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10正误对照法
Posted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10正误对照法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10正误对照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而在这样的对比和映衬中,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蕴涵的道理,就能黑白鲜明地显示出来。有时,几乎可以无须多辩,事理的是与非、真与伪,就能使人了然于胸。对比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纵比。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对照,着重揭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它所蕴涵的道理。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写诗四句,十二三岁时,便不能像先前那样作诗了,二十岁时,就像普通人一样毫无特点了,这就是纵比。
二、横比。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互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美好的事物予以肯定。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象征北方军民的白杨树与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楠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三、自比。就是通过对在同一事物内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的分析论述,来阐明道理的对比论证方法。它与纵比的区别是:它不存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它与横比的不同是:自我表现在同一事物上,而横比则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
以上三种方法,在一般文章中,以采用其中之一者居多,但也可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运用对比,首先要抓住对比点,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相互对立、互为映衬。其二要将对比引向深入。文中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不能只摆出为止,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最后要尽可能利用文章标题所提供的条件进行对比论证。如《平凡与伟大》,就可据此采用对照的方法来安排结构和论证。
例文1
黎明前的那段时间最黑暗。
树丛中,两个人正漫无目的地走着。一个人,是高唱“不在红尘中,尘缘看得清”的隐士。另一个人,是走过一路坦途,从未遇到荆棘猛兽的商界精英。隐士对待生活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自认名、利、爱、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活就是雾里看花。商人深谙尘世中红男绿女的嬉笑怒骂,执著地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黑暗中,隐士又发牢骚:“天怎么还是这么黑?”商人淡淡地吐出几个字:“天很快就要亮了,黎明前总是最黑暗。”
天际泛白。丛林尽头有一只装了一半水的瓶子。隐士触目伤怀:“瓶子怎么只有一半是满的?世界总如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处处有缺憾。”商人意气风发:“瓶子竟有一半是满的!上帝总是仁慈,从不将一个掏空了的瓶子塞给人们。”商人抓起那个瓶子,打算用它来滋润干渴的双唇。隐士抓住了商人的胳膊,以一种哀求的语气说:“朋友,喝掉了水,我们的前进就失去了动力。”商人摇摇头,看着几乎要屈膝在地的隐士,说:“朋友,喝掉这些水,我们的身体里就有了新注入的血液,我们就又有精神上路了。”一个执意要喝,一个决意不肯。于是,两人“抬”着这个瓶子去找人说理。
经过一个荒原遍布的坟墓,商人呶呶嘴,笑着对隐士说:“他曾经和我们一样。”隐士的脸上没有半点生动的凸起,闷声闷气地挤出一句:“我们也必将和他一样。”随后,二人又是沉默,还是要找个人评理。
坟墓背后是一片农田,一个农夫正在锄草,嘴里还唱着:“海内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二人跟过去,拉住农夫,让他给评评理。
农夫歇了一会,对隐士说:“我看你也上了年纪了,老人总是怀疑许多真东西。”又对商人说:“年轻人,你还小,总是相信许多假东西。”农夫顿了顿,又说:“你们看问题,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你,隐士,一味消极避世,所以认为天是黑的,瓶是半满的,人是要死的。而你,生意人,你一帆风顺,看到天是亮的,瓶是半空的,人是活着的。正如读书人说的那样,叫什么‘境由心造’。”
是啊,我们看问题不正如十个人看一棵树这树就有十种模样吗?境由心造,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朋友,遇到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简评:此文脱去了一般中学生的作文程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其才思。文中的两个人物,一个具有传统意味,一个富有现代精神;遇事一个悲观,一个乐观。作者通过在特定情境下两人对生命之源与死亡之屋的不同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及其冲突,构思精巧,对比鲜明。
例文2
适汉武帝年间,匈奴寇边,入长城百余里直至河间,关中震动,长安一片哗然。有客商来自西域,自曰大月氏使者,武帝欣然接见。其言匈奴欺压西域各国,犹以大月氏为甚,国王被杀,其颅被制成樽,是以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武帝听之甚悦,希冀联大月氏以抗匈奴。殿下有二人者,苏武与连奇。二人皆以说辩闻于关中,武帝以二人为使前赴大月氏,二人欣然领命。次日,苏连二人偕百余人伴大月氏客商西行,途经玉门,遇匈奴千余骑,不敌,乃被俘。
众人被擒,北行千里,直至单于庭,匈奴单于虽居塞北,然也闻苏连二人之名,闻擒住二人,大喜,致酒以待二人,又备刀斧手于幕帐之后,言以摔杯为号。
连奇见之,哆嗦不能前;苏武则慨然就坐,谈笑而饮,神态不卑不亢。单于见之心服,乃曰:“吾匈奴地域辽阔,带甲之士百万,与汉家相争以来,无不大胜而回,先祖冒顿单于更俘汉主于白登,二位何不识时务而听天命,助我匈奴夺得天下,此万世之功也。”说完令人奉上金帛,带出美女。
连奇自以为必死,而今见单于有招,喜若狂,立即应允。苏武鄙之,昂然直视单于曰:“男儿立于天地间,岂不闻忠、孝、节、义?失之四者,与猪狗何异?吾意已决,请就戮。”说完大步走出帐外,弃金帛美女而不顾。
单于心爱其卜,终不能动,乃禁武于马厩之中,终日以钱帛美女诱其归附,不肯;又令其食粗糙之糠,干沉重之事,妄以此逼其降,终不为所动。单于见不能动其心,乃将其放逐于北海,终日以牧羊为生,连奇数往劝之,不应,反大骂连奇失节。苏武终不改节,并题诗于门上:“宁为汉家无头尸,不为匈奴屈膝人。”
其气节可见于此。然观苏武、连奇二人,一持节甚坚,十九年而不改,一奴颜婢膝,苟且偷生于异邦;一流芳百世而名垂千古,一为世人不齿而遗臭万年,何哉?善恶之择,美丑之分在乎心也,心正,不令而行;心不正,虽令不从,是以苏武能弃金帛而选大义,面对美色权势,而终不为所动,心择之正也。
简评:本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个大义凛然,不卑不亢;一个唯唯诺诺,苟且偷生;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一忠一奸,天壤之别。文章虽用浅易文言文写成,但叙事清楚,语言简洁,较好地突出了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例文3
