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Posted

篇首语: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1)

2、《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3、《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4、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4)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1

幸福是什么?很难有准确地定义。其实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自己来衡量的。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好。十年前,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体验我的老师那种幸福。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人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以德修身﹑率先垂范。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2

我有幸拜读了美国教育哲学和约翰·杜威研究学会前任主席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在书中,作者以“幸福”的另类视角为切入口重审了教育的目的,对“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会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将幸福与教育相关联,全新阐释幸福的内涵和外延,探究了教育事业的幸福使命,打开了教育研究新的视野。

作者在书中写道“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感染自己的学生,也会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从而潜移默化地,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善良。做一名人民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学生。同时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我们的精神要融入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幸福尺度,滋养学生的未来生活。我们更要有宽容的心态,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走近孩子,走进幸福教育,让幸福感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3

假期,仔细阅读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的《幸福与教育》一书,深受启发,感慨良多。其中一句话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内涵丰富,值得回味。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幸福,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也就会感到幸福。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因此,教育事业需要幸福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我认为,首先要有苦中作乐的观念。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决定着幸福的心态。教师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承受的教学压力、家长压力、社会压力大。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负的沉重压力和超负荷付出,同时,应该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虽不是处于社会的上流,但是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平常可以倾听音乐,欣赏作品,交流想法,这是精神世界中的补充和装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自由的、独一无二的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心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不管压力轻重,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不让幸福远离自己。

其次,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和宽容之心。幸福是一种感受。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走进我们的学生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懂得了这些,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再次,还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孩子:会被孩子们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此刻的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其实不管是平常心、宽容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我想,这是幸福的开始,我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延续着这份幸福。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

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

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李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折服,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怀啊!相比较于年轻时候的李老师与现在的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步入教育行业已有1个年头,却仍未想清楚自己为何走上教育之路。读到李老师这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童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时,像是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因此,我想先借用李老师几句话抛砖引玉。

童心与爱心——“童心是师爱之源。只有童心才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充满了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选择教育,只是众多行业里的一种选择而已。而在选择教育之后,没有爱心,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李老师面对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倾其所有,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对待,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信任,感激,实属不易。反观自己的教学,没有一点个性与独创。每次上课也是面对一大班学生,上课,下课,改作业。对于步入教育行业1年的我来说,早已对这样的流程感到疲倦。幸好,读到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他的教育情怀和课堂把控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领悟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

“在爱的呵护下,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让同学因我的而感到幸福”这是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最大的收获。对学生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愿把我的一生都献给孩子们,用爱去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挚的朋友,通过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才读《爱心与教育》一下子,我就被他的一颗爱心所折服,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和他们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也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将满腔的热情都洒在了学生身上,将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之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就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学生,每个老师都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好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觉得可以随意地指责学生,也不可以装作是亲近,实则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我们应该和学生耐心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所用的耐心和爱心,用真心与学生交谈,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也敞开真心。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老师呢?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所谓的差生,用所谓的正义来批评那些喜欢捣蛋的学生,用所谓的公平来冷漠那些落后的学生。殊不知,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对待学生,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关爱。

应该学会赞美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所取得成就,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引导他们,有时都不需要言语,只要让他们感受都自己的一颗爱心,学生就会自我反思,走上正确的路途,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反之,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己当初的想法就会背道而驰了。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过程散发温馨的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勤奋刻苦,保存好学生的心血,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而现在很多的老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会随意的丢在了一边,也不会好好的珍惜学生的努力成果,我们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和李镇西老师好好学学,收藏好学生的一切努力成果,同时这也是自己教学成果的见证,在多年的后某一天,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重新展开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将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己,也会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是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会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我们应该好好的和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将满腔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一切的爱心,应该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让学生以有我这个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习,生活也更加有效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

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时、一天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每时每刻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牵挂和爱护;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一个如李老师所说的象万同这样的差生。阅读此书时,我不断的反复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怎样。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可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一而再,再二三的犯错误,我还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吗?我不会,我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他无可救药,会放弃。我们花的功夫和心血远远不如李镇西老师,我们的教育智慧、技巧远远不如李老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零星的、间断的、不恒定的,而李镇西老师的爱一如行走沙漠的疲惫者得到了甘霖,又如同痛苦无助、暗夜孤独的人赢得了星光,让人找到自信、自尊,让人振奋。这正是李镇西老师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根本原因。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了《爱心与教育》,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相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

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

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6

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感人故事,书中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

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这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7

“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

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

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李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折服,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怀啊!相比较于年轻时候的李老师与现在的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步入教育行业已有1个年头,却仍未想清楚自己为何走上教育之路。读到李老师这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童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时,像是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因此,我想先借用李老师几句话抛砖引玉。

