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数学日记

Posted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运算数学日记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运算数学日记(1)

运算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算数学日记,欢迎参考。

运算数学日记1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0÷2=2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运算数学日记2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运算数学日记3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运算数学日记4

一天傍晚,我和妈妈去丹尼斯超市买菜。

刚走进大门,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香喷喷的关东煮的味道,啊,突然好想吃!妈妈给我买了3串,一共花了9元钱。

往里面走,就是牛奶饮品区了,伊利和蒙牛的促销阿姨正在向顾客推荐她们的奶制品,我最喜欢喝伊利的酸奶了,正好家里也没有了,妈妈就买了一提,花费6元,阿姨还送给我一套水彩笔作为赠品,嘻嘻,回家画画就可以用上啦!

继续往里面走,穿过饼干零食区,我们就走到了生鲜蔬菜区,我看到菜价牌上标着:萝卜1元/斤,土豆0.9元/斤,黄瓜2.2元/斤。今天晚饭准备做凉拌黄瓜和萝卜丝炒粉条,因此我们买了2根黄瓜和一个大萝卜,一共花费.4元。

妈妈问我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了,我看了一下身边货架上的商品,回答她:“再买一罐八宝粥吧”,八宝粥原价4、2元/听,会员特价2.9元/听,我拿了一瓶桂圆莲子口味的。

该去结账了,在排队的时候,妈妈提议让我来算算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我开始一样一样在心里面计算着:9+6+.4+2.9=.3元,不一会儿,收银员阿姨扫描完条码之后说了一句:“总共.3元”,哈哈,分毫不差呢!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面暗自想:好在刚才是一道加法运算的题目,若要换成加减乘除混在一起的,我恐怕可没法口算出来呢!

运算数学日记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4.13米转化为4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