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资料100字 地震的资料40字

Posted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地震的资料100字 地震的资料40字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地震的资料100字 地震的资料40字(1)

地震的资料100字 地震的资料40字

篇一:《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00多万次,其中只有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 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造成的。

地震时,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 地震的破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传播等因素有关。我们把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烈度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烈度区。

地震时,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个点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球上的地震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从世界震中分布图可以看出,全球地震分布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大陆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上。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可以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20多条主要地震带。

第二部分 地震宏观前兆现象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

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井水变化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这是地下水中井水的宏观前兆现象。

当地下水发生冒泡、变浑浊、有异味等现象时,就可能是地震前的异常反映。当然,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地下水的异常,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其它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二、动物异常

历史上很多大地震前,许多动物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异常行为”。所以,老百姓把动物称作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

老百姓把这些异常编成谚语:

骡马牛驴不进圈,挣脱缰绳往外逃

猪不吃食狗狂叫,兔子竖耳蹦又跳

鸭不下水鸡上树,鸽子惊飞不回巢

冬眠麻蛇早出洞,老鼠成群满街跑

泥鳅蚂蝗上下窜,鱼浮水面又打旋

蜻蜓结队迁飞去,蜜蜂惊巢螫人畜

引起动物反常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三、地光和地声

地光是指大地震时人们看到的天空发光的现象,地光的颜色除了蓝白色也有其它颜色的。一般情况下,小地震不易引起地光现象,地光的来临,往往预示着大震很快就要发生了,197年我国辽宁海城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前,地光现象非常突出。如果此时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一些避震措施,是有可能躲开地震灾害的。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称之为“地声”。据调查,唐山地震前,在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地声。这些地声比较低沉,忽高忽低,与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

第三部分 识别和杜绝地震谣言

由于地震巨大的灾害性,容易使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慌心理,这时地震谣言就出现了,并很快地传播开来。地震谣言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它不仅有可能打扰我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而且可能扰乱社会安定秩序。

怎样识别地震谣言呢?

谣言往往有以下特点:

1、“预报”的地震震级很大,发震时间、地震很具体,如“某某市”、“几月几日”要发生地震。

2、说外国人、某专家或某地震机构作了预报。

3、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预报。

地震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地震预报是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地震预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曾成功预报出辽宁海城等地震。但目前我们只能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特别是临震预报,远远不能做到像天气预报那样准确。

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因此,地震消息传来时,千条万条,千万记住最基本的一条;地震预报消息,只听政府的。

对待地震谣言,我们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第四部分 地震来了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地震同刮风、下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也在不断增强。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惊慌,不要盲动。根据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还是远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晃动,而远震是只有前后左右的晃动感。如果是小震或者远震,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备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乱。

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们讲讲在学校、家里和公共场所如何躲避地震。

在学校怎样避震:

安全提示:1、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2、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

3、在课桌下避震,有顺序地撤离,千万不要拥挤。

假设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了,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头部躲进课桌下,讲台旁,绝不要乱跑。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应当马上在老师指挥下有顺序地撤离,撤离时把书包顶在头上,前后同学要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在教室门口、楼梯间等狭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发现有摔倒的同学要相互帮助,并及时通知后面的同学以免发生拥挤。

跑到室外后,一定要躲在尽量空旷开阔的地方,周围和头顶没有易掉落物的地方。 如果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因忘拿某些东西回到教室去。

在家怎样避震:

安全提示:

1、先躲后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开间小的地方,有支撑的地方;)

3、来得及的话先开门,关煤气、电源等。

避震时,要根据地震时你所处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

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在避震时,要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

三、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安全提示:

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2、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

3、如果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大震发生后,如果附近有应急避难场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赶赴避难场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依托公园、绿地、操场、广场建设,里面具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的基本功能。比如,应急指挥、应急物资发放、应急棚宿、应急厕所等。 地震发生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急于拥向楼梯口,容易造成挤踏。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不要急于打电话,以免线路拥挤,影响救灾指挥通讯。

第五部分:地震的自救互救

当灾害来临时,我们不仅要掌握灾害基本知识,更要懂得自救的基本技能,了解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据统计,唐山大地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万人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我们来简单学习关于自救和互救的知识:

