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的优秀续写作文

Posted

篇首语:人生于世,委屈在所难免,消化了就是成长的动力,消化不了就会变成脾气。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登岳阳楼的优秀续写作文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登岳阳楼的优秀续写作文(1)

2、萧德藻《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

3、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3)

4、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阅读练习及答案(4)

登岳阳楼的优秀续写作文

登岳阳楼的优秀续写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岳阳楼的优秀续写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势十分浩大,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bqw南面直达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的感受,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的日子,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踪影;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的感觉,放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万分悲伤的心情。至于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上下相接,一片碧绿,无边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映在水面上的月色闪耀着金光,湖水平静时水中月影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

萧德藻《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16题。

登岳阳楼①

萧德藻

不作苍茫②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①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唐丞相张说谪岳阳时所造,为登临胜地。②苍茫:旷远无边的样子。③夜郎:唐置县,今湖南玩陵西。④挖:同”舵”,这里指船。

1.下 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 抒发感慨,颌联写自已经历,多年 夜郎 为客,今日泛舟洞 庭之上。

B.颈联 写洞 庭湖的秋色,白鹭 、远山 ,画面开 阔;以动衬静,境界多变。

.尾联 变换视角 ,由舟中转楼上,既点出题目,又引人想象,意味深长。

D.这首诗 ,避开前人所写的角度,把大量笔墨用在登楼之前,独辟蹊径。

16.这首诗蕴 含着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 要分 析。(6分 )

答案:

1.B【解析】“以动衬静”错,应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16.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叹:诗人多年夜郎为客,被俗世所累,不能尽情邀游,只能在湖南游来荡去。②游览洞庭湖的喜悦心情:诗人身在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细察鹭飞,宏观天末,兴致勃勃,但仍觉意犹未足,所以登上岳阳楼。(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作者其它练习: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赏析】:

乾元二年(7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诚然,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①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1124年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秋。②南服,指南方。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楼阴”指楼的北面,“背日”也指楼的北面,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前面向远处眺望。

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

.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

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即写出水势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波涛汹涌。

1.古代文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下列诗句不属于登高题材作品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7.有学者盛称“乾坤”一联为“学杜而得其骨”者,为家国之忧而心碎,而头白,正是杜诗与陈诗共具的思想特色。结合这首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特色的认识。

答案:

14.A

1.B

16.①“堤绵绵、草木相连、江湖异态”,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起伏不定与怅然迷惘,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零之感。②“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③“吊古昔、心茫然”,诗人凭吊历史,内心茫然惆怅,引发了家国之愁。

17.示例:从全诗看“乾坤”二字下得沉痛,整个天地都聚于作者笔下,本是壮阔;不过这“乾坤”中的愁绪也都聚拢了过来,“万事集双鬓”,鬓发必白;何况“臣子一谪今五年”,心中涌起的波涛必不是喜悦与兴奋,联系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便可知那涌动着的必有家国之忧。在这一点上,陈与义此诗表现出与杜甫相同的思想特色: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了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想一想,历史哪一次革命哪一次护国不都是因为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有识之士的努力才开始,才成功的?谭嗣同说:“中国自古以来未尝有为变法而流血者,那就从我开始吧。”他的鲜血虽未获得直接的成果,但他的鲜血为后来者堵上了一条错误道路,他以自己的生命给后人献上了精神的良药。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不会陷入小我的利益之圈难以自拔,我们的社会才能一步步前进。所以,我认为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值得珍惜,应好好继承。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A项“站在楼前”不对,根据题目“再登岳阳楼”可知,整首诗是作者登上岳阳楼的所见所感,所以观景角度应是“站在楼上俯视”。故选A。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诗句,并准确识记诗词的出处。A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B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出自杜甫的《登高》。故选B。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关注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并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从注释看,本诗属于南宋诗词中比较典型的抒发“国破家亡”情感的题材。一二联以写景为主,涉及到的术语为“以乐衬哀,寓情于景”;三四联以抒情为主,涉及的术语为“直抒胸臆”,抓住关键词“双鬓”“谪”“茫然”,再辅以对诗句的解释即可组织答案。

17、首先要正确解读题干中的“思想特色”:中国古代文人总是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然后再联系本词和阅读体验谈认识。

【翻译】

岳阳楼的壮观天下闻名,站在楼北眺望,长江堤坝连绵不绝。苍翠的草木连绵不绝延伸到偏远的南方,可惜眼前的山河已换了主人。我被贬谪现在已经五年了,亡国之痛,谪臣之恨,都表现在我变白的双鬓上。想要题几句诗凭吊古人,江风很大,波浪涌动,我的心不知所措。

诗的前四句着力描绘岳阳楼周围景色;后四句承接前四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恨的感慨。纵观全诗,诗人俯仰今古,伤时感世,含蓄深远,气象浑厚,格调沉郁。

相关参考

萧德藻《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6题。登岳阳楼①萧德藻不作苍茫②去,真成浪荡游。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注】①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①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注】①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

《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渡荆门送别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22.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登岳阳

迟暮日落沉沦睡鸦昏树毁灭!埋没在整个宇宙,沉落在无尽的苦海!咆哮!怒吼!——消逝!消逝!消逝!——引某君耗费一生,寻百味中草苦药,取千株奇花异草,研药为引,终成。曰其能长生不老,其子试之,遂痴,无药可...

游记作文600字初二

篇一:游记作文600字初二登岳阳楼郭敏登岳阳楼的人都是冲着范仲淹去的。虽贵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但岳阳楼却是三楼中形制最小的一个。相比较四边套八边、五层飞檐的黄鹤楼,十二米高台底座、明三层暗七层的滕王阁...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登高”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过无数名篇绝唱。有范仲淹登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陈子昂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杜甫的登泰山,...

关于岳阳楼

...白那首是我鲜有没背过的李白的诗……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创作者背景,是他被贬后过洞庭湖,自然的抒发了自己的愉悦之情,笔调也十分轻快。前两句写极为开阔的视野,心境也随之打开,非常有看一切都很渺小的感...

白居易《题岳阳楼》赏析

...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⑤, 华堂⑥张与贵人看。注释①岳阳楼:岳阳城西门楼。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为岳州刺史,常与文士登此楼赋诗,自此著名。②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③危楼:高楼。 凭:倚、靠。④梦泽:...

我喜欢的一处风景

暑假第一天,我就和好朋友去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游玩。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带上了许多好吃的东西,高兴地出发了。坐着中巴车,经过五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终于到了岳阳楼。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上...

我的中国梦

...”的豪迈;游西湖,领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登岳阳楼,体会“吴楚东南坼,

周莘《野泊对月有感》赏析

...首诗亦为其一。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

千年中国梦

...山小”。体验俯瞰天下的豪情,在天地间歌咏志向;独登岳阳楼,

风,一路走来

...风,却在历史的长河上呼啸而过,一路走来。范仲淹在登岳阳楼时,“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着吹来的风,仰首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寒风无情地吹着诗人杜甫的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