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的诗文 关于纪念屈原诗文
Posted
篇首语: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纪念屈原的诗文 关于纪念屈原诗文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纪念屈原的诗文 关于纪念屈原诗文
【篇一】纪念屈原的诗文
毛泽东诗评屈原投汨罗江毛泽东诞生在与湘江相邻的湘潭韶山冲,清代乾隆二年《韶山记》记载:“韶山,南楚一名山也。”两千多年前,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诞生在长江之畔的秭归乐平里。他们诞生地均与江、山紧密相连,可谓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而且诞生地均属楚国疆域。湖南沅湘一带,曾经是屈原流浪过的地方,呕歌过的地方,也是他殉难的地方。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从韶山到湘乡、湘潭,再到长沙,均是楚风极盛之地。也许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缘”情结吧,毛泽东对屈原可谓情有独钟,终身喜读《楚辞》,并将自己的诗词熔铸成新一代的“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提倡“美政”;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主要代表作家。“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屈原的作品,在《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韶山文化积淀深厚,诗风颇浓,毛氏宗祠墙壁上画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事迹的图像,这些人物都在屈原作品中出现过的。毛泽东从小耳濡目染,当碰到《楚辞》有关描写时,自然不会感到神秘莫测,而是亲切有趣。这也促使他从很早就爱读屈原作品。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就在《讲堂录》中,用工整的小楷抄录了《离骚》、《九歌》全文,在《离骚》正文的天头上,写有各节的提要。
191年月,毛泽东通过《征友启事》结识了罗章龙。他们第一次会见,谈了两三个小时,内容涉及很广。其中就有对于《离骚》的讨论,毛泽东主张对《离骚》赋予新评价。归后,罗章龙还特意赋诗以记交谈之事,题为《定王台晤二十八画生》。诗中有“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句。“策”,指贾谊的《治安策》;“骚”,便是说的屈原的《离骚》。
191年春,罗章龙赴日本留学,毛泽东赋古风《送纵宇一郎东行》送别,诗中有“年少峥嵘屈贾才”句,将屈原、贾谊并称,可以看出屈原已成为那批同学学习的榜样。
191年7月7日,毛泽东邀请周世钊、蒋竹如在中南海划船时,曾说:“《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
毛泽东还多次在政治外交场合提到屈原,并且数次向国外元首推崇、介绍屈原。
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一书中说,1949年毛泽东率代表团赴苏联访问期间,他任苏方翻译。一次,毛泽东与他大谈中国古典文学,在谈到屈原时毛泽东曾发了一段较长的议论,其中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这当是毛泽东对屈原最高、最全面的评价。把自己看作屈原“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推崇程度真是有点至高无上了。令人深思的是,毛泽东为什么此时大谈屈原,这流露出毛泽东怎样的情怀呢?这要从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来分析。处于摇篮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只能与苏联站在一边,争取苏联的支持和援助。而苏联领导人此时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还心怀疑虑,还存有某种程度的大国沙文主义作风。因此,心情复杂的毛泽东在谈到屈原时格外动情,民族自信与自尊的情绪也油然而生,进而以屈原传人自励与自许,委婉地展露了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深沉情怀。
19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
“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把他死的这天作为节日,就是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在这天吃粽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
在此,毛泽东不仅向国外元首介绍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端午习俗,而且对屈原其人作出了较高评价,称赞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毛泽东在送别访华后即将归国的尼赫鲁时,又特地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对尼赫鲁的友好之情。
197年12月,毛泽东让为他管理书报的逄先知请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把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收集了五十余种,列了一个书目。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比较集中地阅读了这些书。
毛泽东将屈原精神运用到党员干部的教育上,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190年3 月10日,毛泽东在勤政殿接受罗马尼亚首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按照周恩来的布置,新中国第一代驻外大使来勤政殿,在八扇红木屏风后静观呈递国书仪式。此前,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了这些大使,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当毛泽东走到黄镇面前时,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黄镇答道:“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毛泽东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楚辞》中说,白玉兮为镇。玉宁碎而不致其白,竹宁黄而不可毁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喽。你也做个蔺相如吧。”“白玉兮为镇”是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一句。
197年,新华社的吴冷西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泽东找他谈话:“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情况,要有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五不怕精神。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毛泽东列举屈原、司马迁为例说,“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屈原放逐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到腐刑乃发愤著《史记》。”
19年,是毛泽东读屈原著作最勤、感受最多的一年。该年1月12日,他在一封信中说:“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1月16日,在南宁会议上,他又向与会干部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 1月1日凌晨一点多,突然发现国民党飞机向南宁方向飞来,全城立即进入防空状态。警卫人员请毛泽东进防空洞,以保安全。但他却神情若定,安然处之,挥手说:“我不去,要去你们去。”又说:“蒋介石请我去重庆,我去了,怎么样?我又回来了,他还能怎么样?现在还不如那时安全吗?”他让卫士长李银桥点燃蜡烛,聚精会神地读起了《楚辞》。毛泽东期望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是年7月1日写了《七律·送瘟神》二首,比较强烈地反映了他的这个愿望,尤以第一首最为显著,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毛泽东是以地球为“飞行器”作巡天之游,比起屈原的远游规模更为壮观。《离骚》中屈原上天寻找天帝陈述政见以求支持,毛泽东则是向出身劳动人民、后来成为神仙的牛郎倾诉悲欢之情,其情怀更为高远和深广。毛泽东的这两首七律以及1961年所写的《七律·答友人》,可谓“骚体苗裔”。
