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Posted
篇首语: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卫生监督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卫生监督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卫生监督工作汇报(一)
罗田县200年卫生监督工作情况汇报
200年卫生监督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监督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三为一体的工作模式,把卫生监督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强化监督执法意识,狠抓监督制度的落实,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监管行业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全县公共卫生状况和医疗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现将200年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强化协作,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一)强化卫生许可意识,规范卫生许可行为
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是卫生监督工作主要职责,全县卫生监督员认真开展学习《行政许可法》活动,了解《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明确本级卫生行政许可事项条件、程序、期限,规范了行政许可行为。对卫生行政许可我们实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否定事项报备制。公开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准入条件和收费项目,为申办者提供须知等材料,热情接待申请人,耐心解释和指导申办人填写有关申请材料等,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严格把好准入关,逐步提高准入条件,使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我县卫生许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700户,其中生产加工企业户;食品批发零售企业42户;餐饮业60户;集体(学校)食堂3户;食品摊贩32户;公共场所72户。监督覆盖率为100%。培训从业人员26人,培训率为100%。
(二)积极开展专项整治,确保监督不留空白点
1、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是今年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多次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元月份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0家。共检查生产加工单位7家,经营单位100家,餐饮单位1家,集贸市场3个,检查卫生许可档案资料700余份。使全县的食品卫生有了较大好转,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为100%,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率为99.%。
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完成了200年直管单位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对涉水和饮水产品生产企业实施现场卫生监督10户次,现场采样20份,完成桶装饮用水专项检查,并公示抽检结果。
3、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十一月份我局与县教育局联合对66所学校70余家食品和公共场所实施了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对3家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完成全县学校卫生档案建档工作,保证了6月份学生高考期间食品安全。
(三)集中力量,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有效地开展以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弃物、生物制品等为重点全面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开展了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大型厂矿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消毒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对疫情报告责任单位进行了传染病疫情报
告监督检查,促进和规范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开展。依据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围绕本县重点传染病防治问题,结合县监督检查方案组织成立了两个执法检查小组,以地域划片的形式,把工作任务安排到组、落实到人,举办培训班,明确传染病重点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为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今年共出动监督人员30人次,对全县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县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及分院1家,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360家,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四) 突破职业卫生瓶颈,放射防护安全的监管到位
针对企业职业健康体检率低、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档案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大职业卫生宣传贯彻力度,重点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监督指导,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督促用人单位进行整改落实。今年我们会同安监局对全县涉及职业危害的厂矿进行了检查,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全年共完成体检4600人,并对3家重点厂矿单位建立了职工健康档案,为下个年度职业卫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组织对医疗单位放射工作进行检查,共检查医疗单位2个,持有放射工作许可证2家,放射单位都取得《放射工作许可证》,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都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并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
(五) 扎实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的监督检查和“问题奶粉”的清查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根据国家“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上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在我县的发生和蔓延。县卫生局抽调20名卫生监督员组成4个检查小组,重点对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餐饮业、自来水厂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出动卫生监督车辆2台次,共检查2000户次,自来水厂12户次,共制作各种卫生监督文书200余份。
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从9月14日开始,我县抽调12名卫生监督员,分成3个检查小组,对县内幼儿园、学校和有关餐饮消费单位对问题奶粉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到目前为止,共检查幼儿园7家,学校69所,相关餐饮单位126家,没有查出的问题奶粉。
(六) 周密部署,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县卫生局、县公安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行动,各部门既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又相互配合,在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局的配合和支持下,对全县非法行医活动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是查处无证行医、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非法从事诊疗活动、药店坐堂医生等非法行医活动,共检查各级各类机构、单位、个人10户次,出动监督人员72人次,出动车辆2辆次。查处无证行医1户次,取缔1户次,罚款9000元,没收药品器械价值3000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科室1起,罚款2.3万元;查处承包科室2起,没收非法所得及罚款共计7.1万。查处药店坐堂行医1起,没收非法所得及罚
款共计7020元。通过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各种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的势头,进一步规范了全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二、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效能建设
我们建立完善了监督稽查制度,深入开展监督稽查工作。200年我们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违法案件起,立案起,处理结案率达到100%;对举报、投诉案件,我们及时进行了依法督促办结,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强化了被监管单位负责人是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思想,强化宣传引导,层层签订卫生安全责任书,从而提高了经营单位主动整改、自觉遵守卫生法律意识的主动性,形成了卫生监督部门和被监督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专项培训工作:9月份,举办了食品、餐饮业、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人等培训班,学习法律法规及量化分级管理的有关要求。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全年参加食品卫生专项培训共126人。
三、2009年的工作思想及举措
2009年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化卫生监督改革为契机,依照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政事分开、综合执法、全面覆盖、全程质控、严格许可、严谨处罚、内强能力、外树威信、线片综管、量化考核、强化职责、探索创新的总体思路,严格履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执法职责,力保社会卫生安全,为促进罗田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罗田作出新的贡献。
为实现2009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采取如下举措:
(一)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卫生监督局与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工
卫生监督工作汇报(二)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工作情况汇报.txt夯实基础 强化协作 推动卫生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桓台县卫生局 (2007年3月7日)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们坚持“监督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三为一体的工作模式,把卫生监督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强化监督执法意识,狠抓监督制度的落实,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监管行业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全县公共卫生状况和医疗秩序有了明显好转。2006年9月,代表我市通过了省督导组对卫生监督执法6号、7号行动工作情况的检查验收,受到省督导组领导的较高评价。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保证卫生监督工作扎实开展 加强领导是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除每年制定下发卫生监督工作要点、执法行动方案,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外,在每年的卫生工作会议上都要求各级高度重视卫生监督工作,强化执法和责任意识,确实把卫生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县里专门成立了医疗市场治理整顿办公室,组建了医政执法大队,在各镇设立了中队;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监督制度,把卫生监督工作纳入卫生工作年度目标千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化建设,保证了各项卫生监督措施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全省卫生监督执法系列行动陆续实施,我们以此为契机,把搞好专项治理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卫生法律、法规的具体行为,作为卫生监督的首要工作,明确任务、强化职责、认真落实。具体环节上,把开展卫生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目标和效果列入卫生监督业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采取统一调度、上下动员、分工包片、集中治理、调查反馈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卫生监督执法活动的深入开展。 夯实卫生监督网这个基础,是我县卫生监督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全县卫生监督网络建设。一是巩固完善农村卫生监督管理组织。乡镇防保站作为基层的卫生管理组织,我们高度重视其在工作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建章立制、落实政策、强化管理,防保体制得到进一步巩固,使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有保障、财力有基础、工作有人抓,实现了全县卫生监督的无缝覆盖,全县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上岗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二是充分发挥各级卫生监督员的职责。对全县卫生监督员实行统一
