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拍照的好处,是可以在人生微凉时,用回忆取暖。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柴望《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柴望《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①
柴望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②义,人间惟有伯夷③清。
堂前旧燕归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注)①诗人的弟弟随亨写了《书感》一诗,诗人以此诗和之,作于南宋亡后。②王蠋:齐国贤者。燕破齐,王蠋义不事燕,自缢而亡。③伯夷:商末孤竹国君主亚微的长子。父死,伯夷和三弟叔齐在继承君位一事上互相谦让并逃离。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沙万里”“地老天荒”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抒写沉痛之情,意境深沉。
B.颔联写王蠋、伯夷两人的事迹,意在表达对两位先贤坚守气节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更深月明,花外暗鹃,诗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暗含亡国之痛,突出了情感之悲切。
D.舞剑歌吟,泪尽沾缨,把往事不堪回首的悲痛寄寓于动作、神态描写中,感人至深。
1.颈联出句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请比较两者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4.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设题角度主要有诗句内容或大意的考查,以及主旨思想的探究、结构思路、写作特色等等。做题时对每一个选项力求仔细分析深入理解并与原文全面对照,耐心细致地找出问题,不能直接确定答案时可以借助排除法。
B项,“颔联写王蠋、伯夷两人的事迹,意在表达对两位先贤坚守气节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理解不当。“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唯有伯夷清。”颔联连用两个忠义、高洁之士的典故,来曲折表达自己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说,只有像王蠋那样不屈节事燕,方可称义;像伯夷那样不食周粟,方可称清。“但知”“唯有”,强调的意味很重,言外隐然含有对许多觍颜事新朝的宋朝士大夫的强烈不满。诗人当时的身份是在野的布衣,元朝都城正好在燕国故地,用王蠋义不事燕的典故来表示自己的气节,正相切合。所以选项说“意在表达对两位先贤坚守气节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不恰当,狭隘、绝对了诗人的写作意图,主要是借写他人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
故选B。
1.两诗的手法和情感同中有别,表达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刘诗使用乌衣巷的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今非昔比、昔盛今衰的情感,主要是怀古伤今;语言浅显,融情于景物,藏而不露,耐人寻味。柴诗化用刘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借鉴中融入创新,既委婉含蓄,又能于层层发问间,饱含浓厚的真情,书写亡国之痛以及无处寄身的孤独落寞和悲戚,感人至深。
相关参考
...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14.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分)()A.本词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
...]①本诗写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之时。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指二人并耕。《论语·微子》中“长沮、桀溺耦而耕”。14.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生③?【注】①写于乾道二年(1171),诗人47岁,在夔州通判任上。画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上有彩绘,故名。②乡社:古代乡村祭祀土神的日子。③议郎、博士:秦汉官名,议郎掌顾问应对,博士掌儒家经典传授。鲁二生...
...【注】①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②中台:中书省。③掖垣: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无声地流过...
...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貔貅:猛兽,喻指勇猛
...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安石父王益首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此诗是作者寒食节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
...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
...,门外白袍如立鹄。[注]①此诗为熙宁五年,诗人任杭州通判监考贡举时作。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这一年却延迟至八月十七日放榜。②组练:指军队。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为催促试...
...伯行《周濂溪集》:“先生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坦诚自己本性冷漠,且坚守士人贫穷之态,即迂腐,不通达人情世故。B.颔联中“厌...
...琉璃。【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两句极...
...陈襄的字,熙宁五年(1072年)陈襄知杭州,苏轼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苏轼在常州、润州赈灾后写此诗。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述惠泉山下的泥土如同濡湿润泽一般,阳
...陈襄的字,熙宁五年(1072年)陈襄知杭州,苏轼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苏轼在常州、润州赈灾后写此诗。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述惠泉山下的泥土如同濡湿润泽一般,阳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分)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某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19.深秋时节,诗人行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分)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某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19.深秋时节,诗人行于...
王安石(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6题。(4分)即事(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1.本诗描写春末、夏初的山村午景。颔联选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