童心与爱心——“童心是师爱之源。只有童心才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充满了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选择教育,只是众多行业里的一种选择而已。而在选择教育之后,没有爱心,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李老师面对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倾其所有,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对待,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信任,感激,实属不易。反观自己的教学,没有一点个性与独创。每次上课也是面对一大班学生,上课,下课,改作业。对于步入教育行业1年的我来说,早已对这样的流程感到疲倦。幸好,读到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他的教育情怀和课堂把控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领悟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

“在爱的呵护下,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让同学因我的而感到幸福”这是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最大的收获。对学生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愿把我的一生都献给孩子们,用爱去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挚的朋友,通过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才读《爱心与教育》一下子,我就被他的一颗爱心所折服,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和他们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也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将满腔的热情都洒在了学生身上,将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之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就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学生,每个老师都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好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觉得可以随意地指责学生,也不可以装作是亲近,实则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我们应该和学生耐心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所用的耐心和爱心,用真心与学生交谈,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也敞开真心。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老师呢?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所谓的差生,用所谓的正义来批评那些喜欢捣蛋的学生,用所谓的公平来冷漠那些落后的学生。殊不知,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对待学生,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关爱。

应该学会赞美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所取得成就,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引导他们,有时都不需要言语,只要让他们感受都自己的一颗爱心,学生就会自我反思,走上正确的路途,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反之,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己当初的想法就会背道而驰了。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过程散发温馨的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勤奋刻苦,保存好学生的心血,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而现在很多的老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会随意的丢在了一边,也不会好好的珍惜学生的努力成果,我们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和李镇西老师好好学学,收藏好学生的一切努力成果,同时这也是自己教学成果的见证,在多年的后某一天,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重新展开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将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己,也会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是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会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我们应该好好的和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将满腔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一切的爱心,应该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让学生以有我这个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习,生活也更加有效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

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时、一天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每时每刻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牵挂和爱护;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一个如李老师所说的象万同这样的差生。阅读此书时,我不断的反复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怎样。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可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一而再,再二三的犯错误,我还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吗?我不会,我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他无可救药,会放弃。我们花的功夫和心血远远不如李镇西老师,我们的教育智慧、技巧远远不如李老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零星的、间断的、不恒定的,而李镇西老师的爱一如行走沙漠的疲惫者得到了甘霖,又如同痛苦无助、暗夜孤独的人赢得了星光,让人找到自信、自尊,让人振奋。这正是李镇西老师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根本原因。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了《爱心与教育》,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相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

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

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6

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感人故事,书中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

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这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7

“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

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玫瑰与教育》其实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该书分为四辑,“清谈与忧患”写的是一些关于教育体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随想;“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的自然是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故事;“日本教育管窥”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学校的见闻;“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选登了窦老师写的一些读书笔记。与其他一些书籍相比,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娓娓道来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不仅仅是窦桂梅老师的底线,更应是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的底线。在我们的工作中,因为种种情形,种种原因,是不是曾经无意中伤害了学生们的心灵呢?窦桂梅老师甚至考虑到了“不可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确实,当我们发出一朵小红花的时候,当我们向某些学生进行表扬的时候,却也有意、无意中伤害了其他暂时落后或者尚不够积极的同学,只是我们无暇顾及而已。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沟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在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保护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自信心,让每一朵花朵都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活泼的长大。

“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教师是职业。但教育这一事业却要由教师这一职业来完成。身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者除了要保护好学生们纯净的心灵,更要扶持他们走上明天的人生路,为了这一目标,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真与那蜜蜂一般,但我们酝酿的却未必是学生们美丽的明天!现在有些家长、教师、或是学校领导更多地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能考个高分数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其他全都可有可无。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何来优异的学习成绩?即使是天分极者,缺少了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或许也能有骄人的成绩,但也必定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所以我们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将眼光放到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上,只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从奴役性学习状态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这一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我们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与智慧。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积极的,才会是有效的。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了。”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是我们极少将这一平凡的职业做到极致。在窦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从教者走过的艰辛的成长道路;看到了一个教师心中永不言败为着理想执著追求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从教者的不普通之处。窦老师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向我们诉说着、向我们诠释着,普通的你同样也可以变得灿烂。

人必须始终有一种动力,使自己从懒洋洋的状态中走出来,并常常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状态,这样惰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动力来自于哪里?窦老师告诉我,这种动力来自于对某件事的期望、信念、态度、行为!千帆竞争,百舸争流,对于教师而言,这份动力更来自于内心的一种责任,来自于对学生的爱,来自于对职业的幸福感,来自于对人生的永恒追求。

“与文学为敌的语文教育留下的将是缺乏想象力和没有审美品位的一代。所以,语文教育必须让学生的精神泡在文学的蜜罐子里。教师呢,更是如此!”

