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与生存 潜意识音乐

Posted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潜意识与生存 潜意识音乐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潜意识与生存 潜意识音乐(1)

2、潜意识生存 潜意识的力量(2)

3、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看后感(3)

4、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生态意识(4)

潜意识与生存 潜意识音乐

篇一:《卡尔.荣格和他的《荣格说潜意识与生存》》

卡尔.荣格和他的《荣格说潜意识与生存》

2012级心理学双学位 吴丝洁

(国际文化交流系 学号:2012221110410012) 荣格(arl ustav Jun,17~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首创人。曾在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后去巴黎跟从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研究心理学。回国后,先后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诊所医师和心理学讲师,苏黎世综合工科学校心理学教授和巴塞尔大学医疗心理学教授。

提起荣格,总是从他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间父子般的友谊谈起。在拜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后,荣格与弗洛伊德进行了一次会面,两人相见恨晚。在弗洛伊德的支持下,荣格于190年创办了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并在奥地利萨尔兹堡召开了第一次精神分析会议。但是,因为荣格在与弗洛伊德产生联系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声望,所以,他不像大多数精神分析学派的信徒那样,不带批判地选择接受弗洛伊德的所有观点。慢慢地,随着荣格对精神分析学研究地深入,俩人产生了分歧,并在1912年,中断了联系。 在当代看来,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确实有缺陷,而荣格之后的继承和批判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更科学的一面。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主要有三点分歧。首先是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里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荣格认

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点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以上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 第三,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我 2 个人潜意识 3 集体潜意识 他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原型和作为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哲学和文学研究也有深刻的影响。

荣格的学术理论有很多,这里就提比较易懂和比较重要的两点。一是荣格首次提出的“集体潜意识(无意识)概念”,二是荣格关于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意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而荣格认为,无意识下面还包括着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即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个体的无意识,来自已经形成的意识,只是这种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消失了,但是当某些特定的因素,比如味道或者声音等被意识到了,我们仍然能够回忆出当时的情景。而集体无意识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具有普遍性。就像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是因为有

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

荣格认为,反映着个人体验的个人无意识以及继承而来的集体无意识都能反映在人们的梦中,尽管集体无意识的活动是非常稀少的,然而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负责那位奇怪的、生动的、富有想像的梦,那些使我们醒来后惊叹不已的梦。

荣格认为,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他指出,梦虽有象征作用,但梦的象征作用主要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只有经过“放大”后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和原型。在他看来,“象征”是人格原型寻求和谐平衡的一种尝试,就是说,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信息。因此,荣格提出了梦的功能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它们总是强调另一方面以维持心理平衡,”“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4]譬如,一个人工作了很长时间,?整个大脑里充塞着工作,他就会在睡眠中梦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或他所熟悉的某种消闲活动,可见,在荣格看来,梦是试图告诉梦者一些重要事情——他必须处理以改进生活质量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梦所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荣格认为,在梦的解释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了解梦者,应该了解其性格参加的活动及其心情,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真实的生活信息提供了临床描述的一个方面。为了获得另一方面的信息,即来于梦者的无意识资料,荣格仿效弗洛伊德对梦的各个部

分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他的联想技术比弗洛伊德所规定的更加严格,他希望联想直接地与梦的意象相连,而不是一条无限的思想链,这样,所收集到的梦的不同部分的联想就可以加以比较,并与梦者所意识到的情境相对照。

将梦者的梦的联想与其清醒状态时的生活相结合,以揭示梦以一种补偿方式所指明的东西,这种能力与分析者的技能和知识有极大的关系。荣格认为,这是一种如医生诊断或外科手术一样的技艺,并且没有成功的保证。有些梦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做的只能是妄猜一下了。荣格对此指出,这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秘诀,对特殊梦的解释,还没有出现一个切实可靠的方法或绝对令人满意的理论。

荣格对梦的精神分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对梦进行个别分析外,非常重视梦的系列分析。他认为,梦的个别分析意义不大,而梦者在一段时期内的梦的系列,则可以提供一个连贯的人格画面,可以通过对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揭示,使梦者心灵的主要倾向得以显露。

由于国内对荣格所写的著作翻译的较少并且翻译的不是很精确,所以我还是希望有机会可以读一读原著。国内的《荣格文集》的九册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去了解荣格的所说。

篇二:《真正决定一个人的——潜意识》

潜意识

心理综合创始人Roberto Assaioli(1-1974),领先风骚,可谓為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基於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东方经典的深入接触,他发展出一个融汇东西方心理学的学说体系,他不取法於欧洲十九世纪典范,而以人类的普遍经验作為研究的起点。

Assaioli的下列图表,心理学家一般称之為蛋形图表,有助於一览此学派的基本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图表可以说综合了我们先前所论及的几个主题。 1.低层潜意识

2.中层潜意识

3.高层潜意识

4.意识界

.意识的中心,自我

6.高层自我,超个人

自我,真我

7.集体潜意识

(注:虚线表示不同的

区域可以彼此渗透,例如

潜意识的内容可以进入意

识,反之亦然。而且,每

个区域也都有扩大、缩小

的可能。)

1.低层潜意识

人类与一般动物有许多相通之处,低层潜意识中大部份代表著人动物性的一面:本能、衝动、驱力、生理机械反应等等。

Walter B.annon在他的书:The Wisdo of the Body中,从学术的角度描绘这一层次:人若没有这些生理机能,根本不可能生存及成长。我们的身体知道如何呼吸,我们的肠胃知道如何消化,我们的心臟知道 如何跳动,真是奥妙又真实。这观念正和aslow需求层次论低层需求相互呼应。

它包含了人类原始而「不文明」的一面,有时会表现在犯罪衝动及暴力行為中,难怪Freud十分悲观地形容它说:「人在我们的眼中好似残暴的野兽一般,他对於放他的同类一条生路这些道理都不懂。」

它也包括了压抑下去的东西,因而形成了恐惧症、强迫性的思想行為、妄想、幻觉及噩梦。我们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的经验,虽受到压抑,却仍然活跃於当前的生活。

人就是透过这隐晦却强烈的理性之下的潜意识,才能与有机及无机的宇宙力量相联繫。

心理分析有时也称為「深度心理学」,特别热衷於挖掘这一领域,Freud在致友人书中说:「我只对人的地下室有兴趣。」这种热忱本身无罪,不幸的是Freud因為自己的悲观倾向及化约论的观点,企图以他在低层次所发掘的资料来詮释整个人。

2.中层潜意识

心 理分析又称此為「前意识」,只要我们醒著便不难接触到它的内容。凡是埋藏在低层潜意识的东西都很难发觉,

但中层潜意识的东西则很容易藉著反省而引入意识层 次,有时甚至只需一个反问就足够了。好比:「你有几个兄弟姊妹?」「你年纪多大了?」「你数学老师叫什麼?」诸如此类。这些问题尚未提出以前,这类资料并 不在你的意识界,而是藏在中层潜意识中。

3.高层潜意识

我们应记得,Freud的潜意识观念是发展在十九世纪末及廿世纪 初,正是唯物论──机械论──决定论──化约论当道的时期,Freud就是透过那典范来认识人,难怪他无法看到低层潜意识以外的东西。可是许多心理学家都 无法接受这片面的观点,因它罔视许多基本的现象。我们已经看到

Frankl、Roers、Assaioli及其他心理学家一致疾呼修正这不适当的潜意 识观,Aldous Huxlex也曾如此反驳Freud的观点:「难道灵魂之屋是一个只具地窖的平房?在意识的第一层之下既有储藏废物的地下室,上面可有楼上?极其有名及具 影响力的心理学家Freud,就是倾向於只具地下室的人性观。这也难怪,因Freud是位医生,他和所有医生一样,所注意的常是疾病而非健康,他所关切的 主要是地下的鼠辈及虫类,以及那些害虫及腐味如何骚扰意识中的自我。」

Frankl也同样地抨击Freud的化约论观点 :「Freud把自我如此贬低,仅视它為一种附带现象,他实在背弃了自我,将它交到本我(id)的权下;同时,他又侮辱了潜意识,仅视它為本能,而忽略了灵性。」

Huston Sith在肯定Freud的贡献之同时,也指出它的限度:「如果马克斯揭开了我们的社会潜意识,Freud则揭开了我们的个人潜意识。他们都能透视高等 结构,更好说是次等结构中所隐藏的真正原因及动机,这是人类最好的机会,继续向深处挖掘,直到发觉那形成自我之根基的『神

圣潜意识』。」 WillaJaes则一再指向那高层潜意识:「我们平常清醒中的意识,通常称為理性意识,只不过是意识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已,在它四周,隔在一层极薄的 薄膜之下,潜藏著其他完全不同形式的意识,我们可能一生从未想到它们的存在,但只要施予必要的刺激,各种形态的意识便当下呈现,它们本来各有自己发挥领 域。若忽略了上述意识形式,没有一种宇宙整体观可以视為最后的定论。」

究竟东西文化及世世代代所传统的何种经验,肯定了超理性、超越性或 超个人的潜意识之存在?我将会在往后文中详细讨论这一问题,目前只能提出几个重点。我们只需回想一下伟人,天才、圣贤、英雄、神秘家等人的生活,心中大致 会有些概念,因為那些经验在这些人身上特别显著。可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会有那些现象,我们常给予不同的名称:「灵感」「光照」「觉悟」、「直观」(不只 是灵光一线而已)、「洞识」「醒寤」「最高动机」「高级驱力」等等,我们常感到它们是由上突如其来的「天赐」「动力」「吸引」「指引」或「召唤」,总之, 它们超越了自我的层次。

人们若能欣然相应,便会產生有共目睹的转变:艺术创作、深刻创见、科技上的突破、人格的转变、新的融汇贯通、忘我的奉献、价值的改变、博爱的行為、改变生活方向、对人类的积极贡献,為使命献身的更深热忱……

上 述的经验显示出高层潜意识的运作,暂时介入意识界,格外地啟发它或赋予额外的能力。aslow形容这一过程说:「人格中早就存有种『高级电路』,就像低 层潜意识一样,操纵了我们的喜怒哀乐。高峰经验、创造能力、美学观点以及灵性修持,都是这些高层能力的表现,它是实现比我们内显的完善境界的自然趋向。」 aslow在The Further Reahes of Huan Nature一书中多次地提到这类经验。

