衡方碑与哪个汉碑可以伯仲 《张迁碑》

下列哪部碑文开了明丽清雅一路风格 曹全碑

曹全碑与下列哪部汉碑并称为汉碑至宝 礼器碑

曹全活捉并处死的疏勒国国王是谁 和德

使转的写法一般有变锋和捻管两法 √

张迁碑通篇以什么为主 方笔

张迁碑结字运笔

开了魏晋之风气 √

古今书家认为张迁碑为汉碑集成之碑 √

下列书家书体中多用一分笔的是 宋徽宗

张迁碑碑文用笔粗细属于什么笔法 介于二分笔与三分笔之间

唐楷的繁荣

下列选项不是楷书的别称的是 真楷

东汉 × 3

楷书起源于汉末 √

下列选项不属于唐朝楷书四大家的是 欧阳修

唐朝楷书四大家 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什么 魏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期,隋唐时期的繁荣期,宋元至今的变化期。

《九成宫》是为了颂扬隋朝遗留宫殿九成宫的 ×

欧阳询也被称为大欧 √书法提有几种?.

《九成宫》是谁撰文的 魏征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是谁 欧阳询 不属于唐初四大家的是 陈世南

唐初四大家 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

《九成宫》立碑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唐太宗

《九成宫》是欧阳询人生哪个阶段的代表作 晚期

《九成宫》的铭文点画丰腴柔软 ×

初学楷书者不适宜从欧体入手 √

《九成宫》中记录了唐太宗发现了什么的故事 醴泉

颜真卿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中唐

颜真卿曾拜谁为师 张旭

《颜勤礼碑》的碑文是行草 ×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他人生什么时期的精品 晚期

颜法定型笔法是用什么锋位运笔 笔笔中锋

《颜勤礼碑》和《麻姑仙坛记》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笔毫不离开纸面并且书写出由粗到细变化的线条 提笔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顿笔后,笔毫不提不按,只做微小的位置移动 挫笔

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笔画组成部分的是 提笔

《颜勤礼碑》是初学楷书书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

按笔时,顿笔用笔时比较重而蹲笔比较轻

《麻姑仙坛记》点画用的最多的一种写法是 右侧点

《麻姑仙坛记》是谁的作品 颜真卿

在《麻姑仙坛记》中主要采用篆法入楷 √

在永子八法中被成为勒的笔画是 横画

在《麻姑仙坛记》中横画起笔多为方笔,收笔多为圆笔。 √

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圆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折画的表现形式的是 外方内圆

勾画在永字八法里称为趯 √

《麻姑仙坛记》中的勾画主要采用行书入楷 ×

柳公权最初是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唐穆宗

柳公权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晚唐

《玄秘塔》是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 ×

《玄秘塔》是为了纪念唐朝哪位高僧 大达法师 在唐朝建国初,书法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中唐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 × 建国初期李世民很注重教化,偃武修文,把书法作为国学之一。 柳公权的官袍是什么颜色 紫

僧腊是指和尚做了比丘后的佛门年龄。 ×

4

僧腊是指人入了佛门以后的年龄。

柳公权玄秘塔碑文与简单注释

大达法师在其俗龄多少时做了比丘 17

释迦牟尼中的释迦是什么意思 能人

金鱼袋是几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的 三品以上

柳公权可以佩戴金鱼袋 √

书法欣赏总论

在鉴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要先了解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其中不包括 服装 鉴赏书法作品的水平还要受到文字内容的影响 √

书法作品的审美不仅要符合共性美还要具有个性美 √

分书是由哪种书体演变而来的 篆书

的课本是 《三字经》

古代启蒙教育中人文知识的读本是 《千字文》

康熙年间田顺本为了在哪个民族中普及汉文化,发明了纸牌游戏 土族 当需要表达很准确的时候,需要采用正体进行书写 √

行书

行书创作在楷书之后 ×

一般认为行书之祖是谁 刘德升

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行书名家 五代

行书日常使用最多为几行行书 八行 行书繁荣的时期是 魏晋和南北朝,特别晋代

行书与楷书在点画特点,用笔遵循的规则都是相同的。 √ 楷书与行书的书写差异:速度与节奏,点画的姿态,点画间的相互关系。 在转折处,行书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写法 圆折

什么笔法在行书中是关键 提笔和按笔

行书中笔画之间是牵连的,但字与字之间还是独立的 ×

行书结体欹侧,字形灵动 √

行书一般以什么笔法为主 露锋

行书在书写过程中将撇捺简化为什么 点画

行书在书写过程中草化了楷书的结体体现了行书的什么运笔特点 草化结构,笔势连贯

草书在圆转过程中切勿隐含转意 ×

行书过程中上下笔之间,上下字之间很少用藏锋 √

行书在运笔上掺用了哪种书体,使书写节奏更强烈 草书

朱熹是儒雅恬淡风格的行书名家 √

在行书中改变书写笔顺是为了省去或缩短运笔在空中笔离开纸面的时间 × 下列选项中,哪位书家不属于同一个行书风格的 王献之

一副好的作品通常是从第几个字开始的 1

小章法是指局部章法,指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构成 √

字与字牵连萦带较多,行距分明是哪一种章法风格 连绵式

篇四:《书法的几种美》

书法的几种美(文化散文)

郭有生

书法美是一种直觉美,鉴赏书法不需要理念,不需要想象,不需要技巧,我们一看,瞬间就能感觉到是美是丑。这种直觉,依凭的是潜意识,是潜意识中人类文化的积淀、或人文素养的积淀,或人生阅历的积淀。潜意识是人人具有的,因此不论怎样的人,都会有一种对书法的一词评价,好或不好。

