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

Posted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1)

2、《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3、《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4、《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篇1

一、《当代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训的基本途径。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很关键,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外当代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二、《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1)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

3、内涵逐渐扩大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不平等严重存在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1)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2)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3)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4、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一、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的;从狭义看,仅指心理特点而言,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篇2

近日,我看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一书,里面的某些章节对我颇受启发,特别是上当代教育学的第11章中“教师管理”这一部分的论述:“合理安排使用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合理安排使用,首先必须做到知人善任,就是学校领导者要能够识别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了解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专长,了解教师性格爱好和健康状况,从而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要充分发挥教师聪明才智,看到每位教师的潜力所在,并积极设法为其创造发展潜力的条件,把老年教师看作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把中年教师看作是学校承前启后的纽带,把青年教师看作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这里充分反映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特别是青年教师,虽然缺少经验,但他们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这使我联想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是一所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情况成为影响我校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是我校管理中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呢?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下面谈谈对青年教师管理的几点做法。

1.建立健全的青年教师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学校要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培养计划,教师个人也要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计划。按计划实施,定期检讨计划是否可行,及时修改。

2.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特别是青年教师。

(1)抓好青年教师的职业观念,解决事业心问题。教师的职业观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们要主动工作、用心工作。

(2)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一个人道德低下,不可能为人师表,也难以从教。青年教师往往好胜,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耐心,可能会出现打骂等体罚学生的现象。所以必须抓好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青年教师不能凭想当然去工作,也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凭经验去工作,必须让他们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3.业务上传、帮、带,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以老带新,师徒共进”是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包思想、包业务、包质量的基础上,让新老教师结对成为帮教对子,制定出提高目标,认真扎实地开展传、帮、带活动。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性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和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能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要信任和大胆使用他们。如让他们上公开课、单独组织安排活动、让他们挑重担,给他们表现自己、锻练自己的机会。并允许他们有缺点,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进步。

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无比的潜力,只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一定能培养出师德高尚、素质高、有创造精神的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篇3

阅读《当代教育学》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一、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科打浑,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炫燿知识、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二、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三、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是否可以请教老师?”“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四、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与芒用讲授法,不如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五、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言语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大方、清楚,如果教师的表达富有感情、动人,那么效果就更好,在讲到一些重要的内容时,教师表达的速度要放慢,有些字、句不妨重复陈述一遍,表达的不同知识点之间最好有停顿,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同样要求学生表达清晰,让全班学生听清楚,表达要避免自顾自地独白,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抓住学生的思惟和情感,使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与学生沟通。

六、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速度自然,课堂秩序好。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

七、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

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

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

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李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折服,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怀啊!相比较于年轻时候的李老师与现在的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步入教育行业已有1个年头,却仍未想清楚自己为何走上教育之路。读到李老师这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童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时,像是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因此,我想先借用李老师几句话抛砖引玉。

童心与爱心——“童心是师爱之源。只有童心才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充满了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选择教育,只是众多行业里的一种选择而已。而在选择教育之后,没有爱心,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李老师面对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倾其所有,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对待,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信任,感激,实属不易。反观自己的教学,没有一点个性与独创。每次上课也是面对一大班学生,上课,下课,改作业。对于步入教育行业1年的我来说,早已对这样的流程感到疲倦。幸好,读到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他的教育情怀和课堂把控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领悟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

“在爱的呵护下,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让同学因我的而感到幸福”这是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最大的收获。对学生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愿把我的一生都献给孩子们,用爱去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挚的朋友,通过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才读《爱心与教育》一下子,我就被他的一颗爱心所折服,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和他们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也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将满腔的热情都洒在了学生身上,将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之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就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学生,每个老师都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好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觉得可以随意地指责学生,也不可以装作是亲近,实则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我们应该和学生耐心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所用的耐心和爱心,用真心与学生交谈,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也敞开真心。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老师呢?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所谓的差生,用所谓的正义来批评那些喜欢捣蛋的学生,用所谓的公平来冷漠那些落后的学生。殊不知,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对待学生,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关爱。

