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Posted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初识李煜,正是这首让人感叹的《虞美人》。当时只是单纯喜欢这首词的词藻和意境,但却没有注意到背后的他的眼睛和他的心。
词的本身就好比一朵花,而词人李煜则是一朵花的精魂。
在现实与梦想冲突时,他无奈,只是伤怀。他纯洁得似乎只是天使的化身,只想逃进自己的梦想。也许,真的只有诗词,才能填补他的梦想的缺陷吧。
但,现实是无法回避的。真不知道他当上国君时,在想着什么呢?他是个很失败的国君,无可置疑,他把他的梦想带上了朝廷,他把词带上了朝廷!南唐,这个曾经的王朝!
煜,是照耀的意思。不知道,他是否也曾有过,或是一直都有的一个理想:使南唐富强起来,哪怕只有父亲李?留给自己的半壁江山!比起从嘉,那个纯纯的名字,煜则更有威信与神采。其实,李煜,南唐后主,这个多情的词人的心,是可以包容那个也许的理想吧!
但,请原谅他,他真的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那天降宋时,对于这个“几曾识干戈”的李煜,实实在在是个很大的打击,“最是仓皇辞届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瞬间,从天堂跌下人间,这朵柔弱的花儿怎能受得?但,这就是李煜。那首《破阵子》,曾被苏东坡批评。他认为后主在辞别太庙时应对太庙恸哭,向百姓谢罪;然而现在却对着宫女流泪,听乐队奏别歌,这种人是应当失去帝位的(《东坡志林》)!
但是,他不知道,李煜走时,是沉默着走的。他的内心定有愧疚,但他却已没有面子去见太庙,见百姓了!他知道错了,所以,他只选择了默默地流泪,然后默默地离开……
黯销凝(张孝祥《六州歌头》),默默地伤怀。降宋后,李煜对着如钩的月,回想往事。往事辉煌,对李煜,却不堪回首啊!在词人李煜的眼里,风花雪月,只能勾起无限的哀愁和回忆。此时,李煜他,在想什么呢?只有梦啊!“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朵花,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残红。
轻问,“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走过了四十一年的春秋冬夏。他,真的好像只是一个人间过客……
之前说过,李煜是朵花的精魂。如今,花已凋零多年,灵魂已升华,但他却把芳香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酒冷,诗残,梦断。
读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传李煜被俘北上后,痛楚伤怀,思念故国,“日夕只以泪洗面”。所作《虞美人》词,愁苦无限,宋太宗闻之大怒,逐命人将李煜毒死。由此可以推想词的潜在力量,同时也可以多少揣测出一些这首词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的缘由。事实上,李煜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有为的君王,他的词也只局限于个人命运的感伤。然而他的词在客观上却具有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善于把人们内心真切而又独特的感受,加以形象而又深刻的描绘,从而使人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写故国之思,当然摆脱不了对往日富贵荣结和宫闱秘事的追忆。但它在写法上相当精巧别致。词中写的,实际上是被俘后无数次绵绵不断的痛苦追忆中的一次。但由于借助了想象和感受,从而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追忆和痛苦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春花秋月何时了”,本身就是带着内心的感触而发出的哀怨。一句平淡的话,其内涵却相当复杂。以往解释“春花秋月”多认为是良辰美景,其实不然。“春花秋月”既是写眼前景状,又是写内心境况。春花自然美好,而秋月则未必与欢娱相连。中国古代一向写秋愁秋悲,以月色凄清写内心忧怨。所以“春花秋月”作为一种复杂情感的外观,正是把美好与忧愁相交揉,欢中有悲,愁中有悲。而且这悲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这才会埋怨“何时了”。接下的“往事知多少”,是对这种感情的具体充实和说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第一句的又一次申说。本来,诗人就难以忍受春花秋月,但它却偏偏与人意相违,又一次毫不顾惜地来到。“东风”即春风,小楼又东风就是在传报春天的信息。本来,诗人已深深埋怨“何时了,偏偏春天又来了,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因此,只能引起对故国往事的不堪回首。这是一种极为真实而又深切的感受。因为往事给人带来痛苦,所以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思念,但又不得不在明月之下凝眸远举,想象着月色之中迷离嵯峨的旧时宫阙,以及流落在那宫阙之中的风流残梦。
下片顺承而转,“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想象,也是实写。“雕栏玉砌”是写旧日宫殿的华美辉煌,自然含有当时的帝王生活的沉醉豪奢。这中间不无荒淫成分,但作为一种感情,它却包含着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意味,更可以引申出客观自然的永恒而生命的变纪无端。这或许也是这首词容易超出作者所咏,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一个因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不但写了愁思的静观之长,而且还暗含有愁思难御,浩浩长流的意思,有点象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意蕴。这不可不说是其过人之处。
