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三法
Posted
篇首语: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议论文写作三法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议论文写作三法
晓以利害法
晓以利害法就是把利害关系分析清楚、告诉对方使之折服的一种说话方法。为此,分析必须中肯实在,利与害必须与对方切身利益有关。
分元前630年秦穆公帮助晋文公攻打郑国,危急之中郑国派烛之武出使秦国。烛之武运用晓以利害法化险为夷促使秦、晋退兵。烛之武见到的秦穆说自己不是为救国而来,而是为秦国而来,因为:“秦在西方,郑在东方,中间隔着个晋国。郑一旦灭亡,得利的是晋国,你们不可能越过晋国而把郑国作为自己的领土。晋强大了,相比之下,秦国力量不就削弱了吗?”秦穆公竖起耳朵认真听着。烛又说:“如果保存郑国,让我们做东方路上的主人,途经的秦国使者凡缺少费用与物资,由郑国供应。这样,对秦国不仅无害而且有利。”秦穆公觉得有理。烛随即岔开话题道:“晋国贪得无厌,是个不讲信用的国家。早年晋国内乱,晋惠公逃到秦国,是您出力帮他回国获得君位。晋惠公曾答应回国后要把焦、瑕两座城池割给秦国,作为报答。可是,回去后一切许诺都赖掉了,难道您忘了吗”提起这事,穆公大为恼火。烛之武又推波助澜道:“晋国获得东边郑国土地,就会设法扩大西面境界。西面就是秦国,他不侵夺秦国土地又向何处扩展?望君王看远些,要防备晋国啊!”“说得有理”穆公大悦,命令退兵。晋国失去盟军,只好撤退。
还如,战国时期鲁哀公大兴土木,规模空前。公宣子第一次劝阻:“房舍过大,多住人则喧闹,少住则空旷,望酌量。”哀公不听。第二次劝阻:“鲁国弱小而住室很大,百姓知道了,会怨恨我君;诸侯知道了,又会轻视嘲笑我国。”哀公仍建造不停。公宣子第三次劝阻道:“左边右边都是先祖之庙,在中间兴建又多又大的房舍,恐怕有害于吾君。”哀公一听,马上命令拆除筑板停止兴建房舍。
为什么公宣子前两次没有成功,而第三次成功了呢?因为前两次提出的理由以鲁哀公来说无关痛痒,什么喧闹、空旷,什么百姓、诸侯,然而第三次却不同,因为古人最害怕先人之庙作崇,这事关重大,怎能不听?当然下令停止兴建。
事实说理法
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最有说服力。
1940年3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重庆开会,蒋介石想在会上宣布十八集团军的“罪状”,以便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共高潮。会上,蒋介石历数十八集团军犯下的“罪行”,说什么“游而不击”、“袭击友军,制造磨擦”等等,并表示要彻底严查,以整军纪。当时担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不慌不忙地开始演说,他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印发的《敌伪广播》中的内容来说明:18集团军不是游而不击,而是在涞源战斗中击毙了日一著名将官阿部中将。时间是1939年11月19日。接着,叶剑英又举出国民党和荫梧勾结日伪军进攻18集团军的事实,指出到底是谁在袭击友军、制造磨擦。蒋介石觉不住气了,质问:“有这回事吗?”叶剑英随即把张荫梧勾结日寇的来往电文和信件照片,拿出宣读并当众交给蒋介石看。在事实面前,蒋唉声叹气,直拍脑袋。铁的事实,谁敢否认!
事实应该是真实的,掌握的事实应无隙可击。如有漏洞、有矛盾,这个事实是无力的。
有一年天大旱,农民李和颗粒无收。可财主不讲理,将他家中什物都搬去抵租,连一口铁锅也不留下。众人不平,青年农民阿根单枪匹马冲进财主家,夺回锅子就走。谁知财主手下人一拥而上,将阿根捆邦起来,并叫帐房先生替他写一张白日抢劫的状纸,告到衙门。
县衙门的周师爷知道了内情,答应相救。第二天升堂,县老爷一看师爷呈上的状纸,很感奇怪,就问财主:“这状纸可是你所写?”财主一字不识却死要面子,答道:“是我自己所写。”“呸!信口开河,岂有这等事来?”“有、有、有”县老爷惊堂木一拍:“该死的东西,一派胡言,先打他二十大板!”