19年月22日,毛泽东在审阅、修改陆定一起草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在该文中加了一段话,特意把“屈原的批判丑恶”同“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重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司马迁的颂扬反抗,王充、范缜、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论,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等思想列在一起,看成是中国教育史、思想史上具有进步性的“人民性”的代表,并说:“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人民的教育。谈中国的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可见,毛泽东对屈原作品的思想价值是给予高度肯定的。
19年9月,毛泽东在安徽视察时,借来一本《楚辞集注》,问随行的张治中:“你读过《楚辞》吗?”张治中回答说:“未读过。”毛泽东说:“这是本好书,我介绍你有空看看。”
199年月1 6日,毛泽东在《关于枚乘(七发)》一文中说:“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略逊一筹,然亦甚有可喜之处。”屈原的作品,比较集中地表现出他坚持真理、恪守气节、宁死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在屈原作品中,通过对以楚怀王为首的腐朽贵族集团的揭露和自己遭谗被疏的痛苦愤懑的抒发,充分表现出他对“美政”的追求和对楚国黑暗统治的大力批判。这种批判精神,也正适宜毛泽东的个性。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等人的成就虽不如屈原,但他们继承了屈原的这种精神,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可喜之处”。
199年和1961年,毛泽东又两次要《楚辞》读,还特别指名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辞集注》和明陈第撰写的《屈宋古音义》。收藏在中南海菊香书屋里的《屈宋古音义》中,毛泽东用红蓝两色铅笔对《离骚》中的一些段落作了圈划。
对于屈原的创作,司马迁曾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把屈原的作品价值同他的人生遭际和人格光辉联系在一起来评价。毛泽东很同意司马迁的观点,并加以发挥。19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因为开除了‘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毛泽东坚定地认为,一个人的经历、社会地位如何,其处境和命运如何,是否经受磨难,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他认为真学问一入太庙,便为牺牲;诗人作家一旦以精神贵族自居,便丧失艺术嗅觉,也没了诗的灵魂和本色。真正有创造力和才智的人,总是处于逆境中的人。只有那些身处不平、心里有火气的人,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震撼力的杰作。
最能反映毛泽东对屈原的综合评价的,大概要算他1961年秋创作的《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写下缅怀、歌赞屈原的这首诗,既是他毕生研究屈原其人其诗的深刻而独特感悟的结晶,也是在当时国内外斗争形势下的有感而发。
《七绝·屈原》是毛泽东赞颂屈原诗品和人品的诗化评论。“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是说屈原的《离骚》等光辉诗屈原的诗歌是指向腐朽势力的战斗檄文,读之使人感奋!这是前无古人的独创之论。“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是说由于社会的黑暗,奸佞小人太多而贤德之士太少,屈原感到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奋身跃入汩罗江,悲壮而死,以死报国。从表面上看,屈原是被反动势力迫害死了;但从本质上看,屈原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千古流芳。正如毛泽东所说:“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毛泽东在此诗中对屈原人格精神前无古人的评价。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毛泽东作诗咏屈原,当然不会是发思古之幽情。联系到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就不难体会到毛泽东歌颂屈原与现实斗争的联系。上世纪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国际风云动荡。毛泽东曾把斯大林和列宁比做无产阶级专政的“刀子”,这里他又把屈原的“楚骚”比作“杀人刀”。当时国际上多数共产党放弃了马列主义原则,走上背离革命和人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不也同样面对着“艾萧太盛椒兰少”的困难局面吗?“一跃冲向万里涛”所塑造的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屈子形象,集中地表现出毛泽东的道德评价,也是对在反修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战斗到底的心灵召唤。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正是在斗争最困难的时候想到了屈原,他从屈原精神中吸取了力量。
《天问》是屈原的又一名作,全诗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一百七十三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毛泽东对这首诗也评价较高。1964年月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与吴江、邵铁真、龚育之等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时,毛泽东说:“《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
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时,将一套线装本的朱熹《楚辞集注》作为国礼赠送给田中,这既表明《楚辞》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又对当时日本学术界已出现的“屈原否定论”是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向世界推介屈原及其作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创始人,毛泽东在创作风格上深受他的影响。通读毛泽东诗词,人们深深地被其气势磅礴、神奇浪漫、富于想象的艺术魅力所感染,从中可以窥见《离骚》、《九歌》给毛泽东的创作带来的影响。毛泽东的名“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即化用了屈原《九歌》的典故。“帝子乘风下翠微”,显然是由《九歌·湘夫人》首句“帝子降兮北渚”变化而来。“斑竹一枝干滴泪”也是化用湘夫人闻帝舜死于苍梧,十分悲痛,眼泪沾在青竹上,留下点点斑痕,而成斑竹的故事。由于毛泽东的个性特征和创作风格与屈原相类似,这是毛泽东酷爱屈原和《楚辞》的根本原因。
屈原和毛泽东,都是楚湘大地山川奇气所钟的伟大人物,是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两位伟大政治家和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和人格精神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毛泽东一生研读屈原诗歌,崇敬屈原人格,对屈原作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评论,在诗词创作中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吸收屈原作品的艺术营养,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诗风,从而使自己诗词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境界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篇二】纪念屈原的诗文
作文“过节”自问自答(人教版高三)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 陈丰辉
2007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显得更具传统文化色彩。
同学们在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时,一定有很多故事。请以“过节”为标题,写一这个作文命题好吗?
