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物品描写

Posted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物品描写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物品描写(1)

2、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2)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物品描写

描写一件物品是状物的一种。状物,就是对物品的形状、特点,进行仔细地,具体地描摹,这就像绘画中的“写生”一样。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状物的文章和片段是很多的。好的状物文章,读了以后,那些被描摹的物品,就会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描写一种物品,是我们小学生作文的内容之一,应当学习并掌握这种写法。

那么,怎样描写一种物品呢?

一、观察有顺序,叙述有条理。

描写一种物品,首先要对这种物品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或按相反的方向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描写,写出的作文才有条理。所以在描写一种物品时,要先考虑好按照怎样的顺序,对它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再想按怎样的顺序叙述出来。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小闹钟

我家有个小闹钟。

它的样子又漂亮又滑稽。说它漂亮,一点儿也不夸张。透明的玻璃罩,鲜红的外壳、表罩上围着一圈锃光发亮的金属圈。说它滑稽也不过分。它那两只细小的腿托着圆圆的身躯,再加上那个提手,活像戴上了巴拿马小草帽,样子真可笑!而最辛苦的是表盘上的“劳动者”: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按照规定的运行轨道准确地走着。看!墨绿的秒针走得多么急促,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追赶着它;漆黑的分针走得又那么稳健,像是在无忧无虑地散步;时针呢?别看它像停着不走,其实它也和伙伴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止。

自从小闹钟和我结成了亲密的伙伴,懒觉再也不来缠我了。每天早晨,小闹钟发出清脆的“铃铃”声,催我起床锻炼、学习。当我思想懒惰的时候,它就“嘀嗒,嘀嗒”地提醒我:“怎么?你要偷懒了?”于是,我马上振奋起来,又和它一起迈开新的步伐。

小闹钟和我形影不离了。现在,我正和它比赛:看谁跑在时间的前面。

这篇作文描写了一个小闹钟,读来感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是由于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和叙述的结果。通读全文,我们会知道小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观察整体,写出了“它的样子又漂亮又滑稽。”然后从整体到局部依次进行了观察,写了它的表罩,金属圈,细小的腿,圆圆的身躯,提手,三种不同的指针。在观察时作者还展开了联想和想象,如秒针说它“走得多么急促,”分针说它“走得又那么稳健,”说时针“像停着不走”。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表针描写得出神入化。描写一种物品,离不开写这件物品的作用。文章的结尾,用小闹钟促“我”早起锻炼、学习,写出了它的作用。

从上面来看,全文结构严谨,文脉清晰,这和作者有序观察是分不开的。

二、要抓住特点,细致地描写。

描写一件物品,要回答出这样几个问题:这件物品是什么样的,它的质地是怎样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它的大小、颜色是怎样的?有什么用途?一般地说,在文章中回答出这几个问题,就能抓住物品的特点。在描写的时候,还要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把物品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小母鸡

我有一件心爱的玩具,它是一只“会下蛋的小母鸡”。

这只母鸡是用铁皮做的,红红的鸡冠,两只黑得发亮的眼珠。它披一身芦花羽毛,有红有绿,有黑有黄,非常漂亮。它的尾巴虽然不如公鸡尾巴翘得那么高,可也是色彩艳丽,并不比公鸡差。

它最拿手的本领是“下蛋”。我把几只鸽子蛋大小的雪白的“鸡蛋”放在尾巴里,然后一扭下面的开关,奇迹发生了:只见母鸡的尾巴一翘一翘的,还“咯咯咯”地直叫,边叫边跑,突然不动了。你知道吗?这就要“下蛋”啦。只听“扑通”一声,一只“鸡蛋”掉了下来,接着二只、三只、四只,蛋全下完了,母鸡像完成什么重任似的,又高兴地“咯咯咯”地叫了起来。就这样,游戏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着。

小母鸡是多么可爱的玩具呀!我把它专门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每次做完游戏,都要用手帕把它擦一擦。这时,小母鸡还要扇扇翅膀,那一定是它对我表示感谢吧!