打了之后,县老爷又问财主:“你诬告良民,知罪否?”“大老爷,我没有罪。”“还要强辩!我再问你,你既然明目张胆,却为何要钻狗洞呀?”“啊?”财主还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可县老爷却已宣布退堂了。
原来,好心的周师爷暗中帮忙,将原状纸上“明火执仗,大门而入”中的“大”字,暗暗在右上角加上一点,变成“犬”字。这样一来,事情就不符合实际:既“明火执仗”,却又“犬门而入”。所以财主落了个诬告之罪。
财主由有利变为不利,问题就在事实上有矛盾,所举事实成为了不真实的东西,最后,势必被人驳倒。
反证驳斥法
反证驳斥法是用反证法来驳斥对方谬论的一种说话方法。要运用好这个方法,关键就在正确运用好反证技巧。举两个例子说明——
1960年9月周总理接见英国记者,当记者提到“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时,周总理指出:“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英国人口在第一次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太多,但英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曾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3,但美国的军事基地遍于全球,美国驻外军人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更没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取决于它的人口多少,而取决于它的社会制度。”
周总理用的就是反证驳斥法,你说人口多要扩张,我说人口少照样扩张,可见不在人口多少,而在制度不同。
30年代中期,茂隆皮箱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引起英国商人威尔斯的嫉妒。威尔斯蓄意敲诈,到茂隆订购3000只皮箱,若不按期按质交货,除退货外还要赔偿50%的损失。
茂隆皮箱行如期按质交货,威尔斯却说,皮箱中有木料,就不是皮箱,从而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茂隆皮箱行经理冯灿接到法庭传票后,慌了手脚。港英法院偏袒威尔斯,欲定冯灿诈骗罪。出于无奈,冯灿请律师罗文锦为自己辩护。
开庭了。法庭上威尔斯信口雌黄,气焰嚣张。罗文锦神态自如,不惊不慌。等到威尔斯讲完,他从律师席上从容站起,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号金怀表,向听众展示后高声问法官:
“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鉴证后回答道:“这是英国伦敦出品的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罗文锦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人问道,“这是金表,已无人怀疑。但请问,这块金表除表壳是镀金之外,内部机件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齐声答道:“当然不是。”
罗文锦断续说道:“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稍作停顿,又高声道:“由此可见,茂隆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
法官在众目睽睽之下,理屈词穷,只得以威尔斯诬告、罚款5000无结案。从此,罗文锦声名大振。
罗文锦别出心裁,来了个类比反证法就把威尔驳倒了!
高考议论文写作十忌
一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
近年高考作文,大多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但因许多考生草草看题,浅“思”辄止;只重一点,忽视全面,使得所论述的问题与所给的材料的主旨(命题的意图和要求),超过材料的范围或没有涉及到有关材料,就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例如1984年高考作文题,题目中的两段对话,实际上是让你介绍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你应该从学生(你自己)写作和老师教学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可是,不少考生却不是这样,仅仅谈学生作文的艰苦,这就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又如,1996年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漫画()》,可不少人写成《我喜欢漫画()》,忽略了“更”字,没有对两幅漫画作比较分析,写得再好,也只能得第三档分。
二忌论题贪大,要准确简明新颖。
考试作文,文章的主旨由自己确定,千万不要贪宽求大。“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王力《谈谈写论文》)。考生一定要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择合适的角度展开论述。例如1997年高考作文题,有的自拟论题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的考生自拟论题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相比之下,前者恰当可行;后者则大而无当——即使你知识渊博,具有驾驭庞大题材的能力,也无法在考试时间内“言之有理,持之以故”去完成自己的论证,至少写不深刻。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感于《鸟的评说》,自拟标题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人》、《金无足赤》、《正人必先正己》、《牢骚太多防肠断》,按这些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的标题行文,考生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忌下笔拉扯太远,要小巧俊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足以说明文章开端的重要。从文章的本身来说,开篇是文章的“切入口”,是文章的脸面,宜紧扣题意,提出论点,一锤定音;从阅读角度来说,开头是阅读老师首先接触的部分,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影响最大。而许多考生一味贪大求全,人为地长出赘疣(开头前有“笼盖”),此乃考试作文的一大通病。与此有关的连锁反应是“前面有余,而后面不足”;头重脚轻或有头无尾。常见议论文开头的方法有;直接提出论点、间接提出论点、迂迥提出论点。如1998年高考作文《习惯》(议论文)的开头:“一个人,总会形成许多习惯;一个社会,也有其习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各种各样的习惯呢?我想,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受习惯的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这个开头,在一句分析之后,即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必受习惯的约束。”美如“凤头"!
四忌立意雷同,要独僻蹊径。
中学生写文章时,常按求同思维(习惯思维)去进行文章的立意,因而囿于陈规俗套,步于人后,很难出新。要想文章出新,在立意上与众不同,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因思考方向不同,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出奇制胜。例如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任选一题)。大多数考生因为学了一点辨证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写法用例自然有雷同之处,给阅卷教师以味同嚼蜡的感觉,想得高分是很难的。而假若此时选择第一种,由于所选论题与众不同,已经有了新意;接下分析、说理,由于“熟”而头头是道;最后逆向思维简要分析少数人近墨不黑。文章就会新意迭出,岂不高一个分值?
