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早梅》原文译文及赏析
Posted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齐己《早梅》原文译文及赏析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齐己《早梅》原文译文及赏析
早梅
唐代: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
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
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
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
注释
孤根:单独的根,指梅树之根。孤:突出其独特个性。
暖独回:指阳气开始萌生。
递:传递。幽香:幽细的香气。窥:偷看。
素艳:洁白妍丽,这里指白梅。
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有“六律”、“六吕”,即黄钟、大吕之类。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
春台:幽美的游览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凝地下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冻欲折”说法虽然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先发望春台”实际是诗人渴望到京城施展才华、独占鳌头、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自信宣言。
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神;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借物喻己,含蕴深藉,诗人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著自信的节操情怀蕴含景中,又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
齐己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但学习非常刻苦。后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己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相关参考
咸阳城东楼全文(原文):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咸阳城东楼全文翻译(译文):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
生年不满百原文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译文人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岁月,却常常怀有着千年的忧愁。及...
作品原文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骥①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注:①仙骥:指鹤,因仙人常骑鹤,故鹤便成了仙人之骥。[1]作品译文远边的云慢慢的飘着在那清水之上,轻风许来夜露慢慢的滴下,我和自己...
原文东栏①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②,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③,人生看得几清明。注释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②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③雪:这里指梨花。译文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
原文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词句注释⑴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⑵采薇:...
论诗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注释]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传:相传。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
驱车上东门原文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及注释译文像...
作品原文晚春⑴草树知春不久归⑵,百般红紫斗芳菲⑶。杨花榆荚无才思⑷,惟解漫天作雪飞⑸。注释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
孟冬寒气至原文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孟冬寒气至译文农历...
《郑风 子衿》赏读郑风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襟,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结袜子》 李白作品原文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1]注释译文【注释】⑴燕南壮士:战国时燕人高渐离。⑵吴门豪:春秋时吴人专诸。⑶筑中置铅:高渐离善击筑(一种乐...
行香子树绕村庄全文(原文):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
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译文及注释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
陆游《过野人家有感》注译评赏 (感谢浙江沈孔禹老师、四川曾良策老师、安徽王叙黄老师的资料支持。)过野人家有感原诗】《过野人家有感》 陆游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