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Posted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

2、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无锡市地方税务局(2)

3、中国人口作文(3)

4、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作文(4)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一篇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6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一)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问题与老龄事业发展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了解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解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市政协于近期组织调查组,就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定义:6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的人口结构称为“老龄化社会”,6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称为“老龄社会”。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年11月,我国6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截止到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我市相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人口老龄化发生时间更早,发展速度更快,最近十几年,本市人口总量连续负增长,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49.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势必对经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年抚养比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老年人养老金支出总额将不断增大;二是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消费人口和生产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等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催生老龄产业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三是老年阶段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疗模式向侧重长期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转变,高龄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医疗保障资金的迅速增加;四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不断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将引起代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部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移已成为必然,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加大;五是在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老年人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市委、市政府以及民政、社保等职能部门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制定了一系列的老龄政策,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政策不断得到调整、补充和规范,已渐成体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总的说来,该体系尚不完善,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老龄事业的总体要求和老年人的期盼与需求还不尽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空账”运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试行的是现收现付加部分积累的“统帐结合”制度,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时,政府没有承担相应的转制成本,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去发放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十几年来一直处于“空帐”运行状态,财政承受的现收现付运营方式的压力很大。

二是老年社保总体水平不高。我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尽管能够将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全部纳入在内,但当前能够实行的只是广覆盖、保基本的低水平保障,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相比,城乡居民养老金基数太低,仅能起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

三是养老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市有各种养老机构2处,总床位1.3万张,占老年人口总数不足2.7%。该比例离欧美地区%—7%的水平相距较远,现有养老设施在数量上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另外,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四是老年社会救助能力偏低。当前,严格的城乡低保准入制度,将部分处于贫困线边缘的老年人排除在外,且由于老年医疗保障整体水平较低,少数老年人家庭还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而在社会慈善事业还没有完善的社会捐赠法规、未形成稳定的善款筹集和增值渠道,在老年社会救助方面的能力还偏低。

五是公共服务力度仍需加大。我市实行老年社会优待政策以来,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受当前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再有,由于部分服务场所属于非政府投资主办或控股,在对老年人提供免费、优惠服务方面,还缺少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因此对老年人的优待力度还比较小。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几点建议

据专家分析预测,**年—**年,我国将进入加速老年化阶段,预计到**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1%以上。我市老年化进程相对全国来得会更早,来势会更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民生目标,营造关心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老龄事业,促进老有所养制度化、常规化。“白发浪潮”来势很猛。老龄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个人、老年人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必须着眼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充分认识解决老龄问题的艰巨性、长远性,在现阶段老龄化形势相对缓和的条件下,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以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吃透国家关于养老、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精神,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普惠政策,逐步完善养老金支撑体系。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基金筹集模式。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企业和职业年金,鼓励个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增加养老储蓄,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低保准入制度,将部分处在贫困线边缘的老年人纳入到保障范围中。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改革公费医疗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大病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水平,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二是加快设施建设。建议市及各市区政府拿出部分资金,抓紧对现有养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特别是对一些农村敬老院,要由市民政局制定统一的改造标准,统一进行资金调拨和改造验收,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机构承载能力。要有计划地投资兴建一批示范性老年设施,根据实际需要,修建集居住、休闲、文化、康复、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颐养中心、养老院、敬老院等。对一些闲置的场地如空闲的托儿所、小学、培训中心等,可转办成为养老设施。三是加大扶助力度。完善社会敬老优待政策,适当扩展优待项目,适度扩大优待人群,以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优惠的社会敬老优待服务。制定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责任感,建立稳定的善款筹集和增值渠道,拓展慈善资金劝募方式,拓宽老年社会救助面。建立贫困老人应急救助制度,对因突发事件陷入特殊困难(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年人给予应急救助。

二、扶持培育老龄产业,促进老有所养市场化、社会化。老年人群是“夕阳人群”,而老龄产业却是货真价实的“朝阳产业”。不断壮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无论是对食品、饮品、保健品、医疗药品、保健器械还是娱乐用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从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能力,推动老龄产业理性发展着眼,当前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发展规划。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列入服务业整体发展中综合运筹,在制度规范、政策引导、计划协调、经费支持、宣传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用地上早做打算,提前编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将养老服务项目需要的土地指标落实到空间布局上。各级政府设立的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中,应安排给养老服务业一定份额,主要用于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二是鼓励社会投资。启动社会投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包括给予政策扶持,支持老龄产业发展。如优先审批建设用地、享受减免税政策、优惠贷款、优惠用水用电等,鼓励养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三是发展相关产业。随着老年人需求层次的提高,养老服务形式和内容将逐渐走向社会化、多样化。要顺应老年人物质、文化消费等需求,引导支持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服务,引导支持家政服务业,开展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服务等等,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镇(街道)敬老院、老年公寓要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开放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集供养、寄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三、着力规范老龄行业,促进老有所养专业化、规范化。当前为老年服务的大市场尚未完全形成,落实各项老龄政策,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需要大力加强老龄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一是制定行业规范。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扶持培育行业组织,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建立居民与行政机关沟通的有效桥梁,将老年人的需要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再针对需要对实行中的政策和规范及时做出调整。充分发挥各级卫生资源作用,加强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降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和生活活动的失能率。

二是建立专业队伍。有计划地在高校、职业院校、中等技校增设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为服务老龄人群打下良好基础。经劳动部门批准,有关机构和单位可以开展养老服务培训业务,利用专业培训班、社区学校等形式,加快培养社会义工、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才,提高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人员素质,定期进行养老服务工作专业教育、在职教育,走老年社会服务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同时推动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民政部门组建以医疗机构和志愿者为主的家访服务队,重点对高龄老人、残疾老人定期进行保健知识传授和辅导。重视预防体系建设,使只需生活护理的老人从医疗体系中剥离出来,让医疗保险制度起到应有的实效,节约医疗资源。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二)

根据国家统计局20**年4月2日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是宝贵的一手资料,从中揭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根据国际通行的判断标准,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从我国第六次普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亿,占13.26%,其中6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更确切地说,(www.suibi.o)我国早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化加剧。

三、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原因:

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是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

四、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方法: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体系,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并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

2、建立和健全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和法规是我国司法部门将要面对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应该加强社会道德宣传,重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

3、重视“银发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医疗保障中,不仅要有身体保障,还应有精神保障。

、充分利用老年人多样的人生历练、丰富的社会经验、积极平和的心态,让一部分有能力、也愿意为社会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在社区建设、文化交流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而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我县人口老龄化情况介绍

(一)调查情况

我县老龄办在全县范围内对老龄人口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全县总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人,占总人口的**%;6岁以上****人,占总人口的**%;0岁以上****人、90岁以上**人、100岁以上*人。全县空巢和独居老人***人,占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人;全县老少人口比为**l**。

(二)成因分析

促使我县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成功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臻完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1964年“二普”时人口死亡率为1.9‰,192年“三普”时下降到7.7‰左右,下降到6.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199年为66.1岁,达到69.7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普”以来的17年是我县老年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以近10年发展最快。同时,190年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县人口出生率下降,由1964年的4.34‰下降至的6.62‰,少儿人口逐年减少,从1990年的111491人下降至的3913人,从而更凸显了我县人口老龄化的局面。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三)发展特点

1、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我县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老年型以后,又以每年接近4%的高速发展(全国为3%,湖北省为3.73%;)。

2、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受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县乡镇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磨坪乡(2%),最低的是茅坪镇(12.23%);超过全县平均数1.99%的有6个乡镇(磨坪、郭家坝、周坪、屈原、归州、梅家河),低于1%的有个乡镇(茅坪、水田坝、沙镇溪、两河口、泄滩)。

3、高龄老人增速较快。虽然目前我县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但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速度较快,目前高龄老人已达7117人,占老龄人数的11.4%。

二、我县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在21世纪继续发展。理由有三:其一,我县少儿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按前10年的速度推算,到20**年将下降至9%。其二,老年人口呈阶段性增长。目前至20**年,我县老龄人口年增长速度仍保持在4%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将达到7.4万,占总人口的19.2%;6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3万,占总人口的11.2%。由于我县0—60年代有过两次人口出生高峰,20**年至20**年,0—60年代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老年期,年增长速度将突破6%,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万多,占总人口的21%;6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4万,占总人口的13.3%;20**年至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其三,老年人口内部的高龄化发展较快。目前至2020年,我县老年人中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20**年以后的20年,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将逐年增大,逐渐达到20%。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种种挑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抚养体系发生变化,地方负担加重

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三普”时我县的总抚养比为6.27%,其中少儿抚养比为47.94%、老年抚养比为.33%;“四普”时总抚养比为4.64%,其中少儿抚养比为39.39%、老年抚养比为9.2%;“五普”时总抚养比为41.27%,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4%、老年抚养比为12.7%。虽然从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看,都在下降,但老年抚养比却在逐步上升,而且到一定的时间,少儿人口相对稳定,其抚养比不会再下降,而老年抚养比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快速增长,势必加重国家或地方的负担。

(二)家庭功能弱化,老人赡养问题突出

随着高龄老人的不断增多及老龄人口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老人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不断减弱,而现代家庭不断“小型化”,老年人与其子女“

