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埜《西河·天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王埜《西河·天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王埜《西河·天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1)

王埜《西河·天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河·天下事

王埜①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②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③归来未?

注释:①王埜(yě)南宋末年诗人。因与宰相不和被罢职闲居。②陵图:宋理宗端平元年,朱扬祖、林柘进《八陵图》,提醒君王不忘故国。③张骞:西汉名将,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夹攻匈奴,在外十三年方归。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本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家国,但年老体衰,罢职闲居,心灰意冷的老者形象。

B. “天下事”一句,领起全词,表达了词人无比深沉 忧国之思,读来苍凉悲愤。

. 多少志士仁人报国无门,赍志而没,只剩下荒草野茔,引发作者深切的哀叹。

D. 中片道忆当年秦淮吊古事,在西风中抚剑感伤,听见涛声微荡,不禁心潮起伏。

1. 这首诗有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答案】14. A 1. ①沉郁、悲怆。采用三叠词调的形式,一咏三叹,感情波澜层层推出,表达渴望抗敌复国,却报国无门的悲愁与愤懑。②慷慨、激烈。开头责问苍天,结尾呼唤英雄,情感饱满激荡,振聋发聩。③凝练、含蓄。运用陵图和张骞的典故,言已尽,意无穷。

诗词赏析:

这首词从词中“千古恨,吾老矣”看,当是词人的晚年之作。表现一个爱国老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起句醒目突出,词人对苍天发问:怎忍心把天下事弄到“如此”地步!这里所说的“天下事”,即当时的国事。当时的国事到了什么地步呢?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朝廷昏聩,志士抱负难展,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词人看到这种惨痛的现实,不由得不提出这样的诘问,这是词人长期郁积于胸的忧愤的倾诉,也是词人炽热爱国的情感的流露。“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关于献陵图事,据《续资治通鉴》第一六八卷载:理宗端平元年(1234),“诏遣太常寺主簿朱扬祖,门祗候林拓诣洛阳省谒八陵”,“甲戌,朱扬祖,林拓以八陵图上进。帝问诸陵相去几何及陵前涧水新复,扬祖悉以对。帝忍涕太息久之。”献陵图意在提醒人们不忘故国,早日恢复中原。可是现在又有谁能像朱扬祖、林拓那样,提醒君王不忘故土,抗敌复国呢?这样的人物不见了。想到这里,词人郁积于胸的忧愁,杳无尽头”。“结愁不己”。“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由于南宋统治者置国家安危、民族生存于不顾,志士一腔报国的豪情壮志只好化作了尘土,最终老死荒丘。

换头处以“千古恨,吾老矣。”承上启下。“千古恨”是紧承上文而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概括了词人理想破灭的旧恨新愁。由于豪气化为尘,白骨委黄苇,这就给志士留下了永难弥平的终身之恨了。这里有身世之感,有家国之痛。加以现今年老力衰,便更是感慨万千了。以下是一系列对往事的追忆。词人曾东游淮水,凭吊英雄;也曾登临江宁府(今南京)城内的绣春台,但每登每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词人登台独酌,借酒浇愁,面对凛冽的西风,倾听着如吼的惊涛的拍击声,频频抚着身边携带的宝剑。这一细节描写,再一次告诉人们,我虽年老,还愿发愤图强,为国效力!

然而尽管词人雄心未已,豪情满怀,眼前的现实却是“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词人不仅年老了,而且失势丢权了。据史载:“理宗宝祐三年(12)签书枢密院事王埜罢。”(《续资治通览》174卷)他成了一个无法抗敌,只能袖手旁观的在野之人。这样一个被迫身居局外的人,纵有雄心壮志,又能托付给谁呢?真是报国无路,壮志难伸。“近新来、又报胡尘起。”指宋理宗端平元年蒙古灭金后,背弃前盟,大举攻宋。“绝域张骞归来未?”张骞,西汉人。武帝建元三年(前139)以郎应出募使月支,相约共同夹攻匈奴。途经匈奴时,被拘留十多年,后逃回,又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因骞知沙漠中水草所在,使军队不致困乏,有功封博望侯。在这国难深重的时刻,词人多么希望能有像当年通西域的张骞那样的人,联合一切力量,击败敌人,扭转危局啊!然而这种愿望能实现吗?最后留下了一个沉重的问号!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人品味。

这首词抒发了一位爱国老人壮志未酬的情怀。全词以“恨”为轴心。词中充满了建功立业之情,苍凉沉郁之气,起句如奇峰突起,令人惊觉;结句动荡迷离,耐人寻味。可以看布局谋篇的匠心。

相关参考

李咸用《春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日[唐]李咸用①浩荡东风里,裴回②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衰世难修道,花时不称贫。滔滔天下者,何处问通津。【注释】①李咸用:唐末诗人,生卒年不详;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②裴回:“徘...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4.(12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阁夜①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注释:①此诗是公元766年作...

王令《春旱苦热》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题。春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4.下...

王贞白《庐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贞白(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小题。(4分)庐山唐王贞白①岳②立镇南楚③,雄名天下闻。五峰④高阂日,九叠⑤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⑥昼不分。唯应嵩⑦与华⑧,清峻得为群。【注释】①王贞白:字有道,今江...

谢朓《登山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登山曲谢朓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注】小鲁:语出《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谢朓《登山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登山曲谢朓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注】小鲁:语出《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曾几《寓居吴兴》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题。寓居吴兴曾几①相对真成泣楚囚②,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③梦,落日孤云始欲愁。[注]①曾几:两宋之际诗...

杜甫《夏夜叹》阅读练习及答案

夏夜叹(节选)杜甫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中,“苦...

包拯《书端州郡斋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包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书端州郡斋壁①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注】①这首诗是写在广...

谢枋得《北行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行别人(宋)谢枋得①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岂无龚胜②洁,人间不独伯夷③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④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注】①谢枋得:南宋遗民,宋亡,交易姓名隐居...

刘秉忠《蜀先主孔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先主孔明①刘秉忠智涉图深往事非,茅庐一论定真依。风云龙虎随时有,鱼水君臣自古稀。月照锦江翻月色,烟波玉垒动朝晖。精英不死青天上,留得文昌②奉紫薇③。【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北上觐见忽必烈,受其礼遇之后。...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方尊师①归嵩山王维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②倚石龛③。山压天中④半天上,洞⑤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⑥。[注]①尊师:对道士的敬称。②旄节:道士用来...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方尊师①归嵩山王维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②倚石龛③。山压天中④半天上,洞⑤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⑥。[注]①尊师:对道士的敬称。②旄节:道士用来...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园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府诗,完成下面小题。放言五首·其五白居易春山不要欺毫末①,颜子无心羡老彭②。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

李白《赠升州王使君忠臣》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赠升州王使君忠臣[注]李白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赢。[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李白晚年漂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