管理,制定了学法执法制度,定期组织培训,进行统一调度,实行集中执法。加强了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装备和能力建设,稳定了队伍,提高了素质,打牢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保证了全县卫生监督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协作,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近年来,我们根据卫生监督工作的形势要求,突出重点,强化协调,大力实施联合监管措施,使卫生监督工作更为有力和顺畅,全面提升了卫生监管水平。一是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工作实施联合监管。每年初都分别与县教体局、县建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对全县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卫生专项检查的通知》、《关于对全县建筑工地食堂进行卫生安全检查的通知》。联合县教体局对全县学校、幼儿园食堂一年至少开展三次集中检查,对高、中考餐饮单位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实施留验制度,切实保证了全县学生用餐的卫生安全;会同县建管局对全县11处建筑工地食堂每年进行两次全面检查指导和审核验收,对符合条件的发放了卫生许可证,并采取巡回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使全县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保障了农民工的饮食安全。此外,我们还协调有关部门,将原来由县、镇两级管理的41家企事业单位食堂划归县级统一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和内部招待所全面进行监督检测,监督检测覆盖率达到9%以上。二是对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施联合监管。结合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桓台县县域企业安全生产层级管理实施办法》之际,协调县政府将卫生部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纳入工业企业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定期参与县政府组织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与县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我县重点监控企业进行卫生安全检查的通知》,并将企业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列为重要内容,把2006年在工业企业中开展的4号、号专项行动和6号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检查能够有的放矢,得以顺利实施。三是对医疗市场整顿实施联合监管。联合公安、工商、监察等部门,实行了上下联动、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大力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据不完全统计,专项行动中检查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4个,查处案件总计124起,罚款6000元,没收器械29件,没收药品12箱,没收非法所得6万元。对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非法义诊推销、非法开展医学美容项目、非法开展牙科诊所等重点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共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43处,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执业4人;查处非法义诊推销24起;查处非法开展医学美容项目起;查处非法
开展牙科诊所12家,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三、加大力度,狠抓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我们根据当前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从面上抓好了几项工作:一是严格卫生许可。今年初,依据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山东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按照“分类规范、定期公告、集中办理”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统一换发工作。大力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发放卫生许可证监督制度,对所有换证单位进行了规范、引导、审查,使大多数单位做到合法、规范经营,为有效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全面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新型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我们在桓台宾馆首批通过A级达标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以餐饮业、学校食堂、大型超市(商场)为重点,全面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此外,我们在鼓励引导被监管单位实施量化管理,积极创建A级单位的基础上,对获得A级和B级的单位公开通报表彰、减免监测费用,实施政策扶持,使经营单位争创意识和自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量化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加强监督稽查和宣传引导。我们建立完善了监督稽查制度,深入开展监督稽查工作。2006年我们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违法案件12起,立案11起,处理结案率达到100%;对市卫生局监督所移交办理的10件举报、投诉案件,我们及时进行了依法督促办结,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强化了被监管单位负责人是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思想,强化宣传引导,层层签订卫生安全责任书,从而提高了经营单位主动整改、自觉遵守卫生法律意识的主动性,形成了卫生监督部门和被监督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各位领导,我县的卫生监督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区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卫生监管水平,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卫生监督工作汇报(三)
犍为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
二〇一〇年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县政协各位领导:
上午好!
犍为县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卫生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的关心指导下,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全年的工作任务,着力强化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提高全队卫生执法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以打击非法行医、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开展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和学校卫生、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的专项整治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为重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境内无一起传染病暴发流行、无一起食物中毒、无一起职业病危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为构建和谐卫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了新的贡献。去年代表乐山市卫生局顺利通过省卫生厅卫生监督重点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犍为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成立以来一直负责全县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职业、放射卫生、化妆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医疗机构管理、传染病管理、群体性聚餐管理以及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九大项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担负着保护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
200年被例入首批国家中西部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当年10月市卫生局同意下拨100万元卫生事业经费修建卫生监督所,县委、政府无偿划拨1.9亩土地修建监督所办公大楼。办公大楼于2006年3月日动工修建,2006年11月30日竣工正式投入使用,占地1.亩,建筑面积96平方米,是四川省当时唯一一所新建县级卫生监督所办公大楼,是全省卫生监督所的样板工程,同时也是上级领导对我县卫生监督项目建设高度关心的成果。大队共有卫生监督车2台,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取证工具以及办公设备基本能达到《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中标准的0%。
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构建卫生监督长效监管机制,按照省卫生厅要求,我县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于200年3月正式启动,200年10月经乐山市支队培训考核、县卫生局审核,共聘用符合条件的69名同志为卫生监
督协管员。卫生协管员担负起了辖区内预防性、经常性卫生审查、群体性聚餐监督、卫生法律宣传、信息报送和数据收集报告等工作,实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卫生监督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执法关口前移。
县大队把全县6个片区、30个乡镇及其管辖的村组和城区7个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构建成“队长负总责、队员责任到乡(镇)、乡镇协管员为网格基层网员”的从上到下“金字塔”式卫生监督网络,确保每个乡镇网格中有1-2名协管员、1名片区负责人和1-2名卫生监督执法大队队员。
三、强化人员素质,努力提升战斗力
为进一步提高卫生执法监督人员的综合执法监督能力,大队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交流学习形式,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团队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今年,我队共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班7期,培训业务骨干13人次;外出参观学习次,参加人员36人次;请市支队、兄弟单位现场指导4次,参加人员4人次;全员培训卫生监督员9人次,全员培训卫生协管员13人次。
四、严格许可程序,严把卫生行政许可关
为全面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使卫生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合法,体现卫生行政许可的公开、公平、公正,我队进一步健全了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程序,严把了卫生行政许可重要关口。
全年,共受理各类卫生行政许可936件,其中,餐饮业29件、公共场所71件、生活饮用水4件、医疗机构602件,现场审查936件,按时办结936件,卫生行政许可受理率、资料审查率、按时结办率均达100%。无一例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案例发生,实现了卫生行政许可零投诉的目标。
五、强化行业培训,增强行业自律
一年来,为提高我县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公共场所、医疗机构负责人、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法规意识,明确法律责任,我队开展了卫生相关行业培训工作。共举办食品安全培训22期,受训负责人、从业人员937人;学校卫生培训期,受训卫生管理员、从业人员36人;公共场所培训7期,受训负责人、从业人员20人;医疗机构培训7期,受训法人代表、医务人员96人。
通过行业分类培训,行业负责人的卫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医疗、卫生安全环境得到日益改善,增强了卫生相关行业的自律性,卫生相关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
六、增强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
(一)、积极开展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今年,在经常性监督检查基础上,开展了餐饮经营单位的食用油、问题奶粉、一次性塑料餐具等10余项专项整治,共出动车辆17余台次,出动卫生执法监督人员206人次,监
督检查餐饮业1026户次、建筑工地食堂2户次、职工食堂6户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全部依法要求立即或限期整改,并及时跟踪督导验收,直至合格为止,累计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993份,纠正不规范卫生行为403户次。
(二)、加强食品安全保障
1、开展高、中考期间卫生保障工作
为有力保障高、中考期间广大师生食品安全、住宿卫生,我队对全县各承接考生的食宿点采取了提前卫生监督检查与入住后的巡回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食品采购、粗加工、烹调、留样、餐饮具消毒、住宿环境通风、用具消毒、生活饮用水等环节进行了仔细监督检查,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安全、卫生、舒适的食宿环境。
