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的特点及训练策略
Posted
篇首语: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想想可能是自己太闲了。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高考话题作文的特点及训练策略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高考话题作文的特点及训练策略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1998年高考突破一般材料作文的窠臼后,它在1999年高考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中端倪渐显,在2000年高考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中逐渐张扬,2001年高考卷(以“诚信”为话题)趋于完善和成熟,2002、2003年仍一直沿用这一作文形式。因此对话题作文的研究将是近年来高考备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一、话题作文的特点从近年高考作文题目看,话题作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引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要求、注意事项等。导引材料或叙述一段故事,或揭示一种现象,或提供一件事实,或阐明一个事理„„其作用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话题)的思考基础,是激发联想展现考生写作才华的由头;与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不同,它不是立意写作的基础,在行文中可用可不用。启发提示语较为简短,或解说,或补充,或引申,或提问(1999年“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2000年“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2001年“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它帮助考生跳出材料,激活思维。话题是由导引材料引出或提炼出来并被限定下来的作文的中心,话题有时包容在导引材料之内,是导引材料整体或部分意义,有时是导引材料拓展了的意义,话题是考生立意写作的基础。注意事项中“你可以„„也可以„„”“自选自定自拟”是进一步启发你所享受的“权力”,而“必须”“不少于”则是强调你应尽的“义务”。话题作文较之以前的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一般材料作文)有如下特点:1、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的内容指向,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2、创新的导向性。话题作文是语文考试命题认识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的思维,激励并培育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思维的发散性。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都是封闭性的,而话题作文则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发散,话题是触发点,是引爆点,引发考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分聚等多方向思考。4、文体的多样性。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往往只限一种文体,不准这不准那。话题作文的文体则丰富多彩。从阅卷来看,多达十几种,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在诗歌中有写自由诗的,甚至还有写格律诗的。5、行文的自主性。材料作文(命意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话题作文则不拘一格。立意自定,考生可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的文体;标题自拟,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二、考生典型失误分析话题作文以其自由开放的特点备受师生的喜爱,话题作文与方兴未艾的新概念作文相呼应,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春风,给作文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自由空间。但大多数考生不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没有领会话题作文的要求,没能把握话题作文的写法,有的写起作文信马由缰,任意为文;有的则面对“开放”和“多样”无所适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和问题。1、忽略了审题或审题不准。近年高考命题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降低了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一马平川,可以任意驰骋。1998年要求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有5%以上的考生完全不看题目要求,不谈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而写成了论证坚韧要战胜脆弱的思想评论;1999年提供的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许多考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准确,有的考生用几乎整篇的篇幅论述移植的可能性,有的大写移植的过程,有的把“记忆移植”理解成品质精神能力,把大脑的移植理解成“回忆”“克隆”“时间倒流”;2001年的“诚信”话题,有的考生无视话题的存在,有的把话题片面理解为“忠诚”“信任”,有的误解为“愚忠”“信奉”等。审题不准自然切题不紧,其他方面再好,基础等级也达不到一类卷,影响自己的作文分数,其他方面也不好,就被打入四五层“地狱”。2、拟题不当。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作文的内容,展示自己的才华,为了更好地吸引和“打动”阅卷人,考生可以也应该拟一个生动贴切的标题。但考生的拟题能力差,1999年有近半数的考生以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为文章标题;2001年有近20%的考生以话题作为标题,以话题作为文章标题不是不可,但这反映出大多数考生不善选择独特的角度去审视和表现“话题”。3、联想想象的翅膀展不开。从近年的阅卷看,只有少数考生想象丰富出人意料,而大多数考生的想象能力不尽如人意。有的考生联想狭窄,多数考生所联想的都是“老区”里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几位科学家、英雄模范;有的考生想象过于拘泥现实,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学生便不用记公式背公式了(多么小家子气);有的考生只会简单化地类比和程式化地推测,缺乏创造性。