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笔记 幸福笔记作文600字
Posted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幸福笔记 幸福笔记作文600字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幸福笔记 幸福笔记作文600字
篇一:《幸福笔记》
幸福笔记
生活,像一堂多姿多彩的课,它教会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生活,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就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尽情翻滚,雀跃;生活,像一位无私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她让懂得了珍惜幸福„„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书店街买书,这时,从远处传来小孩儿的哭声,我和妈妈赶紧跑到那里,只见那个男孩身穿蓝色的短袖T恤,蓝色短裤和蓝色跑鞋,他蹲在墙角哭泣。我问那个男孩儿:“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呢?”那个男孩儿不肯说。妈妈十分着急的说:“你说怎么回事,或许我们大家可以帮你!”这时,很多人都围了上来,那个男孩儿说:“暑假,妈妈带我去玩,走着走着,我就和妈妈走散了,我找不到我的妈妈了!!呜呜~~~”他的哭声越来越强烈,没办法,这时,一位身穿红色短袖的女子跑到他的身边对他说:“你知道你妈妈的手机号码吗?我给你妈妈打电话!”那个男孩儿说了一连串的数字,这时一位身穿白色上衣的男子急忙拿出手机拨通了男孩儿妈妈的手机号码.电话里男孩儿妈妈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男子说:“您的孩子在书店街和你走散了!你赶快来吧!”我和妈妈就一直在那里等着他的妈妈,不一会儿,一位手提包的妇女跑到男孩儿的身边,男孩儿见到他的妈妈,非常地高兴,他们拥抱了很长时间,这时,那位母亲赶紧站了起来,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连忙说谢谢,还要特别向那位男子道谢,但是,我们无论怎样喊他找他就是没有见到他,他匆匆得离去了!
一张张素不相识的脸,但是微笑总是那样甜美;一个个从未接触的人,但是心灵是那样的美好。生活,让我懂得珍惜幸福,幸福其实很脆弱,所以我们要用爱来感化它,用心来保护它。
篇二:《幸福笔记》
幸福笔记
首师大二附中 李子茉
下了公交车,步履轻快地走向那栋大楼。顺着台阶向上走,拐过一道道弯,407„„406„„40,到了。幸福的第一课就由此开始。
授课地点:我的家;任课教师:爸爸,妈妈,还有我。
我常常在阳台上,望着蓝天白云,哼着独特的调调,感到十分放松,这就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一种幸福。偶尔读读英文书籍,在欣赏语言,品味情节的同时,啜一口红茶,听着轻音乐也属于幸福这一栏。第一条幸福笔记也就随着新鲜面包出炉了——幸福就像是淘气的精灵,在你感受生活的同时填满你的心。
门开了,爸爸回家了。我常常拦住他,向他请教问题,就好像他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每次我得到的都是耐心的讲解和绝妙的回答。又响起清脆的高跟鞋的声音,妈妈进家了。不过一会儿,饭菜的香味和温柔的召唤就充斥了这个房间。随着味觉细胞的苏醒,我不由地伸出手指,沾了沾调味酱,在那种奇妙的滋味流到肚子里的同时,幸福渗进了心里。在妈妈的微笑中我抓住了第二条笔记的尾巴——幸福的关怀就是最神奇的气息,永远萦绕在你的身边。
如果你愿意追随我的脚印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你也就到达了幸福的第二课。
授课地点:小树林。授课老师:大自然。
如果你想选个好老师,不如在夏季的傍晚坐在长椅上,看着落日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在蔚蓝色的天际,感受晚风免费赠送给你的一缕清凉。或是在初秋的清晨,聆听晨鸟带给你的清脆歌曲,在它们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你不会为生涩的动作而感到尴尬,因为观众席上的那坛月季花会第一次感到自卑,并嫉妒你是多么幸福。还有冬日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着白白的雪,反射出晶莹的光。或许你更愿选择春日的午后,想象风的色彩,倾听花开的声音。温暖而透着一丝甜美的气息沁人心脾。你有没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显而易见幸福笔记的第三条——只要用心感受,幸福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追随者。
如果你带了书本,不用叹息它们在幸福的课程中是多么的没用。因为下一站是充满书香气息的学校。
授课地点:学校。主讲人:老师和同学。
也许你会悲叹,上学真是世界上最累的一件事。但当你与朋友们畅谈理想,畅谈未来时你不觉得快乐么?当你在运动会中尽力奔驰,有那么多的同学在周围鼓励你,为你加油,就算落后了,也不会责怪你,你不觉得温暖么?当你受伤了,又有很多人安慰你,送你去医务室包扎,你不觉得感动么?老师送给你那么多的锦囊妙计,给予你那么多的鼓励与支持,带你在学海中进行无期旅途,这还不够么?不用我再举例,关于幸福的最后一条笔记已经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幸福的出现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头,甚至还有些枯燥乏味,但它却总以最美丽的方式离开。
厚重的词典送给幸福的定义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或生活;称心如意的事物”。抽象的解释只能给我们模糊的概念,但是要认识幸福这位独特的仙女是
要用乐观的心来邀请她的,她不会告诉你她会接受邀请,但总有一天,她会在你沉浸于快乐中时和你打招呼。
顺着台阶向下走,拐过一道道弯,出了楼门,在等候着的同时思索着。当公交车进入了你的视线,微笑着走了上去,因为下一站的名字叫做:幸福。
评语:文章清新悦目,在流畅的描述中让读者感受到了幸福,作者细致观察生活,用心体会生活,发掘出了生活中的平淡而珍贵的幸福。三个普通的场景,三种独特的感情体验,学会珍惜拥有,心就会引领你走向幸福的站点。
指导教师:刘建敏
篇三:《追寻幸福笔记》
第一集:这是观看《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课程的第一堂课。一开始,老师就用生动有趣的倒霉熊动画做例,阐明了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视乎人们的态度。然后,老师逐步深入,给我们解释了心灵进化的高度:一是从头开始,二是从最高点开始,三是文化的高度与起点的高度,四是作为工具的知识和心灵的刻画。
课程的名称很吸引人,老师的生动讲解更吸引人。由浅入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懂得人们追求的幸福是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
第二集:这一集韦老师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些东西,人是不可能通过心理调整来实现的,例如饥饿。但是人在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下,能生存下来,那么人就可以是开心了的。