书法美是一种朦胧美,像雾中看花,帘中看柳,雨中看山。这种美,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处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美,就像交响乐,单三娅在《陈佐湟的交响乐世界》中说:陈佐湟认为,交响乐好就好在它的无标题,它的可解性,妙就妙在它给解释者和欣赏者以相当大的余地,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即使有标题的作品,也很难界定抽象、自由的音乐形象。同一部音乐,对于无数个不同心境、不同经历的个人来说,就会有无数种感受。这虽然在谈交响乐,但我更感到是在谈书法,这交响乐的特点,何尝不是书法的特点,书法也是抽象、自由的形象,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如同样王羲之的《兰亭序》,有的说像春天风和日丽天那花草树木之美,有的说像在潺潺的溪水边那浣纱的美女之美,有的说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美,有的说有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之美。书法抽象的特点,决定了一件书法作品,在人们欣赏中会有多向联想,多向想象,多种美的感受。

书法美是一种象征美,或者说是一种含蓄美。戴平在《荒诞派戏剧的象征意蕴》中:说象征主义反对直抒情感,意蕴不是由作者明白地说出来,主张用象征的物象暗示主题,暗示其他事物,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追求作品意义的潜在性和启示性。书法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而这形式虽然是抽象的,但却又是一种视觉形象,这形象有象征意味,是耐人寻味的。梵高能用抽象的黄色象征光明,宗教能用教堂抽象的尖顶象征人与上帝的联结,雕塑家能用抽象的扭曲线条来象征痛苦,那么书法家也在这艺术氛围中以各种笔墨来象征自己的性情、情感和美学追求。象征阳刚之美,泼墨如洒;象征阴柔之美,运笔宁静平和;象征慷慨激昂,下笔波澜起伏;象征温柔甜蜜,线条婉转柔和。

书法美也是一种理性美。布莱希特说有人用感受去思想,有人用思想去感受。不是吗?常见人们欣赏书法作品,谈收放的对比,谈节奏的抒情,谈用墨的韵味,谈章法的视觉冲击力,美都有理论根据,美都有哲学依凭。如以大巧若拙来谈运笔,以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不相同谈笔画,以量变到质变谈笔法气势的节奏形成。

篇五:《中国【1种】书法文体介绍》

中国【1种】书法文体介绍

1.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笔墨。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挺接刻写两种情势。从书法的角度阐发,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传世的甲骨文中有朱书和墨书的陈迹,而且笔画有弹性,应当是由类似毛笔的东西誊写而成的。

2.什么是金文?

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笔墨。古称铜为金,因而把刻在青铜器上的笔墨称为金文。由于这种笔墨在钟和鼎上出现最多,且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之为钟鼎文。钟鼎铭文,字凹人的阴文叫做款;字凸出的阳文叫做识(音炽)。钟鼎铭文一样平常记录其时人们纪典、田猎、征伐等运动的情况以及制造缘故起因等,这些笔墨属于大篆。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起于商代前期,中后期开始盛行。

3.金文的代表作品及其气势气势有哪些?

商代前期金文的代表作有《戌嗣子鼎》《宰甫卣》等,笔画饱满柔韧,结体端庄沉稳,体势恢弘。西周金文比力盛行,重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气势气势多姿多彩,笔画遒劲峻拔,结体自然且变革多端,笔法圆润精严,行款疏密有致、朴茂雍容。西周晚期的金文使大篆生长成熟。

4.什么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笔墨,内容是记叙游猎、行乐的四言诗,十鼓分刻十首诗,故又称"猎碣文"。其笔画匀整,结体疏朗,朴厚雄浑,用笔遒劲圆润,具有春秋战国时期秦笔墨的范例性,归于大篆体系。

.什么是大篆?

秦始皇同一六国从前的全部笔墨统称为大篆,包罗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

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秦始皇为同一中国的笔墨,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联合六国笔墨加以修订、整理,同一为官体尺度笔墨--秦篆。后人为了区分秦从前的笔墨,把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什么是瓦当文?

瓦当是古代构筑质料之一,起着掩护椽头和房檐的作用。其外形多为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质地一样平常为泥质灰陶成品。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笔墨。内容多为吉语。差别种类的构筑物,其瓦当笔墨的气势气势不一,官厅用瓦书体方正严谨,私宅用瓦书体生动多变,姿态妍美,书体皆为阳文篆书。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

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誊写历程中渐渐形成的。大篆的生长派生

我学会了书法800字作文优 我与书法 作文800字

第一篇:《我学会了书法》

我学会了书法

苍溪县陵江四小 六一班 李畅

在研墨的时候,就是开启书法兴趣的闸门,我与书法的情节,在袅袅墨香里回荡……

父亲酷爱书法,他的毛笔字苍劲有力,颇有几分气概。不知是父亲的遗传还是天生的“另类”(呆板),别人学声乐、舞蹈,我偏偏学书法。

书法不是一夜之间就会的,这点我是知道的。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练掉了几大缸墨水后才学成的。但是,过程似橄榄,开始尚且如此,以后必须勤练,揣摩了。我学会了书法00字作文优。

临摹字帖,是基本的技巧。我认为,形不是重点,“神”才是关键,忽觉之静中有神,形中似动却又非动,这正是乐趣独到之处了。 倒墨,刷笔……停,毛毡可怎么能少?铺上“牛皮纸”似得书画毛毡,摆上草纸,一笔一画认真地练……

才刚刚收拾好了“牛皮纸”(太大),我顷刻间“变了个人”,向镜子里一望,嘿,成了小花猫啦!爸爸走过来,用毛巾擦擦我的笑脸蛋,说:“不就写个字,有这么难吗?”他屏息凝神,一个硕大的“静”字出现在我的练习纸上。“写书法,需心‘静’,知‘静’,心神安定方可练得一手好字。”说罢,他走进洗手间洗了洗手,似仙人般“指点迷津”后又“拂袖而去”。

鄙人自知,呃,造诣值特低。所以,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溜进住房,冲了一杯茶,茶色鹅黄,毛尖嫩绿,我小酌着,再加点冰糖菊花