美国社会学学会的前 届会长Pitiri Soroki,在哈佛大学社会系担任主任约三十年之久,也曾针对Freud的潜意识观念补充了以下的观点:「人的心智架构中还有更高的层次,更高形式的 能力及活动,也就是指高层潜意识的能力及活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它是构成人的人格、能力及活动的第四层也就是最高的层次。这高级潜意识使 人在真、善、美的境界上成就了伟大且开创性的凯旋……人类早已知道高层潜意识的创造直观及其他特质的存在,然赋予不同的名称……名称虽不同,几乎所有东西 方杰出的思想家都肯定人内高层潜意识及其特质的存在。」按著他提供两章有关超级潜意识的丰富资料,旁徵博引东西方各大文化中人类在各方面奋斗累积下来的无 数经验及资料。

4.意识界

我们对於意识界的内容都很熟悉,无需多加解释,它就是我们此刻所直接意识到的东西,可能是种知觉、感受、念头、欲望、意象、衝动、记忆、期待、计划等等,它的内涵不断变化。意识界能扩大或缩小,因此蛋形图中以虚线表达。

.意识的中心自我

由於我们在前章已经讨论过自我的问题,故不再重覆。它是纯粹意识的中枢,与意识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它比意识内容更先天、更超越,它是自我认同及一体感的一贯中心。

6.高层自我 (超个人的自我)

我 们在前一章中已开始探讨真我,可是大半的篇幅都用来

篇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1、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弗氏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又称潜意识。

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的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能 从无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 能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白的心理部分。弗 氏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弗氏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解释他的本的学说。弗氏所讲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

能。他认为“性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中都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 弗氏后期提出还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爱恋本能和破坏本能,破坏本能又称为死亡 本能,这两种本能都是通过无意识起作用的。

弗洛伊德的梦论

弗氏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勾勒他的释梦学说。他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 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讲,“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 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 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 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 动而被建造起来的。”

弗氏认为,梦经历四个过程,即第一个过程是凝缩作用;第二个过程是转移作 用;第三个过程是戏剧化作用,即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把思想翻译成视 觉意象的作用;第四个过程是润饰作用。他说,“梦不可能意味着别的,而只能意 味着梦的工作的结果,也就是内梦的思想由梦的工作所改译成的形式。”

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弗氏的“人格三部分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

本我是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 出路,一味追求满足;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 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性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 仲裁者,它监督本我,适当满足;超我,是指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 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 弗氏认为,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 就会导致神经症。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弗氏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其思想更是坎坷不平。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弗氏思想亦如此。他把无意识的作用过分夸大,说它支配着整个人的全部活动,这 是错误的。弗氏还过于强调人的本能,认为性力是人作为的原动力,不但个人的心 理和人格结构,而且整个人类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由盲目的本能冲动决定的,这 是反理性主义的。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有理由说,弗氏仍然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对无 意识的研究在文化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弗氏的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问题比他 所解决的问题更为有意义。弗氏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探索的道路,变更了心理学的研 究方向,成为现代关于无意识问题最流行的派别之一,即精神分析流派。同时,弗 氏思想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它对心理学的影响,后人将会 永远记住弗氏的名字。

2、埃里克森的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从12岁到1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即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完满的意识,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从1岁至2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是成人期,个体进入了繁殖时期。“繁殖”(eneration)一词不仅意味着生儿育女,也包含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事业成功,发展任务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体验着事业与家庭主角的实现。第八阶段是老年期,老年人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们的侧重点应着眼于保住自己的潜能,以维持个体生存和进行智慧斗争;发展的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避免失望情绪,体验着角色变化和安享天年的实现。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发意义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实践都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第一,埃里克森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它不仅考虑到自我概念的出现,同一性的获得,而且强调了个体一生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性格、兴趣、动机等带有社会性内容的人格特征在社会背景中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埃里克森从整体上,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发展历程。第三,埃里克森的理论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比较符合人的发展实际,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

3、教育要遵循活动性原则、自发性原则、冲突性原则

皮亚杰提出的这三条原则的主要涵义如下。

活动性原则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理解是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的,智力发展就是事物不断地同化于活动本身与那些同化的图式适应客观事物本身的调节之间的平衡。具体的活动是活动,抽象的思考也是活动,而且是对智力的建构起更重要作用的活动。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人关于外在事物的经验与关于他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皮亚杰在强调教学中的游戏因素、视听教学等的同时,还强调每门课的教学要为儿童的探讨性活

动和发现性活动创造条件,使这种活动与一定的知识体系相联系。皮亚杰还要求把发展儿童集体的社会生活放在重要地位。他指出,儿童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他们彼此的交流,有利于培养批判的态度,有利于养成客观地进行推理思考的行为方式,从不自觉地把外界同化到自我转化为相互理解,从而摆脱自我中心。

自发性原则 自发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是相互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反映,而是儿童把环境刺激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行为,因此,儿童的主体活动和运算方式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儿童的自发性学习能激发创造意识,使儿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发现”来学习,通过“发现”去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规律,这样的“发现”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根据这条原则,皮亚杰要求不要过早地把儿童将来能够自己去发现的东西教给他们,这样才能不扼杀他们的创造性。

冲突性原则 这条原则把情感力量介入到智力活动中。皮亚杰认为,提供给儿童的学习材料既要与儿童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颖性,这样才能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学习。冲突性原则也就是“适度新颖原则”,他认为,能引起儿童兴趣和好奇心的事物,不完全取决于该事物本身,主体的经验在此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既不会对他很熟悉的东西感兴趣,也不会对太陌生的东西感兴趣,只有具有适度新颖性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

4、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简评

建构主义者在吸收维果斯基、认知信息加工学说、皮亚杰、布鲁纳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思想,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与高级学习的区分,批评传统教学中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中;提出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等,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潜意识与生存.

但是,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注重分析和抽象,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且有其合理性的。全盘否定它,同样会犯以偏概全,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会引起教学上的混乱。提倡情境性教学,力主具体和真实,但由此而反对抽象和概括,认为进行抽象的训练是没有用的也是片面的。

我们应该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衡量学习中的具体与抽象、初级与高级学习等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学习与人类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要忽视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由此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人类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未必如此。学生既可以从实践,从学习具体经验开始,也可以从学习间接经验、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经验。而且,潜意识与生存.

从教育的功能上看,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仍是主要的,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相联。

篇四:《试述潜意识理论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试述潜意识理论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自从心理学的开创人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这一概念之后,潜意识便成人们日愈关注的心理问题了。

然而在对潜意识的理解和认识问题上,心理学界中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各不相同的看法。其中,以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三位心理学大师的争分最为激烈。他们在对潜意识表层认识上的争执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端。因为他们共同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点,那就是潜意识的实质。

一、潜意识的含义。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潜意识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二、潜意识的形成。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原理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而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但是在这个反作用中,以往我们注意到意识中可意识部分的能动作用,却没有注意到意识中不可意识部分即潜意识的消极负面作用。潜意识形成后,反作用于人的身体,减慢我们的思维速度,影响我们的记忆,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精神。

曾经有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孩子的不上进感到焦虑,经常打骂指责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你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在这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将来这个孩子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

三、潜意识对人的身体的影响。

人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潜意识的控制,在一个人做出某个决断时,其实潜意识早就对此做了长久的准备。

当你的身体不断地工作时,其中的过程远不是我们大脑的意识部分能够处理。例如:你告诉你的身体站起来,这个简单的指令由意识传给潜意识的活动机制部分,它指令身体去站起来。这个动作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感官资讯,然而你只要意识到你已经站起来便足够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极大部分的身体活动由我们的潜意识所控制。而且潜意识的力量能够超越意识的力量。只有这样,潜意识才能确保我们的生命得到最大的机会生存下去而不会因为受到一些意识做出的错误意念而导致生命危险。

四、潜意识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潜意识也可以称为潜伏着的经验。无论潜意识中的内容是潜能,还是潜知识,或者说是记忆也好,这些都是潜伏着的经验。可以概括的说,所有潜伏着的记忆、知识与技能等,这都可以归纳为经验,是经验在左右人的意识。

经验是人通过许多同类事物所产生和形成的对同类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有了这个既得的经验存在,人们就可以用最节省的时间和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好事情。正是由于经验能够解决好同类事物的特点,人总是以经验行事,总是生活于经验之中。所以作为以经验为实质的潜意识就具有影响和决定人意识的作用。

但是经验在现实实践中还需要考虑是否与现实中的事物相适应。当现实中的类似事物与经验有差异时,这个经验对于现实中的这个事物也就是无效的。然而,人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信任和尊从了经验。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蝇子”,这就是过往中的经验潜伏于人心理之中的一种现象。

五、潜意识的特点对个人生活的帮助。

(一)、潜意识可以使你不自觉的上瘾。

当你对某种行为上瘾后,无论当前意识是否坚决反对这个行为,你就会在接收到某种刺激后很自然的想到去做上瘾的行为。但如果要用意识去撤销这个行为,就将会与潜意识对抗,这将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潜意识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很难实现。因此,为了纠正这样的行为,你就得反复的强调上瘾的危害与革除它的重要性,从而使自己的潜意识与意识达成共识。

(二)、潜意识可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长期的思考某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导致潜意识对信息的重组,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这种潜意识会使你不断地思考有关问题,从而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因此,潜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解决实际问题。

(三)、潜意识可让你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做好防御措施,避免错误的发生。 比如当我们明确知道某些异端学说是违背科学的,我们就可以通过避免与这些学说接触从而防止被其毒害。因为长期的接触可能潜意识就会被说服,潜意识

便会改变原有的想法,因为对与错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又比如人们对于金钱、地位、配偶等的追求。如果我们经不起诱导,在危机的初期任其发展,那么最终就会导致意识想法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在做错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认为理所当然象限发生的原因。

总之,潜意识会在我们并不自觉的情况完成对个人的改变,即所谓的“耳濡目染”。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好的方面从而帮助我们正确应对实际问题。

篇五:《浅谈潜意识》

浅谈潜意识

关键词:潜意识的力量,生命,宗教。

如何理解潜意识:影响我们的生命和天性的因素不仅仅是我们的意识层面的内容,更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有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上面一层是我们的意识,留下来的是粗糙的物质;我们生命中充当黏合剂的物质作为在意识的深远处;这上面一层中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些比较表面和肤浅的东西,而我们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则藏在潜意识中。(rodderk 1923:)

人们在生活中的有些时候会紧张和有问题情绪,或有模糊而深刻的不满,或者有难以驾驭的的失控行为。通常,我们并不了解这些感觉与行为的原因,看得过于简单或不清晰。这就是隐藏在我们意识后面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潜意识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个隐藏的空间,这一空间内储存着我们很多记忆同时也隐藏着抑郁及敌对情绪,所以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潜意识所影响甚至被控制。潜意识对于我们来讲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呢?潜意识与生存.