这句话给我了深刻的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很快乐,如果不跟别人比较,自己争取自己的快乐,调整乐观的心态。
第三集:生活质量和我们的幸福感是密切相关的。领导能给人带来幸福,但作为领导人要有道德,要公正,才能给自己和群体带来幸福感。这一课程《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的课程内容分为:
一、罗马帝国之前;二、罗马帝国;三、罗马帝国之后。
韦老师列举了孔子、亚里士多德、罗丹、昆德拉等人,教会我们学习要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如果我们不思考不想象。仅凭经验带着走,是很容易迷失的。
第四集:为什么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备会做了领导?为什么关羽杀了人还会收到众人尊重?是因为刘备有理性,有远大目光,让张飞和关羽两人服从了;关羽为人有道义,劫富济贫。道德,是会给人幸福感的。
第五集:什么是幸福(一)一个人在社会中最核心的品质是公正无私。公正就是自己得到的东西是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都不是虚伪的。别人应该得的不管在利益、荣誉、分数上的一切东西都给予他。无私就是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公家或自己的都不贪图。
让自己最后陷入到没有任何机会的地步的人,就是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只有一个公正无私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带队的人,成为一个备受重用的人、伟大的抱负和公正无私的人。
第六集:什么是幸福(二)幸福和需要的关系。幸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幸福主要是从心灵的角度来定义,广义的幸福主要是指快乐。人地一切都是和需要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人是不是快乐幸福。心里调整所调整的是需要,要分析自己的需要和预期。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和心里需要。从追求快乐的角度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第七集:什么事幸福(三)尊严是人生来就有的,哪怕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甚至是乞丐,都要求得到尊重。虚荣是人对尊严追求的一种变种。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对快乐的追求。任何一种在社会当中被普遍化以后会产生社会发展问题的东西,就会被当成是社会批评的不道德的东西。如果一个事情普遍化带来的结果是对整个社会有益的,就会被社会当成是道德的;如果普遍化以后对社会的发展不利,就不能被社会当成是道德的东西。当一个社会没有办法普遍地用一种真正地给人带来尊严的东西来鼓励人工作的时候,就会通过鼓励人地欲望将一个人本来的需要变得无穷大。虚荣的人最终会感到空虚,是因为满足人虚荣心的东西并不指向外界对人自身的肯定。
第八集:什么是幸福(四)人将要死的时候,不是在想自己拥有什么,而是想自己留下了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雪芹如果没有吧《红楼梦》写下来,留在世上,那么他将会抱憾终身。能够让一个人真正获得尊敬和幸福感的是一个人的才华和道德。爱情的基础是两个人拥有互相认同的一份事业。
第九集:什么是幸福(五)能够真正让一个人幸福的,就是自身的才华与道德。当一个人只是被当成工具使用,自己的意志不能得到体现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
第十集、第十一集:伦理与幸福(一)、(二)没有人会逃避幸福,想要逃避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要成为伟人要立志,要经受挫折才会成功。无论在如何残酷的时代,总会有优秀的人出现。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缺点,如果没有克服心理状态,就不会感到幸福。凡事一种固定的东西,通过辩证发得方式来解释,都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讽刺和幽默都会带来幽默感,但讽刺会带给被讽刺者的不快,而幽默则能使大家快乐。当人处于矛盾时是不快乐的,那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决策,从矛盾中走出来,才会摆脱痛苦。幸福和伦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懂得伦理,就不懂得幸福。
第十二、十三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一)(马克思的一生)克思的魅力在于他的理论。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类似,辩证法与道德经,资本论和国学的概念,价值观上与中国人也是吻合的。他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和财富的态度都体现了圣人的典范。2000年BB调查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排在第一位的是马克思,第二位才是爱因斯坦。希伯来语是犹太人的民族语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之一,由于过于简单,很早就消失了。德语非常复杂,但它很精确,能让我们容易表达我们的思想。因为有这些精细的语言,所以马克思才写出深刻的理论。马克思的一生选择的不倒山去爬,所以他的幸福是永恒的,把人类的幸福当作是山去爬。马克思17岁写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地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人,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未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只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是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上地进行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讲洒下热泪。”
第十四、十五集:(马克思的幸福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处在具体的环境,会对人的价值观产生不同的影响。马克思每次经过贫民窟的时候,并没有用鄙视的眼光看待贫民,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是社会上要消除的东西,他总想着这些人怎么才能幸福。马克思交朋友时,假设人是一个好人,直到发现他是坏人时,才会和他决裂。