4、作文立意的能力欠缺。“文以意为主”是作文必须遵守的原则,因为判定一篇文章的优劣首先要看“意”的高下。有的考生忽略了审题,忽略了对话题的推敲,理解片面甚至有误,其立意则难“符合”“切合”题意,更难“深刻透彻”了;有的考生认识能力不足,思想缺乏深度,违背生活的逻辑瞎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也缺乏思想的光照;有的考生思维直来直去,不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审视话题,选材钻入禁区盲区和老区;有的考生缺乏真正的“思想”,引用套用移用别人的观点;在论证过程中,只会罗列事例,不善议论;有的考生议论起来散漫无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都反映出考生在话题作文上立意能力和论证能力较差,有待提高。5、内容空洞无物或低幼化。“腹有诗书文自华”。有的考生“思想贫血”“文化贫血”,素材贫乏,写起文章没有切实的内容。写记叙文不会描写,像个瘪三;写议论文是车轱辘话颠来倒去。有的考生所写内容低幼化,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则是题目的多种解法,写“诚信”则是约会等人、借书还书之类,不见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此外,文体的开放也带来了“抄袭”现象的出现。三、话题作文的训练策略1、转变写作观念,加强思想砥砺和素材储备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带有更多的创造性,关键是对话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反映力、流畅的表达力。这就需要“深挖洞”“广积粮”。“深挖洞”即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砥砺自己的思维品质。思想的获得需要用生命去体验,需要用阅读去滋养。“广积粮”即广泛地储备写作素材,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考察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除了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表达,就是有丰富的材料,阅卷的感觉真像品海味大餐、满汉全席。为此,在书山题海中蹒跚的高三学生要多搞活动。如时事短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搞“无理辩三分(钟)”的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开办读书(文)长廊,让学生饱读诗书。高三复习要多给学生提供些思考的话题,如交友、奉献、宽容、机遇、磨难、风度、青春、自由、财富、竞争等,或师生共同搜寻话题,引导学生去捕捉触摸扫瞄探究,以提高认识,积累感受。2、加强话题作文的针对性训练和指导①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代,开启作文的源头活水。现在仍有一些学生进入高三之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辅书”。其实,国事家事窗外事已经事事入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资源、网络„„都应纳入自己的视野,应该真实、真切、真挚地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纵横捭阖,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一花独秀,出类拔萃。况且,近年的高考鼓励创新,创新从何而来?创新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来,从对生活的认真思考来。对此,章熊先生早就指出“作文的创新来源于观察分析能力和求新意识”。在书山题海中蹒跚的高三学生,仍需多一分激情,关注时代,多一分理智,感悟生活。②加强拟题方法的指导。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文不对题,眼睛无神,总是缺憾。为此在阅读复习中宜集中展示1—6册课文标题,让学生从直观的展示中吸纳营养;作文训练中集中罗列作文选尤其是高考佳作的好标题,让学生自己领悟模仿;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各种文体的拟题方法,如:公式式、联想式、论点式、论题式、论辩式、关系式、比喻式、借代式、引用式、拟人式、仿用式、回环式、呼告式、故事式、应用文式、对联式等。③强化多角度立意。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作文立意的四字诀为: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为此,要启动开放思维: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想,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话题作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果(会怎么样)、法(怎样才能)的揣摩;对于话题进行情理的联想。尽可能把应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④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家的这句名言,对于作文更为适用。想象力丰富的考生面对话题“一而能多”,写起文章放得开,内容充实富于文采;想象力贫乏的考生,面对话题“一”就是一,写起文章文思枯竭、平淡无奇。因此高三备考要加强学生联想想象力的开掘。例如围绕话题“路”想到“一条充满舐犊之情的夜归路”“爱心滋润我的求学路”“充满温馨的家乡小路”“羞愧与希望交织的复读之路”“榜上无名的脚下之路”,由“迷路”阐发“人生需要指引”的道理,由“人生岔路”想到“人生岔路关键的仅有几步”,由“路的变化”展示“时代的发展”,由“再就业之路”表达“放下架子调整心态,再就业并不难”的道理,由“掌声响起来的成功”发表“汗水铺就”的感慨,由“平路泥泞路坎坷路”阐发“平路脚印浅,泥泞路脚印深”的人生感悟,由“一段上坡路”寄寓“走出人生的困境”,由“跌过脚的一段路”比喻“走出人生挫折”,想到高速公路作高速的畅想„„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事物作相同、相近、相关、类比、对比、因果等联想;围绕话题作思前想后的追想,作虚拟性的设想,作前因后果的推想,如由鲜花推想到种子推想到果实,作一厢情愿的幻想等。