情感是每个人从生下来就被上帝赋予的,有了感情,人世间才充满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充满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然而我们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同时,也会被它所左右。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使我们在事物认知、正误深浅上产生了偏差,甚至丧失了判断能力。我们认识事物应该抛开感情因素,而从事物对与错、好与坏的根本出发,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否则将会酿成大错。某校两名学生拿刀将另一名学生捅死,当警察问到一名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竟然说,我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为了帮朋友出气„„俗话说得好:“家贼难防。”这便更进一步说明了是亲情在左右你的认识,使你无法正确地去判断。全国的贪污案件,屡现不止,而且还可从中牵出很多“羊”来,什么这个市长,那个局长,这正是酒肉、金钱朋友之间的友情所导致的,这只是感情与认识在坏的一面的体现,致使人们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当然感情与认识在好的方面也有体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的标语我想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吧!没错,这就是抗击“非典”的标语。在“非典”时期,我们的“白衣天使”在随时可能被传染,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毅然坚守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他们同样也是从感情出发,为了人民,为了亲人而宁愿献出宝贵生命,这种感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使他们有了更高的思想觉悟。
只靠感情去认识事物是片面的,应该从事物对与错、好与坏、真与伪的立场出发,才能使自己的感情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认识。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更应该有更高的思想觉悟与认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
感情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刚开始并没有好坏、深浅之分,靠的是后天的培养,与自我认识的提高来改变的,否则只靠感情去认识事物,是不够完美的!
简评:清晰的结构是本文的突出特色。首先,亮明观点,接着从反面举例论证:如果情感产生偏差,就会使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紧接着用一个过渡句“当然感情与认识在好的方面也有体现”转入正面阐述,举“白衣天使”为例,准确地诠释了自己的观点,鲜明的对比,扣住了命题的意图。
例文4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浸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梦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魂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翰沙漠里,战士选择了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乾,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
简评:千古艰难唯一死,而对“生死抉择”,作者做出了理性的思考,指出“追求光与热”的生命是永恒的,观点颇为深刻。更可贵的是,文章将古人的大义凛然与今人的平庸麻木做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心灵的贫瘠。最后,呼吁人们要反问内心世界,做出清醒的选择。
相关参考
“与时俱进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大路货而言。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
...作文都是先提供一则材料,然后以材料为触发点,写一篇高考作文。那么,对待这则材料,两种作文形式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而言,传统的供料作文必须使用所给材料,行文的主旨必须与所供材料吻合。它的思维方式局限于:概...
...式:一、借鉴畅销书引发写作灵感。紧扣时代的脉搏,是高考命题的特点。2
...底蕴和文化积淀,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2002年《心灵的选择》,许多人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岳飞与风波亭,屈原与汩罗江,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
题材和立意的雷同,常常给人以厌倦之感。若能巧妙地变换角度,就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谓移形换位,就是将写作中心对象“他”与“我”对换其客观存在的位置,改变原主人公“他”的身份、地位,并将“我...
...、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如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许多考生引用了下面这些言论:“失信不立。”(《左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得黄金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10幽默讽喻法文字的魅力靠语言,高考作文的成功靠的同样是语言,由于话题作文的多样性,使杂文也进入了高考作文。而杂文最主要的语言特色就是幽默的讽喻,所谓幽默即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手...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10波澜跌宕法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回环,方可引人入胜。很多人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注意叙事条理、线索结构的分明清晰、完整清楚...
...料的选取不一定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比如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湖南考生的作文《选择——让生命发光》,就用此法获得了满分,文章用一个典型、生动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1镜头剪接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剪接法”。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文章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1设问诘难法设问和反问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疑问句。疑问句的特点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或引起对方的思考。而设问和反问的共同特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需...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7曲折含蓄法平淡之作,常常读了前面就知道后面,稍露端倪,便见结局;作者唯恐读者弄不清楚,就不留余地,全盘托出,这类文章,读之不假思索,给人的印象,大抵只能是索然无味。艺术的妙绝,...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8句式参差法写作时根据描写对象和写作角度的不同,灵活地运用不同句式,使语言准确自然,这是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做到句式灵活,就要反复锤炼语言,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锤炼语句的...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7抑扬生变法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6名句生辉法谚语,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