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Posted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董卿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董卿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董卿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董卿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看到“味道”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无论是舌尖上的味道,爱情中的味道,还是人生的味道,我想总离不开这八个字。
记得看到过一段人生格言,印象很深,叫‘五味杂陈,才是人生真味“:”苦让我们懂得人生是一种幸运,能过苦日子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咸是生命的原动力,有了盐,我们的生命便有了力量;酸是生活的一丝悔意,警示着我们的人生;辣是生活的刺激,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挑战;甜是生活里的好味道,但甜蜜太泛滥,就容易滋生毒素。所以,五味杂陈,才是人生真味。“
精辟!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很难真正品味人生中那幸福的味道的。
这一期节目中,董卿的开场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她首先说到了《红楼梦》。
她说,红楼梦是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它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也对。如果从一部作品表达社会百态,人生百味的高度,红楼梦倒确实是个很好的案例。
董卿接着又说:”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中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
这期节目的嘉宾果真是豪华级别,给大家带来了他们人生中的各种不一样的味道。
第一个出场的是’爱情作家‘张小娴。
人如其文,一出场就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味道。她朗读的也是自己的一篇短文”爱情的餐桌“,献给她相爱了二十年的爱人。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两个”最好“: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都可以相互包容。最好的为爱情保鲜的方式就是好好经营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真是个智慧的女子,难怪可以写六十本爱情小说,还谈了二十年的恋爱。
第二位是”舌尖上的味道“胡忠英。
一位从业0年的名厨,他是杭帮菜的掌门人,中国十佳烹饪大师之一,独领风骚的国家级烹饪技师。在去年杭州20峰会上,他担任餐饮文化组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人物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了独特魅力的中国味道。
他的一句话颇有深意,他说:味道两个字,一个是’味‘,一个是’道‘。一个道字,意味深长。
说到叶锦添,首先想到一个”美“字。
他是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卧虎藏龙》,《风声》,《大明宫词》……许多经典影视剧中唯美的画面和主角服装,都是出自他手。他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让世界了解了东方艺术的味道。
张艾嘉,大姐大级别的人物。一出场就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看到现在的她,我会想起苏轼的一句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但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多姿多味。20岁的惊艳,30岁的回归,40岁的转型,到现在花甲之年依然续写着传奇……
在董卿对她的采访中,无论谈到什么,她都轻描淡写,似乎没有什么会让她感到为难和困惑……
其实那不正是一种历经人生百味之后的的"清欢'吗?!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现在的张艾嘉,浑身闪耀着洞明世事之后的味道。
吴纯,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个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
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他的故事,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在采访环节,这位年轻的钢琴家讲述他和母亲的故事,娓娓道来,声情并茂。他是单亲家庭,岁以后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了培养他,同时打五份工,每天只睡3,4个小时……他1岁时出国,6年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后来他获得过多项钢琴比赛的国际大奖。
吴纯的人生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生的味道是可以转化的。他和母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韧,用苦难浇灌出幸福和成功的花朵。而这种品尝人生痛苦之后的甜蜜,是非亲历者难以体验的。
每一期朗读者,我们都在期待一位大师的降临。
今天的这位是叶嘉莹: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从当年做文学教授的母亲那里。母亲只要一说到中国的古诗词,总会以一种满怀敬佩的语调说起叶嘉莹先生。在节目中,这位九十三岁高龄的教育大师侃侃而谈。她畅谈了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和中国诗词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是啊,中国诗词的味道,蕴含着中华五千文明的渊源。短短一个半小时,领略到一场人生百味的饕餮盛宴。
董卿最后说:”味道,是舌尖的百般滋味,更是人生的万种风情。有伤别离的苦涩,有庆相逢的欢愉;有爱不得的心酸,有放不下的无奈。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我们每个人一路走来,你的努力,你的拼搏,你的一年又一年的人生积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地演化成你身上的那种独一无二的味道。
所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味道!