——舒心呀!茶香在唇间流淌着。糟了,老爸闻“香”赶来,我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残局,嗯,不巧……

现在,我学会了静下心来,宁下神来,在墨香中,我从一个懵懂的孩童长大为近毕业的六年级学生。

茶,苦,味,回甘;墨,黑,宁,学静。

请你也研上一砚清墨,摆上宣纸,放置一杯甘茗,细细品艺,茶的芳香与书法的情趣。我学会了书法00字作文优。

心静宁神,字便苍劲,坚持不懈,就是胜利。学习的过程会有艰辛,会受挫,但虚怀若谷,静若止水,冷静地练下去,劈开荆棘,必将走向成功。

记住,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

心宁,神静,我在墨香里成长……

茶香,墨香,在成长中回荡;

坚毅,执着,从骨子里绽放;

墨香情结,

凝然成长……

第二篇:《作文 我学会了书法》

我喜欢书法

金山小学 三(4) 许多乐

“乐乐,恭喜你,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真的吗?” 我高兴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老师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奖状,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第一次学书法的情景。

那时我刚上一年级,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妈妈带我到老师家里学书法。走进老师的家,我不由得惊呆了 :墙上挂着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柜子里排列着一本本名家字帖,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墨香。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恨不得自己马上能写出那些龙飞凤舞的字。老师先教我握笔姿势,我不以为然:这还用学吗?不就是和写字一样吗?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毛笔竟然要五只手指一起握!握在手里特别别扭,时间长了手都快麻了。接着老师给我们示范写最简单的笔画,哇!真漂亮,跟字帖上的一模一样。轮到我写了:横、竖、点„„写完了一看,“哈哈哈!”连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横”像条毛毛虫,“竖”就像一条小尾巴,“点”变成了一个圆圈。老师也笑了,他握着我的手一笔一划地教我。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认真。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逐渐掌握了笔画、楷书、篆书、隶书的基本要领。老师还夸我的字结构漂亮,颇有笔锋。书法需要每天练习,虽然现在我学习很忙,但我从来没有放弃,硬是挤时间坚持练习。有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楼下玩耍,自己却在苦练书法,也感到有点委屈,也想出去玩。但当我想到老师说过的那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又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我坚信练习书法就像攀登那一级级陡峭的石阶,只要你付出汗水登上顶峰,你将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第三篇:《我学会了书法》我学会了书法00字作文优。

我学会了书法

六()班 杨波涛《我学会了书法》

我学会了书法

在炎热的夏日,人们感到心中有莫名的烦躁里,我便会坐到书桌前,拿起心爱的毛笔,大笔一挥,写下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觉得这样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使我浮躁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这种书法的至高境界源于我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学会了书法00字作文优。

记得在六岁那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当年的书法老师。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那个四合院里,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书法作品,但那些字我几乎都不认识,于是就问爸爸:“爷爷写的是什么字体?”爸爸疼爱地对我说:“爷爷写的是隶体字,你当然不认识了。”在那时,我便对书法产生了一种热爱与敬意。

接着爸爸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刚开始,我的心总不能平静下来,字也总写不好,我便想到放弃,但不久这个念头便打消了。我想:书法练的不好是自己没有投入感情,一定要专心,不被外界事物打扰。久而久之,我的书法笔画与字体 ,慢慢好起来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法获得了不少奖项,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赞扬。书法也让我修正身心,心中没有一丝杂念,同时也让我懂得了做人之道。

第四篇:《在成长中学会了尊重》

在成长中学会了尊重

尊重这个词,从小我就听说过,尊重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等等,那时我并不知道尊重是什么含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对尊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记得那时我上小学五年级,班里转来了一位农村女孩,家里父母在北京打工,以卖糖葫芦来维持生活。刚转过来的时候,只见她上身穿着一件小花红棉袄,下身穿着一条棉裤,看着非常土气。大家见到她都议论纷纷。在转来一周后的一次考试,她的成绩名列前茅。不光学习,她的各个方面都很优秀。这使原来班里的那些“佼佼者”有了危机感,开始渐渐的跟她疏远,并用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她,议论她,一些同学以此为乐。一天午休,她说要和我们一起玩跳皮筋,却被大家一口回绝,我还在一旁用轻蔑的口气对她说:“瞧你的土样,还是哪凉快哪儿呆着去吧!”旁边的同学也附和着喊:“对,去傻学你的吧!哈哈!”看着她默默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那时的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一次小考,她又得了全班第一。一种情绪让班里的“佼佼者”们躁动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着找个机会捉弄捉弄她,以发泄心中的不痛快。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我一时冲动,偷偷地写了一张纸条,趁着老师写板书时,悄悄的递给她身后的同学,示意他贴到她的后背,然后我们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听课。下课了,她站起来去卫生间,我们几个“死党”立刻聚到一起阴阳怪气笑着齐声念道:糖葫芦一块钱一串,一块五两串。所用的同学都哄堂大笑,只有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傻傻的站在那儿。这时班长走过来,撕下她身后的纸条大声对我们说:“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太过分了!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你们自己啊!” 笑声戛然而止,大家悻悻的散开了……

一个月后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含义。期中考试,由于我的超常发挥,考了全班第一,在同学面前我得意极了,把头抬的高高的,这时我却发现原来和我站在同一战线的“战友”们都开始疏远我了,并三五成群的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我,一种莫名的孤独和气愤感向我袭来,下课后我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坐在座位上托着下巴发愣,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她走过来笑着对我说:“你真棒!我应该向你学习!但考得好,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由,更要真心和同学站在一起才对呀!走我们找同学们一起去玩吧!”我愣了一下对她说:“你不恨我吗?我那样捉弄你!”“不会呀,我们是同学,我们是好朋友嘛!”听到这句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那件事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每想到这件事情,我就越发感到愧疚。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伤害别人的事。因为我知道,尊重奉行的是对等原则,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要使别人尊重你,你必须首先尊重别人。

