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后续 愚公移山后续800字
Posted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愚公移山后续 愚公移山后续800字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愚公移山后续 愚公移山后续800字
篇一:《愚公移山重点问题》
愚公移山
理解下列重点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A山高、大。B搬运土石路途遥远。年老,人手少。D工具简陋。 E人为阻挠。
3、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4.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异议,他们的“同”中有什么不同?
①相同:愚公年纪大,力气弱。②目的不同点:是出于对寓公的关心,并不反对,而是为了怎样把挖山做得更好;而智叟是在嘲笑,是在阻止。
.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什么?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什么?
①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得到很多人支持。②突出愚公移山目光远大,意志坚定。
6.最后故事的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在与自然斗争中,人们往往借助具有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7.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愚公最终移山成功,本文说明什么道理?
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
9.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
11.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12.什么是愚公精神?
1、坚忍不拔的精神
2、敢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
4、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
13.在我们今天的人生道路上,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答: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人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将一事无成。
14.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答:我们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篇二:《愚公移山反方一辩稿》
一辩辩论稿(删减后)
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方认为,愚公搬山不如搬家。
(环境)首先,移山之举其实是出于一己之私,却遗害无穷,比如环境破坏。 将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就那样投入海里会造成什么后果?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淹没良田。绝对是害人了。那对己呢?运土尘污染了坏境,砍伐树木破坏了生态,最终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啊! 我们现在就吃了不少生态破坏的亏。
(得助于神)其次,愚公移山毕竟只是一个神话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其目的在于提倡直面困难的精神,激励后人,而非鼓励后人追随其移山的行为,就类似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何况,愚公移山的成功,但毕竟源于神助。也就是说愚公的行动对移山没有直接的作用。这样的成功太具有偶然性,寄希望于神,不能不说带有投机取巧的思想,于是人们就期盼着神的恩赐。
(创新,不要固步自封)最后,相对移山,搬家实则明智之举。搬家在效率上来说就更胜一筹。要知时光可贵,生命无价,与其碌碌一生搬土移山,还不如直接搬去平原沃土,展开新的美好生活。而且,搬家代表着一种创新之举。当然,我方肯定愚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锲而不舍的行动。但,万事皆有度,一旦越过了限度,这坚定不移就变成了倔强偏执,这锲而不舍就变成了死钻牛角尖儿。山不转,水要转,水不转,人要转。与其死磕着移山这一种方法,不如改变思路,换一个住处。这种变通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进步。
总结陈词:综上所诉,移山是不明智之举,是破坏生态之举,是专制集权之举,是没有博爱情怀之举,是片面看问题之举,是自私自利之举。只有走出封闭千年的愚公的山,我们才能走上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的新征程。
、
篇三:《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合中七下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一、文章内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语音
太行(hán) 万仞(rèn) 惩(hén) 塞(sè) 汝(rǔ) 曾(én) 诸(hū) 箕(jī)畚(běn) 荷(hè) 孀(shuān) 龀(hèn) 叟(sǒu) 匮(kuì) 亡(wú)以应 厝(uò) 雍(yōn) 冀(jì)
四、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指: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投诸渤海之尾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虽;古义:即使,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已: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六、词类活用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
2、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3、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惩山北之塞 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6、聚室而谋曰 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 6、杂然相许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以君之力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 丘:小山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挑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扣:敲,凿 1、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通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八、特殊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2、帝感其诚 被动句愚公移山后续.
3、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
九、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十、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
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某些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十二、开放性试题
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答全两点得2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2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1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2分。
2、《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的道理,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
人类生存带来祸患。(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凡在保护环境、大自然的前提下,从其他方面指出危害或指明做法、提建议均可)
3、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名称,不少于两个。*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十三、全文翻译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字词: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原文: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字词: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译: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岸。
原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字词:且:将要,快要。 面:面对着。
译: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原文: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字词:惩:苦于。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译:(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都要绕道。
原文: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字词:室:家人。 谋:谋划,商量。 汝:你,这里指复数“你们”。 毕:竭尽,用尽。 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险阻,阻塞,这里指险峻的大山。 指:直。
译:就召集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原文:杂然相许。 字词:杂然:纷纷。 译:(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原文: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字词:曾:竟,却。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丘:土山。
如。。。何:把。。。怎么样。 焉:哪里。
译: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竟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泥土和石头放到哪里呢?”
原文: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译: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原文: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字词:子孙:儿子和孙子。 三夫:三个人。
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簸箕和箩筐运到渤海的边上。
原文: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字词:京城:复姓。 孀妻:寡妇。 遗男:遗孤,孤儿。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跳:蹦蹦跳跳。 反:返回,现在写作“返”。
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原文: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后续.
字词:易节:季节变换。节,季节。 始:才。
译:冬夏换季,他们才回家一次。
原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字词:叟:老头。 甚:太,过分。 惠:聪明,现在写作“慧”。
译:河曲智叟讥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原文: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字词: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毛:草。 其:放在“如。。。何”的句式前,加强反问语气。
译: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原文: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字词:长息:长叹。 固:固执,顽固。 彻:通,这里指思想的改变。
若:像,比得过。
译: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原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字词:焉: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呢。
译: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
原文: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译: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
原文: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原文: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字词:穷匮:穷尽。 加赠:增加(高度)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 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增加高度,担心什么铲不平?”
原文: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原文: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字词:操:持,拿。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
译: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原文: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字词: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厝:放置。
译: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的南面。
原文: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字词:陇断:高大的山。愚公移山后续.
