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管仲的故事议论文
Posted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有关管仲的故事议论文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有关管仲的故事议论文
有关管仲的故事议论文
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管仲的故事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史称管子,因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而闻名。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后人称他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为维持生计,管仲先是与好朋友鲍叔牙合伙经商,来后从军,来到了齐国。管仲做了齐国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师傅。
管仲的第一件重要功绩,就是成功护送公子纠回到鲁国。
当时襄公时期,齐国政局动荡,为保护两位公子,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带着公子到国外避难。
公元前66年,齐国爆发了内乱,齐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己登基继位。但是不该他得到的,到手了也会失去。不久后,公孙无知被齐国的贵族们杀死,齐国又陷入了没有国军君的混乱局面。
两位公子得知情况,都想尽快回国继承王位。公子小白先行一步,登上了国君的宝座。公子纠被杀害于鲁国,管仲与另一位大臣被发送回齐国。
管仲的最大功绩,就是受齐桓公重用,君臣携手,同心共创霸业。
管仲的才干是非凡的,经知己鲍叔牙力荐,齐桓公,就是曾经被管仲射过一箭的公子小白,终于听了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正是小白的帝王胸襟容纳了管仲,才成就了后来的齐国的霸业。
管仲是来源于生活的底层,经历了生活的各种艰辛,又格外聪慧好学,所以他对历史和现实都有极为深刻的观察与体味。管仲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他打造了齐国万众一心的精神,凝聚人心和力量,并推行了适合战争的国家体制。
“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齐国当时四民杂处,士农工商杂居,不利于专业的发展。管仲提出按职业归属居住,士和士居住在一起,商和商居住在一起,以此类推,同一个领域的人生活在一起,以“定民之居”。这样他们各自的后代也都在家业传承中成长。这种熏陶对各行业的后代的成长是很非常有利的,他们把祖上的技术传承并发扬光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叫以“成民之事”。民众有固定的居所,有世代相传的产业,国之根本就解决了。
稳定了民心之后,管仲推行“叁其乡伍其鄙”的行政规划。
之前西周推行封建制,提倡皇亲国戚带领族人开荒拓土,建立自己的“国”和军事据点,齐国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保护“国”的军队,最初都是各自的族人组成,他们也成为齐国最早的贵族。国之外叫野。管仲把国之内的人划分成三部分,齐桓公亲自率领五个乡,另外两个大夫各率领五个乡,这就是“叁其乡”;“伍其鄙”就是把在野的人分成五个属,用各个大夫来统领这五属。每个乡和每个属抽调两千人组成军队,总共是三万人的军队。这些都是成为齐国的精锐部队。古代规定,只有贵族才能参加战争,有利于激发这些人的`荣誉感。管仲打造了齐国的军事精神,这其实是强兵思想。随后齐桓公陆续打败周边的一些小国,开始强大起来。
管仲“贵轻重,慎权衡,宰相肚里能撑船”。《史记》记载,管仲“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就是说,管仲善于把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善于把灾难性事件转化为对齐国有利的事件。
《史记》中记载,齐鲁会盟的时候,鲁国大臣曹刿抓住齐桓公,拿着匕首指向齐桓公,说:“你们一个大国欺侮我们一个小国,侵占我们土地太多了。”
齐桓公只好答应归还鲁国一些土地,曹刿才作罢。后来齐桓公想反悔,管仲劝说:“我们齐国现在正在称霸,要拉拢一些国家才能达成霸业。”
凡是对齐桓公不利的事情,经过管仲的转化,都变成了对齐国有利的事。
春秋时期,齐国人特别喜欢豪华的葬礼,而且喜欢互相攀比。齐国布匹很缺乏,木材也很缺乏,他们都把有限的布匹与木材用于葬礼了。齐桓公对此很忧虑,问管仲怎么样才能制止这种行为呢?管仲说,那些喜欢豪华葬礼的人是爱图名利,那就从这个方面入手。管仲的方法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齐桓公下命令:以后如果棺材超过规定的标准,就露天暴晒死者的尸体,而且还要惩罚那些主持丧事者,齐国的葬礼攀比之风被遏制住了。
管仲还在经济、选拔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井田制的限制,采取了“相地而衰征”的措施,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级征税。规定国家经营盐铁事业,设立盐官,设立铁官掌管制造农具,鼓励鱼盐贸易。
在改革内政的同时,管仲还协助齐桓公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周边不服者。
公元前61年,葵丘会盟,周王室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时,齐桓公还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保护了中原诸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4年,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替他担任相位。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我的好朋友,我对他最了解。他是个真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的性格是不可以为政的。”
齐桓公又问:“易牙怎么样?” 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可以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讨好国君,这是没有人性,更不宜为相。” 齐桓公再问:“开方如何?”
