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5

Posted

篇首语: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5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5(1)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5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思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脑,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纷争,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茗,便可谈笑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观赏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暑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关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自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赏】

1.借得名作,书写体验。

这篇散文以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及其近体诗代表作《山居秋暝》为题材,实际上是借此书写作者自我的人生体验与感慨,表达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作家对“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的蔑视与鄙弃,抒发了“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自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的心声。作者凭着自己的“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悟透了王维,悟透了《山居秋暝》,更悟透了人生的大道与真谛,于是才有了这篇假古喻今启迪人生的美文。

2.展示过程,循序深入。

读诗文而有所感,可是这篇散文不是那种读后感的样式,也不是那种呈现阅读最终结果的样式,它以对阅读客体(亦即写作题材)——王维及其《山居秋暝》的循序渐进的认识与理解为线索,直观地展示了一个阅读体验认识的完整的过程。先写自己“年龄还小”时读《山居秋暝》想像不出诗中的意境,尽管按照母亲的要求把诗句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仍然十分“朦胧”“模糊”;次写“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后常以诗中名句炫示于人前,博得赞许;又写后来走向乡村山野,寻找《山居秋暝》的意境,了却诗歌中那份执着情结,自认为已经读懂了王维,悟透了《山居秋暝》;最后详写“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才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有了深刻的理解,才真正体验到“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真正领悟到王维其诗的好“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这样利用材料,就逐层深入地发掘出了材料的内涵,而且能够引动读者入情入境,产生共鸣。

【仿】

难题

——感悟美人鱼

方洁

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你还好吗?你快乐吗?他们都说你变成了气泡,从此无忧无虑,整天追逐粉红云彩。可我知道不是的,当大海翻涌的时候,气泡化成眼泪融入碧波。海风呜咽是你在唱:请再给我点时间,让我学会说再见。

[!--empirenews.page--]——题记

第一次看《海的女儿》的时候,我很羡慕小人鱼可以在那样蔚蓝又广阔的大海里游来游去,可以住在“墙上长着鲜花的大厅,琥珀镶着的窗子”的海底宫殿,听奶奶讲几百年也讲不完的古老又新奇的故事。我完全忽略了她后来的蜕变,沉浸在像个天堂的地方,似乎它承载了我童年所有的梦想,甚至乎,我希望变成小人鱼去过那种当时在我看来很美满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飞快的穿梭,在我告别无忧岁月的时候,已经懂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巫婆和她的药水,我不可能用“两条笨重的支柱”去换取漂亮的尾巴和声音,儿时泡沫般晶莹的“理想”至此破灭。然而,小人鱼的故事在我的思维理念中却有了发展。

原来,她抛弃了所有华丽的包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洁白的大理石像所代表的美丽王子。后来,王子有了一位同样美丽的新娘,不是小人鱼。

一切进行的很合逻辑,可我总觉得有些错。小人鱼既然可以为了王子忍受双面利刃割进身体的刻骨疼痛,王子就应该从发现小人鱼的那刻起毫不犹豫地爱上她,他不能因为她有苦难言、有情难诉,便让她成为一个等爱的女子,一个美丽的多余者,一个委屈无辜的小东西。

满脸幸福的人们在船上举行盛大婚礼,我陪着小人鱼一起流泪。我诅咒王子,我恨这个冷漠、绝情的男人,他打破了我心中所有关于天长地久的爱情童话。我搞不懂,小人鱼为什么不选择杀死他来重新获得生命?我当然还不知道,爱情没有对和错,只有有还是没有。

“不要在不适当的时间、地点找一个不适当的人来完成一场不适当的爱情游戏。”

我曾在日记本上记下这段话,却又是在同一年,漫长而略显无聊的夏日里给了自己莫大的讽刺。那个时候,阳光似乎一直被乌云遮着,空气里弥漫着忧郁,大概也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雨,爱上了感伤,重拾《海的女儿》,有了一种久违的温存和感动。

只在乎曾经拥有,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既然只在乎曾经拥有,那有何须天长地久?爱情永远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选择小人鱼来承受这样一个微微懂爱却无法承担爱的年龄,我们拿什么来作为代价?永恒的承诺不是玩笑,尽管它可能虚无缥缈。

于是,在四

季转过一个轮回之后,风慢慢地把云吹开,太阳将潮湿的气息一点一点地烘干;于是,安徒生晦涩而冗长的语言,字里行间漫溢的就不仅仅关于爱情,看上去更像是人们对迷离单调的生活状态和乏味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小人鱼结束了“身体在人世走动,灵魂在半空中浮游”的生活,她用最忠贞的方式鉴证了爱情的古老誓言,她带着人们对终极美丽的向往,怀着飞蛾扑火般的快乐幸福,骑上玫瑰色的云,升上天国。

