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对于人的生存的启示
Posted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阿Q正传》对于人的生存的启示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阿Q正传》对于人的生存的启示
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的存在(即“个人存在”)的关心。雅斯贝尔斯说:“一切事物在其中和通过它完全成为真实的那种东西,„„排除了人的存在,这对我们就意味着陷入虚无。”(《回忆与展望》)存在主义伦理学社会学说的中心论题是个人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里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天马行空式、漫无目的的、无任何约束的所谓绝对自由,而是人对“外在场”(周围世界)的觉悟,是“我在”的强化与追寻。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W·考夫曼《存在主义》),则更强调对人的终极关怀。这里必须涉及两个概念:人自身的存在(“我在”),环境的存在(“他在”)。“存在主义乃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并宣称任何真理和行为都包含着环境和人的主观性。”“存在的东西叫做人。只有人才存在。”(与前引文同)这就是说人不能沦为“物”,人一旦丧失得只剩下生物性的本能生存,即只看到眼前“物质的闪光”(鲁迅《热风》),看不到此外别的任何东西,人就不成为其人,也就无药可救了。
阿Q作为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一个具体的“个象”,也许价值不大;但阿Q
精神作为一种“存在”,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普遍存在的集体的民族无意识,其深度其广度却是难以估量的。
阿Q作为一个“个人的存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固定职业,连自己的姓氏、名字、籍贯都失去了。他失去得太多了,以至于成了没有标签,没有命名,没有包装,没有来路,没有归途的“物性存在”。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他与世界(他人)的关系朴素简单到几乎纯粹的地步。他总是飘飘然地飘来飘去,他的生命始终处于一种无名无状的无根状态。也许他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但他始终不自觉,所以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无法真正体验到此时此境的“这一个”、我的、个人的真实存在。“一切现实的东西,其对我们所以为现实,纯然因为我是我自身。”(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导言》)没有个人的存在,其他一切事物就不可能成为真实的存在,就会成为没有意志的虚无。阿Q既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也就根本不能超越自己,或者根本不懂得超越自己,他只能是一个混沌一团的,抽空了内质的,被作者刻意设计的,代表大众生存的艰涩的符码。因此,他也就根本无法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他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他的所有行动与思想,都必须受角色的框禁,他不能僭越自己的应然角色而“自由地生存”。阿Q必须始终处于麻木的不自觉的混乱状态之中,因为他是作者“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鲁迅《伪自由书·再谈保留》)集大成者。这里的阿Q不再是一个具体确定的“我在”,而是各个“我在”的混合体,如同一个傀儡,在作者的操持下,演绎着国民的种种劣根性。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模特儿”,而“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鲁迅《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依存在主义者看来,所谓人是指一个具体的个人,不是一个抽象的认识主体。”(考卜莱斯顿《当代哲学》)恰恰相反,阿Q就是这样“一个抽象的认识主体”,他存在的实际意义就只剩下演绎作者的抽象思想,除此以外,即无意义。这里的关键词还是“演绎”,是舍掉了“人”的具体内涵的程式化的表演,“马戏”的意味就很浓。鲁迅先生企图从生物本能的意义上“演绎”“人”的退化(物化)过程,以及人面对退化所做的种种无意识的挣扎,以及挣扎而又无所改变的悲哀,以及悲哀而知者的苍茫的凄凉与厚重的孤独。“如果我们把阿Q通过社会所获得的传统社会文化体系的因素,也包括进去作为他的本性的部分,那么,阿Q便可以称为几乎全靠本能生活和行动的动物了。”