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佛作文800字

Posted

篇首语: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仰望大佛作文800字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仰望大佛作文800字(1)

2、登落鹤山(2)

仰望大佛作文800字

离开了峨眉山,便立即向乐山进发。早就听闻乐山大佛威严壮观,雄踞在城区东南角的凌云山上。由于上午上金顶,来回路途遥远加上需要爬山和排队,硬是花去了六个小时——等我们狼狈地赶到乐山大佛门前,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

我们期待着,能在最后一抹夕阳坠入岷江前,一睹大佛真容。

于是进了景区——大概是因为天黑得晚,虽然已经到了平时吃晚饭的时间,但景区内游客仍是络绎不绝。一路顺利的抵达凌云寺前,望望西岸的岷江,连日四川暴雨,水位明显上涨,流速湍急如箭。在还没有来四川之前,我们早已听闻:朝拜乐山大佛的“九曲栈道”,狭窄陡峭,仅能容一人通行——因此每逢旺季,此地游人淤积,甚至出现了骇人听闻的“排队七小时,看佛七分钟”的恐怖现象。我们盘算着:我们是乐山大佛景区里最后一批游客,这栈道上排队的游客,应该会很少吧!现场一看大为惊讶:各地游客为了一睹乐山大佛尊容,宁可放弃吃晚饭,也要了结这个心愿。虽说没有黄金周时期的人山人海,但眼前已经是至少百余人在等候走下栈道。

又是漫长的等待……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天色仍未昏暗,落日仿佛挂在西空中,特地为千里迢迢礼佛的香客们放缓了下沉的速度。一步一步慢慢挪移,终于挨到了下栈道——一步一步慢慢行走,渐渐地,从大佛的发髻,到面颊;从大佛的颈肩,到胸膛;从大佛的膝盖,到足底,一切变得清清楚楚,一点点地展现出从头到脚71米的雄伟身姿。眼前的九曲栈道,曲折奇丽;沿途还有不少洞窟,直接以沿江悬崖峭壁而建,可以立足之处,寥寥无几。据说这栈道与乐山大佛同岁:这是当年大佛修建时的施工通道。我不禁回想起:一千三百年以前,无数工匠怀揣着目标,用手中简朴的铁镐、石锤等工具雕凿出现代都无可比拟的浩大工程——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没能留下名字;但他们用青春与精力,为世人留下永远被铭记的这尊大佛。

终于抵达了大佛的脚底。仰望大佛,这世界最高石刻造像的英姿历历在目。

大佛坐在岷江东岸凌云山的山坳里——远远望去,不得不惊叹工匠们征服自然的霸气——硬是在临江绝壁上,顽强的造出七十多米高的惊天大佛。大佛端坐在山崖上,面容和蔼,脸颊宽大,嘴角稍显弧度,仿佛带着一丝微笑。胸部领口处,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出现了潮湿的浸水带,石缝间已经生出青苔;大佛的双脚分开,双手搭在弯曲的膝盖上,以标准坐姿端坐在凌云山中,慈祥又显庄重。大佛正视前方,望着西边,刚好与远方的峨眉山遥相呼应。大佛的身躯庞大无比,光是膝盖以下便有近30米;一个普通人,与眼前震撼的大佛相比,可能还不及大佛的一个指甲盖大小。与大佛相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多么渺小。我震撼于中国工程的超级奇迹和撼动天地的无上力量!

大佛脚下的平台,正对着岷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脚下是湍急汹涌的岷江,流速极快,碧浪滔滔,直捣凌云山。江水裹挟着泥沙、石块、树枝,潮水般向南奔流而去。遥想一千三百年前,同样的岷江,同样的迅猛,同样的势不可挡。那时正是盛唐时期,来自贵州的海通和尚,云游至当时还被称为嘉州的乐山地区。他目睹了无数渔民,在浊浪滔天的大水中葬送了性命,从此家破人亡……

他下决心在这凌云山上修建一尊大佛,以一个佛教徒最虔诚的心灵,为民着想,普度众生,践行佛教的教义。他希望获得释迦牟尼佛的保佑,让嘉州百姓从此安宁度日。况且修建大佛所构成的山坳,也起到了减弱水势的作用。于是他开始招募工人,筹集钱财,开凿大佛。为了亲自见证大佛的竣工,海通和尚决定居住在凌云山的山洞中。后来他的简陋住所变成了“海师洞”。从大佛脚底上来之后,也一并参观了这个“海师洞”——相传,这个山洞其实是东汉时候的崖墓,因此倍觉阴森恐怖。但海通禅师的心底,只有众生和大佛,哪顾简朴艰苦、阴森可怖呢?

