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Posted

篇首语: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读《战争与和平》有感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读《战争与和平》有感(1)

2、读《战争与和平》有感(2)

3、战争与和平——读《凉州词》有感(3)

4、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4)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战争与和平》,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以儿女情长衬托出法俄战争,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社会领域,非常值得回味,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这部著作。

小说描写的是:俄罗斯的罗斯泰尔伯爵的女儿娜塔沙美若天仙,在一次舞会上和一位年轻的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相爱。可是,不久后法俄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最终负伤身亡。娜塔沙悲痛欲绝,在别人的劝说下无奈改嫁。此时,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俄国有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本书充分地表现出俄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

读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我感触异常深刻:主人公安德烈忠心报国,最终为国捐躯,他的爱国情怀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安德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终身长眠于九泉之下,守护着自己的祖国。娜塔沙天真善良,十分纯洁。彼埃尔善良真诚,凭着继承的遗产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可他并不像其他贵族,坚强与邪恶作斗争„„这本书真是把那时候的俄国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的淋漓尽致。

读完这本书,我衷心祝愿人世间不在发生战争,和谐永在!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组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生动地描写1805年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书中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描写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当我读完这部巨著,我的心情却变得无比沉重,思绪万千。曾几何时,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和平之花已悄然怒放。然而,在人类极度追求精神文明的今天,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有的国家却全然不顾地选择了战争。

2011年3月,战争的火焰又再一次被点燃。利比亚政府和*武装在境内发生多次火力对抗。*武装多次向卡扎菲住所发动袭击,造成许多平民丧身,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由于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在境内的石油因战火而停产,导致利比亚沦为众矢之的。同时,北约为了控制珍贵的石油资源,频繁的派遣直升机轰炸利比亚。炸弹就像马蜂一样倾巢而出,蛰得人们遍体鳞伤。可他们可曾想过利比亚的孩子们。他们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却把孩子们抛在脑后。他们永远也不知道那轰轰的炸弹声响,会给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带来多大的伤害。这创伤也许他们一辈子也不能痊愈! 也许他们一辈子也不能走出战争的阴霾!

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已经荡然无存。清晰地记得,枪林弹雨中的一个小男孩,它双手拖住下巴,痴痴地蹲坐在一个树桩上面,眼睛里早已失去了昔日理想的光芒,流露出无限的恐惧和痛苦。原本应该是快乐无忧的童年,而此时它仿佛只剩下了一架行尸走肉的躯壳,眼里的泪水早已流干。“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而他们的“王师”到底在哪里呢?

战争是一个能吞噬一切的巨大黑洞,唯有世界人民团结一心,以和共处,才能让它永远消失,和平之花才能重新绽放。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世界上的孩子不再受伤害,我们在这里高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战争与和平——读《凉州词》有感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享受的时刻,精美的酒杯,与晶莹透亮的葡萄美酒交相辉映,让人都不舍去饮用。乐师在马上弹起了琵琶曲,那乐曲悠扬而又豪迈,恰似时而急促又时而舒缓的山涧流水,催促着大家开怀畅饮。劳累了一天将士们举杯痛饮,大醉一场。谁知今日同乐的战友,明日会不会战死沙场,与其这样,不如来一场大醉。

这就是古诗《凉州词》中的意境。动荡的边关、凶险的敌军、严酷的环境,将士们无不紧张,终于盼来了一场盛宴。大家借酒消愁,半醉半醒中,不由得念起了自己的故乡。是啊,自古以来,又能有多少人能从边关活着回到家乡呢?许多士兵被迫抛弃妻儿,离开家乡,来到边关浴血奋战,有些甚至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女一面,这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残酷啊!