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范文
导语: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蹁跹……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范文,供您参阅。
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范文1
提到“味道”这个词我们第一想到的是餐桌上品尝到那些味道。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慢慢的都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味道。
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品格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时候心情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这期节目中能够听到那么多朗读者分享自己的故事也是很有“味道”的一件事。张小娴笔下的爱情是苦涩的,现实中的她谈起自己的爱情觉得最好的爱情是两个自我彼此包容。她心中爱情的味道是相爱时间久了的两个人彼此的爱情会成为一种恩情,一种长久的感情。
张忠英作为20峰会的餐饮文化专家组组长向我们讲述了筹备这场盛宴大大小小的细节,他向我们阐述了“味道”的含义,“味”即是指酸甜苦辣,“道”是指方法。餐饮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吴纯是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他向我们讲述了母亲为了供养他上学以及他自己在国外忍受苦难努力完成学业的过程。让我们感动的是吴纯讲述母亲为了去机场迎接他的那个画面。他的母亲因为不舍得打的士于是便坐公交车到离机场还有几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踏着辅路去迎接他。从小家庭不富裕的他一步步忍受着苦难走到了今天。他说到苦难带给他的是坚毅、沉着、从容,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想想那段苦难的日子都会觉得没什么。
叶锦添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创造了中国的美学经典。叶嘉莹先生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向我们讲述了诗词里的故事。93岁高龄的她很多事情记不住于是便通过诗词来记录。她说写下的诗词都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诗词佐证了她如何度过艰辛的岁月,从叶嘉莹老人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的味道。
在这期节目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艾嘉,60岁的她依旧在续写自己的传奇。每个女人都不愿正视年龄这个问题但是张艾嘉却敢于面对自己的年龄,她说她还是蛮满意60岁的她还能工作。一首《爱的代价》感动过很多的人。每句歌词都是一个画面,一句走吧走吧……听了让人不免很感伤。张艾嘉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印象很深刻,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都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必须懂得我就我,你就你。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爱过的人可能不会最终走到一起,或许注定了有些人只能陪你到那里,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分。张艾嘉认为“女人的味道”是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怎么好好走过那条路,就是自己的味道。经历还不够丰富的我尚且还不能很好的听出那首《爱的代价》中感伤、对人生了解通透的味道但当我多年以后重新听到这首歌或许就能体会到其中歌词的味道。
味道,落在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里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记忆中的味道是母亲做的那道酸菜鱼,那是家的味道,是在外求学时会怀念的一种味道。“味道”还是在看完一本书合书之后细细回味的一种满足。
人生百味,经历的越多越能体会到人生的味道。让我们尽情的感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的越多,我们便生活的越长久。
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范文2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也在此后不久接棒央视黄金档。“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介绍,《朗读者》力求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希望这档节目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对于充斥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篇章诗文、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从这几档节目的共性中不难看出,当下,观众对于高品质的文化节目,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的关正文介绍:“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见字如面》等节目最坚实的底气。”
同时,关正文直言,“当我们不断地亲近经典,真正地进行经典传播时,我们找到了更利于扎根的沃土,这个沃土是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更能带来启发意义的是,从几档节目的热播能够看出,其实文化与娱乐并不矛盾。在清晰的赛制、良性竞争的氛围中,好的内容不仅不会被遮蔽,反而会焕发出更富有朝气的生命力。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非常融合、恰到好处。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可能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去读,去品味。但那与《朗读者》的现场氛围与感染力还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缭绕中,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随着朗读者的思绪,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荡涤或冲淡腐臭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岁月静好、静美,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去感受吧。《朗读者》等你。