1. 潜意识反映的就是空缺。

当我们对某些情绪压抑太久时,我们会在某一时刻出现不同寻常的行为,就像

我们体内的另一部分突然跳出来。这就会造成字体不同方面的分离,而往往这

种分离出来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到快乐,这时潜意识所支配的这种行为所反映的

就是我们生活的空缺,而那种压制就是矛盾的根源。当这种矛盾激化时,人就

有可能两面性过强,这时就会产生意识分离,不同的人格状态在不同时间控制

人的行为。

2. 潜意识会保护我们——动机性遗忘

人们平时所遇到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时往往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它们却存在

于口误和每天的遗忘中。人们对一些事物或词句产生记忆障碍,这种困难的原

因就是因为“动机性遗忘”。“动机性遗忘”的目的就在于避免通过回忆唤起不

愉快的感觉,它产生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原因,其实这时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

对我们进行保护。

3. 潜意识与我们的梦境。

一直以来,人们承认梦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我们的潜意识。玛丽曾做过一个梦,她梦到自己的煤气炉坏了并且需要修理。煤气罐爆炸将路子顶部吹掉了一部

分,烟从炉火中吹出,强被烧了个洞,地上有一个水坑。当法拉弟要求她“变

成炉子,给他一点声音”时,她说道:“我是一个炉子,我在厨房里。人们需

要用我的时候把我接通,用完我以后将我关闭,我很讨厌被这样对待,我被使

用并且被忽视,如果有人不久后不再注意我,我将会爆炸。”这让玛丽看到了

梦如何同生活联系到一起。那天,她花了很多时间支持在困难中的朋友。当她

被想当然的对待或被周围人忽视的时候,她就不能和自己的感受相联系,爆发

的愤怒可能会有毁灭性的后果。当她逐渐失去控制要表达自己时,她将自己药潜意识与生存.

要流的眼泪和池子中的水结合起来。墙上的洞似乎暗指她内心感到的疾痛和压

力,同时也是一个警告:她没有表达出来的愤怒可能会引发躯体症状。从这个

例子中,我们看出潜意识是如何通过梦把潜在的疼痛感受带到意识中来的。同

样,潜意识中的格式化及创造性的过程也会在梦中出现,很多研究者的灵感都

来源于梦境,这其实是潜意识的作用。

4. 潜意识与生命,动力

在美国,曾有过一个对死刑犯的实验:在犯人被催眠的情形下向他们描述一种

新型的注射执行死刑的方法。对其描述注射后犯人会产生的每一种反应,包括

全身抽搐疼痛,呼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过程会及其痛苦并持续三分钟后

潜意识生存 潜意识的力量

篇一:《卡尔.荣格和他的《荣格说潜意识与生存》》

卡尔.荣格和他的《荣格说潜意识与生存》

2012级心理学双学位 吴丝洁

(国际文化交流系 学号:2012221110410012) 荣格(arl ustav Jun,17~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首创人。曾在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后去巴黎跟从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研究心理学。回国后,先后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诊所医师和心理学讲师,苏黎世综合工科学校心理学教授和巴塞尔大学医疗心理学教授。

提起荣格,总是从他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间父子般的友谊谈起。在拜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后,荣格与弗洛伊德进行了一次会面,两人相见恨晚。在弗洛伊德的支持下,荣格于190年创办了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并在奥地利萨尔兹堡召开了第一次精神分析会议。但是,因为荣格在与弗洛伊德产生联系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声望,所以,他不像大多数精神分析学派的信徒那样,不带批判地选择接受弗洛伊德的所有观点。慢慢地,随着荣格对精神分析学研究地深入,俩人产生了分歧,并在1912年,中断了联系。 在当代看来,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确实有缺陷,而荣格之后的继承和批判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更科学的一面。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主要有三点分歧。首先是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里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荣格认

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点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以上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 第三,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我 2 个人潜意识 3 集体潜意识 他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原型和作为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哲学和文学研究也有深刻的影响。

荣格的学术理论有很多,这里就提比较易懂和比较重要的两点。一是荣格首次提出的“集体潜意识(无意识)概念”,二是荣格关于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意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而荣格认为,无意识下面还包括着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即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个体的无意识,来自已经形成的意识,只是这种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消失了,但是当某些特定的因素,比如味道或者声音等被意识到了,我们仍然能够回忆出当时的情景。而集体无意识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具有普遍性。就像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是因为有

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

荣格认为,反映着个人体验的个人无意识以及继承而来的集体无意识都能反映在人们的梦中,尽管集体无意识的活动是非常稀少的,然而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负责那位奇怪的、生动的、富有想像的梦,那些使我们醒来后惊叹不已的梦。

荣格认为,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他指出,梦虽有象征作用,但梦的象征作用主要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只有经过“放大”后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和原型。在他看来,“象征”是人格原型寻求和谐平衡的一种尝试,就是说,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信息。因此,荣格提出了梦的功能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它们总是强调另一方面以维持心理平衡,”“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4]譬如,一个人工作了很长时间,?整个大脑里充塞着工作,他就会在睡眠中梦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或他所熟悉的某种消闲活动,可见,在荣格看来,梦是试图告诉梦者一些重要事情——他必须处理以改进生活质量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梦所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荣格认为,在梦的解释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了解梦者,应该了解其性格参加的活动及其心情,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真实的生活信息提供了临床描述的一个方面。为了获得另一方面的信息,即来于梦者的无意识资料,荣格仿效弗洛伊德对梦的各个部

分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他的联想技术比弗洛伊德所规定的更加严格,他希望联想直接地与梦的意象相连,而不是一条无限的思想链,这样,所收集到的梦的不同部分的联想就可以加以比较,并与梦者所意识到的情境相对照。

将梦者的梦的联想与其清醒状态时的生活相结合,以揭示梦以一种补偿方式所指明的东西,这种能力与分析者的技能和知识有极大的关系。荣格认为,这是一种如医生诊断或外科手术一样的技艺,并且没有成功的保证。有些梦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做的只能是妄猜一下了。荣格对此指出,这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秘诀,对特殊梦的解释,还没有出现一个切实可靠的方法或绝对令人满意的理论。

荣格对梦的精神分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对梦进行个别分析外,非常重视梦的系列分析。他认为,梦的个别分析意义不大,而梦者在一段时期内的梦的系列,则可以提供一个连贯的人格画面,可以通过对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揭示,使梦者心灵的主要倾向得以显露。

由于国内对荣格所写的著作翻译的较少并且翻译的不是很精确,所以我还是希望有机会可以读一读原著。国内的《荣格文集》的九册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去了解荣格的所说。

篇二:《真正决定一个人的——潜意识》

潜意识

心理综合创始人Roberto Assaioli(1-1974),领先风骚,可谓為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基於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东方经典的深入接触,他发展出一个融汇东西方心理学的学说体系,他不取法於欧洲十九世纪典范,而以人类的普遍经验作為研究的起点。

Assaioli的下列图表,心理学家一般称之為蛋形图表,有助於一览此学派的基本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图表可以说综合了我们先前所论及的几个主题。 1.低层潜意识

2.中层潜意识

3.高层潜意识

4.意识界

.意识的中心,自我

6.高层自我,超个人

自我,真我

7.集体潜意识

(注:虚线表示不同的

区域可以彼此渗透,例如

潜意识的内容可以进入意

识,反之亦然。而且,每

个区域也都有扩大、缩小

的可能。)潜意识生存.

1.低层潜意识

人类与一般动物有许多相通之处,低层潜意识中大部份代表著人动物性的一面:本能、衝动、驱力、生理机械反应等等。

Walter B.annon在他的书:The Wisdo of the Body中,从学术的角度描绘这一层次:人若没有这些生理机能,根本不可能生存及成长。我们的身体知道如何呼吸,我们的肠胃知道如何消化,我们的心臟知道 如何跳动,真是奥妙又真实。这观念正和aslow需求层次论低层需求相互呼应。

它包含了人类原始而「不文明」的一面,有时会表现在犯罪衝动及暴力行為中,难怪Freud十分悲观地形容它说:「人在我们的眼中好似残暴的野兽一般,他对於放他的同类一条生路这些道理都不懂。」

它也包括了压抑下去的东西,因而形成了恐惧症、强迫性的思想行為、妄想、幻觉及噩梦。我们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的经验,虽受到压抑,却仍然活跃於当前的生活。

人就是透过这隐晦却强烈的理性之下的潜意识,才能与有机及无机的宇宙力量相联繫。

心理分析有时也称為「深度心理学」,特别热衷於挖掘这一领域,Freud在致友人书中说:「我只对人的地下室有兴趣。」这种热忱本身无罪,不幸的是Freud因為自己的悲观倾向及化约论的观点,企图以他在低层次所发掘的资料来詮释整个人。

2.中层潜意识

心 理分析又称此為「前意识」,只要我们醒著便不难接触到它的内容。凡是埋藏在低层潜意识的东西都很难发觉,

但中层潜意识的东西则很容易藉著反省而引入意识层 次,有时甚至只需一个反问就足够了。好比:「你有几个兄弟姊妹?」「你年纪多大了?」「你数学老师叫什麼?」诸如此类。这些问题尚未提出以前,这类资料并 不在你的意识界,而是藏在中层潜意识中。

3.高层潜意识

我们应记得,Freud的潜意识观念是发展在十九世纪末及廿世纪 初,正是唯物论──机械论──决定论──化约论当道的时期,Freud就是透过那典范来认识人,难怪他无法看到低层潜意识以外的东西。可是许多心理学家都 无法接受这片面的观点,因它罔视许多基本的现象。我们已经看到

Frankl、Roers、Assaioli及其他心理学家一致疾呼修正这不适当的潜意 识观,Aldous Huxlex也曾如此反驳Freud的观点:「难道灵魂之屋是一个只具地窖的平房?在意识的第一层之下既有储藏废物的地下室,上面可有楼上?极其有名及具 影响力的心理学家Freud,就是倾向於只具地下室的人性观。这也难怪,因Freud是位医生,他和所有医生一样,所注意的常是疾病而非健康,他所关切的 主要是地下的鼠辈及虫类,以及那些害虫及腐味如何骚扰意识中的自我。」

