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年高考写作值得借鉴的四大策略

Posted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备考2012年高考写作值得借鉴的四大策略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备考2012年高考写作值得借鉴的四大策略(1)

备考2012年高考写作值得借鉴的四大策略

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加强了对写作中思维力度、对考生思辨性的考查。命题者对思维力度、思辨性考查的期许全部内涵在题干文字的表述里。2011年高考作文的成功写作,一定是从准确“读”题干开始的。少则几十言,多则数百言的题干表述,对写作影响至深。可以说,“读”,是“写”的关键。为了备考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指导考生去“读”题干。

1.读“关系”

例:09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题干标注为笔者所加,下同。)

阅读此题时,首先应该“读”出引题中的四句歌词与“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之间是何关系,仅仅是引出关系吗?引题中四句歌词实际上是界定出“翅膀”的基本内涵与意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中的“翅膀”可以“带我飞”,可以“给我希望”,可以“飞向远方”。张韶涵的原词很长,命题者在其中精心则选了四句,且将原作中的“飞过远方”改作题干上的“飞向远方”。这样精心的修改,显然更契合高中毕业生的内心状况。阅读题干后,明确引题与具体写作要求之间的“关系”,关键词“翅膀”的基本内涵和意义便清楚了。题中的“翅膀”,是一种不断引领我、促动我、帮助我走向前方、获取成功的力量。如果命题删掉引题中的5个句子,不但题目显得突兀,而且“翅膀”的基本内涵就混沌模糊了。

例:08山东卷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短短的5个字,“读”起来却不简单。5个字间包孕着复杂的隐喻关系。“春”是“青”的条件、机遇;“青”是“春”导致的结果、状态。在中国文化中,“春”、“青”都是美好蓬勃的形象,因此,如果这两个关键字被赋予了“恶性”意义,便不妥当。“春”与“草”强调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草”是变化的对象,是文题的主体。“草”变“青”,显性的条件是“春”的降临;而隐形的条件则是“草”要有生命和精神,才能最终实现“自青”;“自青”是不需人为干涉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协调不同的侧重点,该文的一些基本思路举隅如是:

①“春来草自青”,任何自然规律、历史规律都是奔腾向前,不容抗拒的,或许可得一时之逞,但终究会败亡。(侧重在“不可抗拒”上)

②事物有其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多加以人为干涉,条件一旦成熟,“春天”一旦降临,“草儿”自会“泛青”,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侧重在“不要人为干涉”上)

③面对险恶的环境,我们该向“草儿”一般,深深扎根,抓牢土地;这样一旦“春”临,自然就会冲破严寒,青青葱葱,充满生机。(侧重在“草”的努力上)

④“春来”,“草”自然而然便会“青”;“环境”、“机遇”等条件至关重要,人们应该在“春来”上多着力,而不能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草”去“青”;条件不成熟,纵使主观努力,终是枉然。(侧重在“春来”这个条件上)

⑤“春来草自青”是一幅蓬勃、富有生机的春景图,也是一张富含人生启迪意义与生命哲思的隽永画幅,可给人类多方启示。(侧重在图画本身及其对人的启发上)

题干中的文字是精粹实用的,字字千钧,“读”不懂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不懂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准确把握题目的写作要求与写作重点。

2.读“关键句”

例:10全国Ⅲ

①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②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③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首先是三个材料,第一则材料可概括为:环境造人;第二则材料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第三则材料讲的是:激励机制。接下来是针对三则材料的一段综述:“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句话是写作的“核心”,它提示考生可就以上三个材料写,亦可超越以上三个材料,另起炉灶;但要探讨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脱离此含义。读懂了此关键句,写作就进退自如了。

例:09江西卷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生面对此题,会产生两大迷惑。其一,依据新材料作文的基本写法,题干可提取出三个角度:佳士得、蔡铭超、舆论。三个角度可以随意自选吗,还是只能就其中之一发表看法?其二,是就材料本身展开评价,还是可以由材料“引开去”?就材料引开去,可以谈“规则”,谈“诚信”,谈做事的方法等。这两大迷惑的解决必须靠读“关键句”。文内的关键句是:“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这句关键语,让角度唯一化,只能就蔡铭超的角度谈;这句关键语,告诉考生不能就材料引发开去,应该对蔡铭超行为本身进行评价,不能只是将蔡铭超作为文内一个论据处理。文内可以出现其它材料,但这些材料一定是为了进一步帮助说明蔡铭超行为的合理性或荒谬性的。从题干结构上看,此题第一段介绍矛盾双方情况,二段重在舆论评价,第三段实则已是写作要求。但因第四段标有明确的“要求”二字,所以第三段这一最重要的写作要求反而易被考生忽略。读不出关键句,此题必败。

许多作文题,都有关键句。关键句是文题进行开放与限定最主要的依据。

3.读“主线”

例:09全国卷Ⅱ

①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②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③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整个题干四段话:前三段是材料,文字量超过了300字,类似一篇小型阅读题;最后一段是具体写作要求。命题者要求考生“找准角度”,可表面上看,三则故事里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各不相干,“角度”何在?此类题型寻找“角度”的方法又与一般类型的新材料作文(09年全国Ⅰ卷)有所不同。“角度”找不准,自然无法“明确立意”。表面看似无关的几则材料,实则必有一条主线贯穿其间。这条主线就是这几则材料放置一处的合理内在逻辑。找到“主线”,“角度”自然就有了。贯穿这三则材料的那条“主线”是:遇到困难,陷入困境——善抓机遇,勤于思考——敢于创造,终获成功。每则故事都是按照这样的“主线”发展的。读出“主线”后,如从“他们都善于从生活的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角度去立意,可以有:①只要勤于思考,坏事便可转变为好事;②逆境中当求思求变;③思考与坚持是走出困境最有效的方法;④危机有时就是机遇;⑤谈“急”中生“智”„„