一、自救:

它要求被埋压人员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

唐山大地震中,有许多许多少年儿童被埋压,但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坚持挺住,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终被营救,保住了性命。

二、 互救

救人的主要方法有: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篇二:《地震相关知识》

地震指大地(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地震按主要成因可分为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对人类的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岩层脆弱的地方便会发生突然断裂和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颤动。

地震波主要有两种传播形式: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通过能力强,所以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这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到达,大地便开始前后左右摇晃,严重时造成房倒屋塌、土石崩落、公路变形。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 30倍。

某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其大小同震级、震中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此外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距离相同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也很大。

地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每天都有地震,平均每年发生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万次,7级以上的大震平均不到20次。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0%。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反映地震的大小强弱用震级来表示,它根据地震发生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确定,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震级分成多级,3级以上的地震人才有感觉,4.级左右的地震才开始造成破坏。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在智利发生的.9级地震。震级的能量差别很大,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0个级地震,而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1000个级地震。

反映地面建筑物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各地的烈度则不相同。在震中区,破坏最严重,烈度最大;距离震中越远,破坏越轻,烈度越小。1976年唐山地震的震级是7.级,震中烈度达11度。1997年三水地震的震级是4.4级,震中烈度为6度。

震级与烈度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 地震烈度:

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震级相差两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月22日智利的.9级地震。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 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离震中的距离及地震波所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在震源深度等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震级与烈度之间可以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地震烈度的划分: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4-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震中烈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关系

震源深度h/k 10 1 20 2

级 2 3. 2. 2 1. 1

3 4 3. 3 2.

4 6. . 4. 4

7 6. 6 .

6 9. . 7. 7

7 11 10 9. 9 .

12 11. 11 10 10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不同概念。震级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震级越高能量释放越大(单位是级)。烈度表示某一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强度(单位是度)。

地震时震源区的岩层错动和摩擦等消耗了大部分能量,人们观测到的主要是地震波的能量,震级的大小根据震源通过地震波释放能量的多少确定的。释放的能量愈多,震级愈高。一般情况小于3级的地震,通过地震仪能测出,称小震;3-级地震,

人们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也称中震或弱震;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级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具备了破坏性,所以级以上地震称破坏性地震,其中大于级而小于7级的地震称强震;7级以上地震称大震。评定烈度必先有评定标准,标准就是事先制定好的烈度表。制定烈度表的根据是地震时人的感觉、人工设施破坏的程度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状况。由于各国各地条件不同,标准也就不完全一样。我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烈度分为12度。 地震烈度是以宏观地震现象综合判断为依据的,是定性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极震区内烈度最大,向外延伸越远则月弱,终至没有感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各地不同,烈度大小不仅与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震波通过的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建筑物的位置和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例如:1979年江苏栗阳6.0级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Ⅷ度,至上海部分地区已衰减为Ⅳ度。1990年江苏太仓,极震区烈度为Ⅵ度,上海为Ⅳ度。194年南黄海6.2级地震,上海北部为Ⅴ,南部金山、奉贤、青浦为Ⅳ度。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

震中烈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级 1.9 2. 3.1 3.7 4.3 4.9 .

6.1 6.7 7.3 7.9 .

水平振速(/s) 0.03 0.06 0.13 0.2 0.0 1.00

地震加速度(/s2) 0.31 0.63 1.2 2.0 .00 10.00

篇三:《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试卷合集》

一、名词解释地震的资料100字.

1. 道均衡:是指在不同或同一地震记录道建立振幅平衡。

2. 数字信号:相对于模拟信号,记录瞬间信息的离散的信号。

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有效信号:能为我们所利用的信号就叫有效信号。

3. 最小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前部。

4. 反射波:在波速突变的分界面上,波的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入射波的一部分被反

射,形成反射波。

折射波:滑行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反过来影响第一种介质,并在第一种介质中激发新的波。这种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

. 共深度点:DP。地下界面水平时,在共中心点下方的点,界面倾斜时无共深度点。

6. 解编:地震数据是按各道同一时刻的样点值成列排放的,解编就是将数据重排成行。

12. 最大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后部。地震的资料100字.