答:有得有失。得的方面,从内容到形式,这个作文命题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它要求学生叙述自己过传统节日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传统文化,命题有教育意义;它采用了材料加命题的形式,虽是命题作文却有明确的叙述指向和条件限制,避免无的放矢。尤其是,它限定只能写记叙文,这是对近年来大量话题作文出现之后,“四不像”的作文以及所谓“文化散文”满天飞等现象的一种矫正,也有反猜题的意味。“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是2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学科对写作的要求,记叙文名列其中;可由于高中生长期不重视记叙文的写作,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根本不会写记叙文,甚至不知记叙文为何物,这种现象,在本次考试中严重地暴露了出来。因此,这种矫正,具有现实的警示作用。
这次命题的弊病也明显存在,它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立意受到限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无疑要批判性地继承,但批判性的文章固然可能较有深意,风险却比较大——这种风险主要来自评卷老师的固定思维。因而,学生写传统节日,表现传统文化,尽管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极少有学生敢于表达出来,于是立意往往比较肤浅、单一。二是撞车现象极为严重。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就那几个,各种传统节日的习俗又大致固定,比如过大年就写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就写祭祖扫墓,端午节就写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就写吃饼赏月……厦门市一万多考生“所见略同”,评卷老师能不烦吗?全省几十万考生想必也是如此,如果集中评卷,评卷老师将何以堪!三是限制太死。只能写成记叙文,而且只能写自己过节的故事,这种条件限制,对于那些擅长于理性思维、辩证分析的考生来说,显然不公平;限制思维的作文毕竟比较缺乏人性。四是不容易出彩。众所周知,年龄小的孩子讲起故事来往往更加生动形象,这个题目若拿给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去写,往往会比高中生写得精彩。高中生更适合写一些思辨性强的文章。五是容易泄密。同样是传统节日,过法却多种多样,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极易暴露考生身份,比如过中秋节,我省的浦城县女子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建宁县人在中秋夜以挂灯作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两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厦门人则大张声势地聚会博饼……若是全省统一评卷,阅卷老师很容易识别出是何地的考生,这显然会影响到评卷的保密性和公正性。
第二问:这个作文命题主要有哪些条件限制?
答:从显性上看,至少有三点限制,即:对象限制——过节的是“同学们”,内容限制——过的是传统节日,文体限制——只能写记叙文。还有一点隐性的限制,即所叙述的故事要体现我国“传统文化色彩”。
第三问:“元旦”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答: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命题提示语所列出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个节日外,还有元宵、七夕、重阳、冬至等。可是,有些学生无视“传统节日”提示语的内容要求,或对“传统节日”比较无知,导致对节日的选择严重失误,比如选择了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等国际性的节日,或八一建军节等现代节日,造成了重大失分。另外,宜写全国性的传统节日,不宜写个别地方的特殊传统节日——比如正月廿九日福州人过的“拗九节”等。
第四问:能写春节办丧事吗?
答:当然可以。一些学生就是这样写的。这些学生可能有这种经历,因而铭记在心,写起来也有真情实感。但应该注意的是,叙事时要紧扣节日背景氛围,写出与平时办丧事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写邻居贴红色的春联,自家贴白色的哀联等,用别人的喜庆来反衬自家的悲伤。
第五问:能写春节拔河吗?
答:当然可以。但是,写作时,必须写出它与节日的文化关系。可是,许多学生的作文,仅在头尾两段写到了节日,中间部分则套写别的活动内容,得出了一个与节日无关的主题。比如写春节拔河,表现“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写清明节走了很远的山路,表现“坚持就是胜利”的主题;写端午节去游泳,表现“要注意安全”的主题;写中秋节打篮球,感受奥运精神……这些活动,固然可以是过节时的行为,但平时也可以做,与节日的文化关系不大。有的作文,写在清明节回忆逝去的亲人,回忆的内容占很大的能写清明节吃粽子吗?
答:不合适。尽管清明节也可以吃粽子,因为现在街上几乎天天都有卖粽子。但是,吃粽子不是清明节的习俗。要知道,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比如春节(俗称“过年”),有“年”的传说,有贴春联、吃年夜饭、燃放烟花爆竹、拜年、舞狮子、耍龙灯等习俗;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中秋节,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习俗,厦门则有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习俗……这样看来,如果写清明节吃粽子,是无法表现这个节日的传统文化内蕴的。
第七问:有关传统节日的美妙传说、诗文能写进作文中吗?
答:当然可以。如果运用得好,还可增添节日的文化气息。但是,这些传统节日的美妙传说、诗文等,都不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因而必须进行“技术处理”。比方说要写“年”的传说,可以通过文中人物(比如长辈)在过年时以讲故事等形式来表现,并且要写出自己当时听到这个传说时的反应。千万不能把这些传说、诗文当作论据来论述,也不能以简介的形式作客观的说明。
第八问:写散文就不行吗?
