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和瓦罐
Posted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玉器和瓦罐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参观南京博物院
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
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我们先参观了玉器陈列馆。这里展示的玉器可都是我国古代的杰出作品啊,象征着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和制造玉器的高超水平。每件玉器都巧夺天工。其中有一个很像闻名遐迩的和氏璧。它扁平圆形,中钻圆孔。壁正背两面遍饰美丽的花纹,花纹分内、外圈,外圈为变形龙凤纹,内圈是谷纹,排列密布齐整,真是美轮美奂。还有一件银缕玉衣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它是有无数个许许多多的如同麻将似的玉牌做的“战袍”,而连接真玉牌的线是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银丝,真是精品啊!同学门密密麻麻的围在展台边,鼻子都贴在玻璃上了,久久不肯离去。
一进云锦陈列厅,就被精美的云锦惊呆了。威严富贵的龙袍最抢眼。龙袍宽大而又大气,中间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金龙在保护龙袍。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参观完南京博物院,我们被祖先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艺、勤劳勇敢所震撼,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为而骄傲。
鸡蛋
鸡蛋
鸡蛋是现在人们餐桌上见惯的食品,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告诉了我不少有关于鸡蛋的事情.太婆小时候,她在家里养了七八只鸡,鸡下蛋的时候会"咯咯答.咯咯答"的叫,太婆就去把鸡蛋拿回来放在瓦罐里,瓦罐的低部有一层厚厚的谷粒.村里经常来一些小贩,他们骑着自行车,自行车后面放着两个竹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有买鸡蛋的吗?"着时,太婆就把攒得瞒瞒的一瓦罐鸡蛋拿出去卖了,换些零用钱补贴家中的日常生活开支.
左邻又舍或亲戚,要是有"坐月子"的或生病的,太婆也会拿着鸡蛋去看望他们.平常很少吃鸡蛋.有一件事让奶奶现在都还记得.有一次,太婆在河边洗刀.一不小心,刀掉到河里去了.太婆说:"谁能把刀拿上来,我就给谁一个鸡蛋."奶奶想了想,说:"我有办法."奶奶拿来吸铁石,用绳子把吸铁石系起来,放到刚刚刀掉下去的地方,到被吸上来了.太婆就给了奶奶一个熟鸡蛋.
现在的农村养鸡户不多了,偶尔有七八户养个七八只鸡,下的蛋都自己吃,而大多数人家吃的鸡蛋都是依靠买的,村里依然有不少小商贩,他们现在开着电动车,车厢里放着塑料周转箱,里面装着鸡蛋,他们依旧走街串巷,手里拿着电喇叭,喇叭里吆喝着:"有买鸡蛋的吗?"村里的人们听到了,就出来买鸡蛋了.
这都是改革开放给老百性带来的实惠.
我懂得了
我看到,读到过的,说明着某种道理的事多的数不清,可能记下来的也就那么几个。但是,自己经历过的却挥之不去。
那是一个春雨连绵的傍晚,考试考砸了的我硬着头皮把自己往家里拖。路过路边的一家土窑时,窑里的一位老汉正把一些瓦罐往外搬。他的动作不很流畅,可以看出他是个新手。我被他吸引住了。
搬完了,他坐在瓦罐前一个个地检查,还不时用手中的放大镜仔细的看,像考古似的。待他检查完最后一个瓦罐后,转过身去,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根半米来长的铁棒。我正纳闷他拿铁棒干嘛时,只听“乒乒乓乓”几声,他用铁棒把一堆刚刚出窑的挖罐全部打碎了!
我不解地问:“老爷爷,打碎了干嘛?怪可惜的。”
“有什么可惜的?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些小毛病。”
“可是那是你花费了许多心血的啊!”
“那不假,但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
“您在土窑工作多久了?”
“呃——三四年了吧!”
“这么久都没烧出一炉好罐吗?”