Frankl也同样地抨击Freud的化约论观点 :「Freud把自我如此贬低,仅视它為一种附带现象,他实在背弃了自我,将它交到本我(id)的权下;同时,他又侮辱了潜意识,仅视它為本能,而忽略了灵性。」

Huston Sith在肯定Freud的贡献之同时,也指出它的限度:「如果马克斯揭开了我们的社会潜意识,Freud则揭开了我们的个人潜意识。他们都能透视高等 结构,更好说是次等结构中所隐藏的真正原因及动机,这是人类最好的机会,继续向深处挖掘,直到发觉那形成自我之根基的『神

圣潜意识』。」 WillaJaes则一再指向那高层潜意识:「我们平常清醒中的意识,通常称為理性意识,只不过是意识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已,在它四周,隔在一层极薄的 薄膜之下,潜藏著其他完全不同形式的意识,我们可能一生从未想到它们的存在,但只要施予必要的刺激,各种形态的意识便当下呈现,它们本来各有自己发挥领 域。若忽略了上述意识形式,没有一种宇宙整体观可以视為最后的定论。」

究竟东西文化及世世代代所传统的何种经验,肯定了超理性、超越性或 超个人的潜意识之存在?我将会在往后文中详细讨论这一问题,目前只能提出几个重点。我们只需回想一下伟人,天才、圣贤、英雄、神秘家等人的生活,心中大致 会有些概念,因為那些经验在这些人身上特别显著。可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会有那些现象,我们常给予不同的名称:「灵感」「光照」「觉悟」、「直观」(不只 是灵光一线而已)、「洞识」「醒寤」「最高动机」「高级驱力」等等,我们常感到它们是由上突如其来的「天赐」「动力」「吸引」「指引」或「召唤」,总之, 它们超越了自我的层次。

人们若能欣然相应,便会產生有共目睹的转变:艺术创作、深刻创见、科技上的突破、人格的转变、新的融汇贯通、忘我的奉献、价值的改变、博爱的行為、改变生活方向、对人类的积极贡献,為使命献身的更深热忱……

上 述的经验显示出高层潜意识的运作,暂时介入意识界,格外地啟发它或赋予额外的能力。aslow形容这一过程说:「人格中早就存有种『高级电路』,就像低 层潜意识一样,操纵了我们的喜怒哀乐。高峰经验、创造能力、美学观点以及灵性修持,都是这些高层能力的表现,它是实现比我们内显的完善境界的自然趋向。」 aslow在The Further Reahes of Huan Nature一书中多次地提到这类经验。

美国社会学学会的前 届会长Pitiri Soroki,在哈佛大学社会系担任主任约三十年之久,也曾针对Freud的潜意识观念补充了以下的观点:「人的心智架构中还有更高的层次,更高形式的 能力及活动,也就是指高层潜意识的能力及活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它是构成人的人格、能力及活动的第四层也就是最高的层次。这高级潜意识使 人在真、善、美的境界上成就了伟大且开创性的凯旋……人类早已知道高层潜意识的创造直观及其他特质的存在,然赋予不同的名称……名称虽不同,几乎所有东西 方杰出的思想家都肯定人内高层潜意识及其特质的存在。」按著他提供两章有关超级潜意识的丰富资料,旁徵博引东西方各大文化中人类在各方面奋斗累积下来的无 数经验及资料。

4.意识界

我们对於意识界的内容都很熟悉,无需多加解释,它就是我们此刻所直接意识到的东西,可能是种知觉、感受、念头、欲望、意象、衝动、记忆、期待、计划等等,它的内涵不断变化。意识界能扩大或缩小,因此蛋形图中以虚线表达。

.意识的中心自我

由於我们在前章已经讨论过自我的问题,故不再重覆。它是纯粹意识的中枢,与意识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它比意识内容更先天、更超越,它是自我认同及一体感的一贯中心。

6.高层自我 (超个人的自我)

我 们在前一章中已开始探讨真我,可是大半的篇幅都用来

篇三:《如何通过影响潜意识来掌控心灵的力量》

如何通过影响潜意识来掌控心灵的力量

作为心理游戏的一种,自我防卫模式看似是有害的。它能消耗你身体里的能量,让你内心失去平衡。在生存模式中,恐惧控制了你的身体,大脑则从学习模式转变为保护模式,不再产生影响或者发生改变。

如果你生气,拒绝,责备,撒谎,辩解,退缩……就会在瞬间产生一股力量——轻微的发抖。当你细想它们对你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时,会发现它们的代价是惨重的。

鼓起勇气,改变是可能的,可以做很多事来运用可靠的法则控制你内心的力量。

这些法则谈到了如何最好地影响你头脑中运行身体机制的部分——潜意识,它对改变也有作用。

为什么要影响你的潜意识?

你潜意识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你内心的力量。它通过你身体的沟通网络传递生理感觉信息,感受情绪。

1、潜意识的主要指令是生存。

当潜意识认为你不能控制那些能量时,换言之,不能处理失落、恐惧等情绪时,它将来掌控局面。另外,你希望自己能影响潜意识的首要原因,是想让它保证你能积极地应付脆弱,而不至于被打垮——这是形成情感上亲密的重要能力。如果你的认知告诉它你没法应付,通常这也是事实,它会自动负责地把你置于保护模式中。

2、潜意识的第二个指令是保证你成功。

你不仅仅要生存,而且被内在的动力强迫着要成功。你像精致的硬连线一样完成两个目标:做有意义的接触、在与周围的人接触的过程中做真实的自己。

举个例子,在关于金钱、交流、性等问题的热烈讨论中,内在的动力通常驱使着你去爱,去接触,去得到你最爱的人的认可并发现生命中的价值。

潜意识驱使你存活和成功,它塑造着你的每个行为。

为了成功,你需要知道当自己面临被拒绝、挫折或被抛弃时,如何冷静下来并弄清楚自己的本心。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去爱,你的身体将自动地进入保护模式。

可以说,对自己内心不间断的掌控是你生活中面临的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成功,了解你的头脑和身体是如何工作的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开始,介绍3条让你彻底改变的法则。

第一条法则:思想决定你的现状和命运

你的潜意识总是偷听你的想法。事实上,它既听取言语的指令,也听取非言语的指令。 虽然潜意识自身是不思考的,但它依赖于你对周围的生活的理解与看法。

举个例子,如果潜意识没有与你的观点联系上,它就不知道老虎对你来说是不是威胁。老虎看起来显然是个的威胁,但是,如果你是个驯兽人,你很可能喜欢和你的“大猫”一起到笼子里去。

另外,正是你的想法而不是事件本身造成了你不快的情绪或抵触。

你的那些驱使潜意识的思想和潜在的信念,正是被潜意识用来点燃化学反应的指令。当你的人生观——你的思想——触发了生存恐惧,它们会产生一种可预见的模式。有限制作用的信念在你脑海中产生会造成恐惧的图像,反过来,恐惧又触发了你的生存反应。

限制性的信念是阻碍

它们让你关注你最害怕的东西:生活中的失败,从而剥夺你的快乐。

比如说,一种普遍的限制性信仰是这种想法:其他人有决定你自我价值的力量,这取决于你是否符合了他们的评价标准。

如果你有那样的想法,那么你越迎合别人,就越不相信你自己。无论你读多少书,上多少课,参加多少训练,你都将一直承受着觉得自己不够好的痛苦。

第二条法则:意识到潜意识

限制性和其他方面的信念构成了这样的看法:潜意识取决于过滤进来的信息。

也许你已将大部分生命花费在证明你过得很好上面。这就是这些限制性信念的力量。你要知道:

限制性信念是谎言,因为它们没有为你或你的生活服务。

它们限制你而不是让你自由地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比如说,通过让你关注于生存恐惧,它们只会增加这种可能性:你和你的伙伴会使用加深不快情绪的言语和非言语的动作,而这可能引发持续数天的争吵。

限制性信念的力量就在于: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悄悄地对你产生作用,而你却毫不知情,它们与你的意识是分开的。

解决的方法?通过注意你的思想来辨别限制性信念,参与你的思考能帮助你形成有意识的认知。而对你真正的挑战是:你愿意通过检查你的思想来检查你的生活吗?

除非你愿意有意识地反省你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否则你为了改变而做的努力会因为潜意识而遭到挫败。

当你没有意识到你和你爱人争论时带来的能量,那么很有可能在当时你会反应过激并责备他们。但是,每当你这样做时,你只是加深了内心已有的不快情绪,比如说孤独、抵触或者羞愧。

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感知潜意识的过程是改变你对自己和爱人防卫模式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第三条法则:拥抱不快的情绪——否则将被它们控制

为了提高你的情商,使你完全地成熟,充分允许你的潜意识去体验完整的脆弱情绪是必要的。这里面没有捷径。

作为人类,你自然渴望体验内心积极的情绪——爱、热情、自信等。这是内心持续需要的极其重要的情绪体验。但是,如何对付负面情绪,获得积极情绪的情绪说明书比较少见。 但是,学习在自己遇到挑战的时候,如何能保持你的怜悯并继续付出努力,这是需要的。知道怎样使你的头脑和身体冷静下来也是必要的,这样你的生存反应才不会取代你有意识思考的能力。

你也许会想,怎样感受令人不快的情绪,并允许它们触及你的内心或者把它们透露给别人,这会让你强大吗?

考虑以下的几点:

正是不快的情绪教会你更加无条件地爱你自己和他人,让你的心胸开阔。

正是令人不安不愉快的脆弱情绪告诉你什么是妨碍你坚定决心的因素。

你正是想逃避躲开这种感觉:如果你停止倾听,你自己知道为了保持与怜悯的联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换言之,并不是不愉快的情绪本身造成了你的诸多问题。如何感受和处理它们并不是心照不宣的。(这是因为它们与你父母不经意地让你感到担忧的东西是一样的)

更详细的如下:

在不被它们的力量限制住的情况下,知道如何感受和表达它们,这点也不是心照不宣的。 在你遭遇最大的挑战时,如何有足够的安全感,仍然和自己、他人保持情感联系这点也不是

心照不宣的。

如何控制你的情绪,让你的大脑与你完全自由地给予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爱,这点也不是心照不宣的。

如果你坚持认为你的快乐取决于某些事件、结果或者认为其他人能给你那种感觉,那么这将是痛苦情绪的开始了。

无论计划得多好,如果你“认为”当你们中的一两个看起来不可爱时,你就没有完全准备好去爱、去接受自己和别人,那么你就漫不经心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当他们没做令你开心的事情时,你就不爱他们了。(并且,你也想知道从他人那儿得到这种信息的感觉。这是个非常普遍的行为!)