16. 地震波:地震波是在岩石中传播的弹性波。

多次波:在地下经过多次反射接收到的波叫多次波。

17. 切除:地震信号经动校正后被拉伸畸变,目前处理动校正拉伸畸变的方法是切除,即把拉伸严重部分的记录全部充零。

1. 混合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中部。

自相关:一个时间信号与自身的互相关。

互相关:一个时间信号与另一个时间信号的相关。

21. 环境噪音:交流电、人、风吹草动等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对地震波有干扰的信号。 随机噪音:交流电、人、风吹草动等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对地震波有干扰的信号。

22.反射系数:反射振幅与入射振幅的比值。

2.模拟记录:把地面振动情况,以模拟的方式录制在磁带上。

二、简答题

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主要流程?地震资料的现场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简述地震资料数据中有哪些目标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如何分类?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质量控制有哪些?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主要流程:输入→定义观测系统→数据预处理(废炮道、预滤波、反褶积)→野外静校正→速度分析→动校正→剩余静校正→叠加→偏移→显示。

地震资料的现场处理主要有:预处理、登录道头、道编辑、切除初至、抽道集、增益恢复、设计野外观测系统、实行野外静校正、还可以进行频谱分析、速度分析、水平叠加等(2分)。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包括登录道头、废炮道编辑、切除初至、抽道集(4分)、增益恢复、预滤波、反褶积等.

地震资料数据中目标处理方法有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井孔地震资料处理(4分)、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时间推移地震资料处理等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分类有数据预处理、数据校正、叠加和偏移归位、振幅处理、滤波、分析、正反演、复地震道技术等。(3分)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质量控制包括野外原始资料检查与验收、处理流程及主要参数确定、

中间监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质量科学管理。

1、 简述预测反褶积原理,并简述预测反褶积应用中算子长度、预测步长和白噪系数的

影响。

预测反褶积原理:根据已知的过去数值和当前数值,设计一个预测算子(因子),对已知信息进行处理来获得未来时刻的预测数值。

更长的算子使谱进一步白化,使它进一步靠拢尖脉冲响应谱,但增到一定算子长度后,更长的算子不能改善结果。为了选择算子长度,理想的情况是应用未知地震子波的自相关。 随着预测步长增加,输出谱的宽度愈来愈窄。在理想的无噪音条件下,预测反褶积对输出的分辨率可通过调节预测步长来控制。单位预测步长意味着最高的分辨率,而较大的预测步长意味着较小的分辨率。脉冲反褶积应用于野外资料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理想的,因为它提高了资料中的高频噪音。非单位预测步长的最大优势是压制谱的高频端,并保持了输入资料的总体谱形(2分)。 随着预白百分比的增加,谱的宽度都减小。预白使谱变窄而不怎么改变谱的平坦特征;而较大的预测步长使谱变窄并改变它的形状,使它看起来更像输入地震子波的谱。预白得到一个限带输出。但是与改变预测步长相比,它的影响较不易控制。通过改变预测步长,我们对输出带宽有了一定的了解,它与预测步长有关(2分)。

2、 应用数字滤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记录上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波? 地震记录上的规则干扰有面波、多次波、导波、折射波、侧面反射、电缆干扰等,不规则干扰包括环境噪音等。(2分)

对于规则干扰,可以将信号变换到其他域,针对该域中干扰信号与有效信号的差异,设计相应的滤波器,将规则干扰消除。如面波的特点是低频、低速、能量强,可以在频率域设计高通滤波器加以消除,也可以变换到FK域,根据其低频低速的特点,将其滤掉;(2分)

对于非规则干扰,可以在某个域中如FX域中将相干的有效信号提取,达到滤掉干扰的目的;叠加也是一种有效的去除非规则干扰的滤波方法。(2分)

3、 波动方程偏移方法主要有哪些?并简述其方法原理?

4、 什么是叠加速度?叠加速度在不同地层模型时的含义?