第十六、十七集:恩格斯评价马克思说:马克思有很多敌人,但是全都是公敌,没有私敌。恩格斯的很多知识都是自学的。当一个人的精神生命被点亮、诞生的时候,他会为了精神生命的存活而不顾一切。144年2月底,《德法年鉴》创刊号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作品出版。
第十八集:1.为什么要先讲马克思幸福观:要杜绝同学们产生痛苦的根源。选对了要走的路,就不会有痛苦的根源,没有了痛苦的根源,就是享受幸福而不是追寻幸福了。所以,我们是存在痛苦源的,对待这些痛苦源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老师的帮助,去掉痛苦源;二是逃避痛苦。希望大家仿效马克思,追求崇高的理想,把痛苦根源拔掉。2.马克思与他的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他的朋友和家人们并不觉得马克思负累了他们。他们反而认为马克思是崇高的,就因为认同他的理想,所以才成为了他的朋友和家人。
第十九集: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生不进则退,意识不是都能改变的。社会意识是由一种物质性的、客观的东西决定的,所以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要取得幸福,就要把外在的痛苦源去掉,学学啊Q精神。在有挫折时,心理上要有足够的调整能力。社会存在,决定了每一个人所能承载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第二十集:幸福的定义: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幸福分为神性的幸福和人性的幸福。神性的幸福是一种圣神的幸福,无痛苦、纯粹的幸福。人性的幸福是一种痛苦的幸福。我们要幸福,先得要有欲望。欲望首先表现为一种痛苦。所以,幸福的前提是痛苦,痛苦是幸福之源。追求某种幸福,首先意味着要承受相应的痛苦。在安慰人地时候,要给别人找出路,给他希望。人生不断地寻找痛苦,解决痛苦,这就是寻找幸福的过程。
第二十一集:痛苦不必然走向幸福,有时可能是走到绝望,因为立下的目标不切实际。为欲望而奋斗,成功的时候会感觉到幸福,而不成功时,便会感到绝望。面对痛苦,有阔达的人,舍欲而不舍身,把欲望灭掉;有想不开的人;有心理调整出现问题的人,变为精神病患者。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应分析欲望决定去留,保留经过努力可以满足的欲望,驱除经过努力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多少种欲望就有多少种幸福,欲望的种类是无穷的,因此幸福的种类也是无穷的。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感性幸福是对感观欲望的幸福。意志的执行收疲劳、疾病、睡眠等的影响。理性幸福是理性来驱动的幸福,是心灵的欲望。
第二十二集:一个人在单位里的核心需求都满足了,就会产生幸福感。但是都没有满足的话就会产生痛苦。在不同地方,所需的核心需求是不同的,去到不同的地方,核心需求也会跟住转移。痛苦的人需要调节,幸福的人只需要享受而不需调节。
第二十三集:体系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不是任何人能修改的。没有坚持下去而失败会感到非常痛苦,坚持了,成功了,就会幸福,痛苦就变成了幸福的源泉,成为了成功的记忆。理性的幸福,是有心灵来驱动的。金钱也是一种理性追求的结果。马克思在分析金钱是说,在资本主义里有金钱狂,是与生产的目的是有关系的,在商品经济时,我们生产某种东西是为了去交换我们想要的一种使用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为了钱去生产,财富成为了权利的象征。金钱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当外在社会的一种需求内化成心灵的需求是属于理性的欲望。
第二十四集:所有东西在心灵被驱动以后,就要靠意志去执行。理性幸福和道德的关系,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幸福可分为广义的幸福和狭义的幸福。广义的幸福=理性幸福+感性幸福。狭义的幸福=理性的幸福。幸福是很难度量的。人最重要的幸福是获得社会认可。个人幸福是由个体塑造的一个变动着的人生幸福的金字塔。人在不同时期享受着不同的幸福。先找到社会和自我认可的东西,按照自己的偏好来排序,不断地修正。我们成长的过程,是我们幸福观不断变化的过程。
第二十五集:人在做不公正的事情时,会有潜在的公正的原则在纠正着。弱者与神童的关系。变成神童:一是一心二用,脑袋学会分解,排除干扰。二是量变引起质变。忍受枯燥的能力是进步的动力。
第二十六、二十七集:人类的第一个任务是战胜自然界,在自然界里先要作为主人,每征服自然的一个地方就是一个进步。奴隶社会相对原始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整体上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强了。人没有在自然界获得解放,那么这人是没有解放的。在社会的能量还没有被消耗掉之前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哲学家所做的事都是构建社会秩序。
第二十七集:如果一个人被大家排斥时,他的伦理就是出现了问题。做任何事情有付出的,要知
道得到了什么,要得到就要有付出。
第二十八集: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步。前者为悲剧,讲述人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后者讲人的智慧。前者讲奥林匹斯山上的神与人基本相同,同样面临死亡。他们只是比人强壮和要求顺从,他们干预人间事物,主要是惩罚缺乏节制和高傲与不顺从的狂人。在自然界中有一种万事万物都要遵从的秩序。宙斯的命令是要人向善的,宇宙是种道德秩序,把道德和自然秩序连在了一起,这是一种非人格的力量控制着宇宙的结构及其变化过程。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候有平天下的概念,也有世界主义的概念。但当时的世界主义是以中国为主的。米利都拥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第二十九集:哲学家们有一个特点,他们在寻找到底最终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他们发现万物之间都是有相似性的,最终找到世界是由水造成的。毕达哥拉斯,对暴政感到不满,移居到希腊的一个城市里。他注重数学,把数学提高到了一个意识形态的高度上,后来通过宗教对数学和逻辑学的系统地传播。净化人的灵魂,到最干净的时候,人就能永生了。毕达哥拉斯在数学和科学的思想中,人能以最纯净的生化方式活者,人就能最净化灵魂。哲学总是会有两派,一派是讲静的,另一派是讲动的。通常静的一派都占主流,因为秩序越是安静的,越是永恒的,从社会秩序,特别是伦理秩序来说,它越有约束力,越有用。当一个社会被另一个社会冲击摧毁的时候,动的一派就会占主流。必达格里斯认为,宇宙应是和谐的,人体也是和谐的。
第三十集:在西方哲学上,坚持必然性,坚持静止的、普遍性的这批人会占主导地位。伦理学是为了建构社会秩序。我们的社会通常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制定的规则要有稳定性。西方的思想没有中国的灵活,他们通常在一套思想上走,因为他们要思想先统一,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上,社会的约束力是最大的,一元性很明显。西方哲学认为人是自私的,把一个一个的人单独隔离,人是一个单子性的存在方式。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公正的人,关系到我们的生存方式,关系到我们的幸福。我们在探索自然界的时候,我们是在探求真。智者派和苏格拉底使哲学的研究中心转移到人上来。智者学会认为真不一定是善。
