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精彩纷呈——锤炼语言

Posted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行云流水,精彩纷呈——锤炼语言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行云流水,精彩纷呈——锤炼语言(1)

行云流水,精彩纷呈——锤炼语言

行云流水,精彩纷呈--锤炼语言"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这句话是清朝著名诗人袁枚说的,十分精彩。它生动地告诉人们:

文章的语言须"立"在纸上,那就是说须有活泼泼的生命力,读者从语言中能观看"景",识别"人",能感受"情",领悟"意"。如唐诗中有这么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要稍加想像,就会清晰地感到"字"是"站立"在纸上的。沙漠里的空气干燥,气压高,所以烟一直往上升。住的人家少,所以是孤烟。大河上,落日显得特别大,特别圆。极简单的语言刻画出沙漠景色,给人以辽阔苍茫的印象。这样的语言绝非拼凑所能奏效,而是认真锤炼的结果。"百炼为字,千炼为句",坚持不懈地锤炼字句,下笔就会如行云流水,就会笔端涌出精彩纷呈的语言。

文心絮语

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应解决四个问题: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物"、"理"、"序"的问题前文已阐述。"文"的问题如不认真解决,即使选材好,内容具体,观点正确,结构清晰,也仍然不是好文章。因为语言欠准确,无文采,甚至有些文句不通顺,要畅达地表达意思是不可能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的语言没有达到要求,没有文采,不可能广泛流传。学生学写作文虽然目的不在流传,但文从字顺,准确而生动地表达情意,是必须做到的。

语言是写文章的工具和手段,任何精辟的思想、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材料离开语言都一筹莫展。因此,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文章家无不十分重视语言的学习与修养。大诗人杜甫的名言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托尔斯泰认为:"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语言大师老舍对语言技巧的掌握是这样剖析的:"既然搞写作,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这并非偏重,而是应当的。一个画家而不会用颜色,一个木匠而不会用刨子,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名言警句是从事大量写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学习写作的青年学生应从中获取教益,深刻领悟到学习和训练语言,提高语言素养,不可有丝毫懈怠的道理。

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就拿积累词汇来说,如果是作家,那积累的功夫是惊人的。据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雪莱的词汇有八九千,莎士比亚的多达一万六七千。怎么积累的呢?以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为例,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纸上,然后把这些词片挂在窗帘上、柜橱上、衣架上、床帐上,洗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看一看,记一记。外出时也带上几片,抽空读一读。正因为这些作家在语言上如此下功夫,所以笔下的人物、景物,多姿多彩,栩栩如生。学习语言,就要多读古今中外的佳作,从中吸收有生命的语言养料,就要向人民中活泼泼的口语学习,特别在表达情意的简练、干脆、恰当、亲切方面,更应多多体会,认真吸收,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运用语言不单纯地是语言问题,"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为里,语言为表,也就是思想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思想没有相应的语言表达,谁能知道那思想是怎样的呢?"辞从意生",思想十分明确,十分清晰,语言也就清楚明白了。因此,进行语言训练时不能只停留在如何遣词造句方面,须同时进行思想的磨炼。也就是要思想、语言双锤炼。想得清楚,才说得清楚,写得清楚;想得正确、周到,才说得准确、周密。认识事物的能力越强,越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特征把握得一清二楚,语言表达就能要言不烦。语言的深刻来源于思想的深刻。对事物的本质能够知晓,对事物的精髓能一眼见底,语言表达就能人木三分。思想与语言的锻炼可以双促进。思想模糊,语言就含糊不清,要使思想清晰起来,除对事物再认识,再仔细想之外,可以用语言说,用文字写,说出来、写出来之后再琢磨、推敲,可以促使思想清晰。有人说"写文章,总是在自己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写出来的东西;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是一个使思想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写文章是"整理思想和经验,使之明确化,条理化",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语言,除"炼词炼意,词意综合"外,用词造句还须多加训练,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词是构造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足够的词汇,不可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词义有轻重,使用范围有大小,有普通意义,引申意义,有感情上的褒贬等等,同义词、近义词有时只有极细微的差别,运用时如不慎加选择,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选用词语有几点须牢牢把握:

1.贴切。词与物与事相符。事物是怎样的面貌,词语就表达出怎样的面貌。例如:

中国有一句古话:"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中国有一句谚语:"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后一句话中的"谚语"这个词用得不恰当,"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百炼成字,千炼成句"是唐朝诗人皮日休在《皮子文薮》一书中所说,称它古话可以,称它为谚语就不贴切。词语要用得贴切,首先对事物的认识要准确无误,其次要区别词义的大小、轻重和感情色彩。

2.鲜明。意思十分明白,别人一目了然。不用似是而非、意思含混不清的词,不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词。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的结尾一段:"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非常鲜明,毫不含糊。总的原则是"拿来"。拿来以后怎么办?选用"使用、存放、毁灭"三个词鲜明地表达区别对待的态度,表明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而明确。要实现"拿来"的目的,人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用词也毫不含糊。选用了"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等份量较重的词语(有的是短语)加以表达,清楚明白。

在学生习作中,常常见到意思含混不清的词,如:"我曾经是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可笑的‘理想'主义者,对什么都爱‘理想'一番。"句中的"理想"究竟什么含义?三个"理想"含义相闹,还是不同?不明确,有歧义。一个人有"理想"是好的,句中用的"理想"似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而至于是乱想,这就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3.生动。生活丰富多彩,事物千姿百态,情意多种多样,要如实地再现它们,就须选用新鲜的、具有形象性的、绘色绘声的词语,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历其境的生动感觉。用词切忌陈词滥调,拾人牙慧,用别人用滥了的词。便如《我的空中楼阁》描写远观小屋的一段:

"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被描写得十分生动,与精选词语有密切关系。有绘形的,如"活泼翘起"、"凌空而起"、"姿态翩然"等;有绘色的,如"蓝"、"白"等;表现树与屋的关系,用了"遮掩"、"若隐若现"等词。再加上比喻的运用,如"图案式"、"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的美姿如在眼前。如果没有选用绘形绘色的词,只写"美丽"啊,"漂亮"啊,读起来就味同嚼蜡,脑子里形不成小屋的形象。

选词是需要动脑筋,花功夫的。"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在用词上的"推敲"已成为如何用词的佳话。因为"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用词贴切、鲜明,须掌握丰富的词汇,哪怕是极普遍的词,用的时候也要辨微析毫。如巴金的《海上日出》中有这样一段:"有时太阳走人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出来,直射到水面上。......太阳在黑云里放射出光芒,透过黑云的周围,替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到后来才慢慢儿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黑云变成了紫云或红霞。"句中的"透射"、"直射"、"透过"、"透出"都是极普通的词,选用时准确地掌握了它们细微的差别。阳光穿过薄云是"透射",穿过薄云后的阳光是"直射";太阳在黑云内放射光芒用"透过",阳光在黑云外面放射时,用"透出"。如果不下细致的功夫,是达不到如此的准确度的。难怪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这样要求自己:"应该让每个字在写到纸上以前,先在脑子里盘桓两天光景,给它涂上一层油。"

要写好文章,不仅要讲求选词,而且要讲求炼句。要完整地表达情意,状物写景绘人,就得按一定的规律把词组成句子。句子是文章的基本部件,写好每一个句子,文章才可能通顺流畅,乃至光彩夺目。文中的句子须力求做到:

1.准确无误。

把客观事物、主观情意用恰当的句式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有两个基本条件须掌握:对客观事物要细致观察,了如指掌,情意要明确,有分寸;对各类句式,如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完全句、省略句、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正常句、倒装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等要熟练的掌握,二者结合起来,就可把意思表达清楚。如《简笔与繁笔》中有这样几句:

"字画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罗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罗嗦'。"这两个句子说明"简"不等同"精练","繁笔"与"罗嗦"不同,主要是说明后一个问题。为了阐说后一个问题,以鲁迅语言运用为例。"很讲究精练"表明总体情况,然后用"但"转折,阐说也"采用繁笔",不过是"有时",而不是"一直",是"有意",而不是"无意",这就准确地表达了鲁迅运用语言的状况。再接着用"甚而至于"进一步述说,采用繁笔时"借重‘罗嗦"。不是真正的罗嗦,是加引号的,在特定环境中特定的表达方法,借重它来表达思想感情。这个句子既表达了"繁笔"与"罗嗦"有区别的意思,又表达了鲁迅艺术表现手法不凡的意思,十分清晰。

如果句子不符合造句的法则,成分残缺,词语之间搭配不当,词序混乱,意思就表达不清,或发生错误。例如:他学习缺少信心,通过教师的教育,使他鼓起了勇气,增强学习。这个句子有两个毛病。一是用了"使",残缺了主语;二是"增强"与"学习"不能搭配。怎么修改呢?或者修改为"增强了学习积极性",或者修改为"增强信心"。

准确无误是写每一句话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个要求,语言就通顺。否则,文章就须进"病院"诊治。

2.生动流畅

句子不是硬造,应"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生动流畅。好的语言,并不是奇里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而是平常普通的语言,不过是注意加工提炼,去除其中杂质,如重复的、累赘的、不规范的等等,并注入新意,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语句。作家汪曾祺很为自己写的一个句子而高兴,这个句子是:"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树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他说他曾经在一个果园劳动,每天下工,天已昏暗,总有一列火车从果园的"树墙子"外面驰过,他一直想写下这个印象。有一天,终于抓住了,那就是"川流不息地追赶着"。显然,这生动的语言是长期观察、思索而捕捉到印象的结果。

生动流畅的语言是写作的人的思想的流淌,思想如行云流水,笔下就汩汩滔滔,思想阻塞不通,笔下就疙疙瘩瘩。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同时也应该是生动流畅的。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句:

"在世界的听众会堂里,朴素的草叶,跟阳光和子夜的星辰同席共餐。

我的歌,就是这样的跟云和森林的音乐一同在世界的心里分站着席位。

朴素庄严的是太阳愉快的金色,是沉思的月亮柔美的光辉;可是你,有钱的人啊,你的财富却与这种朴素庄严无关。

拥抱一切的天空的祝福,是并不落在财富上的。

而当死亡出现的时候,财富就褪色、枯萎、化为尘土了。"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生动的语句流畅地表达了对财富的透彻的看法。如果没有这种精湛的思想,笔下就不可能生辉。

注意句式的变化,能增强语言的生动、优美。如短句、长句相间,整句、散句并用,选择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语气。如散文《山》中的句子:

"抬头,是山;回首,还是山。左边,是山;右面,也是山。

我在山的环抱中,山环抱着我。

晨,持一怀清爽,倚着傲松,看山。

雾生腾于山中,鸟声回荡在山中。偶尔,一楼白烟从林中小屋冒出,与雾溶流,于是便分不清是烟耶?雾耶?

蓦然红光一闪,太阳悄悄地从山后露出半个脸来,偷窥外面的动静,云经过,遮住了它的额头,它惬意地像一弯小船,泊于山尖。顷刻,又像被火烫了一下,蹦得天高,竟被云托着,下不来了。于是,只有扯一片云彩,掩住了羞红的脸。"

开头几句全是短句,短句结构简单,使语言明快、有力;"雾生腾于山中"这一段句子比较长,修饰语多,使意思更精确。文中短句排列整齐,有整齐美;散句参差,表意洒脱,结合起采用,给人以优美流畅之感。如果把"烟耶?雾耶?"半文不白的改掉,句子的气势就更畅达。

