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底线在哪里?

Posted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高考作文命题底线在哪里?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高考作文命题底线在哪里?(1)

2、高考作文高分秘笈:命题趋势及预测(2)

3、2006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3)

4、2006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肩膀(1)(4)

高考作文命题底线在哪里?

每年高考最引入瞩目的莫过于作文题。有人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一年高考如何?作文命题可以一言以蔽之。所以有命题专家称:“人们对其他科目的关注度加起来,恐怕还不如对一个作文的关注度高”。刚刚过去的6月7日11点,高考生固然在考场内受煎熬,考场外的家长、教师、媒体、其他关注高考的人守在电脑旁,等待第一时间一睹为快——为了那个高考作文题。11点30分许,题目终于曝光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照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叫好的、摇头的、啧啧称赞的、愤愤啐板砖的,不一而足。不能被猜题押宝者中标是高考命题的底线那么,高考作文题有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或者说有没有命题的底线呢?我以为至少有两点不容忽视。从考试功能看,为语文教学计,与社会应对言。任何考试,首在公平,高考尤甚。为此,高考题目不能被某个教师、某个学校或者某个机构猜中。倘若有某一“牛人”,事先猜题押宝,有幸中标。假如这位是一教师,学生固然对他感激不尽,荣光得很,可喜可贺;可是那实在是命题以及命题者的悲哀!为什么呢?如果有一片实地,特别受照顾。这一片地上的学子,固然庆幸得天独厚,星空格外明朗,但是对于没有享受这一青睐的大多数、或者另一部分考生,则是一个不公平。所以命题人在翻阅典籍、遍览信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当然,也备不住仰望星空之际,那思绪不止要在题目精彩上,还得躲过遍地的“押题人”才是。这“押题人”并没错。假如是任课教师,循着考试大纲,给学生“一模”“二模”“三模”甚至“四模”“五模”,统统不着边际,离题万里,岂非误人子弟?一些校外辅导机构、一些专事“猜题押宝”者,就靠这个发财呢!合情合理合法的教师,打政策擦边球的牟利者,严格地说,你都不能或者没办法限制他们。这就像臧克家一首诗中描述的情景了: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身边,等待着你一千次谨慎中的一次不小心!有鉴于此,命题人须得“头脑风暴”,还须得“反向头脑风暴”。这就是2008年不能出奥运的题,2009年不能出新中国60年大庆的题的缘由。人家早就层层包围把这类题目预先做得够不够了!你还往枪口上撞?2008年2009年北京市的作文题恰恰躲开了容易押着的方位;尽管对于题目仍有褒贬,但总是浮出了不被押中的底线。所以,当6月7日媒体报道,某某学校押着了作文题,不由不使人对于今年的题目心生感慨,从星空落地——没过不能被押中的底线。当然,押着题的也不尽然就占了多大便宜,作文水平不济者仍然难以写出高水平。但是,他仍然占了便宜——写过一遍比没写过的还是占了先机。所以,当不少媒体发表评论说今年北京的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如何如何好下笔时,我总觉得很遗憾,不好恭维。题目应该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使考生好下笔,激发其思绪是成功的命题作文题目应能激发考生的写作冲动,使他们好下笔,思绪万千、思如潮涌,也是命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考生应试的状态都在其最高水平线上,才是有效的一比高低。所以,考试的目的是调动考生的最佳状态,使他们能够最好发挥、表现出最高水平来,然后再评分排位,分出高下。这不仅对于考生的成绩很重要,而且也是考试公平所需。作文题就像一个炮竹捻儿,点燃考生的思维火花。对了学生的路子、贴近他的生活实际让他有的写、想写,激起他写作的冲动是很要紧的。如果学生看见作文题头脑发涩,了然无趣,或者望而生畏、不知所云,看似难为考生,实在也是题目没有达到最好的功能。这就要求命题人接近学生、了解今日之学生,能够扣到他们的心思、号到他们的脉搏,在无情性的题目里和学生气息相通。以2009年高考作文题来对照一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取材自台湾音乐人和流行歌手的演唱,在学生中有共鸣,富有青春气息,学生很喜欢,下笔如有神助。这个命题也颇有新意,让社会人也眼睛为之一亮。当然,也有人说,农村学生会吃亏。高考作文命题似乎也有大小年。有些年的题目让人兴奋,也有些年的题目令人兴味索然。我接触的一些人对于1999年的《假如记忆能够移植》、2007年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还有2009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认为是难得的好题。对另一些则认为平庸甚至无聊。一些题目是“潮捻儿”、“慢捻儿”,学生在题目面前发楞、思维启动太慢。有人说,题目成功,是考试成功的一半。遇到好题目,是考生之幸,也是考试之幸。看见好的作文题目,不独考生,而且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为之一振。