2、其他重大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我队卫生执法监督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年夜饭”、“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大型经贸、政治活动、会议接待、“两代会”等10余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通过专项整治和安全保障,有效解决了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全县的餐饮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七、狠抓学校卫生监督,校园行动有保障
卫生监督工作汇报(四)
张家湾镇卫生院2012年卫生监督协管
工作汇报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安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上半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和乡年初制定的卫生监督协管安全工作计划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强化保障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监管机制确卫生监督安全 (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党政办、派出所、
文广局卫生城市创建汇报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三城同创”千人动员大会以后,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本系统的“创卫”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迅速把“创卫”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阶段工作情况
1.加强领导。成立了文广局“三城同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部署、督查本系统“三城同创”各项工作。制定了“创卫”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卫”工作联络员,从组织上加强对“创卫”工作的领导。
2.建章立制。我局历来重视卫生工作,2005 年以前即已制定机关卫生制度,对卫生包干区进行了划分,规定每星期对卫生包干区清扫1 次,现又按照县创卫办的要求每月 18 日大扫除 1 次,做到不留死角;对下属单位的“创卫”工作进行了督查。
3.强化宣传。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均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县“三城同创”千人动员大会的主要精神,做到全系统干部职工人人知晓。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加强“创卫”工作的舆论宣传,在县广播电视台还开辟了“三城同创”新闻专栏,对我县“创卫”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报导;县文化馆承办的“三城同创”文艺晚会正在策划、编排当中;局属其他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创卫”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县广播电视台要继续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务使“创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县采茶剧团要编排“三城同创”内容的小戏下乡巡演;县电影公司在送电影下乡时在影片放映前要先播放“三城同创”等内容的宣传标语。
2.加大督查力度。对局属各单位的“创卫”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三、意见和建议
目前县城土建工程较多,闹市区经常尘土飞扬,影响市民身心健康,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除尘;洒水车每天上午下午应各洒水2 次以上;对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和处罚。
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第一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2016城乡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一、我区城乡社区建设的现状:
我区共有城乡社区77个,其中:城市社区34个,农村社区43个,绝大多数农村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建设标准。近几年来,我区投入200万资金建成农村社区村卫生室46个、警务室3个,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治安、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共10多项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全区9%的村建有卫生计生、农资供销等社区服务站(点)。
几年来,全区用于城镇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达到00万元,34个城市社区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2个,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为了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通过在社区开展“创先争优”和“星级社区”活动,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涌现出昌明、景航等个全市先进社区。各社区健全了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三防”立体防范体系。目前,全区共有34名社区民警,34支治安巡逻队伍,有个小区实施了全封闭,2个小区新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
今年,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小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区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把街道、街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稳步推进竟成镇街居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鱼山、丽阳、荷塘等西区乡镇小城镇规划,重点抓好鲇鱼山小城镇建设。这些举措必将大力推动我区城乡社区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二、推进城镇化对城乡社区的作用和影响
(一)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一是由城中村改造拆迁所引发的利益矛盾、下岗职工再就业、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城市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我区每年处理的上访案件,有相当部份是城中村改造拆造引起的。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区竟成镇“城中村”改造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都在促使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不断产生利益诉求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排斥甚至对立的状态。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小农意识与城市文明实现对接过程中会产生矛盾。我市管理比较的差地方往往是城乡结合部,如竟成镇村、村等,由于这些村民不能很好适应城市文明,从而引发了社区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如在社区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屡有发生。
(二)社区在城镇化过程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功能和地位日益突出,而要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离不开社区,因此,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有着紧密的关系。社区在城市文明建设发挥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市创建文明城过程中,社区干部和社区志愿者清扫街道、维持交通秩序等工作中付出辛勤的汗水。十七大代表森林社区主任李金霞在拥军优属、社区党建等工作做出有目共睹的成绩。
(三)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就目前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小城镇与农村社区的关系,就像小动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一样。就我区鱼山镇、竟成镇城镇化比较高的乡镇来看,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场所。同时,城镇也是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场所。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影响农村社区的建设。
三、城乡社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社会保障制度制约城乡社区协调发展。我区目前建立的是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这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违社会公平,面且制约城乡社区协调发展。农村社区,只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滞状态,其它保险项目还未实施。这种城乡社会保障相互隔离、发展水平不一的客观现状,不但阻碍城乡统筹发展,延缓城镇化进程,导致城乡社会矛盾的加剧,而且不适应城乡社区协调发展。
(二)城乡社区工作各级部门没有有效合力。城乡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但现实情况是涉民部门各干各的,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这样势必出现工作严重失衡,也制约了城乡社区建设上水平。
(三)投入不足成为城乡发展的最大矛盾。城乡社区建设和运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社区建设资金主要靠“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筹集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由于社区建设资金缺乏,社区设施相对不足。从街道来看,还有30%的社区是租房、借房,所有的社区办公经费短缺。薄弱的基础设施和落后的办公手段使社区满足不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求,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另外,由于经费短缺,社区工作人员没有纳入社会统筹,不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社区工作人员有后顾之忧,较低的待遇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一是政策制度缺陷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基本的土地资产还不能进入市场。另外,户籍制度缺陷,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社会保障制度缺陷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二是土地经营制度缺陷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承包土地的易变性及短期性,使得农民不能形成有效的投入,农业生产率低;过于细碎的土地分割缺乏规模效益,不利于农业产业化。
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城乡社区党的建设
要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健全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以街道、乡镇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工作为载体,社区内单位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党建工作格局。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和引导社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支持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
(二)转变城镇基层政府职能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要面向社区,明确与社区之间的职责和关系,做到人员配备、工作重心、服务承诺、监督考评、工作经费到社区。要强化“小政府、大社会”意识,保障社区居委会依法独立行使管理社区的职权。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沟通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桥梁作用,代表居民及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依法协助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按照“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原则,将社会性服务职能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交由社区承担,对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的事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实现社区管理责、权、利的配套统一。
(三)搞好农村社区建设,要进行体制创新
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要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利,允许农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等多种形式将承包地流转。其次,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发挥市场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元户籍制度。首先,要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落户,允许地方户口在农村城镇之间迁移,同时也要允许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和劳务市场进入大城市工作,逐步降低人口迁移的门槛,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其次,户籍与社会待遇脱钩,消除户籍所引起的社会公平问题。