3.简洁精炼。

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中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就是说:写文章的本领在于意思明确,造句简洁,文字上枝蔓华美不是真本领。造句简洁不是漫不经心就可做到,也不能误解为文字少就是简洁,如果一味求简,求少,"于神情特不生动",那就适得其反了。简洁还须精炼,要以少胜多,言简而意丰。关于这一点,作家老舍有极深刻的体会。他说:"简练须要概括,须要多知多懂,知道一百个人,而写一个人;知道一百件事,而写一件事,才能写得简练,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才能简练。"又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炼的文字,哪怕只有几个字,别人可是说不出来。简单、经济、亲切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

鲁迅的文句,无论是叙事、绘景、议论,常常是精炼过人,可说是以少许文字表多重情意的典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一些语句: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短短一些文句,把刘、杨二君被害的事实、反动政府的卑劣行径和作者极端悲愤的感情以及对黑暗统治的抨击、对民族觉醒的召唤等等十分丰富的内容都包蕴其中了。简洁精练来之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来之于目光的锐利,思路的清晰。比如反动政府及其帮凶对刘、杨二君散布的流言不少,鲁迅从中拎出"受人利用"这一点,抓住要害,进行深刻的揭露,把敌人的险恶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精练的语言往往是含而不露,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赤裸裸地宣示出来,而是留给人思索的余地,使读的人"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史通?叙事》)。鲁迅《故乡》结尾的句子是:"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言是含蓄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语言幽默也能大大增强表现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幽默是寓庄于谐,寓情于理,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兼有理趣美和情趣美。报上登载马来西亚柔佛市交通部门张贴的一份告示,语言就十分幽默。告示是这样写的:

"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您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院作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您安息吧!"

这样表达别出心裁,驾驶汽车的人也容易接受。效果比命令式的、警告式的语言相比,不会差。当然,幽默不是耍嘴皮子,不是故意制造笑料,不是庸俗、油滑,而是为了表现生活的真实。它常常以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可笑,给人以教育,启人以深思。得体的幽默是语言运用上有智慧的表现。

肖伯纳是爱尔兰大作家,幽默大师,相传有这样一则趣事。他成名后,收到不少异性追求他的信。有个姑娘在信中向他求爱道:"如果你同我结婚,生下的孩子将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那该是多么美好呀!"肖伯纳以他特有的风趣和幽默回绝了那位冲着他的名气和地位来的姑娘,他在信中写道:"如果你同我结婚,生下来的孩子长得像我一样‘难看',头脑像你一样愚蠢,那该多么可怕呀!"这种答复使那位姑娘啼笑皆非。

语言要用得好,其中奥妙无穷。上面说的都是一般的要求,须努力做到。有时有些特例,貌似不符合语言规则,但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的身上运用,表达效果非比寻常。例如:30年代有家报纸登出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读者看了十分吃惊,因为丰子恺品行端正,怎会不要脸呢?待文章读完,才知道此处的"不要脸",不是通常的含义,而是在特定的人身上特定的含义,是褒赞丰子恺的漫画技法高超,独具一格,画的人物虽没有五官,但传神尽态。这个标题好在利用

"不要脸"这个短语的歧义,造成悬念,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难怪丰子恺本人对此也默认,并加以赞赏了。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这是一条语法规则。可是在特定的场合,可破例违反这个规则,而收到出入意外的效果。在一次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台湾笑星凌峰登台表演。有人写个纸条戏谑地问他:"你为什么长得这样丑?"他面对观众回答:"我的长相很中国,中国五千年的创伤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副词"很"修饰"中国"这个名词,搭配是不当的,但出自这位滑稽人物的嘴里,获得的却是热烈的掌声,因为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给人以幽默、风趣的快乐。

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中常有"拆词"的毛病,如"宣了一次传"。非动宾式的双音合成词按照语法规则不能随意拆散,"宣传"是不能拆散的。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可拆开用。如台湾诗人商禽的《咳嗽》诗:

坐在

图书馆

一室

一角

忍住

直到

有人把一本书

历史吧

掉在地上

我才

咳了一声

这首诗在意象的变形中透射出思想,很新鲜很尖锐也很深刻的道理。把"咳嗽"这个词拆开来用,使读者能深深地体味历史书掉在地上影射的社会现实。

以上是些特例,平时不可随便乱用,否则就会导致语言不规范。

佳作借鉴

起点之美

到现场观看赛跑,多数人总愿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位置,我却偏爱在起跑线附近观看。运动员在起点上的美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当运动员们在起点脱下外面的罩衣,露出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就已非常之优雅;等到运动员们在起跑线上找准自己的道位,在裁判员一声威严而悠长的"预备--"声中,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拼搏进取,并透过他们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那他们简直就是一列力与美的活雕像。家里有了录相机后,我常把这样的场面录下来,并用慢放、定格的方法细细品味起点之美。我看清了在比赛现场往往看不清楚的运动员们的面部表情。那起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延续不灭的象征,那么,起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人生的终极点只有一个,然而起点却有许多。运动场上的起点是明显的,生活中的起点往往较为隐蔽。一个想向文坛进军的青年在深夜灯下铺开了稿纸,用手中笔郑重地写下了第一行字;一个刚到单位报到的大学毕业生,头一回走进办公室,他尽量大大方方地望着大家,大家都好奇而友善地望着他;一个才把趸来的川橘铺排在货位上的个体户,用戴着厚厚的棉手套的双手捂捂冻得发红的耳朵,嗡声嗡气地发出他的头一声吆喝:"大橘子保甜咧--";一位才任命的局长,不大习惯地坐在来接他开会的轿车里,想同司机说句亲热的话却不知该拣哪一句说;一个非常走红的大明星,倚在沙发上读别人新送来的剧本,刚刚开始觉得里头的那个女主角有点嚼头;一个明天要应考的中学生,把捧着的课本贴在胸前,在忍痛关闭了的电视机前点着下巴背诵单词......

"预备--"生命之神在行使裁判员的职责,向人们发出悠长的指令。

凡凝神谛听他的指令并尽全力准备投入的人,都是美的。

尽管在终点处会出现绝不平衡的场面,文学青年的稿子也许会被退回;走向生活的大学生也许会碰到许多的钉子;卖橘子的个体户这一回也许不能大赚;新上任的局长也许不久便调离;大明星的下一部戏也许会砸锅;中学生第二天应考时也许会失常;谁也保不齐在那等待着我们的终点上不会落伍、失败甚至被淘汰掉。

然而,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更弥足珍贵。一时的终点上的失美,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可怕的是寻找不到新的起跑线,失去了在"预备"声中大大振作起来的力与美。

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而自觉地进入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

这篇短文是著名作家刘心武所写,他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阐述了人生旅程中把握起点、调动自己起点美的道理,较为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中的哲理。

文章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以运动场上的赛跑起点美为个例,进而推到向文坛进军的青年写下第一行字,大学毕业生头一回走进办公室等等的生活中的起点,尽管终点会出现绝不平衡的场面,但起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于是,从众多的"个别"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自觉地进入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文字上如此明白爽朗,反映了思想的清晰。有几个问题显然考虑得十分清楚:

1.起点美是什么?

2.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没有起点美?

3.人生的终极点是什么?

4.起点和终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5.人们能不能把握起点美?怎样来说清楚其中的道理?

