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Posted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袁枚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袁枚(1)

2、捉知了(2)

3、死(3)

4、祭狗 文(4)

袁枚

钓鱼须钓海土鳌,结交须结失风豪。类别:友谊

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类别:人才

捉知了

一个夏天的早晨,空气十分清新,景色十分宜人。看,路边的石榴花远远看去,就像燃烧的烈火,又像鲜艳绚丽的晚霞。花瓣中星星点点的淡黄色的花蕊在晨风中抖动,漂亮极了!旁边还有好多的野花和小草在争奇斗艳。“哗啦啦”的小溪也在欢乐地唱着歌,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诗人袁枚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他边走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好不快活!这时,迎面来了一个人。他是谁?诗人袁枚仔细地打量着:这是一个可爱的小牧童,他头戴斗笠,身穿极富乡村气息的农家衣裳,光着小脚丫,骑着大黄牛,边走边吹着笛子,吹完一曲,便又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歌声一瞬间传遍了整个林子。树上的鸟儿听了,也纷纷亮开歌喉,与小牧童赛起歌来,林中顿时充满了生机。

忽然,小牧童闭口不唱了,大黄牛也停下脚步不走了。这是为什么呢?诗人袁枚瞪大了眼睛,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在这时,只见小牧童策身下牛,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一棵大树下。袁枚认真的思忖着:这是一棵高大粗壮且枝叶繁茂的柳树,小牧童究竟来这儿干嘛?袁枚再仔细一看,原来树上一个细嫩的枝条上藏着一只正在唱歌的知了!大概是它的歌声吸引了小牧童的目光吧!再看看小牧童,他站在树下抬起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树上的知了,双手已经搭在了树干上,接着就蹑手蹑脚地向树上爬去。到了知了所在的枝头,小牧童没敢轻举妄动,而是耐心的观察了一会儿,趁知了专注着唱歌放松警惕,他才猛地一扑。松开手一看,哪有什么知了!再定睛一看,狡猾的知了已经逃到了旁边一个枝头。小牧童利用树荫作掩护,两个手指准确迅速地一夹,就把小知了逮住了。牧童高兴的大叫道:“我捉到知了了!我捉到知了了!”他边高兴的叫着,边“哧溜”一下“滑”下树干来,又骑上黄牛,唱着欢快的歌,接着向前走去。

诗人袁枚目睹了这些情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潜的这首诗不像《闻笛赋》那般委婉含蓄,于高潮处戛然而止,也没有袁枚的《祭妹文》那样情思绵密,哀婉动人。总之它不同于一般的怀旧悼亡,对于“死”,它多了一份洒脱,一份哲理沉思。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终极情感。有生便有死,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即便长寿如上古大椿者,死也是它的最终归宿。所不同的只是生命的长短及对待死亡的态度而已。

《一片叶子落下来》中那片智慧的叶子说到:“对于未知东西感到恐惧,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既然你不害怕春天变成夏天,也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对于死这个季节,又为什么害怕呢?”真是一语中的!世人又何必看不开,看不破呢?顺其自然而已。

所有的宗教无不将生死问题作为它的终极要义。无可否认,“报应”、“轮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内心的欲望和缓解了对死亡的惊惧。那美妙的天国、神圣的西天,的确具有极其强大的诱惑力。这种以一种更大的欲望来替代世俗的欲望,以向往来替代畏怯,确实是无上法门吗?不!我更欣赏的是庄子的鼓盆而歌,灵魂融入天地比之来生享福显然更加超脱。看看那些帝王豪奢的陵寝,再看看那些风干的木乃伊,人性的丑陋一览无遗!

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临死时的所作所为。曹操的分香卖屦,刘备的白帝托孤,无不是帝王心思,枭雄本色。而李白的醉中捞月,杜甫的缠绵病榻,虽然同是伟大的诗人,但性格不同的他们注定了死亡方式的天差地别。

我赞同孔子的“厚养薄葬”,反对儒家的“三年结庐”。死亡无非是生命在庄严的宣布:我曾经活过。实在没有必要让生人在哀戚中虚度光阴。忘记故去的亲人固然很难办到,但活在死亡阴影中,沉迷于怀念也是极不智慧的。人们真应该去读一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是一个临死亡的人心情写照。寄寓了他对死亡的态度及对身边亲人的嘱托。

生命,或许真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祭狗 文

近日,偶读袁枚之《祭妹文》,撕心裂肺,肚肠寸断。忆日前,吾狗西去,心中戚然不已,泪眼模糊。且效古人,作《祭狗文》,诉失狗之痛,祭“逗逗”之灵。

呜呼!可爱的小狗“逗逗”,汝生于彝良小草坝,却葬于昭通旧圃。尔被主弃,流浪山野,无家可归,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同居猪圈,与猪共食。