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将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看作双曲线,用一个同样的式子来表示:t2=t02+x2/Vα2,其中,Vα就是叠加速度。(3分)

(1)在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介质时,叠加速度为均方根速度;(1分)

(2)在地下介质不是水平层状介质时,叠加速度不等于均方根速度,但是它与均方根速度的关系比与平均速度更加密切;(1分)

(3)对倾斜界面均匀覆盖介质的情况,叠加速度就等于有效速度。(1分)地震的资料100字.

、 简述无干扰时时最小平方反滤波的原理及步骤?

有干扰时最小平方反褶积的原理,是维纳(N·Weiner)最先提出的,是以这样的最佳准则来设计滤波器的:使滤波器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平方和为最小。只要我们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输入、输出和期望输出,就可设计出各种具体目的所需的反褶积方法。(4分)

有干扰时最小平方反褶积的步骤:计算步骤如下:

①由已知子波b(t)通过解方程,得到脉冲反褶积算子h(t);

② h(t)作自相关,得hht,再与b(t)作互相关,得at;

③at与x(t)褶积,得ytt。(4分)

6、 分析观测系统对偏移成像的影响?

如果波的传播速度不变,自激自收剖面的输入剖面的偏移脉冲响应为半圆形构造(2分)。道理很简单,地下界面如果是圆心在地面的一个半圆形构造,采用自激自收观测系统进行观测,反射波将会聚焦在圆心处,在时间剖面上呈现为一个脉冲波。如果输入剖面是用非零炮检距观测系统测得的(有炮检距剖面),则速度v不变时,其输入剖面的偏移脉冲响应为椭圆(2分)。当采用自激自收观测方式,且地下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变时,其输入剖面的偏移脉冲响应响应为一绕射双曲线。若使用非零炮检距系统(例如共炮点观测系统)其脉冲响应仍为双曲线(2分)。

7、 简述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原理?

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原理:1)爆炸反射界面成像原理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成像原理,适用于叠后的地震资料的偏移处理。水平叠加剖面可以看成是这样形成的:设想把一系列爆炸震源安置在反射界面上,其产生波的强度、极性与界面反射系数的大小和极性一致,测线的每个共中心点上放置一个检波器,假定在t0时刻,所有的震源同时启爆激发出地震波,波沿界面法向方向向上传播直到被地面的检波器接收形成叠加剖面。这种形成叠后地震剖面的模型称为爆炸界面模型(3分)。2)测线下延成像原理,将测线下延,直到达到反射点A时,波的旅行时间为零,炮检距也为零(3分)。3)波场延拓的时间一致性成像原理,可表示为反射界面存在于地下这样的一些地方,下行波d的到达或产生与上行波u的产生和到达在时间上是一致的(2分)。

、 地震资料处理中所谓的“三高”处理是指什么?

地震资料处理中所谓的“三高”处理是指高分辨率(3分)、高信噪比(3分)和高保真度(2分)。

16、简述地震资料数据中有哪些特殊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数据中特殊处理方法有亮点及AV分析、高精度地震资料反演、地震属性分析(4分)、地震资料相干体数据处理、地震资料可视化数据处理等。

17、偏移成像方法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是哪些?

偏移成像方法分类按算法分:射线和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按输入资料分:叠前和叠后偏移成像;按输出资料分:时间和深度偏移成像。(6分)主要特点与成像方法分类原理类似。

三、论述题

1、通过在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的学习和体会,论述应用时间域数字滤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记录上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波。

主要论述要点:

简述时间域数字滤波方法原理(6分)

分析地震记录上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波(4分)

分析消除地震记录上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波过程(2分)

论述应用时间域数字滤波方法结论及建议等(2分)

2、通过在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的学习和体会,论述在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中野外进行低降速带的调查方法,并详细分析低降速带资料在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提示:包括方法或技术原理、效果分析、结论及建议等]

简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中野外低降速带的调查方法(6分)

分析低降速带资料对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过程(4分) 分析消除低降速带资料对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影响(2分) 该方法结论及建议等(2分)

篇四:《地震波速度资料解释》

地震波速度资料的解释

论文提要

地震波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是地震波运动学特征之一。在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速度资料均十分重要。例如在计算动校正时需要叠加速度,绘制构造图进行时深转换时需要平均速度。近年来,速度资料在地震解释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进行时深转换、绘制深度剖面和构造图。

