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火车擒住轨》

Posted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徐志摩诗《火车擒住轨》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徐志摩诗《火车擒住轨》(1)

徐志摩诗《火车擒住轨》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

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

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

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

那是干什么的,他们在疑问,大凉夜不歇着,直闹又是哼,

长虫似的一条,呼吸是火焰,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累坠!那些奇异的善良的人,放平了心安睡,把他们不论

俊的村的命全盘交给了它,不论爬的是高山还是低洼,

不问深林里有怪鸟在诅咒,天象的辉煌全对着毁灭走;

只图眼着过得,裂大嘴打呼,明儿车一到,抢了皮包走路!

这态度也不错!愁没有个底;你我在天空,那天也不休息,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

就差你我的寿数比他们强,这玩艺反正是一片湖涂账。*********************************************************************************①对于1931年7月19日,初载同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署名志摩。此诗原名《一片糊涂帐》,是徐志摩最后一篇诗作。

*********************************************************************************诗评:

在徐志摩写完这首《火车擒住轨》后,他人生的旅程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其中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的确一言难尽。在情爱方面,先是与林徽音相恋的风言推波于前,后又因陆小曼一事助澜于后,而徐志摩最终又因无法与陆小曼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爱情,痛苦不已。其中的苦涩只有自己在心里慢慢咀嚼了。在人生理想方面,先是出洋留学养成的民主思想,可后来在国内屡遭碰壁,且浙江农村改革一事流于泡影,其中的失望显然可见。徐志摩一生追求理想,对钱财势利克尽鄙薄,而后来却每为钱所困,时间多半花在“钱”字上,其中难言之隐谁能知解,他自己也说:“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到了枯窘的深处。”于是便发出了“这玩艺反正是一片糊涂帐”的慨叹。《火车擒住轨》便是这慨叹下的“发愤之作”了。

从诗的层次发展来看,可分三部分。首先是描绘火车在黑夜里奔的情形。一开始,“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一个“擒”字把火车拟人化,并暗示其奔跑的毫无顾忌,并且以黑暗为背景,更衬托其阴森咄咄逼人的气势,为下文读者看过山、过水等作好心里的准备,读者可能会问,火车在黑夜里奔,到底要奔到哪儿?是否有尽头?于是紧接着开出了火车经过一系列地方的名单:“山、水、坟、桥、荒野、破庙、池塘、村庄、小站。”这些地方总摆脱不了黑夜的阴森给它们染上的色彩。如“陈死人的坟”、“冰清的小站”,同时又以听觉效果来强化这一阴森的气氛。“听钢骨牛喘似的叫”、“群蛙在黑水里打鼓”等,而“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更以人生经验来比喻世间的阴森邪恶,《旧约·传道书》上说:“阳光下没有新东西”,《新约·马太福音》上说:“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啊。”人世的罪恶总是与黑暗连在一起,在此突出黑暗势力的强大与现实的丑陋,诗中的四小节构成诗歌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从第五节开始,视角从地上转到天上,笔法由纯然客观的描述转到星星作为主体的发问上,这一发问还是以相同的拟人手法来实现:“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两个不同的世界开始形成对比。地上的世界不论火车如何叫吼着往前奔,可始终无人,始终是静悄悄的,阴森森的,可是地下安宁,天上不宁,他们看到了“一死儿往里闯,不顾危险”的情形,诗句于此一方面照应着前面“在黑夜里奔”那种吓人的气势,另一方面也突出星星的疑惑,这一疑惑不仅在于星星所看到的表象世界,更在于车上人们对危险安之若素的精神状态,他们对诅咒和毁灭抱着纯然不在乎的态度:“只图眼着过得,咧大嘴大呼/明儿车一到,抢了皮包走路。”诗中以天上星星的眼光来看待地上的世界并因此发出种种疑问,在这些疑问的背后,隐着它们对地上世界的生存方式的不理解,也隐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并进而体现出对生存的终极问题产生追问的潜在思想。同时,读者也禁不住追问,天上星星的世界又该如何?正是这些疑问诱发着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并产生阅读期待心理,基于此,很自然地过渡到诗歌的第三层次。最后4节也是诗的最后一个层次。诗的叙述视角依然不变,还是采用星星的口吻,只是意思已全然不同。星星从“那些奇异的善良的人”那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引伸出另外一种生活价值观念,这一观念不仅体现了自己许久以来生活的思考出现转折性的变化,而且也体现了长期的智性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已突然澄清。一方面是久已因扰心头的纠结与苦恼豁然解开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则是问题的答案以无答案为结局。这一悖论使得星星能以旁观者的姿态来俯视世间:“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当人们总是赞美星星,总是把星星说成是光明的使者时,它对自己不能支配命运的慨叹便具有了反讽的性质。后面一句极富隐喻性质,为何在同一条线上受罪的确切含义并没有说明,“受罪”的具体含义也没说明,但是其中表达出的对生存的困惑使其具有诗与人生的内在张力,一方面,“受什么罪”“为何受罪”的疑问在读者心头盘绕,对“罪”的理解天上地下是否相同;另一方面,既然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为何又都在同一条线上?这些问题显然拓宽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读者不仅可以从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判断,而且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末尾一节以星星的态度来结束显然意存双关:“这玩艺反正是一片糊涂帐”,是否也带有徐志摩本人某种程度的自我写照呢?