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1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
齐桓公于是问:“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
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管理国政,是可以信赖可以倚重的。
遗憾的是,齐桓公最终并没有听进管仲的话。管仲死后,齐桓公任用了易牙等三人,最终酿成齐国的内乱,导致齐国的霸业由盛转衰。
广纳贤才
管仲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国贤才,齐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管仲还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这一切,使得齐桓公十分关注有才干的人,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国君来说是多么重要。他想,光有一个管仲还不行,还需要有更多的像管仲这样的人才行。于是齐桓公决心广纳贤才,他命人在宫廷外面燃起火炬,照得宫廷内外一片红红火火,一方面造成声势,一方面也便于日夜接待前来晋见的八方英才。然而,火炬燃了整整一年,人们经过这里时,除了发些议论或看看热闹外,并无人进宫求见。大臣们只是面面相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竟然来了一个乡下人在宫门口请求进去见齐桓公。
门官问乡下人:“你有何才干求见大王?”
乡下人回答说:“我能熟练地背诵算术口诀,我希望大王接见我。”
门官报告了齐桓公。齐桓公觉得十分好笑,背诵算术口诀算什么才能?于是让门官回复乡下人说:“念算术口诀的才能太浅陋了,怎么可以接受国君的召见呢?回去吧。”
乡下人不卑不亢地说:“听人们说,这里的火炬燃烧了整整一年了,却一直没有人前来求见,我想,这是因为大王雄才大略名扬天下,各地贤才敬重大王希望为大王出力,又深恐自己的才干远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纳,因此不敢前来求见。今天我以念算术口诀的才能来求见大王,我这点本事的确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大王能对我以礼相待,天下人知道了大王真心求才、礼贤下士的一片诚意,何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呢?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一石一土,才有它的高大;江海也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广纳百川,才有它的深邃。古代那些圣明的君王,也要经常去向农夫樵夫请教,集思广益,才会使自己更加英明起来啊!”
齐桓公听了乡下人的这一番话,被深深打动,认为乡下人说得太有道理了,于是马上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他。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贤才纷纷前来,络绎不绝。齐桓公大为高兴。
一个统治者若真心求贤,就必须有诚意、礼贤下士,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人才。
“管鲍之交”的故事
“管鲍之交”讲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经商,赚了不少钱,可管仲却把一大半收入自己囊中,鲍叔牙的朋友对他说:“管仲如此见利忘义,不足与之为友。”鲍叔牙却笑着说:“管仲家贫,又有老母需要侍候,我既与之为友,理应如此。”
几千年来,这个故事读起来仍让人倍受感动,他们的友谊令人赞叹,鲍叔牙对朋友缺点的宽容,也让人感受颇多。
中国自古就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说法,人有缺点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别人的缺点。鲍叔牙临死前曾发自肺腑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是什么使管仲把鲍叔牙看得像父母一样重要,正是这种博大的胸怀,使朋友在无奈的阴云下感到一点温暖,在黑暗的包围下看到一丝光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宽容,对别人缺点的谅解也是对自己人格的提升。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我们的告诫,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而与之计较。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希望每个人都有两个口袋,第一个装着宽容,是为别人装备的;另一个装着谦卑,是为自己准备的。
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今天我读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篇故事——管鲍之交。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是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友情非常令我感动。
管仲和鲍叔牙曾在在一起做过生意、打过仗。做生意的时侯,鲍叔牙出的本钱多,管仲出的本钱少,但赚到钱后,鲍叔牙拿的少,管仲拿的多,一些人为此替鲍叔牙抱不平,鲍叔牙却说:“他家里困难,等着钱使,我乐意多分点儿给他。朋友嘛,应当互相帮助,有的帮助没有的。这有什么奇怪呢?”