又有传说故事曰:海通和尚来到嘉州时,为修建大佛筹措了万两白银。嘉州郡吏见财起意,垂涎欲滴,于是带兵前来勒索,欲获得这不义之财。海通和尚一身正气,一口回绝了。郡吏心有不甘,恼羞成怒,决定将“破坏三江风水”的罪名加在海通和尚头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海通面对迂腐的郡吏,毫不畏惧,斩钉截铁地说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放出狂言:“狂妄和尚,你怎么敢挖掉自己的眼睛呢?甚是可笑。”谁知海通安然坐定,剜下眼珠,放在盘中。郡吏大惊失色,魂飞魄散,落荒而逃。乐山大佛的施工也照样进行。虽然故事情节略有恶心,但我看更多的是体会到海通和尚的铮铮铁骨和乐善好施之心。

海通和尚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不仅出于对大佛完工的执着,更是对天下苍生百姓的怜悯,甘愿付出,不求回报。可惜好景不长,大佛尚未完成上半身,海通和尚便溘然长逝了。

曾经乐山大佛的宏伟构想面临停工。多年以后,海通和尚的弟子们想方设法再一次筹集到了钱款,乐山大佛工程复工。乐山大佛的浩大工程甚至被朝廷所知,朝廷甚是感动,当即给予国家财政援助,大佛的修建进展迅速。历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从713年到03年,九十余载,雄伟的乐山大佛终于竣工——三江水势再不敢发威,嘉州人民近千年终于能够安居乐业。

这一切,那个伟大的人、那个伟大的设想,功不可没。从这一尊顶天立地的大佛里,我看到的是中国工匠异于常人的伟大智慧和伟大精神。这精神,当与天地长存,伴随着乐山大佛的巍然矗立,永世流传下去。坚持的信念亦让我钦佩——九十年,多么漫长而艰辛。从盛唐辉煌开始雕凿,一路上,安史之乱、马嵬兵变、玄宗逃亡四川——一切的一切变故的太快。但工匠们凭借前所未有的努力,以一股四川人独有的倔强之气,使得乐山大佛最后呈现在天下人面前。

我站在大佛脚下,抬头仰望大佛,世界上最高的石刻造像。仰望的不仅是一千三百年的智慧,一千三百年前的杰作,也有即将绵延一个又一个一千三百年,永不泯灭的“大佛精神”。这精神,正与我所仰望的大佛一般,伟大、不朽、亘古:

克己奉公、坚持不懈;坚守底线,敢于斗争。

登落鹤山

今年的正月初七,我与妈妈还有表姐妹一起去落鹤山游玩。

落鹤山坐落于浙江省境内。我随着妈妈来到落鹤山脚下,抬头仰望,啊,落鹤山一眼望不到头,从山脚开始到山顶,全部都是树。在落鹤山的半山腰上隐隐约约地能看见有一尊大佛像,听说那尊大佛像的一只耳朵就能站一个人呢!

我真想很快就清清楚楚的看见那尊巨大的佛像呀!

我赶紧拉着妈妈往大佛像那儿跑。还没走到半山腰一半,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要不是因为想早一些看到大佛像,早就下山去了。不过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加油!那一步步比登天还要难。我低头向下望,许许多多的游客都吃力的爬着,我真不敢想象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会累成什么样子。

突然我看见了一道小小的瀑布,想,那里一定很凉快,就吸了一口气,继续向前“冲”!

当我冲到小瀑布面前的时候,感到非常凉爽,那飞流下来的瀑布,让我想起了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看一下瀑布,就感觉整个人轻松了许多,我继续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来到了大佛面前了。抬头一看,看着大佛像,我的两脚就不灵了,开始发软,不敢再看一眼。从我的记忆里,大佛像的脑袋又大又圆,它的眼睛和鼻子还有耳朵都特别的大,大佛像的肚子圆滚滚的,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哩。大佛像的肚子里空荡荡的,可以穿过它。后面是矮树丛和粗糙的大佛像的后背了。大佛像的手和脚都可以容下姚明了。

过了大佛像,就来到了落鹤山的山顶。

山顶是个游乐场,那里可以划船,我的几个姐妹们都抢着要划。我在“摇篮”上摇,把所有的疲劳都给摇掉了。我们便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