这篇作文描写的是一种玩具——会下蛋的小母鸡。既然是玩具,文章就少不了描写它的特点;母鸡既然会下蛋,文章就细致地描写它的下蛋过程。

在描写母鸡的特点时,小作者首先观察了它的质地“是用铁皮做的”,然后写出它的鸡冠是红红的,眼睛是“黑得发亮的”,羽毛是“有红有绿,有黑有黄”的,尾巴“也是色彩艳丽”的。小作者抓住了小母鸡独有的色彩进行描写,为我们勾勒出可爱的母鸡图。“小母鸡”是怎样“下蛋”的呢?小作者按动开关,先写它的尾巴“一翘一翘的”,再写它“咯咯地叫”,又写“扑通”一声,后写“咯咯地叫”。这样依次描写,有声音,有动作,有叙述,有描写,把小母鸡下蛋的过程,描写得多么细致呀!

统观全篇,这篇作文是从静态写小母鸡的样子,动态写小母鸡下蛋的过程两方面来写的。由于小作者观察了这两方面,又抓住了各自的特点,才能细致地描写出来。

任何一样物品,都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只有细致观察才能抓得住;只有抓住特点才能细致地描写出来。

描写一件物品时,还应当注意:

1.用准方位词

为了把一件物品的各个部位说清楚,说明白,要准确地选用表示方位的词。如:上边、下边、左边、右边、里面、外边、前边、后边等等。准确地运用方位词,才能把物品的部位写清楚,也会使文章的层次清楚。

2.静物要活写

一个物品是静止的,为了把它写得生动、活泼,要运用静物活写的方法。在描写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进行描摹和刻画,力求把物品写得传神、生动。

3.要表达感情

描写一种物品,要把自己感情流露在字里行间。或是在开头写出总印象,或在结尾表达情感,或是在叙述当中写出联想和想象,写法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例文〕

茶叶筒

我家有一个漂亮的茶叶筒,它是用合金铝制成的。重量轻,又不容易生锈。茶叶筒是圆柱形的,由三部分构成:筒身、筒盖、内盖。茶叶筒的筒身呈现出深蓝颜色,上面绘有一只美丽的孔雀站在一棵大树的粗枝上。那孔雀昂着头,抖动着身上五彩缤纷的羽毛,好像在炫耀它的衣裳呢!大树下,一朵朵盛开的小花,映衬着碧绿碧绿的小草,格外夺目、引人。在图案的右上方,印有两个红艳艳的大字——“北京”,说明了它的产地。打开茶叶筒外面的大盖,里面还有一个小盖,因为是双层盖子,密封得严实,可以保持茶叶气味的芬芳。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打开茶叶筒倒出一点茶叶,为客人泡上一杯香喷喷的清茶,表示我们的欢迎和敬意。啊,小小的茶叶筒,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评语〕这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小茶叶筒,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之感。作者先总述茶叶筒的“漂亮”,然后分别描述筒身、筒盖、内盖。文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里的顺序描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尾情趣横生地写了茶叶筒的用途,耐人寻味。

乌龟砚台

星期日,我到琉璃厂一家文具商店买宣纸,一进门,一个做工精巧的砚台把我吸引住了。

砚台的外形是一只活灵活现的乌龟,那乌龟头尤其雕刻得栩栩如生。它伸出脖子,头使劲儿向外探着,一对小眼睛滴溜溜地扫视着四周,显得格外机警。四只短小但壮实有力的腿和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支撑着整个砚台,十分稳当。乌龟壳上,雕刻着一个苍劲有力的“砚”字。龟壳前面,有两个钩子,把钩子往外一扳,向上一揭,龟肚子空空的,平平的,是研墨盛墨汁的地方。靠近龟头的地方有一个小孔。那个小孔正对准龟嘴,原来这是一个设计精巧的溢墨孔。从这里往外倒墨汁,一点也洒不出来。

乌龟砚台,长约25厘米,宽约15厘米。既是实用的文房四宝之一,又是可以观赏玩味的工艺品。啊,设计和制作者的技艺高超,巧夺天工呀!