分家”现象极为普遍,加之劳务经济的兴起使得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大量存在,这些老龄人口难以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或无法得到照料,主要靠老年配偶之间的相互照顾或自我照顾。尤其是一、二十年以后,社会上将大量出现“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妻要照料四位老人和一个子女,届时家庭养老的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子女即使在主观上有十分孝敬老人的愿望,客观上却无照料老人的条件和能力。

(三)老龄人口看病受限,福利设施无法满足需求

老龄人口大多患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自己或配偶支付医药费。据统计,我县农村老年人患病率为60.42%,而目前我县农村医疗网点设施落后、医治水平不高,加之近几年医药费上涨幅度较大,许多老年人因医疗条件或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得到较好的治疗。我县现有城乡福利机构21家,共有床位1600张,容量十分有限。同时,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目前能供养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较少,已有的活动场所由于活动器具少、无人组织、内容枯燥等而无法较好地开展,仍以打麻将、看电视为主的老年生活单调而无味。

(四)老年商品稀缺,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能力不断增强,对具有老年特色的商品(如拐杖、助听器等)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县范围内适合老年人的商品不多,需远远大于供,直接给老龄人口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同时由于老龄产品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缩小或削弱了我县社会消费。

四、迎接挑战的基本途径

早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对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我们应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我县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早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积极迎接我县人口老龄化高潮的到来。

(一)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建议县委、县政府每年集体听取一次全县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县的老龄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快理顺我县老龄工作机构,明确其任务和工作职责,配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街道一级配备老龄工作专职干部,村一级设老年协会,确保老龄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对农村老龄人口、贫困老龄人口,在工作力度和财力支持上给予适当倾斜。

(二)将老龄事业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时间跨度大,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考虑长远计划,应将老龄事业列入县、乡(镇)、村三级长期发展规划,在资金安排、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使老龄工作与其它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尽可能符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并将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年终进行检查考核,避免计划落空。

(三)不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对现有的老年人实行集体所能承受的养老生活补助,努力让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加快实施城镇养老金社会统筹步伐,不断扩大养老保险收缴面,改变养老金现收现付,甚至入不敷出的局面,真正实现社会统筹“积累储备”的功能,确保养老保险广覆盖、养老金正常发放。

(四)着力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努力加快村(居)老年服务设施和为老服务组织建设,一方面将老年生活、活动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做到每个村(居)都有活动室、医疗室、托老所和老年教育点;另一方面成立一批老年服务队伍(包括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低偿或无偿的医疗、娱乐、生活照料等服务。

(五)加强教育,促进健康老龄化

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开展各种健康知识宣传,为健康进入老年期、延长老年健康期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敬老养老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普及老年保健知识,鼓励老年人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修养,确保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

(六)合理开发老龄产业,扩大社会消费。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各种现实需求和供应缺口,将大力开发老龄产业转到积极调整老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来,既解决老龄人口之所需所急,又有效拉动社会消费。政府应加强产业引导,为相关企业提供老年消费需求信息,提供商品开发、产品生产的政策支持;同时引导老龄人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老年人合理消费,愉快生活。

第二篇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6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情况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情况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0%,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有深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

本次调研报告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我所在的xx市xx区xx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我家所在的xx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一、 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我家所在的xx社区位于xx省xx市xx区,周围有xx五校,xxx中学,xx中学,xx大学等知名学校,是xx市有名的文化教育区;临街就是xx区的经济中心之一——长江街北行商圈,北行农贸大厅,千盛百货,北京华联,国美苏宁,地一大道等商场购物中心使得这里的居民消费购物生活很是方便;社区处在一环以内,周围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碧塘公园、百鸟公园等广场公园更是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处。居民们在这样一个安全方便的社区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xx社区是个年头较久的社区,从低矮破旧的平方动迁改建成居民楼开始于192年,三年后的19年居民开始回迁,之后就建立了街道办事处,1999成立xx社区。社区管辖着周围3栋居民楼,共3371户居民,约1000人。

二、 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016年月17日,我来到位于xx区乌江街的xx社区办事处咨询情况。社区的王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给予我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xx社区共有3371户居民,其中有6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2000多户,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0%,老年人口比较多,可以说我们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

现阶段xx社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社区建立时间较长,人口密度较大。据了解,动迁之前这里原来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炼厂,纺织厂,建筑公司等工厂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在这里居住,因此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较大,加之从回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自然老年人较多。

二是周边生活方便,消费水平较低。xx社区位于一环以内,道路四通八达,一级马路、二级马路和众多小街小巷在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修缮后硬件条件大有改观,以前的沙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马路,曾经拥堵混乱,狭窄脏乱的街路变成了现在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宽阔的大马路;附近公交线路众多,去xx的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更是有直通北站xx站的公交车,方便居民出行;附近的北行商圈给居民的购物消费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区较xx其他地区,如太原街商圈、中街商圈,物价水平较低,加上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距离社区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选择这里来度过他们的晚年,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这里生活,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三是房价水平低。xx的房价虽然和全国同等城市相比较低,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着日益增长的房价望洋兴叹。xx社区的居民楼不是最近几年新盖成的,而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旧楼,因此房价相较xx同类地区偏低,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正像我熟悉的邻居刘爷爷说的那样“这里到哪都近,买东西也便宜,在这里住着挺好!”

(三)、老年人口较多带来的问题

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这也给社区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

王主任说,老年人口多主要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环境问题。说到环境问题,主要还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绿地,在里面种地养花,甚至还有放养鸡鸭鹅狗的。“在禽流感风行的那一年,我们曾经下大力气对这些私自占用公共用地的居民进行规劝和强制没收那些鸡鸭等禽类,当时就有好多老人不愿意,他们中的一些人将这些鸡鸭当成宠物养,完全不管那些鸡鸭带来的粪便污染和噪声污染。本来禽流感弄的大家都不敢弄这些东西了,这几年又开始养这些鸡鸭鹅了,现在更有的一边侵占公用绿地开辟菜园,一边肆意养鸡鸭,这些都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居民们也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王主任有些无奈的对我说。

二是养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间为了老人的养老金而产生的。有些问题是子女不工作赚钱反而要年迈的老人拿钱养活他们,而他们却不知满足贪得无厌引发的家庭争吵,有些是子女间为争取更多的老人的养老金假借赡养老人而引发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没有子女赡养,也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捡拾废品,打更等简单工作得来的收入,这些老年人一旦出现健康等问题,也会给社区带来很大影响。

三、 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研

在去社区办事处的同一天,我对社区所辖居民楼其中的一栋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所有6岁及以上老人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研。

(一)、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现状

在我所调研的24户居民中,有户家中有6岁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这户中有3户家中有两名老人,其余户家中有一名老人。

而在这11名6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两名老年人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靠儿女赡养,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约为1%;其余9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养老金,所占比重约为2%;有离退休金养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见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也存在明显差别。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6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2.9%和23.6%。在主要生活来源上,城镇中4.6%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占3.6%和10.%。我们社区的数据表明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较有保障的,基本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二)、奶奶们的老年生活

住在我家楼下的莽奶奶跟我们一家关系很好,因此我向她询问了她每月的大致生活和支出情况。

莽奶奶年轻时是冶炼厂的工人,因此现在每个月能得到固定的一定数量的养老金。莽奶奶和他的儿子儿媳和小孙子住在一起,虽然房子不大,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却也其乐融融。莽奶奶每月能得到111元左右的养老金,她不用负担水电等费用,因此每月只有10元左右的米面支出以及平时约200元钱用来买菜,老太太好抽烟,为了省钱她只抽散装的旱烟,大概每月需要支出1元,这样每个月莽奶奶其实只花了400元左右。省下来的钱她就给他的小孙子当做上大学的学费。老人家穷了一辈子,晚年终于能过上富足的日子,她却还是改不掉省钱的习惯,儿女们的工作虽然能获得一定的收入,但还要供他们的子女上学,因此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时还要花老人的养老金,因此莽奶奶平时就不敢多花钱,省下来大部分的钱都给了孙子,供他上大学。

而住在一楼的赵奶奶就比莽奶奶困难许多。

她年轻时就没有固定的工作,现在上了年纪,只有靠自己的儿女,可惜她的儿女也都生活不易,老人只能靠年轻时积攒下来的一些微薄积蓄生活,并且老人出租了她唯一拥有的财富——两室的房子——其中的一间,这样每月能得到约700元的租金,无奈儿女们不仅不给赵奶奶生活费,还经常因为谁多得了赵奶奶的租金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后来儿女们更是将卧病在床的赵奶奶送到了敬老院,擅自把她的房子租出去获得租金。后来赵奶奶回到家里,就再没和儿女联系,靠着每月微薄的租金收入支持每日的开支和支付医药费。

可见,同样是居住在社区里的老年人,晚年的养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养老金,而有些则没有每月固定的生活来源,他们要靠社会的资助和他们个人的劳动获得生活来源。而即使是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乐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边没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费不足以负担吃穿用行和就医用药所要花费的费用的老年人。

四、 调研总结——老年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16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6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

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个人中就有一个6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速度较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要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稳定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口老龄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还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6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2.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并不固定和稳定,他们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首先,社会应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帮助扶植力度。切实实行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价乘车,免费参观等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