(四)规范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合力。建议由省、市两级出台文件,规范各级涉及城乡社区工作部门的工作职责,逐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搭台协调,部门积极参与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任务明确,责任到位,上下配合,各部门相互协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希望成立城乡社区办公室,主职责是负责研究制订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实施方案;负责协调各部门和指导各街道(镇乡)社区建设工作等具体工作。该机构的建立,能进一步规范了城乡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推动社区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第二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2016全市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成就概述
近年来,我市着眼于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为抓手,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村文化网络、文体设施基本健全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据调查,全市20个镇区全部建有文化机构。镇文化服务站、文体健身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332个行政村中,除了村村建有村文化室和村农家书屋外,全市投资2000多万,已使每村都建有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路径等设施的休闲活动中心,新建集中居住点的文体设施也在逐步健全。同时,文化部门还拟定了《市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章程》和《文化志愿者管理意见》,招募了41名农村文化志愿者,缓解了基层有阵地无管理人员的尴尬局面。基层农村文化服务正逐步由单一层次向市、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发展,投入主体逐步由单纯公办向公办、民办、个体办方向转变。逐步构建起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保障了市民的文化权益。
(二)公益文化活动深入农村社区
近年来,我市以“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为载体,不断创新公益文化活动,使城镇文化向农村渗透。基层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也初显成效,大多数镇村基本做到了阵地有人管理、活动有人组织。各镇文化站全年开放不少于200天,能正常开展书报阅览、体育锻炼、艺术培训、综合展览等多项活动。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藏书平均不少于1000册,每天接待读者0人次以上。基本达到镇每月、村每季一场文化活动,平均每阵地每月接待群众均在200人次以上。全市有各种形式的民间剧团11个,被各镇村聘为文艺宣传队,常年为百姓演出,年均演出20000多场,观众累计达600多万人次。市文化部门每年送戏下乡10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4400多场次,图书流动服务点遍地开花。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已成为文化惠民的经常性活动。常年不断的公益文化活动让农民的生活渐趋丰富多彩,文化公益活动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念,拉动了农村的文化消费。
(三)农民的文化参与意识逐步增强
近几年,我市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主阵地,人民群众自办文化为补充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兴起。文化宣传部门的文化援助,催生了群众文化的内生机制,发生了由高层“送文化”向基层群众自主参与文化活动的可喜转变。社区文化活动、老年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开花。“城乡文化互动”工程实施后,各镇认真编演节目,向居民展示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发展的成果。吴窑沈甸、如城阚庄、雪岸凌云、林梓桥口、东陈尚书等镇10多个村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节,群众参与度前所未有、市民反响十分强烈。“放歌巨变”、“小康之歌”、“开放颂”、“腾江越海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式的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演出人员中有农村老文艺骨干,有近几年从艺校毕业的新生力量,也有社会的一般文艺爱好者。从“社区文艺大调演”到“民间艺术团体优秀节目汇演”;从首届中国小康村篮球赛到机关和乡镇文化体育……乡村文化体育赛事如火如荼。白蒲镇沈桥社区连续八年举办农民艺术节,近万名农民主动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团队和特色家庭团队:如城锦绣莲湘队、宏坝老年文艺队、九华通剧团被评为“市特色团队”;王勇等四个家庭(团队)分获省和市一等奖。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近年来,我市紧扣科学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作为后发地区的实际,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着力用富有特色的先进文化凝聚全市人民,不断夯实全市上下团结奋斗、跨越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全市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围绕“弘扬新时期城市精神,助推桥港经济腾飞发展”主题,举办了新时期城市精神论坛、新时期城市精神演讲比赛、征文竞赛,创作了城市精神系列歌曲广泛传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我市还连续开展了“学赶张家港,建设新”、“沿江开发助腾飞,五年巨变看”、“建设全面小康,共创美好生活”、“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跨江争八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四大主题活动分别组织拍摄了《惊涛拍岸》、《大江作证》、《大地放歌》、《转型背后的“转型”》等四部大型电视政论片,组织市民集中观看,广泛开展讨论,引导全市干群深切感受我市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总结跨越式发展的宝贵经验,牢固确立持续腾飞的新标杆。扎实有效的文化教化和激励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市干群思想的大解放,富有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确立。领导重视文化建设是我市农村文化繁荣最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提供了先天基础
厚重的历史文化环境是我市文化建设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古邑,建县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近代中华第一大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我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理学先驱胡瑗、文学家冒辟疆、戏剧家李渔等文化名人辈出。有涉及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1项文化成果被列入国务院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肥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使新时期文化建设之树枝繁叶茂。近年来我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新时期文化建设为抓手,培育出两个被中央领导批示由中央媒体集中宣传的全国重大典型“爱心邮路”和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赵小亭,深入推进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爱心文化”的建设。以“爱心邮路”为发端,“爱心基金”为基础,“爱心超市”为窗口,“爱心大使”和“爱心团队”为示范的爱心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催生了一系列奉献爱心、共建和谐的先进典型,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确立爱心文化内涵、丰富爱心活动载体、挖掘爱心典型、推广爱心文化品牌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倡导了凡人善举的价值导向。富有成效的爱心文化建设带动了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日益被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三、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文化管理体制欠顺,某些基层文化机构工作缺位
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然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一些镇文化站有名无实。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人事权归属乡镇,名义上整合了资源,事实上则削弱了文化职能,使市文化主管部门对人、财、物、事四权下放的镇文化站的管理鞭长莫及,用人机制不畅。受编制管理框框的限制,优秀人才既难进来,又留不住。致使“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成了一句空话。薄弱的人员力量与繁重的文化建设任务形成鲜明的反差。尤其是专业人才缺乏,成了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经费投入机制单一,支撑文化工作有效运转的财力不够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件中,虽然都要求“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但由于没有硬性规定,这些要求往往得不到真正落实,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地方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的比例没有随着财力的增长而增长,如果扣除项目建设和政策性增资因素,有的甚至是负增长。相当一部分的镇文化站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不足。
(三)基层文化队伍结构不优,专业人才匮乏
镇文化队伍老化,文化人员结构不优,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全市镇文化站在七、八十年代招聘的一批文艺骨干,到现在年龄已经老化,有的接近退休,不少文化工作者离岗“转业”,弃文从商、从工,谋求他路。后来补充的新生力量,大多是从乡镇机构改革中分流过来的,懂文化、能胜任的不多。文化机构人才缺乏,青黄不接,专业艺术人才更是匮乏。有些镇文化工作者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甚至出现了虽有文化专职干部的编制而无人员的不良现象。乡镇机构改革时充实进文化机构的机关裁员既无必备的专业知识,又缺乏工作热情,工作难有起色。
(四)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开展,缺乏积极的组织和引导
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组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能够组织和承担演出、放映电影等文化活动,组织安排文化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税费改革后,村级经费来源不足,客观上造成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难度。承接文化活动的主体,不再是基层组织,而是婚丧嫁娶的个人。从而形成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自发、松散、不经常的局面。农村民间文艺团体,也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和组织,演出市场信息不畅,表演艺术水平不高。有些村文化室缺少群众喜爱的书籍和相关设施设备,不能很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五)对农村文化工作仍有“软肋”观念,基层干部动力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欠硬。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现在所有精力几乎全在跑项目、揽资金、达指标等经济工作上,没有精力顾及文化建设。二是位置欠硬。上级对镇村干部的政绩考核偏重考核经济业绩而不注重考核文化发展业绩,使得一些镇村干部觉得抓经济立竿见影,抓文化难见成效,不太愿意将有限的经费投入文化事业发展。三是手段欠硬。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不少镇村文化活动只能靠拉赞助求支援来被动应付。
四、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将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认识提高到应有的位置
镇党委政府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当前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要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和帮助解决本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文化工作评价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一起下达,一起考核,同样奖惩,进一步增强抓好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建设,支持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理顺文化管理体制,落实各项文化事业政策