〔评语〕你虽然没见过这方乌龟砚台,可是读完全文,一定会有亲眼见过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有条理有趣味地描写了乌龟砚台的大小和形状。先写头、颈,再写四肢、小尾巴、龟壳,最后写龟肚、小孔。作者对头、颈的描写尤其精彩,把静物写活了。

我家的洗衣机

我家有一台金鱼牌单缸洗衣机,四只小轮子撑着天蓝色的身躯,个儿只有半个人高。别看它不怎么显眼,但它却是妈妈的好帮手。每次洗衣服,妈妈只要给它灌上半缸水,掺上些洗衣粉,把打湿的衣服放进去,接上电源,转动一下定时开关,它就“咕隆隆、咕隆隆”地响起来。这时妈妈又去做别的事了。我见到缸里的衣服连同洗衣水,一会儿向左旋转,一会儿向右旋转,搅起的泡沫上下翻腾,到了指定时间,它就自动停下来。这时妈妈又用同样的办法,给它换上清水,让它过两遍,衣服就洗好了。它节省了妈妈的时间和体力,是妈妈的好帮手。

〔评语〕描写一件物品首先要对它进行观察。但是,观察不等于就一定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丰富的内容,还需用恰当的方法来表达,才能使文章的内容生辉吐彩。《我家的洗衣机》这篇短文的写法很有特点。小作者先用“四只小轮子撑着天蓝色的身躯,个儿只有半个人高”,概括了洗衣机的外形特点。那么,洗衣机是怎样成为妈妈的“好帮手”的呢?作者详细地记叙了洗衣机的过程。这样写不但介绍了洗衣机的功能,而且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使人觉得兴趣盎然。

电子玩具——唐老鸭

我生日那天。舅舅送给我一件电子玩具——幽默的唐老鸭。只见它头戴一顶浅蓝色的小礼帽,身穿黑色礼服,足蹬一双大皮靴。圆圆的脑袋上架着一幅黑边大眼镜,嘴还时张时合,就像在向我们亲切地问好,显出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它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旱烟袋,只要把它放在嘴边“抽”一口,烟袋锅里的小灯泡就会亮,像真在抽烟似的,可有意思啦!再看它衣袋里的那个小鸭子,还不时地把脑袋伸出来东张西望,可唐老鸭却装做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态。你看,它那副滑稽的模样,就像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博士。

〔评语〕小作者在写唐老鸭的外形时,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幽默的唐老鸭”一句点明了它的外形特点,使读者首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层层展开。“小礼帽”,“大皮靴”,“小脑袋”,“大眼镜”,“大扁嘴”,嘴里叼着旱烟袋,兜里揣着伸头探脑的小鸭子,刻画出了一副憨态十足、幽默滑稽的唐老鸭的可爱形象。

玩具——小人卖冰棍

爸爸捎给我一个玩具——小人卖冰棍,可把我乐坏了。这个小玩具基本上是用铁皮制成的,只有脑袋是软塑料做的。小人样子很滑稽,只见他大脑袋上戴着一顶小瓜皮帽,小鼻子小眼的,可那耳朵却大得出奇。他身穿蓝条背心和裤衩,脚蹬大皮靴,正在用力蹬车。小人前面有一辆冰棍车,是天蓝色,车身画有“北冰洋”图案。小车有三个彩色的轮子,两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上弦,前两个轮子就咕噜噜地拉着车走,后一个轮子也会带动小人的脚上下蹬车。车的内部构造很简单,只有几个齿轮,一根发条。别看小车这么小,而且构造简单,可它作用还不小哩!每当夏天弟弟哇哇叫嚷着“吃冰棍!”“吃冰棍!”的时候,我便拿出它,只要它“嘟嘟嘟”地一跑起来,弟弟便会擦擦眼泪,盯着它瞅,追着它玩。爸爸、妈妈看见了就发出一串爽朗的笑声,连连夸奖我。可是,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呢?如果没有这个小玩具,弟弟怎么会乖乖的呢。我的“小人卖冰棍”玩具太可爱了。

〔评语〕短文写了玩具的来历、质地、形状、构造及作用几个方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小作者对玩具的外形做了具体的描绘。先用“小人样子很滑稽”一句总述,然后抓住特点,从人到车,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内部构造,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使人感到这个玩具滑稽、可爱。