五忌用例不当,要扩大幅射面。
事例是议论文的重要论据之一,典型而有力的论据具有无法替代的论证效果。但有些议论文虽然列举了不少事例,可信度仍不强。原因之一就是选用的例子拘泥于一隅,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一般说来,用作论据的事例应注意古今结合、中外兼收,文理渗透——所有适合于说理范畴的,都可以作为撷取之例。这样的论据才具有代表性。例如,1989年广东高考作文《失败是成功之母——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的展开段:“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六百零五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O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现了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他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八千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八千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试想,如果作者仅用清一色的“进口”例子,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六忌“油水分离",要深入论证。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作文对所举论据不知如何去分析,在举出论据后就圈句号另列其它论据。当堆砌了大量论据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结果使议论文变为“论点+论据”。这类文章,观点是观点,例子是例子,油水分离,不能融为一体,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油水分离,常见的错误有:例而不议、引而不证。正确的做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或引用经典之后,依据论据的性质,向论点的方向进行分析:或揭示事实的要点,或揭示事例本身的因果联系,或挖根追源,或假设推论,或比较分析。譬如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作者在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之后,便对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实质一一作了剖析,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令人信服。
七忌以叙代议,要叙得简明。
有些考生在运用事例论证时,事例往往是生活的实录或原材料的照抄照搬,甚至在叙述时尽情发挥,结果一篇800来字的文章,叙述却占了大半篇幅,这就是“以叙代议”。它使一篇议论文面目全非,文体难辨!事实上,议论文引用的事例,不像记叙文那样的要求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议论文的叙述力求抓住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或精神实质,进行高度概括与浓缩,做到简明、干练。例如,1980年高考作文题是供料作文。试题上给的是一篇短文《画蛋》,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读<画蛋>有感》。某优秀作文的开头是:“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此文一落笔,就把《画蛋》的要点概括成一句成语“名师出高徒”,何等精当。
八忌说理杂乱无章,要条理分明。
对于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扯那个问题,那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又扯其它问题;有时把几个问题放在一起,扯来扯去,没有一个头绪,没有一个中心,没有逻辑,叫人不知所云,令人莫名其妙。这一通病尤其表现在关系型的作文题中。例如1986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树木·森林·气候》为正标题、副标题自定作文,有不少考生就犯了这一毛病。写作此题宜下笔一两句话就要点清题目中三者的关系:树木与森林之间属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森林与气候之间属于辨证统一的关系。然后把这三者的关系引申到“个体·群体·风气”上,重点逐层论述三者的关系;一是个人风气和群体风气的关系;二是群体和社会风气的关系;三是社会风气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最后号召大家都来做一棵调节社会风气的树木。这样的文章,分层说理,条理清晰,怎么能不赢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九忌远离生活,要贴近时代。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也说过:“对于有害事物,立即给予反响或抗争。”我们写议论文一定把握时代的脉搏,选择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材料,使文章富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每天看报纸、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注意这个“时代”下的“事”。然而,事实上,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闭目塞听,宛如“套中人”。因此,他们写议论文、论点平稳、论据陈旧。例如写先进:老是雷峰;谈奋进:外有爱因斯坦,内有陈景润;议反腐,正有方志敏,反有刘青山。而那鲜活的徐虎、孔繁森、李素丽、王宝森、陈良宇等却被轻易放过了。这样舍“新”求“老”,又怎么能不使一天要阅上百份试卷的老师生厌呢?再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很多考生由于不贴切时代生活;一味就两幅画揭示的医德医风进行议论,而不能就画的深刻命意去联系相关的世态人情一一领导部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青年学生,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会了;奖懒罚勤等等。这样的文章,其思想观点与当前的形势不相吻合,文章立意平平,千人一面,怎么能得高分?