说起两人一起打仗,就更有意思啦!每次打仗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跑在最后面,鲍叔牙冲在最前面,而撤退的时候,管仲能跑在最前面就尽量跑在最前面,鲍叔牙则总是最后撤退。又有人讥笑管仲贪生怕死,而鲍叔牙又替管仲解释说:“谁说管仲贪生怕死!他为的是母亲老了,又多病,不能不留着自己去奉养她。照实说吧,像他那么勇敢的人天下少有!你们当他真不敢打仗吗?”管仲听见这些话后,就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
我觉得像他们这样要好的朋友真是天下少有呀!我现在也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叫杨欣臻,我希望我们彼此之间也能互相帮助、互为知音,结为管鲍之交,友谊地久天长!
相关参考
...若星辰的历史长河里,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名字被传唱着,管仲之交的管鲍,五羊皮的百里奚,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掘墓鞭尸的伍子胥,卧薪尝胆的勾践……而我最敬佩的是管仲之间的深厚感情。管鲍之交的故事是讲管仲和鲍叔牙...
...读到一个故事叫《管鲍之交》,觉得很有意思。鲍叔牙和管仲是朋友,当他们在一直做生意时,管仲出的本钱少,而鲍叔牙出的本钱多,但是在每次分钱的时候管仲都比鲍叔牙要多,鲍叔牙的就对管钟有意见了,但是鲍叔牙却说...
【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管仲,另一个叫鲍叔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以后,管仲分到很多,鲍叔牙却分到很少。人们纷纷议论管仲是个贪财之...
管仲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国贤才,齐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管仲还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这一切,使得齐桓公十分关注有才干的人,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国君来说是多么重要。他想,...
“管鲍之交”讲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经商,赚了不少钱,可管仲却把一大半收入自己囊中,鲍叔牙的朋友对他说:“管仲如此见利忘义,不足与之为友。”鲍叔牙却笑着说:“管仲家贫,...
...之交。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是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友情非常令我感动。管仲和鲍叔牙曾在在一起做过生意、打过仗。做生意的时侯,鲍叔牙出的本钱多,管仲出的本钱少,但赚到钱后,鲍...
...故事主要讲了:在古代,有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分别是管仲和鲍叔牙。一次,他俩合伙做生意,因为管仲家里穷,所以只能投资很少的一点钱,而大部分的钱,则是鲍叔牙出的。可是到了分利息的时候,管仲却比鲍叔牙拿得多...
...如楚庄王、晋恒公和齐恒公等,有开国功臣,如伍子胥、管仲和张仪等。其中,我还是喜欢管仲和齐恒公的故事。在春秋时期,有个人叫管仲,他在年轻时有一个朋友叫鲍叔牙。鲍叔牙知道管仲很贤明。有一次,两人一起去南阳...
...溪;有任人为贤,合并诸候的齐桓公,还有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知贤荐贤的鲍叔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管鲍之交。管仲从小就和鲍叔牙是朋友,长大了又一起做生意,一块儿打仗。因为家境贫困,管仲总是占鲍叔牙的便宜。...
【注音】uǎnbàofēnjīn【出处】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史记·管晏列传》【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老虎身边飞驰而过,打猎满载而归。齐桓公回宫后,便问管仲:“今天我骑马外出,老虎见了我竟吓得不敢往前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骑的是一匹毛色驳杂的高头大马,迎着正在升起的太阳奔跑吧...
...于2020高考语文作文,供大家参考。2020高考语文作文1相信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然而在管仲的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重的人物。他举荐...
...于2020高考语文作文,供大家参考。2020高考语文作文1相信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然而在管仲的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重的人物。他举荐...
...于2020高考语文作文,供大家参考。2020高考语文作文1相信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然而在管仲的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重的人物。他举荐...
...成朋友,也可以使世界变得和平。在古代,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这便是一种宽容。而如今,也有很多宽容的故事:从前,有两个好朋友,月和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