第三十一集:同一个专业的两个人同去面试,其中一人被录用了,是因为他把他的能力展现了。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的优秀没有被人感知,呢么一个人存在就等于不存在。要戳穿任何诡辩的东西,可以建坐标系。建坐标系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固定下来,利用唯一性把坐标系固定下来。解决问题要有历史厚度,把它放到空间和时间的一个点上。幸福有好多种,当它们都同时存在时,我们要找寻某一种,我们就要牺牲其中一种,选择最有意义的一种幸福。智者学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攻击到了雅典的道德秩序。他们认为希腊文化应该建立在人治的法则而不是自然的法则之上。
第三十二集:在我们国家,价值是有等级的,而在希腊,价值是平等的。苏格拉底虽然被处死,但他还是感到幸福,他所坚持的正义,别人在惩罚他的时候,别人就变成了历史的罪人,他成了一种永恒。苏格拉底在选择活着的幸福和坚持真理的幸福中,他选择了后者。柏拉图被杀的原因:很多雅典人把他误认为是智者。苏格拉底要智者派那里找一种方法,来找到确定的真理,知道善就要为善,知识即是美德。知识指的是伦理学,西方的伦理学是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人都是在准求快乐幸福,很多人其实没有智慧去追求幸福,他们以为在追去幸福,而他们得到的是痛苦,苏格拉底就是要给人们这个知识,让他们不要盲目追求幸福。
任何东西都从一个定义开始,苏格拉底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觉得尽管具体的事件或事物在某些方面不同,或者会消逝,而有的东西则是同样的,永远不会变化这就是概念或本质。找到本质的东西看问
题就深刻了,本质是从头到尾都有的东西。本质一定是共性,大家都有的,但共性不一定是本质。美丽的事物是会消逝的,而美的理念则是永存的。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从这里来的。大脑不仅有思考具体事物的能力,而且有思考普遍观念的能力。人在思考某种事物时,都会进行着两种不同的思考,就是特殊性和普遍性,定义就是要区分这两种事情。苏格拉底指出真正的知识不是对事实的观察,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只是局限于对未经解释的事实他就会得出结论说万物是不同的。他相信事实世界的背后还存在着人能够通过头脑发现的事物的秩序,每件事情做得最好,所有事情共同作用,产生了有序的秩序。他把知识分成了两层,一种是基于对事实的把握,另一种知识则是相对于普遍性和普遍观念的把握。好多东西是有多种功能的。
第三十三集:善理念:美丽的事物是会消逝的,而美的理念则是永存的。这一点就把美和美的理念割裂了。世界上所有美的事物都消失了,美的理念就很难表达。人为什么会纠结:不会去抽象,不知道要抓住主要矛盾。哲学上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是生活在无限的矛盾之中。当人不会抓住主要矛盾时,会感到迷茫,会觉得很难受。知道自己的目标,确立基本的矛盾(对一生都有影响),找到主要矛盾(在一个时期不解决主要矛盾就很难解决其它矛盾)。对所有人来说,事业都应是第一位的 。业务型的管理人才是最缺的。在一群人才里,我们要把他们整合为一个系统,把这个系统激活,而不是要发展为一个堆,这就要在人才里找出业务型的管理人才,来领导这个队伍。学术上就要有业务型的学术管理人才。我们现在学好自己的专业,再具有管理的经验,这对国家的发展会有很大贡献。好的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中国的整个操作系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管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在我们人生当中能不能实现。
第三十四集:共产主义理想对我们来说,让我们变成一个很舒服很幸福的人是非常关键的。中国它就是走在这一条路,如果我们入党,而没有信仰和理想,这完全是功利性选择,我们会感到非常痛苦的。当自愿选择和功利选择一致时,就会感到幸福。要做好一个组织者,就要公正,公正是赢得人性的一个条件,还要有一个系统地工作思路,具有沟通能力、公平地分配利益、风头。宽容是对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办法修改的事情,要去宽容,对未来的事情就要去沟通。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个人为集体牺牲了,要对他进行补偿,对他们的贡献给予肯定,例如庆功会。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严密的东西,培养人地思维能力。把经验积累起来的东西都是以理论的方式形成。任何的事物,是一个性的方式存在。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素,而失败只需要一种因素。
第三十五集:写好中文、古文,现代文应具备以下写作基础:散文、演讲稿、公文、评论员文体。学习有三种方式:学习结构、学习结构和具体和学习具体。学习英语要多读,要用英语来思考去除中文的影响。
第三十六集:做人要大气,就是心中有天下、民族或国家的概念,这样看任何事情都不会偏激。要衡量一个人大气与否,就需要看他除了自身之外是否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道德上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区别。一种行为如果推广之后对社会造成好的影响就是道德的事情,反之是不道德的事情。时间观念不重的人不会得到重用。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第三十七集:每一个社会都有核心价值。美是从现实的美的的事物提炼出来,当这些事物都消失了,美就没有意义了。苏格拉底是民主制度的支持者。一个人不仅要道德好,公共管理也是一种科学,这样的人才能做领袖。民主缺乏效率。权利精英,是比较心狠(决断的、不犹豫)。西方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说和它对数学,从毕达哥拉斯时代就已经重视数学,数学已经拿到统治者的层次上来说了。
篇四:《哈佛大学幸福课个人笔记--最全版》
哈佛大学幸福课(104号课程:积极心理学)
第一集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幸福笔记.
Look inside:内省是必要的
美洲原住民,在一起,几个小时,围着箐火,不说话,只是享受这静I时光。
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
心理学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通过潜意识分析,决定如何改善生活。
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来改善人生,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人本主义缺乏学术严谨性,但引入了了很多精彩的理念,比如对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等。
减法比加法更能使我们幸福。„„梭罗幸福笔记.