这与你不打算传递这样的信息没有什么差别。这是身体情绪状态自动工作的方式。当人们觉得不被他们关心的人爱护和珍惜时,它将自动引发你内心的恐惧感。

你需要知道内心产生恐惧时,应该如何保护你的快乐,控制你内心的力量,你也要知道是什么引发了你的恐惧。

当你把不快乐的情绪当作自己老师,或是行为改变暗号时,你会更加完全地释放自己,去体验丰富的感情——热情、感激和爱,勇气和怜悯,还有你渴望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感。 通过培养你能在任何情况下能保持镇定、自信、集中精神的能力,让你能面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是个难题。

你有基本的责任去保护你的快乐——因为这里隐藏了一个简单问题:你的人生方向是由你自己,还是被你的恐惧所控制?

用好的想法和感受来改变你的生活!

是的,改变是可能的。你可以通过你脑海中的这三条法则直接影响你的潜意识。

防御性的反应对你的精神、身体和人际关系都没好处。你可以下定决心有意识地为你自己创造安全感,而不去管周围的情况怎么样,这样意味着在触发恐惧的时刻你也要这么做。 你能控制自己内心的情绪,有意识地选择你想要在自己和伙伴中要产生的情感。你能学着去思考并说些关于成功与一切皆有可能之类的话。

你的想法是惊人的强大。它们有能力去创造或者毁坏。你要么意识到它们,要么被它们控制。 保护你的快乐和内心力量的职责是美好的事。拥抱它吧。

你可以通过关注你所爱的事情来这么做,也可以让你的恐惧用一种和谐的方式冷静地告诉你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

只要记住,做什么决定取决于你。潜意识生存.

HR有效地用人技巧

战略要想有结果,战术要想被执行,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因此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寻找优秀的人才。下面是多年的用人经验——十个有效的企业用人建议,但愿能给读者朋友一些启示。

1、不要用来自同一地方、同一学校的人,也不要用具有相同背景、相同专业的人。

长期接受同一文化熏陶、同一专业训练的人才往往具有同样的思维与类似的行为。团队成员尽量多元化,多元化就会有不同的思维,不同思维的人**在一起才会产生火花,团队才更具有活力。

2、笔者发现很多时候专业不对口能发挥更大的潜力,而专业对口的往往并不是那么优秀。

学什么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关键要看这个人才是否有足够的阅历,是否对社会有足够的理解,是否有足够的学习力,是否有足够的韧性与坚持力,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等。

3、不要用全来自农村的或者城市的。

农村的人才往往很勤奋,很能吃苦,但思维往往不够活跃、视野不够宽阔;城市的人才视野非常宽阔、思维也很活跃,可不够吃苦。因此,团队里最好既有来自农村的也要有来自城市的,这样就可以规避各自的不足。

4、销售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持、有很强的开拓能力与执行能力,这跟学历没有太大的关系。

很多时候学历越高思考越多,执行力越差。因此,销售人才没有必要要拥有那么高的学历。除了销售人员,其他部门的人才必须要有一定的学历,因为学历意味着学识以及看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无论是哪种性格都会有一定的缺陷。

因此在组建团队配置人才时不要用同一性格的人,团队成员的性格应互补。互补可以规避某些缺陷,避免团队在某一方面的盲区,进而提高团队的绩效。

6、团队成员的性别比例应当协调,不能全是男的或是女的。

只有搭配使用才能使团队有活力,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人与女人各有优缺点,只有协调使用才能使大家把更好的潜力发挥出来。

7、团队不能全使用年轻的或年长的。

年轻的有活力,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但不够稳重;年长的稳重,做事踏实,但活力不够,思维不够活跃。全使用年轻人虽很具活力,可不够稳;全使用年长的虽很稳,但活力不够。只有搭配使用才能使团队既稳又不失活力。

、精英是需要的,但不能太依赖精英。

精英虽然能在某一阶段为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可一旦“叛变”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不要太依赖精英,企业最好拥有一套制度将人才标准化。潜意识生存.

9、人才最好内部培养,不要太相信空降兵。

如果从外部引进人才,除了要看他的工作经验、成功案例与教育背景,还要看其人品,更要看其是否认同企业的文化。如果两者价值观念不吻合,再好的人才也不要引进。

篇四:《试述潜意识理论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试述潜意识理论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自从心理学的开创人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这一概念之后,潜意识便成人们日愈关注的心理问题了。

然而在对潜意识的理解和认识问题上,心理学界中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各不相同的看法。其中,以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三位心理学大师的争分最为激烈。他们在对潜意识表层认识上的争执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端。因为他们共同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点,那就是潜意识的实质。

一、潜意识的含义。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潜意识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二、潜意识的形成。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原理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而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但是在这个反作用中,以往我们注意到意识中可意识部分的能动作用,却没有注意到意识中不可意识部分即潜意识的消极负面作用。潜意识形成后,反作用于人的身体,减慢我们的思维速度,影响我们的记忆,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精神。

曾经有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孩子的不上进感到焦虑,经常打骂指责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你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在这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将来这个孩子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

三、潜意识对人的身体的影响。

人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潜意识的控制,在一个人做出某个决断时,其实潜意识早就对此做了长久的准备。

当你的身体不断地工作时,其中的过程远不是我们大脑的意识部分能够处理。例如:你告诉你的身体站起来,这个简单的指令由意识传给潜意识的活动机制部分,它指令身体去站起来。这个动作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感官资讯,然而你只要意识到你已经站起来便足够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极大部分的身体活动由我们的潜意识所控制。而且潜意识的力量能够超越意识的力量。只有这样,潜意识才能确保我们的生命得到最大的机会生存下去而不会因为受到一些意识做出的错误意念而导致生命危险。

四、潜意识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潜意识也可以称为潜伏着的经验。无论潜意识中的内容是潜能,还是潜知识,或者说是记忆也好,这些都是潜伏着的经验。可以概括的说,所有潜伏着的记忆、知识与技能等,这都可以归纳为经验,是经验在左右人的意识。

经验是人通过许多同类事物所产生和形成的对同类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有了这个既得的经验存在,人们就可以用最节省的时间和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好事情。正是由于经验能够解决好同类事物的特点,人总是以经验行事,总是生活于经验之中。所以作为以经验为实质的潜意识就具有影响和决定人意识的作用。

但是经验在现实实践中还需要考虑是否与现实中的事物相适应。当现实中的类似事物与经验有差异时,这个经验对于现实中的这个事物也就是无效的。然而,人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信任和尊从了经验。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蝇子”,这就是过往中的经验潜伏于人心理之中的一种现象。

五、潜意识的特点对个人生活的帮助。

(一)、潜意识可以使你不自觉的上瘾。

当你对某种行为上瘾后,无论当前意识是否坚决反对这个行为,你就会在接收到某种刺激后很自然的想到去做上瘾的行为。但如果要用意识去撤销这个行为,就将会与潜意识对抗,这将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潜意识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很难实现。因此,为了纠正这样的行为,你就得反复的强调上瘾的危害与革除它的重要性,从而使自己的潜意识与意识达成共识。

(二)、潜意识可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长期的思考某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导致潜意识对信息的重组,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这种潜意识会使你不断地思考有关问题,从而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因此,潜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解决实际问题。

(三)、潜意识可让你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做好防御措施,避免错误的发生。 比如当我们明确知道某些异端学说是违背科学的,我们就可以通过避免与这些学说接触从而防止被其毒害。因为长期的接触可能潜意识就会被说服,潜意识

便会改变原有的想法,因为对与错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又比如人们对于金钱、地位、配偶等的追求。如果我们经不起诱导,在危机的初期任其发展,那么最终就会导致意识想法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在做错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认为理所当然象限发生的原因。

总之,潜意识会在我们并不自觉的情况完成对个人的改变,即所谓的“耳濡目染”。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好的方面从而帮助我们正确应对实际问题。

篇五:《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1、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弗氏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又称潜意识。

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的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能 从无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 能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白的心理部分。弗 氏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弗氏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解释他的本的学说。弗氏所讲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

能。他认为“性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中都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 弗氏后期提出还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爱恋本能和破坏本能,破坏本能又称为死亡 本能,这两种本能都是通过无意识起作用的。

弗洛伊德的梦论

弗氏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勾勒他的释梦学说。他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 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讲,“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 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 它是一种具有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看后感

篇一:《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感想》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感想

10小教语文 余文文 100401602

听着《梁祝》这支传世佳作,那特有的已经仿佛没有一种言语能形容。波澜不惊的思绪在乐曲自然的催化下显得更加林乱了。忽然“砰”的那清脆、明朗的声音把我的思想与乐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许是听了太多遍这支乐曲的缘故吧,潜意识下不禁升起了一丝淡然的忧伤。但音乐总体呈现给人的景象是欢乐的。这让我自然想到了阳春三月,白鸟轻飞,两个素不相识的学子相遇在这美好的世界。 乐曲继续进行着,我的思绪也随之紧紧跟随。我似乎看到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环绕的一片胜地。祝英台与梁山伯正对人间倾诉。这一瞬间我的幻想充满了幸福。但就在此时,一个劫数的到来又似乎预示着这段情缘的哀惋和痛苦。有相聚也就有分离。小提琴代表着的祝英台和大提琴代表着的梁山伯互相应答着,像是在互诉情谊和离愁。这时能明显的感觉到悲剧即将上演。如海潮涌来的管弦乐正式拉开了悲剧的帷幕,那浑厚、低沉、恐怖的乐音仿佛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在百般阻挠,逼迫一个弱小的女子放弃美好的追求,顺从父母的旨意。此时小提琴代表的祝英台宁死不屈,与黑暗势力抗争到底。两者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直至乐曲的另一个小主题上演,矛盾才渐渐平息。

乐曲缓缓奏出《楼台会》这一部分。大、小提琴像是在互诉心中的情谊,又像是在倾听彼此的哀叹。音乐给人以凄婉的感觉。忽然乐曲疾走,好像在告诉我们这些听众:梁山伯因为过度悲伤而在绝望中