其次,加强社区医疗站,乡村医疗所等基础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医;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让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医;

再次,社会应对那些既无养老金有没有儿女供养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使他们能有起码的温饱和健康;

最后,社会和社区应该加强各种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轮椅专用道,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设施,公园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等,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实幸福。

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要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缩影。虽然我调研的范围仅限于xx社区,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应的代表性。从我了解和调研的数据、例子来看,我家所在的xx社区确实存在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有较固定的生活来源,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尽相同。这些在我们社区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城乡、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第三篇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6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一)

1.调查设计

(1)HFS抽样设计:经济富裕地区(东部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市县中东中西部省份的比例为32:27:21,全国为34:27:3),城镇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中城镇居委会与农村村委会比例为11:139),城镇富裕家庭占比较大,样本的地理分布比较均匀。

(2)数据核查:事后对所有受访者进行(电话)回访。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3)拒访率:HFS的拒访率低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调查的拒访率。

(4)数据代表性:人口统计学方面,HFS调查数据在家庭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方面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较一致,其中城市人口比例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有差异(20**年HFS数据按户口计算为0.36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0.13,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不是户籍概念)。在居民收入总额上,HFS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收入总额、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总额、人均收入方面比较一致,在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内部构成上二者差距比较大。

()国内有影响力的家庭调查数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HNS),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HIp),中国综合社会调查(SS),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HARLS)。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ppS 抽样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2.家庭人口和工作特征

(1)20**年HFS样本数据显示平均家庭规模为2.94人。少儿(1周岁以下)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23:100,劳动年龄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100,老年(60周岁以上)人口的男女性别小于1。

(2)无论是根据人口老龄化指标1(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根据HFS我国20**年该数据为16.34%)还是指标2(6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我国为10.6%)都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抚养比,且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高于农村。

(3)根据HFS数据,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63.%,年龄组越低的人群高学历的比例越高。

(4)根据HFS我国城市剩男、剩女(30周岁以上的未婚男女)的比例41:62,农村为9:3。

()企业雇佣的劳动力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62%,其中3.44%在私营或个体企业工作,大力发展工商业可能是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大力支持私营或个体企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将可能得到缓解。

(6)具有博士学历职工的工资收入低于硕士学历职工的工资,在这个阶段教育收入回报为负。

(7)随着人口年龄降低,初中学历以下人口比例显著降低,义务教育效果明显。

3.家庭非金融资产

(1)从土地的闲置率上看,在被征收土地归为农用土地的假设下,限制土地的占比也有9.97%。(这一数据与我观察到的家乡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种粮补贴及苹果价格上涨,农民们甚至把部分荒山都开垦成土地了,根本看不到土地闲置的情形。)

(2)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比例为3.22%。

(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16?2周岁,26?3周岁的农村居民供给人数显著小于其他年龄组,据此分析,劳动力输出可能持续不足,“用工荒”现象可能长期存在。

(4)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中,有66.%的农业家庭以及72.6%的非农业家庭没有使用机械。

()政府对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补贴差异仅能缩小两类农作物生产收益差距的2.2%,富裕家庭可能获得了更多的农业生产补贴资金。(这是否与富裕家庭的生产规模更大有关系?)

(6)20**年非农业户籍家庭11.79%从事工商业,农业户籍家庭14.73%从事工商业项目。行业分布方面,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分列前位。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家庭从事工商业活动更为积极。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7)从户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20**年从事工商业的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7年,高于未从事工商业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后者为.6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家庭户主与未从事工商业活动家庭户主获得这些学历占比差距不显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家庭中创业比例低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随着家庭工商业项目资产规模的增加,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增加。

()按行业来看,绝大部分行业对应的工商业项目资产规模小于40万元。从工商业项目的取得方式看,通过创立工商业项目的方式获得经营项目的家庭占比为79.69%。从家庭对最主要工商业项目的占有份额来看,农业户籍家庭占有份额平均为93.27%,非农业户籍家庭为7.%。从项目的组织形式来看,个体户/个体工商户是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9)个体户/个体工商户家庭每周平均工作时间6.1天,家庭独资企业6.34天,有限责任公司.41天,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分别为6.1天、.62天。

(10)20**年家庭主要从事的工商业项目以盈利为主,仅少数项目存在亏损现象。

(11)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流向来看,大企业或工商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更大。贷款申请被拒及害怕被拒而未提出申请的家庭占所有从事农业或工商业家庭的10.7%。从贷款的年利率来看,农业家庭与非农业家庭非别为7.11%、.96%。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贷款的年利率大致呈递减趋势。非农业家庭主要采用抵押贷款,农业家庭主要采用信用贷款。不管是农业家庭还是非农业家庭向民间金融住址借款的占比均较小。不管是农业家庭还是非农业家庭,绝大部分借款都没有收取利息。

(12)非农业户籍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39%,农业户籍家庭为92.60%。20**年中国城市有房家庭户均拥有住房1.22套。11.%的城市家庭未拥有住房,69.0%的拥有一套住房,1.44%拥有两套住房,3.63%的拥有三套以上(城市家庭有房率比较高,但炒房的比例并不高,未来商品房的需求可能在于城市化)。20**年城市人均建筑面积为3.9%,人均使用面积上升到33.76%。中小户型商品房(建筑面积小于等于90平方)占比为44.9%。20**年中期,有13.94%的非农业户籍家庭为购买住房而向银行贷款,还有7.%的非农业户籍家庭通过银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以获得住房。(住房贷款的比例低于我以前的预期)户主年龄在30-40周岁之间的家庭,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之多,收入处于最低2%的那部分家庭贷款额达到了年收入的32倍之多。

(13)约14.3%的家庭拥有常见车辆如轿车、客车和货车等。排名前3位的汽车品牌分别是大众、丰田、别克。第一辆汽车从银行借款或通过其他途径借款的占拥有汽车家庭的24.33%,为第二辆汽车负债的家庭占拥有两辆以上汽车家庭的14.29%。家庭为汽车购买保险比较普遍,但为其他车辆购买保险较少。每类汽车险种,没有理赔的家庭购买占比都比理赔家庭的购买占比低,汽车保险的逆向选择明显。

(14)在其他资产种类的分布上,农业家庭和非农业家庭持有金银首饰最为普遍。

4.家庭金融资产

(1)金融市场参与率分别为:银行存款60.91%,股票.4%,债券0.77%,基金4.24%,衍生品0.0%,金融理财产品1.10%。其中股票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存款以及民间金融的参与率与学历(博士以下)成正相关,与年龄成反相关。博士在股票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参与率显著低于硕士,在基金与银行存款市场的参与率高于硕士。

(2)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6.3万元,中位数为6000元,金融资产在家庭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金融资产(或无风险资产)总量成正相关(博士除外),与年龄反相关。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风险资产总量正相关(博士除外),在年龄段的分布上44周岁以下家庭持有家庭风险资产最多,60周岁次之,4-9周岁最少。家庭风险资产的占比平均为9.9%,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博士除外),与年龄反相关。(博士群体更保守么?)

(3)从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来看,城乡家庭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中位数分别相差4000元与3万元,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家庭股票账户现金余额均值、中位数均高于城市家庭,表明农村家庭股票账户资金闲置情况更严重。股票投资盈利的家庭占比为22.17%,学历与炒股赚钱之间没有必然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炒股赚钱比例递增。炒股借贷的比例为1.70%,平均借贷金额为6.29万元,比例较小,但金额较大。0%以上的家庭没有从基金投资中获利。

.家庭负债

(1)家庭房产负债比例为(213/43)29.7%,其中银行贷款比例为(46户)10.03%,贷款均值为22.万元;民间借款比例为(1667户)19.76%,借款均值为.37万元。家庭教育负债比例为7.93%,均值为1279元。

(2)除了住房、汽车、商业、教育、信用卡负债之外,其他负债的主要目的是看病,占40.41%,其次是娶媳妇,1.40%。家庭其他负债的主要来源是近亲。民间借款的家庭比例为34.9%。

6.家庭保险与保障

(1)44.2%的被调查居民没有养老保险。农业户籍居民64.36%主要靠子女养老,非农业户籍为49.17%。目前离休金与退休金之间,以及离退休内部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养老保险改革势在必行)。0.3%的农业户籍居民与4.76%的非农业户籍居民有企业年金。从行业来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拥有企业年金的比例为6.26%,占比最高,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为4.4%。年金人均领取余额,前者为1627元,后者为131元。年均缴纳方面,二者差距不大。

(2)社会基本医保的平均覆盖率为9.17%,城乡差别不大。商业保险方面,农业户籍居民92.6%没有任何商业保险,非农业户籍居民,.37%没有任何商业保险。

7.家庭支出与收入

(1)家庭总支出由食品支出(27%)、衣着支出(6%)、生活居住支出(17%)、日用品与耐用消费品支出(6%)、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信支出(20%包含交通工具的购买支出)、教育娱乐支出(14%)及其他支出(2%)构成。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支出为城市居民的1%,且家庭消费不均等的程度在农村居民内部更加突出。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上相差无几,考虑到城乡收入差别,农村居民的医保负担更重。城镇居民的转移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约为11%,农村为14%。

