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阅读练习及答案(1)

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乐天早春见寄

元稹

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

【注】①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典出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旧也。”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作这首诗时两人正分处两地,山水相隔,只能凭借诗歌来表达衷情。

B. 诗中写潮猛浪大的江中仍可听到棹歌声声,含蓄表现了渔人生活的艰辛。

. 颈联写雪消水添,本可以放船直下会友,可惜潮涌波漫,只能欲泛还止。

D. 诗歌末句用“缩地”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无尽思念,真可谓无理而妙。

1. 诗中从不同角度写早春的景象,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答案】

14. D

1. 此诗从天气、人事和物情三方面依次着眼写早春景象。①运用多种感觉写景。如“雨香云澹觉微和”一句,“雨香”是嗅觉描写,“云澹”是视觉描写,“觉微和”是触觉描写,“谁送春声入棹歌”是听觉描写。②从远近结合的角度写景。“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是近景;“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既写出了早春的勃然生机,又写出了雪消水添,本可放船直下,但潮涌波漫,于是欲泛还止的情况。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③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景。写澹云、萱草是静态描写,“柳偏东面”“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写出了作者雪消水添,欲放棹相寻与友会晤难一苇飞渡的状况。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