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或许是祝英台也沉入了无尽的绝望。或许是祝英台早知道有一个并不尽人意,但也算是完美的结局在前方等候,她顺从了父母的旨意。在迎娶过门途中,她停在梁山伯的陵前哭灵。我在小提琴幽婉的乐声中听见了祝英台悲凉、凄惨的哭泣声;看见了那陵墓周围深邃、荒诞的景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难道几千年来所有的女子都同样受着这种压迫吗?突然一阵轰然巨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整首乐曲推向了最高潮。瞬间像是烟云缭绕,两颗终于自由的心紧紧相连。

如梦如幻的一切渐渐平息了,乐曲又奏出柔缓的段子。阳春三月,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一对美丽的蝴蝶在繁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乐曲从祈愿转变维勒幸福。我想这就是浪漫主义笔下的杰作吧。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悲剧有一个这样的结局显得太过于牵强了,尽管他把这段愁怨变成了忠贞的誓言。

一曲终了。而我的思考却未停止。我回想着曲中呈现的一幕幕,心情更加沉重起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而是所有被封建势力着一家所束缚的人们的悲剧。面对此我并不能说出什么深刻的哲理使之不再重演,我只希望这在现代社会能被天下的父母所放弃,给儿女一段真正的幸福。

在种种艺术表现形式中,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无疑是其中最伟大的,最脍炙人口,印象最为深远的作品。其中的旋律优美,从音乐中能清晰的体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不同音乐片段反映了梁祝感情生活中的不同阶段,既有节奏轻快的相爱部分,也有激烈凶恶的抗婚部分,有深情舒缓的楼台相会部分,也有轻盈飘逸的化蝶部分。总之,从歌曲里面,我们能看一副画面,一个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

在曲子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我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又一次加深了:古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幸福,追求自己的幸福;现在我们有这个权利,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善待自己的感情,珍惜自己的缘分。

一遍遍的听着《梁祝》,我总是有太多的感慨。音乐总是给人很多的启迪和共鸣。当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从音响中滑出,竟仿若身处草长莺飞的时节,满眼的红花绿草。开始是轻松的,开心的。而后随着曲调的转变,感觉也开始有了变化,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除了梁祝的故事本身,还有那个远在另一个城市的那个他。爱,却不能相守,该是最痛苦的事情。相爱的两个人,各分东西,不在一个城市,或是不在一个空间中。悲从中来,化蝶,是最悲凉的完美。在那个社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为了爱,可以共赴黄泉。但是现在的社会中,却有多少人,因为金钱,因为利益,抛妻弃子。悲,哀,叹,如今竟不如梁祝了。

篇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听后感》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音乐让人陶醉,音乐让人感动。从小就喜欢音乐,聆听着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静下心来,细心聆听这段经典的感人音乐,一个民间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在乐曲的演绎下,仿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展现眼前,让人为之感叹,为之倾倒„„

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的同时,思绪也渐渐的脱离了现实,进入到故事择取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三个情节中,也是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梁祝的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与音乐紧密相连,在竖琴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绎出了这经典的爱情主题。小提琴的乐音仿佛是祝英台在诉说衷肠,而大提琴的合奏,犹如梁山伯与直对答。再加上管弦等乐器的合奏,使全曲波澜起伏,荡气回扬。

第一段为显示部,开曲就展现了其经典的主题乐曲,让人瞬间就为之吸引,期待倾听后面的乐曲。而在“草桥结拜”中小提琴优扬、柔情的琴音让人感到春风扶面,快乐轻松,与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琴音紧密结合,如似兄弟情投义合。而“十八相送”的经典乐曲小提琴演奏的技巧极其丰福,节奏的快慢强弱,表达含蓄,演绎的抒情旋律,表达出深沉而复杂的感情,长亭惜别,依恋之情清晰印现。加上尾部的管弦奏出哭调主题,第一次呈现了全曲的悲调色彩。展开部的“英台抗婚”中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节奏,陈述了祝英台的悲痛与惊慌,同时乐队用强烈的节奏,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了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其中“楼台会”中小提琴奏出的琴音情意绵绵,诉说衷肠,同时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柔和形成对答,把“楼台会”的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旋律更加优美、抒情。当梁山伯悲痛病逝,祝英台在被迎娶途中,在坟前哭灵时,小提琴演绎出的哀痛欲绝的旋律,不禁让人悲由心来,也让悲剧色彩更浓厚。当乐曲突然变成低音的锣声中,祝英台纵身投坟,此时音乐在锣、鼓、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管、弦齐鸣让乐曲进入高潮„„

当再现部全曲主题再次奏响时,“化蝶”段在轻盈飘逸弦乐、音色柔美清澈的长笛声的衬托下,同时小提琴的音色优美,感情丰福,抒情的旋律让这段音乐的意境得以升华为经典!仿佛我们眼前有一双彩蝶翩翩起舞,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梁祝的故事让人感动,经典的音乐令人沉醉。在聆听时,让人深刻感到,故事带给音乐本体,而音乐却给了故事生命!

篇三:《梁祝听后感》

《梁祝》听后感

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这门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上课时会很轻松,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我的乐感很差,也不太懂得欣赏,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仅限于聆听而已。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 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课上欣赏了几部很著名很优美的歌舞剧,像《猫》、《歌剧魅影》、《妈妈咪呀》,既欣赏了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欣赏到了优美动人的音乐。

在课后的时间,我自己查找了一些经典优美的音乐存储在手机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听听,音乐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因为你的心情会跟着它而起伏。 欢快的音乐会令你很轻快愉悦,悲伤的曲调会让你忍不住陷入淡淡的忧伤。激扬的音乐会让你充满奋斗的力量。在我所听的音乐中,经常萦绕在我脑海中,最扣我心弦的还是经典的名曲——《梁祝》。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这首曲子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和陈刚于199年写成并首演的。随后人们根据需要将它改成了古筝协奏曲、古筝独奏曲或者二胡独奏曲等版本。梁祝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不仅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 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且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演绎版本中,我更偏爱小提琴版本的《梁祝》。二胡版本的《梁祝》总是使我的情绪笼罩在无边无尽的哀怨、凄楚、悲凉的氛围当中。也许是因着演奏乐器本身制作材料的缘故,又也许是受到想到二胡就会联系到《二泉映月》的心理作用的影响。我觉得《梁祝》虽然是悲剧,但这个故事以及演绎这个故事的曲子的本意与其说是在表达它的凄婉悲情,不如说是在表达人们对忠贞于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希冀和追求。

细听《梁祝》可以感受到,根据故事的发展,乐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优美的旋律从小提琴中流淌而出,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于初春雨后蓝天白云,青草绿树,鸟语花香的美景当中。一切都显得恬静而美好,这预示着梁祝二人即将开始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旋律瞬间加速,转为活泼欢快的回旋曲。这一段描述的是梁祝二人在求学途中相遇,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和三年同读共玩的欢乐情景。在跳跃的旋律中,我的心跳也跟着加速了,同时也体会到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日复一日

的交往中互相欣赏,以及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的爱慕之意。当这一段回旋曲后,音乐又逐渐变得舒缓而哀伤,这里表现的是梁祝二人同窗三载长亭惜别的情景。此时我感受到了梁祝的不舍和依恋,仿佛听到了他们絮絮地说着临别时刻的叮咛和相约再见时刻时祝英台内心的娇羞又期盼的情。紧接着低沉的音响似乎在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第三部分开始旋律变得沉重而充满紧张恐怖的气氛。此时祝英台已回到家中,却得知自己已被许配给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英台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却以失败告终。乐队的和小提琴的完美配合让祝英台惶惶不安的心情得以体现,同时也是对封建势力的强烈控诉。随后,乐曲变得舒缓起来,同时也充满哀伤和无奈,如泣如诉。这一段表现的是梁祝“楼台会”的情景,梁祝二人互诉衷肠,但无奈造化弄人,内心充满哀伤。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变的凄苦哀怨,将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后的极度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凄然之声就像祝英台此时的绝望、无力的哭泣和内心暗暗做好的打算。接着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让人似乎看到了,祝英台毫不犹豫纵身投入坟墓的情景,看到了爱情的伟大。

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长笛以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回归于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美妙的旋律,结合竖琴的滑奏,把人们引入了天堂仙境。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下,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令人难忘的爱情主题,仿佛化为彩蝶的梁、祝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诉说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为了用心写好这篇文章,我听了很多遍《梁祝》。经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的熏陶,在老师边放音乐边指点的教学方式下,我渐渐学会了根据曲子里跌宕起伏的调子去判断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心去聆听去想象。对我来说,音乐是一门语言,它既可以表达想法,也可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懂得鉴赏的人,必定要用心去听。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篇四:《《梁祝》听后感》

《梁祝》听后感

07土管20074493苟志环

这学期很幸运选修了西方电子音乐杂讲,自己对音乐这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所以想多了解下,今天听了梁祝,用心的去体会,发现音乐真的可以从心灵去感染你,让你为之感动流泪。

很早就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纯洁的爱情故事。前奏响起,在轻柔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让我忍不住眯起双眼,用心去感受。

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每一个音符仿佛都经过了夕阳的点染,闪烁着清逸的光,把人们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意境中,仿佛也与粱山伯与祝英台共同分享着同窗之欢。在他们的心中,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爱情不会中断,他们要为自己的爱情负责。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音色随着猛烈的配音变得越来越厚重,很快一段凄美的音乐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钟情的情景。紧接着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把乐曲推向了全曲中的最高潮,在奏完最后一段后,乐声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我不禁为祝英台悲惨的命运感到可惜。

一曲虽终了,我的思考却未停止。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而是所有被封建势力着一家所束缚的人们的悲剧。腐朽的制度致使他们生离死别,痛苦不堪。面对如此不公的制度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之抗争,维护着彼此之间那份忠贞不渝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向往美好的爱情,也期待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爱情,衷心的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篇五:《梁祝听后感》

《梁祝》听后感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这门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上课时会很轻松,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我的乐感很差,也不太懂得欣赏,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仅限于聆听而已。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 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课上欣赏了几部很著名很优美的歌舞剧,像《猫》、《歌剧魅影》、《妈妈咪呀》,既欣赏了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欣赏到了优美动人的音乐。