幸福不是一个秘诀。我们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总想找到一个秘诀从而永远幸福下去。
哈佛的异常卓越群体,共拥的两点:
一是完全相信自己,他们完全相信自己。
二是一直都在问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
幸福是一个过程,“我如何更加幸福”这是我们经常要问的。
做教师要内外一致。这也是很多教师痛苦的原因。因此我建议如果一些老师不是看得开,就不要与外界社会做太多的沟通,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第二集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问题缔造现实!你的关注点影响了你的认知。
心理学对于消极面的研究与对于积极面的研究,比例为21:1。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成功人士身上的共性
1、 乐观;
2、 对生活有信心,有“意义感”,无论是个人成功的意义,还是通往成功过程的意义;
3、 帮助社会,帮助他人,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4、 目光集中于自己的长处;
、 为未来设定目标;
6、 有一个心目中的榜样;
7、 不只依靠自己,寻求社会的支持,并有寻求支持的勇气。
西岸小学arve ollions(推荐书目:arve ollions’ way)
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水的灌溉,有阳光的照耀,除去杂草,悉心照料。
没有人会来!――没有人会穿着闪亮的铠甲把你带到幸福家园。你们会说,老师,你来了。可我会告诉你们:我来,是为了告诉你们,没有人会来!
自尊的六大支柱:
支柱一. 有意识的生活
1. 我越清楚与我利益、价值、需要和目标相关的事物,我的生活就越成功。
2. 经常使用大脑其乐无穷。
3. 改正错误比掩盖错误于我更有益。
4. 注意区分事实、解释和情感。
. 我应时刻警惕,抗拒自己规避现实的念头。
6. 如果我的眼界更宽,我的生活和行动将更具效力。
支柱二. 自我接受
1. 我是为自己而活。
2. 我接受自我,并接受自己思想存在的现实。
3. 我不一定要喜欢赞同或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但我能接受它们的存在。
4. 即使我后悔、自责,但做过的事我会承认。
. 我承认我所思、所感、所为均是自我表现,至少当它们发生时如此。
6. 我承认自己有很多问题,但我不受它们的束缚。我的问题不是我的本质,我的恐惧、痛苦、困惑、或错误不是我的核心。
支柱三. 自我负责
1. 我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2. 我为实现自己的欲望、幸福负责。
3. 我为自己的选择、价值观和行动负责。
4. 我为自己以何种意识层面进行工作和参加各种活动与他人交往负责。
. 我为自己如何安排时间负责。
6. 我为提高自己的自尊感而负责,别人无法给我自尊感。幸福笔记.
7. 从终极意义上说,我接受自己的孤独状态。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人们可以给我一些帮助。但没有人能担负起我生存的最基本的责任 .
. 自我负责的需要是很自然的。我不认为它是一场悲剧。
支柱四. 自我保护
1. 我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信念和情感。除非在某种场合中我觉得不说为好。
2. 我有权维护自己的信念、价值与情感。
3. 让别人认识、了解我于我有利。
支柱五. 有目的的生活。
1. 只有我自己才能选择生活的目标,没有任何其他人能设计我的存在。
2. 我若想成功,就必须学会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需要自己规划并完成行动计划。并关注自己行动的结果。
3. 为了自我利益,我应高度审视现实,即注意承载我的信念、行动和目的的信息和反馈。
4. 对于自律,我不应视之为“牺牲”,而是实现自我欲望的一种自然的先决条件。
支柱六. 个人诚实
1. 我应言行一致。
2. 我应信守诺言。
3. 我应公平、正直、善爱、热情地对待他人。
4. 我应努力保持道德前后一致。
总结:支持自尊感对现实的信念
1. 是即是是,事实就是事实。
2. 自我蒙闭双眼不能使真变假,也不能使假变真。
3. 尊重现实(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把握它们)比漠视现实更能带来硕果。
4. 生存依赖于正确地运用意识。忽视意识的责任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力。
. 从原则上说,意识是可靠的,知识是可得的,现实是可知的。
第三集 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吗
梭罗:大多数人都活在沉默的压抑中。
弗洛依德:“人们在舒适地麻木”。
疾病模型:找到病、治好病、恢复健康。
健康模型倡导:增强自身长处、改善人际关系,帮助人们找到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事和他们的热情所在。
帮助走向健康的有:勇气、规划未来、乐观、人际技巧、信念、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专注及洞察力。
要帮助学生与孩子:发现人生的意义;明确自己真正真正想要的;克服那些诱惑;凿掉那些束缚;坚定自己的信念;应对困难与艰辛的能力。这些是真正的帮助,可我们在这些方面投入的资源太少。
心理学不仅是对疾病、弱点和伤害进行研究,还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和玩乐。
要懂得如何赞美:不加区别的赞美,有时伤害大于助益。
每周锻炼三次,每次三十分钟,有益身心。
只有理想主义和善意是不够的。
在心理学领域,“改变是可能的”这一理念相当地重要。
有“创伤后应激”,也有“创伤后成长”。
第四集 积极的环境能改变人
指数函数的力量:
把一张纸折叠41次,就可以到达月球。
国际象棋的64个格上放上大米,每个翻倍,最后有多少?
蝴蝶效应: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产生一场飓风。 如果你让三个人微笑,这三个人再向三个人微笑,二十次之后,就能传遍全世界。
《让爱传出去》:电影
排除极端情况:生活极度分困、重病。
超出本质需要后的一切对我们的幸福影响很小。不论有没有获得晋升,还是受伤,一年之后,就会恢复原来的快乐水平。
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基础幸福水平。
影响幸福水平的,不是过高的或过低的期望,而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期望。
正确的期望是相信内在的改变。事实上,我们的准备和体验幸福的可能性,主要由我们的心境决定,不是我们的地位或银行账户状况。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认知、对世界的诠释、精力集中的焦点。
执有“人性有局限性”观点的人,制定了一大堆规则,来引导人性。
执有“人性不受约束”观点的人,倡导共产主义。
在心理学领域,“人的本性受约束”的概念很重要。我们不可避免会有各种体会与情绪。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为人。
只有两类人会始终快乐,体会不到悲伤、愤怒、痛苦、失望、抑郁、焦虑这些痛苦情绪,一类是精神病人,第二类没有痛苦情绪体会的是死人。所以如果你有这些感受,那是个好消息,说明你不是精神病人,也还没有死。
但现在我们很多人不准许自己为人,拒绝各种自然情绪,我们必将为拒绝“我们生而有局限”这一事实,付出高昂代价。这代价包括幸福感、创造力,以及最终的成就水平。
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随意释放情绪,但必须有那么一个地方,我们要准许自己为人:和挚友在一起时,面对自己时,写日记时,我们允许自己快乐、哭泣,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接受我们的地方。
Perission to be huan准许为人
Experiene it , aept it 体会它、接受它
当我们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这种现象只会加强。“在接下来的十秒钟里,不要想粉色的小
象”。
压抑自然的痛苦情绪,也会使其加强。
(e:在孩子童年时,不要压抑其自然的痛苦情绪。在情绪中要知道“只有坏情绪出去,好情绪自然就会到来”。)
不快乐的人和快乐的人的区别,不是一方拥有沮丧、失望、妒忌等情绪而另一方没有,而是双方都有,但是否积极主动地去处理这些情况,以及用多长的时间从中走出来,这是他们的区别。
第五集 环境的力量
人生的终极目标――幸福!