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当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倾轧掉人的“水分”,退守到“物”的范畴,他的行动就如同舞台上的道具,便会被别人随便搬来搬去,抛来抛去——这在冷漠无聊而又麻木残酷的看客看来,的确是生动而有趣味的事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世界是不会偏爱某一个人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困境,自觉自身的生存现状,就是争取到了做人的权利。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说,周围世界总是肮脏的、令人“作呕”的。而阿Q存在的那个世界,岂止肮脏得令人“作呕”,简直是让人“深恶而痛绝之”的,用阿Q自己的口头禅说:真是太“妈妈的”了。阿Q在它面前显得无疑是太渺小、太苍白了。如果说世界真是个大染缸,阿Q绝不可能有荷花的坚贞与自怜(他不可能像屈原那样“清醒”,时时企图求得自救),其实,他本身就是一只全黑的乌鸦,所以玷污与堕落是于他毫无相关的事情,痛苦又何以产生?即便如此,我们的阿Q还是有幻想的:“威福、子女、玉帛”——“只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罢了。”(鲁迅《热风》)幻想,有时简直表现为不着边际的荒唐与可笑,幻想的结果势必使其陷入更深的“虚无”。阿Q的“虚无”还表现在他的自轻自贱上,比如他被别人痛打时,承认自己是“虫豸”以示弱,但往往又唤不起别人的恻隐之情、同情之心,即便如此,他也毫无羞恶之感,他总会为自己开脱,常常以幻想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最后,他的精神总是“胜利”的。“精神胜利法”本身就是一种虚幻存在。尽管有“谈阔”被嘲,“恋爱”失败,“革命”不准等一系列“非人”待遇的刺激,但也无法激活其早已迟钝了的神经末梢,从而使其感受到自己“不人”的痛苦。
阿Q的“我在”还混杂于“他在”之中,即他根本没有把自身与周围世界区别开来,“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是那么的暧昧与模糊,以至于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他并无孤立之感。他不能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作为世界的世界”,即在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外在世界的作用与制约。他既没有了爱,也就无所谓恨了。从这一方面讲,阿Q是真正孤独的,但他对这种孤独的不自觉,则构成了悲剧。
人存在于世界是必然的,所以,“我在”必然与这个世界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有机联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本身就是一张大“网”(北岛诗句)。对于阿Q也一样,他逃脱不了这张“网”;但是,对于这张“网”,他的存在却显得苍白无力、可有可无。人们总是以漠然的眼神看待他,他也还之以漠然。即使有时也勉强地表现出“怒目而视”式的愤然,也就仅此而已,很快就会“合理化”地释解了。其结果,势必使人人都冷漠起来,隔膜起来,始终看不出真正“愤然”的希望,论者当然有理由堂而皇之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既不担忧,也就无所谓畏惧。“畏惧启示着虚无”(海德格尔《什么是形而上学》),而“虚无”揭示着个人的真实存在,因为它使个人的存在同集体的、社会的“他在”区分开来,使个人摆脱所面对的那个不真实的世界,从而回到自己的本真世界。阿Q连自己的死都不再畏惧,不再担忧,甚至于“合理化”了(“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他还能“关心”什么呢?一个正常的人,他的担忧总是指向自己未来的,而未来总是不可捉摸、不可把握、难以明晰的。所以,人在死亡之前,“担忧”永远是不会消除的。受“担忧”的干扰,人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说到底,阿Q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生命前景的不“担忧”,并不是什么大彻大悟,而是一种懵懂的麻木。倾听,或者言说都无法破损,由于反复的残酷性事件的打击,在阿Q的意识,以及由此深入下去的潜意识感受层上,所生就的一层老茧,而直接指向其“内世界”。实质上,对于阿Q来说,真正的倾听或者言说事件根本不曾发生,近似于失聪式的打岔与呓语式的叫嚣,只能看作是一种变态的发泄方式。阿Q的痛苦并非没有,而是在他的潜意识里积压得太深太厚了。他的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痛苦”的“荒谬”反映。
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对“荒谬”作了精辟的解释:“荒谬”是“理性的人”遭遇到“毫无道理的世界”之后产生出来的。面对“荒谬”,才出现“背叛”。他说:“我背叛,因此,我才存在”。那么,对于阿Q来说,他到底算不算一个“理性的人”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他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不自觉的、麻木的、非“个人存在”的样品。他到底“背叛”了没有呢?