在课后的时间,我自己查找了一些经典优美的音乐存储在手机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听听,音乐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因为你的心情会跟着它而起伏。 欢快的音乐会令你很轻快愉悦,悲伤的曲调会让你忍不住陷入淡淡的忧伤。激扬的音乐会让你充满奋斗的力量。在我所听的音乐中,经常萦绕在我脑海中,最扣我心弦的还是经典的名曲——《梁祝》。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这首曲子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和陈刚于199年写成并首演的。随后人们根据需要将它改成了古筝协奏曲、古筝独奏曲或者二胡独奏曲等版本。梁祝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不仅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 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且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演绎版本中,我更偏爱小提琴版本的《梁祝》。二胡版本的《梁祝》总是使我的情绪笼罩在无边无尽的哀怨、凄楚、悲凉的氛围当中。也许是因着演奏乐器本身制作材料的缘故,又也许是受到想到二胡就会联系到《二泉映月》的心理作用的影响。我觉得《梁祝》虽然是悲剧,但这个故事以及演绎这个故事的曲子的本意与其说是在表达它的凄婉悲情,不如说是在表达人们对忠贞于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希冀和追求。

细听《梁祝》可以感受到,根据故事的发展,乐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优美的旋律从小提琴中流淌而出,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于初春雨后蓝天白云,青草绿树,鸟语花香的美景当中。一切都显得恬静而美好,这预示着梁祝二人即将开始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旋律瞬间加速,转为活泼欢快的回旋曲。这一段描述的是梁祝二人在求学途中相遇,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和三年同读共玩的欢乐情景。在跳跃的旋律中,我的心跳也跟着加速了,同时也体会到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日复一日

的交往中互相欣赏,以及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的爱慕之意。当这一段回旋曲后,音乐又逐渐变得舒缓而哀伤,这里表现的是梁祝二人同窗三载长亭惜别的情景。此时我感受到了梁祝的不舍和依恋,仿佛听到了他们絮絮地说着临别时刻的叮咛和相约再见时刻时祝英台内心的娇羞又期盼的情。紧接着低沉的音响似乎在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

第三部分开始旋律变得沉重而充满紧张恐怖的气氛。此时祝英台已回到家中,却得知自己已被许配给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英台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却以失败告终。乐队的和小提琴的完美配合让祝英台惶惶不安的心情得以体现,同时也是对封建势力的强烈控诉。随后,乐曲变得舒缓起来,同时也充满哀伤和无奈,如泣如诉。这一段表现的是梁祝“楼台会”的情景,梁祝二人互诉衷肠,但无奈造化弄人,内心充满哀伤。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变的凄苦哀怨,将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后的极度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凄然之声就像祝英台此时的绝望、无力的哭泣和内心暗暗做好的打算。接着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让人似乎看到了,祝英台毫不犹豫纵身投入坟墓的情景,看到了爱情的伟大。

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长笛以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回归于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美妙的旋律,结合竖琴的滑奏,把人们引入了天堂仙境。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下,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令人难忘的爱情主题,仿佛化为彩蝶的梁、祝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诉说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为了用心写好这篇文章,我听了很多遍《梁祝》。经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的熏陶,在老师边放音乐边指点的教学方式下,我渐渐学会了根据曲子里跌宕起伏的调子去判断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心去聆听去想象。对我来说,音乐是一门语言,它既可以表达想法,也可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懂得鉴赏的人,必定要用心去听。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篇六:《梁祝听后感》

课程小结

我是很喜欢听歌的人,所以选了这节课,老师也很不负期望的放了很多种的歌曲,从古曲民谣到现代新曲,从美声到摇滚,各种各样的音乐,各式各样的故事以及音乐风格,用我自己的感官来说,有的喜欢,有的确实无法深刻理解。但总的来说,开始是美好的,结果也是喜人的 ,我学会了从音乐背后来鉴赏音乐,更能理解作者的想法。下面就以一首歌曲来体现这学期我所学到的鉴赏一首歌曲的方式。

作为一个女生,爱情是我们所向往的,喜欢看各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我听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且也经常听人说起有一首经典的小提琴作品《梁祝》,一直想听却没有机会。很幸运在课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听后我的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凄婉的音乐一直在我的耳边徘徊,我仿佛看到,两只蝴蝶在我眼前翩翩起舞,飞向远方„„

从网上查资料我知道了这首歌共分为三个部分:相爱,抗婚,化蝶。深刻的表现了古代封建主义下对婚姻的不公平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

前奏舒缓的响起,小提琴轻柔的向我们诉说着,它诉说着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略带低沉却不失跳跃的演奏,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如此美妙的前奏旋律中。阳光下一群小鸟呼朋引伴引吭高歌,清澈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阵阵涟漪。前奏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主旋律,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爱的真谛。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我是第一次听到,却也是我听到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天籁,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空灵,闪耀着明亮的光辉。 很快,乐曲一个变换,进入副主题,通过音乐讲述了粱山伯与祝英台三年的同窗之情,细腻温柔的乐调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那种快乐,那种眷恋。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梁祝长亭惜别的依恋情景突兀的撞进了我的脑海中。林荫小道里,两个年轻人紧握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他们彼此都知道,这一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他们始终相信,他们的爱情不会中断,他们之间的爱海枯石烂。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大提琴那低沉忧郁的独特音色预示着灾难即将来临,让心也随着琴弦的颤抖而战栗。

前奏旋律过后是各种三连音、四连音形象生动的显示着祝英台离别后内心的不安,彷徨,抑扬顿挫的旋律仿佛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雷声阵阵。音色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变得越来越沉重。终于,在一大串的颤音后,祝英台终于不甘心命运的支配,进行了反抗,断音也在为祝英台的反抗而喝彩,鼓舞。这一连串的颤音也从侧面反应出封建主义地主阶级的丑恶嘴脸。 很快,一段凄美的音乐浸入我的耳朵,让我不觉间感到心痛。这一段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见,互诉衷肠的场面。蓦地,音调一转,以急板和散板的混合让我好像看到一个弱女子跪在坟前仰天痛哭的画面,作曲家也巧妙的运用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中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把乐曲逐渐推向了全曲中的最高潮,在奏完最后一段后,乐声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那一抹靓影成为了整首乐曲不朽的绝唱。最后,序奏主题再现,冲刷着之前所有的黑暗,又带给人们一种空灵而又回归自然的感觉,让我看见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灵魂成蝴蝶,在苍穹中凄美地飞舞。这种艺术手法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也带给我一次美妙的音乐享受。

那种凄美的绝唱也将祝英台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这是小提琴所独有的声音,是音乐所能还原的画面,好的音乐能调动起人的所有感官,沉浸其中,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我相信这就是音乐所独有的魅力

最后谢谢老师这九周的教导。

行政Q1441 14040079 马成璐

篇七:《《梁祝》听后感》

浅谈欣赏《梁祝》的感想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木讷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山伯不久就悲愤死去,而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便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这时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之后就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这部作品热忱歌颂了青年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是我国交响乐宝库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按奏鸣曲式结构,分显示,展开,再现三部分.分别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要情节

1. 呈示部

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下,长笛以其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接着,由双簧管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之后,在清淡的竖琴伴奏和木管乐器呼应下,独奏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纯朴、优美、极富诗意的爱情主题。大提琴潇洒浑厚的音调随后加入,与独奏小提琴进行着交流对答,描写梁祝二人在草桥亭畔相互结拜、心心相印的情景。乐队全奏,重复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起而应和,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最后,乐队将副部主题再次重复一遍,音乐进入结束部。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成。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生动地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柔情和动人场面结束部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

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

2.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 “抗婚”部分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楼台会”部分则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投坟”部分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3.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我们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长笛在弦乐震音的背景上奏出秀丽的华彩乐句,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以前听《梁祝》一般就会听那段高潮部分根本就没在意那里面的内涵和动人的爱情故事。而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曲终了,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我回想着曲中呈现的一幕幕,心情不禁更加沉重起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而是所有被封建势力所束缚的人们的悲剧。《梁祝》这个作品虽然是用西洋管弦乐队的谱曲来演奏,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它的内在审美方式却是极传统的有着极浓厚的中国古调风格,因为它运用了人们所熟悉的凄美传说。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听完整首曲子,我深深的知道,谁也不愿意去赶赴那凄美的蝶梦,尽管它是如此的动人。但是谁也不愿意用永陷的痛苦去作这无望之爱的诠释,它的存在,只是因为人们要用梁与祝的爱来证实世间是否还有真情。

篇八:《梁祝听后感》

化蝶飞 —对《梁祝》听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我们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但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全曲选用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蝶,作为音乐的三个部分。表现出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

音乐刚出现,给我的感觉是风和日丽,一片宁静,充满了鸟语花香的味道,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当中去,也真的仿佛亲眼见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的画面。

音乐中让我最喜欢的部分还是同窗三载,同乐同玩,把我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意境中,仿佛也看见了他们一起玩的场景。

以及在一大串的音乐铺垫后,祝英台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进行了抗婚,表现了祝英台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礼教,获得现实主义的心声,反衬了恶势力的凶狠残暴。紧接着一段凄美的音乐侵入我的耳朵,让我感受到了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悲痛,梁山伯的死去,祝英台向苍天控诉,更是将音乐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最后以富梦幻色彩的竖琴,再现了开始的音乐,化出蝶,优美的旋律好象诉说事情的圆满结局,又似乎向人们展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优美音调似在说乌云已过,晴天到来,一片大好风光下已无哀怨情怀。让我看到了两只蝴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他们再也不用被封建所束缚。

梁祝——化蝶

——根据小提琴协奏曲填词

刘周

花谢花开无时尽,年年花间觅仙踪;

瑶池泪洒化蝶恨,天上人间侬伴君;

此生不与知音共,朝朝暮暮掩愁容;

同窗早已心相许,楼台再会诉衷情;

可怜十八送别时,君岂知侬是女儿身,未解侬痴情;

楼台依依不忍分,君死何忍我独存;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听后感.