(2)居民家庭年收入的均值与中位数之比约为2.9:1,意味着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20**年我国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为34元,转移性支出为602元(差额去了哪里?)。公务员家庭相对于非公务员家庭来说,年转移收入的总量高出32%,来自非亲属的转移收入比例也大大高于后者。

(3)无论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储蓄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和结婚、养老以及买房是我国家庭储蓄的三个主要原因。

.家庭财富

(1)城市家庭资产达到均值的占14.30%,农村家庭资产达到均值的占21.34%。

(2)样本家庭中没有负债的占到61.7%。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二)

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的发现包括,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是储蓄分布的差异,广大民众并不缺少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在住房资产方面,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9.6%,远高于市场想象和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家庭第一套住房市价与成本之比为4.4,城市住房收益可观。

该报告历时三年,对全国2个省份、0个县(市)、(www.suibi.o)320个社区(村)进行了入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3份,调查成果将建成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与社会共享。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接反映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央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F)是美联储投入巨资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完成的一项长期性调查。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直观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状况,甚至将本因20**年进行的调查提前到了20**年。而我国,之前在此领域仍是空白。

收入前10%家庭储蓄占比74.9%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全国范围收集并统计家庭金融行为的微观信息,主要包括:住房资产和家庭金融财富、家庭负债和信贷约束、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障、家庭支出与收入等方面内容。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目前,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日益成为世界的焦点。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甚微。

截至20**年月,中国家庭总储蓄占总收入的19.2%,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一方面,有%的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另一方面,收入最高的前10%的家庭储蓄率达60.6%,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6.96%,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储蓄都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消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大经管学院院长甘犁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改变收入不均的现象,从而实现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

提出的“工资增长和Dp增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增加消费可以通过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升级完成。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结构正在改变,市场力量正在推动着消费力的提高。“消费力从2016年开始,每年提高0.7%。原因就是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廉价劳动力供给开始小于需求,可支配收入在提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 补充道。

自有住房拥有率近90%

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9.6%,高于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的水平。20**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平均为1.22套,农村为1.1套。我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但这并不与市场上旺盛的刚性需求存在矛盾。

“一方面,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离开已有房产的家乡,到外地或大城市生活,这是房产刚性需求的一种表现。”李稻葵解释。

另一方面,房产已成为中国家庭资产增值最快的财产。“拥有房产的家庭这几年都有很高的收益率,有房子的家庭还想买两三套。”甘犁补充。城市中第一套住房的总收益率均值为340.31%,第二套为143.2%,第三套为96.70%。

甘犁教授认为,此份报告提供了详尽的基础数据,人口结构、家庭信息、教育需求、储蓄状况等。希望社会各界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资源,从不同角度和视野来分析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三)

“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这句话经常被拿来形容“房奴”。没想到,如今这个群体的苦楚,却被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名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给“意淫”了。这份具有“神奇功效”的报告一经问世,就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疾呼:在“被就业”、“被增长”、“被小康”、“被幸福”之后,我们又“被有房”、“被有钱”了。

调查统计为何总与公众的实际感受相差甚远?“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9.6%”以及“中国城市家庭平均资产247万元”的结论,究竟是因为数据的来源不准,还是调查的方向本来就“跑偏”了?

活在报告里,真的很幸福!

这份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9.6%,远超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63%的水平(美国为 6%,英国为70%,日本为 60%),处于世界前列。报告指出,在受访的3996个城市户籍家庭中,有3412.36个家庭拥有各种类型的自有住房,自有住房拥有率为.39%;农村更高达94.6%。在拥有住房数量方面,城市户均拥有住房1.22套;农村户均拥有住房1.1套。

按理说“领先世界”的美誉,足以让国人陶醉在“超越英美”的自豪中,但对于这个“幸福”的结论,网友却纷纷表示有种“不靠谱”的感觉。121苦涩道:“又被有房了”;“迷鹿”则自嘲说:“我就是那一成人,拖国家后腿了”;“dsq00”更是感叹:“穷得只剩下房了”。

“不食人间烟火”的调查结论吸引了地产界名人的集体围观。易居中国总裁周昕就坦言:“90%高了!”而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则认为“城市户均住房总量尚达不到1:1,尤其是成套住宅。”在任志强眼中,2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我国家庭平均拥有0.74套住房”更加可靠。

面对扑面而来的质疑,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出场救火”:“这是一个全国的平均值,其中农村自有住房率远超过城市,老年人的自有住房率远超过年轻人,小城市的自有住房率远超过‘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甘犁认为调查数据被媒体断章取义了,“之所以数据与网友感受存在巨大的落差,和各自定义不同有关。”

甘犁解释说,此次调查对“家庭”的界定为:受访家庭中不同个体必须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即同屋居住、共享收入、共担支出。例如,城市中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因为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支出,所以父母的居所也被认为是该年轻人的自有住房;如果在城市打工、父母无固定工作,需要其承担老家中父母的生活费的,其在老家的房子也算作他的自有住房。“因为定义不同,很多城市的年轻人心理上认为自己没有住房,但在我们的统计中,他们其实应划归拥有自有住房的一类人,因此才会出现数据与感觉不符的情况。”

甘主任言辞凿凿、“有理有据”,遗憾的是公众并不“买账”,与现实感受“南辕北辙”的数据被公众嗤之以鼻。“心理学的疯子”就反问:“假设你有10套房,我没房,你能说我俩每人都有套房子吗?取平均值难道不是掩耳盗铃吗?”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则表示,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在城市打工的人口比例非常高,也许这些城市移民在老家或多或少都有住房,但是大部分人一年最多回老家几天,在城市里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才是关键。他认为,农村和城市的自有住房不能混为一谈。

一时间,围绕“有房没房”的争论四散蔓延,一份耗时三年的调查报告,换来了舆论“一地鸡毛”。其实,研读这份被称为“填补行业空白”的“全国首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报告”,争议之处还远不止于此,报告中关于“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的结论,似乎更像是“重磅炸弹”。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年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247.6万元,农村家庭平均37.7万元。”看到这个“幸福”的数字,很多人“哭笑不得”。不少网友形容“被有钱”的感觉就像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只是美梦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还欠银行好几十万贷款呢”!

对于这一串惊世骇俗的资产数值,甘犁主任坦言,抽样调查的样本里非常有钱的人很多,资产最多的一成家庭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6%,这样一来,平均数就被拉高了。“我们还有个数据比较准确,那就是看中位数,比如城市家庭资产的中位数仅40.万元,与平均数247.6万元差距悬殊。”

至于网友对“报告基于43个家庭抽样调查,是否可以概括所有中国家庭?”的追问,甘犁表示,“关键在于样本的选择是否全面……美国进行相似的调查,样本比例还不足此次调查的1/2……从抽取的0个市县样本与总体的人均Dp描述统计可以看出,样本与总体在人均Dp的分布上是非常接近的。因此我们有信心可以代表全国的情况。”

耀眼的数据,让欧美那些挣扎在金融危机泥潭里的“老外”羡慕嫉妒了一把,也让为了房子和票子“奔波在路上”的国人头晕目眩了一回。有网友感慨“活在报告里,真的好幸福”!

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

乍一看,房子和票子的“双丰收”让人振奋:“中国人有钱了!”我们似乎应该为骄人的成绩欢呼雀跃,但各自回家盘算家底儿后,很多人却痛苦地发现,其实光鲜亮丽的数据中掺杂着“水分”。

有首“打油诗”比喻得很恰当:张家有钱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报告中“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的结论,更像是这首“打油诗”的翻版。难怪有网友调侃,要是能在调查样本中,多拽进几个像李嘉诚或是比尔·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中国家庭资产的平均值肯定能突破千万!到时候国人可以浸泡在“数据幸福”中笑傲全世界。

只可惜,著名的“木桶理论”提醒我们,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关键,不是看富人有多富,而是要看穷人有多穷,只有这样,才能洞察秋毫并补齐“短板”。正如网友所言:“我们想要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平均富裕”。然而,一个简单的“平均”,却使社会矛盾“消失”在无声无息中,数字被人为地制造出欺骗性,看似科学合理,实则掩盖了贫富差距的真问题。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过分质疑“城市家庭资产平均百万”也有些刻薄,毕竟在“北上广”这些房价动辄百万元的一线城市,对于那些拥有房产的人来说,账面上的资产数值就是百万元甚至更多,非常吻合调查的结论。但不能忽视的是,纸面上的“富翁”终究不是真正的“富翁”。对于大多数仅有一套房子的家庭来说,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锁定了百万资产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除非变卖房子否则并不能兑换成票子。更何况很多人的房子还是向银行“贷”来的,倘若不能足额还款,所有权必将易主。这么来看,他们只是背着重重躯壳的蜗牛“负翁”而已。

曾经一部热播电视剧《蜗居》,让人们零距离触摸到“房奴”的辛酸与悲苦。片中女主角海萍曾有句经典的台词:“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艺术来源于生活,海萍的感叹生动地刻画了底层的生活状态——处于金字塔下端的人们为了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安乐窝”,承受着精神疾苦。很多贷款买房人自嘲为“蜗牛一族”,他们不敢轻易跳槽,不敢花钱旅游、娱乐,害怕银行贷款加息,担心患病、失业……他们经常调侃自己正在坚定不移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我们其实穷得只剩房子,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过:“分母越大越不靠谱”。那些“强加”于数据中的幸福,对“被平均”的个体而言,其实并无真实的关联感。正所谓“生活是有体温的”,对一个社会而言,那些处于平均线以下的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才是更能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指标,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平均数,不仅脱离个体的感受,也有悖现实的状态。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数字幸福”经常会迷惑眼球,成为“注射”在各级官员头脑中的“医学专用剂”。倘若官民“心心相映”,明辨现实状况,“一笑而过”倒也罢了。就怕在官民沟通存在隔膜的现实中,在“政绩”引领行动的思维里,一旦某些官员轻信了数据带来的虚幻的“幸福”,误认为“房价高”、“住房难”已经得到良好解决,那现实生活中的民生疾苦,又该与何人说?