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尊重,是为别人付出努力获得的进步而鼓掌。

第五篇:《我从书中学到了语文》

我喜欢看书。在我看来,书是一位良师益友,告诉你人生哲理,教会你生活;书是一股清泉,涤荡心灵的灰尘,洗濯你的灵魂;书更像一只大手,叩开了语文世界的大门;书也是一位精灵,带你畅游语文国度;书是一杯飘着书香的茶。

翻开教科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篇篇精挑细选经典且短小的文章,飘然而至的是流传已久的清香,犹如上好的碧螺春。品一品,素雅清香,淡香醇厚。蕴藏着老舍,冰心,朱自清,郭沫若,泰戈尔……独特的韵味。有的优美,有的感伤,有的柔美……千姿百态尽纳其中。每一篇都是饱经沧桑的佳作。从中,我品到了名家各不相同的风格与特点,学到了他们的深思熟虑,学到了他们优美的语句,美妙的修辞,巧妙的文字,严谨的构思,学到了他们撰写文章的手法与技巧,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基本语文缔造者。

翻开杂志,呈现给我们的便是语言朴实,流露着真情实感的精短小文,随即飘来的是一种富含家庭与生活气息的味道,是清醇的毛尖。尝一尝,清香浓郁。每一篇文章都是生活中的一幕幕,一段段,流露着一种亲切感。也许写的只是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却能带给人一种震撼,让人为之深叹,原来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虽然相较于碧螺春,毛尖少了一份素雅可多了一份生活的灵感。从中,我知道了原来生活就是文学的素材,生活原来就是一把开启文学宝库的钥匙,生活中的情感原来也可以借用文字来撼动人心。

翻开一本本厚重的名著,一股浓郁的清香便包围了人心,是岁月流传的浓郁,是时光的缩影,是时代的凝结之露,是高贵的龙井。龙井是苦涩的,正如那名著的枯燥乏味,可懂茶之人便知,龙井苦涩的外衣下是回味无穷的甘香,名著枯燥的外衣下是丰富的情感,震撼人心的文字。名著的风格也不径相同,但文字都不约而同的倾吐着或辉煌或悲惨的历史。我从这杯龙井中总能品出真善美的芬芳,体会到文字深刻雄浑的魅力,品味出文字那丰富多彩的风韵。

从书中我学到了语文,学会了写作,读到了人生的文学,品出了文字的魅力与力量。

第六篇:《我学会了游泳》

赤日炎炎的三伏天,游泳池几乎成了人们避暑的胜地。可是每当我被围困在“生命之圈”里,在水中四处漂泊之时,多么希望能像《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那样在水中来无影去无踪啊!于是妈妈千方百计地找到一个游泳教练,让我拜他为师。

第一天训练,我早早地来到泳池,在妈妈的指引下找到了宋教练。宋教练身材魁梧,好潇洒的,但却满脸严肃,使我肃然起敬,心想:应该有几下子!

宋教练见我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便说:“先去跑两圈!”我领命一阵风似的跑起来,可跑两圈后却上气不接下气。接着教练要我在游泳池边趴下,“四脚”反朝天,一伸一缩,嘿,这就是“蛙泳”的基本动作了。舒服!正好放松一下。可这简单的动作一做就是两天,烦死了。

第三天,教练终于让我下水了。我高兴得像刚出壳的小鸭,以为教练教的几招已经可以应付一下了。不等教练发令,就迫不急待地跳下了水,谁知身子就像秤砣似的一个劲的往下沉,苦学的一招半式都用不上,情急中还呛了几口水,好狼狈!真是性急吃不了热豆腐。

于是乖乖的按教练的程序一步一个脚印练习:闷水——蹬水——划水,配合换气,闷水——蹬水——划水,配合换气。枯糙,一边去吧。渐渐的我掌握了蛙泳的要领,可以在水中——“胜似闲庭信步”了。

接着,教练决定让我学跳水了。教练交代了动作和要领,做了几次示范就要我在岸上练习。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心想我都会游泳了,现在又得了要领,这跳水还不是小菜一碟。我便趁教练不注意,大胆地一个猛子跳进了水中。可这刚才还柔弱的水,却像钢板似的,一阵钻心的痛从胸前传来,等我爬上泳池,胸前已经红了一大片,妈妈大笑说:“哈,祖国山河一片红!”郁闷!!

教练斜着眼幸灾乐祸的望着我,肯定在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又尝了苦头,我再也不敢大意不敢造次了,跟着教练认认真真的练了起来。

现在,我的已具备基本的游泳技术,而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生命之圈”留给了我的小妹。不过要像浪里白条一样,还是差得很远的。可是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做任何事都得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

第一个是杨淇,就是我。老师夸我的字有点像柳公权的字,刚劲有力。爸爸又夸我的字写的潇洒、漂亮。

第二个是小毅,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的字方方正正的,一笔一画的。老师夸他写字的时候非常认真。

第三个是小轩,她可是我们班的“星星”。她写的字秀丽、美观。

小朋友,你们班有几个书法家呢?

赞美书法的台词 赞美书法的诗句

赞美书法的台词(一)

丁雪峰先生关于书法创作中无意识性的对话

时间:2001年11月16日

地点:北京晋唐书画院

高国庆 北京晋唐书画院副院长 著名书法家

丁雪峰 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

高:我从小喜好书法艺术,从事书法创作与研究多年,看到古代许多尺牍作品非常精彩,这些东西不是专门意义上的书法作品,作者也不是刻意书写,但是,这些作品更有内涵,更有味道。您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书法家,又一直从事书画教学,您认为书法创作的状态应该是认真严谨好呢?还是随意自然好?