一般评论李煜词,喜欢讲其质朴无华,语言清新,自然神秀。这固然不错。但李煜词最为突出的特征大概还是其间的感情。王国维讲李后主词“不失其赤子之心”,“阅世愈浅,性情愈真”,“真所谓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这正是抓住了李后主词感人至深的魅力所在。作为艺术的词,就其反映现实这一性质来讲,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外部现实真实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必须摈弃一切伪饰因素;善是人对外部现实及其目的的要求的实现。如果能够将这二者有机地体现在一种完美的形式中,那就真正实现了艺术美的创造。《虞美人》词虽然只是写一己的感伤,但它却发自于内心的真诚,具有共存的客观必然性,并且这种真诚反映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李煜正是将这些置于一种优美天然的形式中,这正是它具有无限艺术魅力的根据所在。
走进李煜的孤独世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首《虞美人》,一个末代帝王无奈的叹息。。。。。。 读书时,就很喜欢李煜的词。喜欢他的哀惋,也喜欢他的意境。
李煜,南唐后主,词的造诣很高。被赵匡胤利用,后又被赵匡胤秘密下令毒死。
做为一个君王,毫无疑问,李煜是失败的,可悲的。亡国之君,江山断送,这是李煜的悲哀,也是整个南唐的悲哀。
做为一个词人,毋庸置疑,李煜是成功的,光荣的。神来之笔,惊魂动魄,李煜在词上的造诣,我个人认为,无出其右的,当然,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
李煜,一个失败的帝王,一个伟大的词人。
当然,李煜词里所写,多数是对昔日舒适生活的回忆、留恋。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往日的纸醉金迷和今夕囚徒生涯形成了巨大反差。“昨日天上,今日人间”就是他当时心理的真实写照吧。这些不难理解。
喜欢李煜的词,喜欢的是他精湛的笔技。
李煜的每一首词,每一句话,都好象在述说一个伤心的故事。透过点点哀怨,仿佛看到一个极度失意的朗朗秀士,一个抑郁不得志的冉冉书生。落寞地站在梧桐树下,走不出清秋时节,满院的孤独。
有什么比孤独更令人心碎?那是一种世界末日般的绝望,那是一种茫茫海上失去航标的心悸,那是一种挣扎在死亡边缘的恐惧。
如果有,那就是更深的孤独。
如果你真正的经历过孤独,你会发现,死亡比孤独愉快得多。
没有比孤独更可怕的事了。
曾经搜集李煜的词,细细地研究,细细地品味。每次都有一种新的感动,一种深深地悲哀情绪萦绕在心,久久挥之不去。悲哀,是为李煜还是为自己?我也说不清楚。
历史的长河里,李煜也仅仅是一匆匆过客。岁月会冲洗一切,冲淡一切。
当一切淡的时候,是喧嚣后的宁静。
宁以致静。静是激烈的动,动后的彻,动后的痛,动后的动。
于是在想,李煜是不是曾经也追求过静?独立寒秋,出自主席的长沙。突然又想,主席是不是也很孤独?
伟人孤独也许是因为高处不胜寒,我们也都可能孤独过。
为什么孤独我回答不出,但我知道,我也孤独,孤独如影相随。
很想走近李煜,与他赏月对话,与他同消千古愁。可我永远走不进他的世界,因他的世界本就不属于我。
相关参考
...被俘;你一腔的思乡忆园之情,只好用笔倾诉于诗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洁,这秀丽的景色本令人心驰神往,可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哀伤。一切美景在
...事变迁的感慨。这个成语来源于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题记夜深深,静静,沉沉。只有春水在流,只有轻风在拂。南唐灰飞烟灭。亡国之君是李煜,词人李煜.他不懂陈词滥调,也不会概然正气,有的只是,忧婉与凄楚,柔美与怜惜,他...
...是哪里啊?”李煜发出一声惊呼,他明明记得他刚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便被大宋皇帝以...
...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的忧愁便在寂寞中爆发出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使他发出了对家国破落,人生落泊的感
...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的忧愁便在寂寞中爆发出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使他发出了对家国破落,人生落泊的感
虞美人李煜扩写00(一)虞美人李煜扩写00(二)虞美人李煜扩写00(三)
湛蓝的夜空静悄悄,惨白的月儿孤零零地独倚枝头,寂静无声地笼罩在大地。风轻轻地吹着,似乎在呜咽,伤心地诉说着无限的哀愁。一江春水静静地流淌着,牵走了昨日繁花般的梦儿,只留下满地的凄凉。昨夜仍是歌舞升平,...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月下的溪水,涓涓地向东流去。站在阁楼上的你,望着这片被铺满月色的江山,任那...
一杯毒酒,仍有美酒的香醇,但是犹如死神的信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经的南唐帝王早已不似当年威风凛凛,仅是宋朝的违命侯,生死被他人掌握着,犹如手中的蝼蚁,生死只在一念之中,命运似乎是在与他...
...,有照耀的意思。怎料梦醒后,繁华散落了一地的凄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自你初登大宝至赵氏天下,不过十余载的苍驹过隙,往事都已被习习的商风携走,唯留下一腔亡国之怨。你是绝代才子,工书、善画、洞晓音...
风流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尽管早将这句词读了唱了千百遍,但每回再次吟咏时还是会情不自禁的为这位风流君主的亡国之痛而皱眉轻叹。血染江山如画,再美也不过是李煜眼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罢...
...,潭面无风镜未磨。”这是刘禹锡的秋,是甜美的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是李煜的秋,是多情的秋。无论是壮志、丰收、甜美、还是多情。它们都是秋,因秋有韵,由韵生美。秋之韵,如音乐之叮咚作响,它来...
...夜东风来,无阻千年虞色为愁开。——题记读罢李煜的《虞美人》,我已是愁容满面——一代皇帝竟落得如此落魄!那不堪回首的月明中,又暗含了多少后主的屈辱与抑郁?一曲千古传颂的《虞美人》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
...楼中,只是歌楼何在?读李煜的词,总是会有一丝伤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奇怪自己那么年轻却为何有了一副如此惆怅的心思。为何没能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呢?或许是没有淡看江湖路的闲