应该学会赞美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所取得成就,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引导他们,有时都不需要言语,只要让他们感受都自己的一颗爱心,学生就会自我反思,走上正确的路途,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反之,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己当初的想法就会背道而驰了。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过程散发温馨的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勤奋刻苦,保存好学生的心血,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而现在很多的老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会随意的丢在了一边,也不会好好的珍惜学生的努力成果,我们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和李镇西老师好好学学,收藏好学生的一切努力成果,同时这也是自己教学成果的见证,在多年的后某一天,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重新展开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将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己,也会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是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会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我们应该好好的和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将满腔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一切的爱心,应该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让学生以有我这个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习,生活也更加有效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

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时、一天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每时每刻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牵挂和爱护;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一个如李老师所说的象万同这样的差生。阅读此书时,我不断的反复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怎样。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可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一而再,再二三的犯错误,我还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吗?我不会,我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他无可救药,会放弃。我们花的功夫和心血远远不如李镇西老师,我们的教育智慧、技巧远远不如李老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零星的、间断的、不恒定的,而李镇西老师的爱一如行走沙漠的疲惫者得到了甘霖,又如同痛苦无助、暗夜孤独的人赢得了星光,让人找到自信、自尊,让人振奋。这正是李镇西老师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根本原因。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了《爱心与教育》,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相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

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

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6

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感人故事,书中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

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这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7

“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

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

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李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折服,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怀啊!相比较于年轻时候的李老师与现在的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步入教育行业已有1个年头,却仍未想清楚自己为何走上教育之路。读到李老师这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童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时,像是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因此,我想先借用李老师几句话抛砖引玉。

童心与爱心——“童心是师爱之源。只有童心才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充满了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选择教育,只是众多行业里的一种选择而已。而在选择教育之后,没有爱心,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李老师面对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倾其所有,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对待,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信任,感激,实属不易。反观自己的教学,没有一点个性与独创。每次上课也是面对一大班学生,上课,下课,改作业。对于步入教育行业1年的我来说,早已对这样的流程感到疲倦。幸好,读到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他的教育情怀和课堂把控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领悟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

“在爱的呵护下,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让同学因我的而感到幸福”这是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最大的收获。对学生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愿把我的一生都献给孩子们,用爱去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挚的朋友,通过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才读《爱心与教育》一下子,我就被他的一颗爱心所折服,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和他们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也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将满腔的热情都洒在了学生身上,将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之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就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学生,每个老师都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好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觉得可以随意地指责学生,也不可以装作是亲近,实则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我们应该和学生耐心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所用的耐心和爱心,用真心与学生交谈,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也敞开真心。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老师呢?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所谓的差生,用所谓的正义来批评那些喜欢捣蛋的学生,用所谓的公平来冷漠那些落后的学生。殊不知,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对待学生,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关爱。

应该学会赞美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所取得成就,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引导他们,有时都不需要言语,只要让他们感受都自己的一颗爱心,学生就会自我反思,走上正确的路途,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反之,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己当初的想法就会背道而驰了。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过程散发温馨的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勤奋刻苦,保存好学生的心血,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而现在很多的老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会随意的丢在了一边,也不会好好的珍惜学生的努力成果,我们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和李镇西老师好好学学,收藏好学生的一切努力成果,同时这也是自己教学成果的见证,在多年的后某一天,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重新展开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将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己,也会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是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会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我们应该好好的和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将满腔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一切的爱心,应该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让学生以有我这个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习,生活也更加有效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

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时、一天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每时每刻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牵挂和爱护;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一个如李老师所说的象万同这样的差生。阅读此书时,我不断的反复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怎样。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可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一而再,再二三的犯错误,我还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吗?我不会,我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他无可救药,会放弃。我们花的功夫和心血远远不如李镇西老师,我们的教育智慧、技巧远远不如李老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零星的、间断的、不恒定的,而李镇西老师的爱一如行走沙漠的疲惫者得到了甘霖,又如同痛苦无助、暗夜孤独的人赢得了星光,让人找到自信、自尊,让人振奋。这正是李镇西老师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根本原因。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了《爱心与教育》,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相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