答:那倒未必。因为散文的写法比较活泼自由,不拘一格,也有记叙性的散文。但是,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即使是记叙,也重自身感悟而不特别重视叙事的完整,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散文形散,选材多运用联想手法,考生往往把握不住,写成非记叙文。
写记叙文,应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节的故事情节,让阅卷老师知道你讲述了一件比较实在的事情;应该有一两个相对清晰、生动的人物形象,让阅卷老师感受到人物在过节中的精神气;应该以记叙、描写为主,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如果要发表议论,应当少而精,点到为止。写散文很难做到这一些,因此,不提倡写成散文。
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注意审题,写成了纯粹的议论文;有的虽有些片段记叙,但都是用以论证的论据。不少文章写成了介绍节日习俗的说明文。个别学生还写成科幻小说。文体定位出现的这些错误,比写成散文还更为严重。
第九问:除夕夜能赏月吗?
答:绝对不能。因为它违背了生活的常识。相似的情况还有一些,比如写端午节“一轮明月朗照”。
第十问:本次作文好的构思是什么样子的?
答:以下构思紧扣“过节”,且较有内涵:
1、陪母亲去超市采购年货,感受物价上涨偏快;购完年货,路过火车站,目睹农民工因雪灾而滞留在那儿时的无奈与期盼的神情,不禁感叹过年之重要与不易。
2、年前回乡下,村里小学老师组织我们练书法,为农民写春联,受到村民赞扬,自己字迹也进步了,收获许多快乐。
3、三个故事片断:端午节,奶奶包粽子,又费力又不卫生,远不如街上卖的好吃,却不敢泼冷水;清明节,学校又组织去扫墓,还是去年那传统文化,既要弘扬,又要与时俱进。
4、过年回老家,走亲戚一家又一家,除了吃还是吃,深感传统节日不能只剩一个“吃”字;又见节日赌博成风,深感文明过节之必要。
、端午节之夜,学校组织“‘扈江离与辟芷兮’诗歌晚会”,在烛光花影中,师生们欢聚一堂,边品尝着粽子,边吟咏屈原的《离骚》《橘颂》《天问》等诗篇,还作诗作画,以纪念屈原,从中感悟到,传统节日的过法要有高的品位。
【篇三】纪念屈原的诗文
《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知识集锦(人教版九年级必修)“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之集锦
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 韩宗秀
一、设计方案示例
绿色天使组游览三峡风光设计方案
我组将通过上网查寻,阅览旅游杂志,游览离我们较远的景点:白帝城、夔门等旅游景点;通过与父母、伙伴同行实地游览我们身边的景点:坛子岭、三游洞、三峡人家等旅游景点来领略三峡风光的美。
银色浪花组领略三峡风情设计方案
我组将通过上网查寻,调查访问、自身体验(比如参加跳巴山舞、学唱《船工号子》等)等形式来领略三峡的风俗民情。
二、览三峡风光
⒈旅游方式:网上查景、实地游览。
⒉用精炼、亮丽的语言介绍你喜欢的景点。
西陵长江大桥: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踏上西陵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它最真实的写照。远远望去,江面上好似升起一道不落的彩虹,造型之美观,气势之宏大,令人赞叹不已。
坛子岭:
我们现在登上了坝区风景的制高点。“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坛子岭,可以遥看大坝气势之磅薄,领略五级永久船闸之壮观,细品“高峡出平湖”之秀丽。
大坝泄洪闸:
大坝泄洪闸博大的气势定会令你流连忘返。出闸的洪水宛如一头头咆哮着的狮子奔涌而出,惊天动地的水声如惊雷行空。不到大坝泄洪闸一游,你永远体会不到“声震四十里,烟雾溅湿人”的意境。
三峡地理人文风情园:
你想了解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物吗?你想目睹三国马战城的精彩表演吗?你想倾听松鸣谷的鸟叫声吗?请到“三峡人文地理风情园”来。
白帝城:
各位游客,下午好!现在我们从三峡的瞿塘峡顺流而下。我首先来到白帝城,白帝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榕树掩映着的亭台楼阁诠释着历史的悠久和岁月的沧桑。走进白帝城,诗仙李白的踪影若隐若现;漫步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令人叹惋。
夔门:
游玩了白帝城,我们来到了夔门,你看:
峡江两岸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两扇大门。假设此刻我们站在游船上,仰望千丈峰峦,定见云天一线,奇峰异石,千姿百态;俯视峡江,惊涛雷鸣,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神女峰:
游客朋友们,你知道吗?最具浪漫色彩的三峡美景首推神女峰,相传为西王母之女瑶姬的化身。岁月的流逝如滚滚的江水,神女峰的执着震撼人心,是屹立于巫山之巅的她,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后人育种灵芝。
小三峡:
小三峡山峰秀美,景色幽静。龙门峡峰峦耸立,绝壁摩天;铁棺峡怪石嶙峋,妙趣横生;滴翠峡泉水甘醇,松柏苍翠;巴人悬棺,赤壁摩天;红屏翠莲的景致定会让你痴迷流连。
三、领三峡风情
㈠欣赏三峡民歌
⒈《三峡,我的家》李琼
歌词:太阳那个进山来嘛,挂在呦橘树上罗。月亮那个进山来嘛,歇在呦屋顶上罗。吹烟那个说着那山寨的故事呀,涛声那个讲着那岁月的沧桑。太阳挂在这个地方呀,月亮歇在这个地方呀,男人想着这个地方呀,女人梦着这个地方呀,三峡,我的家乡呀!