“正如一封封触动人心的书信、一段段不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光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空间的隔阻,与今时今地的观众心灵相通,那些真正好的文化产品,一定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空间。”
有的节目可以做一时,但有的节目可以做一世。让观众在电视荧屏上邂逅“诗与远方”,需要电视创作人对人文精神的坚守,正如关正文所说,“一个精神上特别丰富的人,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深厚的精神价值。”
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范文3
看到“味道”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无论是舌尖上的味道,爱情中的味道,还是人生的味道,我想总离不开这八个字。
记得看到过一段人生格言,印象很深,叫“五味杂陈,才是人生真味”:“苦让我们懂得人生是一种幸运,能过苦日子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咸是生命的原动力,有了盐,我们的生命便有了力量;酸是生活的一丝悔意,警示着我们的人生;辣是生活的刺激,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挑战;甜是生活里的好味道,但甜蜜太泛滥,就容易滋生毒素。所以,五味杂陈,才是人生真味。”
精辟!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很难真正品味人生中那幸福的味道的。
这一期节目中,董卿的开场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她首先说到了《红楼梦》。
她说,红楼梦是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它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也对。如果从一部作品表达社会百态,人生百味的高度,红楼梦倒确实是个很好的案例。
董卿接着又说:“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中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
这期节目的嘉宾果真是豪华级别,给大家带来了他们人生中的各种不一样的味道。
第一个出场的是“爱情作家”张小娴。
人如其文,一出场就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味道。她朗读的也是自己的一篇短文“爱情的餐桌”,献给她相爱了二十年的爱人。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两个“最好”: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都可以相互包容。最好的为爱情保鲜的方式就是好好经营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真是个智慧的女子,难怪可以写六十本爱情小说,还谈了二十年的恋爱。
第二位是”舌尖上的味道“胡忠英。
一位从业0年的名厨,他是杭帮菜的掌门人,中国十佳烹饪大师之一,独领风骚的国家级烹饪技师。在去年杭州20峰会上,他担任餐饮文化组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人物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了独特魅力的中国味道。
他的一句话颇有深意,他说:味道两个字,一个是“味”,一个是“道”。一个道字,意味深长。
说到叶锦添,首先想到一个“美”字。
他是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卧虎藏龙》,《风声》,《大明宫词》……许多经典影视剧中唯美的画面和主角服装,都是出自他手。他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让世界了解了东方艺术的味道。
张艾嘉,大姐大级别的人物。一出场就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看到现在的她,我会想起苏轼的一句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但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多姿多味。20岁的惊艳,30岁的回归,40岁的转型,到现在花甲之年依然续写着传奇……
在董卿对她的采访中,无论谈到什么,她都轻描淡写,似乎没有什么会让她感到为难和困惑……
其实那不正是一种历经人生百味之后的的"清欢'吗?!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现在的张艾嘉,浑身闪耀着洞明世事之后的味道。
吴纯,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个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
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他的故事,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在采访环节,这位年轻的钢琴家讲述他和母亲的故事,娓娓道来,声情并茂。他是单亲家庭,岁以后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了培养他,同时打五份工,每天只睡3,4个小时……他1岁时出国,6年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后来他获得过多项钢琴比赛的国际大奖。
吴纯的人生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生的味道是可以转化的。他和母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韧,用苦难浇灌出幸福和成功的花朵。而这种品尝人生痛苦之后的甜蜜,是非亲历者难以体验的。
每一期朗读者,我们都在期待一位大师的降临。
今天的这位是叶嘉莹: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从当年做文学教授的母亲那里。母亲只要一说到中国的古诗词,总会以一种满怀敬佩的语调说起叶嘉莹先生。在节目中,这位九十三岁高龄的教育大师侃侃而谈。她畅谈了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和中国诗词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是啊,中国诗词的味道,蕴含着中华五千文明的渊源。短短一个半小时,领略到一场人生百味的饕餮盛宴。
董卿最后说:“味道,是舌尖的百般滋味,更是人生的万种风情。有伤别离的苦涩,有庆相逢的欢愉;有爱不得的心酸,有放不下的无奈。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我们每个人一路走来,你的努力,你的拼搏,你的一年又一年的人生积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慢慢地演化成你身上的那种独一无二的味道。
所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味道!