“统计数字会撒谎”

相声大师马三立有个著名的段子叫《逗你玩》,讲述了一个睿智的小偷把粗心的主妇骗得团团转。生活中,用“逗你玩”来形容那些诡异的调查结论带给人们的感受,似乎也不为过。

最近的例子同样发生在这几天。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月11日在香港廉政公署第五届国际会议上发言:过去30年,中国共有420余万党政人员受处分,其中90余名省部级官员因贪腐被追究司法责任。“民众对防治腐败成效的满意度,由2016年的1.9%上升到20**年的72.7%”。数字一出便惹来非议,许多网友对这项“不接地气”的民意调查,表现出本能排斥,很多人留言表示“我就属于剩下的27.3%”。

相比于这种“自己调查自己,调查结果良好”的轻描淡写,生活中有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统计数据,也总是带有几分“调皮”。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上一年同比上涨1.%。这个“一眼假”的结果,让不少人笑掉大牙。有网友沿用同样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算了一笔账:20**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3.9%,销售额也增长7.%,以此为基准掰手指也能算清,20**年房价的涨幅远远高于1.%。不知道坐在空调房里的研究员们,怎么没算明白这笔账?

“笑话”同样出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年该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显示,2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元/月。其中,占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备受关注的住房月支出,统计局仅给出111元的“估价”,令人惊诧地排在了“衣食住行”的末位。数据一公布,“天下大笑”。住房一直被称作新“三座大山”之首,然而国家统计局却昭告天下:住房其实比穿衣服还便宜!与现实割裂的数据自然会“雷到众生”,有网友毫不留情地说:“这种‘选择性失明’不过是为了粉饰矛盾罢了。”

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著有《统计数字会撒谎》一书,畅销0年经久不衰。书中引述的事例,大部分来自美国社会。由彼及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统计数字会撒谎”的断言绝非虚言,它时常能在中国社会找到注脚。不论是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Dp,还是自有住房拥有率、家庭平均资产等等,统计数据经常被当做“变压器”,让人感觉“祖国山河一片好”。然而,你若静下心观察周遭,却总能发现与数据相去甚远的现实。

恰如坊间流传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下级骗上级级级掺水水到渠成”,下联是“上层压下层层层加码马到成功”,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数据中的“幸福生活”在撩拨起颤颤民生心弦后,注定会等来质疑一片。毕竟,望“数”不能止“渴”。

结 语

“数据是数据,现实是现实”。对民生现状,比统计数据更有话语权的是民众实感。房价的高高在上,“房奴”的气喘吁吁,物价的“高歌猛进这些都要比空洞的“幸福数字”更具有说服力。

只怕亮丽的数据迷惑了决策者,到头来只能加剧民生焦虑。

第四篇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6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

联合国规定 6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7%以上或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 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从 2000 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4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其中 6 岁及以上人口占 .7%, 0-14 岁人口占16.60%,显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6周岁及以上人口137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

2010-201年中国老龄人口走势

201年至202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预计2020年,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202年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根据联合国数据,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

说到这里,延伸一点人均寿命的话题。中国人均寿命相对较低,201年人均寿命74.3,(这个数字是男女平均之后的,因为女性要比男性人均寿命高岁。)在世界上排90多位,人均寿命最高的是日本和香港,日本女性的平均寿

命达6.3岁,男性为0.0岁,也就是说差不多要比中国人多活10年。二战结束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30岁以上,联合国给出的预测显示,到209年左右,该国的平均寿命将升至惊人的93.7岁。

香港以1.17岁占据男性寿命第一,有一点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公共卫生环境以及香港的卫生医疗条件,大陆是无法比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百分之67,中国是百分之1,日本的公共卫生环境我们更是没法比,水、土壤、空气,还有安全的食品, 10月27号又爆出新希望集团进口新西兰的过期奶粉转销大陆,其中166吨奶粉不知所踪,所谓的不知所踪就是卖出去,让婴儿喝了呗。确切的说,国外处理的过期的奶粉让中国的孩子喝了。

再说说香港人均寿命为什么那么高,香港医生几乎全部都是博士,而且这些医生大都是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尖子生或者国外名牌大学博士毕业生。香港的药物引进与世界接轨,政府会第一时间引入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在大陆,不仅引进新药的速度很慢,这个关税加的有点多。而且在把控国内生产的仿制药质量的力度也很薄弱。我们的仿制药疗效不好,当然我们的政府最近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也解决仿制药疗效不好的问题。与国内相比港人看病排队时间较长,不过要是与在301医院排队看病相比应该好很多。

决定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

1、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的家庭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3%,农村约为37.%,并在继续增加。

2、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3岁,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2万,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

3、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我国农村2006年老年人口为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2%。可见,未来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重点在农村。

4、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的情况则相反。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DP刚刚超过1万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DP一般都在万美元以上。

以现在这种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根据人口学的基本规律,老龄化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下降和劳动力年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缩减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下降。204年劳动力老化程度可能升至32.14%。近年我国依靠供应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老龄化将会弱化这种优势。一方面,老龄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从劳动力价格上升,产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优势丧失。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劳动者年龄的增长使得身体机能也会随着退化,体力和脑力都处于衰退状态,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2、人口老龄化使企业和政府的养老支出受到影响。对政府来说,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障的需求自然会扩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支出、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服务等国家支出上升,也就意味着政府消费基金的增加。对企业来说,企业也要负担一部分离退休金、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缓解养老支出的财政压力,会加大税收,这就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打击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投资。

3、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老年人是特殊生活用品、住房、医疗保健以及护理服务等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特别是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现代社会,老年人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前提下,也会追求家庭服务、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非物质消费,老年人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差异,衍生出了特殊的市场需求。随着老年人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社会对老年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消费正作用于现存的消费结构,促使其发生改变。

4、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压力增大。中国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农村。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制度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有待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国际资料表明,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3—倍。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DP的0.4%。到2010年1.11%,2020年将达到3.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倍,医疗费用将增长倍。203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DP的%~9%。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DP的增长速度。老年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加剧社会医疗保障费用支出规模的压力。

6、人口老龄化对长期照料服务需求的压力增加。长期照料服务是指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据推算,全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数量在2020年将超过20万人,

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无锡市地方税务局

篇一:《201年最新中国城市人口排名》

大陆人口超13.6亿:中国城市人口排名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

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

具体而言,中国有哪些城市人口多呢,中国城市人口排名:

篇二:《列表-201年中国各城市人口数量排名》

中国各城市人口数量排名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年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了解201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人口抽样调查对象和范围

在我国境内抽取约6万个调查小区,调查对象为小区内的全部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共约1400万人。

数据来源

中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信息

篇三:《无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无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无锡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无锡市统计局

2011年月4日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637262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794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192777人,增长23.03%。年平均增长率为2.0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 20166户,家庭户人口为 71090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7人减少0.2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30707人,占1.7 %;女性人口为3066917人,占4.1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79。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6000人,占10.29 %;1-64岁人口为1113人,占0.21 %;6岁及以上人口为6009人,占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1个百分点,1-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1 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13462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66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43174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34 人上升为1276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6141人上升为17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 3976人上升为416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663人下降为2107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639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106人,文盲率[]由4.03%下降为1.9 %,下降2.0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全市合计

市 区

江阴市

宜兴市

市区中:

崇安区

南长区

北塘区

锡山区

惠山区

滨湖区

新 区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6372624 342319 19429 123476 100 . 2.03 19.39 224 37490 33644 61300 69109 696 3607 3.9 .94 .29 10.69 10.4 10.1 .42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注 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省辖市及各县(市、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 指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

篇四:《2013年无锡市各区市DP和人均DP排名》

2013年无锡市各区市DP和人均DP排名

2013年,无锡市生产总值(DP)为070.1亿,人均生产总值(DP)12419.12元,折合2014.22美元。从各区市来看,江阴 市、无锡新区和宜兴市生产总值(DP)领先,南长区生产总值(DP)最低;从人均生产总值(DP)来看,崇安区人均生产总值(DP)为 34166.7美元,位居第一,无锡新区和江阴市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DP)分别为3361.美元和2701.37美元,南长区 人均生产总值(DP)最低,为947.97美元。截止到2013年,无锡市除南长区外,其它所有区市人均生产总值(DP)均超过1万美元。

DP排名 区市 7 2 1 4 3 6 9

2012年DP2013年DP2012年常住人均DP(美人均DP排

人均DP(元)

(亿元) (亿元) 人口(万) 元) 名

47.32

1213.00 2690.00 696.2 1190.00 632.32 90.20 29.32

23.03 .1 160.76 69.36 124.40 69.66 6.9 34.02 3.22 646.

