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远,画龙点睛——确立“主心骨”

Posted

篇首语: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立意高远,画龙点睛——确立“主心骨”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立意高远,画龙点睛——确立“主心骨”(1)

立意高远,画龙点睛——确立“主心骨”

立意高远,画龙点睛——确立“主心骨”阅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文章使人振聋发聩,读后或兴奋不已,或回味无穷;有的文章虽语言顺畅,但淡而无味,读后脑子里没留下半点痕迹。造成这两种迥然不同的阅读效果,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是“意”的差别。

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思想内容是灵魂,语言文字形式为内容服务。思想内容闪光,再佐以准确、优美的文字,文章就能征服读者,给读者以启迪,以感染。

初学写作的青年学生须懂得:要写出有质量的好文章,须花大气力确立文章的“主心骨”,力求在“意”上取胜。

文心絮语

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这样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话很简短,但极其深刻地阐述了“意”在诗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的“意”,就是通常说的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意图或宗旨。作者写文章总有一定的意图,无论是反映生活现象,说明纷繁的事物,还是议论种种问题,总想告诉人们什么,总有个目的意图,目的意图明确,文章就有了“主心骨”,就能站立起来。

“意”确立得如何,对文章全局起很大作用。“意”犹帅也,“意”是一篇文章中的统帅。一支军队没有统帅,士兵再多,也不过是松散杂乱的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写文章道理相似。缺少主旨的文章,即使材料丰富,也会杂乱无章,甚至不知所云。

“意”统摄材料,决定材料的取舍。生活中、书本知识中可入文章的材料极多,选用什么,舍弃什么,哪些多选,哪些少选,哪些不选,唯一的依据就是文章的“意”。文章的主旨需要明p些材料来表达,就选取哪些材料。选人文章的材料一经“意”来统帅,就变得有生命力,形成完整、有机的统一体。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材料十分丰富。单是百草园的景物就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就有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就有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就有拍雪人、塑雪罗汉、雪地捕鸟。三味书屋涉及的材料有匾、画、孔子牌位,有拜师情景;学生读先生指定的书,不准提书外的问题;打戒尺、罚跪、瞪眼;先生入神朗读,学生人声鼎沸;在指甲上做戏,描绘小说绣像,溜到书屋后面的小园里玩耍,等等。这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散,有的几乎互不相干,但作者用“意”来统摄,材料就组合成有机的整体。文章的主旨在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表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正是由于确立了这样的“意”,百草园所有的景物被统率起来了,百草园景物有声有色有趣,是儿童的乐园;三味书屋的种种材料也被统率起来,充分反映了私塾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两相对照,喜爱什么,不满什么,十分清楚。

“意”决定文章的结构。文章是一个整体,由许多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在文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又怎样组合在一起,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定的规律。这些原则与规律都离不开“意”的主宰。作者要表达怎样的写作意图,就按照怎样的意图搭文章的框架,安排详略疏密。例如:同是以老师为题材,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结构就很不相同。鲁迅怀念藤野先生,是因为藤野先生朴质正直,没有民族偏见,写作的意图是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斗争结合起来,借以策励自己。出于这个意图,文章以鲁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表露拯救民族、弃医从文的决心。《我的老师》回忆了二十多年前的三位老师,目的在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怀念和尊敬,因此把三位老师的教学生涯的片断材料用并列的方式结构起来。其中写蔡老师的可独立成篇。

“意”指挥语言的运用。语言是表达情意的工具,有“意”才有“辞”,不是有“辞”才有“意”。怎样运用语言,怎样遣词造句,都由作者的思想见解——文章的“意”调遣,离开“意”,只追求词藻,就会形成互不相干的词句的堆砌。

综上所述,就可明白:文章的“意”关系文章的全局,材料的选择、篇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受“意”的统率,“意”在文章中是发号施令的“将军”。

“意”在文中既然如此重要,写文章就必须认真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中心思想。确立主旨或中心思想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要正确。写文章是件严肃的事,无论写给谁看,都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托尔斯泰是俄国大文豪,他对自己写作曾作了这样的规定:“主题必须是崇高的。”要达到“崇高”的目标,首先是正确。要正确,就要锻炼自己的思考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能鉴别,要能分析,要能区别正误,分清美丑,只有认识正确,文章的“意”才能立得正确。一般说来,青少年学生写作文不会故意颂扬错误的、丑陋的、肮脏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常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讴歌祖国大好山川,赞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是由于年龄、知识水平及生活经验等种种原因,学生作文在立意时常有认识偏颇、考虑不周而发生“意”的偏差乃至错误的情况,须多加注意。比如写《开卷有益》的作文,有的同学确立的中心思想是:凡是书,读了就有益处。这显然不妥当。书籍中有好书,有坏书。好书是精神食粮,读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思想情操;坏书诲淫诲盗,读了必会侵蚀思想,吞噬心灵,有害无益。文章的“意”确立为“开卷未必有益,读优秀读物才能受到教益”就正确了。文章的“意”如不正确,文章就倒了。如果是应考,那就全盘失分。