丁:书法作品真正的佳作是“神品” 、“逸品”,这些作品中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气息”。这种气息,有人说是“天机”,有人说是“灵气”。这种气息是难以刻意追求的。唐代的书家李嗣真是最早把“逸”放到诸品之上的。他对“逸品”的诠解是:“偶合神交,自然冥契”,“神合契匠,冥运天矩。”张怀瓘在评张芝时说:“心手随变,窈冥而不知其所如”;“其草书《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合于自然”。

“自然”作为哲学范畴,其核心内涵是“无为”;作为书法美学范畴,其核心内涵也是“无为”,即自然而然,随意生发,不假造作。但“自然”的美学内涵又有其特殊性,书法艺术的“自然”美,主要体现为“无意”。

古代书家从自己亲身的创作体会和他人成功的创作经验中领悟到,优秀作品的产生往往出于无意,恰恰不是刻意追求的产物。所谓“无意”,即指创作中的无意识、无目的、非功利、自发性。

宋代的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疾,叙睽离,通询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馀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法帖之可贵正在于其逸笔挥洒,无所用意。对此,明代的书家解缙亦有同感,他说:“(钟、王)遗迹,偶然之作,枯燥重湿,秾淡相间,盖不经意肆笔为之,适符天巧,奇妙出焉”。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董其昌则说:“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作者”。《宣和书谱》评晋王浑“其作草字,盖是平日偶尔纪事,初非经心,然如风吹水自然成文者”;评晋王衍“作行草尤妙,初非经意,而洒然痛快见于笔下”;评王安石“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初未尝略经意”。对于行草书的赞赏几乎都点出了其不经意的妙处。历代书家所言,都已说明佳作乃无意得之。而与此相反,“太著意”则被引为书家之大忌。西方的艺术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英国1世纪前浪漫主义诗人杨格认为作家的独创性“具有植物的性质,只是自然地生长,而不经过什么造作”,创作是“无意识的”自然生殖。现代美国符号学派美学家苏珊·朗格也说:“艺术冲动有时也可以是自觉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诞生;但是,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英国的语义学派文艺理论家瑞恰兹则说:“这是在各种艺术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最本质的东西往往好像是无意中完成的,好像是个副产品,是个偶然伴生的东西”虽然他们没有中国道家式的哲学思维,采用的概念和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说的是同样的情况。可以证明,文艺创作中的无意识状态确实是存在的,并不是故弄玄虚的无稽之谈。

绘画和书法亦然。白居易在《记画》一文中盛赞张敦简的画“工侔造化”,“得于心,传于手,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也”。明丰坊《书诀》称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作字“笔与神会,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也”。这实在是不解之解,但深究下去也很困难。于是,或委之于天赋,如宋代画论家郭若虚以为“六法”之中“骨法用笔”以下五法皆可学,惟独“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或归之于

神力,如元方回所云:“满眼诗无数,斯须忽失之。精深元要熟,玄妙不因思。默契如神助,冥搜有鬼知。平生天相我,得句非人为”。

因此,有意、无意即为技、道之别:“巧生于习,习生于专;专有意,习无意。无意而意生,意生而笔到,有不知谁之为之者,进乎技矣。”

高: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书法创作中“无意”的作用,我研究过一些古代书论,也看过一些当代人的书法论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但不是很多,看来很难用一句二句话讲得清楚,这可能涉及到艺术思维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丁:你说得非常对,艺术思维需要凭借灵感,古人叫做“兴会”。灵感是很微妙的,犹如五代和尚贯休所说的“竟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有意寻觅反倒阻滞了灵感的发生,无意求索却能引发灵感的到来。

书法创作是人的复杂的精神生产,完全排除意识的参与,纯粹处于迷狂或梦幻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极端崇拜自发性的非理性主义的美学理论,是背离科学的分析的。然而,确实有不少意识活动是会阻碍艺术思维的运行的,因为艺术思维有着不同于其他思维的特点。例如,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论书画有一席话讲得非常透彻:“作一书、一画,或以应人求情,或意在成幅卷及册子,则恐有不合矩度,不厌人心目处,必不免有矜持惨淡之意。人心胜,斯天机少,虽云合作,能合其所合,不能合其所不及合也。画稿之作,不为欲存此纸,欲用此笔。心无纸笔,则但有画心;并不曾有画,则但有画理、画意、画情、画韵;其理与意、与情、与韵,又尚在可有可不有之间。至于理、意、情、韵且可有可不有,则落笔时之超象外,与天游,举平日使尽气力不离故处者,到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且绕指柔化为丹汞,直是一点灵光透出尘楮矣”。这段针砭时弊的议论的确是很精辟的。书法创作要求有个人的独创性,艺术思维要求有想象和幻想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如果一心想着如何袭取名利,如何迎合流俗,种种杂念横亘于胸中,种种顾忌悬挂于心头,那就无异于套上重重枷锁,又怎么能创造出传世的佳作呢?因此,书中之法帖,由于超脱了这些限制,倒能透出“一点灵光”。

高:如果按照这样无意的创作状态,是乎写行、草书容易发挥,写正书不易发挥? 丁:“行、草”与“正”书各有千秋,正书以人工胜,稳妥严谨,精当洗练,但有时不免失之于雕琢;行、草以自然胜,触物兴怀,涉笔成趣,但也可能漫无边际,失之于粗疏。“无意于佳乃佳”实际上提出一个书学悖论,一方面书家无意于书,无意于佳,更无意于传世,即“无心插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随意点染,而有了书,有了好书,有了可以传世之书,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思路不仅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早就说过:“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

高:这非常不易理解,老子说:“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已经上升到“道”的层面,所以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要靠自己去领悟!您是怎样理解这一问题?