211602.26 34166.7 209.4 3361. 167330.1 2701.37 100420.99 16214.72 969.16 144.4 90772.32 1466.77 9.26 1321.33 7622.7 12307.97

1 2 3 4 6 7

崇安区 432.01 无锡新区 119.00 江阴市 23.40 滨湖区 64.0 宜兴市 10.9 惠山区 70.70 锡山区 3.12 北塘区 236.03

南长区 210.93 224.30 无锡全市 76.1 070.1

各区相加 792.9

66. 947.97 9 12419.12 2014.22

篇五:《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

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吐血之作,绝对要快点分享)

来源: 尤磊*尤祈霖的日志

江苏是中国古代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现对江苏省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和12个地级城市(扬州,徐州,苏州,镇江,淮安,常州,连云港,无锡,泰州,南通,盐城,宿迁)的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拟出以下12种全方位的排名

1,最让全国人民心服口服的排名(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人文历史,文化底韵,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区位辐射,教育实力,科技发展等11个公认指标进行的排名):南京(全国第6),无锡(全国第1),苏州(全国第20),常州(全国第27),徐州(全国第46),扬州(全国第47),镇江(全国第49),南通(全国第3),连云港(全国第72),泰州(全国第7),盐城(全国第3),宿迁和淮安(100名开外,无从考证)

参考200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榜”。国家首次对各大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的排名,官方数据,应该更有说服力!

2,最具大城市优势的排名(各市主城区人口,不包括各县市人口排名):南京(40.3万人),苏州(220.7万人),无锡(220万人),徐州(120万人),扬州(11.13万),镇江(110.36万人),常州(0万人),淮安(73万人),南通(70万人),盐城(6.6万人),连云港(64.74万人),泰州(60万人),宿迁(2万)

3,最能体现“人多好办事”这句真理的排名(各市总人口排名,包括各县市人口排名):徐州(910万人),盐城(79万人),南通(77万人),南京(640万人),苏州(9.万人),淮安(17.6万),宿迁(1万人),泰州(497万人),连云港(460万人),扬州(47.19万人),无锡(442万人),常州(34.9万人),镇江(267.21万人)

4,最美名远播的排名:(各城市在全国及世界知名度的排名):南京,苏州,徐州,扬州,无锡,连云港,镇江,常州,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宿迁

在全国及海外知名度方面,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的南京,其历史馈赠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言而喻。其他城市方面,江南古城苏州,烟花三月的扬州,以及沉积了几千年秦汉文化的徐州在五湖四海之内也有着较大的知名度。

,最让苏南人津津乐道的排名(DP总量排名):苏州(340亿元),无锡(230亿元),南京(1930亿元),南通(1220亿元),常州(1090亿元),徐州(1070亿元),盐城(6亿元),扬州(760亿元),镇江(740亿元),泰州(670亿元),淮安(40亿元),连云港(410亿元),宿迁(31亿元)

参考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DP总量的数据报告。很明显,常州的经济地位已经日落千丈了,甚至落到了南通的后面。另一方面,苏北老大徐州的经济地位已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6,最具未来发展潜力的排名(DP增幅排名):南京(19.0%),苏州(17.6%),无锡(17.4%),常州(16.1%),南通(16.0%),徐州(14.6%),泰州(14.7%),扬州(14.7%),镇江(14.%),盐城(14.2%),连云港(13.%),淮安(13.6%),宿迁(13.2%)

参考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DP增幅的数据报告。这个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江苏省未来10年的经济走向和经济格局。

7,最具文化和人文底韵的排名:南京,扬州,徐州,苏州,镇江,淮安,常州,连云港,无锡,泰州,南通,盐城,宿迁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会都。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是古代文人骚客必吟诗作赋,激扬文字的江南佳地。其“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名绝不是浪得虚名。南京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名胜数不胜数,其文化底韵之深厚,不言而喻。扬州的人文内涵,完美地浓缩在“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堪称千古名句的古诗当中了。可以说,“诗仙”李白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彰现地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徐州的刘邦的故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秦汉文化,确实值得人们细细地品味。

,最具现代化城市特色的排名:南京,无锡,徐州,常州,镇江,连云港,南通,苏州,扬州,盐城,淮安,泰州,宿迁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六朝古都,十朝会都。城市规模,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现代化水平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南京街区,满街的参天梧桐搭建的绿色走廊是南京人最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新街口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个个高耸入云;湖南路,夫子庙又是休闲观光,娱乐消遣的繁华商业区;金融,商务,广告,服务行业在全省范围之内,无人出其右。近期,南京地铁的开通也彰现了她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实力。毋庸置疑,南京城市发展程度在江苏省内确实首屈一指。另外,徐州,无锡等城市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相信在不久之后,在江苏大地上,会出现更多的现代化都市。

9,最富甲一方的排名(各城市市区人均DP和人均收入排名):无锡(43307元),苏州(3733元),常州(26744元),南通(260元),南京(24706元),镇江(24697元),扬州(23293元),泰州(23170元),徐州(21707元),连云港(1991元),盐城(12977元),宿迁(920元),淮安(036元)

参考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市区人均DP排名的数据报告。

10,最有人才战略力的排名:南京,苏州,徐州,无锡,扬州,镇江,南通,常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宿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南京的4所高校的大学数量可以和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城市相媲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在江苏省内一直傲视群雄,鹤立鸡群。举全省之内,能与这些家喻户晓的大学相抗衡的,唯有苏州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前者是苏州的招牌学府,后者是徐州的镇山法宝。

11,最具区域辐射力的城市排名: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连云港,镇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江,淮安,盐城,泰州,宿迁

江苏省的规划是通过不懈努力,在二十年内建成南京,徐州和苏锡常三大都市圈。现在看来,除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稍有规模外(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芜湖六市),其他两个都市圈完全没有形成规模。尤其是苏锡常都市圈,可以说,至目前为止,这个都市圈不但没有确立一个令人心服口服的中心城市,而且都还完全被笼罩在大上海的辐射范围之内。其本身的辐射能力确实不敢恭维!

12,最具交通枢纽优势的排名:(主要根据铁路交通情况而制定的排名):徐州,南京,苏州,镇江,无锡,常州,连云港,扬州,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宿迁〕

客观地说,江苏腹地等城市的铁路交通线路不但不发达,而且很贫瘠。所以,在13个城市当中,真正能称得上交通枢纽的城市只有徐州和南京两座城市

江苏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程度排名:(参照小康水平)

1苏州 2无锡 3常州 4南京 镇江 6扬州 7南通 泰州9徐州 10盐城 11连云港 12淮安 13宿迁无锡那个地方人口最多.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参照国家统计局城市综合实力)

1南京 2无锡 3苏州 4常州 徐州 6扬州 7镇江 南通 9泰州 10连云港 11盐城 12淮安 13宿迁

江苏城市民间富裕度排名:(参照人均消费额、富豪数量、人均可支配利润、人均经营性收入等)

1常州 2无锡 3苏州 4镇江 南京 6南通 7扬州 泰州9盐城 10徐州 11淮安 12连云港 13宿迁

江苏城市文明程度排名:

1苏州 2常州 3无锡 4镇江 扬州 6泰州 7淮安 南通 9盐城 10连云港 11宿迁 12南京 13徐州

篇六:《无锡市人口发展的现状举措和展望》

无锡市人口发展的现状举措和展望

发布时间:2009-0-2 文章来源:无锡交通台作者:转载责任编辑:林小翠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人口素质,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于200年月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决定》,对创新无锡市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着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市人口发展沿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人口发展的现状

1.常住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密度和集聚强度加大

2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0.73万,比上年增长1.92%。新增的常住人口主要为户籍迁入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本地户籍人口 464.2万,比上年增长0.3%。年内本地户籍人口出生3.27万人,死亡3.2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迁入7.23万人,迁出

4.7万人,净迁入2.36万人,净迁入人口占新增常住人口的20.49%。年末登记暂住人口达233.2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比上年增加9.16万人(在本市出生3.04万人),占新增常住人口的79.1%。随着近年来常住人口的持续增长,全市人口密度和人口集聚强度越来越大。20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密度达到1276人/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12人/平方公里。崇安、南长、北塘三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1.2万人/平方公里,比2000 年末增加了近3000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分布仍以老城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为核心,外围虽然有若干节点,但尚未形成显著的人口集聚副中心。