台灯

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小台灯,远看就像一个大蘑菇。下面是黑色的圆台形的底座,上面是一个椭圆形的灯罩。

灯罩上有四幅画。第一幅有两只丹顶鹤,它俩在苍松下扭动着身躯,梳理着洁净的羽毛。第二幅有两只画眉,正在翠绿的枝叶中引吭歌唱。第三幅画着一只顽皮可爱的小猫,正在兴高采烈地捕捉一只蝴蝶。第四幅画着一只胖乎乎的小白兔,竖着耳朵,正津津有味地啃着大白菜呢!能工巧匠们用多彩的画笔把灯罩装饰得生机勃勃。

多少个夜晚,小台灯闪闪发亮,伴随着妈妈备课和批改作业;陪伴着我复习功课,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小台灯成了我们家忠实的服务员,默默地贡献着它的青春和年华。小台灯是我们一家人辛勤学习、工作的见证者,它也分享着我们一家人的幸福和欢乐。

啊,美丽的小台灯呀,我喜爱你!

〔评语〕这篇短文,条理清楚,先总写台灯的形状,后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分述。重点描绘了灯罩上的四幅画。画本是静物,可作者却用扭动、梳理、引吭高歌、捕捉、竖着、啃着等动词,把静态动态化。结尾又用抒情的笔调、拟人的修辞方法,抒发了喜爱台灯的深情,真挚动人。

荷花灯

在文化宫举办的灯展上,无数盏彩灯大放异彩,争奇斗艳,尤其是那“荷花灯”的神奇构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灯座上,绽放着七朵粉荷花。中央一朵大的荷花正在怒放;周围是六朵小花,花瓣张开,每朵荷花中央有一位纸做的少女,亭亭玉立。她们梳着长长的发髻,头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金钗,身上披着绣满荷花的外衣,肩上搭着白色的纱巾,下面是绿色的长裙,显示出了她们优美苗条的身段。有趣的是她们每个人手里各提着一盏五颜六色的彩灯,挥舞着细嫩的双手在翩翩起舞。

当悠扬的乐曲响起时,“荷花灯”慢慢地旋转,那荷花里的少女便依次在你面前闪过,有的红红的脸庞挂满微笑;有的张开双臂,尽情歌唱;有的挥动手臂,向人们招手问好。呵,这美丽的宫灯,像是把我们带进了仙境。

〔评语〕短文用“彩灯大放异彩,争奇斗艳”极简洁的语言概述了灯展新奇、热烈的场景。接着笔锋一转,重点对准荷花灯“神奇的构造”,从怒放的粉色荷花到中央亭亭玉立的少女都做了形象的描绘。尤其对荷花中央亭亭玉立的少女的描绘更是绘影绘形。不仅描写了她们“长长的发髻”,“闪闪发光的金钗”,“绣满荷花的外衣”,“白色的纱巾”,“绿色的长裙”,“优美苗条的身躯”等外形的特点,而且还注意写她们伴着悠扬的乐曲“依次闪过”,“脸庞挂着微笑”,“张开双臂歌唱”,“挥动手臂招手问好”等动态,形态逼真,各具丰采,使人沉浸在美好的艺术享受之中。

马良送我的“神笔”

我有一支漂亮的画笔,大大的塑料头,雪白的笔毛,细细的竹笔杆,笔杆上

刻着“挥笔如意”四个字,笔杆末端的塑料上还有一条红线线,可真像马良的那支神笔。同学们都啧啧地称赞:“好大的笔,真漂亮!”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得意地说:“那是马良送给我的。”

可是我刚用这支笔的时候,并不是“挥笔如意”。我最先画了一匹马,不过这匹马只有我知道是一匹马,而别人看来却只是一团墨。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望着桌上的画笔,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用这支笔画出一匹栩栩如生的马来。可是马太难画,我还是先画毛驴吧。为了练画,寒假和暑假我都没有休息,炎热的夏天,累得汗流浃背,画笔快成了笤帚,同学们都游泳去了,我多羡慕啊。寒冷的冬天,手冻得连笔都拿不稳,但我还是尽最大的努力画着,因为一想到我的决心,我就不觉得热,不觉得冷了。就这样,我觉得画起来渐渐“挥笔如意”了。