丁:非常对!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无意于佳乃佳”的内涵非常深刻。“无意于佳”,即在作书时,精神完全放松,心理处在弥散状态,不把写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之间随意发生,平时难以显露的人之本真,如同禅宗的顿悟,会突然间澄彻身心,流播纸楮,创作出好的作品。表面上看,书家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这是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

首先,聚精会神、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书家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书家完全清醒,意识聚集并高度活跃,这样的思维是准确的、严谨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严谨、规范而陷入狭隘,而不能自由挥写,不能寻找到“自然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为我们对意识聚集的局限作了详尽的研究,他们通过无数试验证明,我们的眼睛,或者说得更确切点,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书

法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集的这种选择性、狭窄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和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乃佳”的原因所在。在“无意”的不经意和无心的状态下,有意识注意和意识聚集无法形成,这就可以使书家免于陷入刻意雕琢,过于狭隘的不利于发现书意的困境。

其次,书法艺术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书家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一块辽阔的大陆。基础非常扎实,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书法创作也难以达到极致。如果说以帮助书家达到准确、精当、严谨、洗炼的话,那么无意识则可以帮助书家把意识狭小的焦点扩大为一种广阔、丰富而包罗万象的审视。正是透过这种弥散的审视,书法艺术的潜在次序才易于被发现。西方有的学者说:“艺术创造是在心理的、深邃的、无意识上获得营养的。艺术家比起一般人更善于自由地驾驭自己受压的内驱力,而且能在这过程中用神奇的审美次序及和谐来引导它们。”。这些话未必完全适合于书法创作,但他肯定艺术创作需要无意识的协助,则是无可避讳的事实。苏东坡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其原因就是肯定了无意识对书法创作的作用。如果正书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行、草书则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可冲破意识的“防卫”,施展它的才能。这样,画家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苏轼在《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一诗的最后二句云:“作诗大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一般人认为这是指诗人来了灵感,要赶快捕捉住诗情,不让它跑掉,这自然是对的。但所谓“灵感”,也就是将有意识提出的任务,交由无意识去完成。诗人、书家抓住的这一刻,抓住这一刻“随意挥洒”,就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这里值得提出的还有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的一段话:“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大抵文善醒,诗善醉,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盖其天机之发,不可思议也。故余论文旨曰:‘惟此圣人,瞻言百里’,论诗旨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刘熙载以他的艺术家的敏感,发现诗歌创作与文章写作的不同。文章写作要有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才能把道理讲透彻,把事实摆清楚,所以他说“文善醒”。“醒”,即是明意识,在清醒的意识中,才能准确地控制和安排好那些概念和逻辑。诗歌创作要有动人的情感和鲜活的意象,才能把情景描摹好,所以他说“诗善醉”。“醉”,即不清醒,是潜入无意识状态。而“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即指无意识的特殊的张力和创造力,可以弥补意识之不足,而透露出不可思议的“天机”来。由此,刘熙载提出他的论诗宗旨是“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此语出自《诗经·载驰》,意思是说,你们出了许多主意,都不如我自己出的主意。刘氏用它强调诗表现诗人自我的特征。不难看出,刘熙载的话含有这样的旨趣:诗人之“醉”正是他的不“醉”,因为诗人从“醉”中得到了“醒”时得不到的东西。刘熙载所说文章与诗的创作不同的理论,也非常适合于书法艺术,写正书相当于作文,而行、草书创作恰是写诗。这与张怀瓘“心手随便,窈冥而不知其所如”,苏轼“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无意于佳乃佳”是一种精神状态,好像书法创作的状态非常重要,但是历代书家都非常强调书法的基本功及修养,这又是否有些矛盾?

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也不是做白日梦。苏轼认为要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积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他在《跋王巩所收藏真书》中说:“余尝爱梁武帝评书,善取物象。而此公尤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措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苏轼这里是在评论怀素(藏真)的书法,他认为怀素“为人傥荡”,性格豪爽,所以他的书法“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就像那“没人”(有潜水本领的人)操舟,心中有数,不怕掉到水中,也不关心能不能渡到对岸,所以尽管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也能

举措自如稳妥。书家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他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既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又能“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这也就是说,偶然实乃出于必然,“无意于佳乃佳”,所仰靠的无意的张力和创造力,其实是以深厚的功底为基础的。若没有这个基础,所谓“佳”的效果是不会自来的。关于这一思想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较好的发挥。他说:“大率有意于求工者,滔滔皆是,工求工而自工者,非有大气魄、大能量不能”。“大气魄”、“大能量”就是根柢,有了这个根柢,才能谈 “无意于佳乃佳”。这就说明,只有那些在才、气、胆、识、功力等各个方面都有充分准备的大家,才可能在“无意”中,于“无心”中,获得那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天地自然之音”,发现书法的潜在的艺术次序,创作出传世之佳作来。

赞美书法的台词(二)

《中日关于传统书画与民间书法的对话》读后感

那天在“北大书法艺术网”看到了2009--1 22:41:04刊登的《中日关于传统书画与民间书法的对话》一文,作者为王岳川、西岛慎一。阅读过后对他们的一些观点颇不以为然,于是逐一读写出自我的不同见解。这种读后感的写作形式恐怕没有那一家报刊杂志愿意刊登,因为大部分是别人的原作,而且也不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所以就把它发表在网络吧。各位网友,捧捧场吧。

王岳川:很高兴见到西岛先生。这次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到日本举办书法交流展和学术访问,希望通过这种国际书法和书学交流,使我们双方都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书法现状和发展脉络,从而在新世纪有更好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西岛慎一:非常欢迎王教授带领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教授到日本访问和办教授书法交流展,北大书法所重视书法与文化的关系实在是很重要的举措。我常常感到,中国书法绘画在20世纪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日本书画界对此也很关注。对当前出现的一些忽略传统的书风,我又感到一些困惑和担忧。比如中国对吴昌硕和齐白石两个人的评价不太一样,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时代艺术判断的问题呢。吴昌硕代表了中国传统,在日本的书画界受到相当的敬重,日本评价是吴昌硕高于齐白石,而中国的评价似乎正好相反。