2.市民生活和保障水平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状况良好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元,比上年增长13.0%;人均消费支出1363元,比上年增长10.7%。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均超过100万人。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医技人员43人,医疗床位数3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苏州(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医技人员46人、医疗床位数3张)接近。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12岁(其中男性74.46岁,女性79.0岁),比江苏省人均预期寿命高出2岁。但200年全市死于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的人数达到2391人,呈增长态势,值得关注。全市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改善。非户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76%。,户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2%。,均处于较低水平。婴幼儿死亡率、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 4.13%。、.6%。、.43/10万,均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3.“人才特区”建设成效显著,但外来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年末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0人,比上年增加4.7%。年内引进人才4.2万,其中硕士及博士占4.7%,本科占47.24%。市区引进占67.46%,江阴引进占20.20%,宜兴引进占12.34%。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高层次人才拥有量达6.6万人,被省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和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人数名列全省第一。获批

新建博士后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家。目前,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0家,设站总数在我省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外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全市非户籍劳动年龄人口200.2万人中,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占13.6%;初中占73.3%;高中及中专占9.9%;大专及本科占3.2%;研究生及以上仅占0.1%。外来劳动者的素质偏低,与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所要求的人口和劳动者素质不相一致,构成制约无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4.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日益突出

20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9万人,比上年增长4.27%。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31%,比上年增加0.66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21%,超过美国2006年底(11.67%)的水平,与澳大利亚(2007年底 13.2%)、加拿大(2006年底13.4%)等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老龄化指数(每100名0-14岁人口对应的6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数)达 117,老年人口抚养比(6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64周岁人口之比)达1.3%。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4.3%,比上年增加约0.3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增大,老年人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综合治理需建立长效机制

200年本地户籍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为109.9,非本地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7.0,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3.72,比2007年略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无锡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呈持续偏高态势,本地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在107-110之间波动,略高于103-107的正常值范围,而外来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始终保持在120左右,明显偏离正常范围。近年来,外来流动人口出生有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出生的趋势,如果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全市出生性别比将持续失调。出生性别比偏高与传统生育观念以及“两非”行为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需进一步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同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6.人口城市化即将进入高级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

200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非农产值比重达到9.7%。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化程度较高,劳动就业中农业从业人员不到%。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7.%,比2000年普查时提高了9.2个百分点;若按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推算,无锡市城市化率将于 2010年达到70%,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全市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比上年增长12.%。通过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1393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3240人,农村青壮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扩大到4.6%。200年11月无锡被确定为联合国统筹城乡就业项目试点的个城市之一。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90.%,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为99.77%,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人口发展的举措

1.加快建立新型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升人口素质、推进城市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决定》

和相关配套文件,推动建立“市规划指导、区协调监督、街道组织落实、社区综合服务”的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市、区、街道各级党委政府撤消外来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3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人口计生部门(街道一级设在社会事业办公室)的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以及相关社会事业工作的统筹领导。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人口计生委增加了“人口信息的汇总分析管理、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3项综合职能,开始在全市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发挥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各区设立人口服务管理监督和受理中心,由区人口计生局代行职责,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人口服务管理问题,加强对基层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监督。街道(镇)逐步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社会事业工作领域,并加强对社区的业务指导,组织落实各项人口服务管理工作。72.36%的城市社区和4.12%的农村社区建立了社区事务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人口服务管理事项实行“一站式”受理服务。

2.继续实施提升人口素质工程。全市深化落实《无锡市提升人口素质行动计划(2007年-2010年)》。一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年末共有 10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0个文化站,1个博物(纪念)馆,9个公共图书馆;电视人口总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二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发展。婴幼儿及其家长接受早教指导率达到70%,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为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6%。全年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总额达9736.77万元,受惠学生达37.74万人。《无锡市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付诸实施。社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函授站达7个。三是加快建设健康城市。实施《无锡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2010年)》。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3%;全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71/10万,低于20/10万的控制目标;儿童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9%。街道(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社区(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建设用地达0.平方米。四是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颁布《市民文明公约》、《市民行为准则》,举办“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市民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和市民文明公约的知晓率达96.%。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一是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市政府出台了贯彻省政府36号令的意见,对城乡养老制度并轨、国企改革分流人员缴费办法、延长缴费制度、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作了规定。二是扩大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在原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将医疗保障覆盖范围扩大至本市城镇居民、市区各类高等院校大学生、市区幼托机构的人员,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三是提高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待遇水平。市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月人均300元调整为月人均30元。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最高可按市区最低工资标准0元执行,最低不低于市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执行。工伤保险的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生活护理费(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计发标准调整提高了13.04%。生育保险医疗费在生育临床路径范围内,职工不负担费用,实行划卡结算。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费用,按三级医疗机构自然分娩300元、剖宫产300元,其他医疗机构自然分娩2700元、剖宫产300元的标准限额结算。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三项制度,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

4.有效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大力实施“志愿者计划”、“好宝宝计

划”、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和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国策宣传教育和对有关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全市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0左右,计划生育率达到99.7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率达到7.3%。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测、孕前风险评估服务项目免费制度。近3万名新人参加了免费婚检,婚检率达到 6.9%,孕前-围孕期保健服务率达到92.0%,均比上年大幅提高。规范建成县(市、区)、镇两级“世代服务”中心16个,打造了一批具有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信息管理、行政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200年共向农村计划生育奖扶对象1960人发放扶助金1131.6万元,向特殊奖扶对象3170人发放扶助金34.07万元,向公益金享受对象1700人发放公益金107.97万元。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落实兑现。按照每人3600元的标准,共向946名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一次性奖励金近3.亿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共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136家,床位总数约1.6万张,养老机构住养老人超过1.04万人,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1.97张。居家养老机构由 7家发展到113家,居家养老惠及老人总数超过3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数4%。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标准人均40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人均3340元/年,供养标准位居全省前列,70名五保对象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老年人优待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共为3万名老年人办理了优待证。扩大了老年人免费进公园、景区的对象、范围,调整增加对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的公交线路。出台了《无锡市尊老金发放和管理暂行办法》,共为127位9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411.万元。

6.积极推进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制订《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无锡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无锡市劳动用工登记备案暂行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推进实施 “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新机制,有效落实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房屋出租人和来锡人员的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责任,推动实现“以房(业)办证、以证服务、共担责任、协调运转”。持有居住证件的外来流动人口可享有与本地居民基本同等的公共服务。全市继续大力实施“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组织了外来农民工免费专场招聘洽谈会121 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9万个,为6.7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免费就业培训,落实进厂“三级”教育培训率为97%。同时还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农民务工培训读本》和《农民务工读本》,为进城求职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促进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素质。外来流动人口中参加养老社保险的人数达6.96 万人,参加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34.9万、34.02万、34.61万、33.34万;正在接受小学到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达1.4万人。

人口发展的前景展望

200年无锡市促进人口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和全国前列,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常住人口规模仍将持续较快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压力日益增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二是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亟待发展的产业,如产品研发、金融服务、投资理财、服务外包、软件动漫等,所需人才较为紧缺。三是

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养老的经济社会负担将日益加重。四是人口分布不尽合理,与产业布局、城市组织功能不相适应或不够协调,进一步可能导致城市交通拥挤、房地产价格扭曲、城乡就业矛盾突出、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等问题。为此,需要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引起高度关注,协调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

建议:1.进一步深化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推动实现人口服务管理的社会化、社区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均等化,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2. 进一步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科学编制中长期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土、环保等专业规划有机衔接,推动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健全人口发展相关政策体系,加快人口服务管理相关立法工作,做好教育、人事、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相关社会政策的衔接。4.着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营造有利于人口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贯彻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问题和人口发展事业的投入力度,对基层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无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口作文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小编收集了关于中国人口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国人口

30 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1、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仍然偏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就有了第一次婴儿潮。第二次出现在三年自然灾害后, 1962-1973年,这是人口出生最多的时期。第三次在19年后,人口增长率明显回升。这三次婴儿潮让中国人口总数急剧增加。现在已经是13亿多人口,更有专家预测,20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我国耕地、森林、草场等资源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的数量很少。如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9公顷,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江河径流量人均仅有24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3.%。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2、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据200 年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 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 岁以上人口中的成 人文盲率达到11. 04 %。另一方面还有人口的身体素质不高,据2000 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 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 9 % 。

3、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20 世纪0 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 -107 之间。但自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 ,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已达到116. 9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 6 ,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线。这和我国的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老一辈的人都讲究传宗接代,差不多都重男轻女。这一思想让男女出生人数严重不等,导致性别比偏高。

4、人口分布不平衡。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据2000 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 4 % ,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 13 %;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 46 % , 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 7 %。东部地区多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地理条件的优越,国家的大力支持发展,让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起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导致人口越来越多。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让许多人都不愿到西部地区去。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 ,、人口严重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指6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历史欠账较多、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特点。据200年底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中国6岁以上人口逾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7.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 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

6、就业压力大。大量的人口让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没文化,他们干的大多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而且工作时间长,工资也低,大多只能扶生活,还存在工资拖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工问题还是没解决。目前就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面临失业。找工作难成了社会一大问题,这和人口总数多,人口素质偏低是分不开的。

人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人口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第二篇:中国人口

As is known to us,hina has the bi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whih is ore than 1,300,000,000.Suh a lare population auses soe probles in ities,that's the uneployent.Too any people ather in ities and the jobs are not enouh.Soe raduates an't find a job thouh they have left shool for years.In addition,traffi ja is another proble resultin fro the bi population.There are too any ars on the roads and streets.