负面情绪让我们进入一个“收紧且狭窄”的思维,我们的思维“对抗或逃跑”,直到进入抑郁,这是一个下行螺旋系统。而积极情绪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能拓展我们的思维与视野,让我们有更多的创造力。
为什么我们会不快乐?――
将自私与不道德联系起来,是导致我们不快乐的头号原因。当我们感觉良好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自私,所以我们认为自己不道德,因此我们不能快乐。
但是,快乐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它是一个正游戏,他会传染,分享不会减少快乐。 你追求快乐,也会为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快乐之道》一书提出。一天内多做五件好事。
“成为你想在世上看到的改变。”Be the han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甘地
小实验:食指姆指成直角,中指围成圆圈。放在你的脸颊上(同时自己放在下巴上) “人们都做他所看到的,而不是他听到的。”
黄金法则:如果想要更快乐的世界,你自己先快乐起来。
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如果父母不能如此生活,将来子女如此生活的可能性相当小。)
下一主题: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在家长课程中也应该讲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学校“指认潜力生”实验,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去浇水去撒拔阳光,他们就会感恩,就会自然地成长。
米尔格拉姆实验(权力服从研究):在大街上要求对路人进行电击。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津巴多监狱实验:监狱长与犯人,一周内全部进入角色。 视力检测实验:普通测视力及穿上飞行员服测视力。
这些实验,都是心理学上重要的实验。都证明了“角色”的重要性,以及信念对自我实现的
篇五:《追寻幸福笔记》
第一课
1、 寻找一座有意义的山——寻找正确的目标。
2、 人的心灵是需要进化的,人的心灵进化才能够获得一些特别的幸福。
3、 心灵进化的高度:
A、 从头开始——进化的起点
B、 从最高点开始——进化的起点
、 文化的高度和起点的高度——决定心灵进化的高度
D、 作为工具的知识和心灵的刻画——需要学习的知识
4、 中国的需要层次:金钱、权力、名望、自我确认、友爱。
第二课
1、 有死亡的预期,所以会一种对恒的追求。
2、 人是由身体(容器)和生命,身体包容生命。
3、 人很多不快乐了都是因为与他人的比较。
4、 我们一生的目标可归结为追寻幸福。
、 幸福与生活质量、领导力、人际关系、幸福指数
第三课
1、 人总是喜欢和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一起。
2、 研究幸福的三种视角:伦理学 心理学 精神病学 (相对来说,伦理学是比较基础的)。
3、 学会思考,不要只是觉得对就把那句话记下来,要明白为什么,明白记下来的那几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4、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1
幸福是什么?很难有准确地定义。其实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自己来衡量的。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好。十年前,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体验我的老师那种幸福。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人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以德修身﹑率先垂范。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2
我有幸拜读了美国教育哲学和约翰·杜威研究学会前任主席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在书中,作者以“幸福”的另类视角为切入口重审了教育的目的,对“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会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将幸福与教育相关联,全新阐释幸福的内涵和外延,探究了教育事业的幸福使命,打开了教育研究新的视野。
作者在书中写道“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感染自己的学生,也会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从而潜移默化地,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善良。做一名人民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学生。同时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我们的精神要融入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幸福尺度,滋养学生的未来生活。我们更要有宽容的心态,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走近孩子,走进幸福教育,让幸福感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3
假期,仔细阅读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的《幸福与教育》一书,深受启发,感慨良多。其中一句话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内涵丰富,值得回味。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幸福,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也就会感到幸福。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因此,教育事业需要幸福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我认为,首先要有苦中作乐的观念。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决定着幸福的心态。教师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承受的教学压力、家长压力、社会压力大。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负的沉重压力和超负荷付出,同时,应该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虽不是处于社会的上流,但是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平常可以倾听音乐,欣赏作品,交流想法,这是精神世界中的补充和装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自由的、独一无二的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心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不管压力轻重,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不让幸福远离自己。
其次,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和宽容之心。幸福是一种感受。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走进我们的学生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懂得了这些,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再次,还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孩子:会被孩子们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此刻的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其实不管是平常心、宽容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我想,这是幸福的开始,我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延续着这份幸福。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1
幸福是什么?很难有准确地定义。其实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自己来衡量的。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好。十年前,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体验我的老师那种幸福。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人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德修身﹑率先垂范。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2