且闲人:显然日本人眼中只有吴昌硕,不理解齐白石,他们没有看到齐白石的开拓与创新。齐白石的根基是草根,走的是由草根到文人的道路。看是不可能的道路,但是他老人家给打通了。齐白石的艺术语境也许没有吴昌硕的典雅,但是绝对比吴昌硕丰富。这里没有扬白贬吴的意思,就技术而言俩人并无高下之分,只能说各有所长。

王岳川:吴昌硕是晚清杰出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齐白石的篆刻受其篆书影响甚大。但是,自二十世纪初始,中国出现了新流行的文化思潮,对延续到明清以降的传统艺术不够尊重,原因在于:一是中国受西方现代性影响很大,使中国传统成为一个被质疑和批判的对象;再就是受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味坚持文艺为普罗大众服务的主旋律;再加上当时作为美术界的名人和领导者的徐悲鸿,感到要减弱或抵制中国人文传统的千年“重负”,最好的办法是在中国采用民间方法和民间趣味,所以他特别赏识齐白石。因此,齐白石的艺术和趣味在三种合力中崛起,就其实质而言,是将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对立起来,并在中国二十世

纪官方与民间的合力中成为一种显在的美学思潮。这样使我们明清以降的文人书风及饱学之士的学者书风和画风,受到了相当的抑制。

且闲人:齐是受吴的影响,但是齐开创的齐氏刀法篆法也开山立派呀,成就可以与吴昌硕比肩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日本人不懂为何不解释?徐悲鸿领导的道路确实没有和西方现代主流艺术与时俱进,但是那是据于中国当时被侵略的国情。然而,徐悲鸿领导的艺术开始摆脱“艺者,匠也”,摆脱“诸艺,小道也”的传统,带领艺术家用艺术干预生活,干预政治,用艺术唤醒民众的爱国激情,使艺术从此昂首挺胸进入主流意识形态领域,有了崇高的社会地位。这点王教授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

西岛慎一:日本书画界更能接受传统的书画法风格,也更能接受吴昌硕的风格。吴昌硕的书法和篆刻对日本的影响特别大,一直影响到现在。齐白石在日本的评价不是很高,但在中国似乎有将其偶像化的感觉。这是日中两国之间看法的不同。且闲人:既然日本不理解齐白石,就应该自己去研究呀。吴昌硕当然永远值得学习,但是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创新,只懂得守着吴昌硕就是你日本人的见识浅薄了。研究完齐白石之后,你才就懂得应该怎么学习吴昌硕了。齐白石就是学习吴昌硕的榜样,但是齐白石没有只抱着吴昌硕不放。

王岳川:这个问题谈起来比较复杂。世界各国对知识分子都很重视,认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民族的神经,唯有在中国,由于二十世纪初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战乱和各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对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价值担当作了重新规划。这使得中国的美术界、文化界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日益变成一种政治任务,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真正的文人文化和人文历史传承日渐淡漠,甚至中断了,这使中国当代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状况也使中国当代学者非常忧虑,而且想尽快纠正这种现状。传统的断裂使艺术界丧失了文化地基,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西化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倾向。现在有识之士都在力求修复传统,传承传统,更新传统,从而使新世纪中国文化艺术能够有新的大国气象。

且闲人:齐白石的艺术跟后来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应该是两码事。齐白石用文人画的方法描写生活,使狭隘的文人画变得开阔起来,使文人画变得生动有趣。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使一个伪命题,是政治家搞的鬼。“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现象属于历史的“异常现象”,已经过去,其影响应该很快就会过去。它留给

我们的应该是教训和启示,客观地说也不是一点价值和意义都没有,起码它告诉我们不破不立是对的,但是用否定一切的方法,用推到重新建立的方法是极为危险的,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二 民间书法不应与传统书法对立

西岛慎一:这些年在中国书法提出的一个理论,叫“民间书法”体系,这已经逐渐地影响到了日本,在某种意义上这不是一个好的影响,而是令人担忧的影响。且闲人:有什么好担忧的,人们厌倦了二王体系,不满碑学,自然要寻找第三条出路。这个世界只有“求变”才是硬道理,今天有“民间书法”,明天还可能会出现“天堂书法”。历来总有一些不肯守旧的人物,“民间书法”不一定成功,但是肯定会给人们带来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其实艺术最终的目的还不在于创造,艺术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人类智慧的启迪。

王岳川:中国的书法界从清代开始关于帖学和碑学的争论就持续不止,这种争论代表了雄强书风和婉媚书风的趣味之争,或者说是美学界关于优美和崇高书风的争论的继续。其实从唐太宗开始关于王羲之书法的评价以及其后来书法的演变,发生了很多争论。到了当代,有一种看法,就是不管帖学还是碑学都是传统,都被现代性pass了,因此,今天从敦煌写经、秦汉瓦当、民间书写,甚至民间的一些招牌中吸取了新的结体和气息。我对民间书法的评价总是有些犹豫,就是说如果按照传统的文人书风来看,可能会把这种书风看作是一种丑书,从碑学来看可能看成文人书法的一种民间资本或变种。这是一种散漫潇洒,甚至是自由天真的书法。它的优点和缺点有十分明显,导致的争论是必然的。当代中国书法处于一个新的“战国时代”,没有对书法的趋于稳定的基本评价,没有在对传统尊重基础上的中国书法审美观。我想在北大书法研究所成立后,我们将吸收中国书法的精英重新来总体评价中国当代书坛出现的问题,并且慢慢地加入丰厚的文化内核。我们并不排斥民间书法,但是我们认为仅仅是民间书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传统是相当复杂丰满的,需要继承和分析,更需要整合一切有价值的书法形态,而开拓创造转型性的中国书法。

且闲人:民间书法的出现证明中国书坛已经不再是一潭死水,是满有生命活跃的领域。起码是碑学之后的又一变革的涌动,这个涌动表明人们不再满足于雄强书风和婉媚书风。曾经辉煌一时的帖学和碑学都已经过去,其价值已经获得认同,