其次要深刻。立意切忌“庸人思路”,大家都能描写的现象,大家都能说的肤浅的道理,作为文章的“意”,文章等于不写,是多余之物。要锻炼自己的眼力,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为现象所迷惑。要对所写的事物认真观察,仔细认识,反复研究,力求自己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见别人之所未见,别人浅见我深见,别人少见我多见。这样立的“意”,就能切中事物的要害,醒人耳目。例如台湾著名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人,又少了一个》,刻画了一个女乞讨者的形象。第一次来乞讨时,这个女乞讨者说的是:“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直想哭!”三年后这个女人来乞讨时情况是:门内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从以上摘引的片段可清晰地看到女乞讨者的前后语言的巨大变化,文章的“意”既非停留在对乞讨者同情,又不是横加斥责,而是以惊人的标题“人,又少了一个”揭示问题的本质。语言的变化揭示了人格的变化,人的尊严的丧失,由此,反映生活的真实,反映世态与人情,留给读者不尽的思考。立意深刻并不是故意拔高,呼叫口号,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中找出最本质的东西。

第三要新颖。文章主旨要有新意,要有时代气息,给人以新鲜感。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人新事层出不穷,人的认识也随之有发展。反映在文章里,主旨应新颖不俗,不因循守旧。例如《枪口》写的是官复原职的N省建材局杨局长和李秘书在蒿草丛生、芦荻疏落的湖边打猎的经过,仅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就可看出立意的新颖。

李秘书试探地凑上前去说:“他是你的老部下嘛。这次他请您批五十吨建材物资给他„„”

“你不要为他做说客。不批,半个字也不批;针尖大的洞,也会刮进斗大的风。咱党员干部,那歪门邪道不要搞。”他停了一下,朝烟波迷茫,水天一色的湖面瞧去,“好景致,可惜婷儿没有同来。”

“她今天有更高兴的事儿。”李秘书故作神秘地笑笑说,“王主任托了文化局的老马,同意把你的女儿调到省实验话剧团工作。”

“嗯?”老杨的眉毛拧了个结。李秘书只当没察觉,坐进轿车,手扶在车门上,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就拿这辆车来说吧,也是王主任出力调拨给您的。那回大姐犯病住院,还多亏这辆车接送。”

“该死,早把我当猎物给瞄上了。”他下意识地攥紧枪把想。李秘书一眼溜到枪上,像又想起什么,说:“王主任知道您喜欢打猎,这支猎枪,就是他特意托人专程送到您家的„„”

车发动了。老杨陡然一惊,不觉倒抽一口冷气:黑黝黝双筒枪口,冒着寒气,就像两只黑洞洞的眼睛,死死地瞄准了他„„

在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掌权的干部如何坚持原则,拒腐蚀,永不沾,是人们经常谈论的热点,也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难点,作者抓住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加以反映,以枪口死死瞄准为喻,敲响警钟,启人深思,有时代气息。

第四要集中。无论写多复杂的事物,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又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必然目的不明确,中心思想不突出。俗话说:意多文必乱。一篇文章里包含多种写作意图,就会形成大杂烩,读了使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古人说的“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专则易于奏工,散者难于责效”,就是指这个道理。

主旨专一,还要学会用精辟的话来显示,来表达。“立片言而居要”,就是用一两句或三五句十分精彩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高高耸立。如《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是诗句,道理相通。

立意的四个要求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应全面考虑。对初学写作的青少年来说,“正确”是前提,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意深,意新,做到立意专一,中心突出。

文章要在“意”上取胜,还有两点须注意。一是意在笔先。不能动笔时边写边考虑文章的主旨,如果这样,就会出现“变调”的状况,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主旨变而飘忽。应该在动笔前认真考虑写作的目的,从掌握的材料中提炼观点,再以提炼出来的观点统率材料。据鲁迅夫人许广平的记述,鲁迅先生“写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手,那张躺椅,是他构思的所在,那早晚饭前饭后的休息,就是他一语不发,在躺椅上先把所要写的大纲起腹稿的时候”。二是平时注意锻炼思想,增添见识,增添认识生活的能力。客观事物林林总总,寓含无穷奥秘,平时要注意观察,积极思考,认识和领悟其中真谛。生活狭窄,认识肤浅,面对再感人的材料,也难以立出好“意”。同学们很喜爱“至理名言”,须知至理名言的根基在生活底子极厚实,思想深刻,反复思考,不断提炼。炼文章的“意”也就应该如此。