3、练平常也要练非常,引导学生向发展等级奋然一跃。俗话说“练平常不非常”。高三写作备考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向着“发展等级”作奋然一跃。首先要依照2002年《考试说明》逐点进行点拨例析,让学生仿有样子学有目标;采取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专项训练围绕一“点”(发展等级的得分点)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攻其一“点”兼及其余;作文训练宜“梅开二度”的教师浏览式评改,不必面面俱到,着眼于一点提出向“发展等级”发展的方向,让学生作文在一点上尽情发挥、闪烁发亮。①要努力做到思想内容深刻透彻凡事往高处站一站,往深里想一想,带些哲理性和思辩性,行文力避第一思路。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疑,让学生的思维“发岔”,将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由表及里(由外在深入其内在),由浅及深(从细微处发现深刻思想),由近及远(由眼前到久远),由点及面(从一点发散开),由实到虚(由现象到本质),由大到小(由一时到一世,由微观到宏观),由此及彼(由此物认识彼物)。将话题向纵深开掘,探索说理的内核。素材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用延宕思维多中选优,优中择深。古人戴师初曾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种避开第一思路的做法可资借鉴。②要追求生动形象有文采生动形象有文采来自文化底蕴,来自知识,来自视野,来自善于联想,来自巧于借鉴,来自精选的材料,来自深刻的思考,来自句式的选择,来自修辞的运用。为此要引导学生多品味精短诗文,把学生置于新奇活泼美妙创新的语言环境之中,在精彩文、精彩段、精彩句的熏染及对其模仿借鉴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夫。如从《散文诗》《杂文报》《散文选刊》《青年博览》等中选精美篇章。对精彩诗文含其英咀其华,久而久之,口有余香,可治“假大空”,亦可增加文情辞采。引导学生将仿例造句练着用、用着练,引入文章写作。1999年一位考生在作文开头写道:“我羡慕李清照的婉约清丽,辛弃疾的豪放雄奇;我崇尚曹雪芹的博大精深,鲁迅的沉郁典雅;我喜欢赵树理的朴素自然,张一弓的淋漓尽致。”起笔几句很精彩很抓人,其实他就是仿用了现成的句子。我们曾听过一节关于“人生关怀”的话题作文课,老师要求学生用练过的仿句写开头,不少作文文采斐然。如:“关怀是飘扬在空中的小夜曲,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关怀是照射在冬日里的暖阳,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生活的温馨。”“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失去控制的船只,摇摇晃晃没有依托;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不知归宿;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漫漫长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同踏一方土,共顶一片天,我们能够感受到关怀的暖意在心底流淌,关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是一种友谊的闪烁;关怀又是春风流动的一丝花讯,炎炎夏日的一片绿荫。”③要有“新”的意识构思往“独”里想一想,力图吃“独食”,想象奇特又合情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要自圆其说;材料要保持一定的“鲜”度,见解也才能别具慧眼,才能给阅卷人以新知,才能让在文山题海中遨游的阅卷人兴奋起来;体式要注意嫁接、衍生、翻转、脱胎,显示“新”意。创新离不开借鉴,古人强调“善偷”,那是立意的学习,体式的借鉴,语句的移用和模仿,是化而用之,“偷”后要“移赃”——有犯有避,推陈出新,显现自己的个性与真情;而不是生吞活剥,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盘西化”则全盘皆输——据悉各省对抄袭之作均重拳出击——判不及格甚至10分以下。不少投机取巧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近年高考作文从命题看可以说开放大了,限制少了,命题越来越好;从学生写作看可以说程式少了,才情多了,佳作越来越多;从社会评价来说,题目好了,佳作多了,评价越来越高。在经历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探索之后,以后的高考将会命制出放收适度又有利于考生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当代中学生理性和灵性的光芒的理想考题。
四、高考话题作文立意方法示例“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供材料写议论文,这
是目前教学与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是写好供料作文的重要
环节。供料作文的立意方法主要有:
(一)词句推用法一则材料,总有一些揭示材料内涵本质的重点词句。如果阅读所供材料时,不分主次,不辨轻重,立意就会失之准确。因此,平时应善于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蕴意,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例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高尔基《花——致M·A·彼什柯夫》:“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解析]这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信中的关键句是“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写作时抓住这一关键句就可以提炼观点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拟题时可用“奉献与索取”“‘给’比“拿’愉快“等。
(二)因果推溯法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阅读具有因果关系的材料,应立足于材料所述以“果”一去溯求、推导事物的“因”,然后择其一因以立论,这样能保证写作不致于南辕北辙、高题万里。
例2:根据下列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一条淡水用尽的船行驶到亚马逊河的入海处,为干渴所苦的船员打旗语要求附近的船救济他们一点淡水。邻船把旗语打过来:淡水就在你们的脚下。起初不信,以为邻船见死不救,故意作弄。等不得已,汲取海水一试。才发现这个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完全可供饮用。[解析]这则材料所述事情的“果”是亚马逊河入海处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可供饮用。据此“果”议“因”,是因为人们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认为海水总是成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尝试才知此处海域的海水的确可供饮用。根据因果的推溯,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这样的观点:“不要为老经验所束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三)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若仅在字面上或画面上斟酌,不一定能抓得准中心。这时,必须透过材料的表象,才能挖掘其内涵,进而对寓意掌表看法,确立论点。