镇村领导要按照中央、省有关文件的要求,大力整合农村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将其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文化事业政策,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经费要由市级财政足额直接落实到文化站,防止挪作它用。对中央、省转移支付的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并建立与地方财政拨款挂钩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三)优化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
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抓住文化事业发展的机遇,科学合理地确定文化单位的人员编制及其比例结构。对编制已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单位,通过改革分流的办法消化非专业人员,为引进专业人才创造空间;对缺编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给予支持,适时引进优秀专业人才。要加强活跃在乡村的民间艺人的培训和演出管理。镇文化站要建立文化市场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提供演出需求信息;市文化部门要定期对民间团体文化艺人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演技水平;要加强对民间艺术团体演出内容的管理,确保演出内容健康向上,使之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供保障镇党委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村文化室进行改造和兴建。把村文化室建设与党支部活动室建设结合起来,集中有限财力,坚持建设标准,做到一室多用。农民科技文化中心示范户建设,要采取部门支持、对口帮扶的办法,积极促进发展。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帮助、扶持农民经营文化产业,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力争建设一批与更高水康社会相配套、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基层文化阵地。大力培育文化“特色镇、示范村、中心户”,使之成为开展农村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开展农村思想文化教育的理想阵地。要着力推进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功能提升,加强该方面的阵地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积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
各镇党委政府要积极整合本地区原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资源,使其发挥综合性、整体性效益。农村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可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及有线电视、数字电视项目实施共建;镇文化站与成人教育中心设施实施共建;镇文化站图书室与当地中小学图书室实施共建。使之实现共同发展,以有效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第三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20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借鉴“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以“五争五强”(即争创五星级班子强核心,争当创业型干部强素质,争建规范化机制强管理,争学郑培民精神强服务,争创现代化新农村强实力)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先锋工程”。现将近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行以“两推一选”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机制,选好配强两委班子
1、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顺利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两推一选”是指以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2001年我们在全县确定了30个支部开展了“两推一选”的试点,在2002年的支部换届时全部推行了“两推一选”。村委会换届我县自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于2000年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公推直选;在去年的村委会换届中又全面实践了公推直选的选举办法。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6个村实行了“两推一选”,占99.1%;33个村进行了公推直选。通过换届,一大批年纪轻、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村两委会班子,提高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和指导工作到位。县委专门成立了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指导)小组;实行了常委分片责任制和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并从人大、组织部和民政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分片指导小组,直接到乡镇和村具体指导。各乡镇实行了乡镇领导联片包村责任制,对“重点村”主要领导亲自挂钩联系。同时,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从机关部门中抽调了66名骨干力量,组成21个县驻乡镇工作指导组,对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实行全程跟踪指导。
二是按章依法办事到位。在选举前对所有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指导人员和工作人员及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学习党章、“一法二办法”,确保人人掌握选举工作程序;把好了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提名关、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关,做到法定程序一个不少,应交给选民的权利一点不留,使工作环环相扣。同时,充分发挥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作用,对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既使其发挥核心作用,又确保做到公道正派;既指导到位,又不包办代替。
三是两委候选人的素质到位。在支部换届选举中,我们制定了“五有五不准”的任职标准,在村委换届中制定了“四有四不宜”的任职资格条件,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在确定候选人时乡镇党委和村选举委员会严把政治素质关,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从候选人名单中“拿掉”。从这次换届选举的结果看,一些素质不高、任期内工作业绩较差的支书、主任纷纷落选;在此基础上,一大批比较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当选为村支书和主任。新一届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村级班子更富有战斗力。如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职数有所减少,主任和委员总数为1074名,比上届减少179名,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62%,比上届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实行“四个一批”,着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一是公开竞聘一批村级配套组织及后备干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推行公开选拔村干部工作的意见》,通过公开岗位、条件、推荐报名、考试考核、组织考察等程序,把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如在对村会计的选拔中我们实行了任职资格制、任期制和聘任制等“三制”式选拔,共公开选拔村会计341名,村助理会计20名。二是每年公开评议一次村干部。在村干部述职的基础上,公开评议村干部,评议采用两票制方式,一票是全体党员的评议票,一票是村民代表的评议票。五年来在评议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村干部共19人,分别受到了警告、限期改正、劝退、降职、免职和撤职处理。三是公开选派一批村干部。对“三多”(矛盾纠纷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来信来访多)支部、贫困村等一些无合适人选的“老大难”村,从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干部一到村任职或帮助工作。近三年来
第四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拟出台文件的情况汇报》
《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起草说明
市民政局
(2009年9月16日)
一、我市出台农村社区建设意见的依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作出了‚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准确分析判断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作出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形势下的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年11月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大会。赵洪祝书记作了如下批示,‚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按照‘群众自治、管理有序、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的总体目标,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实践,整体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崭新局面。‛会上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浙委[200]106号),对全省农村社区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2009年4月省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浙社建[2009]3号),对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并对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作了分解。
2009年月21日,嘉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并对今年农村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作了分解,要求我市有40%的行政村开展农村社区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并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嘉社建[2009]4号)。6月12日,嘉兴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嘉委[2009]2号)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
二、我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
我局把建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并开展一站式服务作为09年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工作来抓。根据市领导的指示,我们选择了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先行试点一站式服务大厅改造(濮院镇永乐村和石门镇民丰村等),并会同纪委、组织、农经、国土等相关部门,在充分征求镇、村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农村政策,将农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工作的办理程序、主要环节进行认真梳理,明确相关要求,细化操作程序,以工作流程
图的形式固定下来。6月29日在试点村之一濮院镇永乐村召开了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座谈会,各镇、街道副书记、分管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以及部分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在实地参观永乐村一站式服务大厅以及听取民政局关于前期推进工作的汇报后,普遍认为,村级实行一站式办公,不仅方便了老百姓办事,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也有利于内部管理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能。会后,各镇、街道均按照不少于40%的标准上报了今年拟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村。截至月底止,全市已有1个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另有44个村已开始一站式服务大厅改造工作。
应该说,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已开始起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观望和畏难情绪。
2、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尚有待健全完善。我市虽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增加了成员单位,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3、财力保障尚未到位。市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文件迟迟未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未最终确定,这也是部分镇、街道观望、等待的原因之一。
为此,我们建议尽快出台我市《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同时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考核评比,从政策上和工作机制、体制上保障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我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意见的主要内容