高考作文高分秘笈:命题趋势及预测

高考专题辅导:作文猜想-命题趋势及预测

2008年全国十九套高考作文题命题特点

一、命题模式异彩纷呈

二、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三、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四、注重思辨能力

五、引导个性思维

六、凸现理性人文色彩

七、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高考满分作文十大秘技

一、标题引人入胜

二、语言妙笔生花

三、文体不拘一格

四、寻找最佳角度

五、展现创新之美

六、立意务求深刻

七、行文展现才情

八、真情自然流淌

九、材料意象丰富

十、彰显个性魅力

点击下载全部:高考作文高分秘笈:命题趋势及预测

2006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

[原题回放]

作文。(60分)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文题诠释]

今年辽宁卷的作文命题形式是命题作文。由去年此省的“今年花胜去年红”短语类命题作文,变成了词语类命题作文。这个命题是今年全国十几套作文题目的亮点,主要表现在:

(1)本命题是对近两年命题作文的继承。继承的是近两年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自2004年第一次分省命题以来,作文命题就呈现了多样化的特色,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等作文形式纷纷登陆高考试卷,过去那种一种命题形式一统天下的模式被彻底打破(1999年以来连续7年全国卷是以“话题作文”为主打品牌)。辽宁卷的作文命题很好地继承了这个特点。

(2)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本题与2005年江西卷“以‘脸’为话题”的作文相似。它们都是人身体的一部分,都是富有含义的地方。因此,考生看到这个题目,不会感到陌生,考生的第一感觉应该是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想到父母是自己人生的依靠,是自己人生之旅的拐杖,因而,下笔是较容易的。但这样的想法不容易出新,人人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做,作文自然平庸了。笔者认为,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审题立意:一是从肩膀的功能角度来思考,肩膀是一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肩膀的存在意义重大。二是从肩膀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来思考,这种思考是创新的最佳角度。如肩膀是信念,肩膀是理想,肩膀是希望,这些支撑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依靠信念、理想、希望。肩膀是一个民族腾飞的保障,自古以来,“铁肩担道义”者不就是最好的范例吗?考生还可以逆向思维来求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矛盾的统一,肩膀的多寡与我们的成长有何关联呢?肩膀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全凭你的认识来决定。肩膀多,可以使我们衣食无忧,学习无苦,但却带来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毛病;肩膀少,虽然会使我们经历人生的种种不幸或苦难,但却带来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优秀文1

肩 膀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

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概!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消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礁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他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赏析文章值得说道的有以下几点:一、立意不俗,选材精当。文章以“一肩担尽古今愁”为题,以历史人物为思维定点,然后一步步搜寻,到底什么是“古今愁”,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担起“古今愁”,顺着这个思路,作者引出了屈原、鲁迅,并以此佐证只有这样的人,担的才是古今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起古今愁!这“古今愁”就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能担起这样“古今愁”的人应该有坚实的肩膀。二、结构严谨。文章围绕“ 一肩担尽古今愁”来行文,列举了各种材料,但都围绕这个中心。三、语言富于变化。语句整散交互出现,语势丰沛!作者引出了屈原、鲁迅,并以此佐证只有这样的人,担的才是古今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起古今愁!这“古今愁”就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能担起这样“古今愁”的人应该有坚实的肩膀。文章围绕“ 一肩担尽古今愁”来行文,列举了各种材料,但都围绕这个中心。语句疾缓相间,如第4段,语句整散交互出现,语势丰沛!-

2006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肩膀(1)

[原题回放]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60分)

[文题诠释]

今年辽宁卷的作文命题形式是命题作文。由去年此省的“今年花胜去年红”短语类命题作文,变成了词语类命题作文。这个命题是今年全国十几套作文题目的亮点,主要表现在:

(1)本命题是对近两年命题作文的继承。继承的是近两年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自2004年第一次分省命题以来,作文命题就呈现了多样化的特色,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等作文形式纷纷登陆高考试卷,过去那种一种命题形式一统天下的模式被彻底打破(1999年以来连续7年全国卷是以“话题作文”为主打品牌)。辽宁卷的作文命题很好地继承了这个特点。

(2)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本题与2005年江西卷“以‘脸’为话题”的作文相似。它们都是人身体的一部分,都是富有含义的地方。因此,考生看到这个题目,不会感到陌生,考生的第一感觉应该是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想到父母是自己人生的依靠,是自己人生之旅的拐杖,因而,下笔是较容易的。但这样的想法不容易出新,人人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做,作文自然平庸了。