佳作借鉴

石缝间的生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的地方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它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地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林希这篇《石缝间的生命》立意高远,启人心扉。它是一曲激昂的生命之歌,一曲顽强拼搏的生命之歌。“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这是主题的点睛之笔,闪发着思想的光芒,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启迪人们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对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只停留在生物学角度的理解,适者生存,“意”显然就比较肤浅。作者深知这一点,往深处挖掘,提到哲学与美学的高度来阐述,意味隽永,主题就跳了出来。说它“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笔触往深处开掘,揭示了事物本质,赞颂生命的顽强,讴歌敢于奋斗、敢于拼搏、敢于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世界。古哲人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能担当起重大任务,在心志、筋骨、体肤、行为等等方面均要经受艰苦的磨炼,这样才能坚韧意志,增长才干。如果贪图安逸、享乐,生命也就死亡。这是亘古以来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被无数事实所证验。《石缝间的生命》取这样的思想精华来立意,是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

文章的“意”不是凭空拔高,而是以坚实的材料为基础的。作者先描写不毛的缝隙间丛生的“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显示生命的本能,只要能寻求到一丝立足之地,小草就能生存、生长。接着描写“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为了生存,苦苦挣扎,既被环境改变,又做战胜环境的强者,以此来显示生命就是拼搏的真理。最后描写“参天的松柏”,它的躯干,树衣上的疤痕,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爬满半壁山崖的根须,无不记录它生长的艰难,生命的拼搏。大自然出现的这些惊人的奇迹来之何处?生命的本能,生命的拼搏。作者洞悉其中的奥秘,托物寓意,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意”一经确立,就统率材料,统率结构,统率语言的运用。“野草”、“山花”、“松柏”三个材料都为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都在讴歌生命的顽强,但三个材料又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有轻重之分,详略之别。石缝间生长的小草是赞颂生命的基础,由生命的本能,开掘到生命的拼搏,再开掘到生命的崇高体现,层层推进,深邃的意一步步展现在读者面前。松柏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故而铺展开来详写。这方面内容写具体写充分,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突现。

文章先选三个材料正面描写,接着又从反面论述,如果一切生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世界就会有地方“永远的死寂”、“永远黑暗”,然后又与沃土中的生命作比较。如此一正一反一比较,使生命须拼搏的立旨表达得更为充分更为有力。因此,采取怎样的写法,也是受“意”统帅的。

文中不少语句言简意赅,言简意深,之所以如此,同样受文章主旨的调遣。如:“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一般说,本能是不值得推崇的,而作者却用“尊贵”加以形容,一石惊天,显示生命存在的艰难,生命的本能寓含不同凡响的深意。石缝间一丛一丛野草,三两片长长细瘦的薄叶,美在何处?作者却用“辉煌

壮丽”来刻画。是不是言过其实?不是。不美是现象,现象背后隐藏着辉煌壮丽的本质。种籽在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间发芽,倔强地吐出瘦叶,生命还不辉煌?还不壮丽?“有权”、“自认为”的用法充满自信,充满自豪。生机不可“扼制”,通常我们用“扼杀”、“遏制”,文中为何用“扼制”呢?“扼”是用力压住,“遏制”表达小草生长的艰难份量还不够,用“扼”更能显示生命的不可抗拒的勃勃生机。遣词造句都是为准确地表达主旨,使主旨显豁服务。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古往今来论述的文章可说是车载斗量,要写出新意是十分不容易的。作者选取了人们易疏忽的“石缝”做文章,把生命放在特定的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去摔打,使生命的本质特征显露无遗。这一点也很值得借鉴。

习作评说

垃圾筒边的残物在寒风中低泣:明天我们的命运将如何演变?世世代代没有结局的悲剧上演着,那是我们看不见的世界背后的阴影。当我们“丢”的一刹那,不知就成为多少生命的导演?

