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北行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谢枋得《北行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谢枋得《北行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1)

谢枋得《北行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行别人

(宋)谢枋得①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岂无龚胜②洁,人间不独伯夷③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④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注】①谢枋得:南宋遗民,宋亡,交易姓名隐居闽中。后来为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祜强迫北上,至元都燕京,不食而卒。这首诗就写在北上前夕。②龚胜:王莽篡汉,龚胜不授官,绝食十四日而卒。③伯夷:商亡,伯夷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④南八:南霁云,安史叛军破城被俘,不降而被杀。

14.下列对这首诗

A.这首诗的首联作者将自己比作为雪中松柏,不改青翠之色,此次北行的目的就是要扶植“纲常”。

B.颈联“生堪舍”“死甚轻”,诗人在认真权衡了生死礼义之后,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言此行的意义。

.末句用“皇天上帝眼分明”作结,意为自己虽将被迫北上,但精神气节皇天可鉴,赤胆忠心对天可表。

D.这首诗结构处理很独特,开头铺陈,结尾比兴,避免了全诗仅用一种手法可能产生的枯燥之弊。

1.本诗颔联表情达意颇具艺术性,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14、D(应该是“开头比兴,结尾用典”)

1、①照应,颔联照应首句,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②用典,运用了龚胜不事二姓、伯夷耻食饿卒的典故,表现了自己的凛然正气。③比喻,以龚胜、伯夷自喻,表明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誓做忠臣义士。④炼词,“岂无”“不独”两个虚词运用精妙,不仅表示自己要追慕古人,还表明自己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写对三处6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