朗读者第十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
朗读者第十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
《朗读者》第十期主题词——味道
卷首语
如果你要问我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我可能会想到《红楼梦》。
因为在《红楼梦》里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这些都是能够在饭桌边尝到的味道。《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
《好了歌》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是一份心酸和无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
“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一个结。
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
开场白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味道”。味道当然不仅仅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
比如说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比如说品德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品尝人生这场饕殄盛宴,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味道。
【结束语】
有人说,诗词存在于苦难,诗词承载着苦难,就如同叶先生的一生。就像一首慢声低吟的长诗,充满着聚散离合各种悲欢,但是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爱和希望。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有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份纯真质朴,也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一份探索,既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份雄心,也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一份从容和淡定。
这是人生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www.l13.n)是民族精神的味道。
朗读者第十期文章内容
朗读者第十期文章内容
文章:张小娴《爱情的餐桌》
朗读者:张小娴
爱情从餐桌开始,也在餐桌上消逝。
第一次约会,总是离不开餐桌。
也许是两个人一起吃的一顿晚饭,也许是一杯咖啡,也许是喧闹酒吧里的一杯鸡尾酒。
这样的第一次,我们总是努力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从此以后,我们在餐桌上共度无数时光。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都快乐。
我记得我在餐桌边流过不少眼泪。但是,明天的明天,我们还是会一起吃饭,忘了流过的眼泪,忘了上一次为什么吵架。
直到一天,我们不再相爱了,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变成了最后晚餐。
有人说,只要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活,便会快乐许多。
可是,当你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把和他一起吃的每一顿饭都当成是最后晚餐。
我们总是希望永远没有最后晚餐。
要是可以,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看着我们彼此在餐桌上渐渐凋零,眼睛老了,看不到账单上的小字,胃口小了,只能吃那么一点点,牙齿终于也掉光光了。
到了那一天,我但愿我是首先倒下去的那一个。就像认识你以后我们一起吃的每顿饭那样,我喝不完的酒,这一天,你也替我干了吧。
文章:古龙《吃胆与口福》
朗读嘉宾:胡忠英
我从小就听人说“吃得是福”,长大后也常常在一些酒楼饭馆里看到这四个字,现在我真的长大了,才真的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
吃得是福。能吃的人不但自己有了口福,别人看着他开怀大嚼,吃得痛快淋漓,也会觉得过瘾之至。
“会吃”无疑是种很大的学问,做菜是种艺术。从古人茹毛饮血进化到现在,有很多佳肴名菜都已经成为了艺术的结晶,一位像大千居士这样的艺术家,对于做一样菜的选料配料刀法火功的挑剔之严,当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菜肴之中,的确也有不少要用最简单的做法才能保持它的原色与真味。所以白煮肉、白切鸡、生鱼片、满台飞的活虾,也依旧可以保存它们在吃客心目中的价值。
当代的名人中,有很精于饮馔的前辈都是我仰慕已久的。他们谈的吃,我非但见所未见,而且闻所未闻,只要一看到经由他们那些生动的文字所介绍出来的吃,我就会觉得饥肠辘辘,食欲大振,半夜里都要到厨房里去找点残菜余肉来打打馋虫。
后生小子如我,在诸君子先辈面前,怎么敢谈吃,怎么配谈?