走过河堤,残红掩映下,可怜兮兮的垃圾挤在一堆,高过“禁倒垃圾”的木牌。有些飘扬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有的随恶臭的小溪流向茫然的天边。这些苦无葬身之地的“垃圾”,在我们漫不经心的一抛、不屑一顾地离去后,造成了大家关心的“垃圾问题”。我仿佛看到它们痛苦地挣扎后,无力地垂下头,任随时空摆布,载着“刽子手”的指纹,冷冷地望向摄影镜头。

考古学家谨慎挖掘、苦心研究的化石,被众人视为布满历史轨迹的文化宝藏;但几十世纪前,它是原始人啃完肉顺手一丢的骨头。我们悉心栽培、爱不释手的美丽花朵,也许曾是鸟蝶们在运送旅程中不小心丢掉的一粒种子。我们称颂的大自然奇迹——顶天立地、枝繁叶茂的大树,或许多年前是个啃着水果的过路人从口中吐出的果核。这是“丢者”与“得者”都不曾想到的“化腐朽为神奇”。

孩提时,我同古今中外的孩子们一样,有一个“百宝箱”。那是一个破掉的饼干盒,里面装的在我心中却胜过所罗门王的宝藏:有我的化学实验——瓜子汁,我的胃受尽折磨换来的代价——各式药罐,还有针筒、弹珠、回形针项链、花生耳环、广告单及从百货公司偷渡来的标签„„后来瓜子尚未融化为汁就被妈妈丢掉了,许许多多宝藏相继失踪,我知道它们的命运是——被丢了。上了小学,多得塞不下的参考书,迫使我丢了那曾陪伴我共度无数孤寂日子的百宝箱及寥寥无几的宝物。虽然,那些参考书在消磨我许多青春欢笑后也被丢了。

我算不清丢了多少东西,只知道一批走了,新的一批又来了。随着年龄增长,送走的“废物”愈多,心中怅然若有所失的空虚便逐渐加浓。当然,百宝箱中的宝物我永远不会承认它们是废物,它们在我心中的价值和幼时仍相同。我却能理智地面对丢的事实,有丢的勇气。我不知是否由丢而失去了“珍爱”“怀念”的感情,抑是许多次丢的感伤使我麻木了?悠悠人生路,我们每每徘徊于“丢”与“不丢”的十字街口,当我们毅然决然作明智抉择时,不正也一次又一次地醒悟、成长?

丢开无关紧要的事物,也是现代人难以做得完美的一项“生活艺术”。如果为了“舍不得”,而让一堆堆杂物琐事阻挡自己的去路,甚至自栽个跟斗,实在得不偿失。狠下心来,丢掉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丢开缠在心中不实际的梦想,才能塑造全新的自我,勇敢地面对现实挑战。同样的,机关办事如能坚守原则而抛开“人情、面子”问题,不是能清爽地办好事吗?丢掉该丢的事物,是常理,但也需要勇气、魄力。如果为了“丢”而长期沉沦于回首凭吊的哀愁与悔恨中,那宁可留在身边,当作自己甜蜜的负荷。

然而,现代人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不应当丢的:年轻快乐的心境、恬静自得的生活、悠闲安然的态度„„这些不管是被我们丢掉,还是已在染缸中蒙尘,都难再追回。科技文明的脚步迫进,我们“享受”着社会工业化、全自动生产、电脑作业„„,却因此失去了一望无际的油绿、清澈的小溪、干净的空气、环境的安宁„„“有得必有失”,本是万物变迁的原则,但唯有得的有价值、丢的无遗憾,才能在得失之间获致协调。如今,我们却借口“经济发展”,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便捷、甚至只打“算盘”而不考虑长远之计,破坏了亿万年才能形成的天然景观。这些丢掉的能再用钱“修补”吗?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这些到底是在“不知不觉”还是“有知有觉”中,永远地丢掉了?以后——不要再轻易地丢了。并不是怕受人谴责,而是我们的良心对不起后代子孙,他们会站在癞痢头似的“山”、干枯的“小溪”、冒臭气排污水的工厂、污浊的空气及没有虫鸟的“秃树林”前向地狱质问:“你们把美好丢到那儿去了?”那么,我们为了“建设”而丢掉了自然生趣,有意义吗?能使子孙“幸福”吗?

朋友,让我们舍有余补不足,三思而后“丢”吧!