十忌结尾草率,要发人深思。
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或归纳总结,深化论点;或呼应开头,严谨慎密;或言简意丰,给人以启迪;或发出号召,催人奋进;或引用格言,重申论点;或正反对照,优劣自现;或笔势雄健,发人深省。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宜多用祈使句、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例如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人字是支撑的结构》一文的结尾:“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然而,没有付出,绝没有回报。伸出援助的手挽起来,是一个天;撑起来,就是高大的‘人’!”再如《该做!该做?》的结尾:“该做!该做!”这样的结尾照应文题,短小精悍,像“豹尾”。
高考作文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因素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上面谈的十忌都是知识上的,务必请每位考生注意。
高考议论文写作十忌: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
一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
近年高考作文,大多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但因许多考生草草看题,浅“思”辄止;只重一点,忽视全面,使得所论述的问题与所给的材料的主旨(命题的意图和要求),超过材料的范围或没有涉及到有关材料,就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
例如1984年高考作文题,题目中的两段对话,实际上是让你介绍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你应该从学生(你自己)写作和老师教学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可是,不少考生却不是这样,仅仅谈学生作文的艰苦,这就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又如,1996年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漫画()》,可不少人写成《我喜欢漫画()》,忽略了“更”字,没有对两幅漫画作比较分析,写得再好,也只能得第三档分。
二忌论题贪大,要准确简明新颖。
考试作文,文章的主旨由自己确定,千万不要贪宽求大。“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王力《谈谈写论文》)。考生一定要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择合适的角度展开论述。例如1997年高考作文题,有的自拟论题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的考生自拟论题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相比之下,前者恰当可行;后者则大而无当——即使你知识渊博,具有驾驭庞大题材的能力,也无法在考试时间内“言之有理,持之以故”去完成自己的论证,至少写不深刻。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感于《鸟的评说》,自拟标题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人》、《金无足赤》、《正人必先正己》、《牢骚太多防肠断》,按这些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的标题行文,考生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忌下笔拉扯太远,要小巧俊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足以说明文章开端的重要。从文章的本身来说,开篇是文章的“切入口”,是文章的脸面,宜紧扣题意,提出论点,一锤定音;从阅读角度来说,开头是阅读老师首先接触的部分,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影响最大。而许多考生一味贪大求全,人为地长出赘疣(开头前有“笼盖”),此乃考试作文的一大通病。与此有关的连锁反应是“前面有余,而后面不足”;头重脚轻或有头无尾。常见议论文开头的方法有;直接提出论点、间接提出论点、迂迥提出论点。如1998年高考作文《习惯》(议论文)的开头:“一个人,总会形成许多习惯;一个社会,也有其习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各种各样的习惯呢?我想,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受习惯的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这个开头,在一句分析之后,即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必受习惯的约束。”美如“凤头"!
四忌立意雷同,要独僻蹊径。
中学生写文章时,常按求同思维(习惯思维)去进行文章的立意,因而囿于陈规俗套,步于人后,很难出新。要想文章出新,在立意上与众不同,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因思考方向不同,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出奇制胜。例如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任选一题)。大多数考生因为学了一点辨证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写法用例自然有雷同之处,给阅卷教师以味同嚼蜡的感觉,想得高分是很难的。而假若此时选择第一种,由于所选论题与众不同,已经有了新意;接下分析、说理,由于“熟”而头头是道;最后逆向思维简要分析少数人近墨不黑。文章就会新意迭出,岂不高一个分值?
五忌用例不当,要扩大幅射面。
事例是议论文的重要论据之一,典型而有力的论据具有无法替代的论证效果。但有些议论文虽然列举了不少事例,可信度仍不强。原因之一就是选用的例子拘泥于一隅,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一般说来,用作论据的事例应注意古今结合、中外兼收,文理渗透——所有适合于说理范畴的,都可以作为撷取之例。这样的论据才具有代表性。例如,1989年广东高考作文《失败是成功之母——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的展开段:“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六百零五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O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现了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他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八千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八千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试想,如果作者仅用清一色的“进口”例子,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六忌“油水分离",要深入论证。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作文对所举论据不知如何去分析,在举出论据后就圈句号另列其它论据。当堆砌了大量论据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结果使议论文变为“论点+论据”。这类文章,观点是观点,例子是例子,油水分离,不能融为一体,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油水分离,常见的错误有:例而不议、引而不证。正确的做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或引用经典之后,依据论据的性质,向论点的方向进行分析:或揭示事实的要点,或揭示事例本身的因果联系,或挖根追源,或假设推论,或比较分析。譬如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作者在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之后,便对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实质一一作了剖析,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令人信服。