假期,仔细阅读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的《幸福与教育》一书,深受启发,感慨良多。其中一句话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内涵丰富,值得回味。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幸福,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也就会感到幸福。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因此,教育事业需要幸福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我认为,首先要有苦中作乐的观念。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决定着幸福的心态。教师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承受的教学压力、家长压力、社会压力大。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负的沉重压力和超负荷付出,同时,应该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虽不是处于社会的上流,但是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平常可以倾听音乐,欣赏作品,交流想法,这是精神世界中的补充和装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自由的、独一无二的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心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不管压力轻重,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不让幸福远离自己。
其次,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和宽容之心。幸福是一种感受。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走进我们的学生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懂得了这些,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再次,还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孩子:会被孩子们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此刻的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其实不管是平常心、宽容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我想,这是幸福的开始,我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延续着这份幸福。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3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曾经在美国公立学校任职1年,后从事教学、行政和课程开发工作。她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人类步入了一个理性至上、意义缺失、精神危机、社会生态失衡的特殊历史时期,价值观漂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意问题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衅人的幸福感在下降,人际间的亲密感在消失,人的精神支柱在微倾……为此,人们渴望找回一种积极的生存体验,期待在情感、关系、以及共同的生活场址中重建人类共同栖身、依寓的精神家园。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一书,她以雄浑的关怀理论为基础,对人类世代关注的生活问题幸福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省视,对教育事业的幸福使命及其实践方略进行了廊清和探究,从而为学者探讨幸福,言说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参照点和地平线,为教育工作者实践关怀、理解关怀提供了稳健的行动起点和实践路径。可以说,以此书为依托来洞悉诺丁思的关怀理论的精髓,品鉴诺丁思的幸福教育观的深邃见解,堪称一次富有韵味的学术旅程。总而观之,诺丁思的幸福教育观是由为了幸福的教育目的论、多元开放的幸福内涵论、基于生活的幸福来源论、崇尚选择的幸福教育论四个环节互相链接而成的有机整体。
诺丁思认为,“幸福的首要特征就是没有痛苦或苦难,尽管幸福不是教育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它是教育的核心目的,好教育就是应该极大的促进个人或集体的幸福。”为了幸福的`教育目的与其它目的之间是核心与外围的关系。诺丁思提出:“当我企图把促进幸福作为教育的一个目的时,我必须提出一种有说服力的对幸福的解释:它是怎样和人类需要联系起来的,在我们所栖居的社会中它意味着什么,幸福怎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幸福怎样与其它合理的目的相适应。”她把幸福和社会联系起来,不是狭隘的个人的享受。
幸福的内涵,诺丁思认为,“幸福没有规定性的定义,我们不必主张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幸福观”。幸福概念的外延有:苦难、需要、道德、钱、智慧、社会压力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幸福与困难、需要、美德间的关系。诺丁思认为幸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没有痛苦或苦难。她认为受难没有意义,但她指出与人分享苦难也是一种幸福,“真正的幸福需要有分享不幸的能力”,这儿我感到她的思想有些有些矛盾。
诺丁思提出的幸福与需要的关系我比较赞同。诺丁思指出,幸福就是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需要的满足。这儿她和马斯诺的思想接近。“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某些需要没法满足,我们怎样才能过上一种幸福生活,故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主要因素。”诺丁思所说的重要的需要主要是指那些求助于社会来满足的需要,即认同、认可或归属的需要,如在大家庭中被认可,随之获得了一个身份。在幸福与需要的关系上,她提出了“明示的的需要”与“推断的需要”。所谓的“明示的的需要”就是指“那些在需要者内心产生的需要”,可以用孩子的语言来表达是其关键的特征;所谓的“推断的需要”是指“那些从外部引发出的需要”,是外人强加到说有这种需要的人身上的需要。对孩子而言,这类需要一般是成人推想出来的,是成人强加给孩子的需要。由于这两类需要的表达主体不同,故两者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幸福就来自两种需要之间的协调与转化,幸福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在明示的需要与推断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基于持续协商的平衡。成人应该通过管理需要、需求,限制那些不当的明示的需要,鼓励将推断的需要转化为明示的需要等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获得幸福。
在这里,我想到人与人、亲人、爱人之间的误会和不理解,你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借用一句歌词“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给对方最想要的,对方幸福,你也幸福。了解、理解、尊重、给予,让学生在学习上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激发孩子的内在需要,享受学习的幸福。关于幸福的来源论,诺丁思认为有三大领域:私人生活领域、公共(社群)生活领域和职业(或工作)领域,其中私人生活领域是幸福的主要生发之所。
私人生活领域,幸福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持家、为人父母、住所、惬意的品质和人际关系。其中,家构成了幸福的主要居所。诺丁斯非常重视家的幸福功能。她认为,幸福离家更近些。“持家的知识和经验是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想到我国传统教育中对于女子的教育,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对于怎样为人媳妇为人母怎样和小姑小叔子婶婶等相处怎样持家都有具体的指导,而现代的学校教育则没有,都是靠家庭教育或者自己自学完成。对于做家务做饭等,我们0后90后00后的孩子们都很不擅长,对于今后的家庭生活都会或多或少会有影响。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是否应该真正有家政课?