6月份,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我市《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并于7月初提交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月17日再次提交市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修改、审议。现将修改后的《意见》简要汇报如下:
《意见》明确了我市建设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落实农村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总体目标:按照‚试点先行、探索推进、由点到面、全面深化‛的总体思路,2009年全市40%的建制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2010年进一步巩固提高,60%的建制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2011年加大力度深化拓展,0%的建制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2012年全面完成,100%的建制村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个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一是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农村社区规划;二是完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包括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完善农村社区群众自治机制、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三是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包括健全、完善和发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农村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和农村社区经营性服务等体系;四是加强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
保障措施:针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一是要加强领导。要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
与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以形成工作合力,并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效列入领导干部实绩分析的内容之一。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市、镇(街道)两级财政应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建设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并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行政村,除给予一次性的大厅改造补助之外,还应解决其长效运作机制问题(可参照嘉兴标准,每年按辖区户籍人口年人均元的标准安排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经费),确实为农村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主体,是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者。农村社区工作人员主要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务工作者组成,按照社区规模大小,一般配备至7人。四是要营造良好环境。大力营造建设农村社区的舆论氛围,激发农村群众投身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努力打造和谐农村社区。
第五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情况汇报》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调研情况汇报
目 录
第一部分 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与启示
一、文件纲要
二、实践经验
(一)新乡市的探索经验
(二)新乡市新型社区典型
1、卫辉市(县级市)比干社区
2、新乡县古固寨镇(富康社区)
3、七里营镇刘庄村
(三)安阳市的探索经验
(四)安阳市新型社区典型
1、曲沟镇
2、安阳市效区洪门新型农业社区
第二部分 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法与思路
一、新型城镇化标准
二、规划配套标准
三、洛阳城镇化建设的几个类型
四、代表性新型农村社区介绍
(一)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建设
建设模式、社区定位、社区亮点、政策支持
(二)孟津县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土地与资金政策、就业与民生
(三)、宜阳县新型农村社区
(四)、诸葛镇新农村社区
第三部分 潢川县爱国新村社区建设情况
第四部分 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新农村社区情况
一、薛店镇建设情况
二、中牟县白沙镇社区
第一部分 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的做法与启示
一、文件纲要
“新型农村社区”的正式提出,来自于国务院2011年9月29日发出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共46条,其中第20条专讲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先后于200、2009年前后由政府主导,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获得国务院认可,近年来不断有中央领导同志前往视察,还有不少省市组团前往参观学习。
二、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成功实践
(一)新乡市的探索
新乡市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辖12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49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万,耕地61.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79元、733元。现国务院确定该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6年开始酝酿、规划、设计、试点,200年全面启动展开,拟把全市370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在城镇周围、产业聚集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共规划建设32个社区,现已基本建成,
新建住房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万户,约0万人。这些新型社区大体可分为“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模式。
资金问题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难点和关键。新乡市的主要做法是: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并给农民适当的建房补贴。
资金来源:
一是财政倾斜。从2009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平均每年达亿元。
二是农民自筹。主要用于建房。
三是贷款融资。近3年,以土地作抵押,共向农发行融资19.74亿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行对到新社区入住的农户,根据每户不同情况,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建房贷款。
四是整合各项涉农资金。这些资金分散使用,如“撒胡椒面”,很难见成效,一经整合使用,效果显著,立竿见影。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五是鼓励社会参与。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制定鼓励企业捐资的优惠政策,累计接受社会无偿捐资2.亿元。
六是集体经济资助。引导鼓励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资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七是实施农民财产权保值增值的筹资方案。通过上述这些办法,据已基本建成的32个新型农村社区统计,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亿元,平均每个社区6000多万元。这个数字不是新型社区最终建成的结算数字,以后还需较多的后续建设资金投
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与建设大中城市所投入的资金,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因为两者投入产出的“效果比”悬殊极大。投入农村资金的效益可以说是乘法效应。也就是说,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办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要省成倍成几倍的钱。
(二)新乡市新型社区典型
1、卫辉市(县级市)比干社区。该社区因古代著名贤臣比干而命名。比干社区由4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共110户,420人,村庄占地16亩,新社区规划占地720亩,可节约土地114亩,建成后可容纳2000户、1万人居住。从2009年启动新社区建设,到目前已拆除36户,迁入新居37户。累计拆除面积261亩,已恢复生态面积70亩,复耕30亩;其余拆除、建设、复耕等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已建成区社区组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文化大院、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健身广场、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等一应俱全,总投资10万元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建设。已入住农户全部转换为城市户籍,城市就业、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等相关政策逐一落实。由此,又引来省里一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积极为该社区承建代建所有后续项目。预计2012年底建成新居40万平方米,增加1104户(包括外村进来)入住。
附:比干社区打造的“江南style” 卫辉市,自西汉高祖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如今,卫辉被誉为中国财神之乡、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第六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继新农村建设之后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把握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年初以来,我们组织力量深入全市9个县(市、区)63个行政村,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走访村民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本调研报告中所说的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行政村的地域范围内,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对行政村进行社区化服务和管理,逐步提高农村服务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扎实构建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上述对农村社区建设内涵的界定是我们这次调研所形成的成果,因此,我们的调研报告也主要围绕着我市农村如何开展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工作这一核心主线来展开。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规划等工作,虽然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属于本次调研报告的范围和内容。
(一) 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历程简要回顾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探索。总体来
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形成工作思路阶段(2000-2007年初)。2000年,在城市社区建设取得显著实效、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巩固提高、延伸拓展”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思路,适时提出了城镇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化管理的概念;200年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城镇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推进城镇社区建设进行了部署;200年3月,市委、市政府发布《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正式把农村社区建设列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2007年1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和谐社区建设的范畴,标志着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这一阶段,在市级层面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召开研讨会、开展学术研究等方式,对农村开展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条件、内涵、工作任务等问题进行探讨,确定了把农村社区建设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口的工作思路,为下一阶段的试点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全市各地广泛开展了撤并村、新农村建设、“百千工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等工作,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此外,2003年以慈溪市在宗汉街道庙山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起点,慈溪市、镇海区等地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这些试点为在全市开展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开展试点阶段(2007初-2009年初)。2007年4月,慈溪市、镇海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区),由此拉开了全