此刻,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远古社会开始,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次战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散,许多家庭就此支离破碎,还有大量战败国的人民成为奴隶,备受欺压。

战争说到底,是人无限的贪欲造成的后果。日本军队1937年的侵华战争,就是经过军国主义思想熏陶后,许多被“洗脑”的日本青年,杀戮他人,也最终毁灭了自己。

战争,除了痛苦和鲜血,无法带给我们任何美好的事物。只有和平,才能得到平等和尊重,发展和进步。血腥和暴力绝不可能泯灭人们对和平的向往,白鸽必定会飞翔到任何一个角落。愿和平之光永照人间!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介绍一本好书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高一(2)唐晨韵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一样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登峰造极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战争与和平》更完美的作品。虽然缺少了其伟大的气势??托尔斯泰已没有同样的欢乐去创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纯熟的艺术手腕、更丰富的经验,心灵于它已毫无秘密可言,更明显的是,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错在了作品的内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和莱温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主要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婚姻、经济养况、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构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整部作品除了在讲起莱温订婚的几章美丽的文字外,所有讲起的爱情,已远没有《战争与和平》中若干篇幅的年青的诗意了??这些篇幅是足以和一切时代美妙的抒情诗相媲美的。反之,这里的爱情含有一种暴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格。统制这部小说的定命论,不复是如《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种神,也不复是一个命运的支配者,而是恋爱的疯狂。当安娜与弗朗斯基在不知不觉中互相热爱的时候,亦是这爱神使安娜脸上发出一种光辉??“不是欢乐的光辉,而是在黑夜中爆发的火灾的骇人的光辉。”亦是这爱神使这光明磊落、理性很强的少妇,在血管中,流溢着肉欲的力,而且爱情逗留在她的心头,直到把这颗心磨炼到破碎的时候才离开她。接近安娜的人,无不感到这潜伏着的魔鬼般的吸引力与威胁。基季第一个惊恐地发现它。当弗朗斯基去看安娜时,他的欢乐的感觉中也有神秘的恐惧。莱温在安娜面前,失掉了他全部的意志。安娜自已亦知道她已不能自主。当小说情节渐渐演化的时候,无可震慑的情欲,把这高傲人物的道德壁垒,彻底毁掉了。她所有最优越的品德??她的真诚而勇敢的灵魂瓦解了,堕落了,她已没有勇气继续对世俗进行反抗,她的生命除了取悦她的爱人之外更无别的目标,她胆怯地、羞愧地不使自已怀孕且热心养马事业;她受着嫉妒的煎熬;她的举动中声音中眼睛中处处作伪;她堕入那种只要使何种男子都要为之回首一瞥女人群中。她用吗啡麻醉自已,身陷在精神的堕落却又清醒自已的堕落的痛苦矛盾之中,不可自拔,直到不可容忍而迫使她投身于火车轮下??她俯身伏在一张口袋上,把什么东西隐藏在内,这是她往日的生命、痛苦、欺妄和烦恼以及欢乐……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上帝说……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及深刻的笔角描写的一幅画。

但这部小说的更主要的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一八六O年时代的俄国社会??沙龙、军官俱乐部、舞会、戏院、赛马等种种色相之外,在小说中,已屡次以一种讽刺的或剧烈的形式批评当时的俄国社会,这社会是为托尔斯泰在将来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击的。攻击谎言、攻击一切谎言,对于道德的谎言和对于罪恶的谎言同样看待,指斥自由论调,抨击世俗的虚浮的慈悲,沙龙中的宗教和博爱主义,向整个社会宣战,因为它魅惑一切真实的情操,灭杀心灵的活力!在社会的陈腐的风气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面前,矫伪的加列宁也感动了。这没有生气,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爱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宽恕。一霎时,丈夫、妻子、情人、三人都改变了。一切变得质朴正直。但当安娜渐渐回复时,三个人都觉得“在一种内在地支配他们的几乎是圣洁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种力量,粗犷的、极强的、不由他们自主地支配着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复再能享受平和”而他们预先就知道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是无能的,“他们将被迫作恶,为社会所认为必须的。”