[赏析示例]
旋律:①本着歌曲旋律悠扬,婉转,有着浓郁的地方民歌风味。如许多装饰性的歌词“那个”、“嘛”、“哟”等不仅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且具有典型的山歌风味,让人听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歌词很优美,运用了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润色,极富诗意,不唱只读,就让人入情入景。
感情:③歌曲抒发了对三峡的热爱之情。“男人想着这个地方呀,女人梦着这个地方呀”一个“想”字,一个“梦”字,把三峡人对三峡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你想唱歌吗?想唱就唱,唱出心声,唱出热情,唱出悲欢……你能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唱歌或听歌的情感体验。
示例:a、歌声如一缕阳光透进我的心房,温暖了我潮湿的心。
b、唱歌就犹如把自己置身于温暖的花的海洋里,全身经络流畅,就连神经末梢也有说不出的快感。
⒉《山路十八弯》李琼
歌词: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罗;太阳那个爱山里的人。这里的山路十八湾,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十八湾,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九连环,环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没有这十八湾,就没有美如水的山妹子;没有九连环,就没有壮如山的放排汉。耶,十八湾,九连环,弯弯环环,环环弯弯,弯出了土家人的情怀,环出了土家人的悲与欢……
[赏析示例]
旋律:①本歌曲旋律高亢,情感充沛,奔放,民族地方色彩浓郁。
意境:②歌词的意境优美,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土家山水画。山路弯弯,水路环环,歌声阵阵……这是一个人间仙境,人入其中,忘忧乐怀。
修辞③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歌词语言形式优美,而且增强了山歌的民族特色。
④本歌词紧扣地方特色创意,你能否仿照歌词中的“这里的山路十八湾……这里的山歌串对串”的句式写几句歌词来表现你的家乡的地方特色。
示例:①这里的大坝雄又壮,这里的湖水平又静,这里的游客多又多,这里的山歌排对排。②这里的桔子甜又甜,这里的茶叶香又香,这里的妹子秀又美,这时的汉子壮又俊。
⒊船工号子
“船过西陵峡呀,人心寒,最怕是空岭呀,鬼门关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的号子,我一身是胆!”滚滚长江,巍巍三峡,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这就是被人称做千古绝唱的《船工号子》,假如你有幸到秭归旅游,假如你有幸站在澎湃激昂的西陵峡边,当你耳边传来铿锵有力、纯朴粗犷的《船工号子》时,你一定会被饱满激情的古老神韵所深深陶醉,甚至于展开思想的翅膀,去追溯千百年来峡江船工苦难、悲壮的生活。
西陵峡畔,屈原故里,《船工号子》人人会唱,然而最能能把号子演绎得劈波斩浪的却是一位7岁的老人,这就是被人称作“峡江号子王”的胡振浩。
[赏析示例]
①旋律特色。船工号子的旋律一般都具有铿锵有力、粗犷、豪放的特点。
②思想内涵。峡江两岸的人民质朴,憨厚、勤劳勇敢,他们长年累月不辞辛苦地劳动着,历经了世事沧桑,演绎着一部部辛酸史。但是他们勇于抗争,骨子里镌刻着坚强。船工号子唱出了峡江人民的心声,唱出了峡江人民的精神。
③船工号子映照了峡江人民的生活,你能否写几句歌词来反映现在的峡江人民的生活吗?
示例:如今三峡建大坝,千秋伟业兴中华。万里长江归主人,前程似锦美如画。
㈡三峡民俗
⒈东方迪斯科长阳巴山舞(跳丧)
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
⒈如果说巴山舞像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像熊熊的冓火,燃旺了土家人的欢乐,你还能说巴山舞像什么吗?请仿写几句。
示例:
①巴山舞像早春的柔柔的阳光,温暖了人们的心田。②巴山舞像一阵清风,激活了土家人满湖了心潮。
⒉吃粽子与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棕子和赛龙舟的习俗。这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相传屈原投汩罗江后,有天夜里,乡亲们梦见屈原回来了,乡亲们问屈原收到了米饭没有,屈原说都被鱼虾吃了,屈原叫乡亲们用棕叶包着,加上龙的标记,到时候鼓角齐鸣,架桡翻动,水族动物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
从此,端午节包棕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
⒊舞狮子与彩莲船。每年正月十五,三峡一带都有舞狮子与划彩莲船的风俗,人们边舞蹈边说边唱吉利的四句子山歌,表达人们希望一年出头万事如意的心愿。除此之外还有过月半、插艾等民俗
三、品三峡诗文
㈠传说故事
⒈神女峰的传说
远古时代,瑶池宫里住着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瑶姬。瑶姬从小学得了变化无穷的仙术。一日,她遨游东海,见大海暴风狂涛,给人间造成严重的灾难,她非常气愤,用手轻轻一指,风平浪静,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已变作十二座大山。后来,瑶姬还帮大禹治理了水患。瑶姬从此并未离去,而是化作神石屹立山巅,为峡州人民耕耘播雨,育种灵芝。
⒉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分到大海中去。禹治水很用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感动了上帝,众神仙助了他一臂之力,经过十三年的奋战,水患终于治理了,人们尊称禹为“大禹”,推选他为部落联盟首领。
⒊太平神石赋
镇物可平江涛,琢玺能安社稷。远望形若巨笔,近观酷似火炬,扼瞿塘咽喉以降洪魔肆虐,荫荆湘沃土而傍西江石壁。贞观高峡平湖,截断巫山云雨。锁江一坝举世称奇,楼船五音,震惊神女。夜静天籁星汉闪闪,日出地灵人朝,漫漫或仰、或俯、或评、或叹,或凝眉、或歌泣。太平神石金链缚牢宏业宏基,彪炳青史高台托举大惊大喜。
除此之外,还有《桃花鱼的故事》、《坛子岭的传说》、《昭君出塞》、《赤壁悬棺》、《黄牛岩的传说》等。
㈡诗词
⒈上下求索的屈原
⑴简介:屈原,名平,字原,中国最早的一位伟大爱国诗人。他一生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追求真理,以美政为理想的政治激情和远大抱负铸就了他上下求索的精神。代表作有《离骚》、《国殇》、《桔颂》、《天问》、《招魂》、《九歌》、《九章》等。
⑵诗句: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⑶一句话赠屈原:
①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明灯!