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首先脑子里对要描述的事物、对要阐说的道理须一清如水。

用词准确。如"忽略"这个动词用得很准确,因为"运动员在起点上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被人注意,故而用"忽略"恰到好处。又如"一列"数量词的运用很准确。因为前半句描述运动员们各自在自己的道位上拼搏进取的状况,这半句说他们简直就是"活雕像",就必须用量词"列"。如果用"尊"就与事实不符;如果用"一尊尊"就给人以散的感觉,难以形成拼搏的气势。又如"明显"与"隐蔽"一对反义词的运用,就能启发人思考。"运动场上的起点"肉眼看得见,故而是"明显";"生活中的起点"往往不易觉察,故而用"隐蔽"。然而,又不是绝对不能觉察的,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对于文化素养高的人来说,也是能看得清楚或者深为理解的,所以在"隐蔽"前面加上"较为"、加上"往往"的附加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

语言虽平实,但不乏生动的句子。有的是长短句,形成气势,十分流畅,如"其实,当运动员们在起点脱下外面的罩衣,露出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就已非常之优雅",把运动员的起点之美描述得那么井然有序,如果观察得不细致,把握得不准确,是难以做到的。"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短语以排比形式出现,短促而有力。又如,进行类比推理时,一个个事例基本上以排比的形式出现,给人以整齐美的感觉。至于结尾的"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用的都是短句,但言简意深,用对偶的形式写,既整齐,又上口。

相关参考

制造亮点锤炼语言

作文教学的工夫在平时,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我们还是要加强训练,有句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了解中考作文的本质,掌握应试作文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语言能力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推敲字词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在进行优化语言时,这一点应该加以强调。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汇报》上刊登四通打字机的广告。1988年...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突出重点反复锤炼作文语言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一、四好战略是前提1.一个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亮丽的题目,往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一个醒目鲜活的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

话说李白论

...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读起来气势恢宏,幽若飘雪。本就不拘一格的显露出了他的个性。蔑视权贵,追求自由。这是他的人生目标。可惜这也只是他想象中的姿态。说起李...

丰富心灵,陶冶性情,训练思维,锤炼语言

写作其实是人的心灵世界的一种表现方式。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总会有一种倾诉的欲望,或诉诸音乐、或诉诸美术、或诉诸文字,等等。即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能找到适合于他的表现方式,这就有了许多民间艺人、...

专家指导专题——高考作文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所谓“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锤炼思想,就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边写边思考,最终达到思想深刻、有序。所谓“形式”是指文章外在的状态,表现内容很...

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3:语言

...好作文,在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的基础上,要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作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第一,词语运用要生动。要精心选择、锤炼动词,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精心选用形容词,以期描绘出作文的妩媚;运...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8句式参差法

...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做到句式灵活,就要反复锤炼语言,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锤炼语句的基本方法是对同义句式的选择和调整。所谓同义句式,即意思基本相同或相近,而在表达重点、语意轻重、语言态度、风格色...

生活因掌声而精彩

...个字却包含了无限的感情,有时候它甚至胜过世上最美的语言,正因为这样,生活才因掌声而精彩。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听罢,为之而久久鼓掌,于是钟子期便成为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伴着那掌...

精彩音乐作文

...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由人的思惟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体裁。作文的留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顿的出色音乐作文,欢迎阅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出色音乐作文1轻轻地...

追随生命的精彩

...,那么真切……一我静静地展开书卷,吟诵着,感叹着。流水犹如那不可名状的豪情,流入了我的心扉。是的,当我踏入屈原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时,我是震撼的,我眼前的一片滔滔流水在奔腾。这位伟人高昂着头,坦然地面对...

高中写作指导:语言技巧

...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

锤炼生命

...经过无数次锻造之后,才会变成美玉。生命的光芒,需要锤炼,而那锤炼生命的,就是伤痛。伤痛是无法避免的,就好像保尔的童年受尽欺凌,看尽黑暗;就好像在寒风凛冽中,保尔他们即使饥寒交迫,也要用生命去筑路;就好...

中考满分作文:流出生命的精彩

...了对水的追求。一我静静地展开书卷,吟诵着,感叹着。流水犹如那不可名状的豪情,流入了我的心扉。是的,当我踏入屈原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时,我是震撼的,我眼前的一片滔滔流水在奔腾。这位伟人高昂着头,坦然地面对...

锤炼

...。这时我讨厌风。又一段时间,到我越来越懂得什么是“锤炼”时,我发现风是在锤炼蜘蛛,正是因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