这篇习作的作者是台湾高中学生赵如蓓。她以“丢”为论题,展开了生活哲理的论述,立意正确,有一定的深度。

作者从日常生活中丢垃圾的现象说起,揭示“丢”与“不丢”中寓含的哲理,告诫人们要权衡利弊得失,丢弃该丢的,丢了无遗憾的,不能丢弃有价值的。一般性的泛述不足以表达深刻的主旨,习作者把这个问题定格在人的生存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上来考察,文章的“意”就往深处开掘。一是切中时弊。一些人只顾眼前建设的便捷,肆意破坏大自然而毫不痛惜。二是敲响警钟。人们不重视生存环境的保护,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必将殃及后世子孙。主旨论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大问题,有现实意义。

为了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显现,习作者谈古论今,运用了丰富的材料。从“垃圾”的丢弃谈到“化石”,谈到“美丽花朵”,谈到“顶天立地、枝繁叶茂的大树”,引出“丢”与“得”的关系;从孩提时代宝物的“收藏”与“丢弃”,参考书的“塞”与“丢”,引出在悠悠人生路上,对“丢”与“不丢”应毅然决然地作出明智的抉择;从现代人为人、处事的“生活艺术”,引出不能为丢而丢,须有勇气与魄力丢掉该丢的事物。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实把人们该丢什么、不该丢什么的问题,既从理智上、又从感情上进行剖析,为文中现代人“有知有觉”地把不该丢的东西丢得太多的看法作铺垫。这样,习作者认为在现代建设中不该丢弃、不该破坏优良的生态环境的主张就水到渠成,激人深思,撼人心灵。

材料充实,才能议而不空,“意”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注意某些生活现象,而不注意深入分析,就难以抓住其中的实质,“意”就难以新颖、深刻。从这篇习作看,习作者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注意锻炼眼力,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炼“意”来说,这些至为重要。

有些语言还须推敲。如篇首的“我们”,一是指代“垃圾筒边的残物”,一是指代丢弃残物的人,指代混淆,意思不明确。又如篇末“站在癞痢头似的‘山’„„前”中“污浊的空气”用得不妥,“山”前可“站”,“小溪”前可“站”,“污浊的空气”应以“充斥”、“迷漫”刻画,怎能说“站”在它的“前”面呢?就通篇语言来说,尽管是小小瑕疵,但也须注意。

要语一束

文章须有“主心骨”,有明确的写作意图,鲜明的中心思想。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主宰。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都受它的统率。

下笔之前先立“意”。围绕立意,反复思考,苦心经营。立意的要求是:正确、深刻、新颖、集中。

文章的“意”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平时锻炼思想、积累知识和增添生活阅历的结晶。炼“意”要炼“识”,要着力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

要学会“立片言而居要”,用点睛的笔表达高远的意,即用几句精辟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体现文章的基本精神。

相关参考

三种技巧帮你确立作文的中心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合之众...

关于三种技巧帮你确立作文的中心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立意求...

写景的文章也要有高远的立意

...但有些同学的文章只有景,没有“意”,这个“意”就是立意,就是文章的“灵魂”

2015年高考作文系统写作指导——确定文章立意小技巧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

初中作文立意选材的命题指导

...事,学习确立中央、选择材料和为文章命题。训练指导1.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要表达的中央意思。所谓中央意思,在叙事文中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叙的事情要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或肯定、赞扬、歌颂什么,否定、批评、拷打什...

高考作文立意精要

一、高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准确、新颖、高远、深刻所谓准确,就是要正确把握命题人命题意图,并在命题范围内立意。所谓新颖,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文章。写见人所未见,发...

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题好一半文”。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

作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要写好作文,应做的事情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能否用好画龙点睛手法,效果大不一样。例如,有的同学写记叙文,思路清晰的很,叙事也有条理,刻画人物也很形象,写景状物也能抓住特征,但让人看了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

高考作文写作步骤1: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高考作文写作步骤1:画龙点睛精心拟题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题好一半文”。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

高考作文写作步骤1: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高考作文写作步骤1:画龙点睛精心拟题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题好一半文”。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

中考作文教学十讲:第一讲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初中九年级作文教学十讲:第一讲画龙点睛精心拟题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题好一半文”。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

中考作文立意升格指导

(栏目一)目标定向: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从近几年广州市中考作文命题规律来看,虽然较过去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在立意上有所开放性,但都十分强调立意的正确和高深。何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

愉快的游戏

...趣徐听同学的《一次“航海”》是篇好文,这里只谈它的立意。一提立意,有些小朋友就觉得神秘。其宪,它一点也不神秘。说白了,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写文章,记事、写人也好,议论、抒情也好,总得要表达一个...

作文立意要正确、 鲜明、深刻

写作文,下笔前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立意”。“立意”就是确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拳文章的灵魂,是确定文章内容,选择和组织材料的依据。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起码的要求是观点正确,进一步还要求鲜明...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作文立意篇第1讲:高视阔步立意

E立意篇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词句如衣饰,立意乃精魄。过好立意关,当慎。一是“意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