〔评语〕状物的文章,必须先抓住物品的形状、特点,进行具体、形象地描写,给读者一个初步的印象。这篇短文的作者,首先很细致地介绍他的笔,然后又把他的笔想象成神笔马良的那支笔,由此我们看出作者对这支笔的喜爱程度。接着作者又紧扣画笔,写自己刻苦练画的经历。通篇记述流畅,语言精练。

我喜欢的小物件

——脸谱泥人

暑假里,爸爸去无锡,给我带回来一盒精致的泥制脸谱。盒子外面用缎子罩着,打开一看,在盒子里的红布衬托下,静静地放着五个脸谱,有白脸的,有绿脸的,有红脸的,有黄脸的,还有粉红脸的。泥匠们在上面大显身手,无论是鼻子还是眼睛,做的都十分逼真,一丝不苟,脸谱显得对称鲜艳。来我家的客人只要见到这套脸谱的,都叫绝不已。

我非常喜欢这套脸谱,无论是上学前放学后还是睡觉前,都要趴在桌子上看好一会儿。瞧着那个白色脸谱,脸色苍白苍白,眉毛上挑,从眼神中便流露出狡猾。我想:这个可能是曹操。因为人们都爱把曹操比喻成奸诈、狡猾,称他为“奸雄”。曹操这个人可不简单,是后汉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关渡之战平定了北方,在西凉,大败马超。虽然有些阴险,但确实能称上“一雄”。既然白脸的是曹操,那么画得慈眉善目,一表人才的一定是刘备了。这个脸谱就像书上描写的那样,方面大耳,五官端正。看着“刘备”,我不禁又想起了他的经历:刘备投曹操,靠袁绍,被追得慌慌张张。后来得了诸葛亮才如虎添翼,占了荆州为安身点,取四川,占汉中,最后三国鼎立。刘备本身才能不如孙权、曹操,但他的招儿是以软克硬。刘备会哭,多少次因为这样把事情办妥,不愧为英雄。还有一个红脸的,好像关羽,蚕眉、凤目、一拂长须飘在前胸,眉宇间显出层层杀气,真是不怒自威。关羽斩过颜良,捉过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一提起关羽关云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里只少了个孙权,昔日是对头,如果还有孙权的脸谱,真可谓冤家路窄了。

我爱我的脸谱,更爱那些泥人匠们,因为他们创造了美。

〔评语〕这篇片段作文先交待了“脸谱泥人”的来历,接着概括了脸谱泥人的样子。在主体段里分别描述了典型脸谱的形状、特点。描写脸谱的联想,有描写,有叙述,有感想,生动逼真,形象感人。

我的毛巾

我有一条崭新的毛巾。这条毛巾可漂亮啦!它上面印着三条可爱的小热带鱼,还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小草。小热带鱼的头上长着一双圆圆的小眼睛,别看小,可精神啦。有趣的是,别看它们年龄都不大,却都长着两根又弯又长的“胡须”呢。这“胡须”随着小热带鱼的游动,在水中悠然地摆来摆去。它们的身子呈三角形,穿着一身金黄色的锦绣外衣,那上面还带着宽宽的黑色斑纹呢。它们的尾巴是黑色的,也呈三角形,随着它们游泳的姿势,自如地摆动着,好看极了。这三条小热带鱼的神态也不同。一条小热带鱼正顽皮地用它那尖尖的嘴巴去触动水草,另外两条小热带鱼好像正在说着悄悄话。看,它们的嘴里吐出了一个又一个珍珠般的小水泡。

我非常喜爱我的毛巾。每天晚上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轻轻叠好,挂在枕头边的铁丝上。在梦里,我还听见小热带鱼的谈话呢,它们说要叫我成为一个讲文明爱清洁的小姑娘。

我是多么喜欢这条毛巾啊,它美丽、无私,真是我的好朋友。

〔评语〕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毛巾在作者笔下却是那样惹人喜爱。所以产生这样好的阅读效果,是由于小作者对小毛巾从心里升腾起爱慕之情,才能写得如此生动。在描写的时候,采用“活物活写”的方法,把静止的图案写得生动,引人。这种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电动小狗

我妈妈给我买过许多玩具,我最喜欢的要算电动小狗了。

这只小狗真可爱,它穿着一身金黄色的毛外套;一双橘红色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嵌在油黑发亮的鼻子上方;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吐出了一条鲜红的舌头,好像在说:“天真热呀!”棕黑色的尾巴耷拉在地上,头却昂得高高的。

这只电动小狗不但长得可爱,而且还能像真狗一样走路呢!

