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恽《捣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柳恽《捣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柳恽《捣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1)

柳恽《捣衣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恽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 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 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 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1. 《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答案】

14. D

1. ①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②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③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选用“木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错误。“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故选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运用想象手法。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用典。“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对仗。“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相关参考

李顺《送钱子入京》阅读练习及答案

...14-16题。(分)送钱子入京唐李顺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还家应信宿①,看子速如飞。注:①信宿:表示两夜。14.诗中“”意象常常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谢朓《秋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首南北朝古诗,完成14~1题。秋夜谢朓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注】南北朝时,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

曹丕《杂诗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丕(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9—20题。(6分)杂诗二首(其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注】①...

鲍照《拟古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照(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拟古诗[南朝]鲍照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孤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幕还楼烦宿。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

《兰亭诗二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诗二首其二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1)从全诗看,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表现了“造化工”。(2分)(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兰亭诗二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诗二首其二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1)从全诗看,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表现了“造化工”。(2分)(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沈周《栀子花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周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栀子花诗【明】沈周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

苏轼《壶中九华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壶中九华诗苏轼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清...

杜牧《秋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

王粲《从军诗五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从军诗五首(其三)王粲【1】从军征遐(远)路,讨彼东南夷。方舟【2】顺广川,薄(迫近)暮未安坻【3】。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

王粲《从军诗五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从军诗五首(其三)王粲【1】从军征遐(远)路,讨彼东南夷。方舟【2】顺广川,薄(迫近)暮未安坻【3】。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刘禹锡《庙庭偃松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庙庭①偃松诗刘禹锡庙庭有偃松,裴公②命畚土以壮其趾,使无欹,使不仆。予窃感嘉木之逢时而成咏。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谢公③莫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