七忌以叙代议,要叙得简明。
有些考生在运用事例论证时,事例往往是生活的实录或原材料的照抄照搬,甚至在叙述时尽情发挥,结果一篇800来字的文章,叙述却占了大半篇幅,这就是“以叙代议”。它使一篇议论文面目全非,文体难辨!事实上,议论文引用的事例,不像记叙文那样的要求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议论文的叙述力求抓住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或精神实质,进行高度概括与浓缩,做到简明、干练。例如,1980年高考作文题是供料作文。试题上给的是一篇短文《画蛋》,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读<画蛋>有感》。某优秀作文的开头是:“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此文一落笔,就把《画蛋》的要点概括成一句成语“名师出高徒”,何等精当。
八忌说理杂乱无章,要条理分明。
对于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扯那个问题,那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又扯其它问题;有时把几个问题放在一起,扯来扯去,没有一个头绪,没有一个中心,没有逻辑,叫人不知所云,令人莫名其妙。这一通病尤其表现在关系型的作文题中。例如1986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树木·森林·气候》为正标题、副标题自定作文,有不少考生就犯了这一毛病。写作此题宜下笔一两句话就要点清题目中三者的关系:树木与森林之间属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森林与气候之间属于辨证统一的关系。然后把这三者的关系引申到“个体·群体·风气”上,重点逐层论述三者的关系;一是个人风气和群体风气的关系;二是群体和社会风气的关系;三是社会风气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最后号召大家都来做一棵调节社会风气的树木。这样的文章,分层说理,条理清晰,怎么能不赢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九忌远离生活,要贴近时代。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也说过:“对于有害事物,立即给予反响或抗争。”我们写议论文一定把握时代的脉搏,选择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材料,使文章富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每天看报纸、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注意这个“时代”下的“事”。然而,事实上,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闭目塞听,宛如“套中人”。因此,他们写议论文、论点平稳、论据陈旧。例如写先进:老是雷峰;谈奋进:外有爱因斯坦,内有陈景润;议反腐,正有方志敏,反有刘青山。而那鲜活的徐虎、孔繁森、李素丽、王宝森、陈良宇等却被轻易放过了。这样舍“新”求“老”,又怎么能不使一天要阅上百份试卷的老师生厌呢?再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很多考生由于不贴切时代生活;一味就两幅画揭示的医德医风进行议论,而不能就画的深刻命意去联系相关的世态人情一一领导部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青年学生,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会了;奖懒罚勤等等。这样的文章,其思想观点与当前的形势不相吻合,文章立意平平,千人一面,怎么能得高分?
十忌结尾草率,要发人深思。
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或归纳总结,深化论点;或呼应开头,严谨慎密;或言简意丰,给人以启迪;或发出号召,催人奋进;或引用格言,重申论点;或正反对照,优劣自现;或笔势雄健,发人深省。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宜多用祈使句、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例如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人字是支撑的结构》一文的结尾:“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然而,没有付出,绝没有回报。伸出援助的手挽起来,是一个天;撑起来,就是高大的‘人’!”再如《该做!该做?》的结尾:“该做!该做!”这样的结尾照应文题,短小精悍,像“豹尾”。
高考作文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因素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上面谈的十忌都是知识上的,务必请每位考生注意。
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
——议论文拟题求新方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使文章生色,而拙劣平淡的标题会冲淡文章的内容。议论文的题目,或直接点明论点,或交代议论范围,或引起人们注意,或令人深思警醒……许多同学写议论文,拟题没有新意,常见的模式是《小议……》、《……的启示》、《读……有感》、《由……说开去》等。标题陈旧,似曾相识,则难免有些倒人胃口,甚至产生拒读者于门外的后果。相反,如果标题新颖,不同凡响,让人一接触标题,就有迫不及待、非读不可的感觉。“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许多满分的议论文,大都会有一个先声夺人的标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拟好议论文的题目题呢?总的说来拟题要求简洁、生动、新颖、深刻、醒目。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拟题方法:
一、引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电影片名、歌曲名等拟题。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电影片名具有语句凝练,含义深刻,易懂好记的特点,直接引用以之为题,可以使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新颖生动。如:谈知识重要的文章,可拟题为《知识就是力量》;谈节俭的文章,可拟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或《粒粒皆辛苦》;谈环境影响的文章,可拟为《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或《“孟母三迁”另解》;在以“靠”为话题的作文,某生拟题为《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引用了华罗庚的诗句作题目,观点鲜明,撼人心魄;谈逆境的文章,可拟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金钱的文章,可拟为《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吗?》;谈自信的文章可拟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救救孩子》(语出鲁迅《狂人日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莫让浮云遮望眼》、《三更有梦书作枕》、《不拘一格降人才》、《只缘身在此山中》等都是用此法拟写的好标题。