打开它腹部的白色长方形小盖,装两节二号电池,再把黄色开关往上一推,一只活泼可爱、神气活现的小狗立刻出现在你的面前。把它放在桌子上,它便大摇大摆地走起来。它不但会走,而且还会叫呢!每隔30秒钟,它的前腿就左一摇右一摆,然后慢慢向上抬,嘴里还不住地汪汪直叫,好像一个玩累了的小孩在向妈妈要吃的。

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总要抱起小狗玩一会儿。就连晚上睡觉,我也把它放在床边。这只小狗给我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

〔评语〕这篇短文从作者的“喜欢”,写到电动小狗的可爱。全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在写电动小狗的静态时着重写外形样子,并展开了想象。在写动态时,着重写了打开开关时小狗走路时的姿态。从静态到动态两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的原因。最后一段,写小狗给作者带来了“乐趣”,收拢全文。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难点指导——言之有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例如,有一篇发表在报纸上谈教育重要性的文章,为了论证“发展经济,教育先行”的观点,列举了日本战后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确凿的数据,有力地证实了观点的正确性。

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着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尽人所知并为人所工人的最普遍的道理等。选用作论据的理论必须是经过时间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而且至尽仍有生命力的。经典着作中的理论,如是原文摘引,应避免断章取义;如是原意概括,应该符合原文的基本内容。

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一句话,就是选择那些最能符合论点需要、为论点服务的论据。

一、要善于选择论据

1、吻合性原则

即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努力做到与观点的一致。

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例如下面三个材料:

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例③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I卫祖国,应用例②;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③。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马马虎虎地选来敷衍充数,似乎也在论证“爱国”的论点,实际上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不贴切、不严密的。

2、新颖性原则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必然难以驾驭。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是文章也没有一点新鲜感了。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例如以下两个例子:

(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比如,枪打出头鸟,只是指在枪的射程之内,出头的鸟要遭殃,假如鸟飞得再高再远一些,飞出了枪的射程之外,那又奈何得了它什么呢?

(2)一个国家必须有民族自豪感。发掘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能唤起这种伟大的感情。李燕杰在《民族之魂》的讲演中曾讲了这样一件事:叱咤风云的法国大军事家拿破仑,被囚禁于圣爱伦岛时,终日读书消遣。有一天他读到了《孙子兵法》,立刻拍案叫绝。进而叹道:“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

这两例中的论据都是“听来的”,例①是听谈话,例②是听讲演。作者不愧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把听来的材料十分恰当地引进自己的文章作论据:“飞出射程之外”、“拿破仑赞叹《孙子兵法》”,新鲜而又贴切,选择它们来证明论点,不仅有极大的说服力,而且发人深思。

3、分析性原则

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论点和论据,还须进行论证,阐述论点与论证的内在联系,使论点统领论椐,论据支撑论点,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更具说服力。如果缺少论证或论证不充分,文章的论点与论据就油水分离,无法产生使人信服的力量。分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因果分析法: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

这样的分析就是因果分析。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如《想和做》中“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2)条件分析法:

《勤能补拙》:“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其条件进行的分析,用的是条件关系复句。其关联词是: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3)假设分析法:

《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话:“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这段是从危害的角度来进行假设分析的。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句式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4)对比分析法:

《想和做》:“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此段是从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4、充分性原则

(1)正反例结合

A。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B。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雨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文中常用“纵贯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等字句。也可用现实生活中日常现象作为论据来写以强化论证效果。例: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时的轻轻一笑。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诚信可以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也可以是今天人们手中的信用卡。

(3)详略事例组合

二、善于剪裁论据

论据又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我们用得比较多的事实论据,又能从不同角度证明不同论点,所以使用时是需要剪裁的。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剪裁方法。

(一)了解同一材料可以多角度立论

请看下面例子思考:

材料:“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曹刿论战》)

讨论:用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作论据,对材料可作怎样的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立论?确定什么论点?

