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Posted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为你选取作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1)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一)

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孝丰分院(以下简称孝丰成校)党支部和工会小组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初闻电影名字,猜想着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讲述山村教师坚守农村一线,一辈子都没有离开。看似简单的平凡事迹,却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坚持。

“即使你没有获得一份理想的生活,也不能失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若是心里存了条上山的道,那就什么也挡不住。”“就像泥洋的竹子一样,扎根在山里。”“有学生的地方就得有老师,我就得去。”“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大山而是贫瘠的内心。”电影中的支月英老师,并不伟大但是却很贴近生活。那个年代的无数乡村教师就是这样坚守下来的。她的平凡言语成为无数学生前进的动力。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支月英老师克服重重困难,陪着学生,开导学生:“再黑的夜,只要我们抬头就能看到月亮,让我们看到方向。”“不是有了希望才坚守,而是有了坚守才有希望。”

从一个城里长大的弱女子成长为啥农活都会干的女汉子,支月英老师的平凡事迹就是因为在乡村的土地上坚守了一辈子而让我们叹服。“一生只为一事来。”向所有奋战在乡村教育一线的老前辈们致敬。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二)

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原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讲的就是她驻守山区3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昨天,该片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首映礼,影片主创和人物原型支月英的到来,让现场变成了一次向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致敬,无论是台上嘉宾还是台下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该片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将于9月9日教师节前夕全国公映。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第3个教师节”的作品,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影片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致敬。

在歌手米粒和小演员宋心钰一起演唱影片主题曲《若说》之后,支月英登台亮相,将首映礼气氛推向高潮。支月英语带哽咽地说:“党和国家给我太多荣誉了,它属于奉献在乡村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群体。”她表示,电影内容都是真实的,之前一直不敢看,怕勾起很多回忆,但现在她觉得,这些都是“金色的回忆”。

当被问及拍摄收获和感悟时,饰演支月英的演员穆婷婷透露,她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她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观众所熟知的演员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表示:“我女儿选择的职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但只要她愿意,我都支持。我相信支老师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了这么多年。”一旁的支月英补充道,她母亲虽然嘴上不支持,行动上却一直支持,“她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她还含泪表示,自己在山里那么多年,妈妈只来看过自己一次,甚至因为距离太远,她没能赶回家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三)

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相关参考

《一生的导师》观后感-读后感作文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一生的导师》。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课堂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于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真像是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在书皮的内侧有着这样一句话深深的吸引着我,“...

一生一事

...,让人们发掘了事业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相比于一件事做一生的人来说,这样做可以提升自己全面发展的能力,但我却更倾向于“一生一事”的态度与决心。有人计算过,人的一生大约只有三万多天,在这三万多天里,能把一件...

倾一生,做一事_励志故事

倾一生,做一事文/谢国渊有这样一位画家,一生只画花卉,尤其钟爱玫瑰。任凭世事风雨,他都潜心绘画,沉迷其中。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把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

匠心-高中随笔1000字

一生只为一事来,一心只待一花开。《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匠精神,是在纷扰浮嚣的社会中沉淀,在坚守初心的路途上精进。以技养身,以身养技。工匠精神,沉潜着“五日画一石”的细致雕琢,充盈着“百尺...

奉献是一时一事也是一生一世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只蜜蜂采一公斤的花蜜,就要采100万朵花朵,如果蜜蜂房离花朵很近的话,这只蜜蜂也要绕上地球12圈的路程。这组数据不禁让人瞠目结舌,更令人诧异的是,它们酿出的花蜜,自己只留一点就够了,...

追忆

一草一木一繁茂,一生一世一流年他全心全意,只为换的她一次注视;她一心一意,只为求得他一生的芳心;他倾尽所有,只为赢得他一时的停留。不求回报,只为追上她的脚步;不图索取,只为让他回头驻足;他许诺过“一生...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500字

那一年你还是你自己骄傲自信没有做不到特立独行锋芒毕露你拒绝和别人一样厌烦日复一日的重复逃课打牌不与人为伍任何时候你都是独自一人但是你拥有信仰知道自己将会有出头之日相信自己胜过世界上帝对你不薄你有一只笔...

努力的人生,不是只为晒个朋友圈

...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努力的人生,不是只为晒个朋友圈。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财富,经一事长一智。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知识、辨别力、正直、学问和良好的...

《鲁迅与时间》读后感

...而懒散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鲁迅一生写了640万个字,为人类做出很大

只为一人,终其一生

...纸上题满离愁,最押韵的竟是我的叹息。只为一人,终其一生。细腻的记忆,一抹流转舌尖的优美。那些让你睡不着的心事,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那一抹阳光的刺眼,夹杂着温暖。我想在你心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样根深蒂固...

命若琴弦读后感

...无所谓到哪里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那怀了一生的期望的老瞎子,只为师傅留下的那张在琴里的药方,为了能够看一眼这个明亮的世界,他坚忍地漂泊了一生,虽然中间有过迷茫,琴声烦躁不安,像是年年旷野里的...

小学“每月一事”活动总结

...,我校以新教育倡导的“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具体实践,让学生通过“每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进一步提升学生读书...

日成一事作文600字 日成

...就能获取一个巨大的终身受益的收获。每天做好一件事,一生将会做好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属于我们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各有千秋。有人忙忙碌碌一生,到头一事无成,只留下无尽悔恨;有人虽然历经磨难,甚至处在生死边缘,但他(她)敢于与命运拼搏,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更多。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

励志人物:俞敏洪,一生只为一个女人奋斗_励志人物

励志人物:俞敏洪,一生只为一个女人奋斗在中国,只要有过留学梦并为之努力过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新东方”。2007年12月22日,有着“最富有老师”称号的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接受了央视《人物新周刊》的采访。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