往年五一,家人出游,邂逅小草坝,年约三月,大眼小嘴,长毛卷尾,灰白相间,围吾转悠,虽瘦骨嶙峋,甚是可爱,尤其逗人。喜之爱之,疼爱怜惜,遂名“逗逗”,带至昭通,寄于旧圃舅家。好吃好喝,好玩好睡,不出两月,身强体壮,毛光眼亮,胖胖乎乎,蹦蹦跳跳,煞是惹人。年末冬季,身怀有孕。次年元月一十九日,诞下四仔,一仔早夭,三仔存活,寒冬腊月,冷风呼呼,守窝哺乳,舍身护儿。吾因爱狗,喜其可爱,孤立其母,隔离幼仔,抚摸逗引,小狗哀鸣。恐虐其仔,险遭其伤。吾疼之,常往舅家,带美食,其不食,全让仔吃。赞母爱之伟大,叹亲情之无私。

呜呼!父曰:其要再生。吾高兴万分,欣喜盼其仔,七天一探,每周一望,每次必带佳肴。七七四十九日后,吾问父:何还不生?父曰:无半年一载无望。吾惊奇,大失所望,依然坚持探望,尽力照顾。后因学习,时间紧张,念之,少望矣。

呜呼!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五月,“逗逗”积劳成疾,染上恶疾,患上急病。舅携其就医,医细诊摇头:无救矣!仔已五月,欲与病搏,挣扎出窝,摇晃走动,与仔徘徊。然,终不能与疾病相抗,怎敌得过病魔摧残;夏日清晨,阳光明媚,陪三小狗,走完最后一步,倒在舅家门前,两眼含泪…… 舅曰:去矣!

呜呼!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欲哭无泪,欲语无言。天矣,吾叹你之不公,地矣,吾怨你之不正。再不能因其而笑,再不能因你而乐……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2007年9月

相关参考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一1题。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袁枚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注:袁枚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

袁枚《遣兴》赏析

遣兴(二首)〔一〕袁枚一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二〕。二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三〕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四〕多为绝妙词。〔一〕这两首诗作于乾隆五十六...

袁枚《箴作诗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枚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箴作诗者袁枚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注】箴:规诫。司马相如、邹阳、...

所见扩写作文

夏天的一个下午,袁枚正在家休息,只感觉燥热难当,便决定独自去村后的树林里去透透风。袁枚走过小桥,绕过田野,来到村边的树林,顺着林间小道往前走,四周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十分惬意。袁枚漫无目的的在小路上散...

袁枚《春日偶吟》赏析

(清)袁枚《春日偶吟》赏析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举时。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赏析诗中描绘了一位看棋迷全神贯注的形象,刻画了棋迷有时欢欣有时焦急的心理状态,写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尽之意...

袁枚《夜过借园闻笛》赏析

夜过借园①闻笛(清)袁枚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夜过借园闻笛鉴赏借园是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诗人于乾隆二十年(17年)的一个秋...

李觏《读长恨辞》袁枚《马嵬》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注解:《长恨歌》作者白居易,诗歌以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第一首诗主...

袁枚《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译文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

《所见》改写

诗人袁枚辞去了官职,回到了江宁小仓山,小仓山是个山清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袁枚就是这样才选择来到这里。夏季里的一天,天气炎热、万里无云,袁枚昏昏欲睡,心想:热死了,我还是去树林里散散步吧。袁枚便来到了...

豆腐作文400字

我很喜欢袁枚和汪曾祺,因为我们是同道中人——“吃货”。袁枚是我的第一偶像,吃成精了,还出了本《随园食单》,垂涎者数不胜数,我就其中之一。夜间最不适宜读此书,否则一个把持不住,就要胖上几斤。此外,汪曾祺...

所见(改写)

在炎热夏天的一个傍晚,袁枚在家里没事干,想出去到森林里去观赏风景。一到森林就看见一排排高大的树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碧绿的草上开满了野花,他走着走着突然听见一阵优美而又响亮的歌声,袁枚寻声走了过去,看见...

所见

...草小花也从沉睡中醒来,花草茂盛,处处一片生机勃勃。袁枚向郊外走去。“啦啦啦!啦啦啦!”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悦耳的歌声。原来是邻村的小牧童正在歌唱,老黄牛也踏着脚“啪啪”地为他打着节拍呢!突然,老黄牛停住了脚步...

选择让生命绽放光彩作文

...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读了袁枚的这首小诗,让我有了很深的感慨和思索。即便花只有米粒般大小,但是也要学着牡丹争芳斗艳。这是何等顽强与不屈的意志

把所见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篇一:把所见改写成一个小故事龚书宁一天早上,袁枚去山上散步,忽然听见了嘹亮的歌声。于是,他循着歌声走了过去。在一片树林中,他看见了一名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小牧童的头发乱蓬蓬的,手脏兮兮的,好像没有一点...

把古诗所见改写成小故事

篇一:把古诗所见改写成小故事陈沛瑶一天,袁枚在森林里散步。他看见一个小牧童骑在一头壮壮的黄牛上,正快乐地唱着歌儿。那歌儿真好听,似乎整个森林都在听呢。突然,那个小牧童听到一个难听的声音。“原来是一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