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答张十一功曹》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韩愈《答张十一功曹》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韩愈《答张十一功曹》阅读练习及答案(1)

2、李贺《野歌》阅读练习及答案(2)

3、韩愈《山石》阅读练习及答案(3)

4、韩愈《青青水中蒲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4)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张十一功曹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此诗是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第二年春天所作。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张署到临武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功曹:官名。②筼筜(yúndān),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斗:通“陡”。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画面清晰鲜明,勾勒出阳山地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的景色,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描写青青竹笋,火红花朵,可以说是作者为这幅水墨画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尽管诗人因劝谏德宗被贬到广东阳山这样的“炎瘴”南荒之地,但他心中还想着“未报恩波”,这体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D.尾联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并点明忧愁的原因,是读了张署来诗后,感到鬓发顿时白了一半,说明来诗是愁的原因。

1.这首诗的颈联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简要说明颈联丰富的意蕴。

【参考答案】

14.D

1.①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②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③对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④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尾联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并点明忧愁的原因,是读了张署来诗后,感到鬓发顿时白了一半,说明来诗是愁的原因”错误,原诗“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故选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分析诗歌语言来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先解释诗句,再分析诗句是否用了表达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再点明表达效果与传达的感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孕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里,还想到“未报恩波”,这体现着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李贺《野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 “男儿屈穷心不穷”中“穷”指“理想困窘,不得志”,不能理解为“贫穷的生活”。

1.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6分,每条3分。)

韩愈《山石》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14-1小题(共9分)。

山石(节选)

韩愈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

D、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1、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 A、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诗标题虽然为“山石”,看起来是咏物诗,但诗中并没有对“山石”的具体描绘,没有 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 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并且也没有象征或起兴手法 的运用。所以,“咏物诗”错。本诗可以算是写景诗,用到了借景抒情或融’匱于景的手法。(3分)

1. ①“百虫绝”说明夜深之前百虫鸣奏;百虫鸣息,清月 出岭,月光入窗扉,表现出山寺之夜的清幽。②“穷烟 霏”说明天明时分山间白雾茫茫,看不清道路,只能于迷雾中上下穿行。③阳光冲出浓雾,天光一开,眼见 花红水碧,烂漫纷呈,还不时见到粗大的松枥。④涧 水激激,微风习习,赤足涉山涧,作者不觉整个身;都 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融情于景。(每点2分)

韩愈《青青水中蒲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

完成19?20题。(分)

青青水中蒲二首(节选)

韩愈

其一

青青水中蒲①,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其二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I[注】①蒲:即香蒲。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此发生新芽,叶细长而尖。

19.
从诗歌形式上看,这两首诗继承了《□口》、汉乐府的传统而推陈出新;从诗歌内容上看,这

两首诗均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2分)

20.
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6分)

答案:

19.诗经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答“思君”、“妇女对游子的思念”也可给分,每空1分)

20.①以青青的水中蒲草托物起兴,(1分)引出下文的离思。(1分)

②以水下鱼儿成双比喻成对的夫妻,(1分)以蒲草“长在水中居”比喻长在家中居住的女主人公,(1分)又以浮萍草比喻在外漂泊的丈夫,(1分)反衬思妇的孤独。(1分)

相关参考

李贺《野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

韩愈《山石》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14-1小题(共9分)。山石(节选)韩愈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14、下列对...

韩愈《青青水中蒲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完成19?20题。(分)青青水中蒲二首(节选)韩愈其一青青水中蒲①,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其二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I[注】①蒲:即香蒲。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

韩愈《谴疟鬼》阅读练习及答案

谴疟鬼韩愈屑屑①水帝魂,谢谢②无馀辉。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岂不忝厥祖,靦③然不知归。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降集随九歌,饮芳而食菲。赠汝以好辞,咄汝...

韩愈《暮行河堤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暮行河堤上韩愈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托...

韩愈《晚春》郑谷《柳》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晚春韩愈【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柳郑谷【唐】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19.杨花即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

韩愈《广宣上人频见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广宣上人①频见过韩愈②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注]①上人:佛教称德智善行的人,后来为僧人的敬称。...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青水中蒲三首唐韩愈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

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携家居夔州时,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奉节令”。宓子:孔子弟子。姓宓(fù),名不齐,字子贱。“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终军:汉人,年十八赴长安,入关时关吏付与...

《入关咏马》《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入关咏马①韩愈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骧首②,牵过关门妄一鸣。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③刘长卿玄黄一疲马,筋力尽胡尘。骧首北风夕,徘徊鸣向人。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④亲。犹恋长城外,...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商隐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注:①裛裛(yiyi);气味郁盛的样子。...

李贺《高轩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注】①《唐才子传》记:(贺)少“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援笔题曰《高轩过》”。②庞眉书客:作者自称。庞眉:眉毛黑白

晁冲之《次二十一兄季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晁冲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次二十一兄季韵晁冲之忆在长安最少年,酒酣到处一欣然。猎回汉苑秋高夜,饮罢秦台雪作天。不拟伊优陪殿下,相随于蔿过楼前。如今白发山城里,宴坐观空习断缘。[注解]①晁冲之,北...

柳宗元《郊屠苏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