魂魄在天已化蝶,双飞愿争万世春。

篇九:《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听后感》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后感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年冬。它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翌年月《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于上海并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自问世以来,《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亲切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同时打破了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它不仅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成为世界音乐史上“千年来最伟大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采用奏鸣曲式,音乐一开始,在弦乐颤音的背景下,长笛吹奏出优美、轻柔的旋律,仿佛描绘了梁祝求学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故事背景。接着,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可以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受人喜欢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段音乐决定的。然后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了梁祝二人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在第一部分结束部,音乐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

之后,音乐进入了第二部分。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这部分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给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在梁山伯从祝家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梁山伯坟上向苍天哭诉。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烈封建势力的重压。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接着,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传说当祝英台撞向石碑时,墓穴突然打开,于是祝英台纵身跳

入墓穴之中。过了一会儿从坟墓中飞出一双美丽的蝴蝶,于是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晶莹的竖琴、清脆的长笛,将人们引入了秀丽的意境,装有弱音器的独奏小提琴再现了爱情主题,使之成为带有神奇色彩的终曲,同时展现了人们对梁、祝两人化蝶的美好遐想和祝愿。

我比较喜欢听委婉含蓄的音乐,例如《东风破》、《逍遥叹》等,这些歌曲音乐优美,歌词委婉,和宋朝的婉约词一样耐人寻味,像一杯千年老窖一样越品越香。第一次听梁祝好像是在初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就被这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住了,然后就想再次听到它,可是收音机不会总是放这首曲子,于是我拿着攒了好几个月的钱去买了一盘《梁山伯与祝英台》磁带.。磁带上有很多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例如钢琴版、葫芦丝版、古筝版等,但我还是最喜欢小提琴版的。它那优美动人的旋律每次都让我整个身心都静下来,聆听它的每一个音符,仿佛在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讲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们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但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篇十:《《梁祝》听后感 大学选修课论文 音乐鉴赏》

《梁祝》听后感

很早就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纯洁的爱情故事,不久前,音乐老师又为我们上了一课,心里就有了更多的感受。

前奏响起,在轻柔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好像一只竹笛在自由歌唱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秀丽景色,既浑厚又不太明亮的音色,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如此清丽的前奏旋律中。仿佛看见了各种鸟栖息在树枝上,呼朋引伴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湖水随着微 风荡漾起层层涟漪,我台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场景,它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中心,向人们诠释了一个纯洁爱情的真谛。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却能带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生态意识

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开始提出,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来解决日益危机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要有生态意识。其中生态就是指自然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而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我国对于生态的关注早已有之,其中对生态环境关注最多的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而《聊斋志异》中的生态观,就体现了人与万物一体的美。《聊斋志异》以较多篇章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特有的生态意识,即尊重物类的存在及追求物我的和谐,体现出一种健康的文化模式。人与自然亲和共融, 敬畏与尊重自然生命, 肯定人之本真存在, 透露出作者崇尚自然、复归人性的人文生态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

面对自然因人的过度掠夺而出现的生态危机 ,早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自然曾长期被人们当做一种与人对抗的荒蛮的力量看待,它是人们需要征服的对象。到了近代他们才用爱欲来替代征服,将自然作为美得对象来欣赏、作为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来爱护。相反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一直是主流精神传统思想。而到了近代,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自然才成为人与人和谐的对象转为征服的对象。中国文化至先秦以来一直将人当做自然之子来看待,人不具有天然的役使万物的权利,而是自然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万物平等的一种,正式这种认识,中国的哲学家庄子主张人要“与物为春”要“乘物游心”,将人在自然世界中畅游作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方式。古代哲学家的生态意识的思想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完美的呈现。

作为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用较多的篇章,深入细致地演绎,延续了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其基本精神和基本旨趣的,就是尊重物类的存在以及追求物我的和谐, 它们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中幽深邃密的生态意识。这其中的生态意识在先秦的时候就有所体现,庄子就说过, 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抽象存在物,也不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庄子·秋水》:“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并且,万物众生,比邻而居,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平等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等这些思想。

《聊斋志异》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并与人产生爱情。并遵循物我和谐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物类的存在仅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则是“天人合一”,亦即物我关系的和谐。和谐,就是与天地万物融洽浑合的一种状态。但是, 如果人类把人之外的物类仅仅只看着物——— 无情的物, 那么, 人类对其它物类的热爱只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宠爱,而非平等、和谐的爱。因此,“万物皆有情” 的观念是物我和谐的基点。如《葛巾》中的葛巾与洛阳人常大用接为夫妻,《香玉》中的花精香玉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小翠》狐精小翠的知恩图报以及《阿纤》中的鼠精阿纤的精明持家等等, 皆散发着人情或人格的魅力,“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这种化精魅为人的处理方式,使人与他物的交流更为深入、关系更加和谐。

其中也表现了自然生命孤高自许 、落落寡合的独存在方式 。《婴宁》所居山村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所称道,“门前皆丝柳 ,内桃杏尤繁, 间以修竹, 野鸟格磔其中” ,更兼“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 这里的自然物纯真、自由、活泼而不媚俗,它们以自己本真的样态美沉浸在生命自由舒展的愉悦之中,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孕育出婴宁那样的赤子之心 。又如《翩翩》中可以解痛愈疮的溪水, 取之餐饮的山叶,收之做絮的白云 ,与翩翩视功名如浮云 ,内心清明 ,随遇而安的自我真性情完美融合, 只有她才能体味到石室为屋的敞亮、清冽山泉的醇香。其中虽然极富浪漫的幻想, 但也流露出蒲氏不役于物 ,眷恋自然、钟爱自然 ,与自然相处时“翩翩然有以自乐”的诗人情性 。这是未经打扰的自然,纯真、自由的自然,也是作者向往的自然(荒野)。而美丽的东西往往是远离人世与世隔绝的地方就是荒野, 而荒野就是她们的栖居地。在自由的荒野中, 这些精灵们淋漓的展现出了自己的生命魅力, 而爱情正是荒野的这个地方才显得更有生命力。其中《香玉》“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美丽的她们会赋诗填调、饮酒戏谑, 自然给困厄的书生带来不少慰藉快意。说明蒲松龄希望有一个完美和谐自然的荒野,在哪儿是纯真的,是没有被破坏的,是没有被污染的纯洁的圣地,人与这些妖邪狐媚之间融洽也是生态自然的和谐。

就如在《花姑子》中,作者以赞赏的笔触描绘了书生安幼舆对待他物的友好态度: “安幼舆……为人挥霍好义,喜放生。见猎者获禽,辄不惜重直,买释之。”而《毛大福》一篇,则描写了毛大福给狼治病、稳婆为狼接生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对其它物类的关爱情。而如果人类破坏环境之间的和谐,也将遭到相应的报应,如《聊斋志异》中《藏虱》、《蝎客》、《放蝶》中就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冲突,就带来了悲剧意,其目的在于批判人类的骄妄和毫无“物道”的残暴。《蝎客》中的南商岁至临朐贩蝎,“伤生既多”,其结局是见怒于趸鬼而被“化为血水”。《放蝶》由两篇,一篇蝴蝶仙子以“风流之小谴”惩之。另一则是一司里火烧毛驴取悦太守结果导致太守之子受惊吓而死的故事。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才不会违背自然,如违背将会遭到必然的报应,而世界万物本身就是一体的,人和物、物和物之间本身就是一个必然生物链,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危机,将危及其它。就如,英国生物学家坦斯乐在《植物生态学导论》中说:我们对生态系统的基本看法是,有机体不能与他们的环境分开,而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所组成的整体,其基础是一个特定的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

相关参考

环保,还需有环保意识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依靠自然的庇护才得以生存。如果处理得当,理应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在向自然索取,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及时地保护。正如雨果所说,“大自然是善良的...

这就是我

...会忍不住哼哼,那是如痴如醉,就跟找了魔一样。其实我潜意识里知道我歌一般,可总是无可救药的陷进去,无法自拔。自认为的独一无二让我信心倍增当一个人有兴趣的时候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内心洋溢着

音乐——我的兄弟

...同的生活。军训中青春的汗水和稚嫩的气息渗透了他们的潜意识。感受残酷的

我学会生存作文

我学会生存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仍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流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顿的我学会生存作文,供大家参考鉴戒,但愿可以匡助到...

我学会生存作文

我学会生存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仍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流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顿的我学会生存作文,供大家参考鉴戒,但愿可以匡助到...

我学会生存作文

我学会生存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仍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流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顿的我学会生存作文,供大家参考鉴戒,但愿可以匡助到...

环保震撼心灵

...了起来。《环保与生态》这本书使我猛然意识到我们赖与生存的地球正在逐步遭遇毁灭,保护环境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却越来越淡薄,环境保护绝对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书...

“别样”叛逆

...对音乐毫无兴致,甚至厌烦到不愿听任意一个曲调,或许潜意识中是她想彰显不同,特别的时期,她曾唱过一首调子跑道天南地北的国歌,引来同学数年的欢笑不止。无所谓吧,她想,反正她不同。书箱里一摞的旧书与新书,她...

让世界充满爱初中作文

...我的梦想。让世界布满爱。在我的理解里,我觉得,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布满爱的,我爱在这个世界里的我和你,我们都是生命,生命本该拥有爱。在爱的意识里,生命或者说我们,都在爱的意识中成长,或者感触感染爱的幸...

改良潜意识,拥有自信、成功、幸福的人生

...到成功仍然遥弗成及?——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被输入了缺点的指令而造成的。什么是潜意识呢?潜意识是相对于显意识而言的,是人类自身意识不到,也不能控制的意识,又称为无意识。潜意识与显意识不合...

改善潜意识,拥有自信、成功、幸福的人生

...觉成功仍然遥不可及?——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被输入了错误的指令而造成的。什么是潜意识呢?潜意识是相对于显意识而言的,是人类自身意识不到,也不能控制的意识,又称为无意识。潜意识与显意识不同...

树立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

...学习灾难逃生知识,这样才能临危不乱,才会提高自身的生存指数。例如汶川

同乐让世界充满爱初中作文

...我的梦想。让世界布满爱。在我的理解里,我觉得,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布满爱的,我爱在这个世界里的我和你,我们都是生命,生命本该拥有爱。在爱的意识里,生命或者说我们,都在爱的意识中成长,或者感触感染爱的幸...

让世界充满爱小学作文500字

...我的梦想。让世界布满爱。在我的理解里,我觉得,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布满爱的,我爱在这个世界里的我和你,我们都是生命,生命本该拥有爱。在爱的意识里,生命或者说我们,都在爱的意识中成长,或者感触感染爱的幸...

呼吁食品安全

...,我受益不浅,不公明白了民以食为天[注: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食以安为先的道理,还体会到了食品安生的重要性。的确,食品安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