虽然,阿Q想“革命”,并且理直气壮地喊出了“造反”的口号,“闲人”也都另眼看他。他“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些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小说中这样的描写,无非说明阿Q的所谓“革命”,是混沌的、盲目的、不自觉的、无目的的瞎胡闹式的热闹罢了,至于对他自身的真正意义,分析起来实在“渺茫”得很。后来,“阔人”们“不准革命”时,作者也就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好让他去死了。“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尼柯尔语),我们的阿Q死前到底做了些什么呢?到底可能做什么呢?
作者设计阿Q临死前画花押的细节,使我猛然想到嵇康。嵇康临死前“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晋书·嵇康传》),一曲《广陵散》足以表明当事人当时生命意识的清晰与觉悟。而小说对阿Q对于圆圈“圈而不圆”,到“合理化”,到“精神胜利”(“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三部曲”的描写,意在表现阿Q将自欺欺人、麻木不仁、无所作为的生命不自觉状态进行到底的精神状况的真实。
这样看来,阿Q的悲剧注定是必然的,而其根源与意义实在是深远的。
[作者通联:甘肃白银一中]
相关参考
《阿Q正传》读后感(通用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Q正传》读后感(通用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或许鲁迅笔下的阿Q可以引起当时中国人的疗救意识,但却阻止不了现代版阿Q的产生。有时候在想,很多不幸的人总喜欢拿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来作比较,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平衡,觉得世界上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还多着呢!或...
...在歌颂阿Q。伟大革命家、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著作《阿Q正传》也看了好几遍,越看就越发觉得阿Q这注定悲剧式的人物可怜可恨。在鲁迅先生的所有著作中,《阿Q正传》可堪称他的代表作,它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依靠精神胜利...
...与人民的无知,愤怒地写下了震惊人们的小说-------《阿q正传》。《阿q正传》写于1921~1922年,是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主人公阿q性格软弱与胆怯,自卑自负,只会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我;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赖以生...
...正是被我们熟知的人物中最典型的一个。有幸看了《阿q正传》原著,有幸观看了《阿q正传》影视版。第一个感受便是:影片与愿著似乎有些不一样。但是不一样在哪里,一时也说不出来。捧起《阿q正传》再细细翻翻,细细琢磨...
《阿q正传》,鲁迅代表作之一。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人民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和...
《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这说明了鲁迅...
...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阿q正传》读后感200字《阿Q正传》以辛亥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主人公阿Q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说不光赋予阿Q这个人物灵与肉,它还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我认为小说深刻的思想主题是由阿Q这个人物多面的...
...热,没事干便倒在床上,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看――《阿Q正传》――不久从弟弟家借来的。于是随便翻开一页瞧瞧,不久,就被阿Q调戏小尼姑的情节吸引住了,逗得我哈哈大笑……于是我翻到了第一页……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
看完鲁迅的《阿Q正传》我一直在想鲁迅先生到底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是对封建旧社会的,是对阿Q人格的否定,还是对阿Q用精神胜利法来逃避现实这一现象进行同情呢?也许三者都有吧!今天,我想谈谈阿Q的“精神胜...
...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精神佳作。《阿Q正传》便是其中的一篇。我兴致勃勃地翻开书,开始走进阿Q这个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鲁迅笔下的阿Q,受到以赵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社会地位低下,生活...
《阿Q正传》,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它不禁有了些共鸣。初中时读它,觉得这是一篇有点滑稽的文章,还会感叹阿Q的幽默细胞,在这样大家都看不起他的情况下,他还能麻木自己,愉悦自己,虽然自己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
“胜利”过头了甚至招来灾祸自己也不知这就麻烦了。阿q死了,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死。死都死得如此糊涂,他的人生怎能算不上是悲剧的一生?尤其是最后一句旁白说阿q“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使观众在欣赏完电影的同时...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