明确:材料中“请见”、“遂见之”是结果;曹刿有才有胆有识有主见和鲁庄公有容人之量国家有民主参政的环境是原因。从曹刿的角度可以确定二个观点: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2、位卑末敢忘忧国。从鲁庄公及国家的角度可以确定这样的观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并请学生阅读例文。

(二)明确剪裁原则

三段例文对材料的表述都有不相同有的突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突出这个点而其它则都省略了,为什么要突出这个点而省略其它呢?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论点一突出“请见”;论点二突出鲁庄公采纳建议;论点三突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截取材料,突出论证论点的有关内容,摒弃无用的材料。这就是剪裁的原则。

(三)探讨剪裁的步骤和方法

从鲁庄公的角度确定一个观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请看例文: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例文: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是结果。是通过合理扩充内容想象情境来突出的。

再看例文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例文: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曹刿请见,并能入见。”是因。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扩充来突出这个吻合点的。

再看例文三:位卑末敢忘忧国。

例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是结果。通过合理的对比来扩充内容突出吻合点。

上述三例都用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作论据,但因立论角度不同,文章中论据的表述也不一样,这就是对论据材料的灵活剪裁。那么对论据材料的灵活剪裁又有什么方法呢?

明确: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吻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

(四)实例训练

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就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和巩固这个方法,

练习之一:修改病例。

题目:《谈“伯乐”精神》

论点: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

材料:着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爱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着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病例: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对人才被埋没的感叹。一匹千里马,无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一个人才被无端埋设,能不令人惋惜吗?所以当代领导者应该学做伯乐争做伯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发现人才多举荐人才。

着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爱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着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哪有傅抱石这只千里马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明确:

病因:照抄材料,没有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剪裁。

处方:找准徐悲鸿发现人才这个吻合点,进行扩充,对无关内容要略述概述

展示修改后的文段:

着名画家傅抱石因穷困不得不卖画为生。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着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就像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一样,徐悲鸿眼睛一亮拍案惊呼,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这只千里马终于找到了纵横驰骋的疆场,找到了建功立业大好时机。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练习之二:用孔乙己的故事作材料论证“坚持未必胜利”的观点。

展示例文:

坚持未必胜利

君不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青灯黄卷,寒窗苦读,口疮舌茧,兀兀穷年,每日诵习“之乎者也”,沥尽心血地坚持科举考试,然而科举考试并没有垂青于他,“结果半个秀才也没有捞着”,穷困潦倒,“断腿”而死,他失败了,败得很惨!真是“科场末捷身先死,长使后人泪满襟”!个中原因,不难明白:人生目标错误,即便坚持到海枯石烂,也必然胜利无望。

练习之三:请以《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论据写一篇议论文。

观点:说也要讲究方法。

要求:运用议论文事实论据剪裁方法对材料进行剪裁。字数800左右。

练习之四:瑞典女足是“业余队”只为荣誉没有奖金

据新华社电:主要由业余选手组成的瑞典队负于德国队,获得第四届女足世界杯亚军。不过,即使瑞典队夺得冠军,她们也不会拿到分文奖金,她们为国家队踢球“只为荣誉”。

瑞典队除了10号永贝里之外,清一色都是业余足球选手。她们有各自不同的谋生职业,足球只是她们共同的爱好。5号本特森是包裹邮递员,她每天下班之后才能参加国家队的训练,6号队长莫斯特罗姆是学历最高的队员,这位金融学硕士是瑞典一家银行的分析师。

近日,本特森告诉记者:“瑞典足协只是把我们组织在一起来比赛,没钱给我们发奖金。我很喜欢踢球,为国家队踢球只为荣誉。”

18号队员弗里达告诉记者,她们全家都喜欢足球,她从4岁开始跟父母学踢球,已经有超过20年的球龄。整个瑞典队只有永贝里靠足球吃饭,她每月可以从足协那里领取大约500美元的津贴。