我最多也不过能领略到一点吃的情趣而已。
在夜雨潇潇,夜半无人,和三五好友,提一瓶大家都喜欢喝的酒,找一个还没有打烊的小馆子,吃两样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小菜,大家天南地北的一聊,就算是胡说八道,也没有人生气,然后大家扶醉而归,明天早上也许连自己说过什么话都忘了,但是那种酒后的豪情和快乐,却是永远忘不了的。
我总觉得,在所有做菜的作料中,情趣是最好的一种,而且不像别的作料一样,要把分量拿捏得恰到好处,因为这种作料总是越多越好的。
在有情趣的时候,和一些有情趣的人在一起,不管吃什么都好吃。
文章:凯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朗读嘉宾:张艾嘉
就这样,我成了最后一个意识到自己不得不离开庄园的人。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感知我的离别。
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
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其中一部分,大地干旱,我就感到自己发烧;草原鲜花怒放,我就感到自己披上了新的盛装。而这会儿,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看得更清晰、看到它的全貌。
山峦在下雨的前一周里,会作出同样的表示。在一个傍晚,你凝望着它们时,它们会突然剧烈运动,卸去一切遮盖,仿佛它们决心将蕴含的一切都向你和盘托出,仿佛你能从你坐着的地方一直步行到绿油油的山坡上。你会想:如果一头野猪从空旷地冒了出来,我可以在它转动脑袋时,看见它的眼睛,看到它耳朵在动,如果一只小鸟停落在树杈上,我能听到它婉转歌唱。在三月,山峦间这种惜别的景象意味着雨水将至,而现在,对我却意味着分离。
我以前也曾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即将离别之际,大地的一切向你袒露。我只是想,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可爱的国土,似乎仅仅凝视着它,就足以使你终生欢乐。光与影将大地交织,彩虹耸立于天际。
……
从站台向西南方遥望,我又见到了恩戈山。巍巍的山峰,像波浪起伏在平展展的大地环抱之中,一切都呈现出天蓝色。它们是那么遥远、那么渺茫,令人难以分辨。这景象与我从庄园里见到的迥然不一。
迢迢旅途,犹如一只神手,将恩戈山的线条磨圆了,磨平了。
文章: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朗读嘉宾:吴纯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曲》与《第五交响曲》。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
但自一八一〇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
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朗读嘉宾:叶锦添、董卿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帘中女儿惜春莫,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柳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董卿朗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文章:诗《春晓、静夜思、绝句、出塞、咏莲》
朗读者:小朋友叶嘉莹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出塞
秦时明(www.l13.n)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相关参考
朗读者第十一期文章内容文章: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朗读嘉宾:刘慈欣我们生存在一个奇妙无比的宇宙中,只有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才能鉴赏其年龄、尺度、狂暴甚至美丽。在这个极其广袤的宇宙中,我们人类所处的地位似...
朗读者第十二期文章内容文章:石康《晃晃悠悠》朗读嘉宾:老狼阿莱,我承认我爱你,尽管我们在一起时我很少提及它。阿莱,并不是我爱你这件事本身叫我痛苦,而是另外一件事,即你仍旧存在着这件事,想到你我共同生活...
朗读者第十二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朗读者》第十二期主题词——青春卷首语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那么美好...
朗读者第十一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朗读者》第十一期主题词——那一天卷首语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就像“面对行刑队时,...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精选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十期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希望大家喜欢。2020精选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十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共产党员赤诚...
...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朗读者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朗读者第观后感(一)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
...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以下是“董卿朗读者观后感范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篇一:董卿朗读者观后感范文】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当下社会现状以及情绪的投射。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
...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关于学习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十期心得个人范文篇,希望大家喜欢。2020关于学习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十期心得个人范文【篇一】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八季第十期学习心得范文篇,希望大家喜欢。2020“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八季第十期学习心得范文【篇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冬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
...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2020学习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十期心得体会【篇】最新精选,希望大家喜欢。关于2020学习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十期心得体会【篇一】2020年2月4日,立春,而张家口的春天格外的寒冷。这天,我没有睡...
朗读者第一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朗读者》第一期主题词——遇见卷首语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
朗读者第三期文章内容文章:《老人与海》海明威朗读者:王千源“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杀死它,就是它撕碎我。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做一次临死前的最后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力气,我跟你磨了...
朗读者第五期文章内容文章:路遥《平凡的世界》朗读者:王学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者抛弃某些人。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
朗读者第四期文章内容文章:朱自清《背影》朗读者:李亚鹏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
朗读者第八期文章内容文章:陈忠实《晶莹的泪珠》朗读者:江一燕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我走到她的办公桌前鞠了一躬:“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