在公共生活领域,主要包括民主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等。她主要分析了志愿者为什么常常会获得幸福。“志愿者能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并对之发出回应的人,尤其对服务对象不幸的容忍力和对减轻这种不幸的责任承担方面,志愿者更能从中领略到幸福。”她认为追求个人的幸福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奉献社会,关怀他人,努力用行动实践关怀的精神。
职业生活,人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度过,职业生活也是获得幸福的领域之一。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迈向幸福的一个基石。所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容易获得幸福。对于孩子的工作,让他们选择自己所爱的工作。在当代,许多孩童感到幸福缺失,我们需要一种为了幸福、面向幸福的教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诺丁思认为:理解、关怀、育德、学习、暴露式教学这些都是必须的。
诺丁思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令人羡慕的才能,有益、满意的职业,自我理解能力,健全品格,一系列鉴赏能力和不断学习充满热忱的人。”“对幸福而言,教育活动要担负的理解任务是:通过理解自己和我们所归属的群体来逃避对生活意义的众多焦虑感,通过对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主题,如对艺术、我们的需求和其他伟大文化成就的理解来引导学生作出理智的判断等等。”“自我理解对于公民资格和个人幸福的获得来说都是必要的。”
所谓关怀,它是指基于对关怀对象“在意”的一个人对他人“融人于己”式的关怀和呵护,真诚的关怀是“帮助他人实现自我”,它始终存在于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共同构成的“关怀回应链节中。”教育活动要帮助学生成就幸福的追求,帮助孩子发展关怀能力。诺丁思认为学校为了孩子面向幸福,还应该开设诸如烹饪、艺术、宗教、传记和化学等学科,它们可以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提供知识上的保障。开展服务性学习,提升服务学习的地位。
她还崇尚伴随性学习、非正式学习。伴随学习是伴随一生,也就是古人的“活到老,学到老。”但是这样的学习是无意识的,常伴随幸福感,学校尽可能丰富这样的学习,比如参观、游玩等形式。暴露式的教学是她具有创意的景观,所谓“暴露”,是指那种与以强迫学生去学习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相对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策略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接近这些学习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暴露式教学活动三个特点:一是自然性,二是自主性,三是挑战性。暴露式的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成就学生幸福的必然要求。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4
我有幸拜读了美国教育哲学和约翰·杜威研究学会前任主席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在书中,作者以“幸福”的另类视角为切入口重审了教育的目的,对“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会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将幸福与教育相关联,全新阐释幸福的内涵和外延,探究了教育事业的幸福使命,打开了教育研究新的视野。
作者在书中写道“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感染自己的学生,也会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从而潜移默化地,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善良。做一名人民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学生。同时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我们的精神要融入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幸福尺度,滋养学生的未来生活。我们更要有宽容的心态,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走近孩子,走进幸福教育,让幸福感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范文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范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1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马老师给出了答案: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这段话说的非常好。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
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也许和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是有偏差的。但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所需要的“幸福”,而不是根据我们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幸福”。
有一次,带一恒出去玩的时候,地上有个已经坏了的羽毛球,一恒高兴地捡起来,并要求和我一起玩。恒爸以“羽毛球太脏”为理由,强烈要求一恒扔掉那个羽毛球。一恒很听话,立刻扔掉了那个羽毛球,但是他不停地回头看,并小声地央求我:“你能不能告诉爸爸,我想要那个球。”
这样的事情,,我想不仅仅是恒爸做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过。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或许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一支已经破旧的钢笔,一个别人弃之不要小汽车……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蹲下身,用孩子的眼光,和孩子一起感受这些幸福和快乐。
也因此,教育一恒的过程中,只要一恒所做的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并且有利于他的健康和成长,他想怎么样都可以。当他不好好走楼梯,非要让我拉着他的手,一步三个台阶往下迈,并说“我飞起来”了时,我说了“可以”;当他想去看看真正的小猪、小羊时,我说了“可以”,并带他去看;当他想玩地上很脏的雨水时,我说了“可以”,并鼓励他去玩……
是的,我说了“可以”,这是我和一恒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两个字。
“可以”代表允许,不要拒绝孩子这些小小的要求,因为这些很小的要求会让孩子感觉快乐和幸福。如果拒绝了,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
下一次,当孩子因为什么事情征求你的建议时,希望你会说“可以”,你的“可以”会让孩子感觉幸福和快乐。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2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马老师的答案: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我的理解是: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此外,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的不同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才会渐渐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可以帮助你吗,实际上,帮助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片段二: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三:“难相处”背后的秘密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我的收获:面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的还不只是接纳这个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么方式在和他交流,还有他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和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还需要帮助他的人给他提供可以学习的情景。让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对待一条金鱼,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鱼缸,如何与人一起做一个事情,如何表达自己……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可以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相关参考
做幸福的老师读书笔记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幸福的老师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了《做幸福的老师》一...
...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讲出了他自己理解的什么是幸福,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一《幸福的哲学》共分为...
...地抄录下来。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读书笔记一看到介绍中李跃儿的代表著作,我被《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吸引,也许是对...
《提醒幸福》读书笔记1幸福需要提醒吗?是的,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朋友,同学提醒自己,不要悲观,不要失望,却从来没人提醒自己珍惜幸福!于是乎,我们整天哀叹生活的困苦与艰难,日子的平淡与无聊,工作的平庸越乏...
《幸福来临时》是2011年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国)米亚姆普莱斯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幸福来临时》读书笔记精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幸福来临时》读书笔记精选篇1前些日子,我买了一本叫做《幸福来临时》...
《建设幸福中国》读书笔记800字幸福是什么?这样的考题我也不知道做过多少遍了,每做一次,我都有不同的答案。以往的回答都是物质上拥有的,而读了《建设幸福中国》我才知道幸福究竟是什么。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是...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1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
提醒幸福读后感人们渴望幸福,却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发现不了幸福,更不会珍惜幸福。《提醒幸福》这一篇文章就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来提醒了我们什么是幸福,告诉我们怎样去享受幸福。让你在轻...
...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爱的幸福》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爱温柔善良,她得到世间一切最美好的赞叹,可是,她却拥有令人无奈的性格。爱很冲动,如果说有什么比恨更冲动,那便是爱。以前...
...一个勇敢的男孩,他家很穷,但他和妹妹很快乐,所以很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荣华富贵不是幸福的根本,快乐才会觉得幸福。青鸟也不是幸福的象征,幸福不产生在东西里,你要寻找快乐,幸福才会永远跟随你。刺猬的优...
...孩子心中开出莲花。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精选《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读书笔记篇1曾经,我对听报告有一种逆反应,报告精英们据典引证,滔滔不绝,而我却哈欠连天,为了尊...
篇一:《幸福记叙文作文600字1》幸福记叙文作文600字幸福,似乎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它,以每个人不同的方式。然而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每个人身边,只是没有人发现而已。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幸福...
《拥抱幸福的小熊》读书笔记1幸福在人间飘着,夹着空气带给善良的人们。幸福,究竟是什么概念?读了《拥抱幸福的小熊》,或许能找到答案。相信每个女孩童年时都会收到一份可爱的礼物——小熊。就像书中的小主人公小...
幸福是什么?这样的考题我也不知道做过多少遍了,每做一次,我都有不同的答案。以往的回答都是物质上拥有的,而读了《建设幸福中国》我才知道幸福究竟是什么。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我们青少年...
“幸福”是什么?很多年前,一个小男孩会说:幸福就是可以永远与小伙伴玩游戏;一位农民工会说:幸福就是可以多挣一些钱养活家人;一位流浪者会说:幸福就是可以住上一个吃了上顿有下顿的房子......现在呢?一个5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