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序幕;200年月,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初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任务;200年11月,市民政局在慈溪召开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07、200年试点工作经验,并明确下一阶段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200年12月,市委出台《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推进新时期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又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一阶段,市级共下拨10万元福彩公益金资助全市1个村开展试点,加上各地相继开展的县(市、区)级试点,全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村达到39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试点工作,积累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规范社区管理等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09年初-现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不懈努力,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初期工作基本完成,目前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约需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年初到现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市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市民政局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对今后几年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明确。市委、市政府也已确定在月底前召开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 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如前所述,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经有391个村开展了农
村社区建设工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如果用传统的地理位臵(城郊村、集镇村、中心村)、经济发展程度(农业村、工业发达村、小康示范村)、人口数量(00人到000人不等)、规模大小(含自然村的多寡及地域面积)等标准来对这些村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类,很难把握问题的实质。我们在对所调研的63个村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村的范围,即与建制行政村关系来区分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比较合理,故总结出“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点”等三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一村一社区”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占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村的9%以上,是绝大多数村所采取的模式,典型的村有镇海区蛟川街道棉丰村、慈溪市附海镇花塘村、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江北区庄桥街道邵余村、鄞州区咸祥镇南头村等等。“一村一社区”模式的含义是,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服务范围以行政村的村民为主,并把区域内的驻村单位和外来人口纳入服务的范围,在组织机构上仍以原村三套班子为基础。主要的特点是做好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大厅,以此为依托开展各类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文体活动,切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这种模式是原行政村工作的升级和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容易得到满足,村民认同感也较强,思路也较成熟,基本符合我市大部分农村的现实特点。
“多村一社区”模式。采取这种模式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村比较少,约占开展村的3%。主要做法是将地域相近、产业相近、生活环境
相近的几个行政村联合起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通过以其中一个行政村为中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把多个行政村的服务、管理、人力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化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模式在建设范围上涉及多个建制行政村,在组织机构、资金投入、人员调配等方面均不同于“一村一社区”模式,需要由政府进行牵头,并成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多个行政村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工作,其特点是逐步弱化原有行政村的影响,更加突出区域化社区的概念,最终建成乡镇(街道)副中心。如北仑区九峰山社区探索实施“九村一社区”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把九峰山区域内的7个村加上附近的杜家、吕鉴两个村联合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采用政府财政投入的方式在九村中心位臵建设一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并在组织和人员上进行整合,将九个村的大学生村官全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办公,为九村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其特点是组织机构变动大,弱化村,突出社区概念。另外,江北区、象山县桥头镇等地也计划采用“多村一社区”的模式,与北区九峰山社区不同的是,这两个地方主要是采取以一个行政村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小村的方式,在中心村设立服务中心,在组织机构上并不进行变革,各行政村负责各村事务,突出的是服务中心的服务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多村一社区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还需要慢慢观察它的成效及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村多点”模式。这种模式在本质上是与“一村一社区”模式相同,主要适用于地域范围较大、自然村较多或村民居住较分散的行政村,做法是在行政村相对中心位臵建立综合性服务中心,为村民办理各类公共服务,并根据自然村分布情况,把服务点分布在几个自然
第七篇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宜阳县委书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统筹规划 注重探索
持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中共宜阳县委书记 王琰君
卢展工书记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原经
济区的核心就是要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并赋予其“新型城镇化作引领、新型工业化作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作基础”的实质内涵。作为基层这个层面,必须首先弄清“两不三新”的概念和意义,才能更好的实践、探索和操作。卢书记在基层调研时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就是区别过去的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农村人口简单地向城镇集中的城镇化,而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管理、城市化服务、城市化保障的城镇化。并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地推进,从而实现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协调发展。
领会卢书记讲话精神,个人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是破解用地难、用工难等瓶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的需要;是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建立新型农业现
代化发展体系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是扩大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需要;符合河南省情,符合基层实际,符合河南经济社会阶段性发展规律,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从现实意义上讲,它有效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 的四大难题,解决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三化”的互融、互动、互促、互进良性发展格局;有利于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增加地方收入;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
在实践中,我们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动新型城
镇化的切入点、结合点、突破口进行探索,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坚持把握好一个原则,编制好三个规划,实施好四种模式,实现好一个目标。
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把握“农村社区、新型标准、政
策引导、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愿、以点带面、分期推进、城乡一体、以乡促城” 4个字的原则。依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农村社区,就是抛开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县城结合部的产业集聚区而在纯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的社区。新型标准,按照“五化”(绿化、亮化、硬化、垃圾污水洁化、安保智能化)、“十有”(有社区服务中
心、卫生中心、文化中心、警务室、超市、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年公寓、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和垃圾中转站)的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政策引导,制定配套各种优惠、鼓励和支持政策,调动农民主动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社区如何建,标准规模如何定,产业如何培育等都从实际出发,适宜怎么办就怎么办。规划先行,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统筹规划,符合农民的意愿。产业为基,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结合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培育支撑产业。就业为本,社区的居民要有就业门路、稳定的收入。群众自愿,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完整的交给农民,让农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表明群众的意愿,确保绝大多数群众满意。以点带面,通过先行2个试点,总结出经验后,在面上推广。分期推进,就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搞一刀切,一步规划到位,分期实施,条件成熟的先搞,先易后难,不搞强迫命令,不做“夹生饭”。以乡促城,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及城乡结合部改造。城乡一体,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一样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编制好三个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类推
进,试点先行,将全县城33个行政村按近、中、远期编
制实施规划。近期规划,今年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6个,涉及24个村1174户4992人,流转土地377亩。中期规划,到201年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1个,涉及1个村372户16.2万人,流转土地22.4万亩。远期规划,到2020年,完成全县全部33个行政村9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安置居民总数达到72110户32万人。
实施好四种模式。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特点、人口分布、文化特色、产业优势,主要按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产业带动型、移民搬迁型四种模式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实现好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三个集中”(项目向园区