一种生命形态的消亡,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开始。

【评】

小作者借助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追忆自己的一段人生体验——在一个“漫长而略显无聊的夏日里”萌生了朦胧的爱情,又在小人鱼的故事里得到启示,获得“一种生命形态的消亡,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开始”的感悟。作者对《海的女儿》这篇美丽童话的认识与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文章以“第一次”、“告别无忧的岁月的时候”、(我曾在日记本上记下这段话的)“同一年”、“四季转过一个轮回之后”等词语层次清晰地写出了自己认识与理解的全过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更趋理性,更有深度。以名作为题材,书写自我体验,循序深入地展示体验的过程,凸现体验的深度,本文正得了贾平凹先生《明月清泉自在怀》这篇美文运用材料的妙法。

相关参考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7

读沧海刘再复一我又来到海滨了,亲吻着蔚蓝色的海。这是北方的海岸,烟台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我带着千里奔波的...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11

拾海李佩芝在海南,朋友对我说,一定要买盆海石花回去。任何东西都可舍弃,海石花绝对应该买的。于是,集市上走,商店里看,我大为动心。洁白,玲珑。呈各种风姿的植物状。是无法说出感觉的艺术。真不能相信它从大海...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4

 方冠晴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腾得快疯掉了。我家住在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个严重的哮喘病...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6

赵欣国庆节学校放假7天,热恋中的女友忽然提出,要和我一起回一趟老家,见一见我的父母,我顿时变得惶恐不安。从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告诉女友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看到头一次出远门的她是那样的意...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12

爱,在痛的边缘李燕茜妈妈结婚那天,沉醉在幸福之中接受着客人的道贺。我突然间有种幻觉:妈妈很幸福,那我也很幸福。然而这种幻觉很快就消失了。当新爸爸抱着他不满周岁的儿子和妈妈偎依在一起照相时,闪光灯不停地...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9

代沟与传统章宇我和你相差二十几岁,但好像弹指一挥间。我吃的是高粱米、棒子面、地瓜干;你吃的是麦当劳、营养套餐。我玩泥巴,捉蛐蛐,用小刀刻木头枪;你玩变形金刚,养芭比娃娃,滑旱冰。我爬树,上房,跳墙,游...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2

张敬波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它在那里。50年前,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在珠峰之巅8848.13米处激情相拥,宣告了喜马拉雅山登山运动“黄金时代”的来临,而他们的前辈登山家马洛里却只能和这句著名...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10

谢吾师舒乙一生中教过我的老师上百位,但有一位,他并不会说话,他是长在树上的小树叶,却使我难忘,我尊他为我的老师。他曾伴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给我安慰,给我勇气。直到今天,一闭眼,他便回到我的眼前,真真的...

备考2012高考作文冲刺复习: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一、命题形式1.单纯的命题作文(词、短语、句子)2.诠释关键词的义项+命题3.材料(提示词或引导语)+命题二、审题方法1.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法)2.明确重心法(审题眼)3.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主题猜想及模拟材料审题训练指导

...资料,对2012年高考作文主题进行猜想,试图给考生指点备考的方向和范围;二、对应主题,提供一些材料,引导考生审题立意。猜想主题之一:健康成长一、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发展渐趋成熟的阶段,高考作文往往通过文...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如何扣题”专家专题指导

1、巧用作文题,确保“双扣题”何谓双扣题?看看武汉市作文的命题风格,就不难知道,武汉市作文命题的主流题型始终是:“材料+命题”、“材料+话题”、“材料+提示语”。可见,武汉市作文命题永远都是双响炮,材料对...

备考2012年高考比喻性话题作文审题指导及例文分析

审题就是对题目的含义、范围和要求的审订。由于高中学生作文存在主题先行特点的特殊性,故而审题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审题的关键任务就是立意。即解决文章该写什么的问题;再加上由于高考作文受时间的限制,故审题必须...

备考2012年高考关系型作文题型写作指导及点评

一、认识关系型作文(一)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现形式。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文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

专家推荐: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

2012年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一月:素材一:维吾尔族烤羊肉串男子资助上百名贫困学生1月13日,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台。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

备考2012年高考作文技巧指导——举例六忌

一、忌知识错误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我们知道文章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凭借张冠李戴、添枝加叶的论据,道听途说或“想当然”的材料是难以服人的。此类错误一旦出现,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