笔者认为,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审题立意:一是从肩膀的功能角度来思考,肩膀是一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肩膀的存在意义重大。二是从肩膀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来思考,这种思考是创新的最佳角度。如肩膀是信念,肩膀是理想,肩膀是希望,这些支撑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依靠信念、理想、希望。肩膀是一个民族腾飞的保障,自古以来,“铁肩担道义”者不就是最好的范例吗?考生还可以逆向思维来求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矛盾的统一,肩膀的多寡与我们的成长有何关联呢?肩膀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全凭你的认识来决定。

肩膀多,可以使我们衣食无忧,学习无苦,但却带来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毛病;肩膀少,虽然会使我们经历人生的种种不幸或苦难,但却带来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满分作文1]

肩膀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

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概!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消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礁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

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他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名师点评]

文章值得说道的有以下几点:

一、立意不俗,选材精当。文章以“一肩担尽古今愁”为题,以历史人物为思维定点,然后一步步搜寻,到底什么是“古今愁”,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担起“古今愁”,顺着这个思路,作者引出了屈原、鲁迅,并以此佐证只有这样的人,担的才是古今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起古今愁!这“古今愁”就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能担起这样“古今愁”的人应该有坚实的肩膀。

二、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一肩担尽古今愁”来行文,列举了各种材料,但都围绕这个中心。

三、语言富于变化。语句整散交互出现,语势丰沛!

相关参考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命题理由·构思点拨·名人言论·素材·范文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命题理由·构思点拨·名人言论·素材·范文(二) 广东徐闻第一中学黄瑞槐在2008年圣诞节中,老外们的餐桌上是否有火鸡?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中国人过春节或其他节,照样上饭店吃饭,包饺子。...

寻找底线

在你被物质和欲望冲刺着,无法呼吸的时候,当你脚步迈错的时候,你有没有寻找你做人的底线,找一找你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做人的底线怎样做人?人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做人,包括很多方面:诚实守信,真诚勇敢,宽容...

答卷

...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道德就是唯一的评分标准。,今年的高考,山东省有几个枪手被抓,虽然他们没有参与高考,但他们在人生的考卷上已获差评,不是因为他们学习差,而是他们违反了道德底线。在人生的考场上,你需要做到...

专家详解2014年高考作文题:湖南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奋发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

有“米”就能煮“饭”

有“米”就能煮“饭”——谈高考应试作文对材料的整合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唐金龙[238062]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更是异彩纷呈。高考的命题走向直接影响到我们日常的作文训练,这段时间时常看到某...

从材料出发--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向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历经了三大阶段,即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阶段。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又出现新的走向,新材料作文是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突破和完善——从材料出发: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向高考作...

作为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素材研究论文

作为高考命题素材并以此为命题起点,符合新课程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试题命制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平性及时效性,也有利于提高命题效率和命题质量。笔者及所在团队经过四年的实践与尝试,试图以科...

怎样引领高考作文命题新潮流

一.命题亮点: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半命题作文一直是中考作文考查长久不衰的一种命题形式,但在高考领域却长期被人们冷落。作为自主命题走在全国前列的福建省,今年终于和湖北省一道勇敢地吃了“半命题作文”这一...

江苏高考7年作文命题4大转变

自2004年开始,江苏实行高考自主命题,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七年一路走来,那披在高考作文题上的神秘面纱正在逐步被揭去,回眸七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给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与坚持。...

三类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作者:张永才《高中生高考指导》2009.08本期主题:命题作文怎么写编者按: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曾一度淡出高考舞台,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重新焕发出活力。在2008年高考中,出现了八道命题作文。可见,提...

由2010高考作文看2011命题趋势

探寻规律找变化胸有成竹备来年2010年高考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思索与回味。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更给人许多鲜活的启示。高考作文命题虽小,但折射出来的问题却不小,可谓是从细微处切入了时代。...

备考2012高考作文冲刺复习: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法7.巧用材料法三、综合训练一、导入:1.介绍近几年高考作文有关命题作文的情况(材料),强调写好命题作文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2.命题作文要过“五关”:(1)审题关(2)立意关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猜想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猜想(原创)重庆李广元第一部分: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分析2008年高考作文已经尘埃落定,暂告一个阶段。回过头来,细细思索,笔者希望能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寻找命题者的意图和一定的规...

9年四川高考作文:沿着熟悉的轨道滑行

9年四川高考作文:沿着熟悉的轨道滑行四川省新津中学王贞鹏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性挺大的活儿,因常常处于聚光灯下,很多时候都处于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如果仅仅是命制一个作文题,那是件太简单的事,中...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范围紧扣八大题型

占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要想猜中作文题目是很难的,所以猜题押题无此必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定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关注现实生活,倡导科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