(1)爱好(兴趣)可以创造奇迹

范例:一只获得世界杯亚军的队伍,球员居然都是业余的,第四届女子世界杯瑞典队勇夺银牌,战果骄人,但其队中除10号永贝里之外,清一色是业余球员,各有职业,如五号本森特是包裹邮递员,6号队长则是一家银行的分析师,她们只能在下班之后参与国家队的训练,但她们共同一点就是“足球是他们的至爱“,是兴趣将她们聚集在绿茵场上,并以业余队的身份勇夺亚军,由此看来,一个人的兴趣可以创造奇迹。

分析:本论点应强调——(1)业余,(2)困难,(3)巨大成功

强调了(1)(2)才说明(3)的巨大意义,才说明兴趣之力量

(2)荣誉

一只夺取了世界杯亚军的队伍,队员们竟然没有分文经济上的收益,勇夺本届女足世界杯亚瑞典女足,除10号永贝里可以从足协每月领取区区500美元,其他队员分文全无,那么她们图个啥?太傻了吧!还是5号球员本森特一语道破天机:为国家队踢球只为荣誉,荣誉高于一切。

练习之五:(根据不同观点来处理下面一则材料)

贝利从小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就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练习,有一天,一个足球教练发现他很有天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后来又对贝利进行专业训练,经过努力,贝利终于成为一代球王。

(1)逆境出人才

一提起贝利无人不知,可有谁知道鼎鼎有名的贝利小时候家境贫寒,竟然买不起他心爱的足球,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来当成足球来进行练习,对球王贝利来说,逆境不但没有消蚀其斗志,反而成为激励他奋斗的动力,看来,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和动力,逆境就是人才成长之摇篮。

(2)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

球王贝利从小家境贫寒,尽管他爱足球,但连心爱的足球都买不起,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来代替,后来,多亏一位教练无意中发现了小球王的天分,送给他足球,指点他,最终对他进行专门培训,终于将他造就成一代球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假如不是有了教练这个伯乐,也许贝利这匹千里马,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相关参考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外貌描写

我们作文时,为了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外貌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和神情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风貌、性格特点,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怎样描写人物...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环境描写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常常有描写环境的段落,如《三味书屋》中描写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飞夺沪定桥》中描写沪定桥地势的险要;《开国大典》一课具体地描写了大安门广场等等。读了描写环境的段落,我们仿佛置身于...

小学生写作指导系列指导:写人作文指导

...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动作描写

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学会...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花草描写

在我们的作文中,有时候要描写一朵花、一根草、一棵树。具体地描写花草树木,可以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抒发感情,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在作文里要把自己喜爱的花草树木如实地描写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对...

小学生写作指导系列指导:心理活动描写之内心独白法

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如内心独白法,景物衬托法,人物行为暗示法等,这里我们重点讲讲内心独白法的运用。内心独白...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外貌描写练习

1.按下面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先观察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再写一篇片段作文。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①先概括总印象,点明中心思想。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人物特点。③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2.仿照下面的...

小学生写作指导系列指导: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

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景物描写

...什么,怎样写,一定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定。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景物描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写景为主的课文,例如《火烧云》、《桂林山水》等,把景物作为主要材料来写,来赞

小学生写作指导系列辅导:心理描写方法

...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花草描写练习

1.阅读下面描写花的片段,想一想,下面描写的是什么花?你是怎么知道这种花的名字的?然后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把它的样子、特点写出来。花名________我最喜欢这种花了。它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绿色的,它绿得像碧...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对话描写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常是叙述多,对话少,因而使所写的内容呆板、枯燥。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在写人叙事的时候,要写好人物间的对话。什么是对话呢?对话,就是作者让所写的人物出来直接讲话。“言为心声”...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景物描写练习

见心斋我们沿着幽静的小路,信步来到“见心斋”。这是群山环抱中的一座花园,步入红漆大门,举目远望,眼前的青山耸入云端。“快去看金鱼!”许多游人兴奋地呼唤着。我跑过去一看,原来园中有一池碧水,清亮亮,明晶...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心理描写

在生活中,每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如果如实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三人行...

小学作文写作系列指导:心理描写练习

1.围绕下面的写作范围,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作范围①高兴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着急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