在徐志摩的全部诗作中,以两行为一节的诗并不多,《火车擒住轨》算是较为突出的一篇了。诗中讲求韵脚的变化,全诗押韵的形式起伏变化:abcdeafgahijklge,除了三个重韵以外,其余各为一韵。这首诗和徐志摩一贯主张的“音乐美”,也没多大瓜葛,只是以感官的摄取以及现象的铺叙来加以展开,同时夹杂着调侃乃至反讽的语调,使得他的诗呈现着另一种面目,作为一个抒情性极强的诗人,自己有意识地在诗中夹用口语固然有时代的背景在里头(如白话文运动,徐志摩对此也不遗余力),但至少也说明他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艺术创作空间。“这态度不错,愁没个底”纯然是口语入诗,“这世界反正是一片糊涂帐”一句隐含着多少人生遗憾与不如意。对于习惯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诗的读者来说,读读这首诗将会对全面理解徐志摩的美学主张及创作实践不无裨益。

相关参考

徐志摩

徐志摩人们常说,年少轻狂时便读《志摩的诗》。事实上,徐志摩的诗的确是张扬浮躁,而我个人认为他的散文写得甚至比诗作更好。诗更多的是抒发感情,而这种感情却往往是不成熟的。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却也不乏会...

与诗同行

...、郑关祖、白朴、马致远。我又认识了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桂文亚、雨果、狄金森等。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经总

诗一样的生命

...,深刻如诗,诗喻人生,生命如诗……生命最美的莫过于徐志摩,其生命如同一首华丽的典雅的长诗网,充满美感。他是那个“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才子,他那些充溢情感的新诗赋予他的生命无限韵致。他与陆小曼...

诗一样的生命

...刻如诗。诗喻人生,生命如诗„„生命最为优美的莫过于徐志摩,其生命就如同一首华丽而典雅的长诗,充满美感。他与林徽因结识于那“人间四月天”,于碧绿的康河旁谈论诗歌,在柔软的青荇上对诗,成就一段优美而又克制...

蟋蟀诗

...都不足与我低凹的家庭相比。突然,来了一阵风暴,雨水擒住了飞行者,她的破碎的丝绒衣服上染上了污点儿,她的翅膀被涂满了烂

诗海拾贝的作文范文

...便是现代诗了:“静静地,我走了,正如我静静地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我会的第一首现代诗。再后来,我上小学了,要写作文,众所周知,小时候我的作文是不太好的,母亲就教我:“你应该把要写的景像想象出来,...

诗海拾贝的作文范文550字

...便是现代诗了:“静静地,我走了,正如我静静地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我会的第一首现代诗。再后来,我上小学了,要写作文,众所周知,小时候我的作文是不太好的,母亲就教我:“你应该把要写的景像想象出来,...

再别康桥赏析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校园心情日记三篇

...写的已经是过去的风景了。校园心情日记篇一:最近在看徐志摩的文集,因为只有书里才能真正让我不再寂寞,徐志摩说“要想发现朋友的真,你得有和他单独的机会;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真,你得有和自己单独机会;你要想发现...

灵魂摆渡处

...寻找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多情的徐志摩先生,一生在爱情中寻

诗梦作文600字

...我在空闲时间最爱读的。无论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是泰戈尔的《飞鸟集》,都让我受益匪浅。有天,我到海边去散步,波澜壮阔的海面,涛声依旧,海风掺杂着海腥味扑面而来。远处,几座礁石屹...

烟雨·灯火·梦

...一番别样的心境。江南的景致是一场深情的梦。给人如同徐志摩诗般的浪漫。烟雨迷蒙中,白墙青瓦和那一条流不尽的小河,交织成一幅动

和古诗聊聊天

...都是,有古诗的地方就有希望。我从小就很喜欢吟诗。从徐志摩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感动,到毛泽东“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从吟诗长大,到长大吟诗。《雨巷》...

读《林徽因传》有感

...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美的诗,

一点心得和感想:读《货币战争》引发的思考

...好像某个从来不读或很少读现代诗的人,因为偶尔读到了徐志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