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

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6

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感人故事,书中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

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这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7

“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

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

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李老师的教育情怀深深折服,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怀啊!相比较于年轻时候的李老师与现在的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步入教育行业已有1个年头,却仍未想清楚自己为何走上教育之路。读到李老师这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童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时,像是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因此,我想先借用李老师几句话抛砖引玉。

童心与爱心——“童心是师爱之源。只有童心才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充满了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选择教育,只是众多行业里的一种选择而已。而在选择教育之后,没有爱心,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李老师面对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倾其所有,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对待,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信任,感激,实属不易。反观自己的教学,没有一点个性与独创。每次上课也是面对一大班学生,上课,下课,改作业。对于步入教育行业1年的我来说,早已对这样的流程感到疲倦。幸好,读到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他的教育情怀和课堂把控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领悟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

“在爱的呵护下,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让同学因我的而感到幸福”这是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最大的收获。对学生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愿把我的一生都献给孩子们,用爱去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挚的朋友,通过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才读《爱心与教育》一下子,我就被他的一颗爱心所折服,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和他们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也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将满腔的热情都洒在了学生身上,将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之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就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学生,每个老师都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好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觉得可以随意地指责学生,也不可以装作是亲近,实则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我们应该和学生耐心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所用的耐心和爱心,用真心与学生交谈,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也敞开真心。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老师呢?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所谓的差生,用所谓的正义来批评那些喜欢捣蛋的学生,用所谓的公平来冷漠那些落后的学生。殊不知,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对待学生,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关爱。

应该学会赞美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所取得成就,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引导他们,有时都不需要言语,只要让他们感受都自己的一颗爱心,学生就会自我反思,走上正确的路途,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反之,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己当初的想法就会背道而驰了。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过程散发温馨的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勤奋刻苦,保存好学生的心血,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而现在很多的老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会随意的丢在了一边,也不会好好的珍惜学生的努力成果,我们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和李镇西老师好好学学,收藏好学生的一切努力成果,同时这也是自己教学成果的见证,在多年的后某一天,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重新展开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将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己,也会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是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会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我们应该好好的和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将满腔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一切的爱心,应该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让学生以有我这个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习,生活也更加有效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

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时、一天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每时每刻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牵挂和爱护;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一个如李老师所说的象万同这样的差生。阅读此书时,我不断的反复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怎样。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可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一而再,再二三的犯错误,我还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吗?我不会,我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他无可救药,会放弃。我们花的功夫和心血远远不如李镇西老师,我们的教育智慧、技巧远远不如李老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零星的、间断的、不恒定的,而李镇西老师的爱一如行走沙漠的疲惫者得到了甘霖,又如同痛苦无助、暗夜孤独的人赢得了星光,让人找到自信、自尊,让人振奋。这正是李镇西老师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根本原因。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了《爱心与教育》,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相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

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

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6

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感人故事,书中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

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这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7

“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相关参考

初一读书笔记500字

...重要性,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在我读过的一本本书中,《当代小学生》让我铭记于心,受益匪浅。我与它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开学后不久,老师给我们发下了第一本《当代小学生》,刚拿到手里翻看了几页,读着读...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范文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通用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通用篇),欢迎阅...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精...

《创业史》读书笔记1500字

《创业史》是当代著名文学家柳青所著的一部红色经典著作,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式巨著,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读完《创业史》,感触良多,合上书卷,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愫在心头久久难以退去,...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篇),仅供参考...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通用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读书笔记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读书笔记(通用3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镇西《我的教育心》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欢迎...

《幼儿园环保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环保教育》读书笔记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环保教育》读书笔记,欢迎大...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精选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精选篇),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