②您的名字永载史册,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③我将永远记住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诺言!
④可恨的汩罗河淹没了您的躯体,可永远也淹没不了您的灵魂,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⑤为国担忧,含恨九泉警醒世人。
⑥粽子是您人生的写照,有棱有角,刚正不阿。
⑦屈原你是三峡人心中的魂,长江水流不尽你对故国的忧思,三峡山述不尽你上下求索的精神。
⑧大山为证,江水为证,历史为证,“楚地之神!三峡之魂!”是峡江人民对您的仰慕。
⒉(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诗中以彩云形容白帝城地势之高,以千里而形容速度之快,以啼不住的猿声形容沿途地势之险,通秋风瑟瑟天高云淡,耳边传来猿的哀鸣;江中沙洲露出了白沙,无数的鸟儿迎风飞旋不停。无边无际的落叶,随着秋风漫天飘零;望不到头的长江呦,一泄千里急奔腾。漂泊万里无定居,遇秋更添悲秋心;如今独自登高望,老迈多病裹此身。艰难困苦命运苦,满头添霜白如银;烦闷之中想饮酒,偏又穷困无处饮。
赏析:
诗中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作客他乡,年老多病的心情。前四句写景,写出了高朗阔大的秋季景色,寄托了诗人苍凉萧瑟的感情,情景融为一体。后四句写登高所感含意极深。在写法上,全诗八句全用对偶,首句又入韵,这是七律中格律最严谨的诗。
⒋(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此诗语浅而情浓,含蓄不露,又似一气说完。如后两句,不写思念之情,却突然写到将来,如此结局出人意料,但这正表现了诗人想尽早地与亲人相见的一片深情,写得自然又有神韵。
⒌刘禹锡
⑤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
⒈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吟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⒉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②竹枝词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赏析示例]
意境:①本诗渲染了一个凄清悲凉的意境:巫峡烟雨迷蒙,猿鸣凄绝,使人愁更愁。
②“由来不是此声悲”一句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不是猿声凄清,可能是生活艰难,可能是情场失意,可能是……
⒍白居易
①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②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③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现代诗
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②啊,人生行路真如这峡里行船一样,今日不知明日的着落,前刻不知后刻的行藏。
我如今就好像囚在了群峭环绕的峡中,但我只有一出了夔门,我便要乘风破浪!
郭沫若《巫峡的回忆》
㈢谚语
⒈好喝不过长江水,好吃不过清江鱼。
⒉香溪的风,泄滩的棕,沙田的萝卜,大寺的钟。
⒊育溪河的姑娘多,不打哈哈就唱歌。
⒋乡里娃子生得蠢,离了背架打杵走不稳。
⒌端午不插艾,死哒变个怪。
⒍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
⒎三十的晚上,初一的早上拜跑年。
⒏水淹和尚口,神仙不敢走。
⒐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靠的是大三峡。
⒑养女莫嫁向家坪,背水要劈脑壳淋。
这些谚语反映了当地的一些民风民俗。
四、扬三峡美名(广告词)
⒈桂林山水甲天下,三峡山水天下甲。
⒉借问美景哪里有?游人皆指大三峡。
⒊数天下美景,还看三峡。
⒋览三峡风光,领三峡风情,品三峡文化,三峡人民欢迎您!
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⒍人生在世不称意,驾叶偏舟游三峡。
⒎人生在世需尽欢,览景抒怀在三峡。
⒏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
⒐最爱三峡行不足,山清水秀坝雄伟。
⒑追寻屈原千古离骚精神,品味昭君出塞远嫁情怀,欢迎您到三峡来!
⒒万水千山走遍,独领三峡风韵!
⒓宜昌崛起水电城,三峡捧出宜昌市!
五、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结:
㈠用一句话评价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⒈“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知我三峡、爱我三峡的感情、坚定了我们奉献大三峡的信念。”
⒉“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展示三峡集锦的荧屏。
⒊“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知我三峡,爱我三峡的窗口。
⒋“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打开语文综合性学习大门的钥匙,是走进三峡文化殿堂的捷径,是展示自我风彩的大舞台。
⒌“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让生活语文走进了语文课堂。
⒍“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像一个大湖泊,它汇集了四面八方的小支流的水源,博大精深。
⒎“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生活中拾贝采珠,它将永远流光溢彩。
⒏“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团结之花,智慧之果!
⒐“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永不凋谢的语文学习之花。
⒑“话说三峡”活动是开在课内外衔接实验课题领域中的一枝独秀!