“角度”不在具体哪一则材料内,读出“主线”,找到“逻辑”,然后立意,此种类型的作文题会在2012年以及今后的高考题目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发挥,备考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4.读“差异”

例:10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②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重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③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辽宁卷是以“托尼”为叙述核心,讲了他分处于三个不同年龄的三件事。三则材料包蕴着许多“同”,“同”中又有许多“异”。三个材料中都涉及到了“舍”:第一则是完全不知“舍”,第二则是吃一堑长一智式的“舍”,第三则是主动的有意识地智慧式的“舍”。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得”:第一则托尼糖果未得,却得到了痛苦;第二则托尼得到了一小筐水果,与此同时得到了快乐;第三则托尼轻松地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得到了成功。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知足”:第一则中托尼“不知足”;第二则托尼在无奈的情况下,知道了“知足”;第三则中托尼不贪大求多,主动选择了“知足”。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年龄、阅历、经验等问题:第一则托尼3岁,既无阅历,也

无经验,他彻底“失败”了;第二则托尼20岁,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经验,他在遭受挫折后,调整策略与方法,终有所得;第三则托尼已是58岁的老人,他阅历丰富,经验老道,在其他职工一无所得,徒劳无功的情况下,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三则材料还都涉及到了“选择与变通”的问题:第一则托尼选择全部,不知变通,彻底失败;第二则托尼选择小筐水果,懂得了变通,获得了小利;第三则托尼选择了1万元,放弃了9万元,主动灵活地对老板的要求加以变通,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

在材料的“同”中,我们读出了“差异”,这样,开拓了思路,也便“读”出了材料丰富的辩证的立意点:谈“舍”,谈“得”,谈“舍与得”,谈“知足”,谈“控制人生的欲望”,谈“成长与经验”,谈“选择与变通”等等。

2012年高考作文备考一定不要忽视了对题干的“读”。在写作过程中,建议考生给出专门的时间,用心地“读”一下。“读”通,才可“写”明;“读”通,才可“写”好。“读”,是“写”的关键。

相关参考

备考2012高考作文:论说文高考解题思维策略例析

normal>高考论说文阅读试题考查的目标指向是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准确理解文本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思维方法的前提是在阅读文本的实践中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下面结合试题介绍几种解题...

备考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

--以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为例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杨亚志跟随着高考三十年的风风雨雨,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旧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四个不平凡的阶段。其中的\'新材料作文\',已成为现在高考作文命...

友情提示:备考2015年作文三种值得借鉴的高考考场作文模式

友情提示:备考2015年作文三种值得借鉴的高考考场作文模式作文模式一:排比抒情式1、概念:它是利用标志性的语句,呈全文的段落排比,并以此连缀平行性或递进性材料,建筑一唱三叹的文章结构模式。2、适合文体及内容:...

备考2012:培养技巧战胜高考作文

在高考场上写出一篇好作文固然需要长期的积淀,但在考前学习一些技巧,也是这场竞争中的有效策略。一、搜集写作素材。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素材本,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素材。但学校教师提供的素...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可借鉴精彩考场作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老鹰雄猛、健...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议论文的十一个“艺术”结尾

高考写作议论文的十一个“艺术”结尾不好的文章总是一样的,乏味呆板,缺少变化。好的文章却各有各的不同。单是议论文的结尾,就可以形式多样,“豹尾”生姿。介绍议论文结尾“十一式”,以供同学们揣摩借鉴。第一式...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

normalalign=left>四月:normalalign=left>素材十五:生命与头发normal>2012年4月13日晚19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父母、亲友...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

normalalign=left>素材二十八:上交“不听话押金normalalign=left>江西吉安市一小学要求学生上交“不听话押金”,如果小孩在校违纪,押金将会被逐一扣罚,直至扣完为止。normalalign=left>写作应用:normalalign=left>1、尊重与羞辱normalalign=...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

2012年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一)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元月:素材一:差生给优生送礼近日,云南昆明某中学遭遇家长投诉,称班级里月评成绩倒数后三名的学生要送礼给前三名的学生。学校副校长表示,学生是自愿地买一些...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

normalalign=left>元月:normalalign=left>素材一:差生给优生送礼normalalign=left>近日,云南昆明某中学遭遇家长投诉,称班级里月评成绩倒数后三名的学生要送礼给前三名的学生。学校副校长表示,学生是自愿地买一些东西送给成绩好的...

备考2012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点拨

?“话题”,是谈话的核心议题,是描述或议论所涉及的范围或“由头”。“话题作文”便是就着这个“由头”说事论理、抒情言志。有人打比方说,话题作文就好比是电视里栏目主持人,跟嘉宾和观众一道聊天,或评述人物春...

备考2012中考作文决胜策略七:应用写作

知识要点:1、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2、应用文的写作,要做到格式正确,语言准确。考试说明:应用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物时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

素材一:教育造假日前,浙江省永康市向社会公示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的自查结果,成为舆论焦点。记者发现,其中教育系统是“重灾区”,学校在人员编制上虚报虚领工资是造成“吃空饷”的主要原因。写作应用...

2012年中考半命题作文备考策略

...目的亮丽“风景”。写好半命题作文,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备考策略:一、了解题型,把握特点。半命题作文具有开放性与限制性两个特点。所谓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未命定的半题上,考生可在已命半题提示的范围内,根据各人的...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高考写作中举例六大忌

高考作文写作中举例六大忌一、忌知识错误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我们知道文章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凭借张冠李戴、添枝加叶的论据,道听途说或“想当然”的材料是难以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