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作文
Posted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为你选取作文2016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作文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2016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作文
【篇一】
真的,当我看完《七七事变》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就燃起了一股熊熊的怒火,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华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过卢沟桥进宛平县搜查,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守桥士兵当即严辞拒绝。日军恼羞成怒,随即用大炮、机关枪向卢沟桥攻击。我们的守桥士兵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战士们向鬼子射出了仇恨的子弹。从此,一场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拉开了帷幕!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慨颇多。
卢沟桥这座历史古桥,它见证了历史上残酷、血腥和耻辱的一幕;同时,它也目睹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自由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不应该忘记这些革命先烈,更不应该忘记中国所受到的种种耻辱与磨难。我们要时刻以这段历史来鞭策自己,来提醒自己,来鼓励自己为祖国现在和将来的繁荣而学习,而奋斗。
如今,中国正处于和平时期,需要的是和平和繁荣。可时至今日,日本对历史史实的种种篡改和意图抹杀仍在上演。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我们要时刻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二】
今天中午,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电影《卢沟桥事变》。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影片,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荣昌盛,而忘记那昔日的国耻。这是一段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画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都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心中不禁燃起一股莫名的爱国情!
这部影片有许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有两处地方我却一定要和大家谈一谈。这两处分别是“妙对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还是否记得这样一个情节:日寇和我们中国士兵同坐一席时,一个日本人拿着一幅上联出场了,那上联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这在座的人心里个个都明白:日本人这是在借中国的文化侮辱中国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来,为他鼓掌。而中国士兵则个个义愤填膺,却又无词答对。这时,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银丝满头、年逾古稀,但却精神矍铄,说话声音铿锵有力。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十一个大字:“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幅下联形象得把日寇比作无恶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呐!这时,日寇一个个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们尊敬,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华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贿赂,他们私底下进行了肮脏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弃啊!这时,那华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贿赂——一只国宝级的古董花瓶给自己的母亲看。他母亲是一位老妇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陈词,许多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但老妇人那充满正义的表情却已铭刻在了我的记忆里。随后,那老妇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妇人用行动诠释了她深深的爱国情怀。
这两位老人都是好样的,是英雄!以前日寇说我们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可是现在,这条巨龙醒了!两位老人尚且如此爱国,那我们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出一份力。
七七。七泸沟桥事变观后感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失踪一位士兵为借口攻打泸沟桥。中国士兵奋力抵抗最后还是失败了。日本士兵在中国领土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还说中国人是支那人。租界门口竖了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我问妈妈牌子为什么要这样写。
妈妈说:“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所以别人随便欺负。”妈妈反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科学技术不发达,所以才受别人欺负。
”小朋友们,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勿忘国耻不忘七七事变
也许上到初三的历史你就会知道在7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的7月7日,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拒绝后进攻中国共产党和军民们浴血抵抗,经过8年抗战最后终于打退了日军取得了胜利。
在78年前的今天日本人对我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那场战争中有3500万同胞为了我们的祖国同日军奋力抵抗从没有放弃。然而今年日本人却妄想修改历史,日本人修改教科书否认对中国做过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近代中出现了多少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而现在我的们要牢记国耻,发奋图强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富强。
国殇难忘向那些为了抗战失去生命的烈士们致敬
国魂
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遭拒后武装夺取卢沟桥,是为七七卢沟桥事变。今天,是七七事变七十一周年,我们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硝烟散尽,日寇狰狞而去--背着武运长久的膏药旗,踏着染血的卢沟桥,狰狞而去。身后空余碧血半溪、英骨一堤、丧歌三曲。
卢沟桥的将士们用鲜血和骨肉扞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当日寇铁蹄踏遍万里河山时,什么孔儒之礼、江山之美、华夏之威尽遭蹂躏。黄沙狂,西风烈,残阳似血--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屈服了吗?不,没有。嫩江桥头还有马占山孤军御寇,奋勇争先;枣宜会战还有张自忠将军浴血奋战,堪为军人楷模;察哈尔还有冯、吉两将军血战多伦,驱逐日寇;大江南北的中国人民都举起镰刀锄头,保家卫国。吉鸿昌将军用鲜血写就的“国魂”二字,简单凝练地诉说着我们的尊严。
是的,尊严--那是八年迁徙换来的尊严,那是家河烽火连天换来的尊严,那是几万万人鲜血和热泪换来的尊严!
但如今,这珍贵的民族尊严安在?
是存在于那些个叽哩咕噜的英文发音里?是存在于那些缠绵悱恻的日本漫画里?还是存在于几句空口无凭的“我爱中国”里?
很遗憾也很悲凉地发现,那无数先烈为之前赴后继的民族尊严早已悄然不见。
醒醒吧,中华儿女们、龙的传人们、沉睡的雄狮们,你们还记得多少关于这个民族的记忆?
你们是否还记得九月十八日夜的东北?是否还记得七月七日的北平?是否记得八月十三日的上海?是否还记得十二月十三日的南京?
当你听着索尼的随身听,穿着美津浓的衣服,开着丰田本田车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民族曾经带给我们的伤痛?
以往不谏,来者可追。我们重新找回民族尊严并非就是狭隘地仇日排日;但我们缅怀先烈就是要找回我们失落已久的尊严。
不去问什么下辈子还做不做中国人的虚无命题,抓住眼前的时间,为祖国贡献一分光、一分热。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贴在胸膛,用行动撑起中国人的脊梁,让世界看看什么叫大国泱泱。
这就是我们的国魂,一个关于自尊和自信的定义,一个我们应有的信仰。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