⒒“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了我们的语文知识。
⒓“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其乐融融!
⒔人人参与活动,人人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喜欢!
⒕“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我们真正地当作了学习的主人。
⒖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话说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学得了许多学习方法。比如:上网查寻,到图书馆查寻,调查访问等。
㈡语文是情感的殿堂,每一次学习,心灵上都会或多或少地撞击出情感的火花。你在这次学习旅程中,有没有最深触的情感体验?请用一段30字左右的文字表述出来。
⒈网上学习好处多,足不出户,可以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可以知晓古今中外的天下大事,是网络缩短了我们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⒉通过实地游览和访问让我们了解到三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作为一名三峡人,感到无比自豪。
⒊通过在图书室查阅资料,我们再一次走进了屈原、王昭君。屈原愁兮叹兮,一生执着为国担忧,含恨投河警世人,昭君为国远嫁舍幸福,促两国经济发展,实在了不起!
⒋欣赏了《船工号子》,我们感受颇深。一根纤绳住肩里勒,峡江人民悲惨的生活令人心酸。如今高峡出平湖,“峡江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新旧两片天,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⒌上完了语文综合性活动展示课,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其实,自己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精彩的朗诵,赢得了阵阵的掌声,我积极答问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语文课堂是个大舞台,请别永远坐在旁观者的席位上,只要你闪亮登场,它永远不会拒绝你!
阅读提示(眉批):长江流经三峡,冲破崇山峻岭,荡开波涛万顷。三峡风光无限,天下奇绝;多少文人墨客途经三峡,经受三峡的洗礼,于宦海沉浮,于文坛拼搏,问世间疾苦,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余秋雨的《三峡》秉承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直面历史与心灵,大气恢宏,仔细地阅读吧,或许你对三峡会有一个新的理解,新的感受……
三 峡 余秋雨批注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因为白帝城是三峡文化的起源,是历史文化名城)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1、关于刘备的故事还有哪些?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
2、诸葛亮的《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亲贤臣远小人。
先帝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两种声音:诗情与战火
两番神貌:豪迈与沉郁
两个主题: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仿写:可以是洪水肆虐的疆土,也可以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旁批:读到这里,回想起有那么一个夜晚,有那么一位书生,在姑苏城外一夜不朽的失眠,他挑灯抒情,写下了千古名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1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
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1、旁批(启示):生命当如狂澜的激流,奋力冲撞而有所作为。
2、仿写:让激情的胸怀敞着,让跳跃的思维停止,让全身的血液沸腾着。
打波浪线的句子表现出的境界(陶醉)。
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观礼。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她们。
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说她夜夜与楚襄王幽会,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说她云雨归来时浑身异香。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除了神女峰的传说,你还知道三峡的哪些传说?如:神牛开山,昭君洗手帕,唐僧师徒晒经书,香溪水香、坛子岭的传说
当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神女”一词终于由瑰丽走向淫邪,无论哪一种都与健全的个体生命相去遥遥。温热的肌体,无羁的畅笑,情爱的芳香,全都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留在这群山之间。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
又是诗人首先看破。儿年前,江船上仰望神女峰的无数旅客中,有一位女子突然掉泪。她悲哀,是因为她不经意地成了李白们的后裔。她终于走向船舱,写下了这些诗行: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
终于,人们看累了,回舱休息。
舱内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宁静端坐,自足而又安详。让山川在外面张牙舞爪吧,这儿有四壁,有舱顶,有卧床。据说三峡要造水库,最好,省得满耳喧闹。把广播关掉,别又让李白来烦吵。1、你会想起毛泽东的哪句诗: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2、描绘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水涨起来,三峡峻岭矮下来了,碧波荡漾的湖面闪动着鳞鳞的银光,两岸青山与平湖相依偎,长江的胸怀更加博大,各式船只航行在平静而又温柔的湖面上,湖中的鱼儿在欢快地畅游着,湖中的水鸟在尽情嬉戏,三峡平静的夜晚,更是令人陶醉,气势恢宏的大坝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两岸灯光辉煌,倒映在湖中像是无数星星,此时此刻,真是水天一色。
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不久,船舷上只剩下一些外国游客还在声声惊叫。仿写:龟蛇在这儿静立,自然在这儿失真,汹涌在这儿告别。
船外,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与王昭君相关的成语:沉鱼落雁
船外,屈原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汨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橘颂》、《九章》
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历尽沧桑,对比今昔,今天的三峡是什么样?(温柔、祥和、富饶、美丽)
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旁批:为什么说外国朋友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三峡的外表,只是三峡的风光,而作者眼里的三峡,是拥有搏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三峡,是人文的三峡,是精神的三峡,是精典的三峡。
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
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白去远了。
还好,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梦,殷殷地企盼着。你有一个什么样的梦?用诗画的语言把你的梦写下来。
示例1:站在北大燕园,看湖光塔影,听清风鸟鸣,手捧试卷,让落日的余辉一点点浸满全身。哦,北大,请接受一位学子的虔诚许诺与期盼。
示例2: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好友划着一叶扁舟畅游在平湖之上,不带一丝私心杂念,不带一缕忧伤痛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让生命激流奔腾不息,让万丈豪情涌动澎湃。
尾批:读罢此文,你对三峡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三峡不仅风光秀丽,更在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奔腾不息的民族精神。三峡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寄托了华夏子孙历尽沧桑而永不破灭的梦想与希望。
【篇四】纪念屈原的诗文
缘艺斋——纪念屈原屈原唐诗0首关于屈原唐诗0首
01江上吟
李白(唐)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02笑歌行
李白(唐)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
杜甫(唐)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04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题屈原祠