“不要急,慢慢来嘛!只要你努力做到每一炉都比上一炉烧得好,总有一天会烧出一炉好罐的。”
我看着地上的碎片,似乎明白了什么,便向老人鞠了一躬就跑回了家。
……
我现在小学毕业了,屈指算来,这件事也过去两三年了。我考试从一开始的三四十分,升到70分,80分,90分,我一遍遍地告诫自己,不要气馁,每一次一定要比上一次考得好。现在,我以272分这个不低的成绩来给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又找到了三四年前的那个老窑,准备感谢那位老汉。可我在那窑口看到的竞是一个青年的身影。一问才知到他是那位老汗的儿子,老汉在一年前去世了,临终前他还说:“我走了,别把老窑卖了。以后可能会有一个孩子要来,如果他成功了,你就祝贺他;如果他还没成功,你就再把我烧窑的精神告诉他一遍。”我听到这里,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那位老汉的形象我会一直铭记在心。他让我懂得了,什么都能打碎,唯独信心不能打碎,只要有信心烧一炉比上一炉好的瓦罐,就早晚会烧出一炉好罐的。
相关参考
...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拿起一只瓦罐打开,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瓦罐已经装满了。教授又拿起旁边放着的一个方框盒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入瓦...
瓦罐式的宽收留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糊口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目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索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老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顿的...
经历雕琢才能成为精致的玉器,认真学习,才能懂得知识和道理。李白小时候很调皮,不爱学习。有一天,他逃学来到河边玩耍,看见一位老婆婆要把一根粗粗的铁棒磨成针,李白好奇地问:“这么粗的针,怎么能磨成针呢?”...
...宝,但最吸引我的,却是晶莹剔透,散发着中国古典美的玉器。置身于黑暗的玉器馆,柔和的灯光打在光洁的玉器表面,穿过玻璃反射过来,把整个玉器馆的气氛渲染得格外宁和、庄重。我注视着几千年前我们祖先作品,朴实无...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诗曰:萍踪浪迹入东京,行尽山林数十程。古刹今番经劫火,中原从此动刀兵。相国寺中重挂搭,种蔬园内且经营。自古白云无去住,几多变化任纵横。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
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红山文化,那时已经发现有玉龙等玉雕品。当时人们还未把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成全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个儿子,按照排行顺序,依次叫大缸、二缸、三缸、小瓦罐。水瓮家里有一块地,种了玉米,大家老是轮流侍弄这块地。一天,水瓮带着四个儿子去玉米地里薅草。进玉米地之前,水瓮给儿子们作了详细分工:“大缸、二缸、...
...用刀子在犯人的手上割开一个口子,在手下边还放着一个瓦罐来盛血。“滴答,滴答……”血一滴滴地滴在瓦罐中,四周静极了。墙这边的犯人就这样静静地听着自己的血滴在瓦罐中的声音,他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向那条胳膊涌...
...烂的良渚文化,其中,最为世人所惊叹的便是良渚精美的玉器。周末我来到良渚博物院,走进良渚美仑美奂的玉文化世界。在那个人们还在钻木取火的半原始时期,智慧的良渚人已经能够建造村落、工坊,雕琢石器、玉器,炼制...
...刀子在犯人的'手上割开一个口子,在手下边还放着一个瓦罐来盛血。“滴答,滴答……”血一滴滴地滴在瓦罐中,四周静极了。墙这边的犯人就这样静静地听着自己的血滴在瓦罐中的声音,他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向那条胳膊涌...
...。记得在某个夏日的一天,我无意中在街边的一个破旧的瓦罐里,发现了一棵生机勃勃的小草:它的叶子绿得发亮;它笔直笔直地立着,宛如站岗的哨兵!再一瞧,我惊讶地发现:它的茎竟比瓦罐还要高出一截呢!显然,它是从瓦罐...
...进了坑里。”咪咪灵机一动说:“那里有条小溪,这有趟瓦罐,我们可以用瓦罐来灌水,再倒进坑里。”“那我们行动吧!”红红说。说着小兔和小猫齐心协力不停地灌水,洒水,水渐渐地升高了。小鸭也浮起来了,小鸭子感激...
...去过,而且还让我受益匪浅。一进南京博物馆,我先去了玉器类展厅。我看见一个约一尺长的黑色玉如意,是十八世纪雕刻的。它的旁边展出了一个乳白色的雕花玉如意,比黑色的稍微大些。继续往里参观,我看见了一个很长的...
...吱地尖叫声,抬头一看可把他惊呆了,顺手把手中盛水的瓦罐向老鹰砸去。瓦罐被摔碎了,老鹰被吓跑了。等小明跑到大山石旁一看,小青蛇已经被吃得只剩下一个头和一段短短的尾巴
...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颈细腰圆的小瓦罐,里面盛着绿豆,罐口用一块砖压着。七八只小老鼠正爬上爬下,在罐口啃咬抓挠。它们想推掉罐口的砖块,进去偷绿豆吃。可它们力量太小,根本无法移动沉重的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