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高考同题作文:辨而知之
Posted
篇首语: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本文为你选取作文2013年安徽高考同题作文:辨而知之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2013年安徽高考同题作文:辨而知之
知识得自于学习,至于学习的途径,《中庸》有“学问思辨行”的说法。虽然韩愈就说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但从师只是解惑而已。如果从书本上掌握知识是“学”,那么解惑也只是通过“问”而解决“学”中遇到的不明之处。从“学”和“问”中得到的知识,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问题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的知识?这些从别人那里学来了的东西,自己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能提出问题,说明已经经过了思考,接下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辨别,不然,似是而非的伪知识就会乘虚而入。而要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一门学问,更需要到实践中去验证,这就是“行”。
“学问思辨行”的五者中,最重要的是“辨”。选择学什么,需要辨别哪些知识是自己真正需要着重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可以忽略的?“问”、“思”、“行”也一样,你得辨别对方的解惑是否正确?是不是在玩“学术之美,在于令人一头雾水”?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是不是正确?实践的方法是否符合具体的客观条件?
孔子说过“学而知之”。他的原话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与韩愈的“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同。比辨别两者,自然是肯定韩愈的说法。首先是因为世上没有生而知之者,其次是学习都是有目的,人们有需要才去学习,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困而学之,故“次之”、“又次之”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孔子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出下面一句话,“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但“辨”还仍然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辨别一个事物,必须通过不同的角度,辨别一种理论是否正确,不能仅仅看到说得头头是道,或者大多数人都这么说,就简单地认定它正确了。特别是提出一种理论,有的时候恰恰是利用了语言掩盖某种思想的功能;认识的局限,也会使今天的真理,变成明天的谬误。所以还得把各种不同学说拿来作比较,通过不断深入的思辨,才能得到自己比较正确的把握,并逐渐接近于真理。
黑格尔说:“我们只有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够理解人类的知识能力,才能够知道我们能否认识真理,怎样认识真理,以及认识真理的途径。”这个过程,也就是思辨的过程。
相关参考
五、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___而知之——黑龙江省绥化一中廖有利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看安徽卫视公共频道直播语文高考结束时的画面,一些走出考场的考生表情凝重,刻意躲避镜头,而一位特殊的考生——“玻璃”女孩,却在爸爸的怀抱中,一脸阳光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女孩说,她根据材料的理解,着眼于萧...
上承经典下接地气——点评201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怎么写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
201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点评:上承经典下接地气上承经典下接地气——201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点评作文题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
...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专家点评】今年天津高考语文
2013天津高考优秀作文:行而知之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行”。我们回首沧桑的...
...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专家点评】今年天津高考语文
如果要将生活中试图活得明白的人分类,大抵可分两类:一类是善于总结历史,从已然发生的生活经验中获得规律性的真知灼见;自然科学家自不待说,历史学家和传记文学作家是最善于做这种事情的;有些人无论做文做理,其...
2013天津高考优秀作文:思而知之何为思?《菜根谭》有言:“静思之下,俾有悟;沉寂之中,方得真性情。”由此可见,思并非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浅表的想法,从头脑中一闪即逝的只能是想,唯有深沉的挖掘才称得上“思”。...
2013天津高考优秀作文:静而知之以心灵的宁静感悟生活。——题记静是什么?你也许很茫然。“忙”是什么?你一定很了然。马路上的风驰电掣,人行路上的行色匆匆,人们脸上无不写着一个字——“忙”。“忙”是当下人们...
人生梦想的旅途需要不断地追求,向上高飞,方能达到巅峰,看到与众不同的精彩。然而,若是一味地前行而忘了停顿,则也可能会陷入盲目行走而不知初衷的境地。在标点符号中,顿号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它表示一种并列,更...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
2013年高考作文题串串烧有位考生《捡到手机之后》,他想知道《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于是找到爱迪生,问“《为什么会这样?》”,爱迪生说,“你杞人《忧天》了,我就知道你们《学生有三怕》,作文怕《咬文嚼字》,...
2010高考安徽卷作文题:根据哲理诗作文“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让人佩服的。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