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和“四个就地”(就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就地实现生产集中集聚,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达到群众满意、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目标。
在新型农村社区具体的推进和建设上,我们注意把握
十个方面。
一是规模标准。除花果山、灵山等旅游景区和上观等
搬迁扶贫区规模在000人以上外,其余新型农村社区规模均在1万人以上。移民搬迁区建设两层或四层房屋,其余农村社区建设四层或六层房屋。
二是土地结构。节约土地复耕,增加耕地面积,确保
粮食产量不降低;节约土地指标进行置换,用于补贴群众建房费用;按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节余土地用于二、三产业发展需要;村内土地全部实行流转,进行规模经营。
三是产业就业。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一个产业支撑
体系,确保每户有一个就业岗位。
四是群众收入。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保证群众有“三
金”收入,一是土地租金收入,二是到企业从业获得的薪金收入,三是各项惠农补贴资金收入。
五是群众财产,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农民每户都拥
有集体小产权房,并办理房产证,可在社区范围内流动。待条件成熟后,土地性质变为国有办理大产权可上市交易。
六是资金来源,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资金由政府负责
投入,平均每人4000元左右。000人左右的社区需要2000万元,10000人左右的社区需要4000万元,其中每个社区市、县配套资金为1000万元,每个社区可均得农口整合资金100万元,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资金有一定保障。
七是功能规划。按照“五化”、“十有”的标准规划建设。“五化”:绿化、亮化、硬化、垃圾污水洁化、安保智能化;“十有”:有社区服务中心、卫生中心、文化中心、警务室、超市、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年公寓、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和垃圾中转站。
纪工委职能监督工作汇报
有效地加强了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县直单位(部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改革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但这项工作没有更多的经验可借鉴,加之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等原因,导致纪工委监察分局(以下简称纪工委)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开展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和完善。
一、存在问题
部分对口联系部门(单位)对自觉接收监督认识不到位,一是监督检查的手段和方法落实不够。目前。存在回避监督现象,如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时不通知纪工委参加,有关文件材料也不抄送相关纪工委等。纪工委了解掌握部门或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多,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不够,难以真正融入部门和单位的重要工作当中去。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监督工作及成效。纪工委的知情权、参与权小,存在着“裁判员”远离“运动员比赛场地”现象。列席部门或单位班子成员会及对“三重一大”事项监督上还不到位,没有完全起到派驻机构的作用。
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派驻机构工作运作管理规范不够健全,二是主观认识不够。部分纪工委干部存在求稳怕乱心理,怕开展工作不规范会影响纪检监察机关形象,不敢大胆放手开展巡查监督工作,工作难以有所创新。
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特点,三是对纪检监察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后纪工委工作面对的不同的部门和行业。不同的行政运作、权力运行规则,不同的法律法规和勤政廉政要求,这就对纪工委的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难以全面履行监督职责。纪工委监察分局人员只配了一半,纪工委委员、纪工委内设科室人员配备不齐,四是人员配备不全。要全面履行好对口联系单位的监督职责感觉到人手不够,力不从心,这也是纪工委工作不很主动的原因之一。
存在裁判员”掌握裁判规则滞后现象,五是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和政令掌握不及时。由于纪工委未列入县委、县政府的文件发放范畴。政策掌握难以适应新体制下工作的要求。
二、工作建议
1 加强工作领导
探索新体制下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一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纪工委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强化工作衔接,为派出机构大胆开展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二是统筹和指导好纪工委的工作,对经常性、共性的工作要统一研究、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使其工作有目标、有声势,达到纪检监察全面监督的效果;三是要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纪工委干部进行工作座谈、汇报和交流,总结工作经验,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并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开阔视野。四是尽快配齐工作人员,为全面履行职责提供人员力量保证。
2 强化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更加突出。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参加相关会议、参与相关工作、召开相关会议,纪工委主要履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查办案件等工作职责。以及组织专项督察和专题调研等方式开展工作,并赋予相应的工作权限,提高纪检监察监督实效,真正把新的管理体制的监督优势转化为监督工作强势。
3 完善监督方式
对负责联系的部门“三重一大”工作实施监督。为提高监督效果,上级机关赋予了纪工委以列席会议的方式。要有效的落实列席相关部门会议及部门文件、材料上报工作,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监督程序,如制定统一的三重一大”监督细则,进一步界定内容,明确部门告知范围、参与程度以及决策等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对“三重一大”工作的监督。同时,要督促部门制定和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等制度,使纪工委对“三重一大”工作的监督重点放在制度的遵守和执行上。
4 创新管理体制
纪工委职能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现行体制下。特别是履行监督职能中,虽赋有监督的职能,但实际上履行监督职责阻力重重,造成实际上监督效率的弱化。所以,应当进一步赋予纪工委独立开展监督、督查、巡查等工作职能及查案处理问题的权力,充分发挥纪工委主观能动性,使派驻机构改革真正起到强化监督职能的作用。
5 加强自身建设
实行统一管理后,纪工委是县纪委、监察局的派出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纪工委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讲学习、顾大局、守纪律。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把责任心化为工作激情。树立敢干监督是尽责,疏于监督是失职的工作理念,用高效工作业绩为湖城建设而做出努力。
6 完善考评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纪工委工作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科学考核评价纪工委的工作实绩,把纪工委干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推动纪工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参考
...后,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本系统的“创卫”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迅速把“创卫”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阶段工作情况1.加强领导。成立了文广局“三城同创...
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2016城乡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一、我区城乡社区建设的现状:我区共有城乡社区77个,其中:城市社区34个,农村社区43个,绝大多数农村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建设标...
有效地加强了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县直单位(部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改革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但这项工作没有更多的经验可借鉴,加之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等原因,导致纪...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狠刹“三股歪风”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改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弘扬新风正气,狠刹歪风邪气。我局党总支于6月19日召开了组织生活会,现将具体情...
...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市发改委挂点督导乡工作组先后深入5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分层次、分阶段对乡深入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大干快上奋战70天”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指导...
...重视,认真谋划,周密安排,积极引导全院职工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内科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为目标,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为抓手,精心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认真实施,有力地推...
第一篇、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帮扶总结经验汇报材料求真务实扶资扶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工作安排,200年,我局与横泾镇永丰村结成对子,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
监察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法院形象,维护群众权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察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当前,在现行的司法监督体制下,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督管理力度不强、...
...我们以“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和农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中心,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安排,顺利完成了全年的日常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日常工作正常有序开展。1、加大...
...行案件评查的报告发布:adin2009年12月2日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新疆维吾尔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司法工作条列》和区人大常委会2004年的工作安排,为进一步落实“两制”在我区的推进工作,全面、客观、公正地...
...“活动进行指导,局党组按照“一抓、二定、三结合“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
...2006年按照卫生部统一安排,继续深入全面开展医院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一、思想重视,组织有力,确保实效根据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要求,医院把深化管理年活动作为全面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
...2006年按照卫生部统一安排,继续深入全面开展医院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一、思想重视,组织有力,确保实效根据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要求,医院把深化管理年活动作为全面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
...下,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创新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廉政建设基本情况1、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首先,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虽然在具体案件,特别是法院审理中的...
各位领导: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农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早在去年月份,认真总结争创省级卫生县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创国家卫生县城的奋斗目标。并于今年月日,结合我县创城工作实际,专门召开了县、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