但是人们需要寻找新的价值领域,就像今天中国的经济一样。这么多人口的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书法人群,两种书风这么满足那么多人的胃口?君王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艺术不是国家行政区域,永远不需要统一。

西岛慎一:民间书法和传统书法的这种分类,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书法现象。清代碑学和帖学的争论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考虑到哪种书法更接近于近代书法,或这说更接近于王羲之的书法。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更古典的精神。而传统书法和民间书法的争论目标是不一样的,传统书法有它的历史轨迹,民间书法也有它的历史轨迹,两者是并向的,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目标,它们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

且闲人:什么时候民间也有书法目标呀!第一次听说。所谓的民间书法都是那些为研究新书法的书家生造出来的名词,过去民间那些抄书的人在地下有知,听说他们抄的书被当今书法家誉为“书法”,还说他们和书法家“对立”,肯定会被吓得说不出话来的。当今一些书家从古代民间书法那里寻找创新的书写方法,和王羲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创新。对今天来说王羲之是古典,可是想当年王羲之所写的也是新书体呀!怎么会有目标不一样的认识。“晋韵”是高古的,历代都有人呼吁回归晋韵,但是又有那一代的书家实现真正的回归呢?碑学跟帖学表面上争论的是谁更接近“高古”,其实骨子里是对帖学的反叛,是对帖学一统天下,千人一面的不满。

王岳川:先生说得有道理。中国当代文学界、文化界,包括政治学界,对“民间”的过分张扬,使得传统进一步削弱,在文学界由于对民间的进一步张扬,使得不管是李白、杜甫、苏东坡,还是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戏曲受到了诸多制约。在我看来,“民间”不是神话,也不能把“民间”变为神话,需要分析“民间”话语。如果打着民间的旗号,认为民间作任何事情都是对的,那将导致知识分子放下自己的人文传统,放下自己的知识信仰,放下自己的笔墨的审美趣味去为所谓的“大众”服务。这样的结果既伤害了大众,也伤害

相关参考

我学会了书法800字作文优 我与书法 作文800字

第一篇:《我学会了书法》我学会了书法苍溪县陵江四小六一班李畅在研墨的时候,就是开启书法兴趣的闸门,我与书法的情节,在袅袅墨香里回荡……父亲酷爱书法,他的毛笔字苍劲有力,颇有几分气概。不知是父亲的遗传还...

幽默的书法老师

今天,我心高采烈地来到书法班学书法。书法老师中等个,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和气。到了那里我把袋子放在了位置上,从文件夹里面拿出我书法的回家作业给书法老师看。老师看我的书法之后,表扬我,说:...

上书法课-400字记叙文

今天上午,我和王嘉萱一起去上书法课。在路上,我想着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感觉真好!这个书法班可是我求了妈妈好长时间,妈妈才答应给我报的呀!今天是我第二次上书法课,我还是很兴奋。来到教室,已经有几个同学在...

我爱暑假快乐的时光

...暑假好快乐。我爱暑假快乐的时光。这个暑假我报了一个书法班,练习毛笔字。我们的书法老师可棒了,他不仅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画各种各样的画,跟着老师的学生很多,我被安排到了上午10点到12点半的书法班里。...

我获得了省书法二等奖

记得在那天上午,我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惊喜连我都感到意外,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讲讲这个惊喜来临的经过吧。今天是元旦的前一天,在上午的时候只上两节课,其余时间全校开会,下午各班开联欢会。我的惊喜就是...

给自己点一盏灯

...入我的眼帘。信上有几个字让我的心狂跳起来——“上海书法家协会”,我呆住了,不明白上海书法家协会找我干什么。突然,我想起来了,就在不久以前,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书法比赛。而那个比赛的主办方就是——上海书...

赞美书法的台词 赞美书法的诗句

赞美书法的台词(一)丁雪峰先生关于书法创作中无意识性的对话时间:2001年11月16日地点:北京晋唐书画院高国庆北京晋唐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丁雪峰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高:我从小喜好书法艺术,从事书法创作...

我与书法作文600字 学书法作文600字

我与书法作文600字(一)《我与书法》我与书法我喜欢书法。记得我岁的时候,我在爷爷家看到了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我羡慕极了,很想学习书法。于是,我变让妈妈送我去书法班学习书法。于是,我来到了书法班,好多比我小...

书法作文300 学书法作文300

篇一:《我爱书法作文300字》我爱写书法凤鸣小学01班鲍昊铮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风格变得越来越多,使书法变成了既实用,又供观赏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有许多种写法,而且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我与书法艺术作文500字 书法的艺术作文500字

我与书法艺术作文00字(一)《我与书法》我与书法我喜欢书法。记得我岁的时候,我在爷爷家看到了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我羡慕极了,很想学习书法。于是,我变让妈妈送我去书法班学习书法。于是,我来到了书法班,好多比...

关于身边书法艺术的作文 书法艺术作文800字

篇一:《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书法》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书法纪刘小学姚文杰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起源于秦代。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爱好、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文化。书法有很多种,有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内涵...

书法作文500字 书法450字作文

...:《享受艺术作文00字》享受艺术作文00字作者/山东乔文钰书法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母亲是一位业余书法爱好者。据说,我在娘胎时,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母亲在台上练,我在...

书法历程

我有很多才艺,但我的特长是书法。从二年级时,我就被妈妈送进硬笔书法班,学了三年后,又把我送进了另一个书法班,我在那里学的是毛笔,一直学到了现在。在四年的书法求学中,我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一、二年级的时...

我最喜爱的书法

书法,就是书写的技巧与方法。书法可以分为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硬笔书法清秀灵动,毛笔书法变幻无穷。我国古代的人们都是使用毛笔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源远流长,也成了一门艺术。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也有许多关联。...

与书法同行作文600字

每每提起书法,我的心中便难掩自豪。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回想起那个宁静的夜晚,暖黄的灯光下,妈妈陪着我翻看书法书,带着我坐上了书法的时光穿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