二、仿写、借用、改写成语、格言、俗语、歌词拟题。巧妙的仿写、借用、改写,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新人眼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付出未必有回报》,改写歌词“付出总有回报”;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可拟题为《生于改变,死于顽固》,写一篇议论文;谈清正廉明的文章,某生拟题为《入淤泥而不染》,改写《爱莲说》中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一字之别,真可谓匠心独具;《诚信所至,金石为开》改写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化用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此外,《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要留奉献满乾坤》、《高高在“下”》、《问世间“名”为何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给“从谏如流”上把锁》《诚信,爱你没商量》、《诚信风来满眼春》、《爱是怎样炼成的》《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拍卖我们的生涯》、《交友,让我欢喜让我忧》、《罚你没商量》、《岂能因“财”施教》、《缘何前“腐”后继》),《吴良心病历》、《好人一生平安》、《我心依旧》、《怎一个“情”字了得》、《近水楼台“贤”得月》、《既“生”亮,何生“关张”》、《艺不惊人誓不休》《人生自古谁无“挫”》、《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等标题无一不使人耳目一新。
三、巧用修辞手法拟题。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能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事实上,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一样,需要形象生动,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拟题可达到熠熠生辉的效果。如《理想的阶梯》、《莫做“墙头草”》、《痛苦是一笔财富》。某生拟了这样一个题目《想象是创新的条件》,应该说这是非常准确的,但太呆板、没有文采,若改为《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有的标题,运用对比,是非分明,如《反对自私自利,提倡奉献精神》;有的标题,采用对偶,形式匀称,如《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有的标题,采用反问,加强语气,如《祖传的就好么?》;有的标题,运用粘连,音韵和谐,如《“和平曲”里无和平》;有的标题,运用双关,词在此,意在彼,如《救人与救心》;有的标题,运用谐音,俏皮幽默,如《验收?宴收?》;有的标题运用顶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的标题运用谐音双关(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有的标题运用反语(如《教语文要学会“偷懒”》)别出心裁,韵味无穷。《我要学与要我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语序不同而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相提并论,鲜明贴切。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引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写某地中小学厕所溢水严重的情况,可用《“水漫金山”留下的问题》作为标题。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以“鼓励”为话题,可巧用借代拟题:《人生需要掌声》借“掌声”代“鼓励”,亮明观点,又不与话题雷同。《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移植的记忆,创新的杀手》、《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都是作弊惹的祸》、《留住我们的根》、《幸运是汗水的红利》、《老实人总是吃亏吗?》、《填鸭?引燃?》、《感情不是保险箱》、《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大事不干,小事何成》等,均不失为拟题的巧妙构思。
四、运用数字、公式、定理拟题。运用数字、公式、定理和标点移植入文章中作标题。一改文题的古板单调,使之变化多样,异彩纷呈,形象直观,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某生在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的文章中,拟题为《时间?汗水≠能力》;某生在谈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中,拟题为《5?2?0》,其意是在学校的五天对学生管理好了,双休日没管理好,也是等于零。主张加强对学生双休日的管理。又如有篇文章论述“成功是由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三者堆起来的坚强堡垒”,标题是《W=X+Y+Z》(即爱因斯坦名言的数学公式W=X+Y+Z:W表示成功,X表示艰苦劳动,Y表示正确的方法,Z表示少说空话),别具一格。再如一篇谈学习与体育锻炼关系的文章标题是《7+1>8》,7个小时的学习,加上1个小时体育锻炼,比8个小时都用在学习上效果好得多。还有《从1+1+l=()谈起》、《5+5=7》、《从三到万》、《?和0》、《勤劳×高科技=致富》、《成绩≠素质》、《生活--???》(“关注生活”话题,揭示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0》(说明真理越辩越明)、《助人为乐+悄悄走开=?》、《大事=小事+小事+……小事》等好标题,一下能吸引读者的眼睛。
五、逆向思维换个角度拟题。同学们写文章要善于逆向思维,打破常人的思维模式,做到别出心裁,有个性。拟题更是如此,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会“柳暗花明”,出奇制胜,吸引读者。如《感谢你的敌人》,敌人本来令人憎恨。怎么还要感谢呢?原来,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常常是那些想置你于死地的敌人。这个题材也不新颖。但能在《现代女报》上发表,很大因素得力于标题的新颖鲜活。又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走出自卑》。《名师未必出高徒》、《旁观者未必清》、《近朱者未必赤》、《有钱就幸福吗?》、《谦虚使人进步吗?》《好酒也怕巷子深》《倒过来试试》《吃一堑未必长一智》、《请珍惜你的痛苦》、《渴望检查》、《不要金子》、《渴望是“穷人”》、《拍卖我们的生涯》等,都是用反常法制作的好标题。
六、贴近时代拟题。要使标题新颖,还要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使人一看题目,就觉得春风扑面,清新醉人。谈连战回大陆的文章,如以《此岸·彼岸·桥梁》为题,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岸”是台湾,“彼岸”是大陆,要想从此岸达到彼岸,必须通过连战等人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这一“桥梁”。又如《8与发》、《雷锋“出国”了》,《变味的掌声》《真情不“下岗”》、《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该出手时不出手》、《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知识“拷贝”》、《中国人失去公德心了吗?》、《把“意见”刻录成光盘》、《朋友,请带好你的“护照”》、《健美,健美,不健何美》、《打捞诚信》、《萧洒+俏丽+气派≠中学生》等出奇制胜。
题好文一半,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形式的议论文的拟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紧扣材料和要求,在准确简洁的前提下,力求生动形象、有创意,富有表现力,拟制出让阅卷者一见倾心的标题来。(冠华作文库)
考前必读:文贵简洁
古人云:“意则期多,字则期少。”我们执笔为之,应力求做到以简练简约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
文章简洁,首先指文章要精炼。诚如茅盾先生所说:“成篇以后,要努力找出多余的字句来删掉。用四个字够了的地方,莫用五个字。”有一段《制鼓诀》:“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声。”按理说这四句话不算冗长,可有人认为还不够精炼,改为“紧紧蒙,密密钉,晴和雨,一样声。”但有人不满意,再加删改,压缩为“紧蒙密钉,晴雨同声。”这样改后,一目了然,言简意丰。真是“惜墨如金”,叫人喝彩!