(2)根据速度资料识别波的性质,如多次波、绕射波和声波等。

(3)利用速度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和理论地震模型,对地震记录作模拟解释。 (4)利用速度纵横向变化规律,研究地层沉积特征和相态展布。

(5)利用层速度资料,预测岩性分布和砂泥岩横向变化。

(6)利用速度资料计算反射系数图板,进行烃类检测,判别含气亮点。 (7)利用合成声波测井,进行砂体横向追踪和对比。

(8)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异常压力。

由此可见,提取和分析速度资料是地震地质解释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熟悉各种有关的速度概念、速度资料的求取方法和影响速度的各种地质因素对于应用速度资料解决地质问题是很重要的。地震的资料100字.

正文

一、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证实,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与岩层的性质、岩石的成分、密度、埋藏深度、地质时代、孔隙度、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下面分别分析各种因素对速度的影响。

(一)影响速度的一般因素

1.岩性

由于各种岩石类型的成分不同,其传播地震波的速度是不同的(图5—1);有时即使是同一种岩石类型,由于结构不同其波速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构成这些岩石矿物的弹性性质,一般来说,火成岩

相关参考

记一次地震演练

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9年的玉树地震,还有2013年的卢山地震……在这些地震中死了多少人啊,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地震发生时该怎样保护自己,所以才会酿成这样大的惨祸呀。为了让同学们加强地震防护意识,学校举行了一年一...

地震

...的奶奶打电话给爸爸说:“春儿,今天下午我们那里发生地震。我们前面那家人的房子中间都拉开一个大缝。幸好我们家没事。”爸爸问奶奶:“你有没有受伤呀?”奶奶说:“我倒没受伤,就是我们四川不知有多少人受伤和死...

地震发生后……

那天,我们正下课,忽然听到同学口中似乎都在谈论地震,我凑过去,“诶,地震关你们什么事?谈地震干什么?”“你连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都不知道啊?”我愣在那儿,我还真不知道。当天下午我就去上网查了资料,果然:5月12日...

南京大屠杀具体资料100字 南京大屠杀资料40字

篇一:《南京大屠杀资料》图文:南京大屠杀实证之一.n200年12月12日19:16图为南京大屠杀实证之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

用陶瓷偏角磁变仪现测地震

我是广东仲元中学地震测报组成员.我在地霞组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科学知识、丰富了生活,充实了思想,培养了爱科学、学科学的志趣。我组是采用武汉地震大队制造的74型陶瓷偏角磁变仪观测地震的,取得了许多可贵的资...

雅安地震有感

...电脑,可没想到一打开网页都是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的消息。在看到这个消息后,我感觉有点晴天霹雳,我的心停顿了一下,我便开始惋惜,接下来,我找了一些关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卢山的一些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北...

小学五年级作文:地震发生后……

那天,我们正下课,忽然听到同学口中似乎都在谈论地震,我凑过去,“诶,地震关你们什么事?谈地震干什么?”“你连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都不知道啊?”我愣在那儿,我还真不知道。当天下午我就去上网查了资料,果然:5月12日汶川7.8级...

雅安地震

...一个噩耗,那就是四川省雅安市的芦山发生了一场7.0级的地震。这个消息传入到了我的耳朵里后,如晴天霹雳,我的心停顿了一下,我便开始惋惜,接下来,我找了一些关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卢山的一些资料与大家分享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精选1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精选1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精选1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

圆明园的资料300字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50字

第一篇:《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0公顷。它的陆上建筑...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500字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50字

篇一:《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0字》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0字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它始建于康熙46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

玉树地震

...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发生了第一次4.7级地震,紧接着在早晨07:49:40时发生了7.1地震,上午09:25:17.8时,就在人们刚刚回过神来,“轰隆!”又房屋倒塌了青海玉树又发生了6.3级的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

雅安地震

...每个人的心连在一起,为雅安祈福,再创美丽家园。这次地震死了几百个人,但这并没有难道我们,因为我们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地震后的几天里,救援队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不知多少个幸存者。而那些解放军和医生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