译: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高大的山了。
篇四:《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后续
李翔宇
愚公移山后,这里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和一栋栋居民房,还建了漂亮的公园,人们祥和地生活着。
一天,一个人说:“我们要像愚公一样移山,还能卖石头赚钱呢!”于是他便日夜不停地挖起山来„„那个人死后,他的儿子接着挖,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
就在几百年后的一天,那座山还剩一点,那个人的不知第几代子孙说:“移山有什么好的,这么辛苦,我不干了!”“这可是你们家数年的积业呢,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邻居们劝告说。“这是我们家的事,不用你们管!”孙子说。邻居们不再劝告他,心想:他早晚会遭报应的。
从此以后,孙子不再挖山了,只靠家里的一点钱过日子。看到这种情况,又有好心人来相劝,可他总是说“挖山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种田呢。”过了一段时间,他家仅剩的一点钱只能买半袋米了,更何况他根本就不会种田——他什么也
不想做。
后来人们看到了在街头流浪的他,都嘲笑他,他后悔极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过那种移山的生活,或者„„
篇五:《愚公移山逐句翻译》
愚公移山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方圆。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边。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近。面:面对着。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愚公苦于山北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室:家。谋:商量。汝,你们。险,险峻的大山。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相:代愚公。许:赞成。曾,连。。。也。。。损:削减。丘,土山。 汝。。。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哪里。
大家纷纷的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6.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之于。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荷,挑。夫,成年男子。叩,敲,凿。
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把土石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始,才。龀,换牙。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 ,交换。反,同”返”。焉,语气助词。
从冬到夏,季节交换,一年才往返一次。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惠,同“慧”,聪明。以,凭。毛,草木。其,加强反问语气。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不能毁掉,又能把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
11.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长息,长叹。固,顽固。彻,通达。
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1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虽,即使。穷匮,穷尽。而,可是。苦,愁。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1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1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已:停止。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负,背。厝,同“措”,放置。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
16.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自,从。陇断:山岗高地。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篇六:《愚公移山对比阅读》
愚公移山练习
原文: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10题。(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原文第二段
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何苦而不平(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 ..
(3)立有间 ( ) (4)臣是以无请也 ( ) ...
()达于汉阴 ( )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
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3、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甲:
4.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答: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
6.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分)
7.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后续.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二:阅读原文2、3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1)
(2)
、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
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
相关参考
...一本故事书,于是我就拿起来看了,然后,我被里面的《愚公移山》深深的吸引了。《愚公移山》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山挡住了愚公(老翁的外号)家进城的路,愚公实在忍不住进城的不便,也为了方便...
篇一:《《愚公移山》续写》科技力量大———《愚公移山》续写自从老愚公一家人开始搬山以来,已匆匆过了数十年,他的儿子愚老公继承了父亲的志愿,继续搬山,而老愚公的孙子愚小公却总想用科学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给...
最近,我看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被《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感动了。《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家前面有两座大山,家人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带领亲属一起去挖山。这事被智叟听到了,想愚公真是痴心妄想。第二天一早智...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了北山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年近九十了,他的家住在两座大山脚下。他苦于大山阻隔,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议:“我想和你们一起,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掉,开出一条大路。”全家人纷纷赞...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了北山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年近九十了,他的家住在两座大山脚下。他苦于大山阻隔,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议:“我想和你们一起,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掉,开出一条大路。”全家人纷纷赞...
《愚公移山》,是我们经典的故事,虽然然很多人都佩服《愚公移山》里的精神,我也是,不过,我却觉得《愚公移山》里面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愚公移山,虽然非常的伟大,可是愚公他想过没有,他如果真的把两座大山移走了...
篇一:《新愚公移山》什么叫成功人士?如果按照机场里的那些成功学书籍的标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成功:成功就是本来只有30分的天分与努力,却获得了100分的回报。不是吗?机场的那些成功学书籍大都是教人如何进行个人营...
最近我们语文课上学了一篇文章,叫《愚公移山》。读完了愚公移山,我对愚公的精神很是佩服。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吗?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
愚公移山改写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愚公移山改写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课《愚公移山》。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那就是写一篇《愚公移山》读后感。愚公移山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故事,愚公的精神令我感动,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歌颂着。面对烈日的炙热,智叟的冷言冷语,...
2006年7月20日星期四天气:晴愚公移山今天晚上我和常玉洁一起玩石头和沙子,就象愚公移山一样,我们一人拿一个小桶把石子和沙子从一边搬到另一边,我们玩的满头大汗,真正体会到了愚公移山是多么的不容易。
今天是周末,我在空闲的时候读了一篇《愚公移山》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每次出行,都要绕道而行。鉴于这种困境,愚公决定带领自己的子孙共同努力把大山移走。山神知道了,就报告给了天帝。...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小时候我总是把愚公移山当圣旨,现在我长大了要革命要创新。我认为愚公移山实在是大错特错。第一,人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愚公傻,为什么他不叫智叟?还不是因为他傻。愚...
愚公移山,是我国经典的成语故事,不过,这么出名的故事我居然没有读过,于是,在一次周末,我特地去买了一本有愚公移山故事的书来看。愚公移山主要讲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家居北山的愚公,快九十...
做事不坚持,一直都是我最大的毛病,不过自从我看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我就变了。愚公移山讲的是一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号召全家把山移开,他的邻居也主动帮助他们移山,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