相反,有的文章则??氯叱ぃ?钊松??相传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他给朱元璋写一份万言书,建议朝廷要办五件事情。朱元璋叫人诵读,当读了6370字以后,还听不出他究竟写了什么(到7650字才讲建议)。于是明太祖大发雷霆,当即下旨将茹太索痛打五十大棍。明太祖说:“如果开门见山来写,这五件事情,只要用500字即可说清,我打他,是因为他???锣碌匦戳?7000字。”假设,茹太素只陈事实,不做繁文,不就免挨板子了吗?
文贵简洁,其次指文风要朴素。鲁迅在《作文秘诀》中提倡“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孙犁的《荷花淀》就是这种“白描式”作品的典范。譬如,文章抒情色彩浓郁,人物心理细腻,细节逼真,按常规很容易流于繁冗和华橱。可作者却用简洁朴素的对话,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今天你怎么回来这么晚?”看似乎平淡的一句话,却有着忧虑、关切、责备和自豪等丰富的内含,何等朴素无华、自然含蓄!与此相反,初学写作者喜爱繁复的铺排、华丽的词藻、不必要的滥发议论、无意地抒发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无病呻吟”。
精炼和朴素,是文章简洁的基本内含,也是文体美的主要标志之一,正因如此,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作家,无论是学者,还是政治家,在写作时很注意锤炼词句,使语言简洁有力。列知几在《史通》中强调行文要“文约而意丰,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鲁迅特别强调“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更是深恶痛绝繁文,曾经把“空话,龟篇,言之无物”定为党八股的第一大罪状,发动全党共讨之。马克思高度赞扬“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这冗长的论述所办不到的。”总之,这些名家伟人们不管他们的文笔风格怎样独特,文学主张怎样不同,所处国家地域怎样迥异,但他们在什么是优美的文体这点上有一个共识:文贵简洁。
然而,有的中学生作文时,行文繁冗、??隆F┤缒成?谖难?缆邸镀佬孪备镜男牧槊馈芬晃牡目?沸吹溃骸岸杂诿溃?煌?娜擞胁煌?目捶āS械娜俗非蟮氖腔?龅囊伦牛??恋耐獗恚欢?械娜俗非蟮氖瞧分实母呱校?牧榈拿篮谩M獗淼拿赖比皇怯Ω媒簿康模???皇敲赖娜?亢?狻H说拿溃?饕?Ω迷谛牧樯稀!闭獠欢际切┯胩馕薰氐幕奥?
怎样才能使文章简洁呢?
首先,在内容上力求表达准确。写文章时,一定要把主旨先想清楚,然后用画眼的方法把意思表达出来,千万不要匆忙下笔,说与中心无关的话。其次,要善于运用文学写作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原理,选取典型材料,以一当十。这样,文章选用的材料不多,文章自然会显得简洁。第三,语言要凝练。它要求作者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该准确地表现内容,精炼地体现文意。这就要求作者在语言上反复锤炼,把可有可无的字和语句删去。在这方面.我们得认真揣摩和学习名家范文。
巧妙点化,一材多用——议论文写作指导
在议论文写作中,有些同学常感到事例不够用,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只要同学们善于点化,有些材料其实可以一材多用。请看下面几段文字,三个事例可以反复使用,用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不同的观点。
面对挫折
人的一生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帆船,无论在多平静的海域,总会有起起伏伏,总会遇到风浪的打击。
面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选择勇气,还是选择退缩?
退一步,消极地沉浸在挫折带来的苦难中,你也许会被风浪淹没,而勇敢一些,积极地迎难而上,与困难斗争,也许风浪过后是无限美好的天空。
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这种坚毅的品格,也使巴尔扎克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许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也使他的作品能永垂青史。
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而当人们看到他时,他却并没有传说中的凄苦模样,而是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上帝给了他世间最大的挫折,但并没有剥夺他积极、乐观的权利。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你依然可以拥有一份笑看风清云淡的心境。
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曹雪芹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张海迪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多种语言,为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奥斯特罗夫斯基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面对挫折,他们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毅,也就选择了成功。
当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在无声的世界里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生活,用她充满爱的心写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你怎能不为她由衷感动?