The situation of the ountryside is not ood.Too any people live in the ountryside and we don't have enouh far land for the.

Fortunately,our overnent has realied the probles and has attahed reat iportane to the.The overnent is tryin its best to reate ore jobs and iprove traffi systes.oreover,the one-hild poliy has helped a lot.

look at your wath for just one inuite.Durin that tie,The popuiation of the world inreased by 29.Perhaps you think that is notuh.Hoever,durin the next hour,over140 ore babies will be born on the world.

So it oes on,hour after hour.In oneday,people have to produe food fover 370000 ore ouths.ultiply this by36.justthink how any ore there will be in one year!What will happen in a hundred years?

The inreasin population

ay be the reatest hallene of the world today.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rowin faster and faster.Two thousan years ao,there only 20illon people on the earth. At the beinin of the20thentury,the world'spopulation was about 1.7billion.In 1990,it reahed ore than five billion.Now at the beininj of the 21stentthe world's population has passed six billion.people say that by the yeay 2010it ay be seven billion.That eans in about 600 years,there will br standin roo only on the earth.Eah person will have one half to one square etre of spae to live in.There will be hardly enouh spae ror anbody else.

翻译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1300000000。如此大的人口在城市造成一些问题,这是失业。很多人聚集在城市和工作是不够的。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尽管他们已经离开学校好多年了。此外,交通堵塞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巨大的人口。有太多的汽车在公路和街道。

农村的情况是不好的。太多的人生活在农村,我们没有足够的农田。

幸运的是,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并重视他们。政府正在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交通系统。此外,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帮助很多。

看看你的手表只有一个inuite。在此期间,世界popuiation增加了29人。也许你认为这是更高的。Hoever,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over140更多宝宝将出生在世界。

就这样,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在某一天,人们要生产粮食fov 370000多的嘴。把这个by36。justthink多少会有一年!一百年后会发生什么事?

增加的人口

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挑战。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述说两年前,地球上只有20米隆人。the20thentury拜因的,世界人口约为17亿。在1990年,它达到了超过五十亿人。现在的beininj 21 stentthe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六十亿。人们说2010 yeay可能是七十亿年。这意味着在大约600年,地球上只br站立的空间。每个人将有一半生活在一平方米的空间。会有其他ror anbody几乎没有足够的空间。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作文

导语: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中国人口的增长,使中国实行看计划生育。小编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的计划生育。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国的计划生育

我国是人口大国,上一次人口调查人口在13亿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的三人之一。我国地大物博、石油、陆地、矿产……资源应有尽有。我国资源多,人口也多,资源总会有用没的时候,可是人总要繁衍生息。面对这一难题,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政策,暂时解决了一部分难题。

姥姥给我讲述了她那年代的苦:那时,因人们受养儿防老、儿多福多和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影响,很多人家生育无节制,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我姥姥就是受害者之一。婚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姥姥就生下了个孩子。姥姥、姥爷在队里拼死拼活地干,春天挑野菜、冬天拾柴草,捞鱼摸虾样样来,五个孩子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姥姥还落下了一身病根,她的关节炎就是因为生活苦而落下的。说到这里,姥姥留下了悔恨的泪水,“这哪是什么儿多福多?儿多老命苦才是真。”后来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五叔五婶家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个孩子,勤劳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看看现在,国家计划生育只允许生一个孩子,人们也自觉遵守,人人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想一想,还是计划生育好,有关部门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计生、公安、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各司其职又互有关联,及时识破个别无诚信人员瞒骗,避免结婚、出生漏报,从而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要想彻底办好计划生育,还要找准症结,综合治理……

俗话说的好:计划生育好;致富又养老。少生孩子快致富,父母60岁有扶助。经过多年计划生育的管理,我国人口增长也越来越慢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慢慢的提高了,都住进了高楼大厦,干起了小买卖,连农村人都可也当老板。现在我国发展飞突猛进,我相信再过上几十年,中国一定会成为最先进,最好的一个国家。不管怎么说,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一个字:好!

第二篇:和谐人口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努力地削减中国的人口。但是,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减少,沙漠面积在逐年扩大,空气和水体质量越来越差,如果我们单纯地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是很容易得出“人口少则环境好”这样的结论的。然而如果我们与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相比,就只能承认我们在环保意识和环保工作方面的差距。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口数量不是根本问题!

要创造和谐的人口与环境,我认为提高人口素质是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它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母强儿壮”反映了先天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再如白化病等很多疾病都属于遗传病,两个携带致病基因的人结合很有可能给下一代造成不幸。所以社会提倡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另一方面受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我国封建社会妇女裹足对人身健康的摧残;古巴比伦王国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败坏导致文明的衰落等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到处可见人们晨练的身影,并且平时的问候语也经常听到:“身体好吗?”这样的话,人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讲究吃得健康,“有健康才有将来”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比如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的微波辐射污染,现在家庭电脑普及,手机泛滥,电器设备应有尽有;交通业建筑业等噪音污染,特别是日益发达的交通事业,汽车成为代步工具,虽然加快了生活节奏,但也加速了尾气的排放,加大了环境污染;日益发展的工业企业排放的有毒物质,严重影响了土壤、森林、气候,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现象。以上这些引起的环境问题都会通过空气、呼吸携带传染物,传染到人体,给人造成致命的伤害。这些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也都是决定性的。

所以,人口与环境的问题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提高全民的人口素质,会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同样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会让人口素质迅速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第三篇:假如没有计划生育

假如中国没有计划生育,我会有不止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因为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如果我有不止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我家那点积蓄够不够花是非常成问题的,小康生活估计是不敢奢望,放学回家要去打工努力向温饱奋进;假如温饱成了问题,我的图书、我的动画片估计要被平分,甚至是瓜分;如果我能考上高中甚至是大学,光是学费估计得有10万,要是我的不止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也考上了大学,我想我家就要砸锅卖铁了,也别再想在临沭也买套房子了;如果我那不止一个的弟弟或者妹妹要上大学,那作为家中老大的我,估计就要趁着烧火把通知书扔进灶中,背起行李,含泪离别家乡;离别家乡的我一定想在外面出人头地,可惜不是大学本科的我人家不要,为了那不止一个的弟弟或者妹妹去偷蒙拐骗,凑钱去给他们教学费;如果我真的去偷蒙拐骗,估计警察叔叔一定会“同情”我,送我一副银色的手铐。

如果我真的进到了监狱,那我这一辈子不就毁了吗?不行。就算我打工挣了钱,我让那不止一个的弟弟或者妹妹上了大学,我也退休了,结婚生子,生了不止一个儿子或者是女儿,难道要让孩子走我的老路。

这种事情当然不是我这一个小学生可以思考的了,但是如果真的没有计划生育,这种事情估计会成为现实。拍拍胸脯,暗自庆幸,多亏了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关参考

中国人口问题英语作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许多人不仅看到了这个政策的优点还有缺点。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人口问题英语作文,欢迎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中国人...

说明文:中国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努力地削减中国的人口。但是,...

世界人口日作文:中国人口面临的问题

...仍是在结构上的变迁,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而中国今天正处在新一轮人口变迁中。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人口再出产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口在上世纪0、60年代,由传统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关于人口的作文:和谐的人口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努力地...

中国人口英语作文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将会带来许多严重问题,我们应控制人口增长。hinahasahuepopulation,sothepopulationofhinawillbeveryhardtoontrol.anyspeialiststosolvethisproble,butnoonehaveaoodw...

英语中国未来人口作文

...人口增长应保持在适当比例内。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英语中国未来人口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英语中国未来人口作文篇一Asisknowntous,hinahasthebiestpopulationintheworld,whihisorethan1,300,000,000.Suhalarepopulationausessoeproblesi

人口作文:中国人口问题的真相

...对几位作家这样描述。他工作的国家计生委在二十年中使中国少生了个亿,这个数字推迟了灾难降临中国大陆。但他们要忍受很多来自国际上的谴责以及国内的不理解、甚至基层工作人员被暴力侵害。而且这个单位一直被忽视…...

和谐人口作文900字

...关系。小编收集和谐人口的作文,欢迎阅读。 和谐人口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

以人口为话题的作文:中国人口问题的真相

...对几位作家这样描述。他工作的国家计生委在二十年中使中国少生了个亿,这个数字推迟了灾难降临中国大陆。但他们要忍受很多来自国际上的谴责以及国内的不理解、甚至基层工作人员被暴力侵害。而且这个单位一直被忽视…...

关于人口的作文700字

...关于人口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关于人口的作文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

勤俭节约 中国风尚

...》。他告诉了人们节约粮食,让人们知道了“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这句话。可这首体现出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的诗,却被我们现代人遗忘。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

和谐的人口-900字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努力地削减中国的人口。但是,...

解决中国人口英语作文

大家都知道我国人口除了多以来,另一个问题便会老龄化。下面小编为您搜集了解决中国人口英语作文,欢迎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解决中国人口英语作文【1】ivenisatablewhihlearlyillustratesthestrikintrendofaedpopulationinhinafro1990to200....

七年级人口问题作文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众从小规模的地下方式开始自主进行人口流动。小编收集了人口问题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人口问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

人口的作文

...记叙方法。有关人口的作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中国人口30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