在《我们的语文怎么啦》一文中,面对学生情感的粗糙,语言的贫乏,她感叹:语文教育存在两个严重的缺失:一是语文的工具性掌握得不好,二是人文性严重失落。她呼吁给孩子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希望文学与语文相伴。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窦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感慨良久。

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在埋怨现在的学生们都不爱读书,特别是文学类书籍更是兴趣了了,其实有又多少老师们还在坚持着每日手捧一书,还在品读这些文学书籍呢!书山有路,师者先行。要想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去品读经典感悟美文,而没有老师们在旁一路提携引领,那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也只有我们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定要让自己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一段时间,坚持与文学相伴锲而不舍。

窦老师就是一朵玫瑰,玫瑰于人,手留余香。读窦桂梅老师的这本书,就好比沉浸在玫瑰花园之中,只要轻轻呼吸,就能感受到那阵沁人心脾的滋养;思考窦老师的这几句话,似丝丝凉风,清爽宜人,为我一路驱赶了这炎炎的夏日。也许,我一辈子也无法拥有那玫瑰的绚丽,但我也愿自己能做一朵路旁的不起眼的小花,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淡淡的幽香,给路过的人们以精神的慰籍。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2

看到《玫瑰与教育》,起初只是觉得好奇,翻开书页才知道"玫瑰"是窦桂梅老师的网名,《玫瑰与教育》其实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让我飞翔的是书",窦桂梅说到她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书。是书使她变的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她在书中写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为人处事的观点,以及在日本的见闻和对一些书的读后感,很有见地。这些与她爱思考的习惯离不开的。她能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有敏锐的洞察力。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着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

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心中盛满阳光"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眼因多流泪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的意义就变了。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开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我挺喜欢她的人和她的书,读的感觉像春天。看文章知道她经常是深夜才眠,甚至凌晨两点,这应该是因为乐趣,是一种对教育不懈地追求。佩服之余,唯有感慨。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3

读了《玫瑰与教育》,仿佛真的品味到了玫瑰的芬芳!窦桂梅老师用她的文字为我们记录下一个个有关于教育的故事,让大家一同分享她的收获!

乍看题目,我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这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谈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敢对一些时弊说“不”;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并结合中国教育进行客观比较。尽管科学性与严谨性还不够强,但是正因为这样窦老师的感性更跃然纸上,忧国忧教尽显名师风范,随意之极,诚乃真性情;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告诉一线的教师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命根子——只有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才能在阅读中静静成长。教师的阅读是广泛的,阅读不仅仅因教师的职业只读教育类的书籍,教师的综合素养从唐诗宋词中让底蕴扎根,从名著中让课堂处处开花。

在拜读《生命因感恩而美丽》一文时,让我陷入了深思之中。当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现某些学生反复捣乱时,作为老师都会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他们,教育他们。但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想想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捣乱?其实他们就是想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和重视。和他们相比,这些学生的心胸比我们宽广多了,尽管我们批评了他们,可是在课下,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的,这些学生居多。一句简单的“老师好”、“老师我帮你拿东西吧!”让你从心里对他们充满愧疚。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窦老师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改变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学会感恩。

《玫瑰与教育》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爱点燃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

相关参考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2000字

...生的教育》的教育专著。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精...

中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的目的在于增强教育涵养、完善行动技能、提高幸福指数;教师读书的内容涵括基于任教学科的、关于成功人士生活和事迹的、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等人学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精选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

...以方便人们更加精准的去记忆书本内容。本文精选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整理而成,欢迎阅读与参考。精选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篇1寒假里,学校发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李镇西。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爱心与教育》读书...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

...知识,伴我飞向未来的梦想。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书笔记篇1在读完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后,着实给了我不少感受和启发。从...

《幼儿园环保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环保教育》读书笔记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环保教育》读书笔记,欢迎大...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可长大以后,你逐渐体会道幸福或快乐都是易碎的贵重物品,需要轻拿轻放。倍加呵护。

《建设幸福中国》读书笔记400字

在“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接力棒上,刻写这明了的文字: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这对所...

幼儿读书笔记

...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跳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那么究竟怎样才不拿走孩子的幸福。其实...

2020爱的教育读书笔记900字

我们都是在爱的呵护中慢慢长大,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爱的教育读书笔记9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2020爱的教育读书笔记900字【一】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