当司马迁受刑后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时,你怎能不为他心生感叹?
当牛顿的科学手稿被火烧光,而他又从头整理,得出震撼物理学界的“三大定律”时,你怎能不为他肃然起敬?
挫折,不是失败的理由,只有在大风大浪中依然扬帆勇往直前的小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谈“高度”
当一位登山运动员在6400的高度悠然下山时,还很干脆地回答:“6400米的高
度,是我登山能够攀登到的最高处。” 有人为他没能再攀高一点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而感到惋惜,我也为他感到惋惜。
我们都有过跑长跑的经验,当长跑跑到一定的时候,身子会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整个人就像面临死亡似的难受。可是一旦越过了极限,跑起来就不那么难受了。这就是“高度”,一个考验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高度”。你跨不过这一“高度”,你就只能是一个普通人,而一旦你越过了这一“高度”,说不定你或许就成了伟人。
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反而欠了一脖子债,这可以算是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可是巴尔扎克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他具有这种坚毅的品格,才使他跨越这一“高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使他的作品永垂青史的吧?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他遇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他该感到万分的痛苦。可他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当人们看到他时,他正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曹雪芹晚年生活没有着落,连饭都吃不饱,在一般人看来他该为生活奔波,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哪还有闲工夫搞什么小说创作,可曹雪芹却跨越了生活艰难的“高度”,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瘫痪,行动极为不便,在一般人看来,她该每天靠别人帮助来维持生活,能活一天是一天,哪还学什么外语!学了外语也不可能出国或当翻译。可张海迪却不仅不需要别人照顾,反而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比常人更多的语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奥斯特罗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做不了,连到外面晒太阳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可他照样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就是因为他跨越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的缘故。
每个人都会遇到“高度”,你越过了“高度”,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愿你不要被你面前的“高度”吓倒,做一个勇于超越自己的极限的英雄!
面对诱惑
人生时时面临诸多诱惑,权重的地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畅欢的娱乐是诱。
相关参考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与其他类型的作文题相比,材料作文在审题、构思、立意等方面均有一定难度,加强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对同学们应对中考作文,无疑是有帮助的。根据材...
课堂互改、互评法: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桌或同学之间互改、互评各自的习作。在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亮出具体的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如是否按要求作文,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思想...
(1)定义说明法。定义说明法,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把事物所包含的本质属性概括起来,使人对其有一个较明确的概念。如金刚石的概念:金刚石,是碳的同分异构物。它是在高压高温下的岩浆里形成的八面结晶体。无色透明...
中学生怕写作文,怕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就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分项要求来看,在“发展等级”的“...
...得作文。”下面笔者谨就高考中考生写得最多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谈几种“发展等级”突破技法:一、记叙文“发展等级”突破三法记叙文在符合题意、结构完整、合乎情理的“基础等级”的高原上,还应矗立起立意深刻、叙事厚...
...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率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
一、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三部曲之入格——合格作文的写作思路议论文要入格,首先要把握好议论文的三要素,即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论点,有充分的论据和有力的论证。(一)关于论点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中心...
二、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三部曲之合意——合乎题意,评判一篇考试作文最基本的标准如果说“入格”讲的是议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那么“合意”讲的主要是考场议论文的特殊要求。这里的“合意”有三层含义,一...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论据的基本要求是:...
我们比较常见的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都是语文作文中的体裁,小学阶段,小学生需要学习进行小学语文议论文写作,小学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有一定的流程,下文就讲述一下小学语文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首先、选择...
三、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三部曲之出彩——成就考场作文高分的武器达到入格、合意只能保证得到一个基本或中等的分数,要想得高分,则需在“出彩”上下一些工夫。考试型议论文要出彩(即我们平时说的有亮点)...
...的失败的写作又各有各的原因。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失败的议论文写作的原因进行解剖分析。一、论(观)点不正确,不合情理文“议论”的是“理”。这个“理”要条例人们认识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要有科学性。这个“理”本身...
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思维运行的轨道。如果不懂得开拓思路,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写作议论文“冰泉冷涩弦凝绝”;如果善于拓展思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写起议论文“间关莺语花底滑”。那...
一.语言运用训练是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的一种重要基础训练㈠语言运用训练与议论文写作是不同层面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沃尔夫在研究中发现...
...开头”normal>normal>文章开头勉强,写起来就会觉得没劲,议论文的写作尤其如此。如果文章的开头是没有经过思考,顺水推舟的,对议论的对象、论证的方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目标方向不明确,议论也就会不着边际,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