莱温在书中的结尾中亦变得升华了,是因为死亦使他感动了之故。他素来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彻底怀疑。”自从他看见他的兄弟死后,他为了自已的愚昧觉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个时期内曾压抑这些悲痛的情绪。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它们重复显现了。他时而祈祷,时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浏览哲学书籍,在狂乱的时光,他甚至害怕自已会自杀。体力的工作使他镇静了,暂时忘却了烦恼。莱温和农人们谈话;其中一个和他谈着那些“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启示,他发现理智与心的敌对性。理智教人为了生存必得要残忍地奋斗;爱护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么也没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启示给我的。”

从此,平静重新归来,对于莱温,心是唯一的指引者??这个名辞把他重新领到上帝面前……什么上帝?他不想知道。这个时候的莱温如将来长久时期的托尔斯泰一般,在教会面前是很谦虚的,对于教义亦毫无反抗之心。

“既使在天空的幻象与星球的外表的运动中,也有一项真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你细细品味,终会感叹那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你单纯的将其看作一部所谓批评资本主义的作品,无论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还是托尔斯泰无疑是一种亵渎。

相关参考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战争与和平》,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以儿女情长衬托出法俄战争,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社会领域,非常值得回味,我怀着崇敬...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着,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作文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

读《未来战争》有感

读《未来战争》有感利用科学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是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人类改造社会不可缺少的手段。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动力,未来也必将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在未来的战争我们也不知...

读《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有感

他,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天才;他,是天才方程式的创造者;他,是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更是一位和平的爱好者,战争的憎恨者。他就是爱因斯坦。读了《爱因斯坦》这本书,我深深被爱因斯坦那种热爱和平的精神...

读《星期三战争》有感

寒假的日子里,我读完了《战马》,感觉到战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可怕的字眼,但是《星期三的战争》中的“战争”则完全不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讲述了一个率直、勇敢的男孩霍林和一位严肃、宽容的老师...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1200字

泪水浸湿的睫毛在惶急中微微颤抖着紧抓着裙摆的纤手渗出细密的汗珠,单纯羞涩的娜塔莎在舞会上遇见了如救世主般降落在她身边的男人安德莱公爵。舞会上,穿着华贵的贵族夫人和小姐们在身份尊贵的男人身边如鱼得水,情...

要和平不要战争——读《鱼家傲》有感

今天,我读了范仲淹的《鱼家傲》,我的心被一股巨大的力量震撼着,感到十分悲痛:宋代,战火纷飞,战士们在荒漠打仗,边喝酒解闷,边遥念家乡,可是敌人没有退兵,不能回去。夜晚,不能入睡,将军因战事劳苦白发满头...

读《女兵安妮》有感

在2021年建党百年期间,我读了赖尔写的《女兵安妮》。这部庆祝建党的书不仅让我感触颇深,还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那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领导的游击小队屡战屡胜,给革命胜利增添了极大的辉煌。在这中,不仅仅是中...

读《星期三战争》有感700字作文

寒假的日子里,我读完了《战马》,感觉到战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可怕的字眼,但是《星期三的战争》中的“战争”则完全不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讲述了一个率直、勇敢的男孩霍林和一位严肃、宽容的老师...

守卫和平远离战争——读《希腊神话全集》有感

今年寒假,我一有空就捧起爸爸、妈妈给我买的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希腊神话全集》这套书,当我看完特落伊战争这个故事后,心情一直不能平静。这是一个悲惨的战争故事。希腊国王墨涅拉俄斯有一个美如天仙的妻子海伦...

读《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有感

玛丽·雷蒙,美国作家,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他的作品——《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地牺牲了,他的儿子雷棣化悲痛为...

读《甲午战争》有感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9月17日,,海战爆发了。北洋舰队在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较量。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最为突出。这时丁汝昌所乘的“定远”号不幸中弹,帅旗被击落,丁...

读《芦花荡》有感

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

读《二战》有感

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对我有记忆犹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战起因,终究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救”行为。为了自己“发展”下去,他们不惜一切地发动战争。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