例3:阅读下面寓言,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解析]寓言一般是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物体以生命.并抓住它们的某些特点来比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从中离奇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于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寓意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四)优选劣汰法有些材料思想内涵丰富,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由此得出若干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比较,想一想从哪个角度概括出来的道理最能体现整个材料的精神,富有现实意义。能避免人云亦云、老调重弹,而且也是自己体会、感受最深的。这样的立意才最有时代感,而又深刻新颖。
例4:阅读下面的材料,提炼观点,目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0世纪80年代,法国一批年轻的数学家,组成布尔巴基学派,他们思想活跃,经常在一起展开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毫不相让;有时几个人同时大喊大叫,以致局外人以为是“疯子”集会。就是这批年轻人,写下了洋洋大观的三十几卷(数学原本),对当代数学的许多领域,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解析]以这则材料作为论据,提炼出以下观点:①在真理面前决不让步;②思想活跃,才能创新;③争论出智慧。通过比较,①没有抓住材料的“神”,离材料太远,②是可以的,③是最佳观点。
(五)同异析求法对于组合性材料作文,应该通过对每则材料的同异析来,确立文章的最佳观点。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屏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在互为因果、互为补充或相互对立的比较中概括出一个论点。这样才不致于被似是而非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例5: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上别人碰上麻烦事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解析]这是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作为组合性材料,写作时要作同异祈求。第一则材料赞赏别人的“助人为乐”,第二则材料表现自己的不“助人为乐”。两则材料在为人处事的关系上统一起来,文章可以立论为“欣赏别人,也要看重自己”,因为“你不是旁观者”。
(六)联想引申法如果提供的是一则带有某种象征义或比喻义的材料,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先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的联想思考,进而引申出较多与材料有内在联系的正确而合理的论点来,然后进行比较辨析,根据论点的新颖与否,与所供材料的密切程度,有无针对性,自己驾驭论点的能力,认识的深浅等因素进行筛选,最后确定自己的最佳论点。
例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常言道:“春雨滋润禾苗壮。”春天雨水充足,田野里禾苗长势盎然。但与此同时,杂草也竞相生长,与禾苗争夺水分和养料。
[解析]把握材料中雨、苗、草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领会材料内涵:没有雨,则草苗俱亡,有雨则草苗俱长,不能因为苗草俱长就抱怨春雨。据此联系实际,从自然现象谈及社会现象,以“雨一苗一草”类比“政策一成就一问题”,论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能对“问题”听之任之,这样,文章立论就新颖、深刻。
(七)句意阐释法有时提供的材料是一则或一组名言、警句,它们绝大多数可以直接作为论点。或者提供的材料中某个句子蕴含深刻的哲理,也可以用作写作的论题或论点。对于这一类材料,写作时要把握其真正的内涵,通过精细剖析,然后再概括出一个能够准确揭示这种内涵的论点来。
例7:阅读下面材料,针对现实,写一篇思想评论。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春,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解析]材料的文眼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句。这句话蕴含的语意是十分明白的,转换成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不会干小事的是干不了大事的”,“大事是从小事做起的”。
(八)反面立意法为了使自己论证的中心新鲜独特,卓然不群,有些供料作文的论题可以另辟蹊径,反原材料的中心立意。“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一般写法就是透视这则材料的寓意,根据寓意定出文章的论点:不顾自身的条件生硬地模仿别人要遭人耻笑。又如“滥竿充数”这一则寓言故事,实际上是让你论一论真才实学的重要性。但按反面立意法,前者未尝不可赞扬敢于效颦西施、虚心好学的东施,后者未尝不可提倡向知羞耻、懂荣辱、有自知之明的南郭先生学习。当然,反面立意法具体运用起来,应当谨慎行事,否则,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结果容易适得其反,也许会“越轨”。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你的反面立意有没有现实基础。
五、话题作文训练题1、以下材料能引发你的什么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内容、题材不限,只要合情合理。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情怀,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①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②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③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德国著名化学家本生,由于经常在实验室与酸、碱和高温打交道,他的双手长满了老茧,十分粗糙。他常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的双手,并引以为自豪。有一次,在解释他发明的本生酒精灯的结构和性能时,他把手伸进火焰里,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放手指的这个地方,大概有300度(华氏)。”
要求:从本生的手,你想到了怎样的手?请展开联想,写一篇有叙有议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贫与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一生中不得不面对思考的问题„„
看了这段文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请以“贫与富”为题,或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即将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你们,处在世纪之交的青年人,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请你以“感受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作文取材不加限制。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写现实,写未来都可以。