(唐)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06屈原庙
(唐)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07春秋战国门.屈原
(唐)周昙纪念屈原的诗文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0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唐)李嘉祐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
(唐)李嘉祐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10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涉沅潇
(唐)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12题武关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3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唐)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蘋蘩。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14夜泊湘江
(唐)于武陵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1归山作
(唐)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16湘川怀古
(唐)清江
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17赋
(唐)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1听弹沈湘
(唐)雍裕之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19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20古意二首(拟陈拾遗)
(唐)孙郃
其一
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21续幽愤
(唐)曹邺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22三闾大夫
(唐)刘威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
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23招屈亭
(唐)汪遵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24屈祠
(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2渔父
(唐)汪遵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26三闾庙
(唐)汪遵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27过鄂州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折牌峰上三闾墓,远火山头五马旗。 白雪调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万首诗。
2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9湘弦怨
(唐)孟郊
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30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唐)孟郊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
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31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唐)孟郊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凋枯。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32读史五首
(唐)白居易
其一
【篇五】纪念屈原的诗文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据说米可以粘住鱼的嘴,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 酒
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篇六】纪念屈原的诗文
屈原诗歌名句屈原诗歌名句 :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纪念屈原的诗文
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渔父)
9、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篇七】纪念屈原的诗文
屈原古诗名句大全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
屈原作品富于忠君爱国思想,斥责小人祸国,怨恨君主昏庸,具有振兴楚国的抱负,热切追求理想,甘愿以身殉国。屈原作品表现出个人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执著理想,坚贞不屈,态度毫不妥协。
屈原古诗名句集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篇八】纪念屈原的诗文
关于屈原的对联和诗词一、对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清·李元度)
(注:上官:上官大夫;太史公:司马迁)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纪念屈原的诗文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长沙“屈贾祠”楹联)
(注:“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策:指贾谊《治安策》)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纪念屈原的诗文
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清·李元度)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注:“呵壁”出自王逸的《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湖南长沙屈贾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屈平辞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子祠屈原碑林
二、诗词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 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篇九】纪念屈原的诗文
关于屈原的现代诗歌篇一:致屈原
作者:白石细琢
两千多年前的纵身一跃,
溅湿了汩罗江畔的斑竹,
哀思顺江而下。
两千多年中的每一句离骚,
在粽子的飘香中吟诵,
拧一把艾叶飘在水中,
与挂在脖颈的香囊,
一起飘香。
端一碗雄黄酒,
与您对饮,
静静的汩罗江,
端阳高照。
篇二:哭屈原
作者:常路明
活到现在才明白
那个屈大夫死的那天
有多少伤心
有多少无奈
故国家园
娇妻眷恋
活到现在才知道
汨罗江有多深
你怎么能把一个名士藏匿
你怎么能把一片丹心沉冤
天空洒下豆大的泪滴
百姓捧出一打打的粽子奠祭
楚国已亡
爱国忠君之心何处寄托
唯有与鱼虾为伴
唯有与淡忘为伍
此行必去
必去
篇三:悼屈原
作者:黎明曦
汨罗江边,一声声愤懑的呐喊,用离骚
伴着楚辞的磬音,寄托情怀,凄婉
惊动了河山,也振聋发聩般,唤醒诗坛
使诗经后的经典有了改变,惊魂的诗句
参差错落着遣词长短,再也无法拘束
如律诗般敬为圭臬的铭龛,酝酿的酴醾
浓酽成端午水的缠绵,甚至使我不敢痛饮一盅
熏染,依然陶醉了几千年,恍若不竭的醴泉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抛弃耿介,情何一慨
诘问九天,叩响神殿,敲击龙宫,悲凄呼唤
哪里能容忠臣之躯,何处可寄许灵均的梦魇
上下求索,荆楚遍布追寻的盘桓,使河山动容
郁郁不得志呀,蕙质兰心,圣洁修身,如此之躯 竟不被重用,错失的哀叹,让人心生迁怨
大夫之舟涉江而行,惊诧了太多心颤,悲剧放任发生 爱国恤民更添沉痛,只应和起九州竟食米粽的盛宴 无需留意作鱼饵,抑或借分享,寄托哀思之情
独不惦念远离信仰的饥馑,把怀念用啃噬填充饱餐 善良懵懂了敬奉,伯夷不食周粟,鸷鸟不与燕雀同种
怀王自今可否明了此心,国人哪能仅用端午祭祀屈子的情感 篇四:端午忆屈原
作者:云湘鹤
天气反常得没法预见
雨霭笼罩在长江一线
连汨罗江也无法幸免
萤火虫也收起它的锋芒
静待雨后重振起舞
应该锣鼓喧天的场面
如今被雨幕屏蔽了起来
每年五月五日
乡亲们怀着对你的念想
自发组织龙舟竞赛
那时的汨罗江上旗旆飘飘
两岸人潮涌动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口号声整齐划一
个个充满英雄气慨
直奔远处决胜的标记
雨,一直不停的淅淅沥沥
也洗不掉两千多年遗留的风俗
相关参考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
...民间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
...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
...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在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