6、请看下面的材料: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映灵敏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安然逃生。接着那人在锅里放了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泅游。那人偷偷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7、材料一: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材料二: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要求:1、发挥合理想象,以“如果没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记叙的内容要与材料寓意一致。3、不少于800字。
8、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头不顾,径然前行。名士郭泰见而奇之,随尾问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郭泰服其“有决断”,张扬于世,卒显其能。
《孟敏与瓦甑》的故事,可谓千古佳话,其原因何在?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选择某种议论文结构方式,发表议论,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8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10、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写了这样的句子:“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一位大陆评论家说:“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意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的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冬天里我时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撇开母女亲情不说,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相关参考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的提着的心也越来越紧。面对语文考试的半壁河山——作文,我们岂能坐以不理?我们结合高考作文的阅卷和高考作文的一般特点来谈谈如何挽半壁河山于既倒。一、审话题,挖内涵。自从高考作文以...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的提着的心也越来越紧。面对语文考试的半壁河山——作文,我们岂能坐以不理?我们结合高考作文的阅卷和高考作文的一般特点来谈谈如何挽半壁河山于既倒。一、审话题,挖内涵自从高考作文以话...
山东省宁阳第二中学田晓东邮编:271411一、阅卷的特点阅卷老师决定作文分数。这个道理最简单,但越简单的道理往往越容易被忽视。考生平时严格按照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训练,但最终决定作文分数的不是一纸评分标准,而是阅...
...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2001年全国卷的“诚信”、2002年北京卷的“规则”、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2006年天津卷“愿景”是名词性话题;2003年北京卷的“转...
1.先请听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
谈到作文语言,不少高考考生将其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常发“奈何”之叹而生“难为”之感。不少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书籍也用“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来吓唬考生。长此以往,愈来愈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形...
高考作文赢得阅卷老师共鸣的妙方及策略如果说,在高考考场上快节奏是一个境界,那么,如何使文章具有亲切感就是另一种文章境界或文章格调了。富有亲切感的考场作文给评卷老师的感觉是就是温和亲切,像是在倾听一种促...
强化基本功训练,丰富素材储备,理应成为我们作文备考的重点所在。基于此,笔者概括出“一纵”“一横”“一点点”的“三个一”作文备考策略,以供参考。1.“一纵”――文体训练: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
【例文】耻的感悟姚珧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知进,知退,知难,知易,知聚,知散„„在众多文化的积淀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知耻。耻,辱也,过也。而知耻,不仅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
半命题作文是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的一种训练形式。在笔者统计的2011年132道中考作文题目中,半命题作文有43道,约占32.5%,与2009年、2010年所占比例22%、25.9%相比,半命题作文仍在“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
进入四月,离高考越来越近,对2010年作文的猜想也就越来越多。2010年高考作文会考什么形式的,命题、材料还是话题?会考什么题材,世博会、经济危机、民族团结、低碳生活、见义勇为、教育改革、校园安全、道德素养、人...
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特征”方面的具体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特征”方面失分的原因及提升方法。3.掌握“特征”的得分策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特征”方面失分的原因及提...
...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一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题意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
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文面”方面的具体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文面”方面失分的原因及